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完了。纯自豪型标记。 |
|
许鞍华拍明月几时有前应该看一下…… |
|
失戀/追求失敗的時候最適合看這個,反正也渾身乏力不想動彈。就坐在那裡分析構圖,真是絕了。但還是無法證明這片子「必須」要拍八個小時,剪成四小時足夠了。 |
|
该片详细幕后资料中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489979915 虽然我觉得主办方将该片放主竞赛很有勇气,但考虑到影片的长度和门票收入问题,放映时间的安排也够为难。有多少人会因为这部影片在周四请整天的假,可黄金档也该给更多影片。 其实内容对我真的不重要了,只为这样一次独特的观影体验。 |
|
【MUBI】四星半。八个小时的片长,哪怕对于迪亚兹也是次挑战,更不要说对观众了。看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候真的产生了睡意和疲倦感,幸好坚持了下来,在将近四个小时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对于菲律宾的历史和政治了解是多么浅薄,但结局的时候发现对于本片,哪怕完全不了解这些背景,也不会影响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史诗。史诗两字足以。 |
|
以独立战争的尾声和领导人之死为核心,通过巨大篇幅中众多人物和情节线索展开十九世纪末菲律宾革命全景,静态长镜和表现主义式低调用光的美学框架下结合文学、史实和神话进行多重创作,自然环境及其音响也成为叙事第二层面。但最后一小时几乎每个镜头都可收尾,其叙事密度和影像篇幅的把握有欠缺。3.5 |
|
开场的镜头太妙,黑暗的屋里,只看到人在窗前的轮廓,听见歌手的吟唱和吉他声。前半部全从小事着手,只写战斗前和战斗后,观众需要靠着这些琐屑线索自行构建出当时的菲律宾。而构建完成后,后半部就显得啰嗦重复,使不上劲,对话越来越长,意思却越说越浅白。 |
|
在超长的时间里仍能够保持影像的电影感和仪式感,并始终坚守所营造的影像空间的连贯和风格统一——485分钟的黑白光影与其说是影像酷刑,不如说是Diaz独特的叙事风格,当电影持续长度本身也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也许只有让观众经受八个小时的煎熬才可以让人们体会到漫长的菲律宾殖民史的冰山一角。 |
|
3.5。not my cup of tea |
|
人、畜、鬼共存,残酷与神秘并生的丛林,又一部现代神话、历史长诗。拉夫达兹的片是experience beyond thought, 这么长的片,还一年一部的节奏,遇上好看又多产的导演也是幸运啊。 |
|
看了两个多小时,还想继续下去,惊得自个儿赶紧关了…… |
|
今年干得最傻逼的一件事就是在失眠的晚上看完了这片,我疯了,我竟然看完了,看完直接昏迷。 |
|
20160115 la beauté de la tristesse,la tristesse de la longueur.... |
|
感谢 电影节以来睡眠最充分的一天 |
|
艺术不死 艺术也从不自私 它既是体认世界的必需品 也是灵魂的鉴证物 —— 雕琢过的台词配合各色人物剖面 讲述个体背景 交汇勾连事件 对于诗失去意义的控诉和无用之旗手人物的描摹 都在雾林白火 月影拢烟中 沙滩前冲 林中俯拍 打光和机位角度都极大的辅佐了慢叙事性质和人物情感的发酵 不过 Captain General 和 Simoun 的喝酒鸦片话别那场戏有些太戏剧化了 俩人都端着劲儿说台词 表达姿态有些割裂跳脱 既丧失了真实感也没能赋予奇幻的想象空间 …… 最后 Simoun 死于青海毒药 秘密告知叔叔 先验性的合辙之前念起的诗篇“我死了,因为我看到天空中的色彩被显示出来了
阴沉的夜晚过后,终于宣布了新的一天。” 而“在战场上,在狂暴的战斗中。
别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你,没有痛苦和犹豫。再见了 我的可爱的家园” |
|
2019034 三星好片 485分钟完整版 |
|
Around the end I actually didn't feel that it was too long anymore. I felt that it was a very very good film. |
|
长镜头的堆砌化解了诗意,失去色彩的历史一副冷冰冰,片长让人望而却步,给不出同感的举动,缥缈的对谈,西蒙说菲律宾的自由不只是从西班牙挣脱,是一种不懈的追求,三个女人在茂密的山林里寻找尸体,然而万恶的地狱一无所有。 |
|
看得出来是一个好电影,但是时间太长,8小时,随便瞟了两眼 |
|
像ppt |
|
对为人的痛苦无比贴近 |
|
21/12/17 |
|
6/10。弥散在固定长镜头中的静观式景物填满了六个半小时,戏剧化布光、背景烟雾和葱郁的丛林让影像有着稠密的空间感,寻找丈夫尸骸的女人缓缓从画面边缘,走入茂密的山野然后走出画框,人物仅仅是幽魂般在痛苦中麻木穿行,革命的腥风血雨被淡化为对话者口中的闲话,简短的暴力元素(担架工砍死偷行李箱的渔夫)也被景观所遮蔽,对视觉冲击的削弱表现了历史在场者的冷漠,革命者的英魂被世人遗忘,他昔日的战友、挚爱的亲属背负着剧痛,却畏惧强权而不敢为亡故者讨回公道,结尾以头骨遮面、披着黑衣的神秘生物闯入画面,使真实和虚构交叠着,民族—记忆化身的幽灵闯入现实为影片作结。景深镜头的运用强塑了画面的内在冲突,在藏身山林的革命军和随行妇女的画面中,前景为燃烧的篝火,中景是说话者,远景是代表权力的长官,构图的景深关系丰富了画面含义。 |
|
野心大到不行,想把菲律宾讲完简直太夸张了,虽然他的大多数作品也都是这个题材。不知道为什么到后面内容丢失,消失的西班牙殖民者,丛林中的革命军,都不够完整,前面确实好看后面可能因为看累了就走神了?最后烧房子成了《牺牲》?总之一如既往地长、松散 |
|
夜景被干冰、风、强光打扮成舞台剧的感觉,丛林神秘而富有童话色彩。飘曳的篝火与昙花一现的粒粒火星点缀沉闷画面,和流动的雾成为时间流逝的外化(如果画面柔和点还好,大反差看六七个小时的话,眼珠子会喷血的……)
非常不错的电影 |
|
六个小时的革命浪漫主义。 |
|
4,动人的漫长光影。 |
|
1,是不是固定镜头与真诚无关,电影长短也与真诚无关,否则你永远比不上电视剧“真诚”。2,看这部片需要大致了解100多年前那场菲律宾革命的历史,然后可能涉及当地的神话传说,否则会懵。3,看的是6个半小时的版本,但8小时完整版估计没可能再看了。4,最悲伤的莫过于遗忘历史,这是主题。 |
|
八个小时,总算在年内把这部给看完了。整个过程仿佛在迪亚兹的梦境和自己的梦境中不断来回逡巡,醒来发觉现实已经成了无数的碎片。
下一部迪亚兹就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看了。
影院可以弄一个午夜场,专门放给失眠的人看。 |
|
备好了颈枕和眼药水才敢入场看这部八小时神片。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都是可取之处,只是看到最后还是觉得这样一部电影控制在2-3小时也许效果会更好。 |
|
5小时版~
第1小时:音乐情景剧
第2小时:实验话剧
第3小时:欧洲风文艺片
第4、5小时:假装我认真看过了~
最后两小时好像是被直接删掉了~
滚~赶紧滚~看着你们就烦~滚滚~滚回来!~都边儿去~姑娘~给我拿两块椰子甜年糕~从开始我就馋这口一直馋到现在了(¯﹃¯)~好好赚钱,认真生活,无论世界如何改变,都不要放弃希望啊~ |
|
补标 |
|
看这片要了解菲律宾反殖民斗争的历史以及当地的一些风俗文化,否则很多细节理解不能 |
|
叙事情节不存在的。但是构图和光线以及运镜一级棒! |
|
8小时的黑白影片?我暂时还没有勇气去看…… |
|
4.5. 转场。缓慢铺开的全景,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前一小时极好,音乐缺位后,中段质感明显不足前和后。迪亚兹的歌唱很多时候提供了一种超验语境的入口,最大化地引导知觉的深入,愈发好奇《恶魔时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
|
说实话,没看完,也不太理解这个调调。 |
|
3.5资源,又一部长片,故事过长,有点看不进去 |
|
备忘… |
|
杰作。 |
|
光影确实美 有的表演也不真实的情况镜头还是很慢这样无疑暴露一些问题 |
|
本人觀影史上最长电影。真的是从中午到第二天凌晨看了我一整天,自认见多识广,看到后面也实力看颓了。镜头构图和光影真是厉害,尤其大多数场景是室外自然取景。情节极其繁复丰富但又似乎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节奏非常缓慢但信息密度却不低,表面已经是多线行进了但底下隐藏的层次更多,非常奇妙的观影体验。不了解菲律宾独立史也不妨碍理解电影。 |
|
一个真正的诗人,在那些没有价值的韵律里面淹死你自己吧 |
|
上半部看的英字完整版,下半部看的中字删减版,还是很遗憾的,革命领袖的妻子苦行僧式的寻夫之旅,中弹的革命斗士殉难者般的死亡之路,两条重要的线索,八个小时的菲律宾独立史诗,光影的运用比菲律宾的诗歌还要艺术化,而民族独立的漫漫征途其实就是寻找方向(寻夫)和甘死如饴(中弹逃命),摸清导演的思想脉络后电影只会越来越有趣 |
|
太长了 |
|
真正悲愴的史詩 |
|
太长了,过于考验观看者的历史素质了 |
|
4.2 |
|
构思是好的。 |
|
好长的片子。。新葡京的广告出现了四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