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在这片荒漠中,强烈摇晃的主观视角镜头里充沛着焦虑,就像是拉皮德对以色列国家文化审查制度、政治、一切社会现象的怒吼、一种激进的挑衅。 |
|
用极度不安与挑衅的方式完成控诉,一种影像上的剥削 |
|
4.5 在语言、面目、身体和声音的相互对撞下,拉皮德在如眼神般游离和剧烈的镜头中发泄着愤怒和挫败,作为导演要如何挣脱自己的身份和创作环境,那些突然闯入的私人回忆、想象以及现实,如同若有若无的性张力,都消散在了这文化荒漠中。|二刷4 -> 4.5 |
|
毫无节制,黔驴技穷,银幕上上下下的剥削。 |
|
赶在被大部队影响之前先打个分。真的还是他的风格,可能我就是吃他这套吧。 |
|
叙述了一位文艺中年祸害老百姓还振振有辞的狂想。这种绕来绕去总是想把周围的人当成原谅对象的优越感是一种精神病症状。 |
|
那达夫·拉皮德新作,限制性视角与开放式构图一如既往,但这回摄影机更疯癫狂乱了,[同义词]中的类·主观镜头在此时常脱离人物,完全成为主体性的存在,来回摇甩、快速在空中画抛物线、疾速横摇旋转……或许应该命名一种“拉皮德式的运镜”。本片还是一部颇有想法的元电影——“阿赫德的膝盖”正是片中男导演意图拍摄的新片名字,但仅停留于设想中,而他放映的作品也全程或缺席或虚焦,再联系他频繁用手机为身患肺癌却始终未露真容的母亲拍摄沙漠风光的举动,以及他对军中相互折磨的往事中自身扮演角色(始作俑者、受害者或观察者?)的闪烁其词,都让影片显得足够暧昧。10个士兵疯舞及山洞争执的场景有克莱尔·德尼的男色身体气息。但作为政治论文电影(用文化部的资金来批判文化部审查太逗了),本片还是过于直白用力,欠缺戈达尔的诗意。(8.0/10) |
|
排比句式的,《同义词》的同义词,摩托的巨响昭示拉皮德的去而复返:巴黎,或者以色列的沙漠,有何实际区别?(且慢,骑着摩托逃离的是一位虚构的真实人物。)同样的词语,曾经使劲憋着不愿用母语说出的,最终还是说出了;当影片的自传性开始拖累他时,他再一次在虚构故事中寻找答案,哈,加害者也好受害者也罢,土地与母亲之间,镜头左看右看,他们还不是都站在这土地上仰望太阳,唯有“阿赫德的膝盖”,必须要被藏起,留给未来。 |
|
#TIFF 2021#导演就像是“恐怖分子”,携人质控诉、控诉还是控诉,连摄影机都在控诉。拉皮德表达是挺到位的,但片子也挺极端的~ |
|
杀疯了的拉皮德,站在巨人(视听手法)的肩膀上向巨人(道德立场)发起挑衅。以焦虑作为戏里戏外的创作源头,再演化成愤怒与哀叹,摄影机在动静之间来回切换,像戴着镣铐张开翅膀。沙漠中昼日与夜缓缓交接,情绪持续下坠(镜头与人物的距离),思绪时刻飞扬(毫无预兆的转场)。用剥削的文本反抗剥削,绝望的眼泪淌出之前露出凶狠的獠牙。为什么不惜以冒犯之姿逼我们从冰冷的符号中读出情感?因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在文明的庇护下,实在是太轻薄了。 |
|
#TIFF 2021# SPECIAL PRESENTATIONS。前获2021戛纳主竞赛评审团奖(并列)。连看3遍,拉皮德YYDS!拉皮德对摄影机的理解肯定是到了阿巴斯这个层级,这部已经都不仅是“解放了的摄影机”了,甚至可以说是“发疯了的摄影机”,通过对视听语言的探索把导演个人生活、记忆与历史,真实与虚构、元电影、对政治审查和国族的焦虑、对以色列国民性及政治的反思等等融汇一炉。“阿赫德的膝盖”不仅是一个提喻,而且是一面镜子,一个被呈现的“界面”。影片可以看做是《同义词》的回声,连起来看会更加丰富。拉皮德是诗人,拍得却是政治哲学式的电影。#年度十佳# #十年十佳候选# |
|
一部重新定义类型的电影,拉皮德用私人化的影像,对躲在民族主义劝诫背后粗俗的统治者进行凄厉的控诉。可鄙的法律能阻止新鲜空气,真话会把人拖入地狱,当艺术的话语权掌握在厌恶艺术的人手中,一切荒谬的作秀都是毫无意义的谎言。 |
|
那些肆无忌惮,彻底又自由的影像,真的唤起了某种戈达尔式观影经验,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
|
A / 用第一个被押运的镜头带来虚假的主角,用填充与搬演试图告别穿透巴黎的《同义词》,最终以声嘶力竭乃至干呕的姿态呼唤或鞭笞着那始终沉默的故国。被重复倾吐所开掘的被摄物只能被迫登上舞台/悬崖的边缘。因为对“秘密”的假意赞美从未让那一连串超负荷的语词挣脱我们的肉身。而当手与眼、宣言与面容之间撕裂性的共振发生,当声音逃离并反观毫无秘密却宣称包容着秘密的生活,那眼泪中片刻的恩典才有可能降临——此时的镜头才真正无惧于“人物”的缺席,而只把自己交给那对荒漠的注视。 |
|
对这种癫狂镜头表达加观点宣泄十分苦手 |
|
对于衣冠楚楚、在各国找自己代言人、用同一叙事(观察过去几年的处女作)讲“百国苦难事”的戛纳来说,拉皮德电影就是一场电影运动,是一种赤裸的“野性的呼唤”。视听看似随意,实则有很强规律可分析,我们了解那片土地在发生什么,多视角,环境和人物快切,饱含情绪,能恰当反映土地和人的关系之激烈。非常庆幸作为首批观众(丝毫不了解、不受舆论影响)看完《同义词》就喜欢,再看这一部(私人、剖白认知),整个深夜要被他点亮了。风格强烈的作者,不太可能在创作质量上“大起大落”,至于评分上,一般是观众自己的锅。 |
|
1.Y在荒漠上的“奇迹”前面,拉了一圈尿;2.阿兵哥的迷幻狂躁MV式尬舞,仿佛在对演员说,把你们的身体交给我,交给镜头,交给观众;3.现实与虚构、记忆的无缝切换,让整部作品在有限的时空里变得十分丰富;4.对以色列文化局妨碍艺术自由的抨击。 |
|
#TIFF 补 才发现当时居然没标记 |
|
#金馬影展2021 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在讽刺什么,是同义词的延续,但就是对这种表达无法喜欢,并不有力,相反是虚浮的,女性文化部官员成为权利的客体,是要她流泪和崩溃才可完成这一切,对不起我不接受。我知道有一些镜头上的尝试和打破传统。 |
|
拉皮德终于找到《定理》中的荒原,却穿上皮衣,忘了赤裸。 |
|
人头攒动的房间内,摄影机被迫挤到角落;只允许分享几个有限的景别:顺着目光看挪动的画面/完成一次吞咽的喉结,哆嗦的嘴唇或是粘上水滴的发尾;更多的是忧伤,灰蒙蒙、风沙很大的漠地。他愤怒地驱使自己向上空升腾,仿佛失去重量:往下望的时候,这副躯体没有我//脸颊被发亮的斑点照得发烫;也就来到寂静的当下,补足丢失的言语吧。 |
|
还真有点黔驴技穷了,这套手法我已经不吃了,就纯粹给人一种生硬和卖弄的感觉。 |
|
直观感受是,镜语直接反映了人物的视线变化&身体的运动幅度,与角色激烈的,连珠炮式的叙述相得益彰。深层的文本则被镶嵌于元电影身份中,叙述内容并不是主体,仅为强调语气而用。 |
|
《同义词》扫街段落对摄影机的解放还是令我惊喜的,但《膝盖》里的摄影机的癫狂也太没有道理可讲了,摇摆和旋转纯粹变成一种物理上的宣泄,包裹着电影内外导演那惹人生厌的聒噪和浮躁。拉杜·裘德在《黄片》里的实验和控诉是有明确指向的,但拉皮德沿着擒熊之路的这种创作方式剥削意味未免太浓。你能伤害到谁呢,除了爱你的人?#FNC50# |
|
镜头晃到我头晕恶心,导演狂躁的精神状态在裹挟视听,那些癫狂的舞蹈对观众是一种折磨。愤怒是好的,但这种既伤人又伤己的愤怒表现形式下,对民众的优越感究竟是哪来的呢?愤怒的投射对象是整个国家和权力系统的话,导演的表现形式可真是太欺软怕硬了,将个人异化成符号而发泄自己的全部情感,本质是空洞和虚假的。到最后一定要让那个女官员哭出来,这是导演的病态。始终无法欣赏拉皮德。 |
|
《阿赫德的膝盖》像是《同义词》的升级,表达和视听风格更加的极端化和私人化,是他对个人视听语言风格的一次更深入的探索。他的摄影机跟男主角的思想同步,时刻反映着人物的主观情绪,男主角的视线、思想、情绪和意识都时刻化作摄影机的剧烈运动。他的摄影、景别和关系镜头乍看之下很随意,但节奏处理还是准确地贴合着剧本和台词。视听风格之外,拉皮德导演的个人表达才是他独树一帜的地方,身为以色列导演,他的身上可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复杂,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现实赋予他的。他对政治和电影审查的不满,都化作直抒胸臆的观点表达,借电影中导演Y之口,直接跟观众喊话。像这样的电影,给他一座金棕榈也不为过! |
|
在那段导演自以为是华彩乐章的愤怒独白出来之前,我本来还是蛮喜欢的,只能说如果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像你这么想,你们的国家早没了,这样活在海市蜃楼里,充满了道德优越感,其实不做实事的圣母左棍实在害人不浅,谢天谢地你最后选择离开,真乃以色列人民之福也。 |
|
孤独地用摄影机完成一次自渎。让你看到所有的虚伪,只是证明自己的真诚。所以即便还在讲畸形的民族主义、阳刚之气、军队高压阴影,怎么讲才是重点。他是真的将摄影机用作笔的人,那种不耐烦、鄙夷、没有耐心、自负而自卑……没有哪怕一帧是可归于技法铺垫的,我看到的是无比旺盛的表达欲与沟通欲。过去(服役时作呕的测试)与未来、回忆与幻想(因表达会被文化部列入黑名单)一并撕扯着人皮,所有人都认为将会看到一头怪物,可悲的是,他只不过是还是人,一个以色列人。因为“毕竟,获胜的总是地理环境”。 |
|
镜头晃来晃去看得我心烦,景框对人脸的压迫也很烦,片中的控诉和喊口号又有什么区别,以胁迫他人来达成自省惹人生厌。与《同义词》一脉相承却搞出了这个玩意,我太失望了。我不讨厌毫无节制的宣泄,但是一旦掺杂政治元素,只能说非常反感,在我看来这和你想反抗的没有区别 |
|
牛!逼! |
|
当影片前还明明白白写着由以色列电影基金以及文化部支持拍摄,就摆明了那些看似赤裸生硬甚至近乎撒娇的“控诉”、“宣言”实际上都只是博人眼球的噱头而已,真正的落脚点仍然是关于创作本身(让文化官员讲出自己想要的话那段不就是导戏嘛)。拉皮德对肢体影像捕捉的天赋如果不去拍一部“传统”的歌舞片实在太可惜了(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部歌舞片呢? |
|
装腔作势,黔驴技穷,无节制无限度的大肆暴露自我真的是非常躁狂患者,且表面的放纵下,看似自由,实则高强度的绑架和禁锢了所有的技法与想法,拉皮德并未解放视听,而是压迫了视听,一种创作环境与心境上愈加接近妄想后的病态反弹,一部畸形的、崩溃的、窒息的悲剧,在失去了本来的焦点而转变为个体献祭般的自杀式剖析后,反而又意外告诉了我们现实的可怖可叹——除了影像中的荒漠,真正的敌人究竟在何处,然而指责这一切的权利在此被扭曲和剥夺,谁又会为谁去同情或共愤。 |
|
把男人一步步的崩溃展现了出来,不常见的角度。 |
|
有那么点舞台剧,艺术表演的影片。有些部分太抽象了,后半段比较明确些。
导演意思表达出来了,就好。虽然看得不那么懂,但我大受感动。男主的妈妈,其实是指代祖国“以色列”啦。 |
|
最后逼的图书馆长要自杀,然后自己崩溃。他还说说自己也可能是那个策划骗新兵的长官。所以最后是被内心折磨失控了吗?还是说他讲的那个故事只是电影中男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女图书馆长说出他想说的话)。 这个男主要批判政府,但最后可能还拿着政府给的出场费。这个电影还是拿着以色列政府的钱,然后批判以色列的文化审查。 电影内外一致了起来。简直就是在讽刺文化审查制度下的创作者本身。 |
|
取决于观看时的心境和状态 至少我暂时没有这个状态 |
|
这才是金棕榈吧 |
|
LFF2021 |
|
摄影机的动线始终保持着斡旋的姿态。在文化与气候同构的荒漠中,国家和母亲的死亡一同渐进。正反打的剪辑在平行的空间中失效,摄影机顾自左右摇晃,但在仰视烈日和俯瞰城市的目光中明确地区分开来。 |
|
7/10。拉皮德在得到金熊后仍在突破自己,“这里有一百万人,不是一个国家是一百万个国家”“一个厌恶艺术的艺术部长在一个厌恶人类所有美的政府里”导演的批判比《同义词》更加锋利。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喜欢到鼓掌的部分也有长时间的贤者时间。男女主过分亲密的距离、频繁的甩镜头,视听语言彻底放飞,是自由的也是设计的。Y拍日落前的云彩给母亲,地理总会赢,土地与母亲的呼应才是《平行母亲》啊!!他化身黑塞的荒原狼,奔向荒芜的原野,或许可以再见语言。 |
|
到此一游 |
|
虽然讲的是犹太民族,却尤其能在当下感同身受,不喜欢艺术的人要掌控人们该看什么该听什么,但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能改变什么?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托辞麻痹自己吗?就像烂辣椒的隐喻,虚伪的是我们无能为力指出真相所在。声音剪辑很棒,摄影也带入第一视角的真实和慌乱 |
|
Cathartic but flawed, firmly within the realm of Nadav Lapid’s pungent style |
|
3.5星。漂移的视点和狂乱奔放的镜头构成了影片最突出的美学风格,也精准地对应着主人公的内心情绪。拉皮德在《同义词》后返回故土以色列,将矛头指向了以色列的文化审查、兵役制度,乃至整个国家,怒不可遏地揭露与批判,只是这次男主角在镜头前的嘶吼挑衅太过直白和尴尬。沙漠成为了人物发泄情绪和思考困境的天然舞台,为单薄的叙事增添上剧场感。主人公诉说军中集体自杀的情节最耐人寻味,故意混淆真实的角色:究竟他是始作俑者、受害者还是旁观者?又或者同时兼有?这个答案在女主角身上水落石出。与其说导演是在批判以色列的文化与政治,更像是在自我批判与反思,因为在以色列个人与国家命运早已绑定,艺术家及其创作难以挣脱其身份和生存环境。 |
|
首镜积水,尾镜反光,由头至尾,我们从未亲密地进入过电影,始终与它隔着一层玻璃。电影的时态在此变得晦暗不明,Casting/shooting/Screening 一并进行,分别对应着《阿赫德的膝盖》、拍摄给母亲的日常,以及首映的新作,三部分之间相互交叠,倚赖主动的运镜,摄影机既是观看角色的视点也是角色感知的视点,轻易便完成了三部分层级之间的反复渗透,又经由Y的叙述与出神不断破坏、怀疑并重建结构关系,以此形成了一部始终处于进行时的新的电影。 |
|
(7.8/10)拉皮德用摄影机宣示主权,将观众控制在高压之下,制造出令人眩晕、窒息的感觉。他将自己塑造成“权威”,抡锤砸向“阿赫德的膝盖”。他让神秘的统治力量幻化成人形,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其进行操纵与恐吓,控诉对创作和表达的限制。对于导演来说,当下的以色列就是一片无边的沙漠,而“祖国”的概念则是那个从未出现的、濒临死亡的母亲。 |
|
拉皮德是法国印象主义影片的直接继承者,在《阿赫德的膝盖》中,摄影机被彻底解放,暴走。雨水与摩托车的运动开篇为影片引入身体性的强度,阿赫德的受伤被激进而充满强度的论争替代,伤口乃至其主人阿赫德的缺席实际上正如同影片的对话场景一样失焦,从身体的特写蔓延至沙漠中的摄影机之舞,最终凝结为一个关于战争的叙事:PTSD在影像的眩晕之中将人物的面孔变为残酷的影像地狱,又在回忆之外的电影放映之中重演,隧道的黑暗与影厅的黑暗同态。《阿赫德的膝盖》比维伦纽瓦更像沙丘中充满不详征兆的惑星,充满了官僚主义的猎捕和无法抗拒的死亡。与其说这部元电影是迷影的,不如说是“恐影”(Cinephobia)的,拉皮德重新思考了电影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又令影像以自杀式的内爆作为终结。 |
|
#NYFF59# 我为什么要为这部片浪费人生宝贵的这两个小时……拉皮德的镜头语言还挺犀利的,但怎么就组合成了这么个空洞乏味的玩意。男主对祖国文化管制的控诉和人生的种种失意,在随便一个第三世界观众看来都无比幼稚可笑,简直是辜负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特殊的复杂性。给它评审团奖而圣母却颗粒无收,真有你的啊戛纳评委们😷 |
|
摄影机陷入癫狂,疯狂刷存在感,单一场景内的剪辑被放弃,必须高速移动才能实现的视线的还原,一种化简为繁的视听炫技。然而最后还是直白地讲述,显得前面的努力都像是个空壳。 |
|
A terrorist lives in me. 戏剧和电影的交媾,每一场都叫人性致勃勃。冲突与失落的方式联想到了《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