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多甫拉托夫 Довлатов (2018)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2 IMDB 6.8 正片
      3 Tage in Quiberon
      2018
      剧情片
      美国

      基伯龙三日

      3 Tage in Quiber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德国电影节@百老汇MOMA。I saw a tragic woman who's broken inside. She tried and tried to cope with the world, but only broke herself over and over again. PS:难以置信这次德国电影节竟然有手动马赛克!几部电影放映过程中都出现了。这部电影里有一次是女主的裸上身镜头,我特意回头看,原来是放映员拿着毛玻璃一样材质的东西遮挡在放映机前好几秒,于是整个大银幕都糊了,只能看到轮廓。这可真是开了眼了,在帝都看过这么多电影节/展,再血腥、色情的镜头也都一样放映,头一次遇到这样“文化自信”的“自我阉割”,我真是呵呵呵呵呵。
      • 3.5 中间很多无聊的废话,结尾拖沓无比,4个人物之间的chemistry呈现得很出色,要是剧作再精炼一些,整部片还能够前进一大步。
      • 黑白光感很柔和舒服,但问题是坐在柏林电影宫的山顶看白色背景里的白色字幕实在要瞎了……节奏很平缓的片子,女明星,她的闺蜜、情人,还有采访她的记者。今年竞赛有俩片,昨天看了7 days in XXX,今天看3 days in XXX...
      • 目前为止主竞赛的最爱。罗密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茜茜,茜茜却像一张无法挣脱的网,将她困囿于聚光灯下,永远不得逃离。她像茜茜一样,直到离开这个世界,还是那般孩子气。因为一句促狭的玩笑便对媒体充满敌意,却又不惧在镜头面前开心的笑,自在的哭。和此生不朽相比,多希望她做个幸福的普通女人就好。
      • 讲述德国传奇女星罗密•施奈德在疗养旅店接受的人生最后一次媒体采访。作为小型戏剧构成的半虚构传记,通过内心矛盾的罗密与咄咄逼人的文字记者构成主要冲突,在前者的悲剧与后者的虚伪间铺开双重线索,并汇集到四名角色借采访获得的不同利益中。黑白摄影追求的自然主义最终被剧场风格强调的虚构取代
      • 完全陷入了女主的情绪当中,她演绎下的Romy Schneider终身试图摆脱茜茜公主的枷锁,却在自己孩子气般炽热坦诚和充满挣扎的痛苦内疚中被两极撕裂。第一晚的酒吧戏最佳,不过最后以鸡汤结尾可惜了。
      • 9分。选取了基伯龙短短三日来一瞥Romy一生经历。童星出身的她,试图摆脱饰演的“茜茜公主”的身份桎梏。情绪两极,她对人毫无芥蒂敞开心怀热情拥抱,却也是情路坎坷亲人远离非议多多喜欢酗酒抽烟的不开心的女人。三位配角的戏也很出彩——犬儒主义的想要做政治新闻的记者却从事于擅长的明星新闻,刁钻的他最终被Romy的脆弱、真实、热情与信任所打动;Romy幼儿园好友在Romy光环之下的孤独平凡(餐厅服务生真的很出彩)被记者挑衅、无礼得刺破,黯然却也安然;默默爱慕着Romy的摄影师小心翼翼守护着她。好几次给出了Romy自杀或者死去的预感,最终影片停留在她人生最后很美好的一幕、和小女儿在一起。把“继续活下去或者继续疯下去”的采访改成了“继续活下去,用尽全力的活”。人生不易,但愿有些时刻永恒。观影于万国城当代MOMA,德国电影节。11/21/2018
      • 剧本点点无趣,长到几次我都觉得该结束了,女主角演技简直像开外挂,每次女主抑郁崩溃时候我都感觉被情绪影响的厉害
      • 四个人,首先由罗米时而率真时而颓丧时而依恋时而惶恐的情感主导,其余三个人不同的立场牵引出强烈的张力,很过瘾。无法掌控生活的失意人循环往复着誓言努力、放弃、麻痹自我、负疚、丧失信心的轮回,终究走不出自欺欺人的魔障。生活艰难,但仍难掩美丽与魅力,无怪乎大众着迷于斯人。
      • 瑪麗演的相當不錯,肯定研究過羅密那些「非裝可愛」的片子。剪掉10-15分鐘會更好。
      • 徘徊在深渊边缘的Romy Schneider。前三分之一非常优秀,全员的疏离状态为全片定下了极具魅力的气质。酒吧戏之后臆想多于还原,主演与Romy容貌体态上的高度相似是双刃剑,后来几乎成为障碍。角色关系起了舞台剧腔,Romy和Hilde的冲突想当然了。除了女配,其他人太刻意。冲奥没问题,话题优势。三星半
      • 与Denis Lavant共舞.(我以为最后会有照片呈现。
      •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a.1882496558534367/1882496605201029
      • 老天爷给了你美貌、才华、名与利的同时会悄悄拿走点什么,比如,快乐。
      • 总要从角色抽离,即使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也要在自己心里将第四面墙树起。
      • #Berlin2018# 虽说这种做名人传记的方法并不新鲜了,主题也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但是表演真的是太棒了,堪称附体级的演技(影后?)。剧作扎实,摄影出色。比起电影节可能更适合国家学院奖。
      • MOMA德国影展。看到了今年大银幕上最有魅力的抽烟镜头。
      • 茜茜公主的修养假日:酒馆共舞,岩石跳跃,和父亲唯一的美好回忆已分不清是现实、梦境、小说亦或电影……玛丽·博伊默的气韵感觉比真实的罗密·施奈德差不少啊
      • 是我的菜
      • 连看两部传记电影,这部比期待中要逊色一些,从导演的Q&A中也感受出不是很有掌控力,可能因为不是很了解人物生平吧…等我补完「茜茜公主」再努力感受一下@SIFF2018
    • 豆瓣 9.0 IMDB 7.7 正片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1969
      剧情片
      俄罗斯

      皮罗斯马尼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啊,就算剧作强行要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阶级分析那一套来(人民的画家,资产阶级老爷们不喜欢,等等……),还是必须给五星。本片八十年代初在苏联回顾展上震撼整个中国电影界,看过的人都是三十多年念念不忘这得炸裂到什么程度。剧作虽然看起来比较抽风,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种很独特的时空观念,有些转场堪称神经刀但是非常独特(比如那个驿站、皮罗斯马尼开的杂货店的位置,以及它们和城市的空间关系……),很像诗歌的叙事(感觉也跟帕爷那部[石榴的颜色]叙事方法有一点联系)。当然美服化道和摄影绝对当属苏联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流的神作,复原皮罗斯马尼的绘画空间这种事真不是一般导演能做到的!
      • 神片儿,抽象写意,风格化。
      • “我爱日光,它让我高兴;我也爱月光,它总让我悲伤。”“我画的都是向我呈现的。” 喜欢尼科洛的小皮箱。
      • 生于贫穷,死于贫穷。生存总是比抽象审美更为重要。艺术家孤苦地度过一生。艰辛的滋味没有少品尝。但是他的一生也算有幸,那就是用玫瑰铺满广场。
    • 豆瓣 7.4 IMDB 6.0 正片
      Хармс
      2017
      剧情片
      俄罗斯

      哈尔姆斯

      Хармс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IFF#4th
      • 碎片化叙事,5分钟跳一个场景,不了解作家背景的情况下实在是又累又晕,还有各种荒诞故事套在剧情里,思考人生&圣彼得堡风光片
      • 6/23@影城2厅 7。见面会场。电影节盲买,预告片嗲。同为传记片胜另两部新片:一为现实与超现实的相融与互文,一为小号调笑荒诞性(几乎贯穿全片)的妙用,一为镜头调度的活泼自如。 p.s. 该片获是年电影节最佳编剧与最佳摄影奖。 #SIFF20
      • 看睡着了。。。不断跳跃的剧情,确实人生如戏太荒诞。还是知道一下这位剧作家的历史再来看会好些。
      • 哈尔姆斯忘不掉两个女人,埃斯特是窗户,透过她可以看到天空和大海;玛丽娜是房门,穿过她可以走入阳光与清晨。可是你想看的只是风景,窗户或者房门,终究属于别人。纨绔浪荡的哈尔姆斯,注定要面对被编辑退稿拒之门外的困境。如果政府是一个人,战争来了他愿意站在脚底,假装自己是记不住名字的男人。
      • 这部片子让我想到了《黄金时代》,其实是两部风格完全迥异的片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联想到一起。影片中有很浓重的苏联背景,加之略微散乱的剪辑和故事讲述,插叙、倒叙的交叉使用,说实话很难懂。但还是想为艺术片致敬。
      • 20170623第18场 电影节连着三届见过的最有诚意的见面会阵容 导演男女主角制片人浩浩荡荡十几人和观众一起观影,影片是看电视介绍补买的,感觉风格是我喜欢的,果然没选错四星差一点
      • 索科洛夫式的拼接 真实与荒谬的结合 SIFF20 at 上海影城
      • 背景知识知道的不够多 女主真人也很可爱……
      • 配乐非常加分。电影穿插了作家作品当中的台词
      • 感觉像是学生习作
      • 服装道具很精彩
      • 难得一部合格的诗人传记片
      • 喘氣聲相當重,查一查哈爾姆斯是否有氣管炎,沒查到。
      • 传记题材
      • 片子不错。看完我头疼。
      • 音乐赞爆了。导演也是作曲家
      • 像油画。今年暖气开吗?
      • 我实在是对这个作家不了解。配乐和道具很喜欢。
      • 镜头语言处理得相当精彩,善于用大场景,重复镜头,来勾勒主题。光影效果也棒。划船的镜头拍得美极了……
    • 豆瓣 7.2 IMDB 7.1 HD中字
      Inimi Cicatrizate
      2016
      剧情片
      德国

      受伤的心

      Inimi Cicatriza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黑海太美 @SIFF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罗马尼亚诗人自传改编。全片采用独特的圆角4:3画幅,配以原著中摘录的字幕卡反映诗人内心。但有些过于泛滥、直白。绝大部分取景地都是医院&病床,很考验演技。等死题材电影其实不少见,本片并未有太多新意且篇幅过长。主角相比诗人、作家,更像个普通小文青。写诗泡妞,无助死去
      • 伦勃朗解刨课reenact和Moby dick可以加一星
      • 像这次电影节的很多片,没什么雷点,但就是看不进去,还好长。。只有诗和性的人生实在是太无聊了。。所以自己的绝望并不一定能成为别人的好戏。。当中插的那些诗句感觉很日本,大概因为不能不想到住宅顕信吧:https://m.weibo.cn/1708828231/3662337070344111
    • 豆瓣 7.2 IMDB 7.1 HD中字
      Unga Astrid
      2018
      考驾照
      瑞典

      关于阿斯特丽德

      Unga Astri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差观影体验,丹麦文化中心果然不行,像猴子一样被围观
      • 女作家阿思緹的傳記電影。一個作品的誕生,或多或少反映創作者的心境。電影非刻意把阿思緹創作發想,與私人作連結。反而詮釋阿思緹脫離家庭,從女孩蛻變成為女人。 從一段感情的告吹,接續下一段愛情,電影用三次舞蹈預示感情分合,當孩子的誕生,深刻影響阿思緹愛情觀,前後兩位情人面對孩子的態度,也決定了阿思緹願意與誰共度一生。 故事節奏未因講求效率,忽略身旁風景。如悠然坐在車廂,不疾不徐的步調。雖是傳記片,未特別表現作家才氣面向,而選擇揭開貼近凡人的樣貌。
      • 本来以为是一个关于Astrid如何创作如何影响他人的故事,结果没想到只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觉醒的个人成长片段,虽然整体也挺流畅的,但是真的有点对不起一开始铺垫的那些情绪啊,连不起来的感觉。
      • 3.5,为一颗不羁的灵魂,为一个冒险的人生,为依然保有童心的成年人。
    • 豆瓣 7.8 IMDB 7.3 HD1080P中字
      Лето
      2018
      纪录片
      俄罗斯

      盛夏

      Лето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写给听摇滚不能抖腿之地的靡靡之音。星河浩瀚,好时光坏时光,赶上了就是赶上了,你说鲍勃·迪伦和大卫·鲍伊五百年难出一个,但你自己何尝不是宇宙万年最独一无二的存在?东方既白,宿醉未消的你看着满地狼藉,都好似金满箱银满箱,你便脱去满身风尘,只身跳进这片时间之海,成全了不知谁的一世荣光。
      • 到一半也被视听迷惑以为是拍给我的电影,但越看越气,并无摇滚创作的刻画,也无Kino成长史,政治唯寥寥几笔,俄罗斯风味欠奉,焦点在V和M之间模糊渐无,MV伎俩黔驴技穷,黑白变彩毫无新意,最后变成了至小的爱情故事…麻烦不要蹭我们摇滚史流量OK?Name dropping,无话可说者的原罪。我摇滚kol我说了算
      • 两星半。谢列布连尼科夫对于影像有着绝佳审美,驱动画面的能力更是天赋尽显。长镜头、打破第四道墙、超现实构想、画面内重新布局、开屏、黑白转彩色,各种手法的娴熟运用,都是那么美妙、那么令人欣喜。可这天籁般的律动不应该成为无视叙事的理由,不应该成为恣意表达情绪,丢掉精神内核的外套。
      • 城市诗的方式拍了人物诗,音乐和打破第四道墙的形式选择,颜色和粉笔画。你根本察觉不到的长镜头,和你察觉得到的性性别爱情。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