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巧,以及選擇性失明。三顆星全給孩子們。 |
|
课本里的诗人九月九日遍插茱萸,胡杨上的孩子日日夜夜学习汉语。学不好汉语就要远走他乡,忽然懂得了诗人的伤心。夺走生命很痛苦,可它是古尔邦节的祭品。恨自己不是医生,不能医好妈妈的听力。如果火车不走铁轨,挖土机把家拉走,是不是便不用告别母亲哥哥朋友小羊。如果长大了,是不是就能学会告别。 |
|
趁着在东京电影展放映的最后一次机会观赏了影片,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导演,听她说电影没有明确的答案,是给予观众想象空间的作品。电影中涉及到很多主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其实和很多地区的情况是相通的,但又放在了新疆这片美丽的草原以及中国的大背景下,又凸显了自己的特色。城市化,老龄化,加上复杂的历史背景让我对这个地区非常跟兴趣,期待导演的第二部力作! |
|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他的妈妈,他的朋友,还有他的小羊呀。 |
|
3.5;由大量纪实素材累积的剧情片,甚是罕见的维语电影,尤其是放置于华语儿童片范围里就显得更为稀缺,三个孩子的表现灵动感人,表现力和感染力皆可圈可点。儿童视角,美妙的大远景与逆光,加上片名的联想,很难不想及伊朗片,但胡杨木造就的地缘风貌又另具别样之美。两条线的缝合还稍有隔阂(两个家庭的对比可谓高度浓缩当地状况),可能多少被纪实的素材所束缚,大量材料呈现的四季时序可见创作者的耐心记录;主题「离别」表现为孩子们面对人生初次分别的心绪状态,也是一种被动拔离故土的乡愁,虽有为贴合主题强行拔高与点题之嫌,但细品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微妙影响,现今也是难以诉诸影像。 |
|
4.5 这个地方的影像有多匮乏,这部电影出现的意义就有多重大。男孩别离母亲,女孩别离家乡,小羊别离主人,一次三种,殊途同归。一面是柔软美好的田园,一面是严肃苦涩的校园,两个空间的强烈对比摆在那里,就算什么都不说,意味也是自然浮现出来。成长、认同、现代化…导演也是在刀尖上跳舞的选手,既尖锐又足够优雅。 |
|
主要的看点还是孩子的部分。而孩子的部分有特别闪亮的瞬间,也有并不让人满意的片段。 |
|
很质朴的一部维族儿童片,可能有点类似真实电影?能明显看出片中的兄弟、父母都是真实的亲人关系,没准故事也是非虚构的,还没来得及跟导演交流一下。开始以为以小男孩为主角,后来镜头又转向小女孩家,视角略有游移感,还好最后各自落在成长中不得不学会离别这个点上,也算圆上了。片中有几处自然场景很美。侧面反映出维族自觉汉化的进程,如小女孩妈妈说的那样,学好汉语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教室的板报、升旗仪式上的宣誓也体现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多文化交融的状态。维族小女孩真的好好看,机灵活泼,表演也最放得开,部分非职业演员在镜头下多少还是有点拘谨。本片入围了东京和柏林 |
|
非常平庸。好像现在随便什么弱剧情类的片子都能被冠以诗意。那诗意也太廉价了。故事平淡完全ok但是视点视听都太宣传片了。倒是可以看作是合格的电视电影。央视六频道新闻联播时段播出的那种。 |
|
「上了大学就能当干部了」
类似台词,无论作为命题作文,当下写照还是童年耳语,它都见证了新疆的学习故事。
阿克苏的维吾尔小朋友又找妈妈又找小羊,他们的童年,坐落在3000年的胡杨树上,谁才是这片土地的最后见证呢。
汉语考20分的小姑娘,因为迟到哇哇大哭,又被送去库车学汉语。只因为,那里被描述为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
|
东京电影节看的首映,虽然画面风景得到了高度评价,但我总觉得电影前20分钟人物的动态捕捉有些奇怪,有点偏BBC自然纪录片。电影中小男孩说「如果哥哥和我都不去大学,我们的家就会完整了」首映现场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国留学生,其实谁都想在家孝顺父母,但是我希望他能学成后去回馈乡土,而不是安于现状。 |
|
中国地域的一种截面,无论是学普通话还是喊口号,过于真实。中间小段落的组合有种慌乱感,摸不着调,大人的部分过多,这一点设计失败了,看得人昏昏欲睡。不过竟然在三个小孩身上看到了很浓的孤独感,大概是导演自身的投射,那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片尾曲是我这一年听到过最好的国产电影原声。 |
|
另外一种宝贵的品质是纯真。只是在今天的语境里面,只谈论纯真显得很不足够。在这部很容易让人产生“外国片”错觉的电影里,有太多难以展开以及不能展开的问题。 |
|
3.5。完全不一样的语言,加上新疆的风景,电影也太有异域风情了。在女孩母亲说完全不会汉语的时候,想起在乌鲁木齐读书时,有一次在校外取钱,旁边的ATM机上面用中文,维文和英语写着“暂停服务”,一个维族女人站在那个机器面前,继续想操作,她不会看维文的字,也不懂汉语,更别说英文了。 |
|
企图心太强了…提问的朋友们都说很喜欢,我为啥就喜欢不起来…视角太多太乱,好像讲了很多事情,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讲清楚。作为这个题材为数不多的作品可以鼓励,但就电影本身我有所保留。 |
|
很棒了,姿态很低,想讲的点也点到为止,政治意味恰到好处。演员们都在演自己,就像是在讲人生。摄影也很不错。 |
|
3.5 用暧昧的“语”态游走于阴冷现实主义和央六主旋律之间,同时让叙事与表演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将这几种调性做出拼贴/融合/平衡感,达成在当下社会环境里“只可意会、无法明示”的一种表达,还是蛮不错。两个小演员的表演(或者谈不上表演)非常出色,对表演质素要求比较高的观众可以买票看看。 |
|
毛姆曾说“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 成年人总是想回到小时候,那时家人疼爱,伙伴常在,那时白天总过得很慢,日落之后的路灯总是把影子拉得很长……可是成年人是健忘的,他们忘记了,小时候明明也经历过大漠荒野、崩溃绝望,只是那时还以为是寻常。《第一次的离别》以三个孩子的经历唤起了观者的童年记忆,也揭开了一道道叫作“难舍”的伤疤。
非常喜欢电影里的三个孩子。当我知道电影里的大部分情节来自他们真实的经历时,真想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这世界还有如此的纯粹美好,坚韧和顽强。 |
|
语言就是一种病毒,但你作为感染者并不是被动的,你主动的去感染陌生的语言,并且希望自己是病的最重的那个。 |
|
已经很好。但创作思路上是否有点问题:既要自然主义,又要故事性,两者之间有矛盾。如果是纪录片,它是一流的;如果是剧情片,剧本可以往戏剧性优化。 |
|
跟《野梨树》一个主题,一代又一代的人想走出那片胡杨林,但需要舍弃的代价又如此之高,如何自处,如何面对离别。小女主和配乐是亮点。 |
|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能在大荧幕上看维吾尔儿童片真的太难得,竟然还有好多空座位真的太遗憾了。在棉花田里爸爸给妈妈唱自己写的维吾尔情歌就值五颗星,最后的片尾曲直接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特别拿人的维吾尔歌。在塔克拉玛干腹地胡杨林的小村子里,放羊,摘棉花,学普通话,过古尔邦节,故事和画面都特别稳,一看就是能在电影节拿奖的那种。演员们也特别棒,眼神里都有光。导演在映后交流说的特别有意思,单拍小男主就是伊朗片,单拍小女主就是法国片,我觉得导演成功的拍出了属于新疆的电影。 |
|
其实考虑场外因素的话,电影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毕竟是疫情后敢于第一个上映的新片,当然本身是文艺片,还是2年前的电影,正常上映也没多少票房,冲在最前面反而能拿个日冠获得更多的关注。可是国内这类反映新疆底层人民生活现状的电影还是很稀有的,况且还是维吾尔语电影,女性导演也比较稀缺。只是怎么看都会觉得有伊朗儿童片的影子,会让人不由得联想起阿巴斯,所以总归还是有差距的。电影围绕两个家庭分别针对是否要母亲去养老院以及是否要转学来加强普通话进行叙事,并体验到第一次离别的滋味,从孩子的视角去体察人生况味。中国太大了,有太多地方、太多人民总是被忽视,他们也应该被看到。电影院终于复工了,而新疆却又重新陷入疫情中,乌木鲁齐被按下了暂停键,期待大盘鸡尽快走出阴霾,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影院享受光影人生。 |
|
视点游离混乱,中国特色电视电影的质感 |
|
在柏林看这么场接近“外语片”的中国电影有着和影片主人公共通的某种悲伤与滑稽感。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在此转变为最核心的政治。主创很巧妙地找到了这个故事在国内外语境下的平衡点,感动之外,又不免联想到其背后的触目惊心,而这并不仅仅只发生在主人公身上,旁观的我们也一样。 |
|
好久不见(看片尾自己名字飘过有点感动是怎么回事) |
|
一部比较真诚的电影,景美,情也朴实。在四季变换中,和哥哥、妈妈、伙伴,以及羊一一分别,“每个人都要习惯分别”,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和周围告别的过程。 |
|
脱胎于纪录片的剧情片,素人演员完美融入。在影像风格和剧情取舍上比其他的中国造阿巴斯儿童片成熟。 |
|
电影虽然讲的是维族小孩的故事,导演因为抓住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质感,电影里的那些情节桥段也很像是广大乡村普遍发生的故事,我想在那个环境长大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或者与自己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们的影子。真实、细腻、浪漫、温柔和些许的伤感,都是这部电影的珍贵之处。 |
|
发生在另一地区和背景下的《旺扎的雨靴》,那里教孩子的关键词是“珍惜”,这里则是更超龄的“离别”,不禁疑惑近年来汉族小朋友/儿童电影创作者在银幕内外的缺失。故事对准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大人在和曾经的语言、文字、习惯和人事离别,小孩则需要面对友情、亲情和生活的分别。一望无际的戈壁和棉花田承载着曾经的往事,新的道路和世界必须去探询。 |
|
#山一电影节# 第一次接触维语电影,风景唯美,音乐动人,小朋友的表演返璞归真,后来才知道本片没有剧本,从大量纪实素材中剪辑得来。电影叙事松散,如一卷精致的当地生活风情画,汉化教育与维族文化的细微矛盾成为叙事的暗线。如画的风景掩盖不了故事悲剧的底色,春去秋来,一些人和事渐渐离开,心事不知觉间爬上了孩子的脸庞。 |
|
作为在新疆长大的人,第一次看维语电影。三个孩子介乎生活无痕迹的表演让我以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小巴郎的故事。离别、寻找,然后不知不觉的就长大了。成长过程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离别,就算再不情愿的,也不得不面对。然后,你才能长大。新疆的大美风景真的很壮丽,淳朴善良的维吾尔族也是热情好客,说起来情感传达,应该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度的。导演镜头下的小孩子们,让我恍惚穿越看到阿巴斯电影里的那些小孩们。 |
|
干净淳朴的镜头下,离别这命题太沉重。与小羊,与生病的母亲,与发小,与大城市的梦想,与已然不相爱的丈夫,离别无处不在。凯丽妈妈说长大了就要学会了,那要是画下来,依然是不曾分离的。可真的等到时间之海席卷过来,他们才会明白图画也好,回忆也好,终归伤情大于暖情,再过些时候,可能自己要嘲笑自己对模糊过往的曾经执着。看着不经事的纯真小孩在巴望长大后的图景,却只能眼睁睁等候他们终将撞入离别,走向岔道,无法言语,无从安慰,那是多么难过的事啊 ,就跟面对幼小的自己一样。又念起大一暑假,去北疆调研双语教学,那时哪会想到一点改变,都会掀起那么许多焦虑与艰难。三星半。(@保利天安门店,7号厅5排7座,继《疯狂动物城》后,接连两场在这位置上包场看片。) |
|
北京电影院复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很触动我。既陌生又熟悉。我对于维吾尔族孩子的生活是陌生的,他们费力地学习普通话,要理解汉族文明输出的知识;而熟悉的是,同样都面临着生存的难,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与亲人告别,与伙伴告别,与小羊告别,最后长大,要面临的是大人世界的烦恼。电影结实的地方在此,它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这些素人演员真好,他们是真正生长在新疆的,所以他们与大地的关系才会如此自然真实,很多镜头特别美。 |
|
有些难过。哪有什么告别的完美范式,谁不都是在次次的离别之后,就这么自己浑浑噩噩的过来的,面对至亲如此,面对社会也是如此。小朋友们很有灵性,笑嘻嘻地在树上摇摆着说出“考试都是靠运气的”真的再认同不过了。
#院线复工南京首场# |
|
小演员太棒了!导演摄影都挺差 |
|
不覺得像阿巴斯⋯不能只要是純真孩童加原生部落場景就說像吧。對於人物與空間的拿捏準度、表演方法(為了追求自然而大量即興至有點不精準拖沓)、情緒渲染或點到為止(譬如阿巴斯的小花),想法跟做法差蠻多的。三次離別(哥哥;生病母親——其實省略了;青梅竹馬小公主)。鄉下的兩類空間:一種是線條與色彩溫順美好的田野,一種是充滿規範性布條與標語的學校,小孩念著恐怕並不那麼清楚意思的課文,或者是集體朝會;背後潛藏的批判意識(後記:BBC做的那支影片裡的「學校」一直讓我閃回到這部片),遠比情節與台詞裡的現代化、人口外移、鄉愁更銳利。片尾曲。 |
|
党的政策亚克西。(原短评被移除) |
|
平淡中涌动着的真实的力量 不刻意设置情节 好像仅截取了生活部分 而在银幕之外他们的生活仍在继续的真实感 暗合着分别与团聚的哀思和向往 透过电影经验到他人的真实生活 去关注人本身的电影是最希望在中国电影里看到的。 |
|
“离别”是个很有表现力的命题,编导用小朋友视角的多次展现“迷失”和“寻找”,让这部原本献给故乡的原生态作品更加言之有物。 |
|
最大程度地淡化了观看少数民族生活的猎奇视角,并且在情感传递上比之家在水草丰茂更打动人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绊,牵绊孩子的是小羊羔是朋友是亲情。他们相信离别是为了日后更好的自己。虽然这个故事的情节很弱,但小男孩小女孩表现都很棒。 |
|
维吾尔语很美,邪恶不要毁坏它。小女孩太可爱啦~镜头有诗意,片尾曲小月亮好好听。希望继续看到导演还在拍的他们的故事。20191215@广州增城1978电影小镇民族影展映后导演见面场,导演好温文尔雅有修养又有土地的联系难得,羡慕~期待下一部作品。 |
|
也许这部电影今后的价值,是它秉实记叙了汉地权力与文化对少民的入侵。 |
|
看完只想找个地方哭一场 |
|
画面有伊朗电影既视感。 |
|
挺好的,很多细节感动到我。整体性稍微弱一些,思考的东西稍微普通了一点。作为影院开张后看的第一个片,值得纪念。 |
|
这绝对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片,里面关于国情的话题性非常“成人”了,而且我总觉得莫名充满讽刺。 |
|
摄影好,人物好,意识形态的部分让我不太舒服,但是半年后重进影院,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而且它的主题,实在太对我口味了,又想起了那句“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
|
因为我去年去过新疆支教的缘故,看这个电影感触很深,不刻意煽情,只是淡淡地讲述故事。讲好了新疆故事!
每个人都会经历别离,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的别离。与父母别离,才有了婚姻;与母亲别离,才有了坚强;与家乡别离,才有了成长。
恋土情怀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内在品质。西部大地上动植物四季变幻。影片大量的远景,把新疆大漠戈壁森林之景与人物形成称托,世界很广阔,人却很渺小。片子中有很深的矛盾,对大人来说就是离乡打工赚钱还是在乡照顾亲人之间的矛盾,对小孩来说是在乡与朋友玩耍与离乡学习普通话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在新疆很现实的问题。
电影里面孩子们的敬礼举手姿势、普通话腔调、课堂状态都和我去支教的时候一样,真的看得我很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