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有在真诚地与观众对话。从一家人出发,一条条揭开每个人的不体面,最后的收尾也算平稳,稍显释然,不至压抑。时长其实还好,避免刻画太浅薄,但分成单元剧会更工整些。“Für meine Familie, die Lebenden und die Toten.”最后的定格镜头大家一起鼓掌,蛮感动的。 |
|
#10300. 74th Berlinale-主竞赛-编剧奖。5分。恍似看了一部迷你剧(但可能真的应该按小标题剪成一部电视剧集)。其中有几个段落是真的好,尤其是父亲葬礼后母子那段对话,堪称年度名场面级别。通过一个家庭及相关人物来讨论面对死亡及生命的态度,兼及各种(相当之奇葩的)亲密关系和家庭形式,篇幅是足够大,但整部影片太过松散冗长,除了老太太其他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也都实在太抓马,尤其妹妹那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观影氛围是挺好的,我感觉本片其实可以标个喜剧的tag。 |
|
2.5 志大才疏的电视剧。最不该拿的就是编剧奖哈哈 |
|
7.8分 太精致了。太多抒情了。也许死亡可以很精致,也许乐章可以很抒情,但生活却是粗粝的。我们通常很难概括自己的感受,遑论谈论他们。有太多太多令人心口一紧的段落,却迅速被过分和谐的情绪所稀释。德式冷峻完全适配题材,我对此类电影毫无抵抗力,可本片仅是守住了下限,略有失望。儿子和母亲的餐桌长谈,针对作曲家是否能决定自己生命的辩论,此两段无疑是电影最高潮,它们也的确具有极尖锐的棱角。女儿在灯火辉煌的酒吧起立唱歌的仰拍镜头真美——她的嗓音更美。 个人认为第一次首演不该浪费,第二次首演其实多余,刻意脱俗,反而更俗。三小时并不难熬,但剪剪更好;要么做成彻底的情节剧,要么就更克制些。 可以说三位主角各有各的华彩,但母亲晒干了沉默而几近空白的一生最具有戏剧张力,哈弗奇对Lissy的诠释也是最好。 |
|
三星半,很悲伤的电影,剥开残破的家庭关系,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情感,不是所有人有开心的天份,尊重死亡与人生,乐章响起,不断的泪水涌上,纪念与缅怀,前行踌躇。 |
|
章节、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比较低,不太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当作短剧看似乎更合适。 |
|
【7】A面是哥哥,丈夫,指挥家。身处失智的父亲,癌症的母亲,胡来的妹妹,有病的同事,难搞的家庭漩涡中心。B面是妹妹,是女儿,是缺爱,无畏的少女,搅得天翻地覆。A面与B面的巧妙之处是电影在积攒所有的矛盾,从家庭再到两个个体的矛盾合二为一,但并没有打算解决。而是借由“指挥家”的身份编写成若干个章节,并给出情绪的答案,任由其发展。与失智的父亲见面,与癌症的母亲交代,与临死的密友拥抱,原谅妹妹,放过自己,编成一曲爱的死亡乐章。意表都懂,但感觉看完怪怪的,不像电影,或许处理成《伦敦生活》那样,才是本片的归宿。 |
|
上影节见面会。映后挺重要,解答了很多疑惑:妹妹的家庭关系线简略因为这是删减版,原版6小时;导演也是电视导演,所以这片其实是个迷你剧,之后会放出电视版,也呼应了男主看《芬妮与亚历山大》的4小时电视版;导演在片中乐队扮演个小角色,音乐也是他做的;妈妈和儿子好友现实里才是母子。导演映后来晚了,一开始以为是正在忙着评主竞赛,后来说是吃火锅来晚了2333(母子对话那里确实如观众提问所说“炸裂”,反正我看哭了。你知道你妈不爱你是一回事,一辈子到头来听你妈亲口说不爱你是另一回事。 |
|
有点“托尼·厄德曼”的意思,电影自己还Q到了。我们都在奔赴死亡,看完会觉得普通人、普通家庭、普通死亡过程其实没什么不好的。 |
|
好痛苦啊,明明是三个小时却不觉得漫长,痛苦本来就像生活、本就是漫长的,虚构和非虚构是孪生的双射线…Tom和Lissy餐桌前的对话,哭得感觉再没什么可以哭了,衰老、死亡、创伤回忆、后悔的心情,是少有的绝对无法解开的缠绵的痛苦;not everyone has the talent to be happy. Not everyone can be helped by therapy, pills, things the society offer to prevent people from deciding their own life. Or death. |
|
整个片子传递了一个非常恐怖以及令人无助的孤独。一家人都充满了孤独,在圣诞节的那串镜头,这种孤独感达到了极致,哥哥在扮演着圣诞老人,妹妹在酒吧和不知道谁喝着酒,妈妈在家里和邻居过着圣诞,仿佛和圣诞的美好氛围都是那样格格不入。孤独不是身边没有人,或许像妹妹那样,身边总是有人,但总是过客,总是在酒精下被麻醉,是比物理意义的孤独更大的孤独吧。片子父亲和母亲的葬礼都是那样冷清,与伯纳德的葬礼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片子很完整地展现了死亡与新生,完全地拍摄了一次接生的过程,与死亡的过程。同时对于人是不是有自杀的权利的讨论也非常酷。在伯纳德自杀之后他写的乐曲才又有机会首演,以及在演出之后他们的讨论可能也展现出某种讽刺感。 2024-6-22看 |
|
生活是泪水填满的河谷,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有快乐的能力,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 |
|
2.8分 |
|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7.8/10,走向死亡的不是乐章,而是一切亲密关系。 |
|
4.5 |
|
无一例外,我们都在死亡,死于孤独、爱、绝望、仇恨、家庭,还有这个世界给我的一切。所以向死而生不是简简单单的义务教育,是终生教育。 |
|
#SIFF 坐字幕员那个鬼地方感觉像是看了仨小时的橡皮人哈哈。 |
|
71/100 父母皆祸害,子女也缺德,这一家子的故事实在是惊悚而真实,对冷漠的猎奇其实才反映了人间的常态。三小时篇幅过长,虽然剧作很精彩,但缺乏一个精巧的结构把它们搭在一起,叙述时间也有迷糊之处。SIFF26 |
|
2024 HKIFF AC DCP 68$ 港譯:告別交響曲
比吊靴鬼的一生更漫長⋯⋯難看死了shit 10備選,為了這齣爛屎放棄我城45分鐘真是高估這坨爛屎,Dying周圍穿插生死教育的一首人生詠嘆調卻能在文本上如此前後不著調⋯⋯人的存亡與時代的迭換與音樂的蔓延,以為死很遙遠實際上那些東西圍繞生活周邊,你以為個人的苦澀實際上是群體享有的「私密」創傷
唯一能引起我共鳴的就是那個活得亂糟糟的alcoholic sister(me) |
|
在以开头小女孩的话语作为生活态度的引子后,四个章节却走向了两种极端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委曲求全,一种是神经放纵。而它们情绪的相似性又连接了两方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构成了共同的,对死亡的冷漠和疏离 |
|
前面两章动容于对人类生物学上的痛苦的细致展现,肉身无法逃脱生老病死,连带将精神囚禁其中,简直是无间炼狱;可惜后半程并没有衔接的很好,直接泄入家庭drama,虽说结尾的乐章指挥有兜回来一点,但终究差强人意。看介绍说原本就应该是个短剧,fine。 |
|
#NZIFF从艺术的角度看来,这部片确实挺好的。从人门对于死亡的看法还有自杀,性跟交响乐等等,生与死别也是强项+1。节奏慢所以不是很符合所有观众🥶像我就睡了20分钟(但是最后的交响乐演出真的震撼到我) |
|
看似在谈论sterben,但其实从头至尾都在谈论zu leben。压抑的情绪中酝酿出巨大的能量。希望可以拿奖吧! |
|
条条大路通往破碎与崩溃,死亡乐章实乃心碎乐章。 |
|
我是一切的反面。我是反面的反面。/太痛了…. |
|
老道的四幕结构,分别聚焦几个核心人物,人设都丰满了起来。全片弥漫着迷茫、无助、困顿、窒息以及死亡气息。最后一幕命名为“爱”,蕴含了多重概念,并对主题打上了一个闭环性质的休止符。嗜酒妹妹和抑郁寻死作曲家,这两个角色非常有意思。180分钟,一点都不觉拖沓和漫长,看完让人掩卷长叹,很上头,实至名归的获奖剧本。 |
|
剧作扎实,表演优秀,一个家庭窥见孤独。 |
|
【全员都是吃了诚实药的爱无能人类,毁灭吧,赶紧的】看完心情和导演描述的亲密关系一样复杂。期待导演说的电视剧版本早日上线。 |
|
算是意外之喜,182分钟的片长也确实有很强的震慑力。拿最佳剧本银熊奖非常合适,章节体的设定也让剧情表达更加灵活自然。 |
|
not die or dead just dying |
|
3.5 展现的家庭关系还是很有力不加粉饰的,每个角色都在浮世中挣扎苟活 |
|
#SIFF 今年柏林主竞赛最佳剧本银熊奖实至名归。五个章节+尾声构成精巧的结构,既与戏中的交响乐呼应,也展现家庭成员的不同视角。细节和节奏都相当到位,比如血淋淋牙医现场直接让观众感受到「痛」感,而最后版本的交响乐结尾揭示了「将死」的漫长过程,一种进行时态。而写了《Dying》后割腕的作曲家让人想到写了《自杀》后自杀的爱德华·勒维。 |
|
假章回体构造出一个家庭的生老病死,鸡毛蒜皮鸡飞狗跳事无巨细,在最琐碎处瞥见最具编年史色彩的沉痛记录。 |
|
生离死别铸就了生命乐章的起承转合,三小时的娓娓道来,诉诸于无形的爱与痛,一点也不漫长。 |
|
拉尔斯太不像指挥了,但是也太不容易了…… |
|
拒绝直面糟糕的人生,只会在内耗中沉沦。 |
|
电影节第5部,目前最佳。母子对话那段,还有致敬《芬妮与亚历山大》真的是起了鸡皮疙瘩。 |
|
爸爸、妈妈、长子、次女,附带他们周边的一两人,总共超过十五人的众生相,却被家庭这一个词语给围住。在这过程中,有新生,有成长,有死亡,有原地踏步,也有认清一切之后的无奈,都浓缩在这三小时中。因为过分的浓缩,且分为乐章式的结构,难免会臃肿,缺少了隽永。圣诞节看《芬尼和亚历山大》可还行。刚开始以为是《爱》,然后变成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紧接着又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你就知道这是一个以丧为主的电影。但其中长子和妈妈的对话,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以及长子的创作和成长困境都令人动容。世界是动态平衡的,也因此家庭相聚,相散。 |
|
眼睁睁看着好友自杀,比起去挽留他救他他更愿意接听无关紧要闲聊电话,承认需要好友爱好友是多难的事,他用自杀威胁你要你靠近他,等人死后再假惺惺掉几滴眼泪,演奏因作曲家的自杀更成功了既得利益者出现。美其名曰尊重死亡和忧郁,实际冷漠无情。他的不作为还有他作为牙医护理妹妹因对指挥家哥哥的嫉妒毁掉的上个演奏会一起构成了作曲家的死亡,音乐艺术创造性的自我毁灭,本质上来源于母亲的混乱。最好的戏是和母亲在父亲死后的谈话,母亲无视丈夫死亡一味表达自己的脆弱和需求,告诉儿子自己的病情和不久离世,儿子责怪母亲不给父亲留一点追念的悲伤,连悲伤都要争夺注意力。由于贫穷母亲故意推他摔下楼想杀自己年幼的儿子。母子面对面攀比谁更恨谁。死亡的不仅是人,还有爱本身和崩溃的家庭关系。残酷恶意满满十分变态。妹妹角色演的拖沓中二做作了 |
|
今年电影节的第一部!虽然时长 3 个小时,但确实能让人投入的看下去,这就比大多数文艺片都要优秀了!我们的归宿都是死亡,但我们用一种什么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这个句号怎么划,有时就是我们一生的总结和写照!我们活着就是有这个任务:谱写自己的死亡乐章! |
|
3.5。一个因妈妈和lars成立的迷你剧 |
|
@Berlinale2024 家庭情节剧。20分钟就想退场了,因为坐得太中间忍了一小时才敢sorry半排人出去。 |
|
家庭详史,或许有点太详了。大概能理解仨小时的时长遵从着“所有潮水涌向我”的原则,支撑主角做出道德困境的挑战性选择的理由。而单元堆叠的形式既造成信息量的冗余,又不能给视听带来更多变化,实在是多此一举。欧洲的家庭片好像极少考虑到详略的取舍,这也不失为一种奢侈 |
|
本届上影节最好笑最神金的电影,彼此憎恨彼此恐惧的一家,作曲家像个局外人,但只有他能同时完成死亡和乐章 |
|
这种一塌糊涂 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吧,一塌糊涂。不觉电影节奏处理的好,但是看完还是沉重了一会儿。aussie的观众真的是 不知道如何评价 把这部电影当喜剧看可还行 |
|
妈妈可以不爱儿子,女儿可以不参加父亲的葬礼,朋友可以用来陪你自杀,顺便还可以帮别的男人当爹带娃,激情前把你灌醉帮你拔牙……不走寻常路的套路很黑色很一地鸡毛,不愧是当代德国人日常生活精神状况大赏。 |
|
【C】尚且能看到在生活流的基础上一些对情节本身破坏性,侵入性的表达,哪怕落脚于最寻常的生活与家庭的母题。 |
|
74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影片以其冷静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死亡、家庭和童年的主题,展现了一个分崩离析且永远无法愈合的家庭,其混乱、失效和无望。它以一种几乎残忍的诚实,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影片的叙事节奏被比作乐章的节奏,时缓时急,张弛有度,每一个章节都像是独立的音符,共同构成了一首完整的“死亡乐章”。观众在观看《死亡乐章》后,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痛苦的疗愈,它不会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希望与温暖,但却能在痛苦中找到一种释然。 |
|
#SIFF#将“死亡”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与“家庭”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通过扎实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剧作呈现出一幅德国父母与子女与生活纠缠的全景图,更是将生命的主题以最为震撼的方式毫无保留地铺展在观众的眼前。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对这个世界最为准确的刻画,令人惊叹。 |
|
死亡以生命的权重来向生活提出质问,面对丈夫死亡的事实与友人自杀的愿望,表现的都是对死亡的态度,向死而生,而生活本身才是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