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电影的长而慢真是有传统...一直想看这部,终于找到DL于是迫不及待的看起来,对11个小孩的足球队真是佩服佩服...电影是传统的路子,以情动人,其实我就是好喜欢这一口,对那些所谓的先锋玩弄哲学神马的...终究觉得不够真诚。所谓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好吗?给6星!加一颗给奶茶~ |
|
王童自我书写,外省人身份,家国不复,渡不过的海峡。消色调,红柿子,国徽,锦旗,总统像,X光片,红蓝笔,意象嘲讽,人生无奈,历史消解。片头院落的摇升镜头,片尾空椅的固定镜头,弱化戏剧冲突,钢琴曲响起,眼泪掉下来。从三船敏郎与《宫本武藏》到白光与《血染海棠红》 |
|
全程含泪,直至字幕起才终于大哭。台湾人的《活着》,一路舍去身份、尊贵、豪宅、名画,异乡成了故乡,留下质朴清贫的一家人,栉风沐雨,落地生根。 |
|
台湾电影界有了王童、侯孝贤,那还轮得着杨德昌出头。 |
|
王童作品,严重强烈喜欢此片。电影风格平实,温情细腻,生活气息浓郁,浓浓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以个人家庭的悲伤苦难来映射整个时代世界沧桑的变化,真挚的情感永留心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当我们被某部电影深深打动的时候,必是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身边的人们某个时候的影子。 |
|
更生活化的台湾《童年往事》。“都跑到台湾来了,还会有什么行动?”孩子们有多无邪,就反映那些大人们有多虚妄。随着第二代渐渐长大,红柿子成为了永远回不去的大陆的念想。“主义”只是政客们捣鼓出来的政治玩偶,但是老百姓的谋生是时时刻刻的,无非就是过日子。王童的叙事很具传统手法,稳。8.6 |
|
挑儿童演员有点不太讲究,国军还没败退呢就已经满口台湾腔了,瞧瞧人家赵哥多敬业,硬是模仿出了一点安徽口音,张世的四川话竟然也不是配音的 |
|
1.无限辛酸。国民党将军家庭在台湾的生活,没有对回大陆等幻想生活的描述,而着重刻画了一家子在台湾生活的艰辛,每个人都任劳任怨,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2.太朴实,太形象,太生活,一个跌倒也让人看了心惊胆战,仿佛她就是自己的亲人;3.姥姥、母亲、父亲的形象演绎得真入味;4.怀念阿太! |
|
苦是都苦,但跟我们不一样的苦,他们苦完了就是希望。 |
|
姥姥从大陆到台湾的这十年,我在哪里都可以,只要全家人能平安的在一起。红柿子是幅名画,辗转内战逃难抗美援朝被俘遣散残破的被贱卖,隐去了历史背景而在影片中它只是故土老宅黑白记忆中红色的执念,也是从影院中出来遗憾没买到的乡愁味道。恋恋不舍到彻底放弃,正是外省人从军官家眷到自谋生路的老百姓并融入到当地的转变。王童就是那个喜欢画画找不到神韵的小男孩,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也不能编导出这么生活诚挚的故事。林象朗园。 |
|
可能在大佛普拉斯中,看到了可能的另一个中国。而在王童手中,仍旧能看到平行空间分裂前的藕断丝连。 |
|
姥姥走的那段 再现红柿子的收尾镜头感人的 |
|
我心想哪有这么夸张连生11个孩子的父母,居然就是王童导演自家的故事。王童之父王仲廉将军49年退到台湾之后的经历,在网络上查询的结果接近空白,只能借助这部电影去看到未曾见过的历史。
1949年的大陆是黑白画面,唯有庭院里的柿子树上布满红色的果实。到台北后转为彩色记忆,吃的水果变成香蕉。再见到红柿子,是在电影院前的摊贩上,是在经历抗美援朝辗转带回的齐白石画上,红柿子早已变成对家乡的怀念。终究还是知道回不去了,终究还是要卖掉红柿子贴补家用,终究是客死他乡。
孩子里给到戏份最多的名叫王光和,导演本名王中和,投影在电影里,纪念自己的童年和家庭。#标记2500 |
|
8/10。丝丝入扣的物象缝合起台湾身份认同之路:家人/购画者喜爱大陆带来的画作,红柿子树上断线的风筝饱含乡愁,红寿衣(孩子们碰了被打)寄托魂归故里的想象;圣诞到教堂接受洗礼/馈赠,奶奶大寿邀请修女,再如进口笔、牛蛙养殖反映出美国文化势力,副官和奶妈的婚礼体现了离开大陆重新安家的生存哲学。 |
|
王童的自传体电影,没《风柜来的人》惆怅,没《牯岭街》沉重,政治与时代变迁的荒凉都是淡淡的背景,乡愁被亲情冲刷,连五颗柿子的那抹红色都被岁月抹淡了色。刘若英出现的好惊喜啊,当年的她,和《少年小渔》差不多年纪吧。 |
|
姥姥好可爱哪~话说客串明星我没几个认出来啊。奶茶只在最后惊鸿几瞥。台湾有着浓浓的乡愁。 |
|
以前逃难都走旱路,这次改走水路,顽强的生命力,在哪里都要活着啊,活下去才有希望 |
|
四星半。扣掉的半星是因为个别固定长镜里表演痕迹有点重,那是我在将近三个小时里为数不多的出戏时刻。是王童的《童年往事》,但用力更工巧。侯导的风格是恬淡和留白,而王导则尽量戏剧化。用全知视角铺展烟火气的生活,用绵密的细节完成家族往事书写。拉出时空跨度但并不追求波澜壮阔,是非常私人、非常熨帖的讲述方式。没有渲染什么国仇家恨,而呈现出一派天真自然的图景。短暂的黑白的上海段落过去之后,彩色的台北也带领叙事变得诙谐起来。像一阵太平洋的暖风,不时让人眼底湿热。同时塑造出了中影史最可亲可爱的姥姥形象之一,是有智慧也不狭隘的仁慈长者。 |
|
d校图书馆借来的碟。长而细腻的自传片,但是感觉不如候孝贤《冬冬的假期》来得沉重悲伤。都是把人生的悲伤轻描淡写了,但是感觉这个因为时间跨度大,剧情不大跌荡,反而不显现出来。以为细腻之后要有一个悲怆的出口,没想到最后还是淡淡的。收尾镜头很感人。淡淡的。 |
|
红柿子代表姥姥的一种乡愁和家庭生活的向往(四世同堂),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很和善,有种从前慢的感觉,但直白说,不是特别喜欢,介于三点五到四星之间。ps:1、太能生孩子了,十一个孩子;2、刘若英出来的灵光乍现。 |
|
每一个国民党撤到台湾的军属后代导演,都会提交这样一部电影。都带着不紧不慢的,应对艰难日子的心态。每个家庭里面的女人,都不仅提供了衣食住行,提供了温暖和坚定,孩子们渐渐长大,家庭会有新的转机。 |
|
不是我的菜,除了几个忠诚的随从外,其它的人物都不是很喜欢。小孩子很没有礼貌,老太太也不属于和善的类型,父亲和母亲说话像念台词,而且一个军人说话那样?此外,小孩子们一出场就操着满口台湾腔,太不严谨了。没有觉得什么温暖和感动,唯一觉得有点触动的地方是孩子们让姥姥坐上箱子推着她走。 |
|
情真意切,和风拂面,世相迤逦。片长:02:46:48。 |
|
太长了,看着看着都忘了红柿子的乡愁。2022.7.16 大银幕重看。每一次大银幕都是全新的体验。“稻草人”好像不如第一次的惊喜,“红柿子”则更浓烈了。王童自己就是光和,主角必然是奶奶。有些人和有些事说着说着没有了踪影,但奶奶一直都在。旧居和乡愁化成“红柿子”,童年是大宅子和奶奶。想到《三十三年梦》里天心写的:难免想到格林在某部小说里说的“所谓家乡,无非就是那几条街、几家店、几个人,但若没了这些,顿成陌生之地,是可以离开的时候了。” 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
|
“太平洋的风”继续吹吹吹,继续拿了赠票。连续两个周末在电影院看台湾片,假装自己在台湾。本来以为又很闷打算在电影院睡觉,结果朋友的话诚不我欺!乡愁是家乡院子里的红柿子树,是齐白石的红柿子图,这头是彩色,那头是黑白,再也回不去。“回去都是假的,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真的。”大陆迁台移民一家的童年趣事和起居作工生活,从寒冷北方的安徽庭院到炎热台湾的日式木屋,孤独的狗遗留而下,留下一屋子的苍凉。这一家到底要生多少个?????比《童年往事》好看太多,朴实真挚,满眼都如老爸所述童年大家庭生活和上学捣蛋趣事,他来看绝对很有共鸣。“不看电影会饿死,还是会冻着”,全场哄堂大笑!刘若英出人意料突然亮相,全场惊声。即便早已料到结尾,望着红布上的升天白鹤仍不禁流下一滴泪,来是送葬队伍,去是从军队伍,擦肩而过,相互逆行。 |
|
【2019年3月2日-朗园ViNTAGE 虞社-林象 词语放映丨王童导演作品展映-(2K修复版)】
“不看电影会饿死么,会冻死么?”“会”
“落雪红柿子”始,最终点题。片长像生活一样拢长但充满情趣。
导演夹杂了无数的私货,洗澡、红柿子、风筝、芭蕉叶、母鸡、鸡蛋、生育、性等等的自我。
最美的一场戏莫过于,电影幕布上的少男少女的情绪,但欲望的含蓄一点都没遮住。 |
|
王童真厉害,另一版童年往事,外婆的角色尤其可爱,“不看电影会饿死吗”。操劳的女性与缺席的男性,战败后回归家庭也依然笨拙的角色很典型。结尾再次意味深长,葬礼与行军逆流对照想起《感官世界》,一个个士兵背后又会落得怎样的故事#太平洋的风3@广州票价 |
|
王童导演的自传,也是王童的集大成之作,挥洒自如,平淡圆润,细腻温柔,大师气度尽显。灵魂人物是孩子们的姥姥无疑,只要姥姥在,里外都是戏。 |
|
#重看#「红柿子」意象贯穿始终,是联结两岸的乡愁落地,是无法从故乡带走的红色,后来化为扎根异地的基石,它见证着家的颠沛和国家的流离,并未着墨于宏大背景过多,而是见微知著地窥见整个民族所经历的血泪苦难。
编年史易流水账,日常化常引发形散神散,本片以教科书般的手法彰显何谓平淡归真、情真至简,无言的山丘,无言的晨雾,一切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都消融在无言中——母亲和姥姥经年承受的负累,父亲无以表达的愧疚和愤懑,以及结尾葬礼的队伍与军队正面相逢(仿佛是《童年往事》中那条声声呼唤的路),千言万语尽在漫漫的时光中淬过。
草创期的风土故貌无穷感怀,姥姥是一棵护住全家的大树,开荒、清洁、租屋、生息,最终接受不再返回的定论;“不看电影会饿死还是会冻着”——姥姥发出灵魂拷问,深夜看完电影一起归家真是永久的怀念。 |
|
真正的Masterpiece!侯孝贤、王童、杨德昌的台湾电影时代,不止是小清新。
导演王童的自传作品,战败逃亡,豪华落尽,回归真淳。恬淡悠然的生活细节中,透露出无尽的心酸与残酷:改造锦旗、红蓝铅笔、X光片、教堂洗礼、寿宴婚宴、养鸡牛蛙、贱卖名画、英语租房……
乐观开朗的陶述姥姥真是太可爱了,和女儿女婿、奶妈副官厨子一起抚养11个孙辈,贫贱不能移,发挥出纯朴人民的卓越智慧,真正的乐观主义者,爽朗笑声感染力十足。
几处温暖泪点:夏夜里捉萤火虫,姥姥坐上箱子被孙辈推着走,半夜溜出去看老电影走捷径落水,为凑学费把齐白石名画《红柿子》做添头……以及刘若英报答养育之恩送手表给姥姥。 |
|
yo!光字辈子弟兵到(原来真的有人可以生出一支足球队啊。女性角色撑起的家国往事,因拮据而闹出的笑话和是非(姥姥用总司令的x光片裁成孩子们的垫板这段太好笑了,沉迷废物利用的姥姥),未明示但困扰全家的失意和潦倒,回不去甚至说不得的故乡,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山。当时退伍军官没有津贴吗,竟都下海养禽贩进口商品谋生计,赶蜜蜂就这么华丽丽地把常凯申的画像面朝下扔在地上,感受到了创作者的戏谑,但父亲在夺过儿子插在背上的旗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它高置在门梁,很微妙的设计。 p.s. 很多熟脸,操着北方口音的张世和赵正平,青春的刘若英。以及,49年就看见了滑板鞋? |
|
太感动了,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童年片,父亲家庭责任的缺失,母亲经济家务两头兼顾,姥姥对孩童情感和生活的关怀,一家人在窘迫拮据的生活中,辛苦努力又团结的一步步走下去,简直就是我初中以前真实的童年写照;不同别的童年片,本片更多的镜头放在家里成年人的视角,父母做生意失败导致搬家,姥姥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这些都远比和伙伴玩耍打斗更令儿童记忆深刻。 |
|
1.这样淳朴有质感的电影佳作竟然被如此少人赏识,为此感到可惜;2.大陆逃往台湾,黑白的影像,鲜红的柿子,卡车驶出明亮洞口,画面切换成彩色;3.动荡中国历史影响着平凡家庭生活;4.几经波折的齐白石《红柿子》画作;4.影片虽有不足但令我赞叹;5.没想到姥姥也喜爱看电影,感动得我眼眶湿润润的;…… —— 2022.08.26:时隔多年,难得重温。1.赶蜜蜂时将墙上相框有蜂窝的蒋介石照片取下扔在门口;2.台词:老先生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有一百個對 只要有一個錯,前面的努力全成了白搭。3.曾经初看还不熟悉赵正平,如今《康熙来了》看多了,他在片中的戏份也莫名有种喜感了;4.忘了文英与刘若英的有在片中“情商演出”,因而先后看到她俩时惊喜一下;5.夫妻俩生了十一个小孩;6.隐藏在脑海中的昔日观影记忆随着如今的二刷而不时浮想起来;…… |
|
時代的浪潮沖不散這個家,成員們雖然是虎落平陽不得不勒緊褲帶,也要學奶奶挺直腰桿生活。這部片是可以在節日一看再看,充滿幽默感且溫馨的作品——和侯孝賢的童年悲劇相反,王童的自傳電影是部笑中帶淚的喜劇。 |
|
最後鋼琴曲響起,空椅,紅被子上的仙鶴,羈絆在柿子樹上的風箏,喪禮隊與士兵擦身而過。王童抛棄了以往荒誕和戲劇的元素,實實在在地說一段樸素的故事,所有情緒都深埋其中,卻不顯山露水,於是他電影便走向了更高的境界。 |
|
【太平洋的风3】柿子,画,奖旗,皮鞋,鸡,铅笔,教堂,电影,牛蛙……一幅20世纪中叶后的台湾外来人的生活画卷,我曾经也想像我爷爷的兄弟带着一家人去了对岸的生活,和想象的还挺不一样。电影竟然有好几处,出乎意料的令人捧腹,政治梗果然还是最好笑的。 |
|
中国回忆散文般的结构方式,细节又尽显中国小说之美。一个因战败而南迁台湾的军人之家,孩子众多,生活重新开始,虽然艰难,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厚的感情,可以看得出导演的温厚,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心怀善意,因此才能书写这样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均能自得其安、保持基本尊严的作品。他回避书写个人心理的挣扎,几乎都是点到即止。比如副官和奶妈的心境,比如姥姥的怀乡,比如母亲的艰难,比如父亲的落寞,比如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他都不去着墨或很少着墨,这也使它虽有自然主义的、写实的超级书写能力,但对人心的触及稍显不够,生活的残酷还有这些表象下的东西。相比大陆和眷村,有这样的日子过,我想应该是莫大的福气了,所以看完之后会觉得,他们的幸福多于艰难。 |
|
9/10。一个大家庭从大陆到台湾落地生根,说平淡也不平淡,说艰辛也不艰辛,把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善良与美好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异乡随遇而安,但处处流露对故土的情结,红柿子的画从大陆漂流到朝鲜战场,最终又回到已经定居台湾的主角一家手里。唯一不明白的是给主角一家安排那么多孩子用意何在。众多孩子当中,真正起到戏剧作用的也不多,更重要的是这不符合故事的设定:父亲长年征战在外,以至于连自己的孩子都难以一一辨认,可见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怎么有机会生育那么孩子?当然这一点并不影响影片成为经典。 |
|
艰苦多美好,大陆第六代自知拍不出的史诗在这里。 |
|
如流水一般娓娓道来,传达出“家”积淀出的温和和力量。看得我开始希望能活得长些,也好好当个姥姥。带着孙儿去淘气。 |
|
王童版《童年往事》。在大陆当着大将军底色是黑白的,到了台湾即使都是平民百姓的油盐酱醋但却是彩色的。爱看电影、喜欢三船敏郎的姥姥。
娃娃的口音实在有点出戏,这还没到台湾台湾腔先说上了。 |
|
是一幅1949-1957年(条件较好的)台湾外省人生活长卷。某种角度上也是《牯岭街》缺失的军官家眷视角的补充。依旧是导演十分擅长的大时代小视角,大部分戏份都发生在家庭内。片长近3小时而不觉有丝毫冗长感。角色饱满,细节生动,在陶述等演员的精湛表演下观众与演员同悲同喜,感慨万千。除部分演员台湾腔问题,其余几乎完美。结尾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之余眼泪无声而落。四星半 |
|
8分,时代巨变,无论是将军还是走卒,都被裹挟着走向未知的明天。电影的好处就是我生活在这边,却依旧可以感受那边人们的悲欢离合。导演怀念外祖母的部分拍的不错,几个勤杂兵也有血有肉。兄弟姐妹太多了缘故吧,都拍成了扑克脸,两个多小时下来都没什么印象,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
|
一幅画失而复得,满载着姥姥对家乡的思念。一家人互相拉扯着活过来,从在学校吃午饭被当地同学围观羡慕,到下雨天一起顶着一块布去上学,他们经历了逐渐贫穷的成长。总司令只会打仗,做回普通百姓生活全靠女人。
一段精彩的南迁生活,可惜一家人从一开始就带着台湾腔有点出戏。刘若英戏份就那么点。 |
|
这片还挺国民党视角的,开场短短的黑白画面到台北后就彩色了,涉及到志愿军战俘的情节,也说那个党国纹身是官兵为了证明去台湾的诚意而主动纹的。基本改编自王童自身经历,他爹是国军名将王仲廉,兄弟姐妹共14人。片子拍的散,但不乏趣味,尤其老太太的各种省钱招数,用王仲廉的X片当书垫、拿部队奖旗当学校奖旗、逼孩子们用卖不掉的红蓝铅笔写作业,搞到校长也怕!她还有个影迷身份,雨夜跟孙辈跑去看重映的白光、严俊主演的《血染海棠红》!齐白石画的红柿子和开场黑白画面的红柿子是这家老一辈的乡愁,不过这点并未过多延展。全片的孩子戏把控的很好,相反全片唯一一出演呲了的是对应王童的王家老五的青年演员金勤(那股子做作的骚劲无怪乎后来去演《十七岁的天空》了),另外演国军——志愿军——车夫的赵正平当时太瘦了 |
|
1957年的台风天,姥姥带着孩子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同一天的台北,台南帮和小公园联手,砍死了二一七眷村的少年帮的几个混混。少年埋骨之地是恶土,而祖辈埋骨之地,就是应许之地。台湾,对于中国来说,似乎就是二者的阴阳相成。这也是王童和杨德昌的两个台湾,它们叠加在所有台湾住民的生命之上,像是诅咒,也是祝福。 |
|
良将卖铅笔 老太太搞发明 齐白石只卖了两千 白日旗刺了八个角 白布后的男孩递给她礼物.。。还可以的自传片 |
|
近三小时的时长并不乏味沉闷,承载信息量也异常丰富,包括朝鲜战争后的志愿军去留问题,以及70年代的台湾外交风波。算是眷村长大的那一代的写照。饰演妻子的王琄本人就是眷村出生,生活细节的表演信手拈来。某种程度上与白先勇那一类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阶层,白是高级军官将领家属,算是中产阶级,相对富足,可以留学去爱荷华,精英视角;这里的石隽虽是司令,可顶多也就是温饱之家,有时维持生计糊口度日都艰难,更谈不上小康殷实了。与白先勇的台北人小说对比来看,颇为感慨。 |
|
7.5/10。上世纪中国内战:国民党高官一家十数人退去台湾后逐渐舍弃以前的身份/尊荣/家底在异乡台湾生活并融入台湾的故事,中途有艰辛/妥协、有家庭的温情温暖、也有希冀回到大陆的乡愁。以家庭中姥姥的死为故事结束。影片既想做传统故事片(从表演模式、相对多画外配乐、整体的剪辑语法等可看出)又想做生活流电影(从极少特写大量中全远景、相对淡化戏剧性【说“相对”是因为程度不够】等可看出),但平衡做的不够好有些失衡。 |
|
愈是欢喜段落愈要看到心酸,那是在朝来暮去的辗转之中暂忘的悲伤。而这份感慨心酸,总有一部分是牵动到观者自己身上的——生活既有残酷磨难,也有勤恳乐观之下的细水长流。@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