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斯琴高娃到伍宇娟,形成一个女性悲剧死循环。事业上再有成就,生活中仍是弱势群体,那个时代的反思。 |
|
芦苇飘飘,荷花萧萧。酱油瓶瓶,香油腥腥。河水清清,船儿盈盈。两队娃儿耍娶亲,两个女人投河尽。泪水湿透彩丝巾,化作鸟儿飞仙境。瘸、色、酗、赌、傻、癫、淫,懦弱胆怯属男性。她,不能自已。她,也不能自已。世世相传、代代轮继。她们都是命运的牺牲品。唯有那个日本女人,懂得怜惜自己。 |
|
相比之下,同获93年第43届柏林金熊奖的《喜宴》更受我的青睐!……谢飞导演本人说,之所以这次的最佳影片有双黄蛋,不仅是因为这两部电影都受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还有身为评委会主席的张艺谋“从中作梗”,他先试探性地问评委们一个奖项能否有两个获得者?…只能有一个奖项有两得主…那就最佳影片吧! |
|
“人的这辈子太长了”,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于是就这样痛苦了一辈子。中国女性尝试控诉男权霸权下的窒息,极端压抑,两代都是对无奈困境的循环悲剧。在东亚儒家圈里传承的历史和社会,本片的农村情境更具中国特色(对比片里的日本女投资人),实际上现在中国很多农村妇女现状依旧如此。我还是那个观点,中国女性真正的独立,一是经济独立,二是人格上的独立。什么时候不再在各方面依靠男人,就真的觉醒了。当然这也跟男权社会的资源和话语放权息息相关。几乎也是固定机位的对话,谢飞的中近景芦苇湖取景静谧幽深,冷静客观,富有诗意,浑然没有了戏剧式的单调。8.3 |
|
中国农村女性的时代社会悲歌,在男权和性别畸形观念下,女性都是牺牲品,而最让人无奈的是,上一代女性迫于现实,不得不做出看似理所当然的逼迫,完成下一代“悲剧传承”。有幸的是香魂女的女权觉醒和反抗,偷情、私生女、吃药…尽管只是个人无声,结尾的放手和彻悟,是全片最高光。 |
|
剧作表演都属上佳,把故事挪到白洋淀又在空间上置入了诗意成分。香二嫂的悲剧在于社会结构,她既被压迫也压迫别人(父权结构中她弱势但经济结构中她强势)。对父权结构香二嫂反抗不能(虽然她当然有能力反抗,“偷情吃药都是反抗”),这才是最为悲剧的点,也是结尾升华之所在。 |
|
学院派的优点就在于实力的培养。《香魂女》只用了寥寥几个镜头,就把谢飞在构图和剪辑上的能耐全部展现,规矩的剧情推进里自成一套方圆。他其实是在用成濑的情节剧方法讲着《金锁记》类的故事,如许多90年代初的作品一样,在农村女性的身上找到了时代变迁的烙印。日本人再度进入荷花淀,反而成了贵宾。影片里最大的讽刺在于,能造出好油的这汪水里淌着的都是女人多年来隐忍的泪水,用来洗涤男人对她们造成的屈辱。谢飞的温柔里其实都是刀刀见血的批评。 |
|
怎么现在的导演都不甘心老老实实清清楚楚的讲好一个小故事呢?幸好谢飞没有告诉我们香二嫂这二十年是怎么过的,仁叔一家子在城里是怎么过的,环环和墩子离了没有,环环有没有和对象抛开一切在城里寻找幸福。 |
|
13th BJIFF No.2@万国城百老汇。4k修复版,2023年1月修复完成。明明看上去是个父权衰弱的世界:女人内外皆美,香油坊里外都是能干的香二嫂张罗、儿媳环环善良坚韧,小女儿聪慧好学;男人则肉体畸形,父瘸子癫,灵魂空心,游手好闲。但在乡土中国,女性的能力却始终无法兑现为权力,她们的喉咙,始终被小男人死死扼住:香二嫂被醉酒的丈夫骑在身上用枕头摁住捶打、环环被性无能的丈夫又咬又掐、小女儿则被父亲一句话就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传统的超越之途是抽刀向更弱者:“多年媳妇熬成婆”,遂形成了没有出口的悲剧循环。有意思的是,作为参照系,掌控了自我的日本女经理也是东亚女性,似乎正是环绕她的现代符号赋予了自由可能。映后谢飞导演到场,调侃说几位比他年轻的几位主演都说身体不好来不了,于是就自己来了。 |
|
【FIRST青年影像展展映】出乎意料的好看。中国女人即使再强势,也要忍受低下的地位与悲剧的命运。而且这悲剧如宿命般代代相传。香二嫂这个受害者向往独立的日本女富商的潇洒,却无力改变命运,不知不觉变成加害者,把悲剧传给欢欢。这种无力感让人震撼。电影尺度意外的大。对婚外恋有极直接的描写 |
|
人这一辈子太长了,长到要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命运在两代人之间延续~ |
|
在男性掌控的世界中,女性有着无能无力的苦难,并且会“欣然”地将这份苦难交付给自己的继任者,事业上再有成就,生活中仍是弱势群体。 |
|
#BJIFF2023#修复版画质美不胜收,北影节第一场就有映后,而且和谢老坐一起看他拍的电影(老人家今年81了还那么精神矍铄),真是神奇的观影体验也真有缘呢。背景是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的北方农村,电影主题放现在仍不过时,媳妇熬成婆反过来又在下一代身上复制自己的悲剧,幸而电影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尾(人呐还是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斯琴高娃简直演啥像啥,还和陈宝国一起给雷恪生戴绿帽子hhh。谢老钟情于胶片时代的拍片方式,打光布景别出心裁,安排情欲戏也让角色更有人性。映后一大堆年轻后生们排队向谢老提问握手也让人动容,只能说中国电影仍有希望更需要多努力,现实主义精神一代代传承,看看前辈后生间的互动就知道电影可以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更是跨越时空鸿沟的桥梁。 |
|
香二嫂堪称中国影史最野大女主,偷男人,买儿媳,搞事业!虎虎生风、极其生动,真真可恨又可怜…片中人物包括几个龙套都是如此立体,没有假大空的纸片人,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不得不说,近年国产电影的剧作水准真是大踏步开倒车,没生活还想拍出接地气的小人物?做梦吧……(谢老对豆瓣真是爱得深沉,抓紧一切机会推广自己账号 |
|
太惨了,但总感觉这个故事没写完。斯琴高娃和陈宝国演一对情人,然后《大宅门》里又演一对母子,二十多年后杨雁雁和许家乐复制了这一神奇…… |
|
谢老有个能力——每部电影总能精准的还原出故事发生地的原汁原味。
《湘女潇潇》中的边陲湘西小村,《黑骏马》中辽远的蒙古草原,《本命年》中百废初兴的首都北京,本片日月氤氲下的河北香魂店,这种对地域和民风敏锐的总结与刻画,让观众轻易就进入真实的故事现场去。书归正传,说到主题,由于先看的《湘女》,再看《香魂》,私以为两者有很多相通点——女主被“旧规教条”的婚姻束缚戕害,最终演变为旧归伦理的执行者危害下一代。
同样都有不满现状婚姻的性压抑,同样有被本有期待实际懦弱男人抛弃的无奈,但两者本质的不同在于,《湘女》最终是“悲而无望”的恶性循环,探究人性在母性的面前泯灭。而《香魂》是婆媳间达成了某种“恐怖平衡后的和解”,探究的是女人在母性沦丧了人性后,欲停止循环实则已晚,但悲中有喜。 |
|
若只是展现所谓健康淳朴的城镇生活,那么意义是微乎其微的,或者最多以斯琴高娃收到丝巾由笑到哭的丝滑表演,来慨叹女性在传统婚姻中对幸福微乎其微的索求罢了。但当再寻常不过的生活袒露出吃人的恒久本质,这部电影开始变得有锐气与骨气。香魂淀是女性的集体坟场,哪怕美化成传说,粉饰出香气。落后的两性观念与性观念下,七岁被卖的女性有了能力,就开始买别的女性,同类之间通透理解,于是可以精准收编,而非打破恶性循环,这比单一的家庭悲剧要可悲得多,更可悲的是,是哪怕有了这个打破的动作,却没有思维与世风去彻底解脱,在这样一潭死水里,你看迎亲的队伍多么欢乐,红得多么血腥。记住了全场的一次掌声,是翻译员说日本女经理不结婚,但有情人。#北影节13#7,保利,4K |
|
咋海报做那么明亮呢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
|
还是很不错的,小时候看过,现在重新看来觉得很有味道。斯琴高娃演的很到位,把那种悲剧感延续了~又有当时的时代感~不错 |
|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男人何苦为难女人。斯琴高娃演技炸裂,尤其是躺在芦苇里发出的那一声怒吼,实在悲怆!缺点是夜晚太暗了,啥都看不清楚!ps:白景琦,你这个禽兽,竟然连自己的…… |
|
看完电影,听到身后的人开玩笑说,“没想到以前的人这么乱,我们现在就没有婚内出轨,不守妇道的女人她活该。” 虽然是吐槽,年轻人会这么说,也反应了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吧,我们现在的电影里确实不会出现这样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人性变了,反正是有些不能说的东西变了。这样的女性题材很适合当下的导演翻拍,但当下这个大环境是拍不了这样的故事了,不知道会被删改成什么样了。 |
|
【四星半】尚未被消费为“他性”奇观的民俗图景,仍保留了历史厚度,白洋淀中摇曳的荷莲,飘摇的芦苇荡,与低吟的女儿哀歌相伴,言说女性的隐衷与创痛。三次嫁娶与婆媳命运工整地结构了循环往复的父权作用机制,孩童的“娶媳妇”游戏则成为对古老中国神话原型的操演。对愚昧的传统文明的自省之途既促发了对现代文明的期许,又滞步于民族主义的依恋,如手工作坊被工业化机器所取代的书写中便弥散着对拥抱现代化的矛盾复杂的情绪。婆媳二人的和解并未直接用正反打拍二人对话,却是以环环剪影作为回应,尤其喜欢此处设计,十分隽永。导演以柔和笔触勾勒情绪空间,看得几次落泪。——2024.3.21午观之。 |
|
深刻揭露、严力批判父权-宗法制度没问题,问题出在这不能是一部电影的根本唯一目的,让斯琴高娃直接对着素不相识的日本人痛说家史这样的手法与宣传片没什么区别了。尤其是与张爱玲同类题材的小说一比较,就会发现影片缺乏人性深度。配乐太糟糕。2.5 |
|
非常喜欢环环嫁过去第一天在水边的那段镜头,孤独、痛苦、涟漪荡出去像是永远不被人接收的电波。水边的镜头都很好,情感表达复杂微妙且具备女性独有的柔和感,包括结尾的戏。
引入的日本现代女性视角,让这个故事增加了新的理解角度。很明显是一种观察和仰视的视角,对国家概念不敏感、追求个人幸福不在意社会看法、更资本主义化。但同时,香二嫂又是不敢带着头巾招摇的。夹在观点和社会中间,真是太难走出来了。「还会有谁要我呢?」即使放到现在,这个问题也难解答吧…… |
|
水流缓缓流淌,将两岸抛在后头。这水成为了一切的起点,苦痛都随眼泪搁在水里头。这水也是主角赖以生存的香油的一部分,凭借着古法工艺她将这产品发扬光大卖向世界,但现代化的机械和设备却将她和她的作坊抛弃,将作为女性的她进一步禁锢在父权制的阴影中,经济的飞升促进了她思想的加速腐坏,剥削也在此形成了层级结构,对于女性身体的剥削再次以最直接的形式产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女性再度成为了边缘人物,从而面临着与之前一样的境地,最后我们听到哭声,听到歌唱,歌词里唱得是女性永远的痛。 |
|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就不是一句好话,当年的受苦者转身一变成为对他人的施害者,轮回的痛苦继续传给下一代人。所谓男权社会封建桎梏,但其中却有女性依附其上合谋共恶。真正的女权解放,不应偏执于性别对立,而要首先学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
|
14年后重看补记。现实主义基调的家庭伦理故事。影片言简意赅地塑造了香二嫂这一人物,并讲述了两代女人的故事,故事大体分三段:勤劳致富,为儿娶妻,觉醒与和解。香二嫂由受害者变成施害者的转变引人深思。影片初步探讨了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主题,在1990年代的这类有装饰风格的现实主义影片行列中,属较深刻的剧作。重利忘义,自私无情,缺乏尊重这些世俗社会的传统价值观是让华族社会苦难轮回的深层原因。斯琴高娃的演出真挚、微妙且丰富。墩子和墩子爹演的也不错。普通话甚至京腔有点让人出戏。 |
|
女人的四十与秘密;人这一辈子太长了。 |
|
第四代善于人物塑造,本片中对香二嫂及环环的刻画层层推进,不急不缓。视觉造型上也很讲究,水准之上。影片批判的还是中国的性压抑,斯琴高娃的表演应该拿个柏林影后,周大新的小说的确适合改编电影,谢飞在编剧上的功力犹在他的导演功力之上,马晓晴的角色应该再出来一次。80分 |
|
谢飞会时不时地看一眼他导演作品的新增短评吗?作为擒过金熊奖的第四代知名导演,能在豆瓣持续活跃,和网友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敢于表达对当下热门电影的评价,单这点本身就非常难得。
因为小时候也在农村里住过几年,所以片中的故事还是会有一些直观的感受的,斯琴高娃和环环两个女性角色,在当时的中国大陆,的确有很强的代表性,类似的悲剧真的有很多,且即便放在当下,依然能一定程度折射出女性在某种社会结构下的困境。
芦苇荡真的成了一种在电影中非常典型的性暗示符号,比如金基德的《漂流浴室》也是如此,而且同时具备诗意性。
年初五去看望外婆又去了村里,曾经部分的沟溪都已经被土掩埋成了田地承包给了外地人种上了小麦,我曾经手植的冬青树和橘树也已经被砍掉了,很多往事也都随之化作烟尘…… |
|
在对民族题材的表达和对社会痼疾的抨击上,谢飞一点都不弱于第五代导演。观众的外部视点随着现代工业文明闯入传统农业社会,于是我看到美丽的生活和健康的劳作,却也看到人性被压抑、被戕害,看到悲剧循环,女性受害者成为加害者。原来她们俩就是传说中的香魂女,只是无法在湖上化作鸟飞上天去。 |
|
揭示了两代女性的悲剧。历史不是倒车,而是在转圈。 |
|
7岁被父亲变卖,13岁被逼圆房,成年儿子因病变废柴,被整天只顾喝酒的丈夫摁着暴打,她都挺过来了。却在被唯一能获得些许慰藉的情人离弃之后,听到自己事业获得了莫大荣誉后脸上没有半点笑容,独自摇船到没人的地方,放声痛哭。第二次痛哭,是在感受到来自和自己同样命苦的儿媳妇的同情之后。
最可怕的场景,是傻子挥舞着环环的内衣裤骄傲地向众人展示,男女老少却只当热闹哄笑着,没人觉得一名女孩遭受了这侮辱和暴力伤害是一种野兽行径。
1986年,谢飞导演已以《湘女萧萧》反映了童养媳陋习,同样苦涩及深刻。 |
|
#13thBJIFF 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9/10 香魂女香魂淀,谢飞导演撕开了封建社会糟粕残余的一角,血淋淋地展现出男权礼制对女性的荼毒和迫害。香二嫂遭遇的苦难在环环身上重演,是自我救赎亦是自我毁灭,传统礼教的糟粕根深蒂固,命定式的宿命轮回更让人绝望喟叹。
电影结束,全场响起此起彼伏的叹气和哀声,可悲,可恨,可怜,可叹,想起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描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本片于1993年和李安导演电影《喜宴》同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谢飞导演自千禧年后再无任何电影问世,让人遗憾,现今的文化土壤下,大抵是拍不出也拍不得这类作品了罢。 |
|
一代一代复制传递下去的悲剧。家里的男人要么身体残疾要么精神缺陷,在思想上都是幼儿。「你儿子除了咬就会掐,他根本做不了一个男人。」
和同获金熊的《喜宴》对照来看挺有意味(五千年来性压抑),都是先进(思想/生产力)与封建/传统的冲突,一个是传统被迫让步,一个是封建压迫延续。但明显本片是不如喜宴的。好在文本,导演层面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230422] |
|
婚姻不仅是爱情的坟墓更是女人的坟墓,致使被压迫的女人成为压迫者,继续压迫着老实人,如此成为循环成为农村社会悲剧啊! |
|
三场婚礼,二嫂讲述的、操办的、听到的,一个能干的、自私的、有欲望的、但最后还是被生活吞噬掉的传统中国女性,就我有限的观影经历,很少见这么生动丰满的中国女人画像。也是刚知道谢飞导演今年都80了,还经常能刷到他的影评,还能在电影节看到他,👍,希望老爷子健康长寿🍵 |
|
男人的形象:虚荣、软弱、无能、纵欲、懒惰、没有信仰。女人的形象:坚毅、能干、勤劳、善良、干练、具有同情心,悲惨。今天我们说,女人只有经济独立了,才能真正地独立。可是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封闭落后的背景下,经济独立了,思想独立了,又能怎样。男性主权地位成为所有情况下的默许,不容质疑。 |
|
曾经两个身份地位不同的女人,溺毙在这香魂淀。如今不知多少身份地位不同的女性,依然在这男权创造的的香魂淀中,或溺毙了身体,或溺死了灵魂。偷情要找没人的地方,女强人连哭都要找个没人的芦苇荡。事业上如此成功的香二嫂,好像有有能力解开这男权的枷锁了,但她却仍逃不出这牢笼。 |
|
BJIFF2023,4K修复首映。悲剧主题,寓意深刻,中国少见如此真实接地气的女性电影,谢飞导演厉害,将中国女性被糟粕传统强权压迫住的性和感情大胆展现,直击心灵,影片结束全场响起异常热烈又持久的掌声,大家用这一形式表达着对本片最大的赞同和肯定。 |
|
传统女性悲剧发生于男权制霸和女性加害女性的闭环中。香二嫂自身失败的婚姻生活,丈夫是个酒鬼,把自己当作发泄的工具和生育机器,家暴更是活生生的霸凌手段。即便她有表面上看上去风风光光的事业,但内心世界的孤寂无助,无人可诉,情人亦是最好的佐证。回顾后半段香二嫂其实是把自身的悲剧推到了环环身上,悲剧发生了转移和继承,自己不自知。而意识到悲剧应该被制止被终结,终于是个体醒悟的开始。 |
|
很小的时候看的电影,于是就对做香油这件事情产生了异样的好奇。 |
|
拍的真是太好了!!没想到中国也有这么好看的女性电影!!!我后悔自己真是太小看中国电影了!!!轮回的悲剧的背后是时代的转轮。。看这种电影就是纯虐心。。。感受到剧中人百分之一的痛就够让自己心力憔悴了。。。电影院出来走到大街上才意识到电影已经完了。。。 |
|
電影里有哪一個女性自由嗎?沒有,一個都沒有,哪怕是傳說中乾隆年間投湖香魂澱後變小鳥飛走的兩位,也都不自由。一個接著一個,一代接著一個,不幸在傳承,命運在循環,不是「屠龍者終成惡龍」,也不是「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而是被加工改造成了男權壓迫的零件。有些遺憾,故事表現得直白了一些,如果能藏起來一些、多留白一些,我會更喜歡。#BJIFF2023# |
|
7.2/10。被卖给残疾酒鬼做童养媳的女主是个精明能干的掌柜,为给智障儿子找妻子她设计拿捏村花让她嫁给了她儿子,但最终经历一些事后女主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压迫性质(而且她当初就是被压迫来的,己所不欲)并决定放村花走,然而此时村花却不再年轻走不了了。故事有点意思,一些(空)镜头表意有力/(配合配乐)拍的不乏诗意(可惜画面质感水平不够高)。 |
|
#2023北影节#女人最懂女人的痛,但女人却又继续难为女人,一代又一代的无语轮回。人的一辈子太长了,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忍一时变忍一世,到头来一场空,太令人难过了…… |
|
什么也没发生 |
|
乡土气息浓厚,有些纪传体文学的色彩,中年女人的灵与肉的悲剧在下一代同样上演,悲剧根源的制造者与承受者最终都是受害者的形象,无法言语的女性压力在一声清脆的唢呐和月明的歌声中,久久荡漾在人心底,掀起涟漪。对传统乡村现代化的一面也有所展现,乡民们看露天录像要求“带色的”以及后面观看周润发刘德华的《赌神》,都令人会心一笑。 |
|
20230422BJIFF第十三届第三场@保利天安门。非常好的女性主义电影,振聋发聩的沉默。和某些农村题材的电影不同,谢飞导演镜头下的中国乡村和中国人的善与恶都非常真实,真实到会觉得这是现实生活的切片,完全没有表演痕迹(演员们的精彩演出也值得赞许)。“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千年来女性被原生家庭压榨,被夫家压榨,被社会压榨,而她们唯一“出头”的希望竟是靠生一个儿子再压榨别的女性来实现。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希望未来会更好。(香二嫂和二奶奶真的太像了,恍如前世) |
|
http://www.m1905.com/mdb/film/60019/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斯琴高娃演过不少不可忽略的电影:《骆驼祥子》《人在纽约》《天国逆子》《似水流年》《香魂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