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将为爱牺牲的母性情节剧与对历史话语的解构相缝合,古典的顺时线性叙事,基调冷峻克制。结尾女教师与丈夫对镜直视与背镜而立暗示了两人分道扬镳的姿态。但极权内幕始终缺席,并被移置为个人道德抉择,批判力度弱化成了隔靴搔痒。 | 历史与文学常常相遇。(7.5/10) |
|
大光明 这场部分观众素质奇差 很生气 |
|
感谢赠票 阿根廷电影展 第一场
选作开幕影片 很妙 片名与现实映前的租界洋人、瓷器领导讲话互文 观众异响与随后荧幕上的游行互文
某种程度上阿根廷版《同流者》切入点不同 时间跨度也小很多 美学上差得就更多了……
比较喜欢这两段 打翻的蛋黄酒镜头暗示母亲开始怀疑女儿的身世 / 孩子们玩闹吓坏小女孩
PS:几年前寝室里买过喝过蛋黄酒 过于甜腻 很佩服片中的纯饮 / 小时候我也被身边同龄人的喧嚣玩闹(尽管没有冲着我来)烦到 |
|
很难过的一点是,女主最好的朋友,在学校时最普遍的、那种上厕所也要一起的好朋友,在告诉女主她作为政治犯的屈辱经历时,女主开始是伤心,最后却问她: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好朋友流着泪错愕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跟人说这些经历。对不起。
女主知道自己的养女可能是从政治犯母亲身边夺走的,才开始理解她的好朋友,这份理解迟到了二十多年。 |
|
@2023阿根廷电影展。
饭桌争吵一段可以作为以小见大的注脚,胜利者只是因为恐惧紧闭双眼的失败者,而外来的投机主义者甚至叫不对女儿的名字,即使她所代表的下一代是未来的债户。
女儿对枪击游戏的恐惧仍然带有对父母辈隐秘历史的共感,这段把旁边的观众吓得一哆嗦。一首童谣用最简单的字眼唱出最深刻的命运。
Yesterday or tomorrow, Alicia发型的变化点出她的状态,凌乱的发丝也是无措的外化。在游戏厅翻开一张张照片,背景音如同一颗颗子弹击中逝者。
大光明的映前音乐变成了opus,开幕式非常精彩堪比电影,想起之前一位教授说自己好几年前做侯麦影展导赏被哄下去因为观众要看电影,今天的观众依然硬核。本片和漫长的季节的内核也有些echo,发现第一排有两位留到了最后,可能也是彪子的amigo |
|
at大光明。出色的家-国叙事,开场三喇叭合唱带出集体记忆,安娜的“闯入”带来昨天/明天的诘问,宛如一段旋律,嘉比过家家,被拿枪的男孩破门而入,家族聚餐,兄弟为既得利益立场吵架,抗议街头历史老师与“只剩记忆”的历史对望,即便不了解军政府历史,咱用自己的sense想想也秒懂,消失的年轻人又何止一届。高潮冲突戏略生硬,但收尾漂亮,在遗忘的土地上,我走了三步,迷路了,是摇篮曲,也是安魂曲。 |
|
3.5;一个个仿佛是从波拉尼奥笔下走出的人物,被历史尘埃吞没的暗影自真相的探寻中一一浮现,他们逝去的青春、散佚的后代,在被遗忘的土地上倔强生根着;从不愿直面的天真愚昧中醒悟,在林立的失踪者海报上窥见谎言是如何渗透到现实,惊心伪装的生活已然摇摇欲坠,伥鬼的虚弱虚假的面目崩溃于被揭穿的瞬间。家庭戏段落甚好,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见微知著,见证了一个家或一个国是如何走向分崩离析。开幕式上的发言和观众反应形成绝佳互文,现实具有的意义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 |
|
老师:历史是人类的记忆 学生:历史是暗杀者的阴谋。 父亲:这个国家已经完全崩溃了,只有那些婊子,小偷,大军团,政治家,还有,我的大儿子,富的流油。但你们所享用的现在未来都要我们的孩子们偿还。 |
|
it all depends on what you have to do to get there and what you are willing to do to go on doing it. |
|
电影开映之前和之后我都想比中指,和电影无关 |
|
你想要住在虚幻的城堡还是真实的废墟?而在一个满是谎言的地方,又何以为家。那些人不需要走很快、很远,就会迷路。因为他们已失去了内心的方向。以一个女性细腻的切入点,带出一个时代悲伤沉重的侧影。真相有多重要?它能帮我们看清未来将要走的路。 |
|
娃娃无法发声,女儿在代替它表达。历史里死掉的人无法发声,文献在代替他们说话。没有力气举起海报的人无法发声,官方在代替他们说法。你女儿的亲生母亲无法发声,她的痛苦与不甘却都藏在孩子血液里。让学生引用文献来还原历史,却不相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就像你的女儿属于胜利者,胜利者绝不是你。 |
|
2023 上海阿根廷影展开幕式电影,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曰:当时有500多个孩子,至今仍有300多个孩子未被找到。当时不耐烦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 |
|
毕竟对阿根廷那段历史不了解,7分吧。最后10分钟的戏蛮好,恼羞成怒的丈夫殴打了妻子,妻子哭着和丈夫深情拥抱后离开,丈夫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如果这是那个时代的罪人遭受的惩罚,是不是太轻了?或者,惩罚只是良心上的,法律上和政治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
|
这部电影的映前和电影本身的剧情居然有一种巧妙的互文。电影外是刻意的找角度宣扬自己“卑鄙”的伟大,电影中则是在历史伤痕中试图寻求和解,可惜的是官方说法一直未见踪影,如同现实一般 |
|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它有其表象,也有其内涵,作为历史老师的女主,她在课堂传授的只是表象,她追溯养女的身世便如她追溯历史的真实一面,表象之下是触目惊心的暗夜,对养女的深厚感情一如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笃信,一旦真实揭露,便迎来所有信仰的崩裂。 |
|
这是可以播的吗『在遗忘的土地上,走三步,迷路了』。中产阶级女性的愧疚,父母被失踪,孩子被剥夺,xxx母亲的parade。历史老师的意识觉醒,既得利益者丈夫跟“失败者”父亲兄弟吵架,结尾撕下伪善嘴脸家暴收的真好。丈夫至少是派系胜利者,我们的岁月静好派又是因为什么呢。#阿根廷电影展大光明电影院 |
|
#23.05.27大光明阿根廷影展#从中产阶级的视角审视军政府统治的罪行,同时反思了历史与真相,用作为养母的历史女教师串起来有些两张皮。批判投射到了作为军政府利益集团帮凶的丈夫身上,深度和力度都不很够,特别对于不熟悉本国历史的外国观众来说。幸好刚看过《阿根廷,1985》补了些历史知识,不过比起后者本片还是比较严肃且聚焦的。情感激烈处时常出现的音乐还蛮好的。7.2/10 |
|
(8.3/10) #阿根廷电影大师展上海大光明影院
剧作很扎实,在军事独裁政府下,将中产女子寻养子之亲的情节剧和关注现实,怀疑官方说法的思想转变两条线有机融合,女主矛盾纠结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官方说法永远都会存在,让人反思历史的建构。结合阿根廷的历史,右翼男主一心想要维护已经攫取的利益,但自身家庭走向了分崩离析,社会的变革也在蠢蠢欲动。
|
|
#上海阿根廷电影周 多少人可以真的有勇气去探求这所谓的“真相”呢,教室里的同学要探求真相,他说他不相信这记叙,因为暗杀者成为了叙说者;但叙说者又何尝不是暗杀者?只是最后那场家暴实在是来得太惊悚了,以至于任何潜在的共情都随着支离破碎。总得来说感觉不及预期,但小女孩太可爱了,加半星。P.S. 发言领导有够烦的,下次能不能先放电影再叨叨。 |
|
站在浴缸里玩泡沫的小女孩很萌:妈妈,我给自己做了一件泡沫衣!妈妈,你也是脱光了洗澡吗? |
|
历史教师的身份设定并没有带来更深层次的反思与批判,女主角更像是观众去观察社会氛围的媒介,驱动她做出改变的是她与生俱来的母性。导演呈现出了社会抗议浪潮是如何与个人的道德觉醒相互作用的,而占据大量戏份的家庭内部也是她夺回历史记忆的主战场。“我不要赦免,我要真相。” |
|
在各种语言的伤痕记忆电影里 本片的质量品位都属上乘 不正面描写斗争残酷 展示伤疤 而是塑造一个中产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各种细节里寻找记忆的不和谐 伤口是一层一层揭开 越揭越深 人物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 本片讲述的是阿根廷“肮脏战争”后的国家伤疤 女主作为标准的既得利益者 以中产成功人士之姿活跃 镜头跟随她从那些“真相摆在面前也不相信”的人开始 一直走向女主自身 果然每群鸵鸟的共同点都是事情没有摊到自己头上 女主在寻找女儿身世的过程中才开始对真相发生兴趣 最终对当下优渥生活的假象发生怀疑 影片最令人信服的是女主与丈夫婚姻的真实质感 面对真相时 同样出于对女儿的爱 两人的选择截然不同 但本片塑造的女主还是有些令人无法信服 毕竟整个国家发生这么大的事 女主回溯时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这样的巨大的斗转需要更令人信服的理由 |
|
某种程度上选择阵营是在选择自己笃信的东西 是选择信奉利益 还是选择信奉真相 已经不会带有褒贬的看待任何选择 只觉得真正可怕的是选择之前未曾有意识 父子三人饭桌上的谈话揭示了两种难以真正互相理解的选择 很迷惑的时候 不如再进一步想想 你愿意牺牲的是什么 |
|
人民记忆是抗争的所在。 |
|
对拉丁美洲没什么感觉。剧情无聊 |
|
La historia es la mentira oficial hasta que se encuentre con lo que pasó en realidad. 中译名可以说非常严谨又政治正确了,好讽刺。过生日那场戏才是在还原历史。 |
|
前评被黑,故低调描述~我不知道电影旨在揭露还是控诉,我们的生活总会成为别人笔下的历史~洞穿了历史也超脱不了生活~艾莉西亚的离开我不知意味着什么,但相信芸芸众生会选择沉默并生活~ |
|
有些评论难以置信,女主作为一个中产高知,居然对身边发生的肮脏战争一无所知。想想萨克森豪森附近每天无事发生的雅利安人,看看身边岁月静好的男女,这不就是真实生活吗?片子配乐过溢,悲情程度足够,用面部特写加音乐逼观众哭(比如哭掉半包纸巾的我),但是因为落点在悲情上,反思力度就欠缺。(但是否阿根廷确实没有或者可能难以进行反思清算呢?不了解南美历史和思想史)女主发现并面对真相,和丈夫分道扬镳的故事。有很多精心设计,比如女孩被男孩的游戏惊吓,丈夫家庭的分裂,特意将女主设置为中学历史教师,并与学生、其他教授产生冲突,闺蜜突然回国倾诉后的质问等。摄像调度优秀但是也没有感到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考虑到拍摄年代离事件那么近,佩服导演。ps开幕式时观众对发言领导致以嘘声,刚还是上海影迷刚。 |
|
开头伊始场景中,在三个喇叭播放的国歌内镜头转动,带出了学生与老师,顺接学生与老师的中景推特写,音轨上的声音从单一声调变为各个声音的集合,不合奏的声音出现,这是官方说法的初始异动。之后音轨作为女主视角镜头下杂乱心绪的衬托,始终以满的台词、配乐和环境音存在,但在给叛逆学生高分之时,一个明显的课堂静止,群体内的禁声,这是想法转变的音轨划切线,也是女主反叛自己既得利益者地位的初次行为,更是在自己历史老师身份—官方说法讲述者的层面转向底层处境践行福柯“历史与人民记忆”(第一堂课台词)的真实行动,在此之后,课堂戏份结束,对历史探讨与家庭情节的缝合重点转移至了道德故事的重申,已经不甚关联于政治层面迫害的探讨,在一个保守的和易于接受的银幕投射形象中,完成一次品德行径上的成全,并未触及前面所点出的“暗杀者”。 |
|
阿根廷电影周 喜欢的一处刻画:Alicia对作业里写着无法在教科书里找到的酷刑的学生说『希望你能找到出处支撑,但鉴于你喜欢历史,给你A-』 |
|
真相至上?不经商量就把老妇人领回家,太不合情理了。刻意拔高会令人生厌。 |
|
1986第58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 |
|
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融合自然,比同为西语片又有相似背景的《平行母亲》流畅很多。他们还有媒体替人们记录着过去故事,我们只有一张张白纸和404。过去几年的伤痛总是会在这种时刻向我奔涌而来,我并不介意往后的每一天把所有的怨恨记在他头上#上海大光明影院 阿根廷电影展 |
|
文学与历史总是见面... |
|
之所以拉丁美洲的文学、电影总是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巨大共鸣,正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地狱中啊……只不过这地狱是他们的“历史”,而这地狱却是我们的每一天。在大光明从头抹泪到尾,但整体来说,中产阶级的内疚的视角撑不起一开始宣发吹的大牛逼,另一方面音轨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基本按照人物出现来theme,这又不是拍特摄…… |
|
阿根廷电影周的开幕影片。阿根廷总领事着重介绍了本片在阿根廷历史上的重要性。历史的一个偶然,对普通人的伤害就是毁灭性的。探求真相,是因为人性的需要。女主角作为既得利益者从来没有怀疑和触碰历史的真相,但慢慢的在女儿生世的探寻中,逐步转变,是人性的力量。如果反思不彻底,历史就会重演 |
|
社会题材类型片,最没劲的是隔靴挠痒。可以暗喻隐喻,可以接受克制,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把故事讲好。这片最大的问题是,想以小见大折射时代的纷扰,最终呈现出来的,不止是漫无边际抓不到重点,在价值观层面还弱化了现实,反而把焦点带偏到无关痛痒的道德层面。 |
|
太好看了,好几句台词都觉得好赞啊,并没有煽情,而是表达很克制,里面有五月广场的母亲历史事件 |
|
这是说女人不关心政治是很愚蠢的教育片吗?男人一旦发觉女人开始追茶真相就各种抓狂啦!但叫我永远麻木。。。我真是毫无女强人的任何特质啊! |
|
要说历史感吧 有点典型但不够厚重 要说艺术成就吧 平淡而不轻盈 缺乏亮色 看得非常没有情绪 当为近来扫奥外期间较不满意的观影体验 |
|
影片中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政治而服务 没有人性没有反人性 只有政治 |
|
睡着了两次…唉平平无奇,最好看的是教室里的故事 |
|
[20230527] “我不要宽恕 我要真相”/ 对话的神情延展了文本,甚至超过话语本身,生动得难以移开目光 |
|
导演小学没毕业吧?? |
|
Your life is a lie.假布景假道具加上卖力配合演出的各种角色,它们让人拥有了假的自我,症结在假。然而有个问题不容忽视,身在此假中的很多人,已没了"认.真"的能力,可辨识转至主动放弃辨识甚至全力捍卫假,不再是迷路的问题了。那些打了鸡血的装在套子里的变异的楚门,与背着井走过很多地方的青蛙打手,却也都是用来愚化的好苗子,奴性深入骨髓且无良狂妄,暴露了其易被锻造成武器的潜质。而且,变异的楚门没能力游到河的那一边撕开假幕走出假世界,但他们会拽住想要了解真相的楚门,大喊:谁允许你把脑袋瓜当脑袋瓜来用的? |
|
持续被trigger到的电影。有趣的是,放映之前设置了领导讲话的开幕式(中途,一个实在不能忍受的女孩大声讲了句什么,经朋友提醒,她说的是“我们的电影和排片呢?”,引发了热烈掌声),那些话语和电影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张力。看电影本身就是反抗。 |
|
2008-11-15 20:14:17 7/7.8(1744)
还是冷静点,有人的地方就有官方说法 |
|
#2023阿根廷电影周# 2023.5.27 13:00 大光明 宏大背景却处理的小家子气,徒赚圣母泪罢了,阿根廷军政府始终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清算,戏里戏外都是尴尬。 |
|
一直以为要讲什么运动或者时间,可能是被《阿根廷,1985》的海报误导了,没想到是完全的一个侧面。节奏挺娓娓道来的,只是包袱被提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