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人认识实相寺昭雄是从奥特曼开始的,但他的电影其实是硬核版金基德,有些深不可测的感觉。特写极多,画面极暗,剧情慢且温吞,意旨无比深广,情色欲而不淫。 |
|
我觉得电影生涯前期的实相寺还没有配得上绝美形式感的内容,私生子弟弟给大家族正房大哥(岸田森难得演窝囊囧人啊)和纨绔子弟二哥当学仆,一开始是个死正经卫道士似的小伙末尾突然咋就变成守护传统了,石堂淑朗这本子wtf。标题汉字写成《哥》,但注音是“歌 uta”,内容又是讲兄弟。我印象里日语汉字里只有兄,没有哥,查了一下,哥字在日语里貌似仅有一个意思,等于“歌”字,但我觉得跟内容不会只是巧合吧要么他们略懂现代汉语orz |
|
完成了 ATG 京都・滋賀・福井三部曲 做到了前两部的平衡 即剔除宗教符号与政治运动的关联牵机 人物关系又抽离出戏剧牢笼 类似藤野的自主活力 构图与特写依旧 更加突出布光的暗与镜头的穿 作为実相寺自己的喜好附加在淳身上欧阳询的九成宫帖练笔以及康翻看 Pierre Zucca & Pierre Klossowski 影集 配乐四季用得非常好 偶尔点缀的日式銅磬音也事半功倍 |
|
绝对的严肃,相比前两部却又显得不怎么严肃。急速变调的小提琴,不时响起的风铃与蝉鸣。永远在角色头上行走着的钟摆,代表一切正不可挽回地走向末路。午夜游荡的灯火、迷失在欲望中的人们。选乐、构图、摄影。我实在太喜欢实相寺的风格。其中的意义与深度或许远不是我能理解的范围。
世界本身,或存在本身,只是一场梦。是构成宇宙的无机物质的反复无常。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为什么不自 杀?
尽管被评论剧透过,第一次看到荒垣副队长和光太郎这段对话时还是被震撼到了。
墓地里的云游僧。最后倒在长阶上的狰狞面孔、与曼陀罗中沙滩上的面孔如出一辙。
实在是美。也实在是悲。 |
|
越看越觉得整部传达的与小津创作内核是同一的 恪守节律作息的淳与始终微笑的原节子并无不同
对于家族亲缘血脉的捍卫 以至于上升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 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守正卫道的人终将被战后的迷惘 泡沫繁荣的解体所吞噬
无法讲述谁对谁错 是以延续躯壳重新复苏内核进而获得生机 还是今朝快活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无论选择哪一条 一切都仿似大梦一场
枯瘦的身躯排上一层层阶梯 滚落 坟墓 留下狰狞的面容 女人都是娼妓 世界也是座大妓院
整部的光线都很昏暗 当镜头推向大哥 更多是戏谑旁观 推向淳则是无他无我
简单来说 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PS 前半段的淳真的好性感
PPS 我接受不了淳就是泰罗奥特曼我要死了 |
|
“世界本身,或存在本身,只是一场梦”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为什么不自杀?”
“因为自杀也不过是一场梦”
|
|
佛教三部曲其三,相比前两部已经把重心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与佛教之间的联系淡化很多。本片镜头不再具有前作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而是以冷静的平移声画传达被压制的情欲。大量的背光镜头和构图分割压迫角色所占屏幕比例,兄弟三人生理、身份、性情的不同分别对应着社会中三种意识代表。三部曲中不变的共同点是利用配乐对带动叙事节奏。 |
|
固执的淳,他是想捍卫森山家族的名誉,还是想拯救日本传统的灵魂?一曲哀歌 |
|
黑白光影的极致美学,光暗交错中情绪起伏汹涌,淳代表的旧时代的固执和坚守对抗两个哥哥代表的战后新时代的放纵和颓废,坚定克制与迷惘癫狂的对碰,交响乐在高水准构图中充当背景和情绪表达者就十分工整优雅,政治宗教的符号不作解读,但情欲被赋予了贬义,所有女人都是娼妓论,这也是70年代女性剥削片的精神基础吧 |
|
还是要结合三岛由纪夫来看,三兄弟分别象征着:无能的日本(康)、败坏的日本(徹)、传统精神上的日本(淳)。基调必然是悲观的,淳必然是要死的,家产必然是要被康和徹瓜分败掉的。 |
|
感觉不及《无常》和《曼陀罗》,而且晚上看眼睛快被晃瞎了 |
|
形式感若是成为脱离为了衬托丰盈深厚的内容的存在,那么就会使整间房屋变得异常空虚,像是早已被白蚁腐蚀了的外强中干的百年老宅。形式感固然重要,但若缺乏足够的内核支撑,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
|
幻视成樱桃园变体,一如即往的慢热,在冲入高潮后所有的镜头都带有神性,最终只能以“无与伦比的有趣”来总结 |
|
宗教三部曲之三。核心的冲突在开头便已经明确,那便是商量着把日式庭院改造为西式房屋的康夫妇,及下一镜中跪坐于榻榻米上清扫的阿俊。整部电影有大量类似的剪接来凸显传统日本与现代(西化)日本的冲突,像仪式性的书法/饮食与偷情的连接。最有趣的段落是前面一处横移长镜,镜头穿越日式的房屋隔断,像沟口健二长镜的变速版,同时在房屋深处传来性爱的呻吟声。但当镜头深入,那呻吟却是阿俊用布拭擦房屋的声音,这无疑和后面的真正的性场面形成对比,也在暗示,这座传统的日式房屋才是阿俊真正的“爱人”。
这种冲突同样体现在速度上,当阿俊独处时,多见漫长的长镜头,而在他的两位哥哥那里节奏则立即加快,特别是东京来的徹,在他那里甚至出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闪切。这也揭示了结尾时垂死的阿俊拼命追求的东西——可以“操控”这世界的摄影机本身。 |
|
提琴变调钟摆摇,隐情男女爱未消,
午夜灯火欲望人,墓地里倒云游僧;
世界如梦无机变,曼陀罗中沙滩面 |
|
全片大多是暗黑镜头,白天光亮的戏很少,看完之后,不知所云。特意看了一眼DVD背面简介,写道:一个极端自闭的男子,在经过一次打击后,将整个精神都寄托在山林上,可是,有田一伙,为了利益,要将山林卖掉,使他更加走向死亡,这是堕落的人际与情爱关系的寓言,振耳(聋)发聩。不过,发聩个大头鬼,看完之后只记得欧阳询的碑帖、维瓦尔弟的音乐、黑暗中闪光灯亮和快门声响。不喜欢。01:59:14,4.22G |
|
唉 叫我呢? |
|
weird&boring |
|
三部曲中镜头侵略性最强的一部,不断拉近,大量特写,对光的控制能力愈发成熟,实验的拍摄也越来越多,有一段以"摄影机拍照"为引的类ppt式性爱戏,以及结尾几秒钟两个不同镜头的来回跳转,通篇配乐的发挥丝毫不减,命题是较薄的,情节为主,宗教以一种插入的方式进入"幕后"维持写作,从一个家族中产生的分歧看见日本战后的社会生态,必然是保守民族主义和激进毁灭主义的对抗,在石堂淑朗的故事设置中毁灭主义是较纯粹的,即便在二哥回归之前的大哥是模糊的光谱趋向,而三弟(仆人)是更冷静并且有勇气的一类民族主义,可此时的社会便是包容着那残存的军国思想,家族(民族)的土地(和平)依然难留住,宗教给予的"精神场所"意义在最后被放大,艰难攀爬台阶,似是日本在蹒跚走向新的时代,那才是昭和男儿真正的信仰 |
|
个人评分6.5/10【C】
小结:看得出来《新奥》在《哥》里学到不少东西(毕竟是实相寺昭雄),其中几个将角色逼仄至陕小空间的镜头正是创作者控制欲的呈现。所以本片的叙事重心就明显了,永远都是镜头和构图作主权,黑白影像的氛围强化,特写与打光所强调的地位权利(第三幕的组团卖山林),以及对《让娜·迪尔曼》的形式效仿,机械的劳作和固化的人格被清晰的声音(工作时的杂声、吞咽声以及夜巡逻)成功概括,却终究只是可被模块化且欠缺生机的一种风格化呈现(那劣质的PPT“情 爱戏”拍法)。所以后半部分一讲主线就愈发力不从心,剧本与节奏一起拖了写人的后腿,不应该。更别说结尾讽刺意图的文本扯到历史/宇宙的哲学思辩更是陋到没边,家族/时代转变的故事线也写得完全无力。 |
|
不清 |
|
构图很厉害,观感好于曼陀罗 |
|
比起前两部来,更加看不下去,主要是太暗了,暗到都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
|
对吃的东西和嘴的特写镜头,很容易联系到欲望的满足;不停转动的走马灯,不停做爱的隐情男女,不断诱惑和考验;故事晦涩难懂,毕竟,色即是空,执着亦会执迷不悟,无法自拔。小提琴曲的配乐太紧张了。 |
|
实相寺昭雄 淫糜的昭和绘卷 |
|
坂本龙一树林前的背影 |
|
黑白光影,古典配乐。电影叙述的是家族的衰落还是一种传统的刻板呢? |
|
前半部分很赞,漂亮的特写,有布列松的味道,但是后半部分导游开始搞实验了。英文字幕啃的,挺喜欢这样会玩的导演。 |
|
2022.11.25.16:38首刷
这算不算是预言了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整个日本社会的精神状态。除了俊,其他人更像是野兽,束缚在各种欲望之下,而淳表面上冷冰冰的不近人情在结局反而更加像人。构图和光影依旧迷人 |
|
影片有个观点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大概是说,在内容已经缺失的时代,我们应该把形式努力的保留下来,有一天内容会回归的,如果我们将形式摧毁,灵魂(内容)将无处安放,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我们认为已经完蛋了一切,那么影片中那位坚守传统的年轻人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自杀?! |
|
就算内核消失了,只要形式还在,内核跟生命力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如果我们失去了森山家的一切,就失去了我们灵魂所依赖的形式。 |
|
盛佳蓝光BD25X2 |
|
就没有看懂这电影的人来写个影评么 |
|
三部曲终结篇,身体局部的特写镜头,经典弦乐凸显戏剧性冲突,两个哥哥和弟弟所代表的战后日本社会信仰的崩塌,西化生活思想的影响和传统日本家庭价值观的冲突,结尾依然是关于阶梯的长镜头,形式上呼应之前两部。 |
|
配置上有些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觉,性无能的体面精英,放荡的享乐虚无,禁欲的绝食保守,妥协的象征父辈,以性串联起代表不同阶级思想的三兄弟的生活,刻画了时代的转变,但传统男性与客体女性的偏执还是贯穿全片,和那道经典微笑相比,都让人带点无语。不得不说,同代日片的性似乎完全是一种客体投射,看的老是恍惚…… |
|
“哥”,是“うた”的通假字,意为歌、诗,同英文的“poem”。主角是個家庭里的局外人,弱视、待人疏远,但整洁、平静而坚定,自发做巡夜工作,打着手电筒四处检查火灾隐患,却撞见兄弟偷情,还有在相机闪光灯里拍情色交媾场面。
就像《暗夜行路》里志贺直哉写:刺激肉欲,是最可耻之事。“勿令宵小窥伺,致启谗人交媾之衅也”,他不向心旌摇荡的欲望低头,但心理的狡诈出卖了这种欲望。端着陶瓷碗吃饭时,喉结在逆光里的鼓动,或在房间里临摹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跪坐时微颤的脚趾。
実相寺昭雄相比前两部,内敛许多,回到家庭内部的叙事,镜头不再频繁地耍花招,從静止的、单向的日常生活上开始进行破坏、诘问:既然要毁灭,何不及时行乐呢?這又是轻视历史与时间的無常观的解读。维瓦尔第的奏鸣曲响起,树林里是他倦极欲逃的可怜相。 |
|
不伦不类 |
|
看的不是很懂。 |
|
123.48 |
|
几个主要角色人物的设定和性格交代的都很具体 时钟般劳作固执的男仆淳(应该是森山家老人的私生子) 性无能的家族长子(懦弱保守) 偷情的女主人夏子 长子的徒弟和家里的女仆暧昧 中途出现的家族次子彻(嚣张跋扈)
最后几分钟淳的恳求点明主旨 就算内核消失了 只要形式还在 如果失去了它们 就失去了我们灵魂所依赖的形式 而彻的反驳是 不论是世界还是存在本身 都是一场梦 |
|
黑白电影 又 阴暗 剧情也慢慢的 |
|
没什么意思,音乐还很吵,本想半路弃掉,后半段就没那么认真看。佛教三部曲都领教了。 |
|
家族之死。 |
|
黑白片,很压抑的感觉。 |
|
更喜欢《曼陀罗》 |
|
佛教因素已经减到很少,叙事和技法已不像之前那么实验,政治隐喻加大,配乐用的西方交响乐,日本传统味道却很浓。对情欲的展现和最后一幕的超现实场景依然精到。 |
|
BD |
|
洞穿人心的穿透力,惊人的表演,悲怆辽阔的酝涉广度。 |
|
日影史补遗;宗教三部曲其三.1.相较于前两部,[哥]不仅将佛教因素淡化至最少(行脚僧对人世和自然的告白),亦摒弃了此前叙事中存在的大量阐述式对白,转以一种戏谑的喜剧感替代了荒诞与虚无,聚焦于一个家庭因利益及理念分歧导致的崩塌,使现实事件显得更具隐喻性(传统社会架构的解体,兄弟二人分别代表时代洪流中的两股力量:狡黠的改革派&固执的守旧派).2.不规则构图/大面积逆光阴影/长镜头中,人物置身空旷场景的疏离感&近距离大特写-宽荧屏兼与低机位营造的压迫感.3.弦乐引领叙事进程(不同于[无常]强化人物情绪及行为多义性). |
|
虽然故事不明所以,但实验性的镜头和维瓦尔第的音乐都展现了一种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