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淡无奇,节奏拖沓。 |
|
1979年的先锋电影!被忽略的新浪潮杰作!今天终于在资料馆得见!导演翁维铨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
|
意外之喜,优酷上面有这部和杀夫,狼牙口,等等 。
为了抓到最大的老虎,陈sir搞定线人,搞定上司,搞定下属?
而且我认为电影的重心也太过于集中后半段。 |
|
那会的故事扎扎实实,叙事上还是做到了风格化,即使放在当下。职业的悲凉由始至终,又不悲悲戚戚。 |
|
新人电影节香港新浪潮回顾展开幕片。不讨厌,有典型新浪潮气质,故事不夸张,不过分戏剧性,以当时的社会风貌为故事背景,实景拍摄,不靠打戏、大场面和明星,而且挺注重细节的(比如跟踪那场戏)。可能是不够血腥和辛辣而且没有大电影公司撑腰所以片子虽然赶上了新浪潮之势却不太响亮。结尾很震撼哦! |
|
他一直帮他点起的烟,警察和线人在车上双双被砍死爆出来的和张徹一样的番茄酱,camp式的解读哪里都适用啊……但最后警察死了没呢,被吩咐拖警察埋掉的小啰啰是第一个scene里出现的线人…跟踪时展现出大量1979年香港的地景,多处大远景。拍摄时有真正毒贩当演员,找了黑帮头头当制片人不用交保护费。 |
|
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的,导演还映后交流了。感觉导演虽然白发苍苍,但是讲起来拍电影的事情,笑容十分灿烂,电影人的生命回忆洋溢着美好 |
|
极具争议与传奇性的新浪潮写实类佳作,除去戏剧化收场的结尾,几乎可以算是一部纪录片。时而跳出第一视角的独白、思索,夹杂市井生活气息浓厚的警察和线民日常,黑与白,甚至包括灰色地带的界限都刻意模糊化了。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社会底色,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面孔,离开银幕,当中就有那些边缘人。跟踪戏的剪辑不错,细节刻画有点70年代西片法国贩毒网的影子。最后感叹一句,白鹰出演的警官实在太合适,结尾太反常规,以至于接着又拍了于仁泰的《救世者》,但意义与质素均逊于本片。 |
|
“即便这个世界不会变,他还是选择去相信什么”,又一个小人物想去撼动整个体制的,后面还演带出了游乃海的《跟踪》 |
|
翁导演常年亲身进入现实社会,毒贩及黑帮等,有丰富的体验及经验,影片纪录片真实感浓浓。如今年已高仍一身正气,敬佩。MOMA |
|
兩次跟蹤的大戲讓人震撼,第一次黑板前講解與實戰拍攝交叉剪輯,第二次陳sir在總部「狗仔隊」在各個地點stand by,隨著目標的變化隨時變更策略,眼花撩亂。結尾突然血腥過後的戛然而止,真的會絕望於主角在這無法改變的圈子中永遠沈淪。也許死在破除怪圈的過程中是唯一能被接受的結局吧。 |
|
摄影和剪辑的技术都很好,拍得像部谍战片 |
|
H080 |
|
喜欢其中的几场镜头都用了伪纪录片手法。大概是因为后期配音的关系,演员念白都过分舞台剧感了,尤其主角白鹰,他是一个英雄担当,但是却又多次灌入现实生活感,看着有点别扭。最后追踪戏,在建的尖东倒成了整部戏的亮点,时代感十足。 |
|
惊艳之作,白鹰远足、思索、被砍死,好似港影史中最中意的警察形象。石坚同三婶也胜在情谊与日常。 |
|
覌于《无间道》之前,制作上虽然粗陋,但写实的风格与反思却是一个时代的再现。#第五届百老汇香港影展# |
|
新浪潮绝版神片重出江湖!新浪潮版《毒战》+《跟踪》!最后一场跟踪戏异常精彩!白鹰非常适合该种不谙世事的干探角色,拍完该片一年之后又出演了于仁泰导演的《救世者》里面也是同样的角色!片中个人是无法战胜整个贪污体制,如果逼得太紧破坏行规最后的结局只有灭亡!此片片源成疑!无字幕清晰,LD? |
|
4.5 结尾给人一种黑人问号.jpg的感觉,还掉了俩手指头,让土象全尸控情何以堪。从警匪片转向了制度探讨,可以赞一个,廉政公署的时代节点让人受用。但有些过程实在很硬,人物心理独白的处理必要,但让人难受。白鹰还是一股胡金铨味儿,好在他挑的眉毛基本都被剪去了,不然得跳多少次戏。 |
|
赶上在大连举办的第五届香港电影展,得以在影院怀旧一把。牵动神经的跟踪戏和开放式结局,作为快40年前的电影,实属难得。 |
|
白鹰不止一次念叨着“毕竟邪不能胜正”,直到结尾实在令人唏嘘。观影过程中不断让人联想到很多片子,纪实感如《省港旗兵》,宿命感如《红圈》,悲怆感如《无间道》,内容又像林超贤的《线人》。 |
|
故事的推进和香港的风俗景象融洽共存,。结尾惨烈至极,庙会的谋杀让我想起了《教父》,苍凉也许影响到了《无间道》。 |
|
8.9;好厲害的翁維銓 |
|
麻麻地的广东话水平看完了在线无字幕版,作为香港新浪潮开山之作,虽然是商业取向,却由于翁维铨的纪录片导演背景而多了几分记实的实验性,卧底题材的挖掘、跟踪戏的镜头调度、非常突然的惨烈结局,黑白两道以及作为线人各自的潜规则和生存法则的探讨,都在粗糙的制作水平下具有极强先驱性,泽被后世 |
|
在一位好心大神的帮助下终于获得粤语中字片源。(看讨论区才知道原来去年末有字幕组发布了听译片源)不愧为新浪潮警匪电影开山佳作之一,戛然而止的黑色结局让我想起了桂治洪的《黄金祸》,全片黑暗压抑的气氛,粗粝的伪纪录片风格和调度精彩的跟踪戏,还有白鹰饰演的踽踽独行的孤胆英雄共同构成了这部气质独特的电影作品。至此,从吴思远梁普智陈欣健桂治洪牟敦芾到翁维铨章国明王钟蓝乃才黄志强李修贤麦当雄,从《跳灰》《墙内墙外》《廉政风暴》《七百万元大劫案》《边缘人》《点指兵兵》《踩线》《冲锋车》《金手指》《行规》《汇金号黄金大风暴》《暗渠》《公仆》直至新浪潮收官之作《省港旗兵》,已将新浪潮警匪电影粗略梳理完毕,至于黄金时代的徐克吴宇森林岭东黄志强陈嘉上林超贤叶伟信陈木胜杜琪峰我已看过大部,只需查缺补漏时常复习即可 |
|
三半。外景群戏写实主义,情景戏是melodrama,倒是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看头。街头实景(纪录)在怎么粗糙都是充满生命力,现在的港片外景无非庙街商场天台,现代城市同质化严重,可看性减弱。杜琪峰想要以电影镜头记录街景,自然要拍巡警、扒手和警队狗仔。看到痦子之前又把白鹰误认为张国柱(《野兽之瞳》后遗症),焦姣大嫂凌厉,石坚眯起三角眼有老派的戏腔。建设中的香港空间调度可看性极强。难得几个女警没有被拍成“警花”,都在踏踏实实做事 |
|
了悟处境无助于抽离,分内之事竟然也这么难。警与匪的视点不断交叉、合为一体,选择黑或白的背后共同的都是选择生存。打扮入时,对生活环境的设计也简约有质感,生存真是跟正邪无关。那句“年轻人吸粉,每天花个五十一百”简直,迷影也一样啊。有法国黑色电影和一些美国电影的影子。 |
|
早知道就不溜出去上厕所了,无力面对突然的结局。追踪的戏很过瘾 |
|
一般。。焦娇不错,白小鹰完全不给力 |
|
寻了好多年的一部片,等到出源后兴冲冲弄到电脑搁了近一年才想起看,多年没看香港新浪潮都有点不太适应这粗糙感和纪实性了,然而剧情简直是银河映像的教科书,赞! |
|
非常突然 无用的正义 |
|
街头摄影很有纪实感,一场接一场的追踪戏毫不拖沓,大屿山上的警察独白点题并铺垫结局。 |
|
它的优点(跟踪戏)在于那个时代似乎是那样处理节奏和冲突的,到了后来整个快节奏之后,这样的戏就不是重头戏了,本来可以屡建奇功的摄影似乎不算讲究,整体还是和那个年代的TVB的作品一样,原始但生动。 |
|
已经有了这种警匪相互卧底的剧情,也算一个开创吧,虽然拍的确实有一点糙,一个小人物无力的去改变整个system的故事 |
|
已有第二次機會看了----精彩!!---翁维铨 白鹰 石坚 香港新浪潮 本來連飛都買埋, 點知撞正教父2, 現在悔之已晚--并無對哥普拉.迪尼路帕仙奴戴安基頓小姐有任何不敬之意... |
|
半紀錄片的實感,來自導演對該題材多年的取材報導。沒有時下警匪片例行公事的懸疑與動作場面,說故事的功力紮實,對主題的關懷真摰,剪接調度有心思。如今難得一見的佳作。 |
|
跟踪戏真是拍得很好,游乃海的《跟踪》大概有受这片启发,结局又非常突然。第一次看粤语无字幕。 |
|
等字幕快八年,抗日战争都打完,看生懂个七七八八,不懂有五五三三,跟不上意思,好似兵贼走追瞬息转盼,正是: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君子长失时,命如琉璃屏 |
|
7.0/10。静夜字幕组的字幕,很细致,报告广东话俚语解释。半纪录式拍摄剧情片、缉毒、线人、结尾的跟踪戏、警察线人贩三方之间的潜规则、有些偏黑色电影。 |
|
本片是香港新浪潮時期開山作之一,是一部以真實細節,靈活掌鏡和緊湊氣氛取勝的警匪片。全片由多場跟蹤追蹤戲組成,導演翁維銓雖是初次執導,但運用了類似紀錄片式的手法來製造一種緊張刺激的氛圍,擯棄過分暴力場面宣泄做法,壓軸的多線平行跟蹤戲,拍來相當複雜,編導還採用暗示來拍出挫折感的弦外之音,可謂相當高明,白鷹,石堅這一正一反的主角塑造立體而全面,再加上編導含而不露的冷峻手法,使得本片在港產警匪動作片上有著獨特的地位。 |
|
挺不错的,风格上完全和预期一样。后半跟踪的一段很棒,结尾小小亮点。行规形成一个圈,没法打破。@U兔 可惜活动去晚了,没听全黄国兆导演讲的东西, |
|
大喇叭裤时代里墨墨黑的警察故事,令人惊喜的是那个年代的摩卡壶和观鸟还是很现代的。 |
|
很久以前看过的了 只记得片名 现在都不是很好找 不容易找到 推荐区看看 |
|
平淡的叙述到最后的出租车斩人突然爆发,在白鹰家中的一些镜头又如此令人着迷,新浪潮中的佼佼者啊 |
|
香港新浪潮之黑色警匪片,行规之下,正义潜水。翁维铨是一个视野广阔、触角锐利的导演,可惜他90年代之后再也没有导演影片。 |
|
20161029@嘉里百美汇:香港主题影展 |
|
白鹰、石坚的动作和眼神活脱脱还是古装片里的,可这毕竟是新浪潮了,大段的跟踪戏,船厂、码头、天后宫,无处不是充满活力的都市空间和市民生活,加上对警察-线人-毒贩“行规”的入骨描绘。翁导说,最后刺杀白鹰的虾仔前面出现过,陈卓最后没死。 |
|
几场查毒跟踪戏都拍得不错。 |
|
追蹤的一幕的確很勁,導演好可愛,知道他是編導攝,看得出以前新浪潮的導演的才華。 |
|
成熟,深刻的现实主义影片,新浪潮的味道更浓烈了。
一部警匪剧,香港在后世最好的类型电影之一;大量的追逐跟踪戏,有抑郁气质的警长;警方有警方的行规,匪帮有匪帮的行规,本应是敌对的双方在利益的驱使下竟成了某种恶劣的循环;影片最后的核心还是回归到社会现行体制的思考。
不停提到的廉政公署是影片最重要的社会隐喻表征。 |
|
竟然蛮好看。男主好像关礼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