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生存,跋山涉水,移民他乡。壮丽的风景下,点缀的是旅途中忍受苦难的泪水。这部史诗级电影,没有运用配乐煽情,却营造出铭心的真实感~ |
|
Liv Ullman可算伟大:同样是神经质,演农妇时的演法和演知识分子时完全不一样。所以简直叹惋到气愤:有这样的女演员,导演却狭隘到将一切严肃命题交给男性角色去讨论(宗教,责任,恐惧,懦弱…),留给女性角色发挥的题材无一不简单平面。 |
|
#纪念Max Von Sydow#,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
|
胖胖说“伯格曼说,丽芙跑到美国去拍《大移民》,我就觉得她要永远的离开我了。” 丽芙和冯叙多才是绝配。早上还在想比比现在身体不知道怎样了。又想起丽芙书里写的好多事情来。 |
|
由马克斯·冯·西多与丽芙·乌曼主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 |
|
穷则思变,书是知识之源。鸟与天空与新大陆!
北欧的少年少女,一头曲卷的金发,雌雄莫辨的姣好面容,只能欣赏欣赏这些了。
克里斯蒂娜
卡尔·奥斯卡
布鲁桑德牧师
英格纳林警长
保罗·卢德伯格
坡·坡森
阿维德
罗伯特·尼尔森
丹尼尔·安德里森
乌尔里卡
英格·莲娜
小玛尔塔
place
利尤德郡(瑞典)
泰勒大瀑布 |
|
《大移民》+《新大陆》是一分为二的两部史诗,总长度约为六个半小时。此第一部《大移民》由瑞典开始,展现了主人公离开家乡横穿海洋的移民旅程,导演把为什么要移民,如何活下去尽数展现出来,有着抱乡土情怀的视野和含蓄朴实的人文精神。低调的色彩画面和摄影方面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
|
《大移民》+《新大陆》:画面很美很田园,也很辛苦。愿把他乡作梦乡时,就是迁徙的开始。 |
|
史诗级的纪实画面,镜头刻画非常细腻。 |
|
7分。其实本片是质量配的上八分的一部电影,但由于我实在是对这种欧陆导演的电影风格不太感冒所以只能给一个七分,尤其是几个月没看电影突然看一部这么长还略带沉闷的电影确实是有点不适应。本片做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无时无刻的气氛渲染,让本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风土人情味,结尾的处理我个人也挺喜欢的。但我不太喜欢本片的导演风格就是对于叙事的简化处理,所有事件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太多戏剧冲突,并且全片有着很多留白环节,这让这部三个多小时的电影很难真正的看进去,我个人观影过程中是有点不断走神的,不过这也是欧陆导演的一贯风格了,只能说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本片的群体表演是非常好非常到位的,男女主角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
|
一部瑞典的三个多小时的移民史,雄伟壮丽,跋涉艰辛。日常化的镜头让远去的故乡显得平实自然,对历史细节的描述越详细越让人对饱受困难的瑞典人充满同情和敬畏。 |
|
我至今收的所有CC里最喜欢的一部,情感细腻,配乐到尾,最厉害的是长镜头的运用,人物刻画的非常棒,是一部被遗忘的诗史巨作 |
|
伯格曼说,丽芙跑到美国去拍《大移民》,我就觉得她要永远的离开我了。 |
|
扬·特洛尔和奥米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拍生活流的导演,特别是底层贫穷却极具生命尊严的农民,那些普通、艰辛、贫瘠的乡村生活中,所有的故事都简单但又充满了悲凉的感觉,对白被精简到了极致,只留下画面在讲诉着,镜头冷静,大自然和人物,新大陆承载着希望和梦想也有现实的无情和残酷 |
|
影史遗珠太多了。导演是不是看了卡赞的《美国,美国》?这种感人至深的单纯性作为电影性格一脉相承。 |
|
从头看到尾,主人公离开贫瘠的土地,跨过大洋来到新大陆,找到了肥沃的土地,当他坐在树下,帽子遮住了他半张脸,但还是掩盖不了他嘴角的笑。太感人了。看到这里就可以了,再看第二部就觉得残酷了。 |
|
我看到的第一个把为什么要移民,在船上10星期,下船后如何在当地扎根描述的这么具体的片子。瑞典人细腻啊。人类太不容易了,跟阶级压迫斗争,跟气候、天气斗争、还要跟自己的命运、运气斗争。“活着、活下去”真的就是唯一信念和希望啊! |
|
穷人的美国梦,为了逃离贫穷而冒险移民,一路颠簸,风餐露宿,虱子,鲜血,
饥饿,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能放弃。低饱和度的摄影,营造出了一种冷冽的诗意。 |
|
拖家带口、跋山涉水、安营扎寨、开疆拓土。它像一个微缩版《出埃及记》,移民渡海时的传染病,就是宗教性更迭的体现。 |
|
瑞典移美潮,不是20世纪,是19世纪就有 |
|
辛酸血泪,在远离故土、漂泊许久的寻觅之后,终于变成微笑。移民往事。 |
|
总会在某个时候向往去某地
总会在某个时候逃离去某地
告别父老乡亲牛羊田地
带上挚爱伴侣野心勇气
总会有一条路通往某地
总会不虚此行前历经靳棘
肩上的行囊越清越少
心里的包袱愈来愈重
总会在上路时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到生死离别
小到虱子缠身
总会在起点和终点间循环往复
秋千的摇晃有多幸福
船舱的摇晃就有多痛苦
这世界总会在某个时候的某个地点发生某事
就像大雁往南迁徙
人类往北迁移
一个扑打翅膀飞行
一个磨破灵魂步行 |
|
大移民和新大陆是由Vilhelm Moberg的一部小说改编而来,虽被分割成两部电影还是建议一次看完。尤其喜欢瑞典的部分肩抗摄影机的导演就像用温柔的手缓缓的触摸着优美哀伤的家乡土地,深厚的情感浸润了每帧画面。PS告别年迈父母的长镜头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缩影,这是一个每次回想起来都会潸然泪下的镜头。 |
|
長,不過不悶,而且有需要。對上帝的忠誠未有得到回應,人窮所以食慾性慾本能一切未許滿足,當寵物貓被淹斃、聖靈聚餐被禁止、土地乾旱糧倉被大火燒盡、孩童餓死,聽說遠處的美國有肥沃土地、人民之間不分階級,一時小大海漂流記幾次從死神手中掙脫,永遠記得第一步踏上這片允許之地,只要到達異鄉上帝會讓我自然學懂新的語言,突如其來的配樂,遷徙的候鳥。 |
|
电影用丰富的生活细节描绘了瑞典农户一家努力耕作却抵不过自然直至背井离乡,这种移民的故事总是令人心碎。扬特洛尔在镜头方面的天才从之前看过的浮生就体会很深,这部也是,丽芙乌曼荡秋千时看似随意却自然真切的镜头真是独一无二。另外丢孩子那段是被科长的二十四城记拿去借用了吗? |
|
1.安娜之死。2.美国是什么样子的?3.虱子、风暴,船上群戏。“我不想妈妈流血”“爸爸,妈妈不再流血了”4.走了1000公里,不在乎再走1公里。 |
|
更偏向于写实主义的瑞典史诗电影,也是看过的第一部北欧史诗片。就连戏剧化的时刻,都只是譬如孩童生病、船上疾苦众面孔、人们饥肠辘辘这样的苦难时刻。印象中没有更大的起伏,反而觉得航船驶过波光粼粼的海面才是最令人动容的时刻,和终于历尽万难到达那个异国彼岸时的血泪之痕。 |
|
对耐心的考验。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夸张的人物,没有深刻的主题,就是描写一群瑞典人移民美国的经历。不好看,但真实。 |
|
8.3;深重的苦难,它把日子变得缓慢 |
|
远去的乡愁,漫长的征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动人的“临终”告白。 |
|
瑞典移民史,像一本学术专著,但一点也不枯燥。特洛尔的这部片子让我想到了泰伦斯马利克的很多作品,包括《天堂之日》和《新世界》,70年代能有这样细腻的摄影,真是美哭了,特别是丽芙乌曼荡秋千那一组镜头。19世纪的美国是旧世界的美好彼岸,让受不了压迫和处于绝境的人有个新希望。想起昨天美国大使馆下的微博评论,只有唏嘘,就像影片里揶揄的:瑞典的形势真的很糟糕,连虱子都要移民。 |
|
漫長而心酸的移民史,真滴很漫長…… |
|
很欣慰结尾给出的意向是大雁迁徙,而不是自由女神像。 |
|
三星半;19世纪初瑞典一个村落居民集体远涉重洋追寻美国梦的故事。前半段有些散乱,对每个人在村子里的遭遇和困境分头进行了描写,后来登船远航,故事逐渐紧凑,详细描绘了轮船上的艰苦条件,生虱子一段让人看得浑身发痒。来到美国,一众人面对这片新大陆,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电影至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
|
当年的奥斯卡啥水平,现在的奥斯卡什么水平 |
|
镜头始终是运动的,变焦用得贼溜,但有一些剪辑上的东西看着不是很舒服。 |
|
苦难的故土,成为离开的动机,寻找光明的彼岸,成为出发的动机,故事核心由此展开,至于旅途中的苦难与牺牲,唯有当抵达终点时,终将变得值得。想起100多年前江徽闽浙粤无数人迫于家乡的洪水兵祸,移民上海讨生活,除了路途短些,实际是同样的心路历程。那么第一批远涉重洋到海外谋生的华工呢?只怕更苦。人类的迁移史,恐怕大多出于故土难以生存相类似的动机,否则,好好的日子不过,谁愿意背井离乡? |
|
扬·特洛尔的移民史诗, 影片3个小时前半部讲述乡村田园平静又略荒凉的生活丽芙·乌曼清纯美好她因此片提名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后半迁徙群戏船上的颠簸食物的贫乏病痛的困扰几多波折。无配乐煽情无特写痛处就是描述美丽的风景跋涉的人们最终到了归处他热泪盈眶。 |
|
大期待。。很细心。 |
|
北美移民史之瑞典篇的史诗式电影,管中窥豹完整还原19世纪这段不怎么广为人知的瑞典移民史。剧情饱满,人物丰满,在技术上也是长镜头的典范。在豆瓣上冷门到可怕,但真切已经不止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 |
|
用极度真实的方式展现了北欧人民历经艰辛终于移民到了美国的故事。尼尔森是一个小地主,他移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那点土地太贫瘠了,他感觉到自己再努力耕耘都无法养活家人。神父移民的原因是受到了当地教会的迫害,让他无法自由地信仰。也许每一个选择移民的人,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他们于是选择了移民来追求心中的幸福。但代价却也极巨大,许多人会沉落海底,许多人会半途倒下。所幸的是,他们来到的这片土地,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尼尔森最后在那颗老树下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也宣告了他将获得重生。 |
|
4.5,3小时看得压抑而紧张,目标清晰阻碍集中,文钩子随处可见,观众的感受如同片中丽芙乌曼一直焦虑不安的双眼,总以为她和孩子又要出事了。乌曼太棒了!演起农妇和她之前的知性优雅的小姐、绝望的贵妇都不一样,乌曼和冯叙多才是绝配嘛?纪实自然美学当属欧洲人厉害,杨导这部史诗级中的巅峰作,现在的史诗剧没法和以前比了。结构上,一半讲了生存现状的不断下跌和无望。足够无望才会理解这种行为。后一半没想到全是公路片模式,没有想像中的抵达美国之后的时间跨越的描述(不让观众放松),一板一眼一笔一画细致勾勒出了第一批瑞典移民的艰辛和决心。那年对上了史诗级剧作教父,是美国擅长的古典叙事技巧,两部完全不同的美学系统。 |
|
史诗级的电影,讲述第一代瑞典到美国的移民艰辛历程,让我想到了中国人的下南洋,对于了解那一段历史是相当有力的一个作品。 |
|
观影过程极其艰苦,我也从桌上移到了床上。
人生不找点儿乐子实在是太难了,永远贫苦地劳作,永远行驶的航船。 |
|
史诗片看的心累 |
|
天知道我为什么要看这部3个小时的长片 |
|
开始看着有点糙和凌乱,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渐入佳境,3个小时一气呵成,再加一个美仑美奂的结尾。 |
|
很纪录感,很画卷。细细看下来,即使没有大场面,仍是史诗。 |
|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征服者佩尔,驶向拜占庭 |
|
节奏有点慢,大致分可为前后两部分。前半段在自己原生祖国内,土地贫瘠,制度腐败,教会压迫,底层人民要啥没啥反正就是很惨。后半段一众人搭船出走,历经劫难,最后来到新家园定居。差不多有点北欧现实版的《出埃及记》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