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 Logan的剧本台词太精彩了!在掉书袋和通俗化之间达到了最精妙的平衡。艺术史的梗非常好玩。艺术和艺术市场本来就是两码事。最爱老艺术家最后的一番感言:When I was your age, art was a lonely thing: no galleries, no collecting, no critics, no money. We didn’t have mentors. We didn’t have parents. We were alone. But it was a great time, because we had nothing to lose and a vision to gain. |
|
希伯莱文:我被放在天平上指示我的亏欠。 |
|
每个有空间意识的艺术家都是在建造教堂吧。我们贫瘠的血液会是你们不竭的红色,尽管说教、嘲笑吧,但不要对我们失去信心。从2011年剧本朗读到2014年中文版演出到现在,总算洗到molina版,想咆哮这节奏才叫戏啊!虽然这版ken有点儿愣,算渐入佳境吧,但rothko没治了,畅快通透得让我错觉跟观众有语言障碍的是中文版……(一句chinese flag,中文剧本改成朝鲜国旗,live版直接消音。戏剧放映越来越多,是不是就快享受引进电影审查标准,剪刀手指日可待了?)1IsfjdNMuq2WwpXuGuxi4Cw中英文剧本+molina/groff朗读版2fam |
|
交织繁复的“真实感”,有教育意义,这里面的一切都像是有某种意义的。而同时这里面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它不应该存在在这个时代-这个助理批评罗斯科的时候有人会轻轻鼓掌的时代、这个片尾会给挂着喜悦笑容的观众特写的时代!-这令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意识到了什么东西的人,想要把这东西带给别人,但他或许也不想把别人带进自己身处的泥沼。这个剧本,和,我自己在过去思考过的所有,有一种类似的,令我感到某种“比平均水平更进一步“,但依然浅薄不堪的感觉。在擦手和分别的时候依然克制不住地热泪盈眶了。想起了我自己在近一年多粗略而强烈地感受到的某种感受,类似于某小说里的这一句:“I love everyone in the world. I do. So help me God, I love you, all of you!" |
|
近年来最喜欢的#NT Live剧目之一。除了满天飞的哲学&艺术史梗太对味,观看过程中也完成了对当下生活与自我意识的回应。配合近日的枕边书《抽象与移情》,更是别具风味。@资料馆 2019.5.11 |
|
4.5 感谢友邻 @墨纹山,突如其来地送了我一张今晚的票,让本来想上选修课的我看了这个剧(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上选修课...还因此写下人生第一篇观剧小记...)。总之,《红色》值得一看,详见之后发布的小记吧。 |
|
从旧时代里得到的滋养越多,在新时代里越像一块舍不得撕下却早已风干的粘贴画,可谁又愿意承认自己过时,守旧,而且自命不凡呢?更不忍心把自己撕得鸡零狗碎。艺术与商业,穷困与富裕,旧爱与新宠,老去与崛起,酒神与太阳神,红色与黑色……一堂美术、哲学与人生的交锋,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老先生这场思想转变,不失为《悲剧的诞生》,却也因为释怀,成全可另一种喜从中来。四星半。@国际戏剧影像展 |
|
约翰·洛根是以画家罗斯科自比,伟大的剧作家遭遇同样的困境,是普利策戏剧奖扬名立万还是乖乖屈从商业好莱坞,他有过不为人知的挣扎,不知道这种微妙的平衡对他本人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
|
我不知道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画穹顶壁画时心里有没有想到上帝,但我感受到罗斯科在为四季餐厅准备壁画时想到了地狱 |
|
男主讲的话是抽象的,但人是具体的,我能感受到每句话后面的痛苦(以及自大愚蠢等等等等),而男孩讲的话是具体的,但人是抽象的,好像一个用于与男主碰撞的“现代的鲜活的具体的人”的抽象集合,哪怕当我有些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也感受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且真tm烦人啊如果是我三天就让他滚蛋了。。于是半个戏非常完美,但是从人物关系来说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结局简直毁掉一切,尽管擦手真的感人,当即我脑中AO3万马奔腾。。当然即便如此男主还是那么美好,不知道有多大成分是演员bias。。(silence is so accurate,你们能不能把那个傻逼结尾砍了 |
|
好看好看,编剧约翰·罗根厉害,靠台词完全撑得起来,马克·罗斯科也真的有料,听圈内人吐槽什么的最欢乐了。阿尔弗雷德·莫里纳九年之后再度回归这个角色,已经是炉火纯青,相比之下小伙子演的痕迹就重了些,但给艺术家打脸啪啪的~ |
|
记得看的那天上午一切是那么漫长,通宵后的挺尸状态在看到小跟班终于开始顶嘴之后才清醒,然后觉得“哦,这戏确实是有点意思”小雀斑太适合这个时怂时莽的角色了。看了几次Alfred老师他都在戏里专注教做人…… |
|
想刷七八遍,然后把剧本背下来好了 |
|
深深赞叹、折服,难得才90分钟的NTLive,小小体量,两位演员,几乎没大变化的破败画室舞台,但如此内涵丰富睿智,同时又如此感人肺腑;是马克·罗斯科及梵高等坎坷艺术家的人生与艺术哲学,是“托物言志”的创作者共同促成此剧的魅力;大多数时间都在嘴炮的愤世嫉俗、狷狂孤傲的老画家,悲愤的不仅是作品不被理解,更是如今嘲笑蔑视创作、艺术家们不得不卑躬屈膝才能生存下去的年代,艺术系都不读叔本华也就算了莎士比亚都不读,“幼儿园小孩都能画”,买画主要看与装修搭不搭——句句精准到不分国界;最后十分钟究竟何以内流满面,我想应是双重父子关系的呈现——画家与他的学徒,就像真正为饱受打击的父亲擦手的儿子,以及画家与他的画作:(我的画会生活在一个根本没人看它们的地方)“它们会原谅我吗?”此时此刻才真正理解了罗斯科所说的悲剧性的意思 |
|
演技强悍。 |
|
虽然仅仅只有90分钟,但信息量的庞大、饱满的台词以及背后纵横年代艺术的背景却十足丰富,可以说没有一点废戏。John Logan用传记片的思路,节选了Mark Rothko生涯中的重要一刻,让观众沉醉于那副被喷洒的画幅,并且感悟他与时代所存在着的矛盾以及他的痛苦。虚构出的这个角色不仅没有抢戏,却反而成为了映照,那个与他对话,被他不断攻击的,其实或许也是那个窝藏于身处的自己。【助手一角在最开始的版本是小雀斑演的,没能目睹他的托尼拿奖演出有点痛心;不过这个充满生命力的本子让《逍遥法外》十足招人恨的Alfred Enoch都变得可爱了起来啊... |
|
那一抹红色 两人对垒 |
|
短小精悍,句句珠玑。 |
|
我好像终于明白罗斯科了。 |
|
"How could this story not end in tragedy?" 从第一句开始就被震撼到的剧本。等从震撼中平复过来才意识到 Alfred Molina 台词演技的出众,等适应了这节奏紧凑一刻不停的高水准之后才缓过神来发现舞台和灯光同样绝妙。看完之后又去找了更复古・英伦进步青年・Eddie Redmayne 和更随性・美国小愤青・Jonathan Groff 的版本片段,相比之下 Alfred Enoch 的 Ken 有点太 stiff 了,而 Alfred Molina 却在时间的酿造下原来越纯熟,like red wine, like burgundy. |
|
很在舒适区内的作品,就也很容易显得老生常谈。但老生常谈的作品对于观众的认知巩固和启发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日常中的运用也广。这种剧本要的就是那种无解的对峙下的宽慰:你无法解决困惑,但他人痛苦的存在会告诉你这是某类人必然会遇到的难题,孤独感因此减轻。可能我不管第多少次看到这种颇有才气的规范剧本都会心动吧(剧本文字很好)ps.黑人小哥(但他还挺帅身材也很nice= =)演得稍刻意了一点,但也能看出其状态逐渐融入的过程。2019.5.1,上海OmS影像放映 |
|
给力 |
|
9分。凡有理想者,谁能逃过红与黑的撕扯呢? |
|
不懂美术史,但看到结尾居然真被这位画家打动了(主演演技无敌)。那是艺术家该有的锋芒、傲慢、偏激与真诚,他在召唤,也在传承。 |
|
密度最大的红。万万没想到,Rothko老师,作为抽象派旗手,在面对画布时,会脑补面对的是伦勃朗、透纳、马奈……大型的没想到。难怪他要给自己的画建个教堂来放。老师的疯狂输出特别过瘾,吐槽pollock吐槽安迪沃霍尔,吐槽同时期所有的同行,结合满画室的maroon来看,真真狗血淋头。看到最后一幅画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在伦敦TATE modern应该看到过!不过去National Gallery看伦勃朗的时候只顾着看那几幅肖像了,完全没有注意到他说的这幅Belshazzar's Feast黑色部分上的希伯来语。下次看Rothko,会记得采取黑人小哥的示范姿势,哈哈哈哈哈哈哈。想搞个剧本来看。(剧本找到啦!感谢网友哈哈哈哈哈 |
|
是时代的挣扎与谢幕,只要两个演员,对艺术的追求与困惑展现得淋漓尽致。 |
|
masterpiece |
|
看的第三版也是西区初版复排的《红色》,没想到竟然是排最简单寡淡的一版。打光和搭配场次的换画很考究,冲击力弱了点。Alfred Molina不似陈明昊那般已被烙上孟氏的癫狂,他倒是更像位偏执的艺术家。 |
|
要找剧本看。“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
|
从古希腊经典哲学的视角看罗斯科,罗斯科是个沉迷于SM之中不能自拔的黑武士。而这个剧本又恰好是个完美的古希腊哲学剧本。杰克逊波洛克可以调侃安迪沃霍尔是不是又去嘬了谁的鸡巴;而安迪沃霍尔自然也可以挖苦抽象派画家是一群粗犷的美国真男人。 |
|
毋宁说是马克·罗斯科的独白,超优秀的剧本,超优秀的演出。8 |
|
表演很有爆发力 |
|
关于艺术的舞台剧,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也知道不懂得哲学、人类学...等等是做不好艺术的。那学艺术的小孩为什么只知道谈恋爱? |
|
非常有趣,其实有非常多链接得非常妙的笑点,实在是有趣、真实和真挚!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业界”从对Damien Hirst的称赞转变成对他的嘲讽,而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的魅力渐散,和看着他的作品被高高挂在old street附近非常fancy的餐厅里,这一刻也是很奇妙。希望有机会可以再看一遍!!!(今天因为邻座的关系太影响情绪了,也是难得被人惹得这么生气) |
|
虽然可能永远看不到雀斑那版了,但这版也很好,助手这角色很适合雀斑!对艺术的讨论还挺易懂的,好短啊 |
|
看后面一半的时候简直in awe |
|
2018年夏天有幸在現場看了這場戲,台詞飽滿到極致,情感噴薄和意識輸出兼備的傑作。借用評論:“在掉书袋和通俗化之间达到了最精妙的平衡”。 |
|
曾经拍死立体派的抽象主义画家,在其死后作品拍卖屡创战后艺术家的新高。而这位历史上画长方形最出名的作者,在面对黑色吞噬红色还是吞噬自我的问题上,他选择了结束选择。话剧剧本语言精练且通俗易懂,小舞台模拟了罗斯科生前很多真实场景,Alfred Molina的演绎配得上所有人的掌声。 |
|
我这个人对影视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再好的也就是二刷了,但是这个玩意儿,就不提体会过上一版的事儿了,就单说18这版这两次看下来,我觉得我还能再看多几遍……着实没想到今儿困成这样还能过电…… |
|
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像黑洞。//那个评论,1958西格拉姆给罗斯科的订单是3.5万美元,不是350万。//
片中罗斯科说道::大家都买是因为纽约时报说需要买一幅罗斯科。“别别别逼我看它(罗斯科画作),我从不仔细看它,太压抑了,那虚晃的矩形,我幼儿园的孩子都画得出来。彻头彻尾的欺诈,这家伙就是个片子。但他们还是在买。为了投资,为了恶心邻居,买身份地位,买审美品位,买来配合灯光,比买杰克逊.波洛克的画划算,买来做室内装饰,理由万千,唯独不是为了画本身”//
如今,好莱坞电影里出现最多的艺术家作品是马克.罗斯科和杰克逊.波洛克的。 |
|
Lines are full with sparks of wit, almost too intense that keeps you at the edge of your seat. Rothko is a thinker who tries to convey complicated messages in minimalist means. He sees deeply into the human suffering and is tormented by it. Yet it makes him who he is. |
|
2019.11.9 英国戏剧影像展 |
|
当你停止创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剩下你的品味。而品味会裹挟你,让你排斥他人、变得狭隘。所以,创造。 |
|
ecstasy restrain symbiosis they need each other the perfect life would be perfectly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everlasting on that fulcrum our tragedy is we can never achieve that balance we long for the raw truth of emotion and can only endure it with the cool lie of reson. tragic to grow superfluous in your own life time 每个人都是dying race 缓慢地 |
|
@徐志胜 |
|
资料馆戏剧影像,又上了一堂“艺术是什么”的思辨课,不破不立又当又立,虚伪与诚恳并存,戏剧能量喷薄而出。要想超越过去,先要理解过去;你在作画时,面对的不是白布,而是种种前辈的风格技巧遗产;他选择了自我堕落,那不是意外而是消极自杀;红与黑、酒神与日神……台词太爆炸,美术知识积累不够+脑力不足后来基本跟不上,有机会二刷吧。 |
|
原来是一个景的牛剧,俩人台词字字珠玑。罗斯科说人们买他的画,是因为比波洛克便宜哈哈哈。恰好借了波洛克传,可以一读。另也打算看尼采悲剧的诞生。 |
|
剧本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确实没有带来什么新的视野。因为主人公身处环境的问题,对我而言艺术最大的问题:饥饿,好像没有任何解决和讨论。艺术本质的讨论或许可以再深入一些。还是缺少两方面都雄辩的视角。
戏排得蛮糟糕的。这两年的时间,人物关系的改变没有排出来,人物自身的变化也没有体现。年轻演员演得尤其糟糕,自然主义气息浓厚的大实景舞台上身体僵硬到把实物舞台动作演成了无实物。瞪眼,看观众,表演痕迹太重了,脑子里可能都在走que吧。。。舞台节奏比较平均,缺少争锋和变化,感觉恐怕还不及光看剧本来得生动。
剧本好,戏不行,大概也只能三星吧。 |
|
特别好看,剧本出色,台词精彩,看完很想找原版剧本来看看,真的写的太好了,虽然只有90分钟,但是两位话唠的对话真的非常深刻,画家的才华和思想,矛盾和痛苦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前在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大致了解过Mark Rothko的经历,看了这部剧感觉他最后自杀是不可避免的,舞台剧结尾画家对助手说的话十分感人,看得泪目。 |
|
窗户又一次被打开了。好想去现场看一次话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