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剧院的椅子还没有公交车的舒服 |
|
2.7/10 #NYFF 即便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向家庭/传统回望的作品,但鲜少能看到朴实的真诚,被不断切碎的影像所能够展示出的都是一处处被精心设计过的"情景",那些家庭剧场,嬉戏打闹,那些游戏,都彰显着一种"家庭"的姿态,而不是家庭本身,而且太多部分过于喧闹与嘈杂 (比多兰还吵)。缺少太多入微的且连贯的细节来实现更沉稳更富有力量的表达,以至于那些短暂的"爆发"时刻都显得如此没有说服力与力道。人物线仍有模糊不清之处,剧本结构也仅存一个"夏天"的柔弱维度,之下全然坍塌,颇有过度随性地"讲到哪是哪"的味道,以至于结尾亦是匆匆。个像未有深度,群像却又总是被割裂或匆匆,未有结尾的家庭合体刹那的镜头值得称赞。 |
|
西班牙女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就抱得今年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而且战胜了包括我国正在创造文艺片票房奇迹的影片《隐入尘烟》在内的十几部其他竞赛影片。同样是写当今农村、农民的生存状态(该片写的是果农),同样完全由当地农民素人演出(我们的还藏着个著名演员),从完成情况看,西班牙电影要更高一筹。两部都是关注当今底层农民生态的好片子,值得对比着观看。技法上《阿》一家四代的群像写得生动,家庭生活、劳动场面处理真实、活跃;《隐》突出描写两主人公,细腻、深入,而处理村民们就过于简单、呆板了。主题上都是在关怀底层农民的困苦,《阿》片还写了农民的抗争,《隐》则让主人公处于完全逆来顺受的无力之中。我们“哀其不幸”,但“怒其不争”的态度总应该有吧?! |
|
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还是片里的小孩那样,默默看着,不做出回应,继续在阳光下玩乐,明明都快要饿死了还不知道为生计发愁。大人的身影总是折射出更大的阴影。 |
|
咱就是说,再也不想在地质礼堂看电影了 |
|
北京剧院关门吧,什么破椅子,严重影响观影体验。 |
|
#72nd Berlinale# EFM online-主竞赛-金熊。今年主竞赛第三部农业题材(卡洛今年这个谜之选片路子),应该主要也是非职业演员(演父亲这位要是演员的话,那就是个太厉害的方法派了……),花了好多笔墨拍加泰大农村果农的劳作以及丰收庆典。西班牙-拉美式大家族故事,爷爷、父亲、儿子、两个女儿都有各自视点段落,那么多人(有名有姓都十几个)的群戏居然拍得丝毫不乱,导演调度和剧作够厉害的!没有选择这类故事最常见的“童年的终结”式的孩童视角;也没有刻意放大果农和资本-地主对抗的线,反而把它化在大家族的吵吵闹闹和忙忙碌碌的日常里面,带出各种阶级话语(一丢丢种族话语),同时又有着明显的女性视角。应该有奖,非常值得一看。 |
|
(二刷)次女的视角实为核心。电影没有在回避冲突,而是大人们努力在让孩童回避不确定的未来。剧本相当坚实,经得起各种爬梳和细读,零碎的细节都是大主线的注脚。每个人物的言行都是成立的,这就已经比比《隐入尘烟》高明了一千个《三个冬天》。从纯粹文本出发,以纪实姿态完成艺术呈现,即使再怎么成熟和无懈可击,即使再如何“越想越觉得好厉害”,依然没有办法改变它叫人昏昏欲睡的事实…… |
|
温馨细腻感人,哀而不伤,看完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动容和单纯的快乐。桃子树和太阳能板是农业社会用尽最后一点力量与更先进的工业社会的抗争,这似乎是一种对广袤乡村的未来寓言。导演对矛盾冲突的处理很精细,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甚至劳资纠纷,处处点到为止,并不急于引爆,把这些不开心融入到了大家庭的细碎日常之中。让我流泪的一幕是爷爷跟着孙女唱起了歌,歌词中饱含对土地的深情,这种情感就这样代代传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大抵如此吧。 |
|
强悍情感纽带下的隐秘裂痕,如淌着汁水的果实被轻易碾碎。很难想象导演是如何做到的,像和一大家子人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亦留下她的足迹。旁逸斜出的影像似杂草般野蛮生长,不见谄媚的表达欲,只有充满生命力的人物轮廓,站在必将消亡的旧时代,拔剑四顾心茫然,与强大的、无形的、虚构的敌人宣战。 |
|
BJIFF2022第五场。从题材到表达方式,毫无新意,只有困意,见过太多。看到不少就前作《九三之夏》而言有所突破的点(但催眠)。群戏处理,人物转变,父权—家庭/资本—劳动者/土地—人的矛盾关系(很好,就是催眠)。却仍不喜欢卡拉西蒙的温吞、四平八稳,置若罔闻的伪客观视角(且催眠),让其呈现出来的态度与片中父亲有几分相似。 |
|
3.5,能看到馬特爾美學對整個(西語)電影持續性影響,當然也只是形似而非神似。但依然能看到真實土地和人真實的生命力。和另外一部柏林主競賽相比,所謂趣味和審美層面的落差,大概就在這裡。 @BJIFF2022-電影資料館 |
|
父权差点拆散一个大家族,与光伏成功入侵加泰传统农业,构成一枚硬币的两面。西班牙人的安土重迁情结不比我们小啊。导演对自己土地的热爱和对家族群像的构建值得一座金熊奖,演员竟然全部是非专业人士,我惊呆!(因为剧情其实没啥波澜,完全是靠人物在驱动) |
|
三星半。从爷爷没有桃园地契这一线索开始,故事的结局就已经被圈定,而导演卡拉·西蒙重在表达,不可逆的成因。影片中的女性,无论什么样的年龄,都以高度的敏感预见了未来。而男性并不痴傻,静默、倒戈、发泄,都是逃避的呈现方式。故而形成了双重角度,统一态度。这对导演的调度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西蒙很出色地做到了这点。但从一部影片的可看性上,本片的冲突搭建还能做得更好。 |
|
卡拉·西蒙第二部电影长片,获柏林金熊奖。同为乡村生活题材,比及处女作[九三年夏天]的个体化儿童视角,本片则是以多视角呈现大家族人物群像,难分高下优劣。不过平实而琐碎、自然主义式(手持摄影+非职业演员+自然声光的手法也相当接近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群像描摹也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乡村生活经验也没有大家族共处经历的人,或许不太容易产生共情。尽管影片以一个悲凉透骨、曲终点题般的高角度远景镜头收尾(工业化现代化浪潮对传统农业的冲压&人与树被从土地上连根拔起脱离原初家园),片中大家庭里也有或隐或显的矛盾冲突,但卡拉·西蒙始终在淡化戏剧性,让细水长流、微末又辽远的生活舒展在影像中。秘密基地里的游戏和家中的练舞排演使人印象深刻,与[九三年夏天]相衔接,绿意葱茏的镜头则令我魂穿[幸福的拉扎罗]。(8.0/10) |
|
肯定是想升级《九三年夏天》,只是孩子不再是主角,作为导演的魔力也跟着消失了一半。整体流畅自然,但父子矛盾、劳资矛盾几个冲突还是给人一种见过无数遍的感觉。从各个角度看,沉稳缺乏新意。 |
|
全世界的农民都是质朴且蒙昧,全天下的权贵都是狡诈且心黑,不同的是,有的土地上可以长出自由的花朵,向上的枝丫;有的只是向下埋头,自戕互戕,一地荒凉 |
|
现代的浪潮不可逆转地将人推向新的生活,但凝望土地时的爱意和封存进罐头里的果实一样,久久不会过期。 |
|
非常扎实的群像塑造和视听调度,比前作更饱满动人。(solid ground, beloved ground |
|
2022北影节@北京剧院:看到最后还是挺感动的。感觉这几年喜欢的片子都符合我现在对生活的感受,尽力,但是无力;无力,也还是要尽力 |
|
實在是⋯算了吧我和這個導演合不來⋯40分鐘棄⋯農民/小朋友不是我的菜⋯ |
|
本来以为能看到今年金熊的片子还挺惊喜的,但是不得不坦率地承认整个观影体验还是挺糟糕的,我对加泰罗尼亚这个大家族的故事并不感兴趣,而且我实在是没怎么理解这2个小时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以及新能源与农业之间的这个矛盾关系的展现并没有引起我任何的共鸣或者共情。影评人们提及的非专业演员的表演,导演的调度和讲述故事的能力我统统都没有get到,当然我也知道和我个人的鉴赏水平还不够有直接关系,只是很抱歉,确实觉得不好看,等我哪天有机会重新看或者谁给我好好讲解一下,或许有机会扭转,不过大概率是这部电影看过了也就是看过了吧。 |
|
看片子的时候总能想起十几二十年前的姥姥家,由于路途遥远,我大概只有隔年暑假会回去呆上一个月:自家种着随摘随吃的蔬菜瓜果,上山下河去捞鱼逮鸟抓蛤蟆,前院后院,一帮孩子,一群大人,围在一起做饭吃饭,当然也有表演节目……这构成了我少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后来周边林场棚户区改造,大家都搬到楼上,那几个院子好多年没去过了。 |
|
慕名瞻仰,南欧村庄种桃子的《隐入尘烟》和《樱桃园》,也是和《隐入尘烟》放在同一单元里相同议题同种表达甚至风格趋近情况下胜出的作品。同样讨论城乡关系群居变迁,剧情简单自然主义风格,略胜一筹的原因一目了然,群像描绘难度更高,但是却看不到表演痕迹和雕琢感,只有影像自觉,灵动简单又不觉得哪儿拍得粗糙,还是很稳,技巧最高境界可能就是把技巧呈现得了无痕迹吧。 |
|
其实本片并不打动我,三星半打四星为了区别隐入尘烟。希望票房三千万的李导看看什么是自然主义的记录而不是叠苦难buff后的观看。本片是家庭录像的情节,电影的摄影质感,过于松散的叙事削弱了表达。 |
|
想起契诃夫的《樱桃园》,散文化的结构,一家人各自的视点,看起来散,最后聚到砍树的镜头,整个片子就有了很强的落点。结尾很棒,画外声音的塑造很棒,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好几个要吵起来的冲突,都被掐掉或者转移,省略的没那么讲清楚也是很好的选择。也是结尾拯救整个影片的电影。 |
|
依旧自然、灵动。//金熊奖最佳影片 |
|
西班牙的乡土情怀似乎也透着浪漫,同时又充满了现实和无奈。爸爸对着打翻的桃子崩溃流泪的一幕让人动容。 |
|
2022年北影节第六场。过于自然过于单调中段真的很难熬。最后的黄桃罐头与巨型装置之间的沉默对抗,让人不免想起《柠檬树》。第一个镜头很惊艳。 |
|
一半是争吵与愤怒,一半是时光与成长;出色的田园风光似乎可以承载所有问题,也能记下各种感情。相对较多的角色和始终游移的风格似乎让人很难专注,看似温柔的故事始终释放着残酷;但却也可以允许观众只注意那些喜欢的时刻,并保持沉浸在镜头下。这有些犯规,也同样任性。 |
|
bjiff2022 阿尔卡拉斯的非专业演员才是最熟悉这片土地的人。看资料说导演从九千人里选出这一家子的各个演员,培养他们的生活默契,最后呈现在出来的加泰罗尼亚乡村琐碎、人与家庭与土地最自然的状态对于观众似乎不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 |
|
在轰鸣的机械声下,孩童时代的倾塌,土地话语权的终结,和谐而悲情地出现在同一画框中,非专业演员的表演呈现了极为质朴的农村人文群像,让电影具备了加泰罗尼亚传统农业消逝的历史厚重感,但比93年夏天少了些人物的情感浓度。 |
|
完全无法进入他们生活 |
|
2022.10.18.06:05:2022年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就电影的拍摄制作而言,我和「谢飞导演」一样都觉得《阿尔卡拉斯》比《隐入尘烟》更胜一筹,不过《隐入尘烟》作为中国电影于我有特殊情怀(国内上映第一天独自一人“包场”看完后在微信上就跟朋友聊天说整体观感位列我今年影院看的国产片第一名,没想到后来逐步见证了:豆瓣7.7分升至8.5分、收获过亿票房、突然被下架……),而《阿尔卡拉斯》相较于我看过的众多外国影片反而没那么出众,但依然让我收获了不错的观感。 |
|
#12th BJIFF# 下午刚搬完家,床铺都没整理就匆忙来看这个片子,城市打工搬家人,乡土种地被搬家人,只会有越来越少的人能留在热土旧地(很喜欢父亲哭的那场戏 |
|
孩子们在《阿尔克拉斯》里起到了核心作用。这样一来,影片主轴里这条线便更添了一层悲剧性:正如果实将最后在这片土地上成熟,这也将是这篇土地上长大的最后一代年轻人。意大利的罗瓦赫尔和拉美电影应该对本片有着影响,精准的自然主义影像消弭了任何的浪漫化,却也融入了一丝温柔。只是遗憾某些剧情片段沦为工具。影片最后一幅画面呈现出复杂性。如果说乡土电影是在试图用传统的核慢慢消化现代性的影响,那么本片最后则宣布现代的不可消化,它会从各个方面进攻,让乡土退缩回最小的内核里。 |
|
两星半。在温和的田园风景下,埋藏了野蛮焦躁的能量,小乡村也逃不过整个世界变迁的潮汐。群戏错落有致,营造了氛围,但人与人的情感缺乏流动,聚焦于细节而不是内心。呈现出的自然质朴显得有些单薄,所谓现实更像是作为纪录片的真实。 |
|
有些松散,最后的凝聚打乱了节奏,让本应令人振奋的东西显得过分理所当然,但好在影片中日常的细节丰富,并由孩子们提供亟需的想象力与抽象性,电影的终极养料。 |
|
不只西班牙,现在农业现状全世界都如此,是靠一己之力没法挽回的局面,失败的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争取过的过程。 |
|
在阶层的夹缝和发展洪流中的加泰罗尼亚农民,一边与资本大亨爱恨交加,一边雇佣着只在孩子眼中才有些存在感的黑人零工;退耕还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持续高涨,种植园的田园之美也显得越发尴尬。但导演始终举重若轻,全然避免道德评判,只是邀请你成为这个家族的一员,一起采摘、运输,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靠天吃饭的勤劳坚韧,浑然天成的天伦之乐,incredibly cinematic yet emphatically realistic。top 3 2022 |
|
D+/ 中前段很不行,粗糙的切片式衔接既缺乏某些可铭刻的姿势,也没有拍出环境中人物状态的效应。而当人物的内在连贯性到最后1/3逐渐显露出来,并联结到背后的社会政治表达时,又显得过于轻捷了。总体的效果就是: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拍出来就是如此不明所以呢…… |
|
22BJIFF04还是比隐入尘烟更深入,诗意的美化终究是在回避“为什么农村会衰落”这个问题,固执古板的思维和行动何尝不是阻滞发展的劣根 |
|
#BJIFF 越来越能体会电影丧失公共性是什么意思了。整部影片不过是导演私人回忆的拼贴再现,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沦为背景音,角色的困境如此虚无缥缈,一切都只是为了服务于导演对其童年的回溯,实在无法理解这样自说自话的作品如何能斩获金熊。在剧情结构与视听语言上,影片延续了家庭录像带式的风格,真实却尽显乏味,无论是大家庭的纽带还是庄园劳作的日常,都注定只能在特定的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的群体间引发共鸣。【8.18英嘉】 |
|
#BJIFF2022#09 @地质礼堂。剧作扎实,群戏拍成这样也是颇有天赋。最后的镜头看得心颤,也很难不去对比《隐入尘烟》中相同情节的处理,但两部作品的精神内核并不相同,都是苦难,这部是对土地的无限热爱,而后者是一种“家”的情感。总得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也许地质礼堂的观影条件影响观感了吧。 |
|
12th BJIFF No.21@天幕新彩云。老人沉默懊悔着传统人情社会的处事方式留给儿孙辈如今的问题;男人愤怒倔强着吼桃子没收完这就是我的地;女人在丈夫和儿子无力发泄时清脆地给他们每人一记耳光;年轻人懵懂地意识到他们将要失去什么,用恶作剧做他们自己的反抗。只有孩子最快乐,但他们的“秘密基地”不也是说拆就拆掉。群戏是好,参差有序。偏重从女儿这一保持一定距离的视角观察,也很巧妙。可惜主题太旧,日常拍得虽真,深度、诗意和戏剧性却都不够。整场观影都不太投入,示威的果农碾碎桃子那场戏,忽然想念《小姐》河正宇咬桃子,汁水四溢。 |
|
导演最擅长的还是展现孩童眼中的世界,在孩童的眼中,生活的琐碎有了不同的寓意。而在大人的世界中,一切琐碎真的只是为了生活度日。《九三年夏天》因为孩童皎洁的忧愁而令人动容,本片则相形见绌,稍逊于前作中精巧的构思。 |
|
自然主义的心灵影像。 |
|
6/10。开场孩子们在废弃的甲壳虫车里扮演飞船游戏,随之一辆拖垃机将车子拉走,象征他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即将被夺去,但叙事不急于树立农民和资本家的冲突,将线索分散在家族中的个体,他们数代耕耘的土地只是在内战期间的口头协议,地主的后代只许这个家族在最后一次收割后离开。西蒙迷恋于拍摄人身处土地的状态,夏日的炙热、郁郁葱葱的延绵山丘、无数的摘桃场景和多人的争吵,努力把不同人物视角构建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但角色都没有足够的篇幅来发展自身,例如奎米特在深夜开枪狩猎偷吃劳动成果的兔子、罗杰秘密种植大麻和女孩们到集市排练舞蹈的活动,人物的行动没有很好的深入。结尾在农民们一次抗议水果售价过低的集会后,起重机依然如期砍伐索莱家的桃树,一个俯拍镜头展现了一半被毁的果园和奔跑玩乐的小孩,童年的终结伴随着旧秩序的瓦解。 |
|
细微之处见功力。难得120分钟的电影没有多余的镜头。难得多角色群戏让我能很快分得清每个人是谁。每个角色的第一次出场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人物的状态、困境和目标。单看每一个调度设计,都非常简练(和昨天看的核磁共振对比鲜明),但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微观的家庭史诗。喜欢每个人物的表演,达到了纪实与戏剧的完美平衡。(导演还是在一些关键的场次加重了戏剧痕迹,但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效果也都很好。)特别喜欢影片气质里分明的女性特质:细腻、温润、不紧不慢。没有粗暴、焦急和囫囵吞枣。没有不知所云的空镜,没有毫无意义的长镜头,没有装腔作势的表演,没有那些让人坐立不安的拖延。故事里的“中国性”让人感同身受,导演那种完全沉下来平视的姿态让人佩服。看的电影多了,更能分辨谁的东西是真诚的,谁是在那里假装真诚。 |
|
某些地方很值得学习,跟我们这边的习惯不太一样,能看到这样的电影挺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