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片的口碑还以为是什么大烂片,结果比预想好很多。本质上和前作父亲类似,是透过家人的视角表现对特殊生病人群的关注,亲情关系更像是关注的随附赠品。普通观众也许会为儿子在爆发病症时的一系列行为感到矫情,但以我个人有限的认知,这其实是抑郁症的真实写照。相比前作,导演这次对病症的表达更加直接--放弃了上一部的视觉语言而把病症完全寄情于表演与台词,既写实也似乎有些冒险。不过对于体验过类似经验的观众来说这种表达是准确的。虽说故事总体略平,但是主要演员的表演还算精湛。凡妮莎的演技还是一贯浑然天成,其他几位主演也差强人意。休杰克曼的表演更多是让观众看到努力,但好像总差一口气,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做得更好。而安东尼霍普金斯仅仅出场一场戏,就能将所有感觉演对,只能让人感叹可能这就是肉眼可见的天赋差异。 |
|
打一星的確定有看懂嗎? 這是一部看完會很惆悵的電影,也許每個需要投射感情和期待或被投射的人,都應該要進戲院認真地看一遍。 |
|
我已不想再看任何探讨家庭关系的英语片,尤其是父亲出场永远西装革履每天在80层高360度全钢化玻璃背景是纽约CBD的摩天大楼里开会的那种,太无聊了...
还有,2022了,不要再倡导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了好吗,真想回以霍普金斯那句 “So, what?” |
|
与其叫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不如改名叫困在思维定势里的大人。台词倒是挺真实的因为好多对话都在我和我妈之间发生过,这么说剧情也挺真实的因为从他人的视角来讲很多情绪就是莫名其妙完全无法感同身受的,可能这种隔阂感也是导演想表现的一点(并没有)有时候一想大人也挺可怜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没有被好好对待过,一代一代代际相传,永远有人在当这个“儿子”。顺便一说如果真想有自己的人生还是不要随便生娃了吧好像随地大小便一样 |
|
当父亲质问儿子自己爱上一个人是否错误时,整个情绪就将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对孩子的期待不代表对孩子理解或关心,很多大人不明白这点,尽管自己也曾遭受到这样的经历,结尾还跟前作一样有个小设计,但故事本身实在太平淡无聊,霍普金斯老爷子客串还是挺惊喜。父子回忆只有那场海边游玩也太可怜了 |
|
误把猎枪当礼物,那只是凶器。错把谶语当呼救,那却是遗言。以为教他游泳就可以剪断脐带,生命里溺水就只能割断亲缘。生活还要继续,我却无法继续。旧照无法缅怀,只会悲痛欲绝。五十岁的男人对往事念念不忘,重塑生活的同时怎会把宝贝当成垃圾抛弃。我用离开将你推倒,你用离开在我心中划上最狠一刀。 |
|
电影名是儿子但大部分特写反而给的是那个有钱精英白人爹,你不能指望着一颗心崩溃了再用所谓的爱去弥补吧。当爹实在是太容易了,一点点陪伴和牺牲都仿佛是珍贵的付出。而这些耐心都是有条件的,相互理解是如此困难。但不管怎样,还会有另一个女人抱着安慰他,“你做的已经够多了。” |
|
不一定有原因,没有海鸥的特里波列夫一样会使枪。最后还是流泪了,但看哭了无法成为一条好标准,观感甚至可以说是震惊到失望。但绝不是跟前作相比的落差,因为前作的主要功劳在剧本里建立了,剧作家转换导演身份后只是如实地视觉化了,而这次,他也堪称偷懒地还原了剧本(除了视觉化了霍普金斯),真的就只是停留在了青少年抑郁症。如果没有布图索夫《秋之梦》“前传”般的戏剧版在前,落差或许也不会这么大。舞台上看到的是一个高龄的儿子和年轻的家长们,没有囿于不幸婚姻给下一代的伤害,更多是to be or not to be,他一定深入思考过,才能对巨婴家长们发出冷笑,才能果决地选择结束。而银幕上,当然,家庭伦理框架内也是一出合格的小戏,但就只是纯良少年的泪水凿穿了父母的心。 |
|
不理解为什么要从他爸的角度来讲故事,明显从儿子角度讲更有意思啊,能用各种细节挖掘出更多东西吧,比如为什么心理出现问题,父母感情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儿子心理的等等。 |
|
哭得停不下来
对于痛苦会过于共情,虽然从来不至于像儿子一样真的生病但我知道抑郁症患者真的会痛苦到失去活着的意义。
片名叫the son但这个son应该是狼叔,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总会无形中带着曾经这样被对待的影子,曾经的创伤也不一定就可以靠自己疗愈好,他希望给儿子更好的但最后也还是逐渐活成了自己的父亲。Theo会一样吗?他会看着父母感情破裂逐渐失去活着的愿望吗?有了一个更加痛苦但也更加小心翼翼的父亲,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叙事对创伤缺少挖掘,只是力在着重表现痛苦,从一个人的痛苦辐射到他带给每个人的痛苦,好在大家演技都在线,痛苦倒是渲染得很到位。最后一段幻想有点牵强,为了结尾而结尾,强行再渲染一遍父亲的痛苦。剪辑确实不如《父亲》惊艳,一些镜头语言的插入也显得莫名其妙,但感觉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
|
这世界只是不适合我,和像我这样的人,不过没关系,我会去别的地方试试运气,祝我好运。 |
|
电影院抽泣的人还真不少,虽然有些情感还算打动人,但是确实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电影。 |
|
Nothing’s wrong but nothing’s exciting. Industrial product 看的時候忍不住想 兒該是Paul Dano呀 可惜這戲遲了20年 |
|
可能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从头哭到尾,尽管很努力在压制自己的哭声,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前后排的其他观众。小时候父母离婚时候的梦魇,得了抑郁症之后的困扰,无法释怀无法挽回无力的游荡,好像把我所有的伤口一帧帧的铺开,一片片的回放,痛不欲生。最后儿子微笑着看着小声平静交谈的父母,和他们说要去洗澡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一定要马上死去,因为我害怕这一刻的美好也最终失去了。那一声枪响犹如意料之中想起,海边的幸福感、信任和快乐,就都成为了永远不能失去的东西。 |
|
上一部的《父亲》利用剪辑,精彩地视觉化呈现阿兹海默病人的痛苦,令人叫绝。而这一部《儿子》则完全平淡且无聊的讲述完一个抑郁症故事。本片互相映照呈现两对父子,休叔即作为儿子被父亲训斥,又作为父亲强迫儿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而作为真主角,他的自我安慰和自我反思则是真正占大篇幅的,反倒是抑郁症儿子戏份极其少,甚至让我疑惑这片是否真的是在讨论抑郁症。表现手法平庸,故事无聊,难以产生共鸣,甚至感觉儿子应该是厌学而不是抑郁症,因为为了呈现他抑郁症,除了自残就是不上学,导演可能还是不够深入了解这一群体,整部片都太流于表面,而且两个儿子都没塑造好。 |
|
前入围2022威尼斯主竞赛。有几场戏写得实在大师手笔,比如儿子离开母亲家那段对话(全是半句话或者一个词),以及父亲去看望祖父那场戏的精神分析式对话。但是顺拐之处太多,以那把放在洗衣机后面的枪为最(按波米说法这是暗讽共和党拥枪政策),狼叔的演技有点塑料(相比之下凡妮莎·柯比真不错),以及片子的底实在是不够结实(以为儿子病因是父母离婚,没想到真是只是父母离婚……)比导演前作还是差点意思,但也不至于算是个烂片。 |
|
《The Son》是挑觀眾的電影,比起導演前作《The Father》,或許稍顯「平鋪直敘」與「無病呻吟」,但前者適是去藝術化、生活流的表現,而後者也本是憂鬱症病人常受到的誤解。於我而言,本片有着東方家庭電影的細膩,以及一個令人心碎(但不意外)的結局,是足夠動人也有足夠說服力的。 |
|
其实就是就是一个儿子长大了,清醒的看到自己在父母心里是没有位子的。
依赖性人格的母亲眼里只有父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生命的幸福。离婚后的愤怒和不安全感不敢发泄给父亲,而全部发泄给了儿子。儿子似乎只是她追求恢复夫妻关系的筹码和工具。
父亲的眼里只有事业,只有事业成长才能对抗他自己的父亲。
继母的心在追求幸福婚姻,而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原配妻子和孩子。甚至并不会内疚。
看似幸福的一家人。每个人都在孩子不碍事的时候爱着孩子。
在碰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问题的时候,儿子是并不在自己参考考虑因素里。
每个人都真心的想去爱,每个人又其实无法给与孩子真实的爱,他们口口声声都是爱,其实他们最爱的是自己,他们的爱在孩子听起来更是撒谎和背叛。
所以那个孩子终于自杀了。孩子最后死之前是带着笑容的,因为他知道了父 |
|
第一次哭是在他当着医生面反复恳求父母带他回家然后被父亲回绝,不是难过他无法回家,而是深知只有把他留在医院才是最好的选择,真正需要承受日复一日难捱的痛苦的,只有儿子本人,真的心疼他。但第一次崩溃却是在他们改变主意决定接他回家…完蛋了…你们都被他骗了,在他的思维模式里,不能再伤害自己是痛苦的(留在医院),想要回家并不是因为父亲能理解他,而是,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伤害自己啊…直到他要去洗澡,我简直捂眼不敢看了,那种“快乐”“释怀”“轻松”,恰恰是他已经决定要“解脱”才会发生的反应啊!这部没有《the father》好,主要是因为没讲清楚这个,少有人能理解抑郁症的世界、面对世界的体感和逻辑,所以关于父母总是活在自以为自我感动和救赎和痛苦的延续中这件事也无法更好共情,但总的来说,搬上台面值得多一星。 |
|
比起前作《父亲》在戏剧性上的表现力确实是差了点,毕竟前作最大的亮点是利用了父亲的第一视角,不停的在不固定的场景上面进行的切换,使得观众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可以全身心的走入他的世界,去感受父亲的心理和困境,但遗憾的是本片并没有持续这个叙事上的亮点,而是趋于保守,选择平铺直叙了,想探讨的主题也落入了俗套,像什么父母的陪伴和能引起观众思考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已经被不同人,不同媒介重复讲述了太多,结果还是囿于“应该多多陪伴孩子,而不是全身心放在事业上”这种无聊且没有新意的落点上,显得有些敷衍,没有新意,也没有独到之处,但有一说一他这个故事对于已为人父/母的人而言又有一定的,正确的道理,所以我不必要把话说死,给个差不多的分数便足矣,希望以后这部片子对我未来的家庭关系也能给到我一定的思考了。 |
|
三星,个人认为输在对青少年抑郁的理解。
第一部阿尔茨海默基本是个不可逆的大脑疾病,从第一视角呈现患者的世界,能让大众理解得这种病的混乱和恐惧,能让照顾者多一些耐心。
第二部青少年抑郁是个心境问题,是可以工作的。不管看精神科吃药,找咨询师访谈,跟家庭系统工作,做认知行为治疗,甚至最后的危机干预,都是有很多手段的。可是影片里这些专业人士虽然出现了,但他们的工作基本没有呈现。没有跟青少年的工作,也没有跟父母的沟通,所以从头到尾父母和孩子的互相不理解没有一丝改善。我不知道美国心理治疗系统的现状是不是跟影片中一样,至少我知道能做的绝对比片子里多。
最后儿子回到家,父母还天真地幻想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能够重来,丝毫不担心儿子在浴室干什么,压根没想起那里还有一把猎枪。这是当爸妈的能忽略的事吗?我不理解。 |
|
3.5 最近一直在寻找生命哲学上的答案,听了一些心理学的播客以及抑郁症相关的分析。其实我是相信这部片子比较好的还原了抑郁症的表现和现实中所遇到的状况。汉斯季默的加持给这部片子在声音设计上做了非常精妙的处理,导演在空间设计上更多的考虑到了窗户的运用。
但是,在看完之后想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本片目的在于去塑造儿子,但是整部影片都在着重笔墨去塑造一个失败困惑的父亲。可以改名《困在家庭关系里的父亲》,虽然说父亲这个角色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上一辈的儿子,是一个前后的呼应,但是很遗憾他作为儿子的那一面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处理,父亲的一面反而塑造的很好。
最后就是表演上父子演绎的很精彩,一度让我看的很震撼。我个人觉得不至于六分这么差,7.5是完全有资格拿的到的。 |
|
作為“家庭三部曲”前作的《父親》借助視聽語言再現了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所看到和理解的世界,本作卻放棄了這一新穎而寶貴的“病理”的、同時也是感官的敘事視角,改以直到兒子自盡仍未能理解他的父親和周邊人為視角,這使影片在質感上滑向了通俗情節劇(melodrama)。儘管不成佳篇,但不可否認間或有些佳段,例如父親同祖父的對話所傳達的育兒困境宿命式的遺傳,以及兒子離開生母家時二人吞吞吐吐的台詞。結尾放大父親在再婚妻子安慰下的痛苦,而令生母完全缺席,這種不算太說得通的處理方式,又強化了影片中年白男的視角及其缺陷。2023年3月18日21:35於博納UA花城匯9號廳。 |
|
某种程度上的“极坏电影”——既可以从刻板认知叠化的拍摄层面浅究,又可以从一味传输无望情绪的绝对悲情上批判。抛却预期,和泽勒前作《父亲》一样,《儿子》的成片视角正是更大维度的抑郁“儿子”本身,一切成片逻辑都像是抑郁者本身认知里,那些符合外界期许的开解与难以逃离的无力。但也因此,影片无法自愈的极致,汇聚成了人人皆有病的当代景观,而最值得诟病的,就是将一切死因都归于世代无意识传承的“爹味”——显然对很多人而言,它是合理的。 |
|
@ B+ cinema moko /困在心緒裏的不止是Nicolas,還有Peter,還有導演自己。視角置放出現很大的問題,讓敘事層面變得單薄蒼白。儘管看到最後有陷入情緒的無法自控,但很可惜這種衝擊來的太晚。港譯《兒子可否不要走》,宣傳語是“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私認為很符合電影基調,且《單車》這首歌的敘述角度也match。 |
|
#79威尼斯# 群星上演大型灾难现场,全部心理戏都用大幅对白不仅不能令人同情,反倒凸显无痛呻吟的苍白,本想让题目一语双关的导演这次玩砸了 |
|
降低预期看的,在同质里的家庭片中是没到不能看,但比起the father就真的很难看了。 the father厉害的地方是它的剪辑和叙事能让人真切从失智老人的视角中共情,而这部里的白描流水叙事完全无法做到。即使父子演出是真的很优秀,但观影时仍然非常割裂。再有就是普遍批评的主体叙事不明确。可是kirby真的好美啊😭😭 |
|
我觉得“儿子”的演员,其实是根本不理解自己在演什么吧 |
|
【16】没有激烈,却也不够压抑,再者也没有The Father那极妙的视听语言和表演。尽管最后一幕是一记暴击,可整体看来依然索然无味直叫人犯困。不过当初被困住的人长大后又困住了另一个人,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
|
很有共情力,冲击力。子不知父,父不懂子,父亲只想用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从儿子口中得出想要的答案。他无法解救深陷痛苦的儿子,自己也陷入失控的生活。两人从未真正走进过对方的内心。父母感情不合,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工作忙,父亲组建新的家庭,跟儿子缺乏平等又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些都是打破儿子心理安全的防线,是儿子痛苦的根源。枪声后的后劲,持续了我整整一路。有些东西,确实过不去。 |
|
“The Father”有多优秀,“The Son”就有多平庸;前者是借着时间和空间的调度让故事变得有多精彩,那后者的平铺直叙就有多让人大跌眼镜。这个电影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文不对题,明明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儿子的戏份少的可怜不说,关键人物也立不住,硬生生被拍成了困在心绪里的爹娘… |
|
儿子这个撒谎成瘾任性自私的抑郁症患者,很不讨喜。影片后半段,有种无奈父母送网瘾少年去戒网瘾中心接受电击疗法即视感,既愧疚又没有办法,终极纠结,无解 |
|
2.5 没人想看精英主义老白男的self narrative和self pity |
|
很适合我,港译片名是对本片的剧透 |
|
完全不能共情的白男电影,父权制度下的我们所有人都在等那声枪响 |
|
没有人可以合理化精英顺白男无聊自我挣扎的戏码,阿狼也不行 |
|
借抑郁症批判有毒的男权文化,越真实越残酷,导演太狠了。 |
|
对结尾的处理无法忍受,父亲的想象中儿子回来了,虽没有按照他的理想子承父业,但也算是实现了高完成度的作家人生,儿子说感谢父母曾经的付出,然后书的扉页上写“献给父亲”?母亲的疼痛无人理会,戏份完全消失,一切成了父亲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即使这是父亲心中自己的设定,逻辑上也说不通,儿子怎么可能只在扉页写一个人的名字?发现想象破碎之后父亲躲进后妻怀里大哭,重新演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男孩,试图从后妻幼子那里寻求安慰,独身的母亲的失独之痛再次被忽视。电影重点不是得抑郁症的儿子,而是困在爹权里的父亲…… |
|
儿子不一定是父亲,但父亲一定是儿子。片名是The Son,主角是父亲,看似在讲抑郁的儿子,却是聚焦在这个既是父亲也是儿子的人的身上。影片很有质感,从第一帧起,整体色调即是恹郁的。或许是放低了预期,没想到竟令我有些喜欢。从表演到细节,隐藏了许多人物过往生活的信息。前作The Father有了独特视角的效果加成,本片则从平实的故事出发,着重剖析人物身份及生活中的微末细节给家庭带来的巨大波动。整体剧作是细腻的,只不过结尾稍显累赘,在枪声后,父亲回忆起在孩子幼时自己教他学游泳的画面,在此处便戛然而止,则可以给到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
|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既指代杰克曼的抑郁症儿子,也指活在父亲阴影下的他自己,这种压抑父权家庭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可惜片子将视角集中在中年父亲身上,削减了观众对儿子角色的体谅,杰克曼的形象也偏高大帅气,批判立意少了很多。 |
|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完全不具有《父亲》的感染力,儿子可爱情绪化,父亲优秀尽责,随叫随到。可是主创有没有想过,这样式儿的家庭关系是整不出来抑郁症自杀的儿子的,不想上学就说不想上学的,他懂得表达,懂得质问,爸爸懂得为了家庭让步,协调家人关系,放弃事业,母亲不再斤斤计较,积极缓和气氛,让人无从理解孩子的动机。抑郁症是病没错,但它不应该是一个迷。像《父亲》一样从病人视角展开是很生动,即使有疑问也会被感染到。但本片里显然有太多喧宾夺主的东西了,关注抑郁症群体了吗,关注了,但没有关怀。//老套路了,但愿以后再无翻拍。 |
|
No offense完全理解抑郁症的痛苦,但是背景铺的不太够真的很难让人共情,全程就觉得这么好的生活爹疼妈爱还有钱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sorry我知道这个视角可能有点不食肉糜,但是导演要的那种观感是真的没拍出来啊。你如果想要展现儿子的心殇,就不应该把镜头对准父亲和和气气地试图弥补这段关系的时候;如果要展现父亲他的原生家庭的痛苦,就不应该把爷爷的问题冠冕堂皇的一笔带过。现在这个呈现效果,整个故事的着力点实在太涣散了。 |
|
挺失望的,起个大早看这部片子。他爸不懂孩子为啥焦虑,观众也不懂。焦虑症的问题流露于表面,也讨论在表面。父亲的离去在孩子心中始终是个坎,但是所牵涉出的问题含糊不清。是父亲的离去让自我存在怀疑,重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叙事并未表达清楚,故事结构单一,还是人物内心张力不足。与《父亲》相比,这部差太多了。 |
|
继续发扬金基德的遗志。取个标题写儿子,同时重点写同样作为儿子的男主自身的问题,这样的想法,只要小学毕业了应该都不会再有。 |
|
生活还要继续,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压力。 |
|
参考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
|
只有爱是不行的,爱不一定都是良药。和《父亲》有些许呼应。 |
|
导演怎么这么懂这些病? |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 The Father》里的第一主角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 The Son》中的第一主角却是患有抑郁症男孩的父亲,这不免让我觉得有些内容不对片名。& 观影过程中回想起去年出精神病院后的国庆节期间,曾经比较乐观开朗的我却莫名感觉不到开心快乐的情绪、一度陷入抑郁痛苦的状态,我那时也想过一死了之,但终究还是没有像片中的“尼古拉斯”那样做出行动,庆幸自己后来就逐渐有所好转了。 |
|
演员和观众之间总是缺少火花,最后一幕还是有水平的,霍普金斯老爷子那句话加速了引进大陆进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