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城市为媒介,超越单纯的伤痕电影的“控诉”主题,进而以城市的角度以音乐乐器为载体解构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也超越了1930年代左派电影对于城市的写实与批判的描述,进而赋予城市多重、立体化、历史性的意涵,城市也融入了文化想象之中 |
|
反思历史作,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全片始终突出男主冠仔健壮粗犷迥异于南粤环境的身体,好像是在说面对思想控制的历史洪流,个人意志能操控的也只有身体的野蛮生长 |
|
好作品!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偶然想起了爸爸给儿子做“菜腌鸡”于是又找了出来,没想到是“太爷鸡”。……在《芙蓉镇》之前的作品,是克制的,冷静的,也是批判的,批判不是时代,而是人心。同样的事情,出现在文革,出现在香港,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在爸爸老友,出现在生母,出现在妹妹。所以这个结局反而更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是中国人永远走不过的坎,总有人用各种方式方法打开你的心扉,拿走他们需要的东西。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些怀念那个时代,各个电影制片厂,百家齐鸣,精品不断,其中珠影是佼佼者。 |
|
看得我眼湿湿。影片平和地讲述了一个悲怆的故事,透出了南方城市低调而雅致的美感。 |
|
为了粤曲,为了明暗对比的摄影,为了影像和配乐的结合(比双生花早了6年哦),为了拒不妥协的精神,我决定忽视这部电影视听语言的一些现在看来应该不能算是缺点的缺点,我给这部电影打五星! |
|
“被遗忘被忽略了的好电影”。 |
|
艺术的流变与创作,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完全功劳,老枢的绝响,也离不开豆花芝麻糊小贩的叫卖旋律。作者易逝,而旋律永存。没有宋代街头说书人,何来水浒,继而有金瓶,终于到红楼梦。文艺创作的继承与发展难道是现代法权的版权和抄袭这种粗陋概念能够解释的吗?
电影游离于伤痕式的叙述模式之外,带出了丰满动人的广州西关旧街巷子里的日常生活,面对今日广州的“崭新”与“蛮荒”,简直有纪录片般的珍贵价值。 |
|
置于年代,空前绝唱!置于今日的广东,不可对比,却已比对。局部映射,国人的精气神不能说全失,时代在召唤。 |
|
本是传统民乐方式演奏的南粤小调,最后响彻在交响乐大厅,这种所谓传承不知是悲是喜。当然这个绝响亦是文艺分子遭遇不公时发出的悲鸣,最后结果是老翁焚谱而终,子不承父业,意难平。片子的时代氛围营造得很出色,街头小贩叫卖,邻里围坐演奏,其乐融融,像是南方黑芝麻糊广告里的背景。 |
|
似乎在很多方面都不输《霸王别姬》的故事。当然《绝响》没有那样正面去讲述那些历史跨度,没有“不疯魔不成话”,没有那样戏剧化的浓墨重彩,它克制又充满故事张力,血肉饱满,维度丰富,超越了一般“时代反思”的主题。在旧社会混曲艺江湖的区老枢自然是“不合时宜”了,一心想出版曲谱而不能,他的过去在特殊年代尤为的充满污点和可疑,儿子也因此蒙受不幸和变得叛逆。老人的艺术情结和亲情都是隐忍的,就像那条广东小巷里的曲声悠悠。他的曲声既被特殊的年代禁止,也被来自香港的老友剽窃,在改开的八十年代却又遭到西洋音乐的“暴力”——在此,故事没有给出一个“绝响重现”的鸡汤结局。结尾处,儿子冠仔默默地关上看似华美的西洋音乐转播,冷漠中也有着自己的嘲讽和决然。区老枢终究还是被时代遗忘了,但他的曲调却还在巷子里流传,真动人呀。 |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托遗响于悲风…… |
|
前一组场景是剧院毕业表演,下一组场景是厂房木工劳作,前景是挥汗如雨,后景是电视机播放的剧院表演。以巧妙的剪辑和构图实现了具有厚重历史分量的蒙太奇。 |
|
啖一盅两件,食在广州;叹南国红豆,不绝缕响 |
|
陈锐miscast,外形不太像岭南人。可惜不知道是因为语言还是太多不便描述之处,总觉得岭南人情不够切。除了《步步高》和《旱天雷》外的广东音乐都连不上名,但很好听。ps.龙导尾取景… |
|
那场充斥着“诡异”调式及和声行进的交响乐绝非欧老枢音乐的重生。经历过曲谱被禁止出版、被假冒署名,他最终决定将其拱手让人、焚毁手稿。隔墙之外的老艺人们再次合奏的时候,欧老枢的音乐就已成绝响。电影的许多镜头语言及细节设计够厉害,二十年跨度的剧本也够细腻。另外,之于我个人而言,关于那十年更多看到的是发生在北方的故事,这部坐落在广州的影片再一次拓宽了我的历史记载版图。这或许也是电影的某种意义所在吧。Ps:想起小学的时候买过两盘广东音乐的卡带,很喜欢~ |
|
民间艺术家清苦的一生,将街头小巷闻听的调子汇编为谱,以敏锐的乐感捕捉粤曲的精华,此举并不为追名逐利,传给冠仔谋生的,不过是糊口的太爷鸡,青石板小巷传扬而出的美妙的曲子,一经发表,光芒万丈,其悠扬而悲伤的曲调,正是欧老枢一生处境的写照。 |
|
本想随便扫两眼,没想到居然很好看。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批判丰富优美深刻多了,再看近年的反思作那是阴阳怪气多了。结尾的象征我这么理解,钢琴作为一种舶来品,是很难独独落地,需要与传统进行结合,最后的效果仍然是“见仁见智”。 |
|
张泽鸣这部时代挽歌聚焦的是,一个家庭于社会变迁下的裂变与重组,以及每个成员的何去何从。具有自我反思精神的作者对于个人在特殊历史时期里的不同选择充满理解,对于「文化遗产」的「不当处置」也有自我批判意识。显然,被文革「割断」的不仅是文脉还有血脉——妻儿老小对于夫/父权下的《绝响》既没有身份上的认同,也没有价值上的认同,他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在「情感上」为这段不堪回首的「孽缘」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与「失联」的亲人重新建立亲密关系,而在「见字如晤」之后,终于对「文艺复兴」死了心的父亲甘愿将那些「非主流/非现代」的「黄色小调/文化遗毒」带进坟墓。幸与不幸,已是血浓于水状态的「文化基因」仍然在不同的皮囊之下活跃着,流行着,更迭着——抑扬顿挫又柔肠百转的「乡愁」又怎么会因为其「肉身」的殒灭而「绝迹」呢? |
|
透过这个片子,看到了珠影厂当年的辉煌。
我在成都读书,在江浙拍戏,这几年来一直很羡慕这两地独立电影的蓬勃发展,更是对家乡影视发展感到难过,为什么一个经济如此好的大省在艺术上却像是“隐身”?
几十年后看到张导的作品,当初作品的细腻与辉煌无不在诉说着在那个时代珠影厂的辉煌。更是难以接受现在的珠影厂依靠外剧苦苦支撑的现状,现实时空的现状与影片竟成了这种近乎悲壮的互文真是令人唏嘘。 |
|
7.5/10,现实主义的南海十三郎吧。 |
|
即是绝响,那就只能承担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命运了 |
|
作为新广州人,对影片里的旧广州充满向往,也许现在的某些老街还能找到一点当时的影子。另外影片氛围的营造是一流的。 |
|
真是绝响的“绝作”作品中有个悲剧,一个是属于父辈的,一个是子辈的,看完后,久久沉浸其中,是广东一部绝佳的电影作品。 |
|
只找到了88分钟版,那是一个令一代艺术家陨落的时代,二胡扬琴解不了惧怕和忧伤,不见天日的曲谱也要改名换姓,时代的眼泪啊 |
|
焚稿断痴情,剽窃成大器。“天打雷劈呀!” (但是国语配音很让人出戏,然后豆瓣的“剧情简介”非常烂) |
|
与一般的反思/伤痕文学不同,它描写的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有旧社会的习惯,却也有纯真的赤子之心。电影中作为节拍器出现的雨巷空镜,是第五代作品中常出现的关于空间压倒时间,历史的暴力粉碎个人的表述。关于广东民间社会的吆喝、互动,热闹鲜活,真让人怀念啊。 |
|
被忽视被遗忘的好片子,虽然后半部有缺陷 |
|
最終是西洋樂器從形式上復現了十年動亂期間被侮辱、被損害的本土音樂,儘管旋律迴盪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裡,但演奏的心境不可同日而語。決絕地關掉電視機,意味著絕響是真的「絕」了,再恢宏的復現也無法彌補。也是一種「不原諒」的訴說。(只找到了國語版,不是粵語原聲韻味就喪失大半,觀影體驗上來說不算太好。) |
|
后来发现居然被屏蔽了。原因,也许仅仅是因为原著者,你懂的,哎~~~ |
|
电影是好电影,但是因为能找到的影片画质都比较差,造成非常一般的观影体验...... |
|
老枢卧病在床得知自己的琴谱出版无望,于是烧掉大部分琴谱并留下最珍视的一部分交代儿子以何大傻的名义捐给乐团的一幕让我的眼泪无法控制溢出。这是一个时代的伤痛。 |
|
多次的复现的静止的巷口,背后流过匆匆的时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George Michael的歌,85年,按郑洞天的说法,“那样的生活广州人民已经过上了?” |
|
街巷定格镜头切割时间线。虽然是汉语普通话,不过没字幕,有些地方没听出来。粤语是真不会。
父亲性格立体,他有旧时代的陋习,但他也有音乐上的才华。个人命运反映时代,文革十年,种种因素,欧老枢的遗作最后反而是由民间盲人剧团传承演奏了。儿子的体格很北方大汉。 |
|
95分钟版本 |
|
音乐厅响起了老艺人的曲调,前妻认为太过悲切的旋律只要登大雅之堂她就感动,可这些都与绝响无关。老艺人热爱民间最真挚的曲调,卖糖水的吆喝声,哄孩子的歌声,他享受美食,说来头头是道,他曾抽过鸦片,是富裕阶层出身,他对人体面客气,从不强求,哪怕是脾气暴躁的儿子,更不痛心疾首什么艺术无人继承,他死前带走自己想带走的曲谱,留下该留下的,所以是绝响。 |
|
看到这部电影才意识到南方电影似乎比较少见,这样一部以广州市井生活为背景、以广东音乐为主角的影片实在难得。 |
|
悲剧就是别人在大剧院演出,你在家里刨木头。此时方悔才悟,可惜一切皆晚 |
|
2022-10-13/1905 文革2/广东音乐老艺人最终没能实现出版曲谱的愿望。曲谱大部分被焚烧,少数珍品在海内外发表,积劳成疾离开了人间。同母异父的妹妹取得残迹遗稿,一曲成功。 |
|
珠影厂的几部电影调子好像都是不太一样的,更人气,会欢快也就会悲伤,即使是在需要昂扬奋进的主基调上,也还有一点地方容纳伤感。就像我感觉中的粤地,也总会有些疏离于主流的。那时候的广州城真好看啊,里面的粤语俚谣也有趣,牛腩粉竟然只要两毛。父亲被指责着「悲悲切切的小市民腔调。思想不能停留在旧社会」改造成新的腔调,最珍视的曲谱转眼变成了垃圾。儿子已经不理解也不屑于父亲的一套。两代人在时代交替中的冲撞。同一代中不同的人的冲撞。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好奇怪,竟然是儿子当着广州的街市卖什么鸡,弹着吉他,客人来了放下吉他拿起刀剁肉。 (旧影补完计划) |
|
看的版本删减了几分钟。可惜主要对白不是粤语,而是“粤普”。岭南丝竹真是迷人,剧中几次演奏不禁跟着摇头晃脑,只是最后改编成交响乐精魂尽失。南粤风情好,改开之后的外国流行乐、明星海报、万宝路和可乐仿佛让人重回童年,小男孩小女孩吃面相视一笑更是悠然心会。这是一曲描述底层“南海十三郎”的令人神伤的挽歌。 |
|
讲述五六十年代,老枢原为粤曲知名作曲家,但与妻子小红梅离婚,使得儿子冠仔早熟。
文革期间,老枢和粤曲一同被打压,他萎靡不振,过上了凄惨的生活。下乡回来的冠仔对父亲不满,卖掉了父亲的乐器,曾想偷渡去香港谋生,结果钱财被骗。
老枢兄弟何大傻前来拜访,却将其作曲抄袭发表,老枢在苦闷中离世,冠仔也开始卖烧鸡。小红梅的女儿韵芝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劝说冠仔协助其创作广东粤曲。韵芝凭借一曲成名,冠仔坐在电视机前,听着雨声,苦闷冷落,思绪复杂。 |
|
一个体系如何戕害和改造一个艺术家的故事,可能未来20年都拍不出来了,毕竟只有深刻领悟新时代精神的文艺工作者才能成为艺术家。 |
|
很有广东味道的电影,讲述文革的历史暴力对个人的碾压,但又不仅限于主题的阐述,拥有丰富的细节和市井生活气息 |
|
看的是95分钟的普通话版本,一开始听普通话很出戏,因为看到极具广粤特色的街道。糖水担子的叫卖声一下子把我拉回童年,都是老头的小茶楼,一个个木编蒸笼间的青花样的瓷杯,点桌的茶礼和着墨不多的麻将文化将广东形象完美刻画。扬琴是粤剧音乐的特征,其代表的不仅仅是音乐,更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父亲虽然把琴收起来,但是始终惦记着曲谱,时代将传统音乐隔断,但是人们心中的曲谱始终存在,从未消逝。火中的曲谱燃烧着,广式音乐重新响起,曲谱燃烧殆尽,老人离开,而广式音乐对于冠仔来说不仅是家庭的特征,更是时代的烙印,轻薄的态度和满墙的曲稿两者的反差刻画出冠仔内心的纠结与矛盾。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流行音乐的出现,反而觉得难过
附:戴老师对于最后那段交响乐——对欧老音乐的再一次掠夺 剽窃与暴力(我同样不喜欢最后那段音乐 |
|
Mr.Cheung的课上,他躲了出去,给我们看他1985年的电影。。。 |
|
既通过影片可以看到七八十年代的广东小巷生活,也认知了那个时代的音乐,特别时代背景下,艺人的无可奈何,直到最后也没有能在自己作品上写下名字,真成了绝响~ |
|
可叹可悲的欧老枢 |
|
只能说还行 |
|
影片展现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其中有两段钢琴,一段在韵芝记曲的时候,二胡停止,钢琴响起,这是表现她在脑海中将搜集到的音乐材料通过钢琴表达出来,是一段很美的钢琴独奏。第二段就是末尾的钢琴协奏曲,通过钢琴和其他乐器组之间的竞逐、协作、融合,将传统曲目《孤雁南飞》运用现代音乐的语言演绎出来(影片中好像叫《雁魂》)。这两段的音画设计都非常棒。 |
|
不禁想起《百鸟朝凤》,父子之间的隔阂借由文化的传承,得以开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