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女儿幸福,又妒忌她的幸福,仿佛这幸福分走了人生全部运气;憎恨母亲迷信,又依赖她的迷信,如同这迷信成为了生活最大真理。有时她们像势均力敌的对手,你拥有教授我也有枕头;有时她们像抱团取暖的刺猬,你挑好瓜果我煮好羊蝎。在停电后骤然亮起的房间,尴尬的母女形同陌路,又确信彼此满腔柔情。 |
|
在所谓的中国艺术电影里,能做到真诚反哺生活,但又不是苦大仇深、忧心忡忡的样子,《柔情史》应该占有一个位置。它的鸡贼、丑陋,在紧巴巴日子里算计世界又苦中作乐的小市民精神,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北京吗?这样现实即使不够触目惊心,但何尝不沉重呢,是每个80后亲子关系里最敏感和长久阵痛。 |
|
尿了没?吃的啥?分手了呀,谁提的?又停电了,羊蝎子呢?先洗的碗,还是先洗的锅?拉的什么屎,干的稀的?我能去哪啊?我丑吗?照片删了没?挣钱了吗?你的理想能实现吗?今晚睡哪?你还能为我做什么?咱还能在一起吗? |
|
可是我就是很喜欢怎么办 |
|
既文艺又小市民的女孩在社会胡同/胡同社会里的反抗,台词太书面但是表现太激烈,中国元素又打包使用,此时得套用一下宋丹丹老师的话,这太激烈了,没有审美,没法演。 |
|
对母女关系尤其是对母亲角色有细致入微的刻画。不过把政治脚注的小心思都删了吧,放在那儿除了能让西方观众眼睛一亮之外并没啥用处。 |
|
令人生理性不适的真实感,是那种仿佛从身下抽出血淋淋的卫生巾甩你脸上的女性题材。故事是好故事,但还是有点吃不消,尤其母亲的角色,像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牛大姐的疯狂升级版,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奔着抄家来的,太可怕了! |
|
女性版老炮儿,折射出另一种北京人,电影同样是个别时候各色,但总体有点儿意思。母亲想当诗人,拆迁占便宜不成反被房市浪潮吞噬了人生,刻薄,迷信,伶牙俐齿,有时吃相难看;女儿写剧本,享受安逸生活却又无法心安理得,生出一身文艺矫情病。导演、耐安、张献民三个幕后人主演,上镜撕扯同样精彩。 |
|
欠缺影像质感,台词不说人话,可母女关系写得真好,刻薄,丑陋,一辈子纠缠牵扯,互相憎恨又彼此依赖。映后谈导演解释说并没有任何政治表达,只是这就是北京。 |
|
明白导演想呈现那种母女之间在一个特定时段的拉锯和亲密,但是表现方式上有很多欠缺。母女俩人物情感的爆发和转折过于迅猛缺乏过渡,母亲设定中的坚持写作非常怪异,在胡同里拿着智能手机找不到路比较做作,几个小标题其实没什么用处。非常好奇为什么要顶着脸去拍那么多巨大的特写,有什么必要么? |
|
真的配不上海报。电影无非视听 视觉惊悚 听觉干瘪 真诚建议1.真的长得不好看且丑得不出众的人别拉大特写了 吓人 2.吵架真不是等你说完一句话我再吼下一句的 戏里吵架像是谷歌翻译和百度翻译在吵 3.又蠢又坏的普通生活拍出来实在没什么意思。 |
|
家庭是个奇怪组织。如果不能互相增加幸福,那就要互相增加伤害。前面好一些。尤其是两个人。母女撕到后面,都是drama重复,明显感到不知怎么收尾。最严重的,居然只是摔碗。引出写作写诗还有胡同迷路夜都有造作,与安排的人设不符。大致能感受到想要表达的家庭内部残酷共生,可始终没能再狠再赤裸一些 |
|
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部非常私人化的电影要叫《柔情史》而不是《柔情日记》?电影中很多弱化剧情化的处理我很喜欢,最喜欢的是对女儿失恋那一段。但过多的杂碎谈话,毫无意义的穿插场景,很大程度消减了观影的连贯性。不是很喜欢跟政治扯上关系的小细节,有讨好西方观众的嫌疑,最终却弄巧成拙。 |
|
柏林电影节看的。槽点多多。只能说勇气可嘉!
一些细节有点意思,但是摄影剧作演员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空间。看的时候隔几秒就觉得尴尬。
|
|
很女性的一部电影,女人在这里不再是被观赏的。片中角色一直在强调真实,而影片本身也在有意呈现她们想要的真实,一种略带挑战意味的真实。片子挺一言难尽的,好的地方非常好,很鲜活,也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真实。不过,台词和表演还是有问题,尤其台词,还是太人为痕迹了,有点和风格本身相悖。不过,母女关系还是挺有趣的,耐安也很不错 |
|
6/17@影城3厅 可能会是今年看到最差的国产电影 #SIFF |
|
7分还可以有,但打出来三星主要还是制作太糙了,母女两人关系有点[灰色花园]那种意思,相爱相杀相互折磨和吐槽;各种吃又直接找的是洪晃的[无穷动]。意外的是真的很好笑,各种鸡贼的小心思拍得真是活灵活现。导演和耐安老师都挺拼的,张献民老师演的渣男大好评! |
|
把中国的劣根性风气都浓缩在日常拌嘴当中,两个女性角色都不讨喜,就是为了真实比美学更重要的理论,也让整体变得更加荒诞。耐安演的超出预期。 |
|
好喜欢杨明明啊,想和她谈恋爱! |
|
“少女凶猛”,对北京胡同中母女两人相爱相杀之亲密关系的刻画,是华语电影中少见的有趣生猛。以奶、羊蝎子和瓜架构起的叙事线索,隐隐暗示着中国当代女性勃勃的生之欲,与之对立的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不安全感,以及宏大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束缚。这是一个女性版的《妈咪》,但却充满绚烂的烟火气。 |
|
袋装牛奶羊蝎子,给华语片骨子里上点营养的。 |
|
相比流水般的剪辑和转化,人物和故事反而都生硬固态,仅靠台词和表演来堆砌戏剧冲突,影片摇摇欲坠 |
|
我代表父母皆祸害小组证明本片情节真实性。但是剧本和导演的表演还要加油。 |
|
哈哈哈哈這個電影太好玩了,柏林電影節放映過程中不斷有女性觀眾笑出聲來,國內應該是能上映的,特別踏實和真實的北京胡同生活,活靈活現。 |
|
SIFF、FIRST、GOLDEN HORSE三连遗珠 |
|
私心加一星,主要是因为导演做了一件我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她去滑了枫蓝国际的那个长滑梯——还两次!
小聪明大过天但是一点都不油腻,惊讶于如此书面的台词、夸张的表演和作天作地的情节竟然能呈现出这么特别的生活质感。耐安很好,导演虽然自己演得不太行,但她的表演确实也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个第三段用任何一个镜头作收尾我都不会觉得奇怪,反倒是导演精心设计的长镜头破了功。正如她自己所说“美好得让人觉得虚假”。张献民老师的角色就差直接把所有导演意图都念出来了(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相当于一个导演评论音轨。在电影学院的放映中他以一己之力承担了所有笑点……
第三段的政治脚注还是有点用的,毕竟假如光展现这对既可爱又可恨的人,却不展现他们扎根的土壤,最终拍出的难道不会是一座空中楼阁吗? |
|
一对“戏精母女”(圆脸版曲家瑞老师+北京鲍起静)的互怼日常,为了一份酬劳相拥而泣,那份遗产共同打着只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小九九;也会因为买错书、不顺意喊着脏话不怕互相伤害。女儿在自我世界的沉迷,母亲在生活中的用错情,即使生活和运气老在负她们,也依然会过着自己得意的小日子:坐着省钱的公交,一口口吸着袋装奶。Girls always happy,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 |
|
2018海上影展。导演完成了最出色女性电影作者通过作品自我剖析与揭露的工作,比起更多人在意的「真实与美哪个重要」,最后重点却落在人与人、与现实的困境之中(当然母女关系可以将这种困境夸大到无解化),真正的女性电影应该是跨越简单两性对立,而回归与审视内心的。 |
|
3.5星。西方世界把亚洲文化视作一种“猎奇体验”。首映的笑声和提前离席我觉着很辛酸。主创们坚持的“真实会不会比美更重要?”对于国际舞台太难实现了“你考虑一下观众”……很年轻的作品,但是杨导有下一部我还是会去捧场的。 |
|
宪哥说:“人都是需要温暖的,我们一起前行,才能互相取暖。”母女俩相爱相杀,也是互相取暖。不喜欢小雾、小雾她妈,也不喜欢张宪,但一不小心,我也就成了他们之一——会遭报应的。有些对白、有些表演,略显尴尬,但生活本身可能更尬吧。 |
|
3.5. Complex, love-hate and symbiotic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At times agonisingly truthful. |
|
蛮好玩儿的,碎嘴系电影,撕逼是表象,柔情是内在,不经修饰的粗暴镜头、一地鸡毛的密集对白,哭哭闹闹,嘻嘻笑笑,家长里短,通俗易懂,挺像电视剧质感,冷不丁的小幽默,北京小市民式的贫嘴,有尬笑,有温度;关于母女关系的冰凉写实,有些像杨荔娜的《春潮》,相爱相杀,互相看不起却难离难弃,是不是强势女导演都要拿老母亲开刀?连结尾的独白都似曾相识;耐安老师太强大了,演易燃易爆的中年妇女随时能平地烧起野火来!为了看张献民老师特意找的,张老师虽是衰里衰气的配角,但也贡献了好几处笑点。 |
|
真的是用相爱相杀来实力演绎有其母必有其女。 |
|
偏爱这部电影正如我偏爱《女导演》,并不仅因为我同为女性,或者似乎在一个相同的境况里,我太熟悉这些女人的痛苦和情感了。它那么生动鲜活,哪怕不太好的表演也并没有真正伤害它,这部电影是对那些日渐套路和流水线化的电影节艺术电影一次很好的回应。 |
|
没有才华,只剩小聪明。 |
|
矯揉做作生硬尷尬⋯要不是連場我就早退了 |
|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完成度不错。在互相折磨又不离不弃的母女关系中,又有着市井的趣味在里面;三个标题以及其所指向的食物毫无断裂感地融汇在整部影片里,为这部人物小品增加了社会意义,有趣。 |
|
算计、鸡贼、矫情、拧巴,相互依赖和控制的一对母女的日常生活,因过于真实而显得做作。 |
|
来啊!互相伤害啊!女导演以另类且私密的视角,刻画了一种不温暖却很有代表性的家庭相处模式,互相撕扯后自然而然归于平静日常的,便是亲人。母女关系拒斥中带着亲密,电影画风白描中带着戏谑,琐碎中饱含生活质感。“美太不真实了”,从真实的冷冽中才能淬炼出柔情史。三星半。PS.场景太熟悉,在枫蓝附近求学几年,永辉超市大扶梯走过无数回,就连张献民工作室取景的公司,也去开过多次会,布局和装饰都没咋变。人物、关系、取景,里里外外对我而言“太真实”了。 |
|
BERLINALE 第二发!从处女作的闺蜜情上升到两代人之间的母女纠葛,必需要说的是导演真的很有想法(才华),在不影响真实性的情况下尽量的扩张戏剧冲突,力图把每一个元素撑到饱和,但也正因为此,整部剧有种大写的尴尬不时跳出来提醒我北京胡同里的人有多势力。(ps.杨导着装很有职业精神,看着好冷) |
|
有独特的表达和独特的节奏。都有好多场戏,其实可以删。 |
|
浅显的政治隐喻让人觉得浑身不适,不明白导演明明选择一个小格局的母女感情视角,非要加要加一些有的没得的的东西。碰上了活动场,女导演对此做出的解释就是四个字:"体制压抑"。整体还算接地气,母女关系的疏离、对峙、重聚还是刻画的不错。6/10 @Berlinale |
|
母女是世上最好的共犯与最大的敌人。我猜这是一部拥有“女儿”身份的人的观影体验与没有“女儿”身份的完全不同的电影,我和我朋友笑到癫狂,我旁边两位大叔一次都没笑过。它就是我Lady Bird,那些鸟小姐没戳到我的部分这部都做到了,甚至母亲的台词至少有一半我妈都跟我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
|
以舞蹈式的动作和言语吵架,少有的深情。与母女情相比,和教授的现代恋情竟显得礼貌而苍白。从不回头的剧作,公车开去,一往无前。 |
|
看前很期待,看时很奇怪。似乎想呈现母女(人与人)关系的汗液、斑痕、胶着、黏腻、精明、算计、囹圄、繁芜、深邃、日常,却又摆脱不了想彰显知识分子身份的端着、做作、矫情、拧巴、刻意、扭捏。 |
|
我他妈看完去厕所哭了会儿 就 热爱杨明明 有杨明明真好!! |
|
1.5 机械生硬的对白本来只是让人以为是导演的文字功底仍需历练而已(毕竟由剪辑转向自编自导自演+第一部长片本来就已经是很大的挑战,我相信经过历练之后杨明明是可以再写出更贴近制片所谓“酷睿”的作品的),但是放映结束之后制片的交流实在让这部片子掉价。且不说是否就该认定这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制作”,但将生涩、破碎、脱离语境的对白当作深奥的文学性,并以此作为标准先从智力层面筛选观众,再从刻板性别的角度出发再次筛选观众,带着这样mansplaning的心态处理年轻导演的第一部长片是不是有点太骄傲太看不起人了呢? |
|
看饿了!回去吃羊蝎子。还挺喜欢最后公交车的一段。“我们俩总要有一个人坚持梦想” |
|
电影整个把中国人的优缺点都拿出来了,部分台词真实得就像我和我妈的日常对白。但真实是有点也是缺点。形象上的东西被放大后有些丑和龌龊的触目惊心。以及制作的粗糙和导演本人的表演问题。#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
母女俩看起来水火不容,但价值观其实没对立到哪儿去,性格中脆弱、矫情和讨人厌的点都一样,所以说影片实际上演的是同一个女人,或者说英文片名所共名的girls。这是本片不同于《伯德小姐》的地方,但也是它看起来别扭的地方,因为母女的冲突和对照根本不成立。更致命的是女儿的角色很模糊,即便作为视点人物也不够称职。
一般说来,一个新导演身兼多职,往往不代表ta能力有多好,而是暗示这部影片会有多自我和不会取舍。片中的政治符号动机不纯,那些吃相难看的特写镜头更是令人生厌,和夹杂着粗口的书面体台词一样,对生活真实的理解是很片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