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部伯格曼;1.无数日夜的灵魂煎熬,借由各自荒谬的心灵追求,祈问婚姻与爱情的最终归宿:假如所有的喜悦和忠诚在假面背后都是谎言,那爱从初始便不存在。若因命运而结合的人最终都会化作彼此的枷锁,请至少在愤怒之前就选择离开。2.以花絮(扮演者对角色本身的理解)嵌入打破第四面墙,并在访谈中揭示前作《羞耻》的潜在结局与之互文;安娜和伊娃构成女性完整人格的镜像两面。3.我们都是被捆绑的狗、被屠杀的羔羊与马匹,以及撞向玻璃绝望而终的小鸟,忍受生活折磨却无处逃离。4.字稿读扫长镜;(臆想中的)第一视角交媾;安德烈亚斯与安娜前夫重名(补偿心理);白屏转场同及《呼喊细语》之红。5.即使把外界的距离放大至失真,相互欺瞒的两颗心都无法真实靠近,一如结尾分解画面的光谱粒子。|你越想诚实地活着,你的生活就越是虚伪的。(9.0/10) |
|
两个生活在自我世界的孤独的人,想一起走过一段生活,却因缺少真正的精神交流而最终无法走出各自的困境。 |
|
一个导演爱不爱演员真的好明显,伯格曼在《假面》里为丽夫乌曼着迷,所以在镜头里她就拥有深不见底的诱惑力,比比安德森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放纵女孩;三年以后拍《安娜》丽芙就变成了一个身心施暴的神经质,一个炸弹,一个甩不掉的狗皮膏药,还不如安德森可爱。伯格曼已经看到了他和这个女人的结局。 |
|
可能是我没看懂。我看到Bergman和Tarkovsky的所追求的目标确实是相似的,但是Bergman的这部电影留下的只有痛苦,作为人永远无法解决的痛苦。他确实没有走进那扇Tarkovsky已经自由出入的门。 |
|
终于看到了伯格曼的彩色片,而中间截留的一段黑白剪影,延续甚至颠覆了《羞耻》的结尾,于剧情的延宕、于色彩的更迭,都饶有趣味。依然是法罗岛,依然是人丁稀少的老面孔,依然是出轨,依然是散布在尘埃里的孤独冷清与人生迷思,但总有不同的变奏,使得电影有迷人质地。打破第四面墙的做法,也新鲜。 |
|
[2020年4月伯格曼√] 2016年修复版。9分。片名其实不应该带“安娜”,就译成[在情欲中]或者[激情]就好了嘛。其实是想顺着看伯格曼的,不过因为冯·西多去世所以跳到这一部了。难得见伯格曼也玩暴露电影机制的手法(四个演员分别谈论自己扮演的人物,同时还交代人物小传……),同时人物也不免有自况之意。伯格曼此时对法罗群岛已经相当有心得,这个故事里岛上的荒凉风景带来的自我放逐与隔阂已经完全成为了心理化的要素;另外摄影是真好啊,服装布景与之配合得天衣无缝。本片不仅是[假面]的复调,而且于我而言绝对是老塔的[牺牲]的前奏——相同的拍摄地(Gotlands län)和相同的主演(Erland Josephson),摄影师也都是Sven Nykvist,其实看的时候好几个场景都特别眼熟…… |
|
哲学家伯格曼,这一次的主题是真实/谎言、暴力/孤独。真相在日益强大的谎言里变成梦境,暴力是孤独的言说,而孤独是一种暴力。彩色片里真实的色彩有刀般的锋利,一层又一层剖开日渐腐朽的现代人心。中文片名中的"情欲"莫名其妙,似乎应是"受难",符合伯格曼惯有的宗教色彩。 |
|
抛开自反/精神分析/宗教等因素,伯格曼在此片中的多角度面部特写与伪纪录片式失焦做得相当惊艳。带有北欧面貌的粗犷特写将人物面部特征纤毫毕露展现出来——双颊的雀斑、眼角的血丝、下颚的胡渣与零散的发丝——使得影像中的人物均带有一种既肃穆沉重又无序癫狂的精神质感。并且有意失焦所造成的混乱感不仅使得影像更加逼近现实,更模糊了真实/虚幻的边界,为电影最终的自反拓开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
|
票价伯曼展映@ GZ|拍的基本就是伯曼自己,把他当时的个人遭遇,恐慌、愤怒和痛苦掰开揉碎了均匀撒在各个角色身上(插入的演员访谈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叙多夫的剪影和戴着小帽在火焰后面的样子简直就是伯曼本人。可以在片中看到《羞耻》《面对面》《豺狼时刻》等一众伯曼作品的元素。另外音效真是刻意不和谐……对没怎么看过伯曼/对伯曼个人经历不了解的观众来说应该很折磨吧……影院里昏睡和坐立不安的人想必很多hhh |
|
无论《安娜的情欲》在如胶似漆的蜜月期多么令人惊奇,无论情人的脸在相纸上多么独特和美丽,最终都会被掌握「绝对」审美权力「灵魂沾上癌症」的摄影师宣判为无趣。这或许就是伯格曼「厌女」厌己,并选择「法罗岛」自我封闭和自我疗愈的原因。不过,很遗憾,摄影师的眼界、视角和焦点在生与死的互动过程中并未获得拓展和更新,他在时间「嘀嗒嘀嗒」轻吻灵魂的艺术创作中被一幅幅肉身《假面》迷惑而从未看穿自己。我们注意到,有《羞耻》心的男女主成了被「摄影机」凝视和审判的主体,看了那么多他们的「自我」剖析,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的「婚姻」失败可能与宗教化的意识形态、极端化的强权暴力以及神秘化的自然规律「偶然又必然」的介入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西方人的世界观、家庭观和爱情观导致,而它刚好与东方审美背反: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
一个破产入狱的释放犯,一个杀父杀子的谋杀犯,能战胜心魔,过上长长久久的幸福生活不?答案是否。个性与相处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还是戏剧冲突十足的大头贴风格,摄影突出了室内的热烈与室外的阴冷,但是那些没头没脑的打板和自白有点煞风景。看得出伯格曼突破自我的尝试,却没有早期作品那么纯粹了。 |
|
安德烈的两个情人像是《沉默》里走出的那对姐妹,她们性格的泾渭分明也是伯格曼用来做心理分析的一组对照,二者的共同点是都生活在谎言之中,连同封闭的男主,所以彼此的相处都带有折磨的成分。本片独特之处在于插入了对片中演员的采访,观众可以看看他们对自己所饰演人物的理解。 |
|
If this be thy wish and if this be thy play then take this fleeting emptiness of mine ,paint it with colours我宁愿相信,那就是伯格曼。 |
|
3.5. 不喜欢那种间离。Erland Josephson 哼了两句贝七。2021.4.10 老伯一次又一次地刻画谎言、孤独和难以察觉的恶,即使在仿佛平静的孤岛上,跟地球另一端那轰烈的恶本质上也是一样的。自由的枷锁。 |
|
#2018北影节# 伯格曼的作品中比较晦涩的一部,与《假面》互文。男女主角常常对着镜头大段独白,然而他们共处一个景框时,却患了失语症般互不信任。再加上取景于冬季的北欧村庄,更增添了片子疏离冷漠的色彩。电影从始至终都没有解答是谁杀死了羊,故意留白给了观众多重解读的可能。 |
|
所有和Liv Ullmann拍的电影都是伯格曼自传吧。 |
|
私以为这部电影(直接翻成情欲更好)可能是长久以来最被忽视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解读伯格曼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连接起了伯格曼中期的形式探索和后期对婚姻家庭的集中展现,几乎抛弃了连贯完整的剧情,完全用心理和精神分析进行连结;四个人物各有深意,伪记录形式让人思考,沉默导致的暴力无处不在。 |
|
作为非专业影迷,Ingmar Bergman的大名早有耳闻,看下来的感觉是,除非是自己有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会对这样的风格感兴趣,否则就是给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添堵而已。 |
|
Anna和Eva的通话,一种悬置的正反打景别,Anna的平静仅仅是假象,当她摘下面具之时,就成为了神经质的Eva,此外,当Anna绝望地通话之时,摄影机反而捕捉到了呈现在面前的Andreas似乎是一种受难的状态,异样的对位暗示着“面具”关系之外的存在。
因此,《安娜》呈现出一种自我剖析。恋物来源于在eva和anna分别走后,“物”开始具有了情色意味,在这种anna再次到来之前夹层中,短暂的孤独时刻。Andreas送给Eva的那条狗令人想起关于替身的巫术。
另一方面,岛上死去的动物和被迫自杀的人是魔鬼化的情欲,也是伯格曼作品中无法挣脱的宗教意识;它不是一部悬疑影片,没有出现的在场者,即是魔鬼。
余剩的激情成为创伤,结尾,摄影机对准重回孤独的男人,他变成了银幕上的雪点,越来越近,却越来越模糊。 |
|
尽管仍不乏伯格曼一贯的特写与独白的组合,但这一部在对白上显然有所克制,连最关键的那封分手信件也是藉由一个伴随时钟声响的长镜头一行行扫过而被展现给观者(回想《冬日之光》中女教师的信件是如何表现的),让出更多余地给镜头语言,甚至还短暂地出现了舒缓曼妙的音乐(AlwaysRomantic),光线和色彩赋予影像更偏热烈的质感,夕阳、火光、头巾、血流,喻示激情(passion)的向度由美好渐趋毁灭,最后五分钟的车内对话一共穿插了三次沉郁顿挫的鼓点声,仿若本应被台词直陈的、叩击灵魂的质询的化身,安德里亚斯喋喋不休,在由远及近的镜头下不知何处去(时钟声越来越响),而安娜仿佛已经患上《假面》的沉默之症,一骑绝尘驶向无可回头的毁灭。 |
|
安德里亚斯和安娜这两个可以相互转换的角色由于孤独走到了一起,可惜他们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还是陷入了谎言和暴力的结局。电影中的人无法救赎自己就像伯格曼无力挽回生命。 |
|
想起顾城的诗“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可能是所谓的无解的现代性 反而是追求某个确定具体的答案更令人痛苦//如同实验对照组的人物设定 演员对饰演角色的自我剖析 不断间离观众与电影关系的段落设置//沉迷其中与抽离其外同步进行 对于观众至少是我而言有些痛苦 但这也更清晰地导向对人物内心的解读//欺骗、控制与暴力共同构造成的亲密关系能维持多久//我们无处可逃 |
|
虽然深刻却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作品之一,后世多少模仿者,以同样的方式讲拙劣、乏味、无聊、无病呻吟、肤浅的电影。 |
|
Film Society Lincoln Center 4:30pm |
|
当内心深处很悲伤的时候 看这部电影 会发现特别有趣…特别是内心的那种焦灼 煎熬 在不在一起都是绝望… |
|
I love Bergman. He makes me feel so much better about life. |
|
伯格曼的电影,有些真的是晦涩难懂,就像这部。一度以为观影过程由于太热而错过了什么剧情,结果是大神真的就是如此跳脱的将四个人物并不丰满还略带神经质的铺陈于面前。也许真的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八卦才能看懂此片中的关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摹,但是如果真的要上升至情感的活力与消亡,需要再细看。 |
|
【北京电影节展映】整体依旧很沉闷。两男两女的关系,以及一个孤僻求生者。两性关系靠谎言能够维持多久?暴力与争吵又能如何?很意外居然有穿插演员访谈制作特辑,使得观众和演员一起跳出影片,对角色品头论足。PS终于把马克斯·冯·叙多夫和他的其他电影角色对上号了。难怪如此眼熟…… |
|
从过去到过去,从紧张到紧张,从希冀到希冀,从逃避到逃避,从原谅到原谅,从失望到失望。 |
|
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伯格曼被控逃税流亡海外的时候拍的 结果并不是 |
|
冬日的孤岛,离异的独居男子,丧偶的落寞女子,伯格曼对陷入困境的男女之间情感交锋的一次尝试。男人在问题出现以后的第一念头仍旧是逃避,女人不惜活在一个想象力构筑的舒适世界中。斯文的外壳破裂后,是暴力的因子;谎言的美好戳穿后,是尴尬的未来。电影比现实还要一地鸡毛,毕竟生活中有酒。 |
|
或许是不那么完满,后半部分显得有些袒露和戏剧。但仍然可以列入最爱的电影。 |
|
(7.5/10)海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起码要把四对关系的要点都提炼出来再做分析。这不是一个“线性”的剧本,而且显然比我诺那种“非线性”要更难理解。反正我现在看伯格曼已经很佛系了,先看过再说,等有空把研究材料读了再去看第二遍。电影上比较难办的是欧洲评论界不用英语写作啊。 |
|
1.脸-特写-心理活动;2.插入4位演员对其演绎角色的看法,与其使用大量特写脸部镜头的用意一致,无限放大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
|
安娜编织幻想,而后忘情地沉醉其中,于是现实中与其幻想背道而驰的一切都成为了痛苦的根源,然而她始终不愿认清现实的悲哀,于是将身边的人都卷入了她不断重复的悲剧。安德里亚斯在片中的一段独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或者说是道出了我现在的精神状态。 |
|
堪称完美。关于夫妻关系的种种面向,互相欺骗,猜疑,暴力倾向,失落,故意放纵,互相控制。安德烈亚斯写给安娜的信,重复的字句:“出现肉体与精神上的暴力”如同预言一般笼罩在安娜的关系之上。跳出来让演员评价自己的角色,却只是解释之一。安德烈亚斯与伊娃出轨的戏的光让人目眩神迷。 |
|
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把包落在了我家,我看到了你丈夫写给你的告别信。你选男人的眼光总是很差,你力求诚实地活着,但你的生活是最虚伪的。 |
|
我不管什么狗屁心理分析,伯格曼到底脑子在想什么?这么小心眼呢??? |
|
16.惨,过于表现个人对于爱情价值的诠释,以至于后半段的情感以及冲突未感受到张力,穿插的回忆给了乌曼丰富的形象色彩,他们的矛盾源于彼此思想之间的隔阂,无法用语言,行为,物质去改变,仿佛一切都是注定,然而如今一部分人鄙夷的观点,空谈而未有实际价值的思考,如何权衡,就像影片一样的关系,无法解答 |
|
暴力和谎言,以及人类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生存:逃避、坚守、沦陷、麻木?摄影太漂亮,画面清晰、准确、和谐、有温度。色彩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金发、蓝眼睛、红头巾。不止演员连故事都从Shame延续而来、微晃的手持摄影、四位演员的采访,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爱结尾段落的进退两难,推到最近几乎失真。 |
|
最常见的伯格曼主题,自我的迷惑,他人的地狱。安娜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诚实的心理诉求,也是一种自洽的故事闭环。 |
|
8。伯格曼少见的玩起了点悬念。对死亡的恐惧,对激情的发泄。中间的4段演员表白蛮有意思。 |
|
男人为线索,灵魂依旧属于女人。情欲早晚被生活的稀松平常冲淡,现实满足不了便会回味曾经的激情燃烧。虽然性格各异,但通性的伪装、掩饰、伤害、不确定和不真实,模糊在画面里也是迷失在情感关系中。看的几部里,倒是唯一一部有肢体伤害的暴力,男人对女人。 |
|
又是法罗岛,两男两女之间的纠葛。感情与婚姻之间的真实与谎言,猜疑与裂痕。结尾两个人的纠纷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她丈夫的死因,同样男人失去了对女人的爱,同样男人想要离开女人,同样女人驾车,一团混乱,嘭的一声,一切结束。 |
|
在法罗群岛拍摄的这部电影可能是伯格曼最具毁灭性质和残酷无望的电影,四个人代表着对痛苦记忆与黑暗人生的四种态度:完全封闭自己;自我赋形记忆活在幻想中;以堕落的游戏看待无意义的人生;旁观与讽刺抛弃一切道德与尊严,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即使是躲在避世之地的伯格曼也在思考着我们如何能趟过时间的洪流,人物迫切地想重新与世界与他者建立联系,但后段那毁灭般的剧情是伯格曼对这种联系的摧毁,我们永远无法在真实与自由的状态下与外界和解,婚姻就是束缚,而人就是如此地邪恶,他们通过战争与杀戮来实现价值,伯格曼让四位主演出来解释角色,用摄影等艺术来表达无法理解的人性本质,被偏见和疯狂所裹挟的深渊,作为初尝试彩色摄影的伯格曼已经开始在电影中加入大量的色彩细节了,结尾处红色的头巾和消防车及大火,红色成为热情与绝望的代表 |
|
观感一直游离,只能明白伯格曼的两性怀疑。沉醉在乌曼幽兰深邃的瞳孔里了…(北影节资料馆) |
|
四星半。伯格曼作为导演的ego在场感非常之强。巨量的大特写,镜头几乎是在贪婪地凝视演员的面孔。连同打板画面在内直接给出四位主演的人物访谈,这么直接的间离反倒显得举重若轻,毫无卖弄之感。伯格曼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把握——无论是心理的还是外部的,一直是又准又深,太强了。而且这个摄影也好棒,无论黑白还是彩色,伯格曼的影调始终气韵十足。 |
|
你选男人的眼光总是很差。你力求诚实地活着,而你却是最虚伪的人。 |
|
到现在大概看了十次左右,每次看都有新感受。 永远是同样的人讲同样的故事。死循环,谁也逃不出去。《羞耻》的精神延续。伊娃终于上了岸,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哪有什么岸。都在船上,在水里,在逃不出的圈里,在自己认定的既定事实中。反复循环。 |
|
这就是当年老师所说的“碟放进DVD前要下很大决心”的伯格曼啊,各方面都非常明确地烙上伯格曼标签,但整体没有特别突出的所在,本片有着伯格曼所有关于亲密关系、出轨、婚姻、精神状况议题讨论的部分,衔接《羞耻》,通俗化《假面》、激化《婚姻故事》,说是“安娜的情欲”但其实是关于男主的精神分析,是将一个伯格曼式的理想的蛰居(宅)中年男子引入《假面》似的双女主关系中,呈现更不可能相融的情欲关系。相比很不像伯格曼且彩色运用于喜剧感的《这些女人》,本片更可看作伯格曼风格意义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伯师特别强调了红色(沙漠?)与晦暗的男主房间,色彩成为情欲的见证,安东尼奥尼咯咯笑。演员本人的突然跳出采访,也是伯师这次“实验性”的证据,四名主要角色只有男主没有“跳出”的设计更有意思,他也许是“真相”,也许就是伯师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