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常的“今生”生活图景,揭示着“往日”苦难血腥。明明很冷静的旁白叙述,却始终在四个多小时里做着各种各样的警醒与科普。整洁、精心设计的城市看似美化和粉饰了一切,却又在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各种形式的记载。它足够沉浸,并且始终让人享受着这种不同空间或重叠或平行所构建的对话带来的巧妙;Christian Petzold在《过境》的尝试,也好像在这里被放大到了极致。虽然有重复之感,但完成后让人想要更多。 |
|
Massively under edited. Nicely shot. Nothing new here. Could have been an audio book... |
|
@Cannes2023 观感像游历四小时的露天犹太人纪念馆,贯穿全片的旁白像每处地点扫码收听的语音讲解。在这场漫长的声画实验中,大屠杀的历史和(后)新冠疫情的当下分踞旁白和画面。画外音将每个惯常的生活场景历史地重述,时不时巧妙地呼应或注解画面。日光之下,将近80年过去,人们还在因为不平等和其他社会问题上街。逐一讲述每个受害者或抵抗者的故事无疑具有非凡意义,但观众如何能不在这比英语听力还单调的旁白中——即使文本本身已强势到无需语气的矫饰——走神和犯困。那些讲解缄默的片刻,恰恰才是让我稍稍能打起一些精神的部分。也许归咎于这段历史与我的距离,如果用同样的手法讲述我生活的土地与它的历史,我应当会更投入一些。 |
|
四个小时不停歇的旁白让我感觉自己在看BBC的科教纪录片 |
|
几乎是四个小时的历史与城市lecture,被人遗忘的罪恶往事与迫在眉睫的当下冲突在声画间交互,这会将我们领向怎样的未来? 麦奎因在最后抛出了一否一肯的答案,却无法避免其过度写意的镜头运动所带来的美化现实倾向,也就欠缺了所需的力度。 |
|
76届戛纳#主要就是拍摄着一个地方现代的画面然后画外音讲着过去的故事 摄影和音乐非常好 但四个小时的旁白未免有点太枯燥 睡过去好几次 精神涣散… |
|
在城市中游弋的感觉,尤其是拍火车驾驶舱的画面也太浩劫了。这部电影更侧重于一种通过声音(实质上是文本)带来的想象影像与当下城市影像的“重绘”,以达到一种再现大屠杀影像的目的。但总是感觉深度总是欠缺一些,以至于最终还是有些轻描淡写,相较于利益区域多了一些严肃性(总感觉利益区域的表达轻佻和取巧),但也没有多多少。 |
|
看了四天终于看完了,旁白过去景象+现在城市景象与当今新闻播报,有点意思,但弄得这么长,素材编排也有问题,难以沉浸 |
|
二戰歷史中陷落的阿姆斯特丹,還是疫情中封鎖的阿姆斯特丹?紀錄片的光芒在於那些無人知曉的「後見之明」和富於想象的並置,以及這種並置之間被影像構建出來的綿長時空。映前McQueen最後搶回福懋的話筒認真告訴觀眾中場休息時可以去的周邊廁所的位置和個數,這觀察力和注意點可太紀錄片導演了。 |
|
看到了熟悉的阿姆街道,满足了。整个项目应该只是导演在阿姆旅游一年的借口吧。没有叙事,没有故事,没有节奏,啥都没有。 |
|
近期在院线看到最惊艳的一部。也是少有的关注于当代建成环境的纪录电影,旁白叙述城市空间(有公共,有私人)在二战期间的争议(纳粹与犹太住民)备忘、影像纪录它们与新冲突、新时事的协调和应对。旁白是冷静、精确、甚至残忍,影像是灵动、细腻。观众被置于这个相隔八十年的长谈中,接收时间两端涌来的无数个人史,没有确定的位置。 |
|
美术馆电影,半场退 |
|
疫情和战争确实都是两种 occupy, 这种类比在前两小时还算有效。以及幽灵般的夜晚飞翔城市很美,像是用 cinema 给一座城市写了一本2023年的历史书,但真的太长了.....
和铁西区比没有编排感,就会像一个基于历史空间的维基百科 |
|
不如发个文本各人读算了,这也叫电影! |
|
历史与当下被不断分离又重新黏合,镜头下的城市是一种时间的混合物,容纳记忆、迁徙和自省,因此它又照向了未来。在被集体意志持久抚摸的幽光下,每座城市都值得被如此书写。 |
|
流水账了。故意分割画面和旁白并不是第一人,此种dispositif可以先天性引出各种思考和谈论,但降低了沉重残酷历史事实的重量,当画面出现滑稽和奇观甚至温爱时,旁白会被忽略到最低点……此法可为之,不过个人角度无法很喜爱…但,从🇳🇱角度,这种关于nazi的纪录片应该是很有意义,很独特,很重要,很有意义吧!人类可极度残忍,历史需要被纪录。 |
|
7.0。以街景變遷為主軸,將納粹佔領時期的歷史檔案與新冠封城時期的城市圖譜相組合,形成了豐富的畫外表意空間。但聚焦人群和視聽語言多侷限於中產志趣。 |
|
la moitié |
|
戛纳德彪西厅,映前导演先为四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时长道歉。镜头展示当下的阿姆斯特丹,声音解说二战陷落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用同一空间的时间并置发掘历史向现实的草蛇灰线。但四个小时还是有点闷了… |
|
你是怎样做到这么这么这么无聊的,四个小时一直毫无感情的旁白,没有采访没有遗址,只有疫情期间的零星声画……这是一部堪称灾难的纪录片。 |
|
【C+】思路清奇,不断切换的当下影像与不停旁白的史料叙述,完全架空的记录,但在跨越时间和内容的差异中却完整的展示了城市的多面相与活力。 |
|
没什么技术可言的影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旁白,竟然拍了4个小时,感觉导演做的都是无用功,作为一部纪录片挺失败的。PS:现场一个犹太女大妈最后大喊大叫希伯来语有点让人烦 |
|
74/100 4小时的阿姆斯特丹城市画像,是当下与历史的暧昧交融:精确到门牌号的建筑物,承载多少沦陷往事?而群情激愤的人们,是否意识到历史的幽灵持续盘旋在城市之上?麦奎因将摄影机指向不变之物,提醒观众某些事物的持续存在。选取的素材几乎涵盖方方面面,而视角的选取,从精妙的摄影和配乐中可见一斑,几处运动镜头和蒙太奇都有大师风范。作为archive,长度自然不是问题;但作为电影,4小时的城市漫游配上密度和深度都令人生畏的史料旁白,无疑削弱了议题表现的力度,也将真正值得铭记之物拦在了影像之外。 |
|
影片到达阿姆斯特丹城市中每一个具体地点,拍摄当下影像(哪怕建筑已被拆除),与之对应的,旁白则讲述二战时在该处被德军逮捕并杀害的犹太人的故事,就这么讲4小时,一个一个讲,如果你要确信这个宇宙时间线,那么就必须意识到历史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文本手段去无限逼近的。 |
|
250.57 |
|
时长是魔法,四个半小时的体验是必须。就像一个city tour,在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很有机的把那些快要被遗忘的故事呈现。Demolished。有种无力感,但大概也是拍电影的意义,在一切消失之前,作为archive存在。 |
|
#20231206 @Eye Cinema1 4个多小时,我真没看过更长的了。 |
|
犹太+新冠 很独特的结合
但是1个小时后开始感觉太单一了 |
|
6.0 长时长的纪录片抓兴趣点比剧情片更难,这部节奏编排都蛮大问题的,只有空镜转场才可以歇一口气 |
|
- |
|
出本书是不是比拍成电影要更合适 |
|
非常有趣的概念。虽然是以二战犹太人大屠杀历史切入的,但其实现代史只是一个“中点”,它连接起荷兰的殖民主义黑奴贩卖的近代史,也连接起荷兰当代的人文景观(主要是疫情期间)。最终,三个历史地层在黑人与犹太人结合生下的混血男孩加入犹太教的当下的影像里叠化在一起,形成了“未来”:平等的、混合的,而非种族的、纯净的。 |
|
cineville 109 @EyeFilmmuseum 英语无字 看的英语配音版本,部分荷语内容有英字。旁白是nazi占领时的历史事实,画面是当下的阿姆斯特丹,有些几乎是前段时间亲眼所见。四个小时确实太长了,但竟然没睡。75min的夜景很美,110min有女同登记partner,200min前惊现某大法、后见船上Sinterklaas,260min elephant in the room. As long as it takes. |
|
城市空间横向延展-多层历史肌理纵向解剖。|是否议题政治正确可以使得电影正确?是否纪录片大Genre一套对着街景读4个小时干巴巴的PPT也是被允许的?如果说影像是创作者最终选择的表达方式,我觉得他并没有成功激发它本身的能量,只不过借电影之名完成了一场漫长的表演。 |
|
乱中插个不是电影节的片。这片的哲学和手法都不难懂吧,为啥拍四个半小时,考验观众的腚力吗(或者做成互动式纪录片是不是都更好一点)而且有些地方为啥要玩构图有点不是特别懂吧,最后感觉还夹带了点私货拍了个像导演自己一样的混血家庭……同场又偶遇了伊戈扬,在多伦多好容易偶遇他…… |
|
太长了 筋疲力尽 展现痛苦的方式虽如此有新意 但是否有必要将历史口述与现代街道摄影结合并拍摄这么多素材 而战争留下的痛苦只能凭观众在脑内想象 |
|
feel bad cuz I keep getting distracted |
|
4.5 |
|
看过留痕 |
|
很难不让人想起两年前的上海 |
|
神经病 脑子出问题 弱智 沙贝 脑残 滚 |
|
74/100 |
|
观后留痕 |
|
一个感受是:来这座城市的游客都想去anne frank躲纳粹的博物馆参观她的阁楼,但是其实这座城市关于二战的历史到处都是,多到让你想不到每天经过的房子就曾经是临时关押犹太人的监狱,或者居民为了自保检举了犹太邻居… 这种对于历史的沉默让安妮日记多少成为一种“在占领中仍然很多人在抵抗纳粹”的自我安慰的符号。基于这个的另一个感受是:如果不是因为住在阿姆,这个片子大概会坚持不下来。观感上的震撼大都来自于把琐碎又平凡的日常和残酷的史实联系起来时的难以置信,还有非常用心的视觉语言让人觉得城市空间既熟悉又陌生 |
|
在荷兰国殇日在阿姆斯特丹观看这一场特别放映,结束后在曾经是集中营之路起点站的 Muiderpoort 车站等车的时候默哀两分钟,算是很特别的体验。四个小时确实需要很集中的精力,也是一场难度不小的荷兰语听力任务。文字很厚重,讲述历史的旁白和疫情期间在阿姆拍摄的画面结合起来,非常有趣,让人跨越时间来联想在这座城市发生过的事情,站在未来反思过去;当然也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多线程观看本片。来过阿姆无数次了,以至于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自己熟悉的角落都感到无比亲切,也在这些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历史瞬间中看到这座城市的厚重,让我也想看到更多的 bezette steden 的故事。以前发生过可怕的事,今天也在发生着可怕的事,但这座我时常吐槽拥挤不堪的城市却一直有着自身的追求,在欧洲地图上独树一帜。 |
|
残缺的档案,逆过来的时代错误。凝视当下的时间流动来回望历史,却是彻头彻尾的无和空虚,甚至连视觉痕迹都难以寻到。这并不是真挚又感性的怀念,在城市景观更迭的底层覆盖了拆除的历史,历史变为口号和纯粹的政治化——是伪空间化的,这与建筑本身无关,请不要瞎说。 |
|
是阿姆斯特丹被占领(1940-45)的历史,也是有关背叛、躲藏和移动的都市(建筑)史;是lockdown的小历史,更是当下的浮世录。今年最喜欢的电影。 |
|
多亏我过去四年都住在阿姆斯特丹 镜头里的街景过于熟悉 甚至连封锁 抗议 游行都算是亲身经历 像是有人替我写了日记 不然四个小时怎么也太长了 aside听着好伤心好无力 |
|
三颗星全给愿意做4个小时纪录片的字幕组 |
|
对把战争占领和大瘟疫两种“occupation”做并置的观点有些存疑,法西斯战争并不生发在这个空间当中,也不遍布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疫情封锁的力量也更是自上而下的。有时候过于执着在这种对照上反而削弱了影像潜在的更复杂的表意,毕竟拍得实在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