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没见过分久的合。 |
|
好难过。我们不能互诉衷肠。
相爱却难于相处。在离开你之后,我想起你,我对自己说,我爱让。
结尾时,卡特琳娜一个人在海水中游泳的镜头,就是皮亚拉第一次认识科莱特的地方——威尼斯丽都岛。晃动的海水,清冷的色调,在这个感伤而优美的结尾段落里,皮亚拉一个字也没有说,实际上这是皮亚拉对科莱特“最难忘的回忆”。皮亚拉想说的话都写在那部小说结尾处:“我整个人浸没在黑暗中。我辗转反侧,无法像往日那样入眠。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另一番景象。我不知道要用多久才能将柯莱特从记忆中抹去,但我深知,真爱永在却可遇而不可求……” |
|
“说实话你现在就是去死,我也不在乎。我只是讨厌,人们会说你死是因为我的错。”要的就是这份率真和狠劲。 |
|
这男的真的有够SB。讨厌他鬓角。肚子那么大还老穿紧身衣又不是基佬 |
|
周而复始的聚散离合,爱恨交织的激情之爱,在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以最平实自然的方法展现(仅仅是无处不在的蓝色预示了不祥的征兆)。直到结尾,代表了男主角主观记忆,摄入灵魂、情感深处的异质化影像辅以全片唯一配乐的情境出现,终于将压抑已久的爱之深沉、动人、无解情绪拉伸到顶点。 |
|
说实话你现在死我也不会在乎,我只是不喜欢别人把你的死归咎于我罢了。 |
|
[大光明1厅 2K修复版] 1.既是皮亚拉诚挚的半自传电影(简单粗暴又任性自我的直男心思+执著于电影摄影的工作狂),更是一段段影像化的【恋人絮语】:日常琐细又绵密无尽的对白话语契如不断荡漾的喃喃语言之流;种种猝然而生又蓦然熄灭的情绪之火(嫉妒、厌弃、懊丧、焦虑、爱欲)恰似罗兰·巴尔特所念的“恋人心中掀起的语言波澜的湍流”;断片式、破碎的相处段落则似情侣间的回忆拼接与意识流,这正是一种反故事与反结构(反对古往今来的“爱情故事”)的情境化、絮语式影像。2.对多年爱侣爱恨交织、分而不得的纠结状态呈现得特别到位,亲密关系中的卑劣恋人模样大抵如此,没有宽容、尊重与理解,只有迟钝、专横与纠缠。3.让·雅南的戛纳影帝实至名归,而玛尔琳·若贝尔的演绎也自然可信。4.致敬[词语][惊魂记]。5.收尾的海顿[创世纪]配乐。(8.5/10) |
|
把情爱中最细琐闷烦的玩意儿拍出来给人看,告诉你这就是时间的真相,时间绵延在每一段无始无终的切片中,看到的是情感的瞬间姿态,却又组砌成流动的不可拆分的假象,电影就是这种假象的整体结晶。无法反驳,因为它只关心描述的语气。 |
|
这是爱吗?这是家暴+尾随好吧!看不起女人又离不开女人,典型的厌女症了。他关心的是你的幸福吗,他在意的是他输给了另一个男人。“至少和我在一起她学到了一些东西”,哇偶,非常适合和《芭比》配套服用。/ 法影展@大光明 |
|
在纽约的第一场露天电影。情侣应该一起看它,因为爱情的瑕疵和不完美在这里被放到无限大,让爱人更加珍惜彼此;而其实又不应该一起看它,因为这何尝没有可能不是多年后生活的常态(放大版),让人惧怕时间的考验。影片的两个主角令人心痛又焦虑... |
|
所谓到白头,可能都是一厢情愿,真愛与做爱,似乎男人总以为待在一起可能就是一种恩宠和理所当然了;電影在床上展开,在车内拥吻分开,男人开车离去,女人可以对男人宽容多久,当一个怀有愛的梦想的女生如果屡次被自以为心爱的男人奚落和呵斥,她的愛的自尊可以维系多久的愛的关系。一个女人总想独占男人,但是男人又总想在这个女人身上拥有全部女人的温柔一旦没有就可能(可能)做不到“心无旁骛”……真的相处是一门生活艺术,可能男人总以为上床可以拥有一切,而女人却幽幽的问:你为什么不和她离婚(男人以为离婚与再愛没有关系)分分合合中女生真的“消失”在男人的管辖的范围里,他着急忙慌的四处找人,等来的她是已经另攀高枝(虽然也是一个替补)——据说是导演的自传小说改编,不知道电影里的那个“导演”有多少导演的影子。看过几部导演的电影 |
|
“你很奇怪 总是在悲伤、愤怒、情绪低落,在你眼中任何事都不对” 但我们之间永远不可能结束 我再无法像爱你那样爱其他人 |
|
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如何把他女朋友作走的故事。唯一可取的是导演(男猪脚原型)没有对自己的过往做任何美化,演员难看,言行也堪称可怖(动不动就对女友一通gaslighting,还真打人),旁人看这样的「爱情故事」只能从「如坐针毡」到「尊重,祝福」到「死哪儿都好别死我门口」 |
|
鬼打墙一般的“争吵-复合”往复,竟积累出惊人的情感势能,让最后的溃坝泄洪如此真挚和动情。(但不妨碍我想抽死男主 |
|
未必是杰作(甚至可以说有些油腻)但感同身受,几乎是一出喜剧.坚持不连贯的琐碎又抵制了意识流的诱惑,始终遵从严格时序(正是这让结尾闪回变得有力).主人公是个只配孤独终老的烂人,可片中却到处都是他喜欢的蓝色.皮亚拉要让我们反刍那近六年的恋情,想象对方如何另结新欢,就令堆积如山的同质素材陡然蒸发,造出个"空洞":女主角不过在银幕上消失二十多分钟,我竟像男主角一样感觉她离开了一个世纪似的. |
|
身体原因只能在家看了。皮亚拉这功力不亚于侯麦,这么典的PUA故事,平铺直叙反戏剧性,人的状态自自然然,比如三人聊天时突然岔开聊电影,但冷不丁就翻动生活的暗面,最狗血的挣扎与困顿,与最日常的寒暄告别交融在一起,雕刻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人性结构(也将被前进的性别观重估)。结尾配了海顿的创世纪,结合画面寓意丰富(一种理解是女性在“水下”茫然无助的困境,只要“站起来”就没事了)。 |
|
B+. 对男性恶臭的还原堪称喜剧,但皮亚拉的情感突袭是如此凶狠,前一秒还在犯浑,下一秒匕首便狠狠扎下。戏剧性闪现在看似松散的纪实间隙,并在脱口而出的“辣评”、喜怒无常的剪辑和前后呼应的构图中迸发出来,完成对人性复杂组织的解剖:放手是漫长的刮骨疗毒,而爱是反复发作的毒瘾,只有双脚落地,走出险滩,才能迎来结尾宣泄的“重生”。2023.8.6 大光明 |
|
暴躁作妖男的大型表演,活活把老婆作成了前妻。看得出导演皮亚拉对过往的情感很自责,他在电影中采取了一种片段叙事的方法,这种前后没有情节承接的叙事刻画出的是男人喜怒无常的性格。可是作为观众,这种跳跃是很难理解故事的,换个角度抽离出整个故事来看,方能意识到皮亚拉是想唱“全是我的错,现在后悔有没有用……”但悔不等于改,我们不能白头到老,名字起的大彻大悟,但导演兴许没意识到只要对方不想将就,强加于人的固执性格注定在任何一段感情里都无法收获白头到老。 |
|
#重看#真·漫长的告别,在一个延宕了六年未决的宣判之前,一切无限循环式的分合闭环都是预演,在双方知晓最终判决的状况下,对未来的预言就是行将发生的现实——他们知道这就是真实,说着会狠狠戳痛彼此的言语,仿佛是脱离自身的旁观视角,在这种主动断离的双向互虐中习惯失去。几乎是跳跃般地、片段式地呈现被掐头去尾的见面场合——因为我们不会白头到老,在车内从后视镜中望出去与车外的注视,六年的结局终于写完了。 |
|
喜欢皮亚拉的人才是真·灵魂法国人 其他导演都不好使 |
|
情侣间的分分合合。Maurice Pialat的片子看过之后觉得真正的cinéma vérité应该是这样,其他人拍的很多都不算cinéma vérité. 最开始看的Pialat是他拿金棕榈的片子,还有另一部也是Gérard Depardieu演的,没看入戏,暂时把他放下了,后来《梵高》是因为《巴顿芬克》拿了好几个奖导致他不服这新闻出来我才看的,看完觉得Pialat成功带我回第三共和国生活了一遍,他不服得有道理。这部也一样,看完觉得回到70年代的法国生活了一遍。 |
|
#法国电影大师展#@大光明(小黑暗)重看,无数琐细汇聚成的万般纠缠的故事,八卦到想边看边发弹幕,算不算是大型文艺男的传神“典范”叙事,豆瓣上都见过不止一次类似的“故事”,PUA老婆、PUA情人,连情人的老妈都被PUA,各种嘴上不饶人,说服老婆要搬出德莱叶、表现自己童年创伤搬出希区柯克都快笑疯了;游泳戏仿佛是女人的隐喻:她都快溺水了,她仍然在强颜欢笑着,与其说是情人的离开让他反而“爱”她了,不如说只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眼里容不下“背叛”,当她终于想要摆脱束缚找了新男友,免不了回答的各种“不如我”的问题全场都喷了;片名比片子更美,想起了宅总曾说的:I’ll grow old with her, just from afar. |
|
什么人才能错过这样的杰作?不要吝惜对皮亚拉任何的赞美,直到这里你才在人体天生的复杂性中百转千回。侯麦的人物总是向着幸福去的,而皮亚拉的人物却在泥潭中辗转腾挪,他们甚至认同于这些不幸而丝毫不想改变,然而却是这些了无生气却又不能摆脱呼吸(“张口结舌”)的卑劣生物让我们见识了不带加法,作为一座纯“身体”的人。Jean和Catherine在一段毫无意义的关系中虚耗,彼此作践的同时又沉溺其中,因此不断自我嫌恶,这种嫌恶又成为新一轮虐恋的来源,而对这类虚无的描摹又始终被包裹在另一重来源于犬儒,因此更加深远的虚无中。“在无能中言说无能”,皮亚拉电影中的恐怖很大程度源于这种无所顾忌的坦诚,也因此故事中的温情往往通向逼仄和更深的无力,因为他们身在“恐怖”之中。 |
|
7。合合分分绕塔环路。上周重看蔑视今补皮亚拉烦腻跌镜,太男凝的慢毒(再自反性也好)等周末解。乐趣点是听皮亚拉报菜名,德莱叶希区柯克还有个谁? |
|
原来赤裸童年里的小男孩就是皮亚拉自己 ,这部里他长成了暴力又深情的中年人。好像理解了他独特的冷感来自何处;不是布列松的悲悯冷、哈内克的暗涌冷,也不是知识分子的智性冷;冷静于他更像是一个平衡他燥热自体的日常视角,天真、混沌、惟有诚实。 |
|
男主一副矮挫版达西的即视感怎么直视,而且本质又是一个渣男。影片又那么絮叨,连快进也不能拯救它了!原谅我真是欣赏不能。 |
|
东西做的稀碎,看不看都行。皮亚拉特无风格之风格主要靠摄影在顶着,但这部片子光看摄影也忒无聊了。论调教演员,其实没什么特出的地方,伊朗那些烂片也有像样的演员环节,但没用。另外说白了,某些观众就鸡巴是受虐狂而已,有空的话我会替男主角打你耳光的~~ |
|
明明是暴戾专横喜怒无常的那个最先对感情疲倦恨不能一刀两断潇洒自由,却为何在一切真的解脱后又百般纠结,绝非真爱的后知后觉,怕只是惯性占有不舍放手。 |
|
矫情-是资本主义的一大流毒,吃饱穿暖感情混乱.....白瞎了挺好的电影名字,谁看出门道了?较差+,6.7 |
|
太厉害了…就像被绑在树上,你想向外逃,麻绳却勒进了皮肤里,你未察觉,直到渗出血来。皮亚拉描绘的就是这种被“爱的欲望”的向心力拉扯的可怖场景。剪辑是反理性的,切碎连贯的胶片组合成一段段情境,在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抹去“逻辑”的运动,由落差显露直觉的恋人絮语。拍摄生活是一种美德。 |
|
"anyway,how's your sex life?"//这也是一对普通人 银幕不仅能够放大情绪凝固时间限制空间 同样的能够精准狙击人作为人的缺点 也或许本来角色的设定就是一种集中了各种缺陷的极端性格//但这又怎么样 极端性格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 纠缠的两个人还是能够被归纳为普通人//比起白头到老的持续性动作不如把握曾经拥有的瞬时性感受//相爱的可能性存在于相处的过程中同时也消解于相处的过程中 |
|
源自同名自传体小说。真爱永在,却可遇而不可求。影片暗合皮亚拉与柯莱特分分合合六年。时间、场景及天气,力求与记忆吻合。拒绝观众带入情绪,反情节。一个故事无法诉说所有情感,采用片段组织,强调即兴。她说,和他在一起就像一场电影。他说,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
|
1.我们不能白头到老,但曾长相撕守;2.男人大多如此,拥有时,待如敝履。失去后,追悔莫及;3.影片很有意思的将两人在一起时的不同时候直接拼接在一起,以至于前一秒还在吵着再也不想见,下一秒却是又在一起腻歪的场景,随后开始新一轮的争吵。简单直接,道出情侣交往相处的普世常态;4.略无趣的侯麦≈莫里斯·皮亚拉的《我们不能白头到老》。 |
|
9。关于我们的爱情是如何结束的,结束前、结束时与结束后男人女人典型的不同模样,过于真实。如果《关于我们的爱情》是女性视角那这部就更多是男性视角,且关注更为年长人群的心境,一样有提到原生家庭父母对男主感情生活和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甜腻的记忆片段与互相折磨的结果交叉剪辑在一起,两人经常一人处在前景另一人在后景被隔离开。爱被损耗,伤口不会痊愈,他们确实是彼此最爱,但已经回不去了,瞧瞧这时间将我俩变成什么样子。皮亚拉的电影真的残酷,看过之后爱人观众应该珍惜彼此。 |
|
厌弃、嫉妒、痛苦、欢愉,爱情走到后期好像就是这样爱恨交织,有时候说不清这些情绪到底是好是坏,但是有时候必须要及时结束,才能理清思路。#大光明电影院#法国电影展 |
|
xq tengo simpatia??XQXQ??.... |
|
9.4;挥霍爱人的耐性 |
|
虽然男的对女的随时打骂,但男的才是爱死女的的那个,才是爱情的真正受害者,而女的才是真正掌控者。。也不知道这是法国男人还是女人的意淫。。。我相信确实有这种关系存在的可能性,但我一点也不关心这种天生一对的神经病互相作死啊。。会去看这个片大概只能证明自己跟基友碰头的决心吧。。(也不是没有暴力狂墙头但法国男人实在太不可爱完全找不到 lovable 的点 |
|
爱情《在撒旦的阳光下》是皮亚拉所追求的信仰女神,她于两个人共同投身大海的那一刻降临并转瞬即逝。在他这部自传色彩的作品里只有一个被信仰拒绝的人,他将这痛苦的遭遇视为背叛并转头拥抱了撒旦。我们在他狭隘而自大的眼界里目睹了全世界的恶意,这就是《我们的爱》以及《我们不能白头到老》的根源。 |
|
真是想不到把日复一日司空见惯的中年发福,控制欲强,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形象拍在大银幕上会这么精彩,男主尽己所能的对女主身材,外貌,人格,品味进行全方位的羞辱,从死老鼠骂到没文化,结果女主全程美丽性感有修养有品味,倒是从没见过导演男主嘴里吐出任何能看出文化背景的话来。不知道男主念诗念到那句“生活现在更美好了,但你却把我拒之门外”时有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把你拒之门外了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全程抓耳挠腮(向坐我附近的观众说句抱歉),因为实在是想到太多生活里和爹一辈的人打交道的不适了。不敢想象在2023年的今天这部电影要是像芭比一样全国公映的话,互联网世界会因为这个普信下头蝻大战恋爱脑女的故事变得多么精彩。 |
|
7.0 妙就妙在用片段拼接的推进姿态去讲这段纠缠不休的情侣关系(跳跃式叙事的变与人物关系的不变)。同时勇于去塑造一个性格缺陷远大于常人的男主角,却将患得患失的恋爱状态呈现得极为真实(人物性格的极端性与人物状态的普遍性)。皮亚拉太高明了啊,而且敢于迎难而上~ |
|
可以和<非对称情爱>对比着来看,同样是探索爱情的本质,一个男人得出的结论是“操了三次之后,再美丽的皇后也会变成一堆臭肉”;另一个男人则是贱到无敌,女人得到了是一坨屎,得不到的就是珠宝。然后死缠烂打地求爱。。。其实这些都并非爱情。。。 |
|
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Catherine最后得到幸福了么?看着海浪中的她,好像是吧……难道真的离开了爱,才能幸福? |
|
爱的晚期 |
|
在70街道的pier 1看的,只看了一半,就去法国妞的Birthday party了,反正都是法国的,多么惊人的相似,脾气暴戾的男主真让人不喜欢哎,不知道结局如何,有空要看到结局。 |
|
原来法国糙老爷们儿也是爷们儿。。。直男癌还真是世界难题。。。六年长跑终于分手。。。熟悉吗?分手的原因都是相似的,而在一起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btw玛尔琳·若贝尔身材真好。 |
|
这种焦灼,天下夫妻多少都有体会吧~不过影片的核心主旨我不喜欢,想想我等浪费在情爱上的时间和精力吧,但求能把其中一半用于搞科研,我们早就拥有时光机、永动机、长生不老药··· |
|
看前以为是一部狗血片,看完发现自己误会了。这样一个关于when love dies的电影,皮亚拉用的是最平实的方法来展现的(好吧他的电影其实一向不会大波大浪的),整个看下来也无风雨也无情,两个人就这么断了,反而比大闹一场更显悲凉。 |
|
这是一个很私人化的叙事,男人自卑的冲动和自负的意气,女人日渐冰凉的心和消耗殆尽的热情,我们不能白头到老,但是最后的分手悠长而空荡,这是拍给有相同经历的人看的。 |
|
EE-D9莫里斯.皮亚拉《我们不会白头偕老/我们不愿互诉衷曲》M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