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己极度舒适的区域内,朱利安摩尔疯狂碾压娜塔丽波特曼。 |
|
我以为是娜塔莉波特曼和朱利安摩尔的忘年恋……被诈骗了so no我不想看异性恋 |
|
热带和亚裔就是你们play中的一环 |
|
最佳编剧奖倒是很有机会。配乐真的也很值得玩味。但我觉得这片最大的趣味其实是托德海因斯仿佛在讥讽娜塔莉波特曼,他应该是躲在摄影机背后偷笑的那个人,选角上让这么一个典型的技巧派演员(波特曼)去饰演这个主角,她自以为已经摸清了摩尔的内心世界,借表演艺术之名不断侵入摩尔的生活,看似掌握了在表演时蒙骗观众感情的外在记号,最明显的就是波特曼对镜(即面对观众)训练自己、重复这一套模仿记忆,却在片尾正式开机后无论她多么努力去准确还原此前的肌体与时机等技巧所带来的一致性却都只是毫无生命力的一张白纸,肤浅的连她自己都无法相信。 |
|
摩尔姨是高阶版晚晚,娜塔莉波特曼则是晚学博士生,literally一直在记笔记。前者试图营造出自己根本不具有的一切,包括浪漫的爱情、完美的家庭、优雅的品位,和对待往事与当下危机的那份云淡风轻,而后者试图戳破假象捕捉到背后更本质的阴暗。不同之处在于,晚晚的假一戳就破了,而摩尔姨的“假”,掰开来还是“假”,即便是床上崩溃的时刻和私人日记本里的语句,也未必为真,直到最后,她仍然是一团谜雾。而留给娜波的只有无尽的挫败感,并非因为她剖析一个女人的尝试失败了,而是因为她意识到,真实本身在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价值。 |
|
#Cannes2023 3.5
有点像登堂入室之后的美国丽人。又是一部令人大为困惑的电影,全片有一种没发生多大事儿但所有人莫名如临大敌的杀鸡用牛刀之感。令人恐惧的配乐简直是虚张声势。视角的露水均沾使得主题不够明确,重点到底是家庭危机还是扮演与被扮演的关系?一直以为男主有同性倾向,但最后反倒和波特曼发生暧昧情愫。两位女主的表演确实都很出色。
|
|
三星半,不觉得娜塔莉·波特曼表现的有多差,我觉得她把这个演技肤浅做作,但又觉得自己功课做的很深度,以为走进人物内心,实则她毫不关心,但又自以为很有魅力的女演员完成的很好,她呈现了大多数女演员进入角色的状态,表面去采访、融入对方生活、模仿对方动作,但其实根本不care,又女明星般的自恋。导演选角很妙,以至于除了安妮海瑟薇外(外形实在很不像摩尔),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位女演员适合这个角色,甚至都觉得波特曼女士本色出演了。 |
|
那些说娜塔莉·波特曼演得好的是不是没看懂结尾啊,方法派(波特曼)都被体验派(摩尔阿姨)按在地上正反摩擦了!不伦恋是表,表演课是里,很喜欢这个全员疯批的故事,拿给阿莫多瓦来拍一定是华丽加狗血,反而不如托德·海因斯端着拍,拍出了生活中的塑料感和神经质。大家努力装正常人的样子好好笑2333333~~~ |
|
女演员以高姿态闯入不伦恋夫妻的生活。作为窥探者,她打着了解原型的幌子肆无忌惮去拼凑夫妻生活的全貌,近乎冷血地去满足自己的窥私欲;作为闯入者,她的出现打破了婚姻表面的平静,使得更隐秘不堪的内里逐渐浮现;作为审判者,她是成人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化身,居高临下又虚伪透顶;作为模仿者,正如镜像只能投射表面,她始终也未曾触碰到真相,因为真相要复杂得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复杂得多,这是学不会演不出的,她做的所有功课最终也只能呈现为猎奇故事里的三流表演。三人都在自欺欺人,女演员自欺洞悉一切成为了妻子本人,妻子自欺不曾有错、生活幸福尽在掌控中,丈夫自欺长大成人实则灵魂永远被困在了13岁。角色无比契合演员的特质,男演员的木讷与孩子气,摩尔的松弛感与神经质,波波难以摆脱的紧绷状态与缺少共情的技术流风格,精妙的群戏。 |
|
往日的新闻当事人矫饰着一潭死水的生活,却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象;如今的当红明星居高临下的闯入他人的生活,还企图捕捉自己想要的真实。分不清这两个人谁更可笑一点,因为这些真相其实根本无人在意。最可怕的是Joe,他好像一直停留在13岁那年,根本没有人在乎他,包括他自己。 |
|
喜欢两位精彩的女演员,好可惜她们之间竟然没什么火花。不是想象中那样寻常的人物关系,认识了解相互肯定,而是越了解越揭示出生活表面虚伪的平静下无法示人的一面,真实的残酷,绝望的空洞。三十多岁的"大男孩"形象是有趣的纽带,纯粹而大脑空空,好奇又无所事事。配乐有点幽默,女主打开冰箱-噔噔,你以为冰箱里有尸体啥的,结果她说,哦,今天的热狗不够了。某些程度上说,是片子内外共通的一种故弄玄虚。 |
|
失望,怎么不是娜塔莉和摩尔doi,两位女演员对手戏不够姬啊,海因斯老师,但凡你拿出拍《卡罗尔》一半的功力呢? |
|
大惊喜!是我很喜欢的对于可以说是“真与假”的讨论。波特曼的角色自认为摩尔的角色是一个“简单”的模仿对象,她从中获得的性快感和对这个角色的自信把握在结尾的拍摄戏中被落魄得化解殆尽。摩尔的角色就更有深度了,她表面的“不正常”让我一度想到她甚至是进入了波特曼在讲座上描述演员在拍做爱戏时的一种“假戏真做”与“假装假装”的程度。她根本就不insecure,而是像她自己说的“I’m secure. Make sure you got that” 片中的那个亚裔完全就是她打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棋子,就像那些被放在笼子里养的蝴蝶/蛾子。两位女主在结尾实现了假面的对调,这份张力也在贯穿全片的soundtrack中被持续地提点 |
|
毫無頭緒的配樂,毫無驚喜的反轉,毫無深度的人物,毫無火花的不倫,毫無用處的結尾,無論是作為不倫還是作為闖入者故事連個皮毛都沒講,除了壞女人gaslighting ,而就連這點也相當淺薄⋯⋯流浪之月這麼難看,這還不如流浪之月有意思 |
|
5/10。托德·海因斯《黑水》后第二次重创我,电影还活在提笼架鸟的年代呢。我寻思打破塑料美国中产幻象,《美国丽人》不是给出答案了吗?用DV拍塑料袋飞舞和养昆虫看家庭录像,层级都不一样。角色和原型、真实与虚假的边界不奢求能达到伯格曼《假面》的高度,好歹让我感受到颁奖季两女主飙戏的爽感吧,肥皂剧的粉色泡沫磨平了她们眼角的皱纹。丈夫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剧本努力深挖他的困境可惜表演跟不上。看到出轨桥段我笑出了声,也太好预料了吧! |
|
整部电影都在反映娜塔莉·波特曼在课堂上说的:她假装没有享受快乐。假装自己对于探索真相、人物内心、灰色地带感兴趣,但最好奇的一直是带有不伦性质的情色丑闻。90年代的报纸花边趣闻,被包装成时髦的独立电影,实际如同朱丽安·摩尔用赞扬女儿的自信着装来暗讽她的胖一样,并没有任何不同。每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在拒绝成长,结成小小的茧,即使最后有象征性的救赎动作,依然被所有人忽略。 |
|
可以和《黑天鹅》摆在一起,组成娜塔丽波特曼成为偏执艺术家系列。这部《五月十二月》借用了许多美国早期肥皂剧的元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给影片带来几分幽默感。但整体来说,故事还是略显单薄,全靠两位演员的表演增添层次。或许可以抢一个表演奖? |
|
像是对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回归,《五月十二月》是关于一种高度拟真的现实,极反讽,极黑色,实质就是极惊悚。托德·海因斯以一个女演员的角色调查为切入口,深入到一对不伦夫妇畸形的家族关系中,试图再次敲击一种内在扭曲的“美国性”。但这种社会高度失范背后的稳态,彻底模糊了真相的意义,再次确认了一个塑料的,数字化的,虚假的美国心灵,最要命的是,它并非是电影所指向的社会个例,也是镜头背面,镜子中的观众自己。 |
|
今年最为重要的美国电影之一,它直指了某种阳光和煦背后的暗流涌动,宛如电视荧屏上的肥皂剧般所谓饱满透明的美国生活潜移默化中的失真、扭曲、病态和操控,以及濒临崩溃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意识边界,并由此延伸至现实生活,眼前的一切究竟是一场集体幻觉般的被动催眠,还是说于不可信不可知中保持清醒的真实体感,无论如何,海因斯精准抓取到了一种隔阂封闭却又相互入侵的诡谲症候,一种可怕的自由主义迷雾中的作茧自缚。 |
|
即刻的经典。如果伦理边界真的存在,灰色地带都已经太初级,而是直接在界与界之间艺术体操。所有的诡谲的风雨欲来,xyz轴全方位的控制和盘剥,乃至摩尔在海因斯电影中的重叠形象与波特曼自身演员身份的指涉,与叙事本身构成呼吸和吞吐;已然看到txl们对两位icons的模仿和memes了,方法派是永恒的坎普 |
|
6.5。以高噪高銳度甚至部分過度曝光的影像與美式肥皂劇套路包裝對美式生活的諷刺,卻選用了一個奇情的劇本並一如既往地暗中設置境遇下探的底線。 |
|
1.一部关于(现代生活中)身份的表演性的寓言,经由一个久经表演历练的抓马家庭与一位职业演员的碰撞呈现出来。吊诡的是,格蕾丝和乔在冲破世俗的离轨后又落入主流话语的网罗,长久表演着模范夫妻;伊丽莎白多番尝试后无法真正进入格蕾丝的人戏合一之境,只能依照大众口味与流俗想象作出平庸表演。2.在无尽的扮演中,真实与虚构界限愈加模糊。一方面,片中全员表演(格蕾丝在生活中已入戏太深,其他人都成全她的表演,女演员自不必说)让想象与表演成为唯一的现实;另一方面,观影者也无法明辨出真实与谎言各占几何。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3.摩尔气场全开,可自信可示弱,波特曼精准演绎了傲慢与浅薄,还有对镜的三重表演。4.夸张配乐契合于情节剧的原初要义。5.摄影与构图颇有间离感。6.隐喻:化蝶,宠物,插花,修屋,狩猎。(8.8/10) |
|
“五月十二月”一词,被用来借指存在巨大龄差的两人间的浪漫关系。这两个月份在一年中代表了不同季节。五月代表了春天,十二月代表了冬天,所以关系中的年轻一方就是五月,生命之春仍然蓬勃旺盛,充满激情,也更易为他人魅力所倾倒。十二月则代表年长一方,青青不再,已至严冬,饱受生活磨砺,不愿主动争取。……虽然如此,个人还是更愿意把它翻译成:大约在冬季。因为,从剧情发展和角色强弱走势来看,特别是俩人最后一幕那句关键对白,“缺乏安全感的人才是危险的。我是安全的”……本片似乎更像是一个伪装成双女主并立模式而实际导演立场已有取舍,所以谁又敢说May在这里的真正意思不是一个副词呢?……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465765992/ |
|
6.9/10 #NYFF61 Opening Night 在形式上几乎无可指摘,无论是虚焦镜头还是突入的老派的氛围音乐,无论是偏冷的黄绿色调还是段落的结构处理,都尽显娴熟,不过多出嘶吼尖叫和吵闹时音效处理过度刺耳,随可能故意为之但显得笨拙。内里却并不能契合其所塑造的氛围:缺乏更复杂更多元的心理活动侧写,凝视目前仅着眼于面孔/种族性别及阶层的脸谱本身;剧情发展基本在被预想,近乎都选取最讨巧也最容易的发展途径,并以自反性的开放结局作为规避,即便被重复多次的台词可视为一种质问。男主的反悔或者遗憾在法律意义上依然过于“正确”,若能够更为突破似乎更为精彩。当然可被视为对观测/剧本/叙事的虚假性的“声明”,但是类似的时刻基本依赖于拙劣的冲突和呐喊,反而是男主偶尔观看的DV录像更有趣味。蝴蝶仅作为结构-时间的刻度,似乎可被更深挖掘。 |
|
不再美丽的海因斯电影,电视电影质感,廉价、浮夸、诡异,人物做作的姿态完全贴合了这片名利场(秩序之地)对人的规训。不伦恋已经破碎,但我们能窥见过往的纯真;更加不伦的是波特曼对于摩尔生活体面地侵入,观察、询问、探听、模仿,以优雅的名义掌握对他人命运的话语权,并最终陷入无尽的自恋与自怜。 |
|
两张脸一同出现屏幕前 贡献出最惊心动魄的时刻……两人所抗争的 其实是对一个人人生阐释权的争夺 |
|
剧本复杂精彩,drama既是形式上的,也是剧情上的。性转版《洛丽塔》的部分是一面镜子,女演员对着镜子找她的角色,试图将影子缝在自己身上,但发现影子不但不跟着她走,还主动给了她一击。剧情的表面是对操控与权力的控诉,实际是在演示一种解剖:你看到的人真的是你想的那样吗?他们的灰色道德地带你还应该来瞧一瞧。和锡兰的抽丝剥茧不是一个路数,海因斯在给角色撕面具,层层叠叠,多到令人怀疑他们是否拥有真实的脸。Julianne Moore和Natalie Portman的表演精彩绝伦。 |
|
核心表达是要解构狗血奇情恋,一个是解构的力量本身也不够,就靠最后一场戏,二是解构的意义到底何在没看出来。 |
|
TH会选故事,但他的拍摄方法,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都完全不喜欢。这部剧本真的很差,拍的更是,不过没关系,用音乐来强硬过渡。另外,NP的演技是发生什么了? |
|
A-. 以极浓烈的坎普喜剧色彩(许多段落可以立即成为ntxl模仿的经典)讲了极黑色的精神内核:我们所理解并编排的“真实”是如此经不起推敲,而全片最核心的戏剧冲突,也正是两位女主角试图“扮演”并掌控真实,却不可避免地双双破灭与失控(不论是完美生活的假象,还是掌握角色的幻觉)。海因斯太懂如何从里到外地拍摄矫饰:从刻意狗血的戏剧框架,到塑料质感的数字外观,再到演员脸上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做作。摩尔或许贡献了更精湛的表演,但波波的用力却是如此完美地贴合了角色,而当镜头变成镜子,我们也得以直面她顾影自怜的自恋并沉醉其中。多么恰如其分的匠气。2023.5.20 Debussy |
|
说娜塔丽波特曼演技差的知道她在里面演一个很烂的演员吧 你们知道吧 |
|
I am secure, make sure you got that |
|
#Cannes2023-14 海因斯五度携手“三大”大满贯影后朱利安·摩尔,讲述了一个充满奇情、张力和镜像对位的“双姝”故事。影片延续海因斯的一贯格调:三分奇情,三分艳俗,三分靠演员,一分靠音乐。 |
|
2.5.体验派还真跟人上床啊,让你取经你搁这取精。有种想学伯格曼室内剧的感觉。 |
|
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乔伊放飞蝴蝶的那一刻,因为这是在两个女人真真假假的互动中难得明晰的、动人的真实,是处于夹缝中压抑的他的一次短暂释放,也是导演给予这个悲剧性角色唯一的温柔 |
|
这才不是什么“登堂入室”,这是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精神控制。格雷西运用高超的手段操控着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同为女性的伊丽莎白显然察觉了这一点。当她想要模仿这位她的扮演对象,并因为引诱了乔而以为自己“成功”的时候,才发现格雷西比她想象得高明得多。连那个从不掩饰对母亲恨意的乔治,都会“每天和她(格雷西)聊聊”。伊丽莎白这才明白,她在这个家庭中所做的一切,都在格雷西的掌控之中。格雷西就是影片最后,他们手中的那条蛇,一条不会咬人的蛇。 |
|
看的时候没觉得,后来回味还是挺大的。我觉得探索了“表演”与“生活”的边界。方法派地去成为某个人的时候,关于生活的一切都被第三者视角理性地剥离,于是那些曾经“自然而然的”东西都变得脆弱了。当Elisabeth走近Gracie和Joe的生活时,原本如同平静的湖面一般的生活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亲密关系中的不对等凸显出来。而最后,“表演”实在是一种做作得“复刻”生活的方式。两大影后同台飙戏 |
|
海因斯把“绵里藏针”发挥到极致。特写镜头给足三个演员表现空间,三人对各自角色的诠释就像在三个维度,不断散发出的强烈违和气息,反而构成电影魅力的来源。自以为戳破真相却始终被牵着鼻子走的Elizabeth,自以为别无选择却始终被PUA的Joe,习惯示弱却不直面婚姻问题的Gracie。当爱的真实性被质疑时,“如说的那般相爱”是他们的生活、同时也是“活着的故事”——这种支离破碎又完整坚固、看似清晰却高斯模糊的微妙感,指向着任意一段复杂的情感关系,可能都是下意识的表演。最后Elizabeth不断重复怪异拙劣的引诱表演,并说自己越来越感到真实,是对影视行业也是对社会大众想象的绝妙讽刺。 |
|
导演压制住了畸形和狗血,女演员侵入角色原型的生活,试图去理解这个人行为,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那套去分析她的角色,让她要演的故事合理化,而现实生活却不是故事,原型人物的生活更复杂,更难以理解。对原型人物的理解和揣摩像一个充满惊悚感的谜团,而这段禁忌之恋在二十多年后的模样,不过是大家熟悉的又一个婚姻故事。 |
|
从奇情变得逐渐有些寡淡,夫妇俩用稚拙的样子佯装感情的大方无畏,深夜丑陋的哭喊又能影响什么呢,妻子对这段关系的有把握和心安,是镜子外女演员没捉摸到的真实。摩尔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但波特曼做作的演出让人坐立难安。 |
|
被戛纳睡神施咒耽搁的好电影。 |
|
揣摩角色,体验生活,角色与生活的对照及区别。这个真的还能聊得挺多的,尤其从演员角度,应该会很爱这样的故事吧。朱丽安·摩尔的表演强大在于,这种角色,甚至不需要太辛苦去表演,就已经可以完成得非常好了。 |
|
作为一个奇情故事为什么这么无聊且不痛不痒啊。跟预想的不太一样……更想看两个女主直接的角力,而不是非要借一个男性角色来做桥。其实这片真正的代入视角在乔伊。两个女主都是虚,只有他是实。对于乔伊来说,他是分不清格蕾丝与伊丽莎白以及她们的爱的。就像饲养笼中的蝴蝶,它并不知道自己在笼中,它认为自己是“安全”的,而饲养人也相信自己在保护蝴蝶。站在观看者的角度,其实“真实”并不重要,重点是你所相信的东西能不能骗过自己或是骗过别人。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表演,比如乔治亚的“敏感善良”,比如在餐馆撞上的两家人互相的寒暄,比如格蕾丝所谓的安全感。格蕾丝赢在她对自己的假象非常自信,伊丽莎白输在她对真实过于执着。正如一开始格蕾丝的反问:“这个电影只拍1992-1994年的事,你为什么非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
|
期待太低了,效果太好了。那些按照轨道运行的笨拙、做作和廉价,都美国,太美国了。没想到Haynes这么会搞小彩蛋“我是《诺亚方舟》是粉丝”哈哈哈哈哈我一个笑喷。他太懂这两个女演员的脸了,完全两种意义上“信”的力量感。想跟欧容一起喝着奶茶看这个电影,欣赏两个美女forge life/reality the way they want,男人落荒而逃嘻嘻。 |
|
托德·海因斯自《天鹅绒金矿》与《我不在那》之后再次对“名人真相”的拷问,但却拍出了肥皂剧版的《假面》。配乐几乎完全使用Michel Legrand的The Go-Between倒是非常出乎意料 |
|
复杂议题的挑衅性和冲奖定制的保守性本来就彼此乖互,编导精准操控争议题材但始终安全降落在奇情肥皂剧的投机诡计在将一段不可能属性浪漫的不伦关系定性为标题所指的忘年恋时就已昭然若揭。恋童癖强奸和方法派拟真叠加的不道德灰色域被洗白抹平,更可悲的是这种规避风险,主创观点投射信念丧失的委婉戏剧化处理消解了叙事表面的预设引导,图穷匕见的仅剩导演机械的权力操纵。滥用的惊悚配乐总是试图将观众心脏攥紧到危险临界点,其后却什么都没发生,在每个潜力无限的分岔义无反顾转向意涵最浅薄解读最狭窄的「正轨」。一再颠覆虚晃预期后,不到两小时的一惊一乍漫长如沉默真空的二十年。两位皆已功成名就的白女主角争分夺秒的表演竞技之外,杀出重围的却是韩裔男配Melton不被刻意聚光的流露:这机关算尽的廉价仿古中唯一破开腻人技巧的蝴蝶振翅。 |
|
每个演员都如此地不容改变,无声的撞击最直接地以面孔的并行完成,这让海因斯流走于各种语气之间——对于波特曼来说,想象似乎是能随意坠入的,我们很快来到她内心看不见的诱惑之地,聆听成为了危险的动作;而在查尔斯·梅尔顿这,这种轻浮的姿态却创造了“青春片”般的语气,他的面孔和所有年轻的面孔共同制造了心照不宣的眩晕症;唯有在摩尔这里,时间似乎纹丝不动。 |
|
把马克龙的传记拿到戛纳放确实再合适不过… |
|
你假装是我,可以拿到影后;我假装快乐,生活给了我什么? |
|
在一部双女主的戏里,反而发现男主是解谜的钥匙。男主一开始是一副高端、沉稳、神秘的架势,随后逐渐变得敏感脆弱,最终,在与娜塔莉波曼的床戏之后,彻底变回了青少年。与此同时,他那个中年男人才有的大肚子,又那般醒目。请注意,娜塔莉波曼有那么一瞬间,真的是惊愕又厌恶地看了一眼他的肚子。两位女主逐步确立控制权的过程,也正是男主逐渐退行回青少年的过程。这真的很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