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用最近豆瓣时间线的常见论调——“这是一部黑泽明导演、苏联出品的反华电影。晚期黑泽明处于极大的自我怀疑之中,后来得到了冷战双方实力的帮助,门下狗众”。《德尔苏·乌扎拉》之前,黑泽明自杀未遂。本片拍摄可谓辛苦,苏联提供资金人马,但日方团队仅有五人,导致黑泽明暴跳如雷:怎么都拍不到满意的镜头。也不难看出,一些夜晚的篝火场景,是在莫斯科的摄影棚拍摄。摄制组开赴滨海边疆区,在阿尔谢尼耶夫到奥加取外景。两部分内容,都以队长和德尔苏的告别为终曲,在相对平淡的故事叙说中,达到一种寓情于景(乌苏里的森林)、天人永隔的感伤。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信奉万物有灵论,他常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如同全片贯穿着队长阿尔谢尼耶夫的画外音。一般说来,像黑泽明这个级别的导演,是不应该依赖旁白台词,想来是有现实拍摄的束缚。 |
|
【B+】黑泽明在苏联政治宣传体系下的一部束手束脚的合拍之作。在“政治”方面,黑泽明似乎在竭尽所能的避免这方面的宣传指向,让更多的视线放在了德尔苏与苏联军官的友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等等。由于在戏剧营造等方面发挥空间不大,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黑泽明硬实力的一个考核与证明,其镜头布局和影像元素排布的实力仍然令人起敬。 |
|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奏沉稳静缓,大量选用远景全景,空镜里的野外景致成为主角,人与自然时而对峙、时而和融的关系由此彰显出来。5.摄影雄浑壮丽:红枫秋叶,茅屋彩虹,日月同辉,雪原冻土,飞沙走石,苍莽密林,激流浅滩,自然的精魂凝注在一格格胶片之中。6.德尔苏的万物有灵信念,日月与动物均为重要之人。7.虎灵梦境恍若[热带疾病]序曲。(9.0/10) |
|
黑泽明自杀未遂五年后复出的作品,在遭遇类似李尔王的人生困境之后,脱离了以前炉火纯青的舞台剧设置背景而将镜头对准了广袤的森林和冰原,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老猎人是物性论者,风火气水,自然万物,在他眼中都是活物,这一体悟发人深省。行进中的布谷鸟声与掘墓时的乌鸦声,依然精准构图以及布光的 |
|
黑泽明是把简单的故事讲的生动质朴高明的大师 |
|
一部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经典之作,乌萨拉就像那个走不下船的1900,大自然无疑就是他的船,在黑老经典式的镜头和手法下,自然的美与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惜人物显得有些单薄,冗长的剧情和无关的政治暗示确实值得诟病。 |
|
不知道中、苏、日之间的微妙的政治关系在这部电影中有多少体现,但抛除政治背景,这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歌颂跨种族友谊的电影。黑泽天皇这次抛弃了日本武士和国民题材,事实证明电影是具有超越性的,友谊超越了所有种族的人类情感,电影也超越了政治。 |
|
惜用面庞,多用躯体,少特写多中景全景远景,可能在自杀事件后导演的心境变得更为淡然从容,再加上拍摄期间经受的苦炼和修行,使影片风格质朴而博大,秉持自然本象,限制艺术加工,淡化了日本作品中较强的说教感,让一种无关利害的普世化情谊的光芒照耀并温暖着观者。笔触的详略浓淡密疏是大师之手,悠远遐思和精神纵深处的固定机位长镜头让时光在自由流淌间凝定驻留,天津老人在篝火映照下的怀乡身影蕴含人生百般滋味令人感慨万千,惊险段落如冰湖迷路割草自救和激流救援 ,节奏加快,更显剪辑和调度功力,配乐和声效对气氛的烘托也恰到好处。一直觉得将人类的恶劣心性归结为兽性是一种无耻的诋毁,这只是加倍印证了这种恶劣是人类专属,在德尔苏脸上看不到烂熟的文明的负担,纯洁的动物性使他在城市的尔虞我诈中毫无防御力。又一种高贵的动物,灭绝了 |
|
看完脑子经常会回想起德尔苏喊的“卡比当”!森林的凶险和魅惑,人心的善良和智慧,还有原始和现代的焦灼,吸引人的电影。德尔苏最后选择回归森林,和1900一样, 虔诚面对自然,把人放得很低很低。 |
|
一部真正属于森林的电影,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信奉萨满教的果尔特老猎人,那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以及独一无二的生命哲学,和著名远东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真挚友情也让人动容。在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等地都能找到不少和阿尔谢尼耶夫有关的历史,海参崴甚至还有以他命名的博物馆。 |
|
书中的乌苏里森林、冰原和原住民生活环境重现得让人满意,但是全片用过于平静的旁观者角度来叙事,相当沉闷,德尔苏和队长都缺少深入刻划,对白寥寥无几。我都怀疑是不是因为黑泽明不懂俄语,和演员的交流出现了问题。按黑的武士片来说,他不该是这种沉闷风格 |
|
历史总是伴随着文明和国土的变迁……就像生命有周期,国家与王朝也有鼎盛与没落都是很自然的,比起这片土地曾经属于谁,让黑泽明更关心的是文明本身。这片土地没有划给俄国,也不能保留下那里的原著文化,这片土地无论在谁的手里,他都摆脱不掉一个让人惋惜又注定的结局,那就是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终将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刷下逐渐消失,被同质化的现代文明取代。这才是这个电影关注的部分,也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
|
一位日本著名导演在苏联的邀请下拍摄的一部关于外东北的故事并获得了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之后还被中国进行了批判,也是够特别的。
1969年中苏珍宝岛边界争端;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
上述内容作为电影时代背景备注一下。近50年后的我们在观看的时候的确可以一定程度跳脱电影创作所处的时空,围绕电影本身的故事和主题来进行评价,但那时候的人们肯定很难只是把这部作品简单地当做两种文明的冲撞,例如就会有人把片中天津老大爷的离开进行某种政治层面的解读。
从当下审视这部电影的话,其主题依然有现实意义,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世界上肯定也会出现不少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原始居民”,德尔苏·乌扎拉式的故事想必还会出现。 |
|
离开森林的猎人不如一只落水狗。毕竟为“天皇”,这种返璞归真的小故事显然满足不了一度拍出《乱》和《蜘蛛巢城》的他。影片除了刻画他所欣赏的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外,可能另有托物言志的弦外音——如果把猎人的身份换成作家,导演。这个故事就变成一个创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原本还能如鱼得水,即使会迷路,坠河,但总能凭借猎人的敏锐化险为夷,一旦赶走了“恐惧(老虎)”,便瞬间导致能力锐减(感受力和创作力),继而进入温室(长官家),就算还能获得最好的猎枪(创作硬件),但也难逃走向某些东西的终点。处于创作晚期的黑泽明,没有选择最熟悉的题材,相反的伴着恐惧开辟了这样一块新猎场!从这点来看,黑泽明这个老猎人,从来没敢松懈过。 |
|
对这样的老人,我内心无比敬仰同时又深感悲哀。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与狼共舞》或其它一些文明与原始冲突的主题。人类在不断得到也在不断失去,只能感叹和悲哀。老人属于大山和森林,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规则。但恕我直言,到底哪个更好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老人有儿子,相信他可能更想去伯力生活。 |
|
哈哈哈放这一部到二十部片单里绝对是有些恶意 其实这是部相对冷门的黑泽明 能够看过这部的 想必都能拿到徽章了 在苏联体制下的合作能够拍出这种水准 真是令人开心 当初我看的时候零几年 还没有很好的资源 现在若有机会还可以再重看一次 |
|
表面上是苏联情节剧,内里依然克制地遵循着西部片的叙事体,原始的精灵们自成一套万物有灵的体系,科考队用进驻的方式打破并以现代的方式重组这片土地上的规则,和西雅图酋长一样,德尔苏·乌扎拉便是林海雪原中最后的武士。 |
|
大师之作。厚重之作。黑泽明不是我喜欢的大师,他的作品,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他拍的这部苏联电影是我喜欢的。影片中的猎人演得太出色,仿佛真正的森林中人。 |
|
这部电影的拍摄,应该可以称”含辛茹苦“吧。黑泽明不动声色表达男性之间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深厚情谊非常有力。将德尔苏这位猎人的机警智慧善良慷慨特质也是不动声色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象人物间的种族差距被居高临下的某些西方编剧和导演会搞成什么样:占据高科技的白男优于天真的土著… |
|
文明和野蛮相遇,通常场面是不会这样美好的。这或是苏联的宣传,或是艺术家的理想。
德苏被困城市里的情况,在《犴达罕》中也有。
中国人的形象真的好差!
队长邀请德苏去城市,是误以为德苏在山里怕死,其实德苏是担心,不能打猎,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
|
三星半,视觉全然建立于环境,但环境几乎从来没有脱离人物而存在,运动的纵深、前景的遮挡、准确的景别变换,一种去奇观化、现实主义的叙事(几个全境固定镜头具有超越于黑泽明以往电影的微妙效果,尤其德尔苏将要离开朋友家那场)。只是主题一如黑泽明后期电影略显空乏。 |
|
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老毛子和德尔苏的东北野外生存之旅,夏秋篇和冬春篇。节奏缓慢,却力道十足,黑泽明用长镜头,将东北山林的粗粝之美呈现在世人面前。也不管这片子背后的政治背景了,除了这群人的友谊令人感动之外,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赫哲人德尔苏的悲歌了,某种意义上本片很像《最后的山神》。 |
|
【B+】影院二刷。之前认为是黑泽明片子中最大的异类,现在感觉明显是个生涯分水岭,对自然元素的迷恋正由此而来,至于之后的风林火山、以及在《乱》中表现出的无穷动能。价值极高的作品。 |
|
8.8/10。①如简介所写:20世纪初来乌苏里地区勘探探险的沙俄军官与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的跨种族友谊,以及乌扎拉因为年老射术不精而被军官邀请到城市后住不惯于是回到大自然(虽然最终被野兽杀死,但他愿意)。②通过缓慢克制的叙事/剪辑/表演节奏配合绝美的深焦镜头与空镜头下的摄影(尤其是在大自然的段落)来渲染一种静谧之美。对自然元素和自然音(鸟鸣、水流、马蹄声、雨声、篝火声、雪声、等)的利用依然精辟。③景别上少特写近景大多是中全远景,这或许是为了让画面更聚焦于呈现人与自然的特定关系(因为近景特写重人物忽视环境),但剧作最终却更多聚焦于两男主的跨种族友谊(而且这两人的性格刻画也不够深刻),因此其实是败笔。 |
|
1.5 / 知道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下限很低,但才知道黑泽明下限也这么低。对于军事地理探测与原住民视角的影像感知逻辑毫无探索,仅仅罗列最表层的所谓文化碰撞并以几无神秘感的方式来召唤神秘。对人物行动的调度时而过分诗意,时而平庸到毫无叙事张力,时而被各种累赘的剪辑抽空情绪。在用近乎流水账的口吻写了大半篇《亚寒带疾病》CP同人文之后,绞尽脑汁笔锋一转写出个灾难性的bad ending赚人眼泪。当乌苏拉渐渐失去视觉时,他失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视觉呢?黑泽明几乎没有给出任何视听感知上的回答,也并不试图拯救他的人物或为之赋予潜在空间,而只是用他依旧说教的口吻重复那些最粗糙的概念化的对立:唉,多可怜啊,就是这样。看完也终于明白了黑泽明对如此多中国导演的巨大影响到底在哪。
|
|
赫哲人德尔苏代表的就是那一类存在于现代文明之外的“高贵原始人”,这样的人在都市中的境遇几乎是注定的。非常推荐学建筑的看看,里面德尔苏所修缮的林中小屋与在兴凯湖冰面上临时搭出的芦苇草屋具有一种最为简朴的建筑美德。 |
|
黑泽明在苏联拍的一部电影,据说当时这部电影是政府作为政治宣传用的,但黑泽明不希望自己的片子带有任何政治色彩,所以这部片子还是受了一些限制。但我看的时候觉得军官和猎人的友谊,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是这部影片想表达的,可能黑泽明拍这部片子时也是这样想的吧,但是这部片子看的有点让我不适应 |
|
被忽视的佳片。苏联时代正因为请了黑泽明,才少了很多歌颂,多了许多人性。
很多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在黑泽明手下被日本化了:给后面的人留下食品、不破坏猎人的路标……这些现代文明人具有的素质,在一个原始猎人身上表现出来,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赫哲人德尔苏.乌扎拉是乌苏里江地区的猎人,应该是中国人。 |
|
德尔苏在城市中迷茫的时刻,军官一家没能给予他对城市生活恰当的而充分解释,让人觉得很是遗憾。但是或许,军官一家不是解释不清楚,而是他们也不知道城市生活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城市生活与森林生活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去适应一个环境并最终接受时光无法阻挡的洪流所带来的命运。德尔苏在失去准星之后,出自对自然的恐惧让他无法面对自然规律,进入城市虽然延续了他的生命,但是这一段生命对他来说无疑是悲剧的。死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环境中,可以说是他笃信的万物有灵和收藏了一身的自然生命对他的召唤。反观现在城市中的我们,同样也有着属于我们的规律和命运,发现规律、尊重规律、坦然接受规律赋予我们的幸运和苦楚,不管在哪里的生命都可以成为像乌苏里大森林中那样的史诗。PS我看的版本少了几分钟,可能人家说的反华的内容都在那里面了吧手动狗头 |
|
虽然他使用的工具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他是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对大自然有敬畏,不会妄想人类的能力能够超越自然。
|
|
从北京条约到故事线刚好40年,把土地比作姑娘,中国躲进深山活在梦里持续沉浸于往昔的辉煌。这片子真的很离奇,如果要说它跟战争毫无关系是在讲人与自然、自然与现代性,但故事又非常清晰直白地告诉你时间线坐落于日俄战争前后,明确的时间标志,我却理不清它的功能在哪里。我从来都不排斥看到各类电影里对中国的看法,但上下部的中国部分实在有违整体性,全部去掉感觉对影片的主题不会有丝毫影响,它不是融入的电影的部分,它更像是强行插进去的部分。 |
|
德尔苏·乌扎拉可以说是在敏感时间、敏感地区、由敏感人物讲述的敏感故事,但如果我们都能学会抛去成见,会看到一个在荒野中产生的跨文化的友情故事,是一个关于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启示。但是,让大家抛去成见这件事,简直太难了。原著是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我种草了。7 |
|
直接感受自然与宇宙,朴素的泛灵论思想,善良并且富有洞察力,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好人,富商用喝酒骗走了他所有钱,无故杀野兽是作孽,山神会派其他老虎来,上了年纪眼神不行了可怜,森林里有各种生命,水和柴要钱你不是好人,不能打枪睡帐篷闷死人了,坏人为了抢他的新式步枪杀了他。 |
|
太沉闷了,如果当作纪录片看可能会好点。小学时语文教材里有一篇大森林里的主人,是记忆中关于野外生存最美好诗意的描述,但黑泽明并没有对德尔苏的野外生存技能作太多诗意的描绘,而是以缓慢沉静的镜头表现了乌苏里山林中的生活,以及德尔苏来到城市生活的不适,而最后回归山林却因为队长赠送的那支新式来福枪被坏人盯上而最终殒命。德尔苏这个自然之子,秉承了最美好的品德,他把森林中所有动植物都拟人化,因此爱护森林中的一切,这不是文明的教养,而是生存的必须,不然如何忍受风餐露宿的孤独呢?毕竟全家因天花死去而他独存,就像那个令人感动的天津人,因为兄弟夺走自己的女人而远走深林,一住四十年,那个雪夜在门口枯坐的孤独老人在队长们的善意下,似乎想到了是该做个了结了,于是起身回乡,故乡恐怕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
|
第二次看仍然是无聊到爆炸zzzzzzZZZZZ |
|
黑泽明电影素以故事张力和视觉震撼取胜,说到真正传世的经典台词实话实说其实不多。在此不妨倒数三甲。第三,“好刀应插在刀鞘里”。第二,“农民赢了”。第一,“卡皮蛋”。 |
|
德尔苏·乌扎拉文化自信这个东西不是虚的。就像这片子在上映时曾遭到我们的抵制,认为是黑泽明与苏联的勾结。但放到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跨越民族的友谊,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历史的眼光还是要有的,如果不是当年割让了那么多土地给沙俄,他们也不用去测量科考,也就没有这段友谊了……整部电影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个创作阶段的黑泽明是多么的孤独,而且是永远摆脱不了孤独的宿命。黑泽明曾说“好人不长命”,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不可知的命运,在黑泽明眼里是不公平的。我深深认同。 |
|
黑泽明拍起苏联电影来也是很对味的,广袤的北国风光总是会让中国人无尽感慨,那是我们回不去的故土啊。本片的主题是跨民族、跨阶层、跨文明、乃至跨物种的友情。尊重与沟通,是实现交流的前提。城市与荒野的对比,折射出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有人离不开城市,就有人无法离开荒野。人这一生最完美的收尾应该是死得其所,而德尔苏却是死于城市文明的侵袭(那把长官送给他的枪),真是让人无尽唏嘘。高阶文明的强势所带来的残忍真是无解啊。 |
|
还是庆幸先读了《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原著,片子删掉了绝大部分内容,只保留了几个德尔苏的片段并加入了住进城市的结尾,结尾过于清晰反觉得败笔.原著如乌苏里莽林的挽歌,乌苏里的地质气象&植被&物种&人种被事无巨细地记录,结束于滥砍滥伐之地与德尔苏的林中分别,可惜几乎都没有在片中体现.黑泽明的版本则更像是男人间武士般厚重寡言的情谊,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兄弟.自然和人的复杂性都没有在片中体现(书里有很多种中国人),单一的主角构成和上映时机被说有政治色彩也能理解.个人认为作者和导演都没有民族和政治倾向.相反,"文明化”到底算开发还是入侵,森林文化及敬畏之心不可避免走向消亡,才是二位真正想说的吧. |
|
#PCC #ClassicFilmSeason 故事上看是一个违反大自然法则的老猎人不能接受社会法律回到森林中死去的故事,而内里Dersu更像是被迫社会化的环境的化身,最后不属于自然也不属于社会,因“社会”而死于自然中算是个好归宿。从开场的回忆就带有浓浓的宿命感,甚至不久就设计了另一个老人的逃离来预示Dersu的结局。影片大量的篇幅都用于塑造自然环境,只有最后五分之一的时间来讲逃离回归与死亡,喜欢这个收尾。视觉上也是多用于服务内核及环境,大量的镜头焦距都对应的是环境而非人,日月冷暖光下的剪影太美了!听觉上很纠结,一方面大量的音效都是帮助输出内核的,如燃烧的柴火声,狂风声溪流声都提醒着我们自然是电影的主角。另一方面远近景切换时带来的音色差实在是无法接受…(因上座率低被王家卫作品挤到了小厅…) |
|
3.5 音效真棒,无所不在的环境声太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原始生活的质朴良善让人感觉是看了一篇《猎人笔记》。不知道天皇是否也喜欢屠格涅夫呢。调度也依旧是天皇的标志,新年夜的阿姆巴 is such a 黑泽 moment. CHILLS. 最后二十分钟泄气了,有的旁白也显得多余。整体上还是很年代感的classic但是港实话天皇也是到了拍个屁都能拿奥外的地位和年纪了哈哈。anyway天皇是有多喜欢《浮士德》,这里面都有随便提一嘴瓦尔普吉斯之夜。 |
|
黑泽明自杀未遂后的第一部电影,日苏合拍片。一部讲述人与自然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和后世电影中的1900一样,他的森林就是1900点船。乌扎拉在城市中各方面都不自在,在森林中才是自由的,快乐的他,他就是自然之子。片长过长,节奏缓慢而且没有起伏,看起来太闷了,而且黑泽明风格特色极淡,拿下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后说句,这tm是我们中国的土地,赫哲族是中国人。老毛子100多年前侵占了我们很多土地。7分。 |
|
前面觉得无聊和鸡汤味,然而冰原迷路和激流营救两段却看得心惊肉跳。描绘大自然的力量无需龙卷风海啸这种特大号天灾,只要一场抹掉足迹的风或一条略显湍急的河就足以让人类命悬一线。但是最终结局德尔苏没有死于自然之灵“阿姆巴” 而是死于工业文明以及人性之恶,实在悲哀至极。 |
|
在意片中中国人形象的人可真多,哪里都有好人坏人,中国人不也一样。一部很棒的电影,眼睛却盯着脚面那么大的一点地方。德尔苏在同名的书中更有意思,有更多的细节体现了这个赫哲人的哲思,生活在森林中的智慧,对大自然的爱,对其他生活在森林中的人和动物的爱。德尔苏·乌扎拉说他失手杀了一只阿姆巴,他很后悔,森林之神一定会惩罚他的。他开枪的时候,那只阿姆巴已经转身快要没入森林中了,他却扣动了扳机。生活在大自然中,看似神奇,实则大自然严酷又危险,要为下一顿饭奔波,为无知或者贪婪付出代价,风餐露宿。德尔苏一生都在森林中度过,最后也归于森林,回到了森林之神的怀抱。 |
|
德尔苏乌扎拉是彻头彻尾的自然之子,是人间的赤子因而也被社会人所遗弃。包含了和自然相处和人相处的很多内涵。对黑泽明来说这是他自杀未遂后的再起,电影语言也变得孤独冷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精神清洗他的霸气在之后重振旗鼓。至于当时中国斥之为反华电影大举批判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太小人了 |
|
经历人生起落的黑泽明花了五年时间拍摄制作的电影,在英雄气概上不知是克己还是人生经历使他温和了。在俄罗斯投资下,这是一部反华片,在中国的领土,被说中国人是侵犯当地民族的红胡子,其实俄罗斯人才是殖民者。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这是黑泽明的暗语,他热爱大自然,告诉我们“太阳是人,月亮也是人”。两人迷路的景像非常绚烂,多个颜色的组合变化,直至两人变成剪影,此时暗示我们太阳迷人美丽,大自然变化无常,而它们同样有致命的危险。工业文明的进程破坏了原生态的属性。 |
|
老头子曾是森林的驾驭者,枪法准,经验足,自从打伤了安巴,仿佛诅咒般,老眼昏花,这是森林对猎人的惩罚,猎人进了城,心神难安,终究放不下,神秘的大自然,多处人与自然的搏斗异常惊险,黑泽明远赴苏联,把一个淳朴的猎人拍到了灵魂深处。 |
|
黑泽明 德尔苏·乌扎拉 马克西姆·蒙祖克 德爾蘇屬於森林原野, 不容於都市, 那只老虎跟他沒區別, 最後靜靜的告別是電影天皇夫子自道的擔心嗎.... |
|
虽然壮美的自然景观不在我的点上、黑泽明的那套在一定程度上反现代化、推崇回归自然的哲学(到晚年更加明显,这部片其实还算平衡,完全没有指责这个军官)也不是我的菜,但为了这精美的摄影、应该也花了不少功夫的拍摄,还是给个高分吧。让我想到了20年代德国的高山电影,以及一点卡拉托佐夫的《未寄出的信》的感觉……结冰的芦苇沼泽里的暴风雪那段难道是直升机吹雪吹出来的吗?那个老虎是真的野生东北虎吗?阿尔谢尼耶夫和乌扎拉的背影在前景、一边月亮一边太阳在远景的那个宏伟镜头应该是全片高潮之一,令人难忘,也将两人的分野明确展现出来;而第一段结束前乌扎拉与考察队在铁道上告别也同样具有象征意味:一边是考察队沿着铁路回归城市,另一边是猎人垂直于铁路走向山林……(1520mm的沙俄轨距之宽在镜头里还是挺明显的!) |
|
人与自然主题的1.0版本表达 几十年过去了 同样的主题表达起来依旧是这一套1.0 完全无新意 片子展现了一群文明的强盗 然而这种文明亦是被美化的 电影里的1902年和1907年 林中遇见中国人竟然如此礼貌 可能吗?仿佛1900年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不是毛子干的一样 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 1860年就被毛子彻底鲸吞 森林中竟然还存在一支“张保”的中国武装?竹筏遇险的段落也莫名其妙 突然就遇险 德尔苏又莫名其妙地迟迟不跳水 面对森林的鹿陷阱 直接把鹿放走 又辱骂中国人 这就奇了怪了 仿佛你们自己不打猎一样?你们凭什么放走中国猎人的猎物?大好河山痛失于毛子 此片 我只看到了一群强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