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厅就我一人儿 还好片子算有意思 不然还有点小害怕 |
|
实在是无聊昏昏欲睡,看在是雷乃遗作加一星吧。 |
|
7/10. 一曲即终,语带哀凉。中年生活的贫瘠如预言般可怕,不论乔治是天使还是魔鬼,最终带来的也只是"一曲"时间的调剂,然后又归于平静安稳。雷乃的终作,却是我的第一部,没想到是这样彻底的舞台表现形式,人生如戏,是否带着自况?象征意味极赞,尤其时钟的意象。但,"我还是更喜欢电影",尚需磨合。 |
|
UCCA2014.8.23.1pm 缺席的中心人物乔治、戏剧导演、16岁女儿,也许就是雷乃对自己的三重期许。昨日之我无法被忘却,却终有新的开始。空间营造、色彩设计、声效对画外空间的塑造、工整的结构,典范式的谢幕。 |
|
上一部之后的又一次葬礼,不过这一回真的是诀别了。即便高龄,仍能坚持风格化,舞台感,转场的设定,有趣的独白背景。一个从未见过的乔治,这个缺席者却是所有人最熟悉的人,也是本片的真正主角,一如躲在镜头后的导演。 |
|
布景很赞...没看下去... |
|
5.0 基本抛弃电影布景,调度、转场退化成跟电视情景剧一样,也基本上没有剪辑,摄影师也基本干不了什么,打光也带着剧场味,最小化了电影本身的价值,就快退化成了对舞台剧的记录,私以为这样改编戏剧很不好,甚至去拍这样一部电影都显得缺乏意义 |
|
阿伦·雷乃之謝幕之作,「生死」對非當事人的旁人來說,還是太鼓譟了,感覺有一種既然「事不關己」又假裝重視的調侃感,逾九十歲的雷乃對此有種不知道看不開還是反諷的拖沓感。 |
|
这是雷乃拍给自己的墓志铭。「仍静候着你说我别错用神,什么我都有预感」 |
|
阿伦雷乃的遗作,关于中年婚姻危机,结尾喜剧性收场。穿插的绘画和舞台剧布景很美,大银幕看是很好的享受与纪念。 |
|
影城一厅。雷乃遗作。可能人活到一定年纪也感受到自己生命将近。从头到尾在谈论的中心人物乔治,只有最后以棺材的形式“露了个脸”。 |
|
三星半,雷奈最後一部作品,還能看到Sabine Azéma和大師合作的演出沒太多可要求了。 |
|
其实老人家最后一部电影思考的是戏剧和电影能否相互贯通的问题,(运动)摄影机是域外的神秘存在,插画中的人是域内,乔治则在处在边界。生死之隔,阴阳两界,这边的话剧就是另一边的电影 |
|
豆瓣第8000部就献给雷乃了 |
|
从波兰斯基到阿伦雷乃,大师们年事已高似乎都钟情于舞台剧改编,大概比较节省体能? 阿伦雷乃诙谐的纵情一曲,为自己送上了生命的挽歌,最后没有了伤悲和纷扰,只剩下释然后的微笑。 |
|
其实真心不如上一部[好戏还在后头],这部戏里解构的是布景(上一部解构的是表演!!是表演!!!解构出了一个Database叙事!!!!),不过当喜剧看还是不错,撕得好热闹。留这么一部欢乐的片,还挺好。 |
|
bjiff with arielle |
|
布景简单而可爱,毕竟Sabine Azéma 是随时随地都能入戏的演员。雷乃拍给自己的最后一部,Sabine、André 都来送行,单单缺了Pierre Arditi,不能不说有点遗憾。 |
|
惊喜一环接着一环,意外百出。围城里的老女人靠忆往昔和对老情人的争夺战来疏解美人迟暮的寂寞。将死的老男人却早就盘算好最后旅程的放纵开怀,他被每个人爱却聪明地从未将心倾尽。然而他的死却挽回了三个黄昏家庭,不失功劳一桩。实验色彩浓烈,布景话剧化,也许只为让我们注目于老头老太们的表演。 |
|
#SIFF2014#三星半入;结构极工整;六人人物结构设置和布景搭建的室外空间,很像《吸烟/不吸烟》;三组男女交叉,渐渐形成一个幽灵主角掌控的“舞台即生活”的故事,外景和鼹鼠区分了时间和空间的流逝;最妙的是对画外音的运用,无形中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纪念永远的雷乃。 |
|
简单又感人的最后一部。 |
|
Resnais auréole son plateau par une palette de couleurs chaudes opposant ainsi la vivacité éclatante à la mort funeste. L’art du hors-champ autour d’un absent rajoute 1 touche authentique du 7e art à la théâtralité. 1 ultime salut tjs avec élégance et intelligence |
|
好看好看,借电影玩戏剧,绝症主角和排的戏剧都没见着,呈现的又是一出戏。布景很喜欢,院子后面直接挂背景幕布,硬生生将生活场景舞台化。无论是布景还是故事,雷乃都太坏了,太会玩了。 |
|
阿伦·雷乃最后的作品。舞台剧,简约实验剧。游戏心态,话唠,纵情一曲。确实不怎么喜欢阿伦·雷乃近年的作品,有亮点,但总体比较无趣。该片最大的两点是空镜头和“插图”。 |
|
导演已经不在了,或许他从未存在过,而戏剧却有了丰盈的生命。如果……只是如果,雷乃大概会把他的天鹅之歌永远快乐地唱下去吧。 |
|
SIFF201404 @上海影城一厅 雷乃真的是拍舞台剧拍上瘾了 除了独白背景比较有趣之后 其它的对于雷乃来说都太小儿科了 |
|
对这种叙事形式无感,无法入戏。 |
|
老爷子再自嘲么 c'est qui George? |
|
【北京电影节展映】舞台剧手法拍摄。无外景戏,全舞台布景。这种手法让不常看舞台剧的我很难入戏,昏昏欲睡。不过剧情进行到一半后,女性角色对始终未出现的隐性角色“万人迷”乔治的争风吃醋倒是别有趣味。阿伦雷乃老爷子走好 |
|
#上海国际电影节# Alan Ayckbourn戏改编。萨宾·阿泽玛演得极好。表面的戏剧性之下有诸多细节的铺垫和呼应,主角乔治根本没有露面,一切尽在微妙处。 |
|
演员都很好 布景什么的都很淘气(or 道具罢工了) 实在是非常舞台剧 totally看不出改成电影有什么好嘛 2013.3.26 |
|
雷乃后期的作品都是轻喜剧挂的,这部玩儿的是舞台剧的形式,三组男女加上没有露面的乔治构建出了一个张力十足的故事,尤其两性间的嫉妒心理被体现地淋漓尽致,而以轻松的口吻诉说死亡也让雷乃的遗作没给观众带来伤感的情绪。 |
|
BJIFF |
|
还是《好戏还在后头》更有趣和深刻些吧。。 |
|
在作者快要走到人生终点的时候,死亡总是占据了舞台的中央。 |
|
笑看生死,挑逗人世 |
|
嬉笑怒骂 无畏生死 |
|
四星,因为大师临别私心加一星!三组男女,六个人外加一个年轻的女儿勾勒一个看不见的乔治。缺失的总是被指向在场,争风吃醋的儿女情长被雷乃狠狠调戏了一把。实在太棒,临近暮年,雷乃出手一点不显老迈。致敬,逝去的大师 |
|
应该和伴侣看的。 |
|
I love theatre. I love cinema. Merci beaucoup, Alain Resnais <3 |
|
美学审美上的限制。。。我真的,看不懂舞台剧化的电影。。。 |
|
#SIFF# Sandrine一副抑郁的样子蹲着纸板画的木柴堆边偷偷抽烟的样子美到不行。 |
|
真的不咋地。 |
|
Resnais 的后期作品形式和主题都在收束深挖 虽然语法格式上还是有迹可循 不过也没什么可指摘挑剔的 全神贯注倾听 时光流逝暂缓 那个灯影投映在幕布上好可爱 |
|
SIFF@新衡山 遇到变态了对不起都不知道剧情讲了啥…… |
|
纯粹的戏剧样式,还有拍成电影的必要吗? |
|
几百人的影院看困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从未露面的乔治得是个多有魅力的人啊。。。 |
|
B- |
|
舞台化的场景和乔治本人的缺席都很有意思。其实“乔治”就是导演的一个隐喻,观众们知道是他在牵动整个故事但是却永远都看不见他。 |
|
很精彩的舞台剧,强烈的个性风格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剧本和演员俱佳,令人回味。法国电影展成都站,看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