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八十年代好多雷同的法gay啊。本片太考验耐心了,影像层面没什么问题,但是对普通观众来说太难串联故事线了,感觉马良的两面还可以再区分一下 |
|
可以说,创造了一种方法。声音作为时间和灵魂的标记参与其间。 |
|
穿过落叶残败的巴黎街道,赶到电影院的时候,Marion与Mona正在门口闲聊。Marion不施粉黛,踩着与剧中同样的Dr Martens靴,背着同样款式的背包,从舞台上,不留神间,忽然就溜进了荧幕里。她放下背包,脱掉靴子,出借身体,穿上Carole的灵魂…la recherche de la liberte, le suicide, les regrets, les petites tendresses…un cri de douleur jamais entendu jusqu’à ce film…终于辩不清现实与非现实…难以被界定的一部电影,有创意很特别,值得再看一遍。多给一星。 |
|
太多人恋父,太少人去探索母亲 |
|
北影节第一部就是惊喜,后劲很足,在看年少日记的时候这部电影的画面和当时的感受在我脑子里阴魂不散
很明显,这部影片非常私人。导演不断尝试去拼凑母亲的形象,痛苦细细密密地渗透在意识流片段里。电影拍摄的形式很新颖,回忆,录音,想象与现实纵横交错,姥姥,母亲与女儿的身影一点点交叠,让我想起《玉珍》里的一句歌词——直到她的苦衷变成了我的,她的仁慈也变成我的了。
|
|
大量的搬演,很有趣的声画(不仅组织戏内戏外,也组织真实与想象),很丰富的材料,歌迪亚演得也不错,终于跳出舒适圈。甚至比美和血泪好,真的可惜了 |
|
1,导演是Mona Achache,让她一举成名的是首作“优雅的刺猬”。此片是DocuDrame,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形式。2,一部女人的血泪史,无数个女人汇聚在这个私密、缺憾、极端个人化的片子里。s剥削,男同的s剥削不可说不能说说出就是极端错的,只能隐晦的拍,还不能明显,这种悲哀让我愤恨让我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情绪。3,可,我也完全没有立场,换做我能够做的更好,更勇敢吗?不确定。所以还是鼓励和支持吧,即使来自男性的无法共鸣以及无法高度理解会成为缺失。4,女导演应该走远一点,再远一点。5,点出母权即可笑又悲哀,所有人的童年背上的都是父权的枷锁。6,Marion Cotillard倾注了很多心血,但是缺憾依然在,可能要回到导演身上,毕竟太过于私密,亲自做所有,难。7,剪的太碎,有些表演没处理好,导演本人不该入镜。 |
|
C+/ 如此神奇的声画分离。一方面,分离是为了明示纪录性中的虚构;但另一方面,悬浮于表演之上的声音反而用虚构证明了一种过往的不可抹除。因而当演员自己的声音难以自抑地泄漏出来时,虚构的碎裂让时间的回溯具备了肉身,情感从而被勾描了力量的轮廓,影像得以抵达宽恕与救赎。 |
|
庞大的素材处理起来很不容易,Monna选择了重演再现,她的母亲曾试图追问她的祖母的过往,而她循着母亲的轨迹继续追问。影片里用真实声音和图像与当下的表演拼接在一起。打开了一种全新的叙事维度,好像她已逝的母亲还活着,历史既当下。这种真实感不亚于AI复刻真人;从女性角度重新讲述了文学史,让·热内,胡安这些大师艺术家病态的个性给他们周围的女性和弱者造成的伤害;影片实在太过特殊,这或许会是未来艺术电影的一种趋势,不仅仅因为它打破了所谓非虚构和虚构的界限,而是它可以建立在充足的影像和视觉资料上来完成二次构作。 |
|
应该不会再有电影让我一天之内看3遍了吧。影院一遍,公司一遍,家里一遍。明早还要看一遍,每一遍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越看越优秀的电影。解锁字幕员成就。正式敲是看的第9遍,3天之内,完全赶鸭子上架。 |
|
英雌寻找母亲。 |
|
3.5,与《再见提比利亚》横向对比,花哨、悬浮,形式趣味性强而语气强度不足。 |
|
世界很烂,人生很难。混乱汹涌与自由奔放的时代,此时与彼时,又有何不同。 |
|
通过请一名女演员(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穿戴上母亲的服饰扮演她、再放上大量照片等资料的方式拼凑出母亲的形象,追溯一位女性痛苦屈辱的一生,也折射出三代女性共同的处境。故意展示了出戏的部分(比如被要求现场更衣时的环摇镜头、女演员感到一丝莫名和抗拒的表情,还有女演员喝水时被打断说我母亲喝水声会更大,女演员说我以为现在是休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纪录片样貌,模糊了虚构和真实的界限,一次新颖的尝试。通篇口述和法国文学背景需要一点耐心观看。 |
|
「他們說我寫的故事是假的,但我受到的折磨都是真的。當所有讓我絕望的事物都是活生生的,我將創造什麼呢?」 |
|
BJIFF 非常喜欢坐在海滩边的最后一幕,想到了费兰特《烦人的爱》里面女儿最后穿上了母亲的蓝色套装。 |
|
是一次新颖的尝试,玛丽昂歌迪亚像是参加了一场独角戏真人秀,去了解体察这位忧郁的女作家的前半生。 |
|
我心中的2023金棕榈💙 |
|
#法国电影周创造中的她# 影城3厅,不是伪纪录片,是正经纪录片,玛里昂的扮演更多的是一种传达的媒介而非单纯的表演,很明显能感受到阿克曼对导演的巨大影响,本片几乎是阿克曼《非家庭电影》与《家书》特征的混合型作品,甚至使用了和阿克曼的《那里》一片相同的影像资料;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母亲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人生,五月风暴的烽火影像与整墙的母亲照片交叠在一起的场面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火中美狄亚与坠落的马戏团小丑成为全片“意象”,看上去“遗传厄运”般的痛苦,本质上是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智识生活、追求不受束缚的“现代”女性在事实上被剥削乃至可以冠冕堂皇不用负责任的男权社会利用的结果(这在现在社会仍旧如此);开场细致换衣服的“渐变”场面非常迷人,玛里昂与导演建立“母女”关联的电影之神现身的惊艳时刻 |
|
把扮演本身过程也放进去了,里面真实、照片和投影的交叠挺喜欢的。当然女儿本身想表达的有点太多了。之所以活在一个母系的关系里,是因为女性之间的共情和矛盾太抢眼了。 |
|
太累了。像看了一本情绪爆炸没有内容的小说。世代母女世代背负。“母女关系让男性沦为次要”(不确切)|| MC是好演员 @嘉里 |
|
另一种晒后假日。。但是直面的是更多琐碎的痛苦 值得一看! |
|
一种私人影像的新型表达,在声音与画面的同步性、表演与纪实的融合度当中做了许多探索。只是午后观影多少有些催眠。/ 法国电影周•创造中的她展映@影城3厅 |
|
文化差异有些看不懂,但喜欢开场片名的“blue”,喜欢像鼓点一样的音乐,喜欢吊满书页铺满照片的房间,人生终归是要向不喜欢的世界妥协,不是么? #BJIFF2024 @百老汇Moma (ps,盖到了北影节的首章,开心~) |
|
对自己母亲一生的剖析,跟随纪录视角演绎,这种拍法最近几年挺常见,但这部还是在视觉呈现上做的不错,虽然很私人,电影感却很强。写作或自杀的抉择伴随了导演的母亲,而所谓他们家女性的诅咒好像也带着普适性,也是对于时代的注脚 |
|
有几处声画处理的特别好,特别是在街头和踹开墙板那一下。喜欢女性电影 |
|
想起“AI换脸复活去世亲人”的新闻,表演无法复活灵魂,但依旧能让生命体验重新降临肉身。尽管导演自己过多地参与一定程度超出了“疗愈”的限度,偶尔会让人觉得像是一场概念奇观。 |
|
7.5 / 法国电影周|SFC上海影城;
半传记半纪录,碎片化的照片、布景、视频、语音,太多意象融合进了一个房间里,仿佛进入到了导演的脑海一般。little blue girl,忧郁、平凡又璀璨的一生,虽然不及玫瑰人生的世界知名,但看得出现在的马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人物演活,教科书般的哭戏真的每次夸,能大银幕欣赏真的很满足🥹 |
|
#创造中的她 使用大量archive(影像、录音、照片、日记、出版物)的方式很灵活,文本也颇有文学性。但Docudrama的形式并没有很大必要性——电影似乎只是想强调这种代入搬演的感觉(颇大篇幅展示换妆过程),不如直接处理主题叙事会更清晰连贯一些。 |
|
75/100 用纯粹的搬演来再现母亲的生动形象,在闪回和声音之间跨越时间的女性光辉同时在两个时空闪耀,非常厉害的非虚构写作。除去部分过于违和的段落,其余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玛丽昂·歌利亚也贡献了生涯又一精彩表演。 |
|
超空洞的健康人想象 |
|
一种新的方法,镜头内外的游移还是挺有启发的 |
|
歌迪昂在表演中进行表演,又松弛又紧张的渐进式极具感染力 |
|
伪纪录片 |
|
挺抱歉的,反正我是没有耐心去了解一个并不算传奇人物的母亲,也没兴趣通过普通人的女儿视角去看曾经的那些岁月。 |
|
再不封后玛良也要变忧郁大女孩咯。太私人,头疼心绞疼,不适合影院观看,几度需要暂停深呼吸。因为看的是英翻中的版本,中段一直不知道玛女士到底演的是谁,后二十分钟终于清晰。生育就是一场冤冤相报了无时的诅咒,始终无法祝福,只因太痛苦。我个人是没有力量阻止这样的悲剧的,这样尝试的勇气本来就很没必要。 |
|
形式格外有意思,马良演得太好了,深刻展现从演员变成角色的过程,女性的苦痛与血泪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
|
6.5。虛實之間的材料組織形式豐富到近乎花哨。 |
|
追溯自我时,拼凑出了三代女性同源相似的痛苦,声音串联了时间与空间,伤痛与孤独似乎有了某种连结,当导演和扮演的“妈妈”相拥的时候,看哭了,或许此刻有了某种情感的共撑与慰藉 |
|
非常私人的一部影像。如同自己的母亲在人生的后期追寻与母亲的关系对自己的影响,Mona也在这部纪录电影中试着理清母亲与母亲的母亲的爱恨,以及这些如何造就了母亲Carole的人生和自己的半辈子。母女关系的底色里充满了共情、父权的剥削与沉默,看来颇为唏嘘。 |
|
可以跟《奥勒法的女儿们》一起看 |
|
非常私人。比较有趣是看马良在对口型的工作中越来越进入这个人物(导演母亲)。 |
|
(7.8/10)有趣,但形式过于繁复,缺乏力度与情感强度。 |
|
3.5 |
|
电影开篇很特别,奠定了抑郁基调。对素材具备绝佳掌控力,而且是这种规模宏大的海量素材。《所美泪》别碰瓷儿,导演完全对素材失控,而且只能通过主题对素材找回一点掌控力。本片在说到人群政治属性和战争时,我很怕展开谈人道主义和政治,还好没有,聚焦每个人物身上的“变态”以及变态的人物关系,爱了。Achache插叙也玩儿的很6。被诅咒迫害、被诅咒质问,自救的不可能。#自由 #反叛的失效 # 摘掉警笛的警车 #自我怀疑 |
|
我的死不会比我的生活更有意义。 |
|
ZOO |
|
非常有创意的片子。甚至探讨了剧情片和纪录片的边界以及二者究竟能如何互补,并在挑战传统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技术层面非常有趣。真人扮演部分我们歌迪亚毫无痕迹,基本上是玫瑰人生之后的小巅峰了。很有趣又很沉重的片子。值得看。 |
|
!!!!!!!!!!!! |
|
马良的“饰演”从形式主义的类招魂仪式渐渐演变成复杂、多面、鲜活的真实人物,一方面是表演的功劳,一方面则是素材整理能力的助力,两者合流之下虚实结合的力量愈发摄人心魄,从而流露出的情感,不至于简单的缅怀,更是对婚姻、家庭、社会、两性的深沉的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