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片查完资料才意识到这是个虚构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实在是编得不够精细。三颗星给台词和技术成就,一颗星向第一部获奥斯卡奖的西部片致敬。 |
|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开辟西部世界只需一个小时。有些人命中注定是开天辟地的,有些人则是住在里面。 |
|
第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但我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另外主演理查德·迪克斯和理查德·哈里斯非常像,我还错以为他们是父子呢?名字都很像。 |
|
1889年大圈地之后六周之间由荒芜之地变成新市镇的俄克拉荷马,既是冒险家乐园又是无法地带。满腹经纶、雄辩滔滔,又古道热肠、身手不凡的Yancey,似乎天生就是要在这片新土地上带领众人建成他的理想乡的政治领袖。然而最终成为政治领袖的并非Yancey,而是他那曾经是恋爱脑的妻子Sabra。Yancey两次在一切正在走上正轨之际抛弃家庭不辞而别,非常自私、莫名其妙,但也是Yancey对于旧文明、旧秩序融进新社会的永久的躁动和不安。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驱动着他人前进的Yancey是对不住他的家庭,但确实是了不起的先驱。 |
|
美国铁人王进喜~ |
|
两星半,在本片59年后才有第二部西部片《不可饶恕》获奥斯卡金像奖,少有的原版远逊于翻拍版的电影。这版留了一个特别恬噪的黑人男仆,结尾也是扬西在井喷时为救人而死,电影塑造人物极度扁平化,几次死人和法庭辩护戏都十分做作,你感受不到男主追求正义的信念,只是单纯感觉他在卖弄。开始的纵马抢地群演挺多,也是少有的非B级早期西部片,和翻拍版一本正经不同,黄金时代的好莱坞还是非常鼓励这种一惊一乍的舞台剧风格。安东尼曼在多年后的翻拍版中结尾处理的好:主角借妻子收到的信件中,表明其战死于一战之中 |
|
最早獲得奧斯卡獎項的美國西部類型片。美國西行闖業者的不懈探索,守業者的苦心經營,西部俄克拉荷馬的城鎮興起,對婦女、黑人與印第安族裔初步平權的意識覺醒,締造了楊西·克拉萬棱角分明、至善至勇的角色光環,也令電影難逃善惡分明的俗套;主角暮年落寞的自我犧牲,也折射出大蕭條社會的榮華盡逝。 |
|
虽有不少缺陷,但那种振奋人心的西部精神,缔造历史缔造神话的情绪洋溢正片。男主人公被刻画成一个wanderlust,正是西部拓殖进取的典范。 |
|
没字幕,看得很晕。1931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已经很厉害了。 |
|
我了个去。。超好的电影。。就是被一个狗血结局搅和了。。。接受不鸟啊。。擦擦擦~~~~看这部电影感觉实在看美国历史一样。超喜欢NANCY这个角色。还有里面的各种配角~~可惜就是最后一个狗血结局! |
|
1990年与狼共舞之前唯一的西部片奥斯卡最佳,雷电华仅有两部最佳之一。今天看来,除了引子部分的倒数撒花抢头地,整体上过于陈旧(主要是燕西角色塑造的太满,争地、护弱、灭匪……每个节点的表现都太高光)、煽情、表演夸张,角色也较套路化,犹太的裁缝和黑人的奴仆。不过挂在屋顶扇扇子一节让人想起大卫里恩。桂河大桥和印度之行都出现“人力风扇”。 |
|
必须给这部电影最高分,虽然表演有时代的痕迹,但实在是瑕不掩玉,1930年代拍出这样——不论是编剧、导演、摄影、表演上都堪称一流水平——的史诗片,令人无限感慨。美国西部片、南北战争、开拓史等影片,体现美国为什么是如此独特的存在,拓荒者的勇气、追求自由和对上帝及宪法的尊重塑造了伟大的美国。不要轻易去惹怒美国,她就像一条响尾蛇,被激怒后会捍卫自已的价值观,不死不休。有人认为扬西过于完美,其实编剧是将美国开拓者浓缩在扬西一个人身上,他是快枪手、他是布道者、他是法律人、他是拓荒者......他不固守安乐,他去发现去垦荒,就像一个传道者一样建堂植堂,然后换个地方再建堂植堂,他维护法律,赏善罚恶,也真正诠释了为了自由故,爱情生命皆可抛。我爱加在这个人物身上的美国精神。 |
|
有那样一个地方,等待我们去开拓。到此就看完历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单项的所有影片。接下来看IMDB250。 |
|
至从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西部片似乎一直受到奥斯卡的歧视,此后将近60年一直与最佳影片无缘一直到1990年的《与狼共舞》。影片拍摄略显粗糙但是剧本很棒,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相当有个性。当然推荐他的最重要理由是此后很多西部片对此片的无数次致敬。 |
|
和《花月杀手》一起看别有风味,你以为是西部枪战,没想到是西部发展史,大时间跳跃,从篷车圈地,到城镇建设,到州建立,到欧赛奇石油发掘,一直到城市林立,美国的西进史自然包含着血腥与金钱,也是野性被抹去终成无趣人性的必然坠落。 |
|
尽管是近百年前的作品,但影片展现的场面规模之大令人震撼,可以感受到当时电影制作的顶尖水准。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个性十分鲜明,使观众容易产生共鸣。更为难得的是,该片传达的价值观十分正面,强调了诸如勇气、正义和友情等普世价值。这样的电影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
|
一个永远追逐新生事物又永远为正义公理而斗争的平民英雄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和西部相互成就。无法理解他如何能做到抛却深爱的家人与平静的生活而不停地追逐颠沛流离?想起了切格瓦拉,当然,故事对这种心灵史言之太少。 |
|
此片奇异地集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于一身:正确在肯定了白人与印第安人通婚、塑造了黑人的忠仆形象、展现了妻子在职业领域的成就;不正确在依旧言语轻视印第安人、只把黑人当仆人、对妻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锅大杂烩,展现了一些美国开拓西部的风情,但男主角厉害时太过,落魄时太惨,有失真实感。 |
|
第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
为占有土地,众多人骑马或驾驶马车蜂拥而上(万马奔腾)的段落,算是本片最让我开眼界的场面了。由此也感觉,这部第4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放在1931年算得上是大制作的大片。看完特地查询了下,据说本片并非改编自真人真事,那片中的部分情节就更令我不满了(比如:黑人艾沙亚之死、劫匪基德之死),尤其是结尾,简直就是败笔!不过,光明伟岸的扬西有蛮多所作所为还是值得点赞的。电影整体观感还是超过豆瓣7.0分带来的较低预期。★★★☆ |
|
第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第四届),只记得草原万马奔腾,苍茫辽阔。 |
|
还好吧西部风光+一场法庭戏都值得看。又见《乱世佳人》式混蛋逻辑:知道去维护印地安人的权利,为什么对剥削黑人就那么心安理得呢。 |
|
影片的主角是一匹拴不住的野马,在一个地方很难待过五年,他热心助人,争取印第安人权利,犹太人、苦命的女人都深受其惠,他的妻子在片中的份量似乎超过了他,相对保守的她坚守杨西的报社运营,放任丈夫一味冒险,比重分配值得商榷,伟大被夫妻二人分了流。 |
|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西部片,影片改编自埃德纳·菲伯的同名小说,以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为背景,讲述了1889年,主人公杨西带着妻子莎布拉来到广袤而又荒芜的俄克纳马拉,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在这里做出一番建树的故事。不过,影片的角色过于简单化和刻板化,角色塑造不够真实,故事情节有些失衡,叙事方式漫无目的,某些表现和观点从今天看来有些争议。 |
|
草原辽阔 万马奔腾 来自30年代的开幕3分钟就值得3颗星 其他方面缺陷太多 话说那时候的表演不是用过火形容而是夸张造作 又是一部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BP |
|
1931年的出乎意料成熟的西部历史片,代表美国精神的西部大开荒,从不毛之地发展成城市,社会秩序和人权的建立,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有声电影早期制作出来这样的电影很难得,有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八十多年前拍摄的主旋律现在看来望尘莫及 |
|
3.5。西部拓荒一览,风头男主与花瓶女主正好是两种价值观的代表,但仅仅如此便失于片面,结尾的过于美化可见一斑,但却刚好符合老美的价值观。不过男主身上的探索精神则值得赞赏,骚年们要多学习学习啊 |
|
第四届 Oscar Best film,史诗 西部。 |
|
比我想象的好,让我跟着追逐梦想的男人激动,陪着思念丈夫的女人哀怨 |
|
很好看,很喜欢男主人的做人做事风格,有着先知一般的头脑,但又不屑于金钱与权力。。。 |
|
那个年代就拍出这样的影片,实在叫人钦佩 |
|
塑造了一位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作为西进运动中美国人的代表,以主人公在印第安人方面的平权立场带来调和矛盾的缓释意味。相当鼓吹美国精神的作品。真正以主角个人选择带动剧情发展的电影——配角和对手仿佛傀儡,被动且无所作为。但也因此,这个英雄实在让人难以共情,老友评价说:他们这样的人创造世界,而我们住在上面。这大致就是主创的价值观。男主角明明是一张反派脸,可能审美也在虽时间流逝吧。来自其他短评的笔记:第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 |
|
影片的前半段还真的是挺有看点的,年轻人憧憬着开发美国西部的故事听上去似乎充满看点,然后本片就变味了,教堂那一段就让人无聊的一直走神,越往后叙事越潦草,男主角的事迹基本上就没一件是讲的特别好的,给人感觉就是讲着讲着时间突然就过去好多年了,男主角突然走了又回来了又走了,挺莫名其妙的,只有法庭那一段还挺好看。不过本片的制作真的是挺精良的,作为一部31年的电影,本片的摄影美术大场面的拍摄甚至的化妆都显示出了很不错的制作水准,要是剧情更好更走心一点就好了,有点可惜。男女主角的表演都还不错,虽然都不是拿奖的水平,但都演出了人物的特点,艾琳邓恩的老年妆化的我都不认识他了,还有男主最后的妆容,感觉还挺厉害的 |
|
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随时代发展总是在做正确的决定,随之努力壮大,然而最后的结局却像雷锋一般见义勇为而死,不得不说太理想主义了些 |
|
作为31年的片子,很不错了 |
|
影片是一首歌颂西部开拓者的赞歌,时间跨度大,人物高大全。节奏缺少连贯性,如今看来,略显乏味~ |
|
男主也太能奉献一生了吧……拍的太长了……两星半 |
|
这人太神奇了点,有魄力,敢作为,枪法还奇准,但性格似乎描画粗略了些;最后的结局有点让人不能接受;大好的机会,需要勇者去把握 |
|
拓荒者的传奇故事。这么恢弘的历史,2个小时实在太短了。结尾有点假,阳西这个人物,说实在的,塑造的不是很成功。 |
|
3.65⭐1931年,男主对妓女,印第安人,犹太人等弱势群体的思想在当时算不错的了,为了冒险离开家庭没有承担责任却为他人而死,女主虽然思想老旧但也会慢慢理解,最后也成了有思想的成功女性。有不完美但“1931”就值得了。 |
|
2.5。奥斯卡第一部西部片BP。相较于传统西部片塑造的行侠仗义的牛仔形象以及歌颂的个人英雄主义,本片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剧本跨度四十年,在两个小时的容量内上演了一个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从西部大开发到开采油矿,从黑人到印第安人,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被巧妙地结合到剧情主线的推进中来,使电影具有厚重的史诗气息。杨西性格上具备传统西部片中理想主义的英雄形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淡泊名利,感情专一,这都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是与传统英雄不同的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无论任何的成就对他而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前方的路才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在前进。这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价值取向,永远向外开拓,英雄的价值在于开创一片新天地供后人享受,而英雄却无缘自己的成果,只有继续上路,开启新的冒险旅程。 |
|
第一部获奥斯卡的西部片,不过现在被很多人认为是比较水的奥斯卡影片了 |
|
奥斯卡对传记片的审美口味那时候就已经成型了。 |
|
回过头来再看看“壮志千秋”这部影片,尽管在技术上仍显不足,故事本身因为横跨多个历史阶段,显得较为杂乱无章,人物塑造略显苍白,但是却已完成了奥斯卡对于政治与意识形态正确的一次直接有力的判断,那就是追求种族平等与种族共生的美好历史愿景。诸如影片当中,男主人公的儿子爱上了印第安人女孩并与之结合,较早地涉及了美国社会遗留的种族问题,具有一种极为超前的不同于当时美国主流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影片的成功正是奥斯卡历史上较为完整的一次类型与意识形态结合的演绎。与此同时,作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殊荣的西部片,西部片在奥斯卡上的历史兴衰由此启程,这一代表着美国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历史记忆,也树立了西部片作为美国独特类型片的历史地位。 |
|
任何年代的西部片都不是我的菜。。。。补片过程真辛苦,口音真心受不了。。。但是开场万马奔腾的情景还是很震撼的 |
|
太一般了,有点儿假大空的价值观带上个人英雄主义去打造一个人,男主角演的有点儿过头,剧情线有点儿乱,镜头一般。有的地方写的还挺前卫,挺幽默的。 |
|
西进运动的美国人,第一幕比较长,是打击恶霸稳定治安。第二幕是参加美西战争回来之后帮一个女人打官司(说实话这段我没看懂,是说这个女的一直未婚所以有罪?)第三幕是为印第安人发声,然后又出去冒险,死在矿井上。算是那个年代的美国人精神偶像吧 |
|
矫揉造作,无论是演员表演、直白情节、单一的角色塑造、人物的情感变化或是宣扬的正义与英雄主义等。最可笑的就是有关印第安土地部分。此片多为固定机位近景及全景,开篇时远景俯拍与近景侧拍的剪辑较气势,但摄影角度稍单调。突出矛盾为外在矛盾,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及“矛盾”等的复制只会使观众疲劳, |
|
一个洲的诞生史!早年奥斯卡不愧是代表了当时最主流的价值观,从一战的空军兄弟情、大名鼎鼎的《西线无战事》,到这部美国的开拓精神主旋律,为印第安人伸张权利,女主守业在后期戏份刻画多于男主,隐隐竟有些讴歌女性平权意味,很是引领进步了,可惜男主刻画过于符号化,结局略离谱 |
|
开场的万马奔腾的镜头就值了,表演略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