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餐桌上平地惊雷的OMG时刻开始,此前亚历山大佩恩式的人物关系推演如同一场骗局,男主的傲慢、骚动、失落、羞愤在此后龙卷风般的情节变速中变得无足轻重,而我们也如被狠狠扼住喉咙,直到风暴彻底平息。原来电影是关于每一个迷惘的人,用巨大的代价唤醒他们对自身的执念,将目光转向更宽广的世界,一片大海、一场大火,一段同性之爱、一首诀别之诗。 |
|
是有一些诗意的片段和流畅的转场,但是普信男的成长故事看得好不耐烦,最后的自我反思还要靠几个他人的生命去完成。(俺真的can’t care less what white man has to do. Just leave our queers alone |
|
看到真正喜欢的电影,就突然不会写评论了,写了删、删了写。
镜头游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色彩明艳,大量幽默点缀其中,富有才华的反转,人物身份骤然转变……给予影像一种跳跃的节律,像黑夜里蹿动的火苗。
场景漂亮极了,但镜头不过多留恋;饭桌上的交谈无丝毫废话;有流动奔放的情欲,也有关于爱的哲学修辞;是庞贝古城的爱情遗迹,也是文学里的阿斯拉少年。叙事效率极高,它的极简会挑战我们写影评的能力,写太多字的话,就会像男主的那篇小说,被女主批评一句很烂。
面子有一把火,隐喻现实世界延烧的危机,里子也有一把火,在自负、令人讨厌的男主心里,燃烧着嫉妒的烈火。在他身上我看到自己和很多人的影子。当女主说,“你是否看到周遭发生了什么?你只在沉浸你自己的世界里。”她给予我一记卡佛小说式的拷问,太有力量了。 |
|
如果看作是佩措尔德扩写海涅诗歌—“坠入爱河者奔向湮灭”,表面上是相拥于火海的Felix和Devid,浪漫主义在灾难前幻灭为灰烬;实际上是爱上Nadja的Leon,她的自得与逐渐被大家知晓的渊博,让Leon的不安和羞愧灼灼燃烧(想来爱是佩措尔德在这里最不关心的东西)。年轻作家膨大ego被痛击的背后是内化的山火——无法控制的作者焦虑,它可以是设想与才华不相匹配的烦躁,也可以就是莫名其妙的痛苦,所以观众不会单纯讨厌这个角色,它用来寄存导演观众的感同身受。结局有点意料之中,就猜到Leon会把这段经历写成新书。 |
|
突然意识到Petzold是这么当代、心态这么年轻 |
|
冷饮售货员怎么会懂文学,海滨救生员怎么会懂爱情。铺垫了那么长的故事只为了一个吻,直到天空发出红光,海水变得幽蓝,直到他们不因窒息而死,却在烈火里凝固成了庞贝的化石。自己才是一片狼藉的焖牛肉,隔壁交合喘息里的噪音。爱情让我们失去理智,嫉妒让我们失去自由,最好的文字,要在烈火中淬炼。 |
|
《不虚此行》进阶版,把创作主题处理得毫不自溺、颓丧,而是将所有不堪、脆弱暴露在阳光下。
佩措尔德抓人物状态很准。创作者最糟糕的状态,就是沤在创作无能的状态里。急于写就,却又无能为力,但还是执拗地不肯离开座位,以为离开就是认输。他拒绝去海边,他无视眼前的缪斯,他堵住耳朵把做爱声像噪音一样隔绝在外,他对山火无动于衷,却忘了很多时候,放下笔,创作才真正开始。
创作其实就是那三张照片,一张背影,一张大海,一张正脸。创作就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留心他人和世界的关系,然后再绕到正面,精准捕捉。
影片结尾,这一过程终于在主角身上显影。他躲在树后静静看着女神,看见了她的自在,她的自由。那是自他说出“第一眼就爱上她”后第一次真正的看见她。
结尾定格在缪斯的正脸,那是落幕的一镜,也是创作诞生的一刻。 |
|
男主是个焦虑的人,眼神不定,心神不宁,不专注。对唯一的女性只看表面,看不到内在,也注意不到其他两个人的磁场,这部电影反对这种态度。森林大火愈烧愈近就像一种隐喻:只专注自身,却忽视了最明显的火光。 |
|
3.5 相比之下,我更鍾情於undine,因為更一氣呵成。這部的感情線產生的太莫名其妙,但是對德國直男癌患者(抱歉,我更願意稱呼為macho man)的刻畫很到位。自以為是的loser作者,連連退稿,一事無成,加上這臃腫的身材,平均水平都達不到的長相,以及那幅什麼事都要扯上工作的嘴臉,真的是太真實了。真可惜,這世界上,無論是多發達的國家,都會有這種垃圾的存在。有趣的是,這樣的人最後的結果並不會因為「生與死」的話題,就會讓他們改變對人情世故的認知。電影是理想化的,哪怕天空被火焰籠罩,世界彷彿馬上要毀滅,他們依舊以為自我認知能夠改變世界,甚至能阻止火焰的蔓延。我很欣賞導演對於女性角色的處理,其實可以更戲謔一點(因為這樣才解氣)。至於同性元素的攝入,怎麼說呢,很「柏林學派」。哈哈。 |
|
生命脆弱而明亮,佩措尔德的笔触如此轻柔隽永:那是spray you gay的情话,是in my mind的旋律;是窥向恋人的窗台,是红色天空的余烬;是散落海边的书页,是面向大海的剪影;是庞贝城中十指相扣,分也分不开的两个人。他们无惧烈火或岩浆,携手见证最浪漫的爱与消亡,正如海涅的诗一样:奴隶说,”我叫默罕默德,也门是我的的故乡,我的部族是那些阿斯拉,一旦相爱,注定消亡。” |
|
@FilmLinc 一开始觉得这男主是我们i人耻辱,看着看着觉得自己太多影子在这个douchebag(佩措尔德映后语)身上,那些善妒、不安、才华缺失、自我迷惑、推卸责任,甚至逃避开车(I know)等不良品质,都让我持续投射反思,加上空腹cold brew的反应开始不适和焦虑。Q&A一位阿姨问佩导,故事的结局所有人都改变了,只有男主似乎还是那个douchebag没怎么变,佩导笑着迟疑了一下说,也许人类是需要这种douchebag的,他的改变在于他能写出好的作品了,这对于所有人来说也就够了,而我甚至没有这层改变,只能咬着指甲走出影院。 |
|
从舒适与从容的度假电影模式中切出,迎来一次变奏,一场情感的震动。本届柏林最佳,亦是本年度第三好的剧作。佩措尔德的才华真是藏都藏不住,他也终于在创作上迎来了自己的阶段性转变(何尝不是另一种进阶呢),比如融入了日常轻喜剧的处理方法,包括用诗文来创造互文性,加强文本的厚度,惊讶于他不再如前作Undine里那样执着于对传说的提取,而是将神话-寓言作为潜义范畴延伸至更加落地的现实性叙述之中。虽然没有了Undine中鱼缸破裂那种年代名场面,但Afire在整体性上却更加浑然天成了。摄影机的微微移动,视点镜头便促成一场游戏。所有先前主人公的“不可见”其后都成为了可见的真实,自我的世界也土崩瓦解。男主的状态非常准确到位。但片尾的重逢相较于佩措尔德其他前作的收束力度显然是略弱的。@Berlinale73 |
|
庞贝灰烬中拥抱躯体的故事潜入现代社会所折射的隐喻功能,在尾声处被剥离开来,于是不得不回溯到最初这个文本是如何包裹起来的——从开场车窗上浮动的树影配合轻盈如梦的“in my mind”,仿佛暗示观者这是一场关乎mind的旅程,须由焦灼、嫉妒、犹疑、蒙昧浇筑而成;人物结构在稳定-不稳定之间切换,重心的偏颇与确定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很明显山火既是心火的外化,亦是全然改变剧情走向的标识,还是见证恋人无惧死亡的千年传说(拥抱的姿势想起《第一头牛》)。
依旧携有佩措尔德独有的神秘气韵,透过窗框的凝视和后背的特写,爱欲落脚何处,文字如何抵达心房,红色天空中飘来的灰烬如雪花洒下,当现实落成文字,记忆开始产生模糊,他终于抬头看看远方和大海,他经历并写下的一切将成为另一个寓言。 |
|
可能我跟佩措尔德真的八字不合,这个躁郁作家通过烧死同性恋(literally)来获得创作灵感的寓言故事让我完全无法共鸣。不过作为元素三部曲之二,人心的焦灼和山火的失控互为表里,确实把火的象征性诠释到了极致。 |
|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Verti music hall
# 1900th标记
4+
与Undine相比:精灵主体被安置在了主角之外的双子爱人之上,传说的应验从广为人知的命中注定的诅咒变为救赎他者的喃喃咒语,内向隐匿的精神苦难是多么细微,佩措尔德却告诉我们它依旧值得关注与救赎;在本片扮演与柏林的城市气质相同角色的是文学与诗歌,而爱之纠葛在本片则变为更喜剧化的人物关系。
还是更喜欢关于城市的更具神秘气质的Undine |
|
‘I am called Mahomet, I am from Yemen, and my tribe is the Asra, who perish when they love.’ 也许是那辆被遗忘的红色跑车烧起来的火一直烧到海岸 |
|
#HKIFF 映前Cinefan的戈达尔广告很好归纳了这部电影:一个词,关于情感。Petzold把四个青年之间的情感拍得如此微妙,火的隐喻推进并吞噬他们。电影相比《温蒂妮》要轻盈得多,甚至称得上幽默,但丝毫未减情感的浓度。文学性很强,海涅的诗是很好的映射:好的电影(作为再现的一种)也是本身在震动的。 |
|
明亮又脆弱,真实又虚幻,一场巨大山火,一次命运反转。这故事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看,此前的一切都是假的,那几个人物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那个夏天的沙滩以及相拥着的死亡,这都像是一场心理治疗,最终让年轻的作家学会关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琐碎与凡俗,那些被认为是打扰自己的东西才是艺术的本质和需要描述的内容。他此前的焦虑来自于想要成功、被人承认,所写的也不是真正想要写的,反而女人离开了文学研究去卖冰淇淋,朋友不太在意摄影而每天游泳,却抵达了艺术真正的核心。那作家的焦躁、敏感和脆弱的自尊像极了每个渴望被认可、却每天怀疑自己是否具备才华与运气的年轻人。这电影简洁、流动,但有什么败笔吗?或许作家对女人说出的那一句“我早就爱上你了”让一切突然变得庸俗了一点点。 |
|
1.佩措尔德依然对水情有独钟,一如活跃于海边的娜迪亚、费利克斯和德维特。水元素运用上承[温蒂妮],但本片不似[温蒂妮]那般空乏和符号化,不再是生硬粘贴到当代社会的浪漫派童话,而是扎根现实、在末日旅程中获得拯救的故事,恰似片中反复吟诵的海涅(“最后一位浪漫派诗人”“浪漫派的超越者”)诗作[阿斯拉少年],爱与死最终无可奈何地合一,而这【来自爱与死的震颤】最终唤醒了沉陷于自我囚牢的莱昂。2.一部关于【观看】的电影,不断窥视的莱昂,与他人保持距离;费利克斯以海为题的摄影集,定格下观看的观看;还有以看稿为业的编辑和以观察为工作前提的救生员。但无论怎样凝视、窥看,都看不穿他者的面孔!3.一部描摹创作危机和写作焦虑的电影,而正是持续工作拒绝生活的姿态令其无法真正完成工作。4.对Uwe Johnson读音的吐槽笑死。(8.5/10) |
|
本来精灵三部曲没有火的,突然来这么一部涉及创作焦虑的故事,难免会联系到导演自己……整部影片的基调很怪,情绪是错位的,原因是主角因创作反而丢掉了作为作家的基本技能——对周遭环境的敏感,甚至因此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行为,但又很现实很精准描述了那段心路,之后通过两场饭桌戏给主角上了一课:第一场戏的戴维的创作,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欺骗了观众,因为小说其实是欺骗的艺术,这点戴维比主角写的强,而第二场饭桌戏是出版商加入,女主背了一首诗,其实用的是精妙而优美的比喻,无论是想象力还是艺术性也比主角那段精彩,仿佛这趟旅途是给男主的一趟生动的写作课,只有欲望之火热情之火只会伤害自己,火之后的烬才是留给人残酷而又美好的意向,这就是创作 |
|
獻給巨嬰文藝逼男寶的故事 |
|
代表火的男主,不能下水,时刻焦虑,充满了愤怒、对朋友和任何事物都不屈尊不关心,还充满了不自然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让人厌恶的自恋,这种人如火一般灼人。最后那场山火烧过来,带走了伙伴~,却推动了男主成长,更讨厌了~ |
|
从头到尾都好无聊好cliche……感觉从前15分钟开始就能猜到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山火灰突然出现那里还以为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画面和情节,但没想到等待我的是脑瘤骤死和坂本龙一……同样是“探索男性自私的小世界”,然而还不如《晚安步步》半卷……然后男主tm写了本破小说就能被救赎了?真是白左圣母心。总而言之,挖得太浅又故作玄虚,看得我属实有点恶心 |
|
非常不一样的佩措尔德电影,游戏感的小品。 |
|
完全能懂Leon写作不尽如意的心理状态,焦虑、敏感、易怒、封闭,动辄就想发火,外人不经意的言语动作,都容易误解成是对自己的嘲讽。等过了那个时期,再去回望,悔恨会不断地返过来折磨内心。 |
|
75/100 隐约的战乱之声,美丽的危险之火,红色的精灵吸引着包袱最重的男性,即使末日来临作家也永远迷恋背对众人的神秘性。对地、火、水、风等元素的利用不很高明。@第二届武汉4号线柏林电影周 |
|
前面我都挺喜欢的,结尾实在是瞎,放弃了轻盈讽刺,又没有搞出沉重深刻来。全世界死个七七八八就为成全男主,就,太自我中心太搞笑了吧。p.s.我觉得男主这种人难以成为一个好作家,他太自我中心,对自己以外的世界太不敏感也太缺乏知觉了。 |
|
电影前大半把一个自大又脆弱、嫉妒心强、疯狂在意他人评价的讨厌男主角刻画得挺好的,拍/写的也都很有细节。本来可以四星的,不料结尾竟然是靠大火烧同志和出版商得绝症来帮助他成长(还把他们变成写作素材),实在不太喜欢这个处理方式。 |
|
2023柏林评审团大奖。佩措尔德算是前进一部但是还是只差一步啊啊啊,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二部。一眼认出去年奇遇《公理》里面的小胖子,这次演一个创作焦虑但才华有限的暴躁傲娇作家处理得还是挺不错的,相比之下“末代柏林影后”葆拉贝尔的发挥就……很有限了吧。表演控制上其实一直在营造某种间离感(还是挺所谓“柏林学派”的)。剧作虽说比较传统但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自我指涉结构,同时用有限视角也成功把很多关键信息隐藏了起来,最终也是带有相当的寓言性。导演技巧上成功营造了不安气氛,技巧精湛,临近结尾那段声画叠用真棒! |
|
开始以为红天空的设计和冯提尔的《忧郁症》一个思路 但到头来完全不一样 这不是个神秘形象 更像是红色东德的历史幽灵 它和男主的的头发一样成为症状 困扰思维导致障目 看不见周遭发生的应急事件 这种敏感和紊乱既让笨拙的男主只能退到观看而非参与的位置 而且欲望过剩只能启动超越快乐的原则 因此必然成为和谐环境中的破坏者 他的理念中心位置 也随着女主经历的揭破而一文不值 这就是俱乐部三明治碰上千熬百煮的牛肉汤 充满了各种互文 所谓的爱不过是妄想的占有欲 而他能够制造的 也不过是文本的垃圾 能留的下来的作品 则是止于剽窃 |
|
总算理解了一位影评人朋友的话:Petzold要尽可能收起自己的才华,电影里越做加法越精彩这套对他行不通。虽然不如Undine,还是对这样的才气五体投地。PS我有个朋友长得好像男主,不高兴的时候也像,还好性格没那么烂。男主好面子没头脑不高兴就是白羊座+狮子座嘛,憨憨傻傻火像星座,配火片儿非常合适。主题曲in my mind - Wallners和竖琴黑胶唱片都好听。 |
|
3.5 寻求转变的佩措尔德,稍弱于以往。 |
|
能不能不要再献祭性少数群体couple换来顺直男成长啊???看完简直大翻白眼。而且这男主真的……无从吐槽。 |
|
Afire,在三联形式的摄影集中,背影、肖像、大海,隐喻了对现实的艺术加工,而怪咖作家男主,深陷在自我中心主义的烈焰中,既不好奇,也不追赶,更缺乏观察洞见,不停往心灵小灶添柴。他远没有自己所以为的那样热爱工作和文字,沉湎于大梦,直到真实的大火,给他制造了无情占有,亘古的爱。 |
|
看来只有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惨痛,才是击碎创作者傲慢的唯一利器。 |
|
已知元素精灵系列之二,那么谁是火精灵?不是女主,是自我傲慢的蠢直男主。一开始我也被葆拉•贝尔的红裙所迷惑,后知后觉,男主才是从不下水、缺乏包容、固执自我的火元素。零星的几笔(与神话勾连、典型的男凝视角但都只聚焦日常而拒绝欲望)的桥段依旧能隐约看到柏林学派特色,但更专注于当下,更像是精英知识分子喊话现代艺术创作摒弃想象直面现实的小品。从佩措尔德的维度是一次难得的改变,但从另一方面看,本身这也有一种影节优质电影投诚的嫌疑:两性/同性议题,当下世界灾难,以及选角上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欧洲白人自负艺术家…… |
|
HUSH的《娱乐自己》真是贴切:「而我的心 时常在练习和你翻云覆雨 我的身躯 也只是赖在床上翻来覆去 我渴望你 像沙漠里的尖刺练习花语 言下之意 也只是荡气回肠春来又去」到头来,爱情就算烧成灰,化成泥,你在俯瞰它的时候,仍然在仰视,会凝噎,会震颤,会仓皇离去,再在焦黑荒土上,邂逅一朵花。当然,谁能忘怀本体的繁盛?贯穿庞贝的刻骨铭心,缠绕彼此的天荒地老,如那背影,无需肖像,也能清晰辨认。 |
|
不到十秒就想打五星 |
|
三星半。1.写作者身处世界之中,抱着书写世界的愿望,想拉开距离观察,却常常失焦而目迷,徒然感受到庞大而无助的自我,无法快乐,难以成眠。无论佩措尔德拍到多少,看过电影都能明了,他对这种处境的深察与悲悯。2.亡友拍下娜迪亚面朝大海的背影,泳衣的背带在照片中央系成X,是编辑在他草稿上画下的叉,也是困于创作焦虑而一叶障目触不可及的未知世界。3.佩措尔德的问题是有时过于易看了,象征与结构设计让意图几乎裸裎在外。 |
|
轻松又讽刺,浪漫又深情。不错的一出爱情小品 |
|
非常巧妙妥帖地讲文学叙事之想象的力量植入到电影叙事中,造成轻盈灵动之美,“红色天空”的视觉并未出现在全片,尤其造成一种整体性的想象。想象揭开被遮蔽的生活真相,真相里饱含着超越虚构的神秘生命力量,饱含着可能性的艺术。结尾那对情侣的尸体,衍生到庞贝古城的情侣尸体想象,很容易联想到罗西里尼《意大利之旅》那段那不勒斯考古现场的情侣尸体,一种情感的奇迹,自我发现、自我确证,相信世界的超越力量。 |
|
8.0。藉由創作譜系中少見的諷刺喜劇,佩措爾德在影片的表層復現了法式經典度假題材的氛圍與人際關係,從而讓絕大多數時間內的情節發展被一層桃源般的幻想氣泡所包裹。殘酷的世事化身為時隱時現的旅途煩惱,不斷滲入氣泡內部,以至於最終抵達時又被氣泡中人代之以另一重自主放大後的誤解。此種設計遇上大量對氣泡中人男性氣概的解構嘗試,使得每個段落自然附著有多義性。但這些精巧的手法仍停留在佩措爾德的安全區以內。 |
|
从影片的开头就给人感觉会是一部沁人心脾的电影,导演把最激烈的感情反而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含蓄地展现,莫名又贴合作家这个拧巴敏感又自我的人物性格,开头和结尾都可以打到满分完美,中间部分也是把剧情分布得错落有致,动情的时刻是如此隽永。本届我看过最喜欢的片子! |
|
3.5
给我的感觉不像德国电影,反而更像法国或者意大利的电影。整体观感很chill很轻松很淡,同时后劲又有点大。画面和配乐都美好,除了男主倒是还蛮德国人的感觉。
自恋、自负、自私、傲慢、无礼、多疑、愤怒、善妒…都可以完美地诠释男主这个人。很大一部分对于男主的刻画都戏谑又真实,又总是有点像会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事情,尤其是直男,所以当山火作为意外突然地闯入打破最后一丝幻象时,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去看山火,好像大家看到的都会不同吧,有人看到火有人看到光,有人看到生死和脆弱,也有人看到欲望和坚定的爱…似乎火光能检验一切人的本性。
记得报有同理心地去观察周遭的人和发生的事。善良一点,祝你和我。
既然“一旦相爱,注定消亡”
可是即使无法相爱也注定消亡
所以别浪费了爱。 |
|
或许这才是燃冬真正该拍成的样子,穿插在四个人中恰到好处的文学性和诗意,意象的使用也毫不突兀。Paula在餐桌上背诵海涅的诗令我想起上次打完通宵麻将去吃早饭,我们在重庆小面馆的桌上交流背诵多年前自己喜欢的诗。而我们至今能复诵的诗恰也暗合我们的内心追求。我背的是“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跟片中的海涅“一旦相爱,注定消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大胆地奔赴爱的覆灭。 |
|
【9】不知道为什么,没被电影里的任何情感打动,而是看到Leon看到两俱尸体无动于衷,才潸然泪下。因为那就是过度偏执,自我,敏感,脆弱,寂寞本身。有些电影在拍诗,而佩措尔德的电影已经进化到是诗的本身了。剧情化作流动的时间轴,捕捉一切文本,镜头推进,移动,定格所有美丽,包裹成他自己的故事。山火欲来的暗流涌动,游走抽离于文本(梦境)与现实之间,引用Kleist的诗幻化为火之元素,当他们相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死亡。真真假假,文本与现实,落脚点都可以是In my mind。 |
|
火情的升级是Leon对人际关系愈发不信任的具象化体现,于大火中紧紧相拥的Felix和Devid更衬托出Leon爱而不得的悲凉。Leon有点像Incel男,把自身对爱的缺失归咎于容貌等外在因素,主动拒绝接受事实,并对他人持有敌对情绪。看海的人其实在看摄影机,说明影像所记录的“真”其实并不客观,这种视点问题与全片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每个作家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最纯粹最朴素,Leon认为没文化的人没有评价权,但Nadja其实是学文学的。Leon本以为Devid是Nadja的男朋友,但又其实是Felix的。Leon作为离群者,清高自傲地观察另外三人的愚蠢,但从别人的角度来看,最愚蠢的又反而是他自己。自以为的真实,往往在很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最后Leon的新作品,加上了Felix的照片与Nadja的肖像,就是一条最常规,但又最实用的救赎之路。 |
|
#SFF70 I get it, but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how a white male writer’s fragile and egotistic masculinity, which is translated into his writing anxiety, being reaffirmed by queer sufferings and his own creation of a mystical Goddess. |
|
如果说影片花费平庸的时间来等待无果的救援(虽然沉得住气),那是因为它在照顾人物心理的同时也跟他一样将世界忘却,包括虚构和激情的力量,最终匆匆导向其预设的道德启示,狭小的作品。 |
|
#73thBerlinaleWettbewerb#用文本叙述的情感张力去试图逼出视点镜头的异质时刻,这是佩措尔德从《过境》开始就一直在尝试的创作方式。《红色天空》的突破更多是在类型上,这固然是一种更商业化的尝试,但杰出的剧作还是让故事最终来到了熟悉的佩措尔德电影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