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片土地上人们都已死去,活着的只有语言。#68berlinale |
|
在噤若寒蝉的年代,如何保持心口如一地书写,如何守住内心最后一道捍卫自我尊严的防线,如何绕开重重屏障保存唯一幸存的语言?1971年,需要典型“英雄”的年代,二战结束25年后的蚀骨重见天日,一切不可言说,一切皆有伟光正航标引领。氤氲色调疏离孤寂,穿行在室内的灵活调度,切切嘈嘈的众声喧哗,他如无名幽灵般游荡在各国家机器门口,这是一个失去身份标识的流亡者,却坚持终身以俄语写作,一切终将过去,他们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
|
#Berlin2018# 比同类题材去年上影节俩奖的[哈尔姆斯]还要好一点,也比小格耳曼前作好(虽说长镜头拖沓的毛病依旧),多甫拉托夫在1971年的郁闷一周,列宁格勒文艺圈的趴体用长镜头真是调度精湛,摄影依然很棒。男主选得有点太喜感,出戏。今天的中国文艺圈看到这个片子大概会分分钟觉得膝盖中箭吧。 |
|
调度太舒服了,塔可夫斯基加费里尼的合体。比《盛夏》好一百倍吧。 |
|
如果从宏观角度把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归类为俄国文学的话,加上高尔基,屠格涅夫,契诃夫,也算读过几本。
无论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文学就像其国土一样“著作等身”。
文学巨擘也是层出不穷。
如果说托翁和陀翁一直是不敢触及的彼岸是因为其历史凝炼的恢宏,那诸如《古拉格群岛》,《日瓦戈医生》,《我们》,《生存与命运》则更是加持了历史悲剧的共鸣。
他们有没有“伤痕文学”一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伤痕和他们太多像似,而且,我们的伤痕在经历了“好了伤疤忘了疼”之后大有“旧伤未愈又要添新伤”的态势。 |
|
4.5 多甫拉托夫的抒情曲,漫无目的四处漂游的一周。导演个人风格刻痕依然显著,画面低对比度色调柔和,仿佛蒙着一层轻雾,梦境般的虚幻气息弥漫在列宁格勒的每个角落。这里是艺术家们挚爱的故乡,他们播撒热情的荒凉游乐园,但他们却不存在,亦不知道该如何存在。 |
|
早就听说过前苏联导演阿列克塞日耳曼(1936-2013)的名字,他一生只拍过五部电影,三部被禁演。前几年在影展里看过他的《二十天无战事》,不同凡响。今天终于看到他儿子小阿列克塞日耳曼(1976出生)的这部新片。它描写两位七十年代离苏赴美的作家(一位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位的作品90年代后在俄国大红)几天的生活状态,角度独特,影像生动。表现上世纪70年代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后的勃列日涅夫的“回归年代”,将那时文化界的压抑、禁言、迫害;苦闷、骚动、颓废等气氛描写得十分到位。时隔近半个世纪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对得起他们的父辈和时代。 |
|
没看懂,我是个伪文艺青年。 |
|
让我回想起安哲是如何通过运镜来表现人物状态的,缓慢悠扬的长镜头将踉跄的脚步变成翩跹的舞步,高压的氛围被稀释成一种抽离的状态,政治诉求被一再缩小并藏掖在个体的彷徨中。东欧的地理与政治环境总能越过时空的迷雾缭绕远远地唤起我的“乡愁”,我想我应该自诩是个知识分子,关心人类,更关心存在。 |
|
开篇的6分钟室内长镜头很有趣,主要的出场人物就这样串联了起来。奇妙的是,你有时候分不清影片里是荒诞还是现实,又或者这两者本身就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去偷车吧,这比你写这些东西更真诚!”即便是幽默,也会自带一种悲壮的气息。但他们是该庆幸的,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可以出现电影里,或许也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它依然真实而滑稽地上演着。 |
|
作家版的《醉乡民谣》故事。小阿列克谢的场面调度值得观摩学习,审美趣味要求高,一些场景直接联想到了老塔。[B+] |
|
没想到《电子云层下》之后竟然拍了一部传记片,看上去比较中规中矩,其实还是有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独特的风格印记在里面。从编剧到调度全部归于无形,几乎没有什么废笔。现实与梦境一样苍白。唯一的问题是全片过于平淡(虽说多甫拉托夫一生确实不得志)。“偷车比说谎更诚实”。 |
|
我是真的很希望自己懂一点俄语,好能从语言的细节里分辨出哪些是宣言式的权力话语,哪些是刺人也刺己的苦涩讽刺,哪些是真实的情感释放。不过我猜小日耳曼的风格确是在取消这些细微的区别。带着柔光效果的长镜头滑过一个又一个场景,好像是在发梦,又像是在带着感伤而缅怀。这和多甫拉托夫真实生活里的艰难大相径庭。不得志的艺术家哪里都有,可影片如此寡淡如此间离的处理方式让他的挣扎既不像西西弗斯般富有存在主义色彩,也没有抗争式的愤怒,只剩下一些磨平了的苦涩感,放在嘴里如同嚼蜡。说不定这就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时代精神:一种麻痹了的宿醉感。 |
|
整个观片过程被anxiety按在地上摩擦...不是传统传记,而更多是关于在非常时代的存在危机,摄影及导演个人风格一如既往出彩,多个地点与不同人物的相遇组成一幅时代画卷。话唠看得还是有点累(对俄语文学欠了解也是原因)。有奇怪的共鸣,严冬刺骨,浓雾弥漫,感受到这相似的绝望。毛子艺术家的使命感带着martyrdom的悲剧美,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动。 |
|
与当下环境几乎无缝连接的共鸣感,一个伟大而平庸的时代,一个即将万马齐喑的年代,生活本身并不残酷,随着多甫拉托夫穿梭在列宁格勒,历经一桩桩无足轻重的小事,却令人随时有窒息感。 |
|
油画的质感,道来一个时代。与如今的中俄两国的对应,只能苦笑了 |
|
«Я подумал, что наши книги не издают, а живописи запрещают только потому, что того о чем мы говорим, не существует. То есть в жизни оно имеется, но власти притворяются, что этой жизни нет.» |
|
這部作品將小阿列克謝·日爾曼一貫的“大歷史、小人物”進行了深化,即便是時代的大人物也被歷史無情地擺佈。假如一直是嚴冬,或許裹緊衣服還能度過;反而難受的是有過短暫的春天後又是漫長的嚴冬。儘管這部片的基調有些消極,但是任何人都不會從大歷史中逃脫。這又給了觀眾一點樂觀的情緒。“即使默默無聞,要堅持自我,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
|
俄国电影的声音系统总是需要充分的形式感予以支撑。因此本片一方面有着肃穆中旁白的通畅感,另一方面却立不起任何一个落到实处的室内多人物对话场景的听觉空间,倒不如更个体中心些。索科洛夫/塔氏都有此觉悟,而能做群像的那几位,实际上听觉系统已经部分好莱坞化了 |
|
“唯一的诚实之路,必定伴随着,错误失望与希望” |
|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 |
|
非常震撼。地下沙龙的人从不谈论生活,因为生活毫无意义;遵循环境和制度的人们,也懒得谈论生活,因为生活毫无意义。真实对应的是苦难,虚伪却能拥有幸福。这样的处境,想真实地活着的人该怎么进行?这里面最让我赞叹的,是影片并没有将这两类人群脸谱化,每个人之间的界限似乎清晰可见,却又模糊不清。虚伪活着的人,却又欣赏甚至愿意以某种方式帮助真实活着的人。可是这一切都是表面的,它们最终要等待骤变。因为他们拥有最强大的力量,那是在如此绝望的环境下,还相信自己仍然存在着,于是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真诚地活着,真诚地做着错事,执拗地不过任何虚伪的美好生活。 |
|
#Wettbewerb# 除了比较抵触宣言式结尾之外一切都很喜欢 依旧是稳扎稳打型缓慢推进 这种运镜都带着张力/情绪的拍法希望萨金塞夫之流都好好学学 拿小阿列克谢收尾电影节心满意足了 但今年主竞赛这个片单质量仍然只给发一个艺术成就还是很替导演报怨 [Friedrichstadt-P] |
|
沉浸在理想光晕下的《多甫拉托夫》无法从宏大命运里看见自身的存在价值。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严冬时期的艰难以及渺小个体的无力感被镜头放大拉长塑造成了一种永恒式的时代精神,男主角就这样做梦般的游荡在整个柔和而又苦涩的世界里。这或许是作者私人的感受,他想要观众更多地缅怀而非认识那些终生不得志的艺术家。 |
|
梦见被斯大林捕。哈尔姆斯的死亡愚拙得可怕。儿童文学需求不断。有些书离校后读更好。没读过也不喜欢勃洛克。写篇宣言吧。但宣言不是艺术。移民害怕一切。您的作品里没有英雄。面对满地废纸纪念作者。这词听上去很小市民。文学没有积极消极之分。偷进博物馆游荡一夜。如果我的使命并非斗争。地狱是我们自己。布罗茨基一直说不想走。在涉及命运的事件中,大娃娃是重要的目的。愤怒平息后,他困倦地靠在墙上。 |
|
主要是我对题材和形式都没有什么感想。3.5 |
|
七十年代的列宁格勒总是雾蒙蒙的,没有出路,知识分子穷管穷,还是有沙龙和同道人,暗探用洛丽塔来钓鱼,第一次知道多甫拉托夫。 |
|
讲述一位作家在时代下的格格不入,人物表现欠佳,对时代的触摸有浅尝辄止,这次的日耳曼有点让我失望。 |
|
道行尚浅,索然无味 |
|
对七十年代苏俄政治高压的社会景观呈现十分迷人:白芒、肃静、工业建筑。浅焦镜头让人物站在莫名空旷的画框之中。浮光掠影地记录文人插科打诨的日常琐碎,自以为英雄气的个体反抗多是徒劳。不过问题就是太过琐碎,缺乏某种凝聚的轴心,耗尽了观众的震撼感。 |
|
对男主无感,感受不到应有的魅力,觉得若是对作家全无了解的观众,看过电影大概也不会想看他的书了。但那些作品真的很棒啊,笑着笑着就哭出来那种。九点半早场全无意料的上座率,买到楼座末排仅存的两个座位之一。 |
|
看前苏联有关的电影,除了不懂德语,剧情、人物命运没有一丝一毫的陌生、惊喜,太相似了。就算这些作家、诗人逃到了美国,他们也都是短命的。 |
|
真是冗长乏味啊,摄影优秀却不带语感,比他爸差远了!说来说去就说一个东西,前苏联对艺术创作自由的迫害 |
|
太沉闷了,作家诗人艺术家的困境,他们是生活的旁观者,而这部电影却以旁观者的视角描绘这群旁观者,没有辩解宣泄心理独白,懂得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只会觉得平淡无聊。籍籍无名之人,还要坚持做自己,也许会更难。 |
|
流畅的镜头和调度像一个回溯的视角,时代沉浮中的文艺工作者如浮萍般随着历史长河漂流而过,疯狂成了新的常态却没有出口。从难以摆脱的创作困境到寻求存在的意义,几日的思考让他透过时间的罅隙暗中观察,在矛盾交织中觅得真谛。只是我书读得太少,少了些观影体验。生活清贫,偶尔才华横溢,这不也正是豆瓣用户的写照吗。 |
|
把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坛砸观众脸上。沉重,沉重,沉重。 |
|
和《纸兵》几乎一模一样的啊....横摇长镜头,虚焦主角描述大环境,尤其是雪地那场超现实的长镜头 完全没有什么进步 |
|
Berlinale 2018 #8 2/25 1715 @腓特烈皇宫剧院 长镜晕哦节奏堪比契诃夫的话剧- -卖袜子的结局还蛮不多弗拉托夫的,列宁格勒依然冻人(Dovlatov House, улица Рубинштейна, 23,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马克- - |
|
如今的俄罗斯困在了历史里,步履蹒跚。 |
|
HKIFF2018...8/10 一場與體制和不忠徹底的精神告別,淺焦鏡頭下淡藍色、雪飛霧濛的彼得堡,歡愉極樂而瞬逝的嬉皮放蕩,自由個體的內在掙扎,美麗而複雜的女人和男人⋯ |
|
1971国庆开始前一周,布罗茨基出走前一年,苏联在两次开放前的文艺封闭岁月,多甫拉托夫生命最困惑的时间。电影中充斥着白银时代过后的苏俄作家名字,在片中角色那代人看来,因为独裁扼杀,这已经是文艺领域最乏善可陈的年代,然而今天回看,依然算得上又一个脚镣跳舞的高潮。那么美的圣彼得堡,被拍出极其压抑和忧郁的隆冬。录音的极其糟糕,太为这个作品减分了,让人以为又是那种俄国人习惯的外语片角色音轨配音。倒是从布罗茨基给波兰片浓缩诗歌的临时工戏份上,知晓了俄国人为什么热衷这样古怪的配音方式。 |
|
其实早就看过这部片子。意义不大,有病呻吟 |
|
符合心目中文学群像录的方方面面。如何娓娓道来,如何哀而不伤,悲愤处理得好,时代就这么缓缓流过,才子也好,天才也罢,不同的是有人成名有人被没,同样的是难逃慢慢钝化变老互相推荐治病的药。柏林观影目前最佳,几场聚会调度绝了。 |
|
这就是俄人认真拍的电影,可惜我完全看不出所以然。对多普拉托夫之前毫无了解,故事情节也基本没有,听也只能听个大概齐。太文学太知识分子了。能掌握到的无非是当时的一点点时代风气,无法出书的作家,心不在焉的新闻记者,不太表露悲喜不太合群又不向其他人妥协。据他本人的自白,书不能得以出版是因为他不是苏联作协成员,也因为他写的故事存在于现实世界却不存在于国家允许出版的世界。最后,一周就这样过去了,很多悲苦少许欣慰,不管怎样,现实和我们就是这样,也会一直这样下去。可以想见,唯一的诚实之路将永远伴随着错误、失望和希望。对一般人来说还是别看了吧,所以是WOT |
|
对“文豪的一周”无甚兴趣,欣赏的是小阿列克谢在本片里终于实现了“隐”,看似传记题材主导,实际上仍是在搭建那些如雾般朦胧的巨大图腾符号,只是这次他做到了在人物身上找到精确的姿态来烘托强大的仪式感景致,不再像过去那样错把角色也当作了氛围。 |
|
这部电影全程就是一大帮人或者一大屋子人叨逼叨逼,我又不熟他们,全程看下来也是服了自己。ps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塞尔维亚演员混俄罗斯电影圈讲native的俄语了。 |
|
国家机器监控一切,艺术家被强暴式侵犯。多甫拉托夫作为受害者,看着他人被带走,仍然束手无策,他也在一旁站着,跟游魂一样,跟别的看客也无差别,这种无奈。小阿列克谢沿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长镜头摇摄,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镜头。 |
|
#HKIFF# 三星半。人物传记片仅仅聚焦于几天(类似艾什诺兹的写法)。人、人际关系和时代使这种镜厅式的映射成为可能:于是一个人的一张脸也可以成为时代肖像。但存在切片具有的缺点。 |
|
极为舒缓的叙事节奏,本易令人困意横生,但小阿列克谢·日耳曼诗意化的运镜,陡然逼仄出文学圈众生相。皆为凡人,在时代面前更显得脆弱不堪。即便从未爆裂,轰隆声却早已漫天作响。 |
|
3.5 喜欢这种流逝终归恬然的调调 加缪说 我们反抗 所以我们存在 作为反抗者的旁观者 依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