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片子是Ann看完海水变蓝以后突然说起想要拍的(比海水变蓝好看多啦),行动力之快执行力之强真是让人佩服。最后呈现的效果比预期好很多,Ann的出镜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
|
散場後的梳士巴利道飄起小雨,我又要想起「共你淒風苦雨,共你披星戴月」 阿Ann說她dedicate to this city 她真的做到了 // 展開說覺得喜歡的地方: 詩被讀出來才是完整的;黃廖二人各自的時代性和共同的地域性是有精讀意義的;阿Ann用自己的形式寫了「給城市的詩」把《黃金時代》當成一種形式的試驗其實也非常合理 熟悉的鰂魚涌街景 達明和鄧小突如起來的一起出現算是彩蛋吧 江逸天大概是等到出頭天了 不喜歡的地方大概還是主要在於太「男」了:) X生成功地沒有讓我對他改觀⋯ 但是阿Ann想做什麼做什麼!! (場外:永遠羨慕阿Ann和Margaret的友情TAT |
|
#hkiff,记得之前许鞍华说她不会离开香港,她愿意做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很敬佩她真的在坚持 (整个电影真的有点像在上Hong Kong studies 的专业课lecture哈哈哈 |
|
#hkiff47 結尾的對話,問Ann為什麼選了香港文學,她順其自然解釋因為詩一直給她以撫慰,從小學開始。但她沒有解釋「香港」,因為她拍香港就是理所當然,好像不需要向任何人任何解釋。不斷有一些隱晦的片段被引出來。問黃燦然如何面對審查,拍在台港人給坐監友人寫信,抄了策蘭的詩;廖偉棠引用布萊希特那篇致後代。這是小島的壓抑日常。謝謝Ann拍撫慰她的詩和詩人來撫慰大家。(廖偉棠拍的照片裡出現趙已然的瞬間我淚目了,開頭有西西讀詩的片段也讓人鼻酸(最後:爹的為什麼男詩人這麼多,看不得中老年文藝男&年輕女孩這種畸形拍拖組合!) |
|
好溫柔的紀錄。「站在黎明的码头,我是黑夜的孤独者。/站在白天的故乡,我把出发的影子拉得比归来还长。/站在晨光中我理解到傍晚之所以被黑夜吞没的缘由。」想起皇后碼頭歌謠的開頭,周耀輝的皇后大盜:共你淒風苦雨 共你披星戴月。哀歌其七依然那麼好:在曙光的航空站,我是夜以繼日的抒情詩人。 |
|
“现在都是政治流亡 到国外 我是经济流亡 从香港到大陆” 真挚 真实!看许鞍华最想拍的题材看到泪目💧 |
|
這是一首香港人一起寫的杜伊諾哀歌。 |
|
黃燦然部分有趣,但沒想到60歲隱居也能找個看起來比女兒還小的文學夢女青年供養自己,廖偉棠是真的無聊+說教。「已逝詩人西西朗誦珍貴畫面」竟然是從島嶼寫作中擷取的確實把人無語到。 |
|
路过裁缝店的灯火,知道那里不属于你。观察茶餐厅的父亲,一眼看完他的人生。诗是护身符,是狱中信,是玫瑰不代表爱情,是离开树的叶子。不能在广场上朗诵,似来自宇宙核心的爱情,注定会发生。为什么离开了香港就拍不好电影,就用完了青春,就成了流亡。为什么嘴上说着毫不留恋,却忘不掉那一杯咖啡。 |
|
感激Ann為我城與詩留下見證 |
|
黄灿然部分可以去掉 |
|
以诗写人,以诗写城。既有许鞍华对诗歌的热爱,更多的是许鞍华对香港炽热的情怀。“当一次谈话/几乎就是犯罪/因为它包含/如此多说过的?” |
|
兩個主要紀錄對象選的很妙,將港深北臺四地并置,在詩人自己的表達之上,透過詩的不同面向維度,自然而然完成導演自己的表達。黃燦然的部分很深沉,寫遍香港日常的他被「經濟流放」,委婉道出「香港的未來要交由年輕人」;廖偉棠的部分所涉更廣而尖銳,「失去樹的葉子」「作家話語權的讓渡」「存在勝過本質」「不相信存在能集體感動的詩」「BJ已讓人失去拿出相機的興致」等等。
詩在一個人最低潮無助時最有意義,那是「活生生的玫瑰」綻放。Ann說小時候讀過的詩一直以來都像是自己的護身符。站在香港却看不见香港的此時,她把這首《詩》獻給香港。 |
|
#HKIFF 前奏般简短道出香港诗歌的源流之后,聚焦「经济流亡」到深圳的黄灿然和「在北京用完了青春」的廖伟棠。许鞍华拍的生动而有节奏,对细节的取舍很见功力,初看是离题的素材却是迂回的有效——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终究还是关于香港的。 |
|
回到许鞍华的舒适区,在地的文学与市井生活纪录,诗人首先活在现实中,平淡、朴素、真切。 |
|
是一贯的许鞍华风格,平实、趣致,诗是形而上的,诗人的生活是回归地面的,如果有更多人因为这部纪录片唤醒对诗的热情,就太好了。(ps:来m+戏院看片的内地观众请观影时收起你们的手机,发光电子屏幕影响其他观众的公德请周知,请入乡随俗别在电影院玩电话……btw如果您要刷微信微博到底为何还要入戏院呢?) |
|
#TGHFF#努力不赚钱地写诗,受众和市场,注定让诗人成为曲高和寡的群体。身边的诗人朋友都觉得诗是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像灿然说的写散文或者小说就是降低形式。用经济流亡的方式记录当下,影片音乐跟随情绪流动,拆解诗人创作过程,形成一首影像诗。最后许鞍华反被拍摄对象采访时候说,在最困苦时候,诗是她的护身符,所以她不顾一切拍了这部随心所欲的纪录片。是艺术治愈了灵魂,人又向前创作了艺术。电影是写给香港过去的情诗。 |
|
#BFI 长评-脱手的鼻毛。主要聚焦在两位诗人黄灿然和廖伟棠身上,以两位不同去向的港人的态度和观点阐述两种未来,两人的哲学观点结合导演的镜头语言交织构建出了一首不算完美但足够真诚的散文诗。离港展现的是不在此山中的视角,结合着导演山中视角非常不错。非常喜欢黄“经济流民”,结尾以朗读诗的形式展现过去写下的香港对照画面上许鞍华以搬演形式展现的现在。这部分让我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没有一个人能跨入同一条河流两次“,黄灿然的和许鞍华的诗仿佛是河流中的锚定物,固定了一个空间的刹那。廖伟棠的部分则是另一个方向,解读诗句的同时表达的内容也似乎阐述着他哲学,就如同是否还要重复?重点似乎是并不是是否,而是理由,从不变与变化可以看出他诗背后自己的面孔。非常喜欢的是搬演时时间的流动和倒放处理的怀念。 |
|
#HKIFF47 以纪录片的编排来说,不如预期。电影展现的对象感觉关联性不太大,除了廖伟棠说黄灿然的诗对他影响很大,但这部分的呈现也只是停留在访问时提到,他人和诗感觉跟黄灿然很不一样。而前面带过的几位诗人,更是让人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编排?虽然都是具代表性的诗人,但无论是采访的内容,还是片中出现的诗都不太能明确这点。不过,黄灿然和廖伟棠,乃至前面几位诗人,都确实是很有自身魅力的人,他们的言谈,哪怕很简短,都能吸引人想去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世界,这点还是让电影加分不少。更令人触动的是,片中那一首首诗里,描绘着太多过去的香港,能感受到诗人和导演心中想表达的留恋与感慨。 |
|
很中意廖伟棠这样的好爸爸哈哈哈,他在课堂上对辛波斯卡和布莱希特的解读也浅白易懂。打倒主义,鲜活的玫瑰万岁!黄灿然就太像豆瓣文艺男衰老后的油腻相了,然而还是会有年轻女孩上他的当😅 |
|
【HKIFF47KG】無論身在何方,言語描繪我城,心繫我城。我站在香港卻不見香港。可愛直爽的Ann帶我用她的目光看兩岸三地人與境,留不住過往,至少記住當下。 |
|
看过的感受:辛苦我了,好久没有听那么多男的讲话了…… |
|
其实没办法评分。私心来讲,且爱且敬的许鞍华终于把那对她自己来说等于残酷的文学梦想放到了最合适最聪明的位置 - 她的香港。因此许鞍华几十年年浸在茶餐厅裁缝档屋邨公园如骨如血的本地感知,终于和她梦寐以求的文学世界连了起来。《黄金时代》的遗憾得以弥补。只不过,对文学来讲,Ann始终是个捧着笔记本如履薄冰的好学生。她太小心、太听信了,这是不小的遗憾。可是这份小心和听信,是否又是对如今我城最好的答卷,我没有答案。 |
|
#HKIFF 基本就是黄灿然和廖伟棠,其他诗人一笔带过。好在这两位都还挺有意思,一个经济流亡到深圳,一个到台湾积极教书,都以离开香港的方式书写香港。还有一些不得不离开香港的人,许鞍华也隐约带到,真的有心了。 |
|
「打倒象徵主義,活生生的玫瑰萬歲」活生生的香港萬歲(哭哭哭哭哭哭 |
|
hkiff 文化中心:确实比贾樟柯高出不少。在讨论香港现代诗的流变中体现出导演极强的文学功底。全片饱含着对作为诗歌土壤的广东话和香港文化的深深眷恋。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拍摄更延伸出了和不同的地域背景所产生的有机互动,其中不少段落更是点出了当下香港创作者们的隐忧,穿帮镜头也仿佛是在回应“尊重生活”和“沉默”的议题,更不要说弥漫全片的疫情封控背景。非常棒的文学纪录片,同时也是很有意味的时代影像。 |
|
Ann最后说:诗是她的护身符,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总会想起学生时代读的诗,是那些诗足以让自己支撑下去。我们发自内心所书写的东西,无法预测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给他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文字记录当下,也记录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流逝。再一次被文字的力量所感动😭😭 |
|
HKIFF47 #1,KG / 开幕加成,住过两年而过于亲切的鲗鱼涌街区,存在主义,与未知源头的感动的泪。“打倒象征主义,活生生的玫瑰万岁。” |
|
最容易被注意到,却也最容易忽视的手法是什么呢?——许鞍华自己频频入画,尾声索性拍了QA?流亡深圳与台北,活跃在翻译圈与平台上的两位当代🇭🇰诗人?其实,就是读诗,国外诗歌分享会最常见的形式(简单到常人觉得不用专门跑去听诗人读诗)。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它要用来读的。自己读,别人读,用粤语读——此方是许鞍华坦言拍摄片子的心结动机。 |
|
许鞍华拍到了诗人的日常和对诗歌的理解,贾樟柯却能拍到作家的表演和对自身的抽象,各自所触及的层面和他们两人的剧情电影一样。 |
|
20231104 M+提前场|7.8,黄灿然恣肆的人生相当有意思,他对香港的感觉竟和我的有些不谋而合 |
|
在香港文化中心看的HKIFF47首映。许鞍华和纪录片里的诗人,大声地说着诗说着文化,也在低低地说着生活说着政治。很难不注意到的就是,无论是“经济避难”的避世诗人,还是积极融入的入世诗人,他们都离开香港了。经济避难的去了深圳,积极生活的去了台湾。对这些老香港人来讲,香港现在是成为了夹缝,还是成为了深渊啊?
然而与此同时,内地人蜂拥而至办理海外账户,申请香港优才也是一波狂热。真的令人困惑。
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香港这个符号的意义,跟我08年第一次来的时候早已大不同,跟我16年最后一次来的时候也相去甚远了。政治总是各有各的说法道理,不过经济是诚实的,文化是诚实的,人的脚和钱是最诚实的。 |
|
#HKIFF47 走出剧院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在暖黄色的光里雀跃。脑子里塞满文字,听着前后左右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噼噼啪啪的讨论,我像一条没脑子的鱼踩着斑马线游荡游荡。 |
|
在映前,廖伟棠说:“香港诗不单只是诗人写的,它是每一个香港人写的。”黄灿然在电影里说:“我为它写了那么多诗,不能说我是不中意它的。”
我想,这座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电影散场后,从文化中心走出来,发现天空飘着淅沥沥的小雨,钢铁森林的另一面是浮在海上空的月亮。你看,诗里的「淒風苦雨,披星戴月」都在你眼前了。它给浪漫在心中的人以无限遐想。 |
|
Ann说,我一直很想拍新诗,但我知道这个题材很难有什么观众,连筹钱拍片都很困难。放映结束,所有的观众一齐鼓掌,今夜感谢电影,也感谢诗歌。 |
|
這裡還存在如此有生命力的人,還存在願意拍這種賠錢片子的人,僅僅這一點就夠了。 #hkiff47 |
|
黄灿然这段真是意外,当年频繁读到他翻译的好诗,一度特别关注他,没想到有机会能看到生活中的真人!有一段拍摄那首倒着走被树拥抱的诗太棒了。 |
|
电影最好的部分只有前面五分钟。廖伟棠不像诗人,更像一个商人,川普不像商人,更像一个诗人。许鞍华点到为止的政-治观点和廖伟棠隔靴搔痒的批判意见不谋而合,两人都保持了香港人的体面,与之相反的是被香港驱逐,在深圳路边穿着破烂衣服遛狗的黄灿然,米沃什在<路边狗>里曾经写过“诗人被逐出理想国的事总是以讽刺的形式被写出来”。许鞍华最后明目张胆的说她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她把这段内心独白放在最后,证明她在剪辑的时候都还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诗性系统中,可能许鞍华懂一点诗,她懂的更多的是妥协。 |
|
出于对许鞍华本人的基本信任,我相信她有对电影主题的反身性思考,但不知道诗人们在谈论诗歌时是否真的像他们所诠释的那样把忧国忧民或者爱生活当做信仰。我赞同那个也许很不新的观点,诗人首先是谦卑甚至满怀羞愧的,然后才有把这个身份单拎出来做文章的资格。至于代际师承和社会事务之类的东西,总令人怀疑作家或者诗人身份究竟是过于不流通还是太像流通货币,放在这样一个充满作者情感的竹篮里,留住的只能是固态事物,也许比起遗民/离散和语言&沉默之类总是触底反弹的大词,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底色。 |
|
黄灿然找了个90后女文青当保姆??? |
|
「我站在香港,卻看不到香港」。聽到那句:共你淒風苦雨,共你披星戴月。我的眼濕濕,我站在香港,想念香港。真好啊,過去的這麼多年我都在這個城市,還是覺得你最好。 |
|
今天在资料馆问到许鞍华了,她说这部片已经拍完啦!期待!20230226
“经济流亡”。又见许鞍华,跑跑楼变成追星现场。黄昏老人旅行vlog观感。20240122 |
|
黄灿然这段比较有意思,在港生活入不敷出反向“经济逃亡”到深圳,年轻女友照顾生活反哺他的创作,文艺中老年典型人生,笑而不语。 |
|
活潑、飽含愛意、又不失鋒利。著墨於兩位看似有傳承關係的詩人,將華人世界的兩岸三地用詩歌歸結在一起,像只為了說明:文化互相影響震蕩,同一個種子卻不一定要有同一個結果。所有的穿幫和粗糙都是如此真實而日常的,瑣碎的歡笑與瑣碎的失意,感覺許鞍華第一次拍出那些超現實的東西。可能是年度十佳。 |
|
@BC “我是经济流亡到深圳“,“我也很难真正很有底气地说出我爱香港“。这两句话就是本人的真实写照。失敬失敬,本电影远超预期。实话实说,从来不看文学和纯艺术展的本人虽然不属于强文青强出世人群,但是确实也不能完全入世,因此本人确实是冲着看一群出世的人如何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思辨和苦苦挣扎去的,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共鸣。但是没想到大家实际上活得更加通透,对生活和出世入世的矛盾的理解程度以及应对方式都十分成熟,文学则是他们表达对生活深刻认识的载体。/后面30多分钟则是对自己一贯认知的一次深刻洗涤,很佩服主讲者的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 |
|
幸好有中文字幕,香港的街景很有感觉。诗句是打动人的,谈论诗的话语也是给人启发的。诗人,好难说,影片透露出他的生活状态建立在对生命中女性的take it for granted。而没有人哪怕是戏谑的点破这一点,让人感到一丝丝不适。 |
|
有人死去,有人离开,一个逝去与流亡的香港。但如果拿来跟《人海同游》对照看,有人也还是会“游”来。 |
|
以为是拍许鞍华的纪录片,原来是许鞍华拍的诗的纪录片。 |
|
與其說拍香港詩文學,不如說拍香港詩人;與其說拍香港詩人,不如說藉詩人詩歌寫離散,表達對「我城」的感情、一去不返的美好時光、(不同世代的詩人們)怎樣回應動盪不安的時局,或堅守,或沉默,或離開,換一種方式繼續抗爭。因著觀點及立場的明確(導演也入鏡抒發所感所想),Ann在處理詩/語言與意象/畫面之間關係時,所伴隨著的強烈意向性也削減了詩歌本身的多義性,殊為可惜。 |
|
這幾天看得最舒服的一部戲,一掃看完《年少日記》的厭惡和失望。阿Ann還是真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