|
总觉得这不像安东尼奥尼,仿佛太说教。
年轻,物欲,因此而犯罪。三个如出一辙的故事,分别安插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三地述说而已。 |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关于年轻人犯下谋杀罪的三个故事。在法国的故事里,一群高中生为了钱杀害了一个校友。在意大利的故事里,一位大学生牵涉进一桩香烟走私案。在英国的故事里,一个慵懒的诗人在丘陵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然后试图把这件事卖给新闻报社。第二个故事公映版本有所改动。 |
|
#1953#早期的安东尼奥尼被严重忽视。社会学大师自此登场。一份对战后欧洲“迷惘一代”的心理分析文本。3个故事,法国很巴黎,意大利很罗马,而英国很伦敦。最喜英国篇,后来的《放大》与之一脉相承。另:开片镜均从室外至室内。 |
|
其实安东尼奥尼真的很追求感官刺激,谋杀、性爱、没有网球的网球赛……除了Il Grido,他还真没有别的片子能征服我。个人喜好吧。幸亏这张碟里收录了意大利片段的原版,否则三星。 |
|
为了钱也为了女人,杀人;为了钱也为了爱情,杀人;为了成名,觉得一个平民的死不值一提,杀人。 |
|
7.5;對死亡的無意識是恐懼的發源之一 |
|
关于年轻人犯下谋杀罪的三个故事。在法国的故事里,一群高中生为了钱杀害了一个校友。在意大利的故事里,一位大学生牵涉进一桩香烟走私案。在英国的故事里,一个慵懒的诗人在丘陵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然后试图把这件事卖给新闻报社。 |
|
由于电影审查的原因影片的片头和片尾被加上了些莫名其妙的宣传语,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三部短片中的第二部意大利篇被改的面目全非。编剧之一说第三部英国篇是最好的,这其实也说明了安东的盎格鲁撒克逊嗜好,而这种嗜好在13年后的电影放大中达到了顶点。PS一种完美的犯罪一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动机的犯罪 |
|
全篇三个篇章,法国篇和意大利篇无论是剧情和镜头都显得乏善可陈,唯有英国篇,细嚼有味道,对人与人关系的超越性评估借由青年诗人躁动之壳完美嵌套,但细究之,那又不完全是躁动,而更是一种的幻灭的暴力感,兼《局外人》之存在苦涩和《放大》摇摆伦敦之空虚,因此诗人的行走和穿行,显得更有力量,显示了安氏超脱剧情和道德说外的艺术兴趣,可惜受当时卢卡契代表的左派影响和教会干预,本片的制作过程受到很大程度冲击,表达的完整性收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
|
暴力的根源可以是人类的一切情感宣泄口,也可以是「无因的反叛」,人类之于世界、他者都是一种瞬间爆裂的畸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失败者」为题,却是对这个世界「会更好」的讽刺与宿命。 |
|
没啥特点,感觉是当时的平均水准。新现实主义的基调,安东尼奥尼自己的东西不多。英国那段当然可以说有了一点《放大》的影子,但也就,影子而已。三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结果这三个国家的审查机构都不接受,不给执照或者要求删改,今天看来还挺费解的……估计开头和结尾的无聊宣传说教也是审查给塞进去的吧,所以就不给低分了…… |
|
英国篇与13年后的《BLOW-UP》通了款曲。电影开篇结尾部分说教性狠强的絮叨是为了应付电检的。 |
|
虽然是三个犯罪故事,但关注的重点还是人性的虚无、随意和缺少敬畏,这样的年轻人每一代都有,这样的故事也不会灭绝。 |
|
Of course it's "sermon." “It doesn’t matter if the stories we’re about to tell you are true. Consider them invented because you're seeing them on the screen. Consider them true because they happen everyday.” duh |
|
原来结尾的劝诫是加上去的,正奇怪安怎么会拍教育片。叙事完整了,虚无表现在动机上 |
|
三「害」不止于三——虽然安东尼奥尼这部「三位一体」电影有反思传统(纸质新闻)媒介的姿态,但电影作为一门统摄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也早已被「景观资本主义」征服、收编和奴役:带有「布景造梦说谎」功能的电影媒介依然在「法西斯暴政」叙事系统和其对外「文化输出」的舆论阵地发挥它的「义务宣传」作用。显然,无论是意大利故事法国故事还是英国故事,故事中的「心力交瘁的一代」人都是在美式《梦想情景》叙事中扮演《失败者》角色。像导演在片头通告的那样,这些在战争阴影里长大的富家子弟的犯罪动机不是源于社会自卑情结,而是对特立独行的渴望。虽然台湾编导让长期处于被欺骗状态而对台湾社会建制有强烈不满情绪的年轻异议分子重新认识了《周处除三害》这个典故,但「陈桂林」却没有透露功成名就后还有「邯郸学步」这样真实的「害人」情节。 |
|
5.5。一出著實荒謬的「戰後青年同此涼熱」,只能用各種Danny Boy的變奏強蹭英國屬性更是可笑。 |
|
第三个故事完整了,前面两个看得不清不楚。 |
|
风华正茂的孩子们本该怀揣着远大前程。在安东尼奥尼的镜头下,他们却以游手好闲的颓废形象令人乍舌;妄图不劳而获,乃至不惜杀人越货。三个凶手都衣食无虞,但却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动机与成因,似乎要归结于二战在童年回忆留下的后遗症。 |
|
看完后,回味还是不错的,四星上再补了一星。呵呵。 |
|
法国篇最后主角的直视镜头。意大利篇故事大体与《精疲力尽》相似,当然侧重不同。父亲说:“我抚养他那么多年,突然间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英国篇故事最迷人,一个不甘于平庸生活,向往独特渴望被世人看到的年轻人走上一条奇异的毁灭道路。一个喜欢写诗的人,同时又具有拉斯柯尔尼科夫式的偏执头脑。一开始表现得好像还只是为了吃人血馒头,后来却惊人地深入到变异的心灵,为了彰显自己的非凡独特,可以轻易毫不愧疚地杀死他眼中无所谓的凡人。这种无动机的恶,或者说目的不在于事件本身的恶最为可怕。最后看客们关心的也不外乎他会否被处死。延展性很强的故事。PS.片头和片尾的解说是硬加上去的。 |
|
把导演个人标签的东西堆在一起拍了个命题作文,感觉不伦不类的。个人也比较不爱看分段式电影。(第三个故事提醒了我我居然到现在都没看放大……) |
|
铺陈一腔愤慨,起幅的冷漠指向落幅的谋杀,钱财构成虚幻欲望的指向,关注链接千丝万缕情绪的另一方,安东尼从故事转向叙事的自觉之作,如平面般的结构合上了书、掐灭了烟,如此恰好地让人抽离、又不至于不够动人。 |
|
英国部分可看,捕捉时代气象,《放大》的前声;意大利部分可看可不看,布景和剧情布置上的节奏感尚可;法国部分难看,五十年代qualité française的典型,运镜与文本近乎无关。 |
|
意大利篇露出了安东风格的端倪。 |
|
第三部分明显优于前两部分,叙事没有那么掰开揉碎,技法上有了变化的美感。安东尼奥尼开始关注社会普遍性问题 —— 关于开篇和结尾的画外评述众说纷纭,但我没觉得在实质上对影片主旨产生巨大的影响,说与不说,青年人对生活对死亡对善恶对特立独行的迷惘与误解,都是当时欧洲真实存在的问题,导演选择三地故事无非就是从大欧洲着眼。战争、瘟疫、社会革命之后,社会秩序的重建,艺术家思考在前表达在后,政治家主张在前实践在后。前者带给人启迪,后者决定人命运。 |
|
如坐针毡。这种小聪明剧本结构放在今天其实挺符合三大气质:三地、同故事的三个环节/三方视角,同质化被诟病其实是构成精巧结构的线索。整体上(尤其调度)放弃了前两部的考究精密,更像一个不合格的让雷诺阿作业。 |
|
《失败者》安东尼奥尼 的三段短片 |
|
觉得用虚无去概括这三个故事的年轻人是不合适的,第一个为财杀人,第二个为爱杀人,第三个为出名杀人,最后总结起来真的只能用电影自己给出的"利己主义"这个答案,而背后的原因在电影开始就给出来了,他们幼年正在战时,他们缺少对生命的敬畏。
故事这块相比前两部作者性要更强一些,能看到在不同限度的尝试,虽然不太好看但总归是在变化了。 |
|
道德劝诫片,劝诫年轻人不要为情为财为名而误入歧途杀人毁了自己的前程。 |
|
3个故事,指涉战后欧洲青年“迷茫一代”的心理分析。其中的英国篇 ,在13年后的《放大》里得到无限释放。另外,影片的配乐也非常出彩。3.5。 |
|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青年人的说教性就不是很刻意了。 |
|
6.5 三个故事都很有意思,一种四版新闻或弹窗的感觉,剧作本身透露出青春残酷物语般的荒诞。 |
|
果然是纪实题材出身的导演,拍这种剧情短片也有一种浓浓的纪实味道,比较纯粹。 |
|
原来有些戏剧性的结构一直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技术 |
|
安东尼奥尼的“警世恒言”?片头片尾明显的审查之后的加上了“引人向善”的劝言,有点并不新鲜的虚无主义的犯罪那味儿了,部分片段还行,其他的不咋地。 |
|
安东尼奥尼聚焦战后"迷惘的一代"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以三个典型故事完成了社会学分析、精神分析的影像化处理,标志着他已经开始了从新现实主义向心理现实主义的转变,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
另一点重大的意义在于英国篇的故事已经在探讨什么是真相了,这为之后的杰作《放大》奠定了创作基础,结尾远处的网球场更是对《放大》那影史留名的结尾的一次前瞻。 |
|
【2.5】像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教育片,意图是消除观众心中犯罪片潜在的浪漫主义的迷惑性。然而问题是三个故事尽管都是主人公付出惨痛代价的悲剧收尾,安东尼奥尼却没有彻底根除掉其中的浪漫色彩,光影、氛围还是如此地迷醉。 |
|
观影盘点:个人感觉这部安东尼奥尼的作品,并不具备什么所谓大师电影的特质。可能是早期作品的原因,并没有在镜头语言或者剪辑等等制作方面玩儿什么花样。更多是导演对年轻一代迷茫精神的思索,像三篇社会评论短文。只是不知现在都以垂垂老矣的那一代年轻人,不知在回首往事中会感觉到他们曾经如此地身在福中不知福。 |
|
暴力得意洋洋地出现,迈着高兴、活泼的步伐,假装出一副幼稚的无辜,它的法律是蔑视任何法律,它的社会特征是轻视任何社会,只剩下放肆的个人,愤世嫉俗、又缺乏自责。“心力交瘁的一代”受普遍的暴力的鼓动,伴着一系列犯罪出现在新闻中,这不是因财产和社会差异而引起的违法,驱使他们犯罪的,不是需要或社会自卑情结,而是对特立独行的渴望,是为了凸显自我,把对暴力的赞颂作为个人的胜利,对他们来说,进行谋杀的唯一理由是从一种残酷姿态的邪恶角度,宣称自我文化的胜利。 |
|
战后的年轻人。个人而言,最喜欢法国篇。英国篇里可以看到后来《放大》的雏形,但我实在谈不上喜欢。 |
|
6.7/10 |
|
7.0/10,构图还是能看出后来作品中的影子的,故事部分比较拉胯,尤其是第二个意大利故事有些不知所云。 |
|
和60年代的电影风格差异挺大 |
|
如同鸡肋 味同嚼蜡 |
|
心系年轻人的安东尼奥尼就这么走上了社会说教的道路。 |
|
[3.5/5.0] Before I Vitti, I Vinti. |
|
如听披头士 |
|
1、分别讲了发生在巴黎罗马伦敦的故事。三个故事好像全是意大利语对白,还都是快速语速,密集对白,即使如此导演还特地强调了地点。2、第一个结尾,父亲带着儿子去警局,夜晚的街道落了些树叶,灯光稀疏。3、第二部的配乐很棒,比如经过一夜逃亡,年轻人来到阳光明媚的街边报摊,人来人往。浪荡了一天后他终于回到了家。这两段配乐就很棒。4、每日观察报,daily witness。5、三个年轻人的犯罪毫无缘故。尤其第三个。 |
|
安东尼奥尼前期的社会题材电影,分章节展现了发生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的三个青年人犯罪的故事,有些垮掉的一代的意味,不过电影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太多剖析,对社会现象的形成的讨论浅尝辄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