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岁的法国大爷,每一个镜头都在对观众说:“你们些个白痴。”打上五颗星,说明我真的没看懂。 |
|
电影始于疙瘩儿,电影止于疙瘩儿,电影死于疙瘩儿。电影中的新浪潮,电影中的印象派。疙瘩儿八十从心所欲而逾矩,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撺掇家犬夺影帝 |
|
的确“再见语言”,因为已将声画分离做到最极致;不惟如此,声量的忽高忽低、左右眼的博弈、镜头的倾斜动荡、突如其来的实验噪音、文本和视效的戏谑与拼贴,无不在挑战观众的五官与认知,甚至调动知识结构,这才是烧脑片! |
|
2D看了一遍,调成3D看了一遍,关掉声音再看,我不清楚哪样最好。电影的一切叙事手段都具有欺骗性,戈达尔将声音、影像和叙事分离开来,拆解电影,让你看到它们各自的功能,重新思考电影的本质,看到影像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像电影,是因为它的数字感,它是犀利的富有诗意的实验影像。★★★★ |
|
八十余年戈达尔,欲活愈老愈深欲,隐居瑞士于底心,疯言智语夺影帝。 |
|
把这部病态的“实验电影”作为我对他的第一次接触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希望后面补他的片不会这么倒胃口。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敢打分,没逼,认命。 |
|
我打算先把蔬菜送回家,一会儿回来看下一部电影。 |
|
将其在艺术各领域进行横向比较。音乐是实验噪音的John Zorn;绘画是“70岁时追求7岁孩童画画境界”的西班牙天才毕加索。那么,如若戈达尔非就返老还童,拿影像素材当橡皮泥随意拼接,观众们又表现出怎样的回应态度呢?无论装逼膜拜还是反智批评,都又是一段段可以消解在大师遁词游戏里的字母而已。 |
|
大师这是要告诉我们:好电影不仅应该告别叙事,也应该告别语言。据说3D版,两只眼睛会看到不同的画面,我脑补了一下,瞬间便醉了。没什么说的,牛逼到顶。 |
|
这才是真正的【不看3D等于没看】 |
|
支持老人家们出门溜达的时候多拍拍家附近就好=3=。小狗帅,继续等3D。 |
|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是主调,似可作剪辑点…bigger足够,看后面一串附录名单就晓得:康拉德、弗洛伊德、保罗·瓦莱里、德里达、福克纳、米什莱、阿尔托、谷克多、巴丢、布朗肖、雨果、帕兰、米耶维、维庸、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达利耶塞克、福楼拜、贝克特、萨特… |
|
手持投拍效果的3D,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啊,拜拜语言!出现两个眼球看不同画面的时候彻底晕菜了,得轮流闭左右眼才能跟上戈达尔的思维,他就是这样,思路永远比你快一拍,你们观众统统不准给我入戏,入戏了我就把你们轰出来。而且他还像年轻时候一样愤青,这难道还不够好吗 |
|
84岁的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新片,即便看不懂睡大觉也要授予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高逼格神作。本片穷尽了让观众不适的视听手段:不关联的意象拼接,歪斜颠倒过曝失焦变色重叠摇晃多帧率混搭的影像,不同声道音量不稳风格迥异的声音,故意留白的字幕...内容方面,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左派思想明显。(9.0/10) |
|
戈达尔总在实验新电影技术,从宽银幕到录像到数字到3D,刷新人们基于好莱坞电影基础上的3D感知。有时2D,有时3D,有时2.5或3.1D,空间可扭曲,可以造成类似叠印的效果。而声音也与影像呼应,有时2D(单声道)有时3D(多声道),色彩亦然(有时黑白有时彩色有时夸张扭曲录像色)。2.仍不忘革命和反战... |
|
70分钟的电影,15分钟看完。电影拍的先锋,也要看的先锋,就是这么任性! |
|
【3D版观完后大幅度加分,3D版用了好多很有趣的3D实验手法,实验和新鲜感挺完美地共存了,比2D版有趣许多,而且真要仔细剖析里面3D的运用其实可以写一大篇文章了,果然此片脱离3D的语境就基本不成立了】前有莫奈绘印象画,今有疙瘩拍印象片。单反手机,能拍视频都上阵。画面声音完全隔离分割,拜拜语言,再见疙瘩。★★★★ |
|
抱歉,我是掐着大腿看完的,管他是不是戈达尔,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过于先锋的实验电影,反正我是看不懂,也没这能力从中提取一些什么,也活该自己明明逼格不够,还要坚持看,连云里雾里都算不上,一个小时看下来还感觉怪累,怪难受的。 |
|
感谢戈达尔,接连一个礼拜的每一天都沉浸在学业和疫情的焦虑里,每一個想看电影的晚上全部以失败告终。這片尘封在硬盘里不知道多久,没一次看得下来,今天坐在大荧幕前,从第一句箴言出来就被五雷轰顶,之后每一秒都如洗礼,色彩斑斓到仿佛眼睛回到了孩童時代,无法言说,无法交流,甚至无法贊美,因为尝试回归语言本身即是与戈达尔自身所彰显的,巨大的行动力再一次背道而驰,再一次选择牢笼,选择惯性,选择孤陋寡闻,而唯一合法的回应,只有疯狂的震撼,全身共鸣的热望,全副武裝的底氣,和生命力被归还的,蓬勃的感激。 |
|
待看3D |
|
我是真的抱着虔诚的心来看这部电影,真的在用力捕捉,真的想知道他在拍什么,由于逼格太高,结果我是真的看不懂。 |
|
戈达尔拉了泡屎啊,你们怎么都说是香的?文本上给我的感觉就像波德里亚写《冷记忆》一样.技术革新和经典叙事我觉得其实不冲突,就是闲的没事做了,拍个电影玩玩,至于舔成这样么.当然高达无所谓啦.他开心就好.能看到他活着还能拍电影,就已经蛮高兴了.当然,如果说疙瘩的3D真像传闻那样,看不成还是蛮遗憾的. |
|
3D版的观感太太太刺激了…也只有戈达尔会给3D影像加叠化吧我真的快瞎了!!波德维尔说得没错,这个“用语言来告别语言”的悖论把本片先锋至极的形式和文本内容捏在一起。戈达尔粉碎了“3D技术能迫近感官真实”的幻想,一贯地打破连贯性,通过反复创造极端实验的影像,最终展示了“3D技术的无能”和“3D电影的万能”。没有任何一秒钟会在预料之内。眼睛已被迷晕,脑袋却被他一会儿抛到云上一会儿踩进泥里,看完之后属实告别了语言——我的生活经验太局限了视野太狭窄了表达太苍白了,只能闭嘴瑞思拜。 |
|
真心看不懂。 |
|
无语凝咽,一切尽在不言中。 |
|
文学政治战争爱情哲学,戈达尔偏爱的元素均有涉及,作为人类社会基本联系的语言在被电子产品主导眼见并不为实的现实中苍白无力的作用,强制中断的配乐,特别的视角,眼花缭乱的画面,晦涩深奥先锋,夹着一股朦胧的诗意够迷人,狗的喧宾夺主很赞,对于百无禁忌思想超前高端范的戈达尔,只有膜拜的份了。 |
|
这回真心伺候不了了 |
|
1、据说这是以3D反3D之作,我没有看到3D版,但反3D我基本认同;2、看不懂,但坚持看完了,期间暂停若干次;3、若单以某个段落或画面看,有视觉创意与冲击,但连接在一起,搞不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反逻辑才是戈达尔之所为;4、将之视为装置艺术比电影更好接受。 |
|
That's how you spell "fuck you audience" in a cinematic language. |
|
其实啃过《爱的挽歌》《电影社会主义》《电影史》等作品,对《再见语言》就见怪不怪了。原以为疙瘩用3D再次换了玩电影的方式,结果还是重复了一次。这个岁数还苛求什么,多一部就多一份遗产,好好品尝大师独一无二的语言吧。痛心于好些人说看一部就不敢看疙瘩,温馨提示从卡里娜时代的疙瘩看起。 |
|
很好奇如果把创作者隐去,他们还会不会趋之若鹜地打高分 |
|
姑且算看过吧。 |
|
再见高达 手动再见 |
|
戈达尔永远是最先锋、最勇敢的导演,电影形式很像他的《新浪潮》,但戈达尔给了它更加现代化的外观,其内核仍然是古典与现代之争,语言是否真实?从古希腊到现代欧盟,从赫拉克利特到拜伦,哲学化的思想统筹了影像,文字、声音、图像究竟哪种载体更加真实,倾斜失真的画面如同修辞承载思考 |
|
我等凡人有什麼能評論的 |
|
@MFC 以为有两个小时……真是煎熬,老爷子转行做理论研究去算了。 |
|
戈达尔是把镜头当作意像来使用,这正是孤独的Ezra Pound 半个世纪前在《诗章》中进行的尝试啊!高浓度的滤镜效果,猛烈到会让人受到惊吓的剪切,对颜色变异效果的痴迷,对声调波动的实验,以及所有这些探索所立足的——冷静的理性精神,企图通过符号直接呈现事物,取消主观性,取消连词,打破传统句法的专制,注重转喻而非隐喻,对经典的引用癖,充满分析力但又相信直觉、灵感和即兴发挥。对于政治、文化、诗歌、性别等问题的复杂涉及和略显诡异的知识谱系~掘井式的创作和漫长的创作周期,一切都太像了。 |
|
水 |
|
#釜山国际电影节# 永远先锋的戈达尔激进的3D实验电影。爱情、时代、电影、季节都可以发生两次、都会周而复始。拼贴的画面配哲学思辨、引语,是对当下世界的评论、思考和隐喻。并且充满幽默感(喜欢毛主席沉默和大便最平等的段子)。 |
|
勉强三星吧。中后期的戈达尔在可看性上是提高了很多的,然后本片这种片段式碎裂的组织逻辑加上油画一样的数字调色应该是从《十分钟年华老去》里那个短片开始的吧?所以说是实验性其实他也玩了多次了,应该更顺手才是。最大的不满是字幕不够好,这片子配上流畅且口语化的字幕就好了,对大多数人没有障碍 |
|
挺喜欢的。 |
|
再見。於是我背棄自己。於是這個背棄變得無意義。最原始的意義是,再見之後不應再有語言。最原始的意義是,遺忘、遺忘、遺忘。最原始的意義是,短評是一門藝術。可確實不太像藝術了。就是一場哲學辯論賽。現實確實壓抑卻也不必弄成這樣。這和盯著地鐵上的廣告二維碼尋找它的美和哲思,屬於一種行爲。不過哲理還是深。電影史這樣搞可以接受。這算什麽?算個先河吧,有存在的意義,有思考的意義,沒有太多美的意義(也可能因爲看的不是3D)。當然,這評論是就一流藝術家來講的。二流就是什麽都沒有。無限與零的差距。思想上,是我族類。也和電影史大致相同。值得認真論評。但是又不那麽願意。看,這就是不藝術的客觀化體現。 |
|
3D眼镜不太友好,戴在眼镜外面贼难受,中间试着盖住一只眼睛看,果然就没有3D效果。成功的努力让自己没有在中间睡着^_^映后谈摄影师悉心讲解与外边妖艳贱货截然不同的真•3D技术以及图像策的影像处理手法等等,中间夹杂和戈达尔二十年的合作相处点滴,尽力了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天使般”(原话)的可爱老头的印象,现场还分享了戈达尔生命最后一年的邮件往来,充满了幽默顽皮和艺术性的戏谑,感动 |
|
好奇3D版会是何种体验。 |
|
在Aero theatre看到了真正的3d版本。怎么说呢,光是看片子我就能感受到戈达尔对普罗大众的鄙视和不懈,不过这片子里有很多技术上的创新还真是非常天才。尤其是把两个画面叠在一起的3d简直是惊艳。同去的剪辑教授看了十分钟就离场了,中途有一个男人跳起来愤怒离场 |
|
大不敬的说,戈达尔可能有点老年痴呆了。。。,。混乱粗糙艳俗的画面实在忍无可忍 |
|
太实验电影了!镜头特技声音全部很实验!虽然还是挺喜欢实验电影,可是3D特效的实验性以及声效的实验性让我看的时候真的稍感不适。由碎片拼凑一个故事,言语中各种暗喻,涉及到社会,死亡,性。真的有些看不懂,想真明白需要好好分析了吧。 |
|
hello,你国乙烷,一个狗说,戈达尔也会严肃文学了,一边喷一边徐徐的打开弹幕 |
|
多加一星漏电分 |
|
(放弃看英文版)哲理台词,实验画面,手法丰富,观感不佳。生活画面+装逼台词+另类镜头+混乱剪辑。(极权主义、计划经济、国家机器,资本主义、和平年代的剥削,马基雅维利,索尔仁尼琴,俾斯麦,希特勒,核能,转基因生物,纳米技术,广告宣传,恐怖主义,和平,世界,美国,谷歌,怪物)十个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