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FI 长评-开了又锁的锁头。导演成熟期作品,黑白的画面呈现,长镜头,荒诞的情节和探戈般回到原点的无力感。影片的故事呈现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与罚》中个体的道德困境的展现,而悬疑感呈现也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匈牙利导演的作品《黎明》。大量的长镜头,139分钟的电影估摸着只有30个左右的镜头,不得不佩服贝拉塔尔的镜头运用和调度设计,长焦镜头的使用和焦段的把控,景别和构图也是很有表达,远景下的悬疑感,特写的情绪推动,环绕镜头和跟镜头的不安感的营造都非常的细腻。配色整体灰蒙蒙的十分有压抑,配乐管风琴和手风琴,两者对于环境的营造很有帮助,手风琴忧郁、哀婉的质感在《撒旦探戈》中印象就很深,管风琴则营造出一种深沉、庄重甚至神秘的氛围。比较可惜的是放映事故,中途断了10分钟,后还有2分钟左右的音轨问题。 |
|
来自地狱的男人,又黑又长的长镜头。记住这部难产的电影吧,包括那个被逼死的制片人。 |
|
我看的第一部贝拉·塔尔的片子,和我的想象有些差距,有点小失望,电影不能只是镜头吧,不过还是很不错的,应该早期的会更出色些吧。 |
|
长镜头展示,黑白的压抑气氛,音乐效果的沉闷,semi-darkness的故事。找了一个小时的原著还是没找着,求一下Newhaven-Dieppe by Georges Simenon |
|
其实我没看完,睡着了。。。一点也不Simenon |
|
之前三次看这片,都在第一个镜头没结束前放弃了。这次情绪稳定+百无聊赖总算看完了。这种电影与其说是在看故事,乐趣其实全在琢磨导演下一记要怎么安排视角机位才能既把故事说清又不使用剪辑。如果当摄影集看也不错,光雾影都算计得门儿精。这种摆拍型电影考验导演的全局观和技术也考验观众的耐性 |
|
来自伦敦的男人 ,把脆弱的生活一下子就敲破了。长镜头依旧犀利,不过这部电影最大的障碍是语言 。看完花絮采访后,不出所料,贝拉塔尔并不是十分重视人所说的语言。拍摄一波三折,中断了两次,拖了五年才完成,而且是现有剧本后再找演员和投资拍摄和导演习惯的做法很大不同,难怪质量会有所下降。 |
|
20080329 1500 Science Museum |
|
小塔这次的问题是,喜欢他个人风格的人,一般不喜欢这个故事主题,喜欢这种主题的人,一般又不接受他的风格。镜头的美依然在,但结合这个类型是平淡了点。斯文顿真是个有趣的女演员,才演了几部电影,就和 贾木许 芬奇 索德伯格 科恩 贝拉塔尔 这些牛人合作过了 |
|
这位兄弟总能把屁大点儿事拍得老长老复杂了,看着老牛逼了 = = |
|
不知道睡了多久 睁开眼睛的时候还在那不动呢……对不起大师了 |
|
对话很少,环境音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空镜头、环境音。而长镜头最适合表现这些。海边的风声、脚步声。巷道那一段长镜头,让我感受到城市的肌理。黑暗风格、略压抑。贝拉塔尔的确是一个展现物体中心视角最好的导演,他用长镜头去描摹远离现实的情状/感受。他的影像气质更适合美术馆。 |
|
看的第一部贝拉塔尔,的确如耳闻那样,长镜头叙事、节奏缓慢、不容易入戏。全程管风琴的配乐营造出一种绝望的氛围,人物对话冰冷无感情,总觉得大师的镜头语言与这样通俗的故事有些不符。另外台词与口型对不上,看的着实煎熬~ |
|
开头十字状长镜:看与被看的视觉在同一时空并置,叙述主体不明与空间不确定性。西默农关于焦虑与宿命的文本内核虽被留存,但《来》在类型片框架以及表现主义的视觉风格表象下更多的是贝拉塔尔式神秘主义:不可认知的冰山理论及机械运动—偏离航线的封闭模式。甚至完成了以法语书写匈牙利民族志的隐喻 |
|
我得为这部片子写点东西…… |
|
7。来自佩奇的男人,依然水准的作品,不大中意的故事 |
|
我看的這個版本不知道是哪國配的音,極爲古怪…… |
|
第一个长镜头就给跪了~但无法改变这片真的好好睡的事实。。。果然并不是有了镜头语言有了姿态就可以了,悬疑片黑色电影类型片还是技术活的~又,把西莫农的小说拍成这味道,大概也是一种,才能吧。。。 |
|
塔尔几部电影中都反复出现观察者的角色,《撒旦探戈》里医生偷窥叙写故事,《都灵之马》里父女在窗中看到世界的绝望无情,再到这部从灯塔向外看的可望不可即,然而情感上这部是最不吸引我的、最难以理解的。真想知道假如制片没自杀,Robby担当摄影这部会怎样啊!【也许会跟塔尔打架....滚去看visions of europe了 |
|
塔尔拍片相当专横,后期成熟的电影语言在犯罪片的一次尝试,拒绝任何类型片的拍法,甚至拒绝电影情节内部、人物之间的沟通,如其所言本片可以完全抛开字幕当做默片来看
补访谈的一些内容:镜头语言展现文字不能描述的瞬间,如真人的目光,真实生活中的行为,真实人物的命运 ;picture hunter;如果场景和状况都安排好了,不用语言,情景变得直观,只需把握节奏、情绪,其他的便可以自己进行下去;语言不重要,交谈关于原因而不是事情本身,对话使得真实事件变得模糊 |
|
四点五。不够丰盈。似有艺术境遇符号在里面,于是和金钱符号、生物符号以及时代符号融合在一起,海是一个遥远而虚无的存在只可以传来风声和镜头的摇摆(小屋门凝视)【光与影凝聚在感知器官与海洋】。然而还觉太空。我没感受到惊心动魄的美。或许贝拉塔尔要求一种完全的带入,尽力挖掘角色内心的所有。其实大观下来和撒旦探戈的感觉很像。观时平静回思时意味更浓。但像诅咒那样观时意味也浓上一些不也好吗。配音还是让我有点出境。最兴奋的地方竟是一下子认出撒旦探戈的小女孩不过并未发现意义的联系。不过回味确实很足(是它营造出了的气氛的原因吗?是镜头的长度?——这像是打坐凝思的地方;庙宇从不展示)。 |
|
拥有个人风格和特质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极为重要。无关乎风格沉闷与否,那只是个人审美差异问题。关键点在于:拥有风格且无法被复制,这比什么都重要。贝拉塔尔的每一个长镜头都有惊喜,单独拿出来看似乎都是完整的一场小短剧。维格的音乐是绝配。在酒馆的拉手风琴和老头跳舞的镜头实在太好了,让人感动! |
|
你所不予言述的一切在长镜中的起、落、罪、罚。 |
|
贝拉与塔尔:一次失败。这部电影极好地证明了贝拉·塔尔独特的运镜体系在题材选用上的局限性,它适合寓言式的奇闻异事,而无法在一个物理的世界中在进行人物内心的描摹和生活点滴的刻画(本片),于是,一个好莱坞式的故事被肢解成一次牛逼哄哄的长镜头演示:不见故事,只见镜头在完美地动、动、动。 |
|
即使我很迷贝拉·塔尔,但这部是真的无感,为了运动而运动 |
|
①对字幕;②这是我唯一一部用4倍速看完的电影。③节奏实在太慢。故事情节,也是非常的简单。半个小时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弄了2个小时。④里面男主妻子、女儿等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对情节没有丝毫的帮助。就是为了证明男主穷? |
|
6.5,想装逼就看贝拉塔尔 |
|
看多了他的作品就有疲劳感了。他只给你看跟骨骼,上面不装饰任何多余的肉。 |
|
《来自伦敦的男人》一个港湾铁路扳道工,某个夜里,他在高高的控制室内目睹了一桩可怕的谋杀案。一个来自伦敦的男人上岸,把一个皮箱交给另一个男人,随后二人在码头旁发生了冲突。在争吵打斗中,其中一个男人与皮箱一起跌落海中。扳道工Maloin随即打捞皮箱,打开后发现里面装有大量现金。他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告诉别人,像往常一样工作生活。然而,自此之后这个扳道工的生活为之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黑白,缓慢,长镜头,极少对白… |
|
大银幕35mm版。第一次看贝拉塔尔的片这么煎熬,他的这套美学方法和noir一点都不搭好不好… 从灯塔俯看的伪视点运动拍得再好也是错的,从“观测点”到“目击事件”再到“摄影机运动”全是脱节的。法英双语对白全后期配音的机械音色更是蠢到家了。2024.8.21号@BFI |
|
贝拉塔尔的诗意源于他对人的生计的直言不讳,着力于物质生活而非精神领域。
他在处理金钱的主题上相当简洁和出色(撒旦探戈亦是),深谙钱对需要它和更需要它的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有了底气变成干预家庭的暴君,一夜之间这才看见女儿的悲惨,带她去买皮草更是仓皇地买回自己笨拙的父爱(于女孩却也十分受用);下棋重在下赌的酒店老板调情时也不忘他的首要忧愁:那个英国人没有付钱;等他被抓了我能得到多少补偿?而享用着咖啡可颂的调查官,将晒干的钞票优雅地包进信封,真相便从此一笔勾销。
在他的电影里我又一次感受电影脸不是漂亮脸蛋,而是不藏真相。每一位人物动机明确具体,简明扼要得近乎滑稽,才使那些漫长的调度、暧昧的镜头拥有了度量生命的深意。
另:剪辑太粗糙,有些破坏影片的整体乐感 @ BFI贝拉塔尔回顾展 |
|
电影临近结束,我才终于想到怎样合适地形容它,以及那股难以抗拒的窒息感:这是一个真正只有黑与白的世界。电影的丰富性和由此产生的任何可能的生命力都在镜头下这个仿佛正被黑洞吞噬的世界里宣判死亡。人物无力地攀附在逐渐坍缩的世界边缘,挣扎、反抗亦或是决裂,一切不过是徒劳,然后无一例外地走向麻木,这里的世界只有黑白,这里没有色彩、情感、道德...环顾四周,暗无天日,只是光与影,和死一般寂静却又震耳欲聋般轰鸣的绝望。就本作而言,个人认为贝拉·塔尔的画面直觉和导演意识并不统一,他往往仅需几个简单的画面(声音同样重要)便可建立起完备而惊人的情境,而在此之上的长镜头调度似乎没有带来质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逼近真实时间的影像节奏下,在如同死水般凝滞、无法挣脱的时空中,是极端极致的形式主义体验:享受煎熬,静候毁灭。 |
|
塔爾的長鏡頭依舊很棒,但整齣電影很造作.為遷就影像而犧牲故事,未免太不切實際 |
|
毫无疑问,登峰造极。看着她的泪盈满眼眶,问自己的灵魂是否有愧。撑过前半小时就跨出了一大步,那年的评委们都睡傻逼了吧。。。 |
|
单说老贝的镜头就牛逼到开裂了 |
|
前三十分钟可以用“雷霆万钧”这个词了。调度沉着但又宏伟,而且及其富有耐心。镜头微微颤动,每一帧都是新的变化。真的是杰作!每一个镜头都控制的极好的杰作。后面看的稍微有点累,但是镜头的质量一点都没减 |
|
粗数全片27个镜头,复杂长镜头是主要选择,人物走位、景别大小、运动轨迹时刻变化,即便轻柔舒缓,但不沉闷枯燥,反而引人入胜叹为观止,长镜头美学魅力所在。庄严肃穆古典配乐几乎贯穿始终,烘托氛围。声音层次丰富,将有限景框延展得更广阔,耐人寻味。独特表现法国底层生活/良心抉择,结尾黑色幽默 |
|
这部电影比不上《鲸鱼马戏团》,总的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而《鲸》没有这个问题。不过,里面的摄影很好(这就不用说了),还让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是那个让人心理时间延长的镜头---一直拍小木屋的门,紧张的我心脏跳动加快,很想知道到底门后面发生了什么。 |
|
一看就是贝拉塔尔的电影,风格鲜明。45分钟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整部电影为之一振。贝拉塔尔的电影就像是一种仪式,充满力量的仪式! |
|
tarr水准有些下降 |
|
贝拉.塔尔从来都不缺在“场镜头”里充分地讲述故事,这部电影更加如此。摄影机时而置于灯塔看守者,让海港和铁轨成为他所欣赏的剧场;时而退身其后,将看守者作为演员推出。 |
|
分两次(第二次基本上是重看。。。)间隔一年看完。。。很风格化的黑白片,但是节奏上太单调了吧,整部影片仿佛就一个节奏,从头到尾每一幕总是一个长镜头慢悠悠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又或者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摇来摇去的;本身就比较单薄的故事,看得让人有点抓狂。。。 |
|
长镜头之王 |
|
这样的长镜头背后的文本还是过于简单了 |
|
偏执狂魔鬼贝拉塔尔,你的存在是电影史的一道风景! |
|
漫长到令人窒息的长镜头 |
|
BélaTarr永远在不紧不慢地讲故事 |
|
出乎意料的有趣,一个很短的黑色电影故事被塔尔拉长到两个多小时,于是就变成了一部极其罕见的纯靠气氛烘托人物内心的黑色电影,长镜头、画面和音乐的结合下依旧十分具有压迫感,结尾变白用的很棒,实在是难得一见的风格。 8.5分★★★★ |
|
超爱!每一帧都很美!打光,黑白,构图,场景造型。关窗从亮到百叶窗黑里透着光。灯,家里镂空隔景装饰,两个人一起说话。各种形式的低频音。犯罪悬疑推理如何拍出克制黑白极简冷静性冷淡风格。 |
|
反而是观感最好的一部。对观众无所希求的电影,观众最好也无所思的注视。只有视和听的情境,也只有自影像之初,甚至早于表现主义,被光影蚀刻阿拉伯风。在这里追寻情节简直是发疯,甚至让人觉得,电影并不是最适合他的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