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挑出一部最具有美国气质的电影,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纳什维尔》。此片并不是因为塑造个人英雄,塑造美国梦而拥有美国气质。相反,罗伯特.奥特曼锋利的切开了美国人的头颅,将脑子里的“精神”展示在了手术台上。在70年代这个遍地都是电视节目,嬉皮士,摇滚乐,毒品,性放纵的年代,那是美国社会最多元,最自由,最有魅力的时代。而这样的魅力来源于文化工业的兴起,其中广播,电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单一化的文化工业输出下,人也变得单向化。而反抗这种文化极权的叛逆者也随之出现,两股力量相互撕扯,好不热闹。 |
|
永远的群戏大师阿尔特曼如果不玩多线叙事就不是他了。纳什维尔众生百态的群像,角色遍布各种阶层和类别,甚至可以辐射到整个美国社会。而且还隐隐带着些冷幽默,像最后上位的女歌手,永远赶不上热点的BBC记者以及那个遍及影片始终的政治宣传。 |
|
无可怀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讽刺是具有批判精神和戏谑智慧的,但影像的实现过程极其艰辛和愚笨,所谓的群戏优势,不过是处于观察者之位,偷了叙事深度的懒,强行把不同角色的进程拼贴起来,很难说这是一种幽默,离马丁真正意义的群戏差了太多。
人物之间不见任何真实的情态运转,只是被赶上台的工具,罗伯特·奥特曼对具体的人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他们构成的一幅幅情景,最终,情景中高于人的象征一下子被戳破坍塌,一切戏谑批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所有的角色都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所有的言语也都充满着虚伪和掩饰,没有任何构造人物的笔墨,也没有任何的叙事考量,有的只是针对文化象征和意识形态的无休无止的愤世嫉俗,从一个讽刺的情景到另一个虚假的景象,罗伯特的反对精神让电影变成了广播和新闻集,显得极度糟糕和冗长 |
|
本科的时候教文学概论的老师说:当你修饰的时候你已经离本义很远了。歌唱作为语言(说话)的一种终究修饰,那么是不是当你唱歌的时候你已经离真理很远了。 |
|
好像全片都可以总结成一句歌词"You may say that I ain't free, but it don't worry me",如果只有时间看一部鲍勃,那一定是纳什维尔,它就是整个70年代人们半醉半醒人生的写照,在那里,他们随意走进一间酒吧,走上舞台,everybody sings! 原声太棒了 |
|
[纳什维尔]究竟是在说什么?到了最后我们发现根本没法讲出电影的主题,而这一次它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无法为它归类,这正是伟大作品的标志。奥特曼看似散漫无结构其实大巧若拙的叙事是大师级的,人物线众多却清清楚楚有点有面,漫画式的人物却在下一秒就变得立体而人性化。这是一等一的浮世绘。 |
|
纳斯维尔或为奥特曼影史最佳。因为其鲜明的风格元素似乎找到了一块最佳的落脚点。你看,乡村音乐节,登台献歌穿插期间顺理成章,使影片合理地维系在一种轻快散漫的基调中;歌手歌迷媒体各色人等扎堆的地方,想不要群演碎嘴台词叠加都很难;歌星间的奉承嫉妒,歌迷们的狂热痴迷,一系列台下幕后的八卦揭示,相较于政治战争或西部等其他题材类型,更适于奥式琐碎去魅与温情讽刺的嵌入融合;最后,惊悚元素无需杜撰,历史掌故随手可得,并且演唱会高潮与开枪射杀之间形成了最强烈的情绪反差!……“你可以说我不自由,对此我不心忧。”片尾曲的演唱者芭芭拉哈里斯,与凯伦布莱克在1975年前后曾同时出现在《纳斯维尔》和《大巧局》。 |
|
本片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让一个想混进娱乐圈的女孩跳脱衣舞,并以最后歌星遇刺说明了艺术是脱离不了政治的。 |
|
【B】奥特曼的音乐品味真的很棒,音效运用和场面调度出色,另外美国迷笛有没有约炮的呢? |
|
当时以为Player是他的神作,不想他只是惯常为之而已。到Short Cuts已深刻明白这个道理,Prairie Home Companion也绝非偶然,我们早在七五年就已有了全明星多线条连唱剧可供享用了。 |
|
擅长处理群戏的罗伯特•奥尔特曼以其出色的调度与控制力,在“喋喋不休”的对白与“混乱无序”的场景中,精确地描绘了越战阴影下美国芸芸众生的人情性态,并深刻揭示出普世欢腾气氛下的美国社会精神危机。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等提名,堪称美国70年代电影代表佳作 |
|
导演研究二刷,乡村音乐发源地纳什维尔众生相:歌星乐队经纪人,政客记者追星族,士兵刺客嬉皮士,梦想死亡乐声扬。普世欢腾下掩藏着无出路的脆弱迷茫伤感,奥特曼再显群戏大师派对男本色,熟脸多多原声赞爆(演员亲自作词作曲),与遗作《牧场之家好作伴》形成呼应:人生如演出,终究要落幕。 |
|
浮生扰扰,散而不乱;曲音靡靡,悦耳动心。 |
|
摇滚乐汹涌的年代来拍老土的乐种,当然有挖苦右翼老粗群体的动机在(衣着艳俗的女歌星问谁是朱莉克里斯蒂?对比两人衣着的不同就看得出讽刺的点)。但是阿尔特曼的讽刺并不刻薄阴毒(矛头一样对准貌似左翼前卫其实虚荣做作的记者)。时代隔阂加文化隔阂,要领会所有的梗当然不可能但观影乐趣不缺。 |
|
Welcome! This is America! |
|
十星神作!奥尔特曼好像没想讲任何故事,可是观众就已经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复杂情绪,这是一首献给70年代受伤者迷茫者的温柔诗歌,25个人物的生活相互交错,伴随着那些独立创作的歌曲,台上台下满是喧嚣后的落寞,复杂的画外音和声效处理是时代的最佳注脚,怅然若失的结尾令人感动不已。 |
|
75/100,奥特曼用顶尖的群像塑造力强行建立了结构,70s美国战后芸芸众生速写,从文化到政治皆有详尽的反映,像一篇虚构的社会研究材料。 |
|
越战后的美国浮世绘 奥特曼同学在下一盘野心勃勃的大棋 出色的群戏调度 混乱的音效 谁能告诉我那个开摩托的酱油到底是在做什么?还有谁能告诉我为啥奥特曼同学的音乐总那么好? |
|
Altman's comment on Country-western music hub -- Nashville, filled with politics, just like Hollywood. A calculated and brilliant point-by-point de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musical and the American myth. |
|
三星半。大概理解表现手法和影片主题。但对乡村音乐和美国政治双重小白而言,能从这部电影里得到的乐趣太少了。它还那么长,足足160分钟,一直喧哗绝少安静。就当去70年代的田纳西参加了次音乐节吧,结果台上的歌手还吃了一枪。 |
|
7/10。奥特曼描绘的这群可笑的悲剧人物,相互之间找不到一点叙事链条、指向不明,但不缺少让人怦然心动的时刻:家具导致汽车相撞与政宣喇叭的噪音,贤惠大方的主妇禁不住骚扰电话的诱惑,赛车场淹没歌声,梦想被利用当脱衣舞娘的走调服务员,明星之死并不能阻止演出进行,娱乐骚动下是信仰缺失的美国。 @2015-07-05 22:00:04 |
|
《电影》里有美利坚合众国。 |
|
【B】由点向外发散的60s美国音乐政治民生风情浮世绘。 |
|
罗伯特·奥特曼的美国70s乡村音乐之都浮世绘。多线网状结构,对数十位人物一视同仁,多主题叙事,政治讽喻,叠加的对白,音乐与竞选演说。怀念肯尼迪家族,汽车坟场与大象墓地的女诗人,连环车祸,[逍遥骑士]摩托,五音不全&脱衣舞。you may say that I ain't free, but it don't worry me.(9.0/10) |
|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256292
必须借住影评才看明白。本来这部电影是8个小时的,后来剪辑成两个多小时,剧情看起来云里雾里的。另外这是一部借音乐来映射政治,以及美国的名利场。 |
|
牛哔的群戏调度,出色的音乐品味。与其说是美国70年代的浮世绘,不如说是清明上河图式地还原越战后的社会群像。场面控制精准,对白耐人寻味,每一个角色刻画都极具象征性、代表性却又点到为止不喧宾夺主。然而每一处细节都精心描摹,导致故事缺乏叙述主题和重心,好看可看的太多而不知道要看哪个,乱。 |
|
开篇是一个下摇镜头,运动到喋喋不休的政治宣传车,而结尾对应一个上摇镜头,从情绪激昂地唱着歌的大众到空无一物的天空。 |
|
When faith is fading, music or anything becomes the shelter; when the shelter is still trembling, idols are made to fool the minds. Fortunately, the next generation is deaf. Rich, but not busy; modern, yet still well grounded. |
|
连续四部奥尔特曼看下来,想起来共通点是明显的,满不在乎的人物和过分明亮的外观只是表象,实际上愤世嫉俗的冷眼横眉存在于影片的每个角落,纳什维尔直接讨论了美国文化、宗教传统和政治,因而这种特性最为明显。似乎只有真正理解、曾经相信某种文明的内核,才会敏感到足以感知其所有价值被慢慢腐蚀的全过程。到最后,到底骨子里还是乐天的、抑或只是又一次冷笑,已然分不清楚。从这个角度说,他可能是最能代表美国的电影人。
终于明白为何说pta是奥特曼的直系继承人了,比起木兰花,该作叙事难度更是大到罕见,完全不在乎流畅度。乱哄哄却又精细的群戏,和中间插入的教堂群氓,又恍惚的像在看费里尼的电影。 |
|
恍然大悟,原来杨德昌的电影学的是这个模式。每个第一回降临美国的人最好都能在飞机上看一遍纳什维尔,这样他们就知道该掉头回去了,因为即将踏上的这片土地上除了腐尸和群蝇,什么也没有。 |
|
真是一幅巨大壁画,觉得很宏伟,却不一定欣赏得来 |
|
【#2400】庆典之日或许也不必感到重任在肩,去冲向街头扎进人群之中吧,去体会时事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去感受那些戏剧化却不突兀、交织繁复却不杂乱、活泼的不羁的人群、思想、声音、场景,去拥抱虚无并赞美虚无吧。太多太多的点聚一起形成一个体,被围绕,被包裹。怎样都好。Economy is depressed, not me. |
|
看着不知道在说什么,可能了解当时的背景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但是真正的好电影是不分时代的。 |
|
底下的评论三句话不离群戏,我倒是看不出来这片的群戏有何伟大之处,也没看出来罗伯特奥特曼的伟大之处,谢谢 |
|
8.0 简短跳跃的群戏叙事拉长成连续的时代状态,音乐成为段落之间的间奏。与《出租车司机》前后脚,Taxi Driver一个人的狂欢,Nashville一群人的孤单。斯科塞斯和奥特曼互补成七十年代美帝城/镇生活图景。 |
|
What give all that is tragic, whatever its for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ublime, is the first inkling of the knowledge that the world and life can give no satisfaction, and are not worth our investment in them. |
|
It seems that using feeble politicians-controlled popular culture’s celebrities to entice people, well, women, into somewhat downward situations like stripping or cheating, is what we may say American tradition! “You may say, I ain’t free, it won’t worry me!”( it just, I don’t like 70s and country music) |
|
奥尔特曼利用去叙事化的风格以及绝佳的群像展现力为观众还原了纳什维尔的风貌,大段的乡村音乐表演加强了时代特性,同时大选将至的背景设置也提供了对政治的各种解读,最终因为一声枪响打碎了寻梦者的美梦,此处的讽刺性达到最高点,当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力深厚的种种细节也很有嚼头。 |
|
一场各怀心思的表演,却是整个社会众生的折射,最后一幕也真是拍案称奇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警察总是恰如其分地晚来一步,政客和演员哭丧着脸号召大家还是要用爱发电啊,下一首歌我们还是要唱下去啊。 |
|
奥特曼巅峰之作,变换生动的镜头,无数经典乡村名曲,对政治的揶揄,对角色的冷视。200年的竞选和庆典,充满了丑闻与黑色。一如爱德华·霍珀的画作,于历史及人物全景式的展现 |
|
深邃的讽刺,激动人心的结尾,老奥还是非常有爱的导演 |
|
奥特曼对群戏的完美掌控,发生在乡村音乐发源地的故事,俨然一幅纳什维尔浮世绘,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呈现,原本纷乱的故事线随故事发展逐渐汇聚,形形色色的人物聚集在舞台前,枪声打破和谐,无因的杀戮骤然发生,伴随着“it don't worry me”的歌声,镜头审视着冷漠的人群,“这不是达拉斯”,但纳什维尔又何尝不是达拉斯。奥特曼以庞杂的故事记述真实的生活,以虚构讽刺现实,以纳什维尔的故事对美国的现状发出一声叹息,对美国文化、政治的反思。奥特曼奉献了完美的群戏调度,将近三小时的篇幅,二十多个主要人物都变得丰满鲜活,而他们也正是美国社会中各类人的缩影,一篇有关美国社会的当代寓言被娓娓道来。 |
|
麻木直到冷漠听起来格外温暖亦并不自知。声音控制巅峰造极,即便炫技成分很大也无法指责。完美群戏,以致根本不像表演。对集会表演采用不少纪实拍法,同时调度之强叹为观止。角色之间严格区隔,又以一种表面刻意的巧合和内在的虚情假意相连接,行尸走肉,多重标准,很好很美国。实在太不喜欢杜瓦尔。 |
|
Nashville, The Music City; Politics, The City Music. |
|
如果不是家里没网,如果也不是为了怀念,我应该不会看这部电影,毕竟我对乡村音乐没那么热爱,也毕竟我当时所在的纳城也失掉了太多乡村音乐的影子,但至少当熟悉的场景和亲切的口音再现时,又觉得真是三生有幸曾生活其中。帕特农神庙那里埋藏大段回忆,我甚至想得起手摸在那些支柱上冰凉的触感。 |
|
大撞车,不由分说、此起彼伏的群戏,让人想起《罗马风情史》。一想起,就觉得没那么拍案惊奇了。Altman 喜欢把歌唱完,喜欢让大家喋喋不休、不分轻重地说话,因为世界,aka 草台班子,一场无法快进的闹剧,乌拉拉! |
|
Establishing Shot和Ending Shot拍得极好,每场戏的中间却没有什么道理,宽荧幕时常有空间冗余。连缀群像的方式主要是似广播般永不休止的声轨,有时反讽,有时偷懒。比《风的另一边》还是差了不少。直到Barbara Jane登台唱歌,才有了第一个情感流动的瞬间。Altman对演员体征的运用有点太粗暴了。 |
|
不算很阿尔特曼的作品,后期与前期元素都具有,算是他的集大成。纪录片一样的事件加上大量个人POV场景集结本身就有一种双向的解构感,视觉元素的运用既像前期作品一样将环境组成点明,又如同彩蛋一样能让观众寻找一系列失落的线索,真如浮世绘。其对多线展开的熟络程度很罕见的能将牯岭街比下去,也雄胜PTA诸部,不愧是阿尔特曼! |
|
觉得奥特曼的片子有种很矛盾的融合,片段的拼贴、表演风格、镜头运动景别什么的都让你觉得这些角色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现实感很强。但声画关系啊细节的处理又明显的刻意为之,也许导演想用这种融合完成自我的表达和记录一个时代的目的,但这片依然太美国了,很多点get不到。 |
|
奥特曼强大的控制能力在本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严苛的态度记录事件,又用复杂的情绪将其转化为电影作品。当权者将自己隐藏,普通人被主流遗忘,中间留下的则是一个喧嚣嘈杂的世界,每当电影即将进入愤世嫉俗的时候,适当出现的音乐又在提醒着观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