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思悼》一样,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没有让人意外的那些悬疑和反转。也没有什么商业上的趣味性,没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劲爆点,从头到尾的黑白画面,不刻意煽情的叙事,就像一首明明克制隐忍却让人感到蚀骨伤悲的诗。在这个充斥着爆米花娱乐大片的浮躁时代,是太难能可贵的作品。 |
|
技术上,摄影是最弱的,全片的黑白画面似乎只经过了个去色处理,草率的可以。寡淡的吉他配乐也算合适。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散淡的,李濬益跟李沧东他们差的就是内在的强劲道。这个题材本身意思不大,不就是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么,一个在日本搞串联造反,一个只想安全的写写诗,结果全哭哭啼啼的挂了 |
|
素媛导演李濬益新作,非常惊艳且细腻的黑白史诗作品。把这片子划作传记片是小看了这部片子,宋梦奎代表的是怀有革命思想的进步青年如俄狄浦斯宿命却英雄的陨落,而东柱则是进步青年中最单纯沉静的代表型人物,然而现世与避世的两者在李濬益的交叉剪辑下成为了一体,以此斥责狂妄暴君式的文明,非常美妙 |
|
蛮喜欢,故事讲得清清淡淡,但下面却暗流涌动。特别奇怪,从小到大都喜欢梦奎那种男孩子,今年突然发现喜欢的类型变成东柱型的了,可能是理想与内心的自洽吧。 |
|
完全沒有想到是如此內斂的作品 畢竟前作到最後都帶有“放”的痕跡 東柱實在難得 細膩的感情傳遞也依然存在 對於這部作品 黑白真的是最好的呈現方式 實在很喜歡申淵植的劇本 尹東柱和宋夢奎兩人的對比 一個隱忍一個熱血 思想的對峙 卻是一樣的結局 하늘과 바람과 별과 시 用母語讀出 |
|
他们注射海水,创氏改名,明明可以把手指剁下,却还要人签字画押走这可笑的流程。因为他们宣称是自己是文明社会,为了抵制西方列强的亚洲解放。没有任何文明的社会,容不下本土的语言文字,容不下天空,风,星辰和诗。不要骨肉碎片留在这片土地,不要因为是诗人而羞愧,不要生在黑暗的时代就忘记星空。 |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家乡的田野。 |
|
这部片子的观影人数果然低的够可以。看了很让人心痛的一部片子。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单纯靠着人物,画面和台词在支撑着全片的感情流向。但是不得不说,的确很有力。黑白画面的表现手法也是独出一致。姜河那也好还是朴正民也好,演技也都是可圈可点。李导演的这部作品还是很优秀的。 |
|
各种数码和速度充斥的世代,敢拍黑白电影本身值得尊敬。更加可贵的一点是,成功绕开了民族奋进的热血沸腾,只是淡淡地讲述一个有着文学梦的年轻人如何在一个疯狂的世代生活最终被死亡。这才是真实的写实。 |
|
你是腼腆的 脆弱的 充满灵性的天空 风 星辰和诗 是不息的火焰和悲伤的梦。 |
|
克制而忧伤的民族主义电影,我欣然接受 |
|
电影中他并不是开始就那么“爱国”,逃避也好,懦弱也罢,想让生命活得纯粹一些,只有天空/星星和诗。对生命的各种感悟都源于那颗多情/丰富的内心,而这颗心在那样一个日制时代,终被激荡成羞愧/悲愤的民族灵魂。全片黑白色调很配温柔的诗句,反战也可以如此柔韧。最后两人骂日本那段感觉很爽 |
|
二战期,朝鲜爱国诗人尹东柱与独立运动家好友宋梦奎的故事。全片黑白,画面就如流动的诗,空镜头很有意境。虽然个人力量只如螳臂挡车,历史洪流中洗涤了爱国之心。没有刻意煽情,懦弱里磨砺出坚强,死亡里开出灵魂之花。 |
|
面对各种叛乱的指控,一个革命者痛哭“如果这些都成真了多好,我没做到,我很抱歉”,一个诗人自责“生于这样的时代,我却想写诗,我很羞愧”。非常别具一格的切入角度和落点,比《思悼》更冷静也更惨烈,李濬益近几年的片子简直水平直线上升。 |
|
李濬益近几年也是澎湃啊,素媛完了思悼,思悼完了又是东柱,虽然成本低,但是分量可不小,能把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娓娓道来,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黑白影调掌握得还不错,但微微有些刻意,总体而言出类拔萃。非常喜欢结尾。 |
|
姜河那需要再磨一磨 |
|
在商业大潮席卷下的韩国影坛能有这样一部黑白文艺人物传记电影,虽然观感欠缺但还是为主创人员的诚意所打动 |
|
64分钟,看困了 |
|
看过小说 所以对尹东柱有一点了解 看了电影才知道还有宋梦奎这个人物 他们的故事其实在那个年代有很多 但纯黑白的电影 以及两个人炸了的演技 电影台词也不尴尬 而且姜河那的声音念诗真的好好听 还有片尾曲 大半夜的看的我嗷嗷流泪 (这是我去湾湾交流前在家里的最后一晚 有点失眠 ) |
|
为姜河那的身高担忧,还好有演技,日语说的不错的感觉。 |
|
是顺应社会红潮投身革命,还是远离时代激流创作诗歌?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
|
诗歌注解下黑白的朝鲜日治时代,六叠的房间,别人的国家,文学永远打动人心。2020年的今天,在宇治三室户寺看完紫阳花后沿着宇治川随便转转,看到个“记忆与和解之碑”,石碑刻的是朝鲜独立运动时期的著名诗人尹东柱的《新路》,左侧是韩语,右侧是日语,才了解到这位年轻诗人如何在日本统治朝鲜的残酷年代,用手中的笔锲而不舍地抵抗现实。1943年初夏,正在同志社大学深造英文的尹东柱为了躲避征兵决定回国,同学在宇治川边为他举行了欢送会,但他同年7月就因为《治安维持法》被逮捕,在福冈的监狱里被迫害致死,年仅27岁。这个碑是尹东柱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立的,就在同学们送别他的宇治川边,石材用的是分别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花岗岩,用以支撑象征尹东柱的圆桶。谷歌地图的评论里可以看到特意来此凭吊的韩国人的留言。4年后看完这部电影,非常感动。 |
|
极大淡化了原著中的悬疑色彩,平铺式地展现了诗人尹东柱短暂的一生,而在看似忠于历史的改编背后,实际却是反历史的,带有较为极端的民族史观。尹东柱一生都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于中国,游走于伪满洲、日治朝鲜和日本各地,最终死于日本,其复杂的身份也反映着当时的朝鲜民族对自我身份的模糊,这种模糊一直延续到分裂后的当代韩国——当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希望寻找到身份认同,它只得不断地掠夺他人的历史。李濬益在影片中也是这样处理的,他近乎粗暴的将其复杂的身份归于“韩国诗人”一个标签,尽管当时的韩国仅有流亡中国的临时政府,被韩国化的中国和伪满洲部分才是历史真实的底色。这种处理使得影片不得不将重点放在尹东柱的羞愧和宋梦奎的痛苦,而这恰恰反映了当代韩国的尴尬境地:历史可以被扭曲和改写,但若直视历史,只能看到自身的窘迫。 |
|
补上这记感受,时不时还会把姜河那唱的主题曲放出来听。 |
|
那種恰好的克制,讓這悲憤的故事收放恰到好處⋯戛然而止, 沒到流淚但卻讓人在心裡泛起漣漪⋯朴正民的演出比河那稍出彩, |
|
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片段,审讯折磨前要求他们签署同意文件,东柱梦奎问
“为什么都已经把我抓来这里了,还要走这样的形式?用枪口抵着让我签字不就可以吗?砍下我的手指直接按手印不就可以吗?”
警察阴测测一笑,“在文明国家,这叫合法程序。”
“不是因为要输了才这么做的吗?是因为隐藏不住的自卑感,只能靠名分和程序,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伪装心虚。法律?这里有人是经过正常的审判程序才被抓到这里来的吗?这就叫文明国家吗?”
送给 寻衅滋事。
|
|
#LKFF2016 英文翻译太差,一直入不了戏,还在电影院里睡着了一会儿…第一次知道朝鲜有着这样的人和事,对于日本,是怀着同样的情感吧。黑白的质感很好,姜河那很好。 |
|
三百万小成本电影,黑白影像,讲述一个诗人短暂的一生。在电影院看的,中途,我睡着了。成本虽小,情怀不小,另外,男二比男一演技好。 |
|
“最终动摇这个世界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变化,所凝聚起来的力量。” |
|
内容无感,手法平庸,演技出戏,全方位的一般啊。除了填补对这块历史的空白了解外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 没想到基督教这么早在韩国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之前一直以为是朝鲜战争后才有的。 |
|
看得出演員很用心,朋友說日語都說得相當不錯了。兩條線交叉陳述。但感覺姜河那的表演略為用力了更自然一些就好了。開頭的方言好吃力ㅠ ㅠ還好日語都有翻譯⋯⋯ |
|
诗必须嵌入世界,荒谬而恐怖的世界,哪怕发出一点点微光 |
|
电影拍得跟诗歌一样,就是太老旧,也恰巧,我并不喜欢诗歌。 |
|
涓涓流水般的电影 |
|
简单又有质感,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高级。不过分渲染,将诗人尹东柱和独立运动家宋梦奎的故事娓娓道来,穿插诗句独白,搭配黑白画面,恰到好处。姜河那和朴正民,两位的演技都让我感到意外惊喜,结尾审问时交替剪辑的对话片段让人忍不住落泪,试想我们要是生在那样的黑暗年代,会写诗、举枪还是从医么? |
|
男一男二的演技,需要打磨。对民族主义意识流的渲染,疲惫。 |
|
来时的路上有诗歌、有梦想、有青春,我们总忘记!他甚至不懂爱国却明人心,只想写诗却不得,政治和战争揉碎了青春和理想。但唯有诗永存。“最终动摇这个世界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变化所凝聚起来的力量”。 |
|
黑白映像很美,但节奏上有点乱。“你负责写诗,我负责拿枪。”没有韩国式的经典催泪画面,但还是很令人感动 |
|
讲真这个题材很容易先入为主和反感,但到了李濬益手里显得难得的典雅克制,切入点也很好~ |
|
黑白。 |
|
纯黑白的电影,朝鲜抵抗日本的殖民统治,这种片子,拍得那么闷,浪费了。 |
|
一颗星星,依然清澈地遥望,青春请长久地留下。丨220509 曾经 |
|
爱国以东,恨诗成柱。 |
|
平平淡淡的,真真切切的!自己的人格有一部分是尹东柱构成的 |
|
李睿益就是素媛和思悼的李睿益,从黑白色调的电影基调就看出花了心思。但是即便如此 也是喜欢不起来。翻译翻得乱七八糟是影响观影效果的原因之一,把「创氏改名」译成了「创世改名」害我糊涂好久。历史背景过于雄厚 淹没了故事和情感本身。上世纪40年代的韩国,爱国青年的脚本却没有绘出一番荡气回肠。 |
|
3.5 |
|
20190315 |
|
理想主义者的悲哀绝唱。 |
|
淡淡的美 |
|
“出生在这样的世界上,希望能写诗,想成为诗人,觉得很羞愧;没能在前面引路,只是像影子一样跟随;因为感到羞愧,所以无法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