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容还是那个欧容,情绪拿捏非常精准,三场人物都各有情绪高潮和高光时刻,三个家庭体现#metoo可能结合人格造成不同程度的震荡,真实如同社会风俗画但又格外克制。然而剧本有点问题:波波这个角色最后弱到可有可无导致第一场记忆点消失,感觉可以大幅精简着重牵出后两场的情绪。表演最好的是法国张震太纤弱敏感。整体很稳有[聚焦][120击]乃至[开战]的气质,虽无奇情却让人物纷纷跃然屏上没辜负欧粉期待。 |
|
这部片子的亮点还是克制与冷静,并没有煽情,以及,在一些关键地方的不过度,欧容还是很厉害的。三个人物,共同推进,以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态度,去拼合出整个事件。有整体的描述,也有细节的个人感受,其实功力很强。只是太克制了,反而没那么讨好观众。 |
|
在百老汇MOMA看法国电影展的这部片子,竟然有三次遮挡,只是正常对话的镜头,因为受害者谈到了性侵的细节,有口交和阴茎之类的词语,就被技术处理了。这时候法语对白还能清楚的听到,权当是在场的观众没人听得懂法语。事件本质上跟《聚焦》一样,为性侵受害者发声,只是到了法国导演手里,剧本全程书信体旁白展开,节奏精准,形式极致,中间换了三次主角的视角,去推动这个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只是把镜头聚焦在“不在沉默”组织的几个重要成员身上,不那么煽,而是用三个不同社会阶级的主角去看待教会和信仰,发声之后每个人自我疗愈,理智的同时也带着思辨的力量。 |
|
神父虐童题材近几年可真多,没想到欧容也拍了,而且还是进行中的案件。影片围绕三位男性受害者展开群像描绘,几个点令我印象比较深吧,一个是三位受害者坚定和果敢的态度;第二是组织化以后有网站,有热线,有定期聚会,甚至还讨论过要不要用喷气机痕迹来做博眼球的话题营销,影响他们的不止是一生的伤害和阴影,还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事业;第三是当事人的家人态度天差地别,有的鼎力支持,有的就很令人失望。叙事比较四平八稳,不像聚焦那样有一个调查推进的强力主线,所以略微有一点闷。所有男性主角配角大人孩子都无比帅,这也是欧容的特色了。 |
|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欧容竟然拍了一部主旋律……即便是粉丝如我三星也是到顶了。拍得真是……沉稳啊,137分钟里面估计有70分钟在读电子邮件也是看得人要抓狂了。就是一个男版的“俺也一样”故事,完全是Metoo运动的逻辑和战术,后面结合互联网变成社会运动也是顺理成章。比较加分的点是三次换视点人物的剧作结构,以及结尾前一场获奖庆功宴上讨论运动现状和发展的戏(严肃认真地思考运动的社会遗产!)。 |
|
超棒!刚开始节奏很慢,而且冷静到不可思议,看到后来才知道,开头的冷静确实很荒谬。难得的是他们的家人大都很支持他们,没有“荡夫羞辱”他们。第一次看到电影中有这么多男性哭泣,当男性放开来表达感受、甚至表示自己的脆弱时,这才是健康的男性气质。结尾:Do you still believe in God?振聋发聩的一问。 |
|
冲洗黑房内有多少秘密,露营帐篷里有多少污秽,因为懦弱纵容了多少犯罪,因为包庇扼杀了多少人生。有些往事难以丈量,有些痛苦却容易计算。这些年感觉一直和三个人做爱,我,妻子和神父。比起罪人得不到惩戒,兄弟转嫁的嫉恨,母亲如刀的憎恶,得不到亲人十元的支持,看不到世界向好的明天,才最黑暗。 |
|
西方世界的两种立场:创造一呼百应的共情(美国)和确认同仇敌忾的共识(法国),前者易陷入煽动的陷阱,后者难跨越私欲的本能。还是《开战》看得更远。 |
|
欧容看得上的主旋律,一定不是运动,是运动里的人 |
|
见识了绝对的强权,肆意欺压,连环包庇,毫无惩戒,你找他说理,他说我已经认错了,我也占理,然后强行把你的手拉过去握着,就像从前侵犯你时一样,劝你要宽容。 |
|
能够从编剧上看出来本片和美国的同题影片气质上的根本不同,本片聚集于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反应,少了好莱坞的理想化,更贴近于人本身。但是,整体的视听和人物塑造都让我觉得和导演的所有前作都不一样。这部变得太正确,太平稳,太了无新意。要么就是导演的创作心态老了,要么就是他接了这一个剧本,并非他的本意。拍得不错,但是我期望中的欧容能比现在看到的要更多。 |
|
“我们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保护过去的自己,不要再羞耻或恐惧地活着” 打圈导致阴茎弯曲的难以取证、质问母亲知情神父亲吻自己却没有作为、联盟退会、受害者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耗时间和精力的持久战…都是电影的另一面力道。欧荣最正经的一部,看似《每分钟120击》跟《开战》的观影体验,鼓起勇气反抗,却不宣泄愤怒。“卸下沉默才是我的生活,我的信仰是人性” |
|
3.5.一篇社会调查型特稿,让你感动又让你不止感动而继续动脑反思,这是法国片的优势。围绕几个核心人物展开,细节和情绪都如丝般流畅,彰显了导演既有的调度和叙事能力,几次视角转换有如行云流水,对陈年旧案调查过程的展示一丝不苟,非常理性,这又让我怀疑它是那个欧容吗?因为细节丰富,几个主要人物都很饱满,我个人觉得有很多繁冗的细节可以节省,既然是群像戏,每个人物反而不需要那么面面俱到,因为细节不必重复交待。 |
|
明確把歐容近年一直強調的「門」的物象──「情慾」的意象,縮為一種乍看主旋律的收斂型態之中。神父與受害者(亞歷山大、艾曼努)的兩次親見,背後都是緊閉的大門,而亞歷山大和艾曼努的家,卻都是門從未關上的開放狀,對襯罪惡的性和健康的性;不論當事人如何正色其類同,都隱藏不了有一方滋生於陰暗遮掩的罪惡。 |
|
信仰产生信任,信仰也玷污了信任。欧容并没有妖魔化教会,而是从三位主角的主观视角把法国版“聚焦”无比严肃的讲了一遍,因为厚重才显示出力量。可恨的是就这样藏污纳垢的组织 ,还天天把反同挂在嘴上…… |
|
拍得扎实,人物饱满,最后一句“你还相信上帝吗?”是对所有人的拷问,欧容没用什么过多花哨的东西,只是认认真真审视神父性侵幼童这个普遍性的现实,对个人成长,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每个当事人面对这个事情的态度。 |
|
B / 有趣的是哪怕在这样一部正襟危坐的作品中,还是看到了欧容关于“性”之复杂性的探讨(反复被强调的17岁仿佛呼应着《花容月貌》)。除此之外则是对言语的控制力:第一段的旁白与呢喃的分叉、高密度台词形成的叙事重压,以及之后的逐步迂回释放——这一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法式社会运动的铺展,因而落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人。瑕疵大概是察觉到了欧容在把握强社会性议题时对群像塑造的焦灼,以至于有些细节与转折的设置明显不到火候。 |
|
一部米兔电影!(守望相助 |
|
三星半,和《聚焦》可以搭配来看。挺喜欢中前段书信体的描写,把主要三个受害者彼此截然不同的故事展现出来。可惜第一个人物占用了很大篇幅,结果没有深入下去。却靠着后两个人物为剧作带来了张力,他们的性格也为他们成年以后的心理、生理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但相同的是我们能够看到家庭起到的作用。 |
|
指责欧容这部“没啥特色,换个导演拍一样”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家都这么觉得。但规整之下,完整的各类话语层叠、清晰的思辨色彩、快速即时的创作进度、完全负责任的社会关怀,几乎快摸到这个题材的天花板,不比《聚焦》差。
希望大家不要再以“欧容应该怎么样”来束缚他,不玩花活、好好做纪实的“文学影像”也并不就是“没有想法”。这部电影可能“最不是他”,但在我的电影价值衡量中是能进他前列的片。 |
|
弗朗索瓦·欧容在处理神父性侵幼童这样的尖锐题材时,以极为克制的语调进行剖白,并集中在三位受害者进行串联。这类基于真实事件的辩求过程并没有什么稀奇,可欧容瞄准受害者亲朋对待事件反应的细节描绘,才着实令人脊背发凉。这种是否关己的社会拷问,比追讨性侵者和探讨宗教法度来得更为深刻。 |
|
题材在此甚至决定了形式的无聊,即便是三次主角转移也只能透露出单线的贫瘠。印象深的是一句台词:上帝会让伤口愈合,如果你不去挠它。 |
|
米兔世锦赛男子3×45分钟接力。稳准而不狠地让三个受侵害程度不同的男人故事和记忆展开,电影表达方式与其角色“言论自由”社群的申诉方式相似,目标落定就拒绝激进,要正义不要复仇。大量往来电邮的画外音表现,也让全片更像一个聪明依托电影属性,去紧跟新闻第二落点的影像报告。 |
|
3.5。叙事上的小细节很动人,男二父亲递给男二信封的时候被触动到。但是,剧本编排不太喜欢。电影讲了三个男人,类似三段式。三个非常冗长,没有注重减法。大幅度讲的男一,结果到最后完全垮掉。男二的故事其实讲得特别奥系,一度觉得在看颁奖季。 |
|
稳 认为沙之下是欧容最佳作的我大概跟其他人期待不同 欧容唯一的愿望就是赶在庭审当口让本片及时上映 他做到了 为他开心 |
|
欧容新作,获2019柏林评审团大奖。同为揭露天主教会包庇部分神父恋童性侵的题材,与[聚焦]恰为一体两面,从内外两个不同视角体察受害者。影片沉稳克制,选取了三个生活情况与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并着重呈现了他们在回溯过往创伤及追诉抗争期间与家人关系的变化。这回,欧容将重心全然放在了男性主体身上,有压抑住的哀惧、怨恨与无奈,更有勇敢、执著与欣慰。最能引人思索的还是在信仰内部抗击灼人体系的男一号亚历山大,在虔诚、宽恕与公义、惩罪之间该如何平衡?可惜影片并未在这一点上再深入下去。(8.0/10) |
|
【百老汇法国影展】【放映中四次马赛克遮挡画面】三位在童年时被同一天主教神父性侵的中年男子,勇敢面对过去、挺身而出公开揭露并起诉神父及包庇者的罪行。真实案件改编、使用真实人物姓名,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感,更有震撼人心的正义力量。虽然是三个主角,但影片并未采取平行剪辑手法,而是将视角在三位受害者角色中依次自然地无缝过渡,并互相产生交集。很惊讶欧容能在社会压力下,将如此现实沉重的题材拍得这么从容不迫、冷静克制。一句脱口而出的“感谢上帝”尤为讽刺。在演员落落大方的表演下,愤怒与温暖、控诉与治愈并存//20190809资料馆二刷无遮挡版 |
|
用书信体的方式引出故事本有沉闷的风险,讶异的是本片完全没给人这种感觉。而且人物接连出现、消失、交给下一个人物继续这样的拍法其实还是挺冒险的——欧荣没有变保守哦反而这些做法都是他充分信任观众的表现,事件本身无需还原就已经有足够的情感震慑力。类似这样很多细微的决定都让电影变得更完整和有力。斯万·阿劳德长得太像张震了,点进豆瓣页面果然有“更多中文名: 法国张震”😂 |
|
不拍两性关系和奇情故事的欧容,聚焦更具现实意义的神父性侵话题,深厚的导演功力让《感谢上帝》比《聚焦》《熔炉》更具艺术价值,也挖掘出了更多元和深层的视角,不仅仅只是关注受害者的痛苦和事件推进的过程,更洞察到了社会性的阻力和受害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可惜,为了表现这些而不断改变叙述主体的做法,造成的巨大割裂感难以忽视,而对于欧容我们期待的更多。/ SIFF第14场 |
|
丁是丁,卯是卯,拳是拳,肉是肉,欧容四两拨千斤,洞察世间事物本质,剥离情感复杂层次,处理太老练了,当然在谈论巴黎圣母院上空拉线飞机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抖了抖骚。 |
|
由于事件的真实和特殊性,人物和过程都基本documenté。观影前什么准备都没有,看着看着才发现是最近仍在发酵的里昂神父案,希望现实能给出一个较好的结局。/ «Grâce à Dieu, tous ces faits sont prescrits.»«Vous vous rendez compte là? Grâce à Dieu ça veut dire heureusement.»/ 最后一句追问完全直击我内心 « 爸爸,你还相信上帝吗?» |
|
3.5 第一次大银幕的欧容竟遭遇如此粗暴的遮挡。除了叙事极稳,更赞的是那么多沉稳的演员们齐聚一堂,我甚至不敢确认Hélène Vincent 和Josiane Balasko;还有Melvil Poupaud(我至今还觉得他应该是夏天的、长发的);人物太多?可能D的女友E的同学F的侄子,都不一定是必要人物,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出现让这个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普遍性,反而是他们让这个故事有血有肉。我喜欢最后的一个问题,“你还信上帝吗?”是真的要在体制内才有抵抗的意义,还是因此而占尽体制内外的便宜?是赞成还是反对,态度是不是更重要?这样的事,一个触碰影响便是一生。2019.8.18 重看. 他们是幸存者,也是信仰者。 |
|
3.5;叙事节奏不疾不徐,文火慢炖依然张力十足,大段对话并未引发厌烦,虽无戏剧化高潮,但依然牢牢把控视线注意力,欧容这几年倒是越来越稳了;三段视角的转换也较自然,每一段背后都深藏着关乎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一个人的命运和人生选择。那些言必称“何必再提陈年往事”的人,何曾有半分体察的悲悯,根本无法了解性侵伤害导致的终生心理阴影;敬佩这些勇敢站出来的人们,退缩者的反应也相当真实。 |
|
邮件体。欧容依然是讲故事的好手。 |
|
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的光亮,背后总有龌龊丑陋的阴影。不止是大洋彼岸的一间教堂,其实也是我们身边有人类所在的每一处地方。 |
|
其实我有点想看它一直书信体下去,但是一想对交流工具选择的区别还蛮符合不同人物背景的。不过看了豆瓣某些短评觉得电影里天主教会里的人的发言也没什么好震惊的了。 |
|
原来还有一种剪刀手叫毛玻璃遮挡镜头……因为过于难以置信,一度努力怀疑是导演在讽刺教会自欺欺人…… |
|
3.5。MOMA放映的版本遮挡了数处。好像遮住了人的眼睛,事情就从来没发生一样 |
|
无论是“感谢上帝”还是“以恩宠之名”,听上去都何其讽刺。历任主教对罪行知情不报,无动于衷的行径令人心寒。循序渐进,三位男主逐一浮现,三段主人公的视角轮流切换。巨幅银幕中开场的大全景布道仪式神圣震撼,蓄胡子的天鹅哥Swann Arlaud像极了张震,等了很久才终于等到他出现!“Do you still believe in God?” 尾声的一句灵魂发问,掷地有声。在家门口的LUXE厅大银幕第一次看欧容的电影,结束后我愉悦满足地他妈鼓爆掌!!!!!~\(^o^)/~ |
|
欧容这次很严肃,跟控诉的声明、发言一样,愤怒、屈辱与疼痛都放到满是裂口的瓶子里,要用尽全身心的力量才能稳住爆破的可能。焦点转过一个又一个受害者,大同小异的伤害烧出不同层次的噩梦,一辈子都在咬着。神父是魔鬼,魔鬼却有诡辩的坦诚,背后则是堪比权贵的教会,再次以宽恕、原谅的口吻包庇与漠视。反抗联盟风雨不断,现实亦会继续残酷,但从第一个发声者开始,沉默不再是唯一的选项。拍完这样的作品,会否也是一身伤。四星半。@上影节。追这电影太艰难了,8号五点多起床抢票,15号却忘了看,活该,18号雨夜去影城扑票未果,许久未有地落寞,今晚杀去沪北碰运气,最终在五分之一都坐不满的影厅,与拖家带口的观众一同看完。 |
|
因为是收的票,之前并不知道有遮挡处理,观影时被遮挡了3处,愤怒值爆棚,太他妈荒唐了。 |
|
电影本身并不是很喜欢,说些题外话:当代Moma场,看的过程中几度全屏打码,恋童癖性侵受害者们仅仅是言辞描述就已经如此敏感,他们当时所受的可是落实到身体蔓延到精神的实际伤害啊!看完之后看到疑似儿童性侵的新闻截图,无论真伪,但这些伤害就静悄悄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地狱就这样朝着人间张开它的裂缝,随时要把我们吞灭。 |
|
本片前三分之一拍得特别平滑稳当严丝合缝,以至于我差点没坚持往下看,直到男二号出场才节奏大变,然后我意识到第一段的处理是导演有意为之,它要表现的就是一个家庭美满、笃信宗教的精英人士男一号,试图在教会体制内解决问题,遭到反复官僚式的推诿之后才愤而诉诸法律,得以把故事点燃。再由无神论者的男二号接棒把火烧旺,再引出生活坎坷的男三号的个人经历,最后通过圣诞节餐桌戏把各自对于宗教的态度再来一次碰撞(并通过台词明确点出了第一段的导演意图),面面俱到,哦了。 |
|
因为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审理的案件,看完电影后,就又花了两个多小时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普雷纳特神父案件的进展以及其他地区的性侵丑闻。同欧容一样,大多数文章都详细记述了事件的始末过程和对受害人造成的持续影响,也着重刻画了教会的漠然态度,却没有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例如,神父中恋童癖的比例为何如此之高?教会为何要包庇实施性侵的神职人员?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系统性的犯罪行为又为何总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带着疑问,我在一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文中分析11世纪教会推行的禁欲独身政策,可能是性侵和虐待案件频发的原因,而宗教和政治的暧昧关系使之能够游离于法治和公权之外,明目张胆地保护羽翼下的罪恶行径。还有一类“帮凶”的恶行往往会被忽视,就是那些劝告受害者“谅解”的信徒——他们中很多都是受害者的亲人。 |
|
当欧容拍出他的《聚焦》,还是要鼓掌的 |
|
🔹siff2019🔹全片去戏剧化,用冷静克制的镜头呈现整个诉讼事件,从个人到组织,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的人物群像都非常立体。尽管他们之间也会有脆弱、畏缩、争论,但在充满阻力的环境中勇于面对整个欧洲宗教系统,所以即使哪怕是一小步都充满了希望。但回头想想这样正义的呼声,似乎在这片土地上还是得不到回应,希望还有人记得陶崇园,记得北电侯亮平... |
|
在中国,如果正义来的如此严肃紧张活泼,如此三观正确真善美,如此高调出席不迟到,那正义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
|
特别不欧容,但是又有一种稳健的好,看得过程中一直在想这种视听呈现的意义,差不多克制到可以用“温汤寡水”来形容,甚至连控诉都不再是事件的唯一驱动核心了。三段式的结构铺开来构成了一幅饱满生动的社会网,看似涣散但又很好地聚焦到了一个点上,属于那种不太显露导演风格但是又始终在场的掌控力。不再刻奇的欧容仍然十分喜欢,但是MOMA的遮挡还是太傻逼了,不尊重电影不尊重主创不尊重观众更不尊重受害者,恶心。 |
|
导演用异常克制的情绪控制去缓缓展开一个真实事件,暂且猜测因为涉及的是宗教题材,而且犯罪嫌疑人为宗教高层,这样的话题在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流的欧洲来说,凸显不可描述不忍细说。跟《熔炉》《素媛》持截然不同画风也许也跟文化差异有关。相比之下,这部片子更像一部纪录片。《感谢上帝》这个片名真切比不上港译《以恩宠之名》来的有力度,欣慰的是,百老汇采纳的是后者。#深圳百老汇法国影展#20190712 |
|
Spotlight + BPM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