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议美利坚爱国诗人拉娜德雷根据本片创作一首观后感。 |
|
满载着最爱的剥削片元素,《甜蜜的东方》是那种我在戛纳梦寐以求看到的选片。它变化莫测,无从知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它神经兮兮,沿着最正典的恶趣味向外发散,无法遏止的想象力,最新鲜的影像。 |
|
懵懂、洒脱、无惧又兼具魅惑的姿态让女主成为媒介,迥异的观念潜藏于四分五裂的世界,经由Lilian的身体中转,再彼此渗透。她撼动着每一个自恋的空间,并在逃逸之时让每一处风景自惭形秽。 |
|
戛納似乎就喜歡這樣的美國片(讓我想到《美國甜心》),他們的 stereotypes 不僅對第三世界國家有,對沒有文化的 young country USA 也是一樣的 ⋯ or maybe i am just too old for this? emm but the director is already 45 |
|
有趣的方法论,类型拟人化,外部环境器皿化,在此种语境内,看似最真空的主角反而给出了最直接的情绪反射,每一次类型语气的变化都是内在感知的传递,片中也明确给出了相关定义,即“Random”;这或许才是高明的人物写作模式(反例就是那些以“剖析人物”为出发点却最终只创造出被客体化的主角的作品);同时,影像形式并不主要作用于媒介自反(甚至片中片的部分也只是对美国独立电影的解构),反而作用于压缩时空关系,可以类比的大概是《岛屿上的煎熬》中对长焦摄影的使用,那些对文化流变与多元政治议题的脉络梳理被装进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无序冒险,通过一个切片便能管中窥豹的看到那些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都不曾改变的问题,并最终以冷观视角踏入这片河流,落脚点不是沉醉于虚幻,而是现实的构成体系本就如梦幻泡影 |
|
胶片质感的公路片让我想到《逍遥骑士》,但那部是自我放逐以及这种放逐情结最终的破灭,这部是自我塑造,通过奇异(但却非常现实主义)的adventures找到生活的锚点。Talia 游走在各种奇形怪状的男人、帮派、邪教组织里,自始至终都浸泡在showing off,说教,血腥暴力,控制和占有欲里,但总是能够无伤地逃离一切,用一种极为天真和轻盈的狡黠消解了各种男性符号喜欢开头女主注视镜子的镜头,还有背景放的dreampop。
映后Q&A Talia也来了,还问了她一个关于自身角色转变的问题,本人好美好有亲和力(她好像Winona Ryder我一度怀疑她俩是母女)可惜没合影哈哈哈 |
|
原来爱丽丝奇遇记放到今天会变成一部所谓的公路片。奇趣搞怪,风格很像卡通片,还蛮喜欢, |
|
令人失望。这些像布娃娃一样用来过家家的布景既没有真正的随机感更不存在出逃的破坏力,“大话美国”式的连环画只不过是另一重维度的少女梦,有了恰到好处的可爱,当然也就有了油渍男人的侧目。Talia Ryder的美剩下扁平的二維,而她本值得更多。 |
|
肖恩·普莱斯·威廉姆斯当然是一位记录了美国的作者,但到了这里是否过于平均化,过于地“学术”?虽然还是五光十色的。 |
|
人物被保护在空气笼子里,光怪陆离皆是倒影。没有了上一代漫游者Safdie Brothers或Harmony Korine的锐气。 |
|
开头十分钟强度极高。这只能是不可维持的吗?这样美丽的文体混合是困难的,而“类型片”的“类型”混合则显得简单、讨巧(并且有些愚蠢):于是,电影接下来很快陷入“捕捉焦点”和“失去焦点”的疲惫循环;对于这种粗糙的picaresque,我们看来只能寄希望于小的趣味,比如每个故事向后携带的遗迹……不,这算什么。到最后我们只能听音乐,并找某些漂亮的镜头。// B |
|
哈哈哈哈wtf? 🤣Can’t say I like it though~不过好羡慕Talia饭TT 但电影整体就好明显是男的写&拍出来的 (Ayo is gold as always那段真的各种要笑死。记得Q&A导演说她和Jeremy那段本来剧本上只有六句话,成品完全是靠ta们improvise出来的 |
|
摄影拾起执导筒,果然能确保画面风格独树一帜;至于参与的演员从Simon Rex到Ayo Edebiri,都似乎大大写满了“INDIE”五个大字母。安排主角上路,有了更多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本领;她跨过这个国度,体会所有的疯狂、混乱与怪诞,并从中毫不留情地对当下诸多事务提出质疑与调侃。会让人有兴趣跟随这趟路程进行下去,但真正完了之后,却没有留下什么。 |
|
3.5;无疑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变奏版本,想到夏布罗尔也曾拍过一部《爱丽丝最后的逃离》——甚至女主遭遇若干个男性的主干情节也相似,主旨也同样是关于女性成长的探索和认知,不过夏布罗尔是在超验语境和符号隐喻加持下更凸显内心体验,而本片则在公路片范式下、结合当代文化特征和社会要素,上演一出迷离恍惚的、动荡不安的个人风暴戏剧。
少女以兼具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漫游在美国的东海岸,以人眼实现摄取功能,记录复杂多元的社会群体,审视现今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极其自由而松散地切换缝合段落,看到的万花筒般外部世界与体验到的内心世界,其实在时间维度上早已模糊暧昧。 |
|
这个叙事的自由度的确震惊,空间切换足够意外又足够顺畅,实现了正统类型杂糅电影难以企及的目标,刨除完整的叙事逻辑包袱,随着进入又离开剧组,中途完成好几次类型的转向,实现了梦一样的旅途游荡。 |
|
6/10。莉莉安的奇遇之旅被视为邪典版的爱丽丝梦游记,探索着美国保守主义价值观的黑暗历史:披萨门阴谋论的枪手,叛道的朋克们,一个出柜的新纳粹主义教授,还有雪景木屋里的神职人员。开场莉莉安和一个展示避孕套的男孩的性场景,杜绝了影片成为一种纯洁/堕落的叙事,莉莉安空无的贞洁使之天然排斥父权意识形态的灌输,独身的她和一群危险的男人在一起,却屡次巧妙逃脱男凝和喋喋不休的说教,在一次受剥削片启发的片场大屠杀后,穆罕默德开车送她远离屠杀时,红绿色光和模糊的图像将人物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黑夜,人物的意识像游魂一样延展到各个激进团体的区域,无论是夹满旧糖果的《我的奋斗》,还是从被关押的农舍走向帐篷时,莉莉安玩起枪,透过望远镜看到《路野仙踪》的龙卷风旅行动画,这些符号都固结在结尾后景的星条旗中:一个偏执国家的缩影。 |
|
76届戛纳导演双周入围。一场现实版逃离身边生活的“梦游仙境”,镜头也在这些或疯狂躁动或甜美理想的段落之间时而大幅度的晃动时而沉稳平缓,气氛营造的很棒(灯光占了很大功劳),有种邪典与浪漫的奇妙混合感。 |
|
4.5,胶片影像看起来如同来自1970年代的公路片影像,《甜蜜的东方》尝试通过一种美国式的天真主义——来源于《绿野仙踪》或《我心狂野》——重新审视“文化战争”语境之下分裂的当代美国,它是当代的《阿甘正传》但是却拒绝明确的政治立场,少女Lilian更像是一台不断向外划出逃逸线的机器,和相米慎二80年代的少女影片类似,她弥合了某种剑拔弩张的分裂状态,却又不得不存在于男性的菲勒斯阴影之下,她空无的innocence却恰好例示了一种女性主义,以及对于政治立场的拒斥或延异,在影片之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喋喋不休地向她输出意识形态,却总是被空转,离心。然而作为一部小品式的独立电影,《甜》自然如同它的片名一样,在当下讲述一个古老的乐观主义童话,对于美国社会的描绘仍然避重就轻,几位角色的形象代表性较弱。 |
|
【三星半】公路片式的漫游作为一种策略,沿线停驻生发的叙事,是透过作为介质的主角所折射的美国切面,是的,作为「nobody」的主角并不携带任何一种特定身份与立场视角,其漫不经心而游刃有余,穿梭于混杂的话语之中,其线性的旅程成为意识形态的实验场,聒噪与絮叨的语言降格为漂浮无义的符号,与光怪陆离的表象一起,氤氲着蒸腾着某种现代性焦虑因子,弥散在Z世代无根的徘徊中。如果说对镜吟唱尚有一抹灵光乍现,那么接下来则被剖析实践的功利性与矫饰感所吞没。PS:很难喜欢主角的发音及语气,即使是为塑造青年形象,未免过于刻板 |
|
大惊喜!如果此刻现象级的是这片而不是芭比… |
|
8.2 |
|
精灵的梦游奇境,顽劣地审视着虚幻的生活图景,随着场景的穿越喃喃自语,镜头的摇摆不定将她导向变幻的语境,由外到内不断翻滚 |
|
可以当反向的《春假》看,在开始不久特朗普演讲后美国的当下现象被一盘一盘的端上来供审阅,Lilian只是一条引导线,这才是更具时代风貌的《Poor things》 |
|
【2】最讨厌的一类电影,没有剧情,只有人物,叙事分章,哪哪都要的电影。美国人拍了一个法式小片,用极其话痨,聒噪,吵闹的方式诠释美式青春,但内核是法国电影的。这种做作与令人呕吐的伪装与电影腔调语言的不搭,就是一种置景错误。有一种非要把美国肯德基汉堡伪装成中国肉夹馍的美感。此类电影要讲的东西,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不就拍出来了吗,而且是完全反面的那种。 |
|
年度十佳,可看作有颜任性版的《博很恐惧》。近乎处处露怯生涩,但影像就是迷人;每段故事都各种政治不正确,叠加就是政治非常正确。能在一百分钟内做出不下十种的类型元素,且仅需塔妹的美貌串联这一切,如此四两拨千斤的操作,甩掉太多耗费大力气去构建语气的半吊子大师们。PS:结尾客串的妹妹就是塔妹现实中的亲妹MiMi |
|
近年来类似这种走独立电影路线的picaresque cinema好像越来越多,本片绿野仙踪式的故事模式倒也符合将故事重点都放在Talia Ryder饰演的少女奇遇记上,尽管所谓”东方“只是美国东部就已经体现出西方中心的某种可笑。而在光怪陆离的公路流浪中,我们得到的只是披着邪典或搞怪的刻板印象,稍有可能深层次的挖掘都被刻意的混乱打断,Q&A中Sean Price Williams对于电影本身触及的社会议题脑袋空空的反应更印证了我的判断--所谓美利坚奇遇,是不能以挑战或者动摇解构建制为前提展开的。那么本片真正的贡献是什么呢?Ryder演绎的少女将”girlhood“作为一种自反的工具,最终将身体与存在置于不同环境,到底会起怎样的变化,电影并不高明的尝试也许可以是为了更多元的思路开了一个头。 |
|
以放下手机作为旅途的开始,以拿起手机作为旅途的结束。在社交媒体作为霸权的时代中,一场公路旅行就是一次观点展示,嬉皮/法西斯/伊斯兰/好莱坞等一切光怪陆离的现当代文化终于被结构进美国的历史当中,而对生长在其中的少女/青春的爱恋/凝视(甚至是带有色情/赤裸意味的),才是上述元素真正的粘合剂/催化剂。结尾还有点感伤,浮于表面的梦幻随着成长和归乡远去,前后两次直视镜头,是真正的属于荧幕女性的基于凝视的回望。塔利亚·莱德真是美得惊心动魄无与伦比,影片中基于对她的欲望所产生的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连接,也同样让观众和影片连接了(真是美得让人失去判断电影好坏的理智了)。 |
|
9.0/10 #ifc 通过对呢喃核与公路电影的共构来灵动且不失冒犯性地对当下美国东部的为人熟知的左翼环境或印象进行破除并重想象,近似于更带有具体的历史/社会指向与面孔的班宁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本身却并不偏向任何其途中展现的极为强烈的观点或宣言:酷儿身份,白人至上主义,非裔/女性主义与基督教,与伊斯兰社群,与之相对的则是通过女主的游离观察和漠然参与来完美侧写出新媒介环境下千禧一代对话语纷争的疲惫和麻木,并随时准备以周旋和闪避的姿态去面对或回应,正如同影片中时常出现的氛围性极强的不失诡谲或迷离的配乐,去契合摇曳的镜头与粗糙的颗粒质感,来维持高度可被辨识的现实与类型化的虚构之间的缝隙,以便于完成对城市地形与人文地貌的重描绘。即便通过女主的面庞流露出疲惫与必要的呆滞,此类中立且模糊的绵延视角在当下极为难能可贵。 |
|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兔子洞,狡黠的爱丽丝化身导演的摄影机,踏上变幻莫测的观察之旅。女主渴望疯狂却又适度地游离在外,如果导演每次都让她化险为夷实在太过超现实,那么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那冷漠美丽的面庞之下好似一个讥诮的社会观察家,但万花筒又充满设置,纷至沓来的刺激裹着节奏强烈的电子乐和充满胶片质感的镜头,变得很难不去怀疑这一切,隐喻之后,还留下些什么。 |
|
胶卷的颗粒感很强烈,黄色调昏暗暧昧的气息很像在夕阳中摇晃前行的列车。一部现代语境的电影,导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科技化的入侵,除了偶尔出现的智能手机和电子烟,电影里出现的电视画面、建筑、服装都是复古的,现代性在电影里被抹除的只留下一点点影子。关于主角的身份,也是青少年和美国社会的对立,主角所走过的美国东部不是切格瓦拉的《摩托车日记》的个体觉醒,也不是《在路上》凯鲁亚克青春的涌动,更有别于《美国甜心》的迷惘。个体与环境谁是电影的里和外决定了电影最终表达的意象,《甜蜜的东方》中暧昧不明的神秘主角是略点而真实的美国社会是详细段落,因此女主角仅是一种代表。电影的结尾挂在户外的美国国旗和望向屏幕外的女主角,是一种对外的凝视,俏皮且巧妙的留下这就是美国的讯息。整个电影呈现的旁观视角是不带批判或许这就是甜蜜。 |
|
3.5 |
|
4.5 这啥,亚逼戈达尔?莉莉安既是主人公,也是创作者的纯洁之眼,像一个游荡的历史孤魂,观察着稀奇古怪的后生们。不评价,不判断,一切尽在不言中,看似去政治,其实满眼都是政治。最后一句 everthing will happen! 是谐谑的点睛之笔。SPW给出了几乎是从未见过的美东影像(还有从没听过的亚逼声音!)。年度十佳备选 |
|
Talia Ryder确实有表演天赋,以后必然会红。她表演上那种松弛的气质和本片松散的故事不谋而合,好几个眼神上的细节让我特别喜欢。导演的幽默感也在剪辑中透露出来,让电影更有生命力。剧本是粗糙的,但本质和《芭比》与《可怜的东西》同源,都是讲述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闯入不同的世界中掀起各种波澜。本片女主虽然立足更现实的世界,但面临比《可怜的东西》更大的危险,却比《芭比》更轻易地战胜困境,可谓片叶不沾身。话又说回来,三部电影里,Margaret Qualley完全可以胜任两部的女主甚至演得更好,但唯独取代不了芭比,这个角度让我有点怀疑Margot Robbie的表演可能真的被低估了。80 |
|
6.8 开头对镜哈气唱歌和结尾一笑都很不错,中途有点无力症 |
|
Mettere una nota stonata nel discorso——在《甜蜜的东方》剧本里扮演《KIDDO》角色的莉莉安最初是一个对《美国小说》开篇赤裸、粗俗和陈腐的「殖民主义」叙事和其结尾「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却说着同一种语言」感到奇怪、沮丧和被(Cosplay文化)冒犯的普通高中生——她像是滞留在美国南方文学课上准备第二个举手「发出不和谐音」抑或准备第二个「离家」出逃的「东方」女孩。然而,正如富家子弟所说,因为前途未卜(看不到内在实质)才会觉得前方的「魅力之城」美丽——她能混入上流社会「成为Coser」摄影师们功不可没。事实上,像在这位未知「我是谁」而有探索自我欲望的女孩面前炫耀自己基因的美白男孩那样,逃到美国后花园「安家」的越南富一二代移民也在为(吃到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基因干杯。 |
|
二十分钟弃,不套这么自恋又傻逼的青春片的壳我应该看得下去。每一个角色看着听着都让我想打人 :) |
|
America, F**K Yeah! |
|
看完一时语塞,没想到是一出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胶片质感外加镜头的技巧性运用,让观众在亦真亦幻的氛围中陷入莉莉安为主体的游离视角,虽充满不确定却能勾出内心深层的好奇,而社会元素的加重也让游离所遇之事似在情理之中 |
|
只要视线跟不上逃逸的速度,便能继续藏匿在街区的某个角落。 |
|
选角太妙了!Ryder就是天生的女演员,镜头多么爱她!电影里美貌是Lillian的保护色与通行证,她知道何时应该换上什么样的面具,所以总能毫发无伤。四段经历串联起一场大梦,我确信,你看到一半就会忘了开头。它是美国的缩影,是社会新闻的一次拼贴展示,是一出讽刺小品,总之不必看得太认真。 |
|
这什么邪门“公路”片,有趣极了!越看越期待后面会发生什么,结果也不负期待——Everything will happen. 7/10 |
|
原来是第一次看双周的电影(起码是第一次去双周的场地),Talia Ryder颜粉福利 |
|
These men just keep talking at her don’t they lol (except Jacob Elordi) 3.5 |
|
2020年代的《逍遥骑士》与《爱丽丝镜中奇遇》。当旧有的以圣丹斯以及A24所代表的“美国独立电影”不断主流化与同质化,本片几乎代表了一种新美国独立电影的诞生,不仅制作本身彻底独立于旧有体系,更能跳出自怨自艾的叙事话语而做到真正反建制的表达 |
|
It’s such an unique film, but I’m just SO confused…(@ IFC) |
|
「lovely things」。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之旅。 |
|
7.5。以膠片質感的復古影調重構一出70年代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旅途始於DC孌童地下室的著名陰謀論,終於電視轉播中的Disco Demolition Night,「美國」這一標籤本身被折射為多元信仰與亞文化衝突、融合進程中的不同面向。在各色光怪陸離衝破了任何觀眾的既有刻板認知的同時,豐富的文化元素填充起細節局部,使得怪誕鬆散的整體仍舊具備相當程度的合理性與情感力量。 |
|
整个片子像是导演嗑大了之后攒出来的,影像质感还不错,但是故事就很神经了。当然可能这一类的片子故事不故事的也不重要吧,反正在我这里最多也就是三星了。道理都懂,不讨厌,也不觉得难看,就是喜欢不起来。 |
|
“一个国家的诞生”,“五月花号的苦旅在路上”,每个美国人都是ADHD,每个信仰都有自己的多重宇宙,一开始就信息量过载到仿佛一分钟看了100个tiktok,后来发生多么纯洁变态,种族话语互换还是建模上天堂都不惊讶了,新的旨意等待所有人的临盆。只能选择一种茧房而无法穿梭其中。给女孩送一张techo以为她也喜欢,大哥你真的好天真,比那摩门nazi还亏 |
|
3.5 额好混乱好confusing以至于我连续看了两遍😂 开头女主对着镜子唱"I'm a cat...not a bruise, not a care, I float through air",在picnic的时候说“I never really cared about that stuff. I'm not dumb.” 算是概括了女主的性格与处事方式。刚看完时候想的是Wanda,但区别在于这里女主并没有真的要“依附”谁,而就是闲得无聊到处晃,腻了或者处境变了赶紧走又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然后影片对人物的喜恶如同对各光怪陆离团体的态度一样ambivalent,我们可以看到各色人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女主一顿输出,但同时女主自己也就是个脑袋空空的高中生,随意转发刚得到的二手履历与人生故事,这种见太多的美国头脑空空小青年不给一个屎的snob腔调还有开头部分太过抖动的镜头和SPW继续发扬光大的呢喃核传统都不是我主观喜欢的元素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