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初二暑假时看的。
(中学时候寒暑假时看的老电影按时间顺序都笔记上了) |
|
小时候在电影博物馆看了葛佐治的介绍,为他难过了好久,既而对这部他主演的电影留下深刻印象。之前听过主题曲,本以为很悲情,结果今天看了残片才发现原来是苦中有乐—也许是商业考量,一些桥段蛮好笑(比如小三子和那个送饭司务的重聚,沈先生看驭妻术,雨天一茬茬来找小三子老仆人救济的孩子之类),可笑了又想起来,再有意思还是从苦里渗出来的。被富人认养孩子的桥段也颇眼熟。老仆人人好好,能够为了保护小三子不怕被辞退。看到残片结尾在了老仆人带孩子们去做工,稍有慰籍,可也知道那又不是,也不可能是最终结局… @2021-03-02 20:23:15 |
|
联华 |
|
残片,结合1936年出版的《联华画报》《迷途的羔羊》特刊号,及1984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电影集(第2卷)》分镜头剧本,算是大致梳理了完整故事。导演在当时使用了少有的切入角度,纷乱时局中自然是风花雪月的影片当道,大众不一定想在影院里又看到愁眉苦脸的社会纪实,剧组又大胆起用了新人演员与大量小演员,其题材与拍摄组织的开创性对影史的发展由此显得这般重要。赤裸描绘社会的残酷、不公与荒诞,又不乏戏剧性的夸张对立处理,很好的抓住了观影者的注意力;把悲情格局掩饰到喜剧手法中,以笑果引导出泪珠,巧妙传递出对社会的讽刺与真挚呼吁——弱者的声音,借助胶片,让大家都耳闻目睹、亲身感悟、产生共鸣,这正是悲喜剧的高境界。2020首届明日青春电影展 @ 万象影城深圳湾万象城旗舰店3号厅 |
|
90分钟的电影放到65分钟突然就没了,资料馆一个解释的人都没有,傲慢 |
|
联华电影公司出品的《迷途的羔羊》是蔡楚生导演1936年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打开这部电影看,显而易见的是左翼派导演对底层劳苦人民特别是孩子的关切。雨中这场戏尤为出色,先后以狗,麻雀来代指小三子的悲惨童年。再往后小三子进豪门一梦,成了那个荒唐年代不可或缺的时代镜像。 |
|
一小时残片,是个字幕直接印在画面上的默片,部分场景有叙境音。左翼电影;儿童电影;底层劳苦人民。胶片缺失片段:沈家老仆死掉然后孤儿们被警察逼到楼顶无处可逃。 |
|
残片,在老仆人收容孩子们住在一起并“约法三章”表示要带大家“找工做”后就结束全片,结尾缺失。袁庆丰将其归入“新市民电影”序列。以喜剧形式处理沉重的悲剧性主题,具一定观赏性。片中的噱头和闹剧一方面来源于旧市民电影时代生成的传统噱头和闹剧模式(打打闹闹的一些场景,如各色人等疯狂地吃饭、抢东西、偷东西、走路摔倒连滚带爬,以及各式搞笑动作等),特型喜剧演员构建的噱头和闹剧元素(如几个著名的胖子——章志直、殷秀岑、朱云山等),另一方面源自外国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噱头和闹剧模式(如袁庆丰认为本片主人公小三子的沈姓义父因太太移情别恋而醉醺醺跳水的那场戏与卓别林和他的《城市之光》如出一辙)。两条叙事线:小三子等流浪儿童从农村到城市的流浪经历+沈太太红杏出墙后依然留在墙内的故事,袁庆丰认为副线或是当年的卖点 |
|
小时候读的《三毛流浪记》诚不我欺。戴铜盆帽的胖警官突然就在脑海里复苏了|明日青春影展@ 万象 |
|
63mins//3.5//蔡楚生于1936年编导了以流浪儿童为题材的《迷途的羔羊》,为编此片,蔡楚生着破衣烂衫,与流浪儿童交上了朋友,他为流浪儿身上体现出的人性而赞美,为他们的聪明、热情、理智和勇敢所感动,从而编写出了真挚感人的故事……该片视角新颖,以流浪儿童悲凉凄苦的生活写实抨击社会的黑暗,又透过儿童的视线来看这个颠倒了的世界,蔡楚生可谓匠心独运。//朱剑,汪朝光著.民国影坛纪实.p217-219 |
|
已有版本画面还是有点模糊,叙事手法很经典好莱坞,对于人物塑造运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通过多线叙述呈现故事,虽然很多都很多描绘太过直白,但2、30年代真的跟得上全世界电影的发展的。 |
|
情节上参考了《三毛流浪记》,手法上使用默片的喜剧表达,小演员们的表演生动感人,看得人笑中带泪,却又悲从中来。 |
|
从蔡楚生的传记回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应该是《三毛流浪记》的原版,里边很多情节相似,但这部电影早了十几年。推荐理由,里边有很惊艳的镜头,一个被女人背叛的男人在河边想自杀,他抬头看到的天上月亮里,出现了他女友跟情人暧昧的画面。这个镜头真是绝了~ |
|
戏与人生的重叠,可怜的葛佐治。月光光歌的旋律多次出现,悲喜交集。亡妻的照片似乎是阮玲玉的老装照。 |
|
影片是在不停地走调,不停地走神,儿童的形态! |
|
剧作非常工整,能看到很刻意的设计,好人坏人每个角色各司其职。表现“残破”表现得非常好。拷贝失去了很多桥段,包括天灾人祸如何让孤儿成为孤儿,最后老仆死去孩子们的艰难处境等等。影片开头指明要探讨教育问题,片中两处被学校的驱逐和冷眼与最后老仆的教导形成对比,说明如何教育小孩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坚强幸福的人。 |
|
残片,《三毛流浪记》从这借鉴了不少啊 |
|
小孩子的表情好夸张!!!!!!那么小就和翠儿抱在一起!!!!! |
|
现实层面的关照与揭露,之流浪儿,细节表现突出;之上流社会的比较,运用戏谑,卓别林式的镜头语言和蒙太奇、叠化等表现手法着重控诉社会。未看到完整版,遗憾。 |
|
4.1/5 左翼时期联华出品的儿童片,有《操行零分》的味道 |
|
少一本(开头和结尾都有缺),上海一段,模仿了城市交响曲。无声片和有声片的过渡阶段,技术上不达标,画面空间和角度拍摄流畅。郑君里,殷秀岑表演佳,葛佐治后来正如片中一样,流落街头惨死。早年间的三毛流浪记。 |
|
默片,挺花脑细胞的。亮点是各种台词。好人好,坏人坏。歌颂贫穷欢乐的好人。 |
|
跟《三毛流浪记》情节还比较相似的轻喜剧,不过看起来并不好笑也没那么有意思,左翼路线表现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开头农村的生活细节还是听生动的,情节散漫,小演员表演也不够真实自然 |
|
早期儿童电影,就是从乡村转向城市那一点有一点太突然了吧……批判阶级,批判上层社会的阴谋,不过这种不适必然通过阶级彰显 |
|
嗯 差不多弄懂蔡楚生的影片风格了 这部片把影戏戏剧化冲突的特点放的很大 切入点很新颖很深刻 但感觉这部片的商业性更浓一些 看的是残片不知道和原片的剧情有什么出入 小演员们表现得太好了加一星 |
|
流浪的孩子就算被富人收留,贫苦的出身仍旧不被上流社会所容,阶级固化到水火不容。在那个年代,因为贫穷饥饿战乱压迫所致的流浪儿不在少数,人们对流浪儿的偏见也根深蒂固,这使得领养流浪儿,让这些街头孩子有个归宿难上加难。该片深刻描绘了社会问题,可惜仍旧没有给出答案,这是民国电影共有的弊病。 |
|
1949年的三毛流浪记(电影)应该有参考本片。
本片中有三个演员后来都成名导了 |
|
还蛮可爱的,要是遗失片段还在就好了。 |
|
挺有趣儿的儿童片,但拷贝似乎坏了好几段,只剩60多分钟,最后结尾戛然而止了。 |
|
他扯下自己的破烂衣裳安葬了小鸟 |
|
流浪儿童的基本叙事框架 |
|
三毛流浪记有借鉴模仿的成分,展现所谓的富人的洋相,其实是在讽刺徒有虚表,和影片中从乡村流落到大上海只能做乞丐的孩子做比较。影片有以教育来改变儿童命运的主旨,但不够突出。更多的看到当时民富阶层的巨大差距和阶层间顽固的堡垒。 |
|
漫画,幽默,苦难,儿童。有意思 |
|
看前几个镜头就知道拍的很好,镜头语言表现的还挺成熟,布景还算比较欧华,但很好看。表演上看得出来融入了卓别林式的夸张戏剧表演,设置笑料也够。带有一些小资视角的电影和革命电影不同,显然好看的多。 |
|
看过留痕 |
|
7分,2018.7.18资料馆 残片,只有65分钟,演到郑君里带着一群孩子准备找工作就“完”了。资料馆卖票、推送现在也不标明残片了,哎。《都会的早晨》也是这样 |
|
目前看过的早期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但可惜看的是没有结局的残片。比起批判意味浓烈的社会现实题材,还是更习惯喜剧元素的调和,纯粹的悲剧看得多了便不免落入窠臼,迷失羔羊的几重悲喜起伏中反倒更品出几分滋味来。 |
|
(摘自廖小尘的豆瓣)
蔡楚生的《迷途的羔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一,在当时中国电影界以“生意眼”为第一位的前提下,电影竟敢“以衣衫破烂的孩子们做戏,全不想以魅力的调情来作营业上的保障”;
其二,直接到街头寻找真正的流浪儿童试验角色,成为中国儿童故事影片创作上的创举。
从故事简介上来看,它应该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但看完之后,会发现喜剧成分更浓一些……
据说,这部电影在上映时颇受观众喜爱,还打破了当时国产片的上座率
但如果撇卡意识形态的考虑,很难判断,这种高上座率到底因为它的批判性还是喜剧性 |
|
1936年,蔡楚生導演,《迷途的羔羊》,每一部電影裡都有一個胖子,三十年代,殷秀岑便是這個著名的胖子。 |
|
单个镜头内无用的信息很少,几处蒙太奇的使用思想比较超前,画面的衔接流畅。多次运用象征手法,比较注重细节的刻画。于细微处显生活,在当时是难得的思想比较深刻而且不啰嗦的电影。 |
|
中国电影史上最早刻画流浪孤雏的电影,既有现实的苦厄,又有插科打诨,童真童趣。模仿卓别林的成熟风格,但诸如望月思亲这样的情节又很契合民族文化。富商中年丧子,对苦儿视如己出的场景能看到后世三毛流浪记的雏形。 |
|
明日青春电影展
65min残片。像看一件破碎的古董一般。
毕竟是残片,也不能说有什么感受,我把这当作电影史的学习,虽然是默片,没有对白,但音效已经大量出现,同时字幕也已经代替了字幕卡,最感触的是,那个时代的电影人已经有了在电影里反映社会问题的觉悟。 |
|
当年的上海影坛巨作,申报的整版广告依然历历在目...葛佐治童星有点厉害,最后竟然真的流落街头凄凉而死,陈娟娟戏份不多但是后来灌录了主题歌,郑君里因为这部电影留下了他唯一唱片,但并不是主角(后面没了的部分似乎戏多一些)...残片没有结局有点可惜,配乐太夸张了接受不了。 |
|
看的删减版,不对影片质量做过高要求,因为早期电影人的探索本就不易。《三毛从军记》的很多情节和此片类似,但是“三毛”有一种破坏性,这种强大的破坏性是经由资产阶级改良、改革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抵达,更加让人毛骨悚然。 |
|
虽然仅存残片,但从已有的片段来看整个故事的叙事性和教育意义还是很强的。本片以儿童为题材,在华北事件和一二九运动的战争影响下,社会中的贫苦儿童更难存活。影片通过乡村到城市的场景转换,分别展示了不同的人情风貌。小三儿穿着破烂的衣裳,沦落到街头要饭靠偷抢为生。影片采用卓别林式的喜剧风格,小演员们通过滑稽的肢体表演和夸张的表情变化使其本质的悲凉更为突出。小三儿还经历了被有钱人家收养到被抛弃的过程,意在说明穷苦人民已经彻底不被上流阶级所接受。在残片的末尾处,有一个俯拍的镜头,画面中所有这样的流浪儿的手都围绕在火堆边,这不仅突出了社会上贫苦儿童数量的众多,而且这些不断晃动的手在画面中围成一圈,构成一种奇异的形状,仿佛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这些流浪儿都是善良的孩子,可是社会的毒打让他们失去保留纯真的机会。 |
|
网上的残片只有63分钟,后两本的学堂戏和做工的结尾遗失。不过苦儿流浪上海的题材,真是一直延续到了八九十年代。而今银幕里的上海浮沉,只有《小时代》里的“命苦”了。 |
|
太先锋了 苏联蒙太奇学的过瘾 |
|
B站有资源 |
|
结束得非常仓促,中间也有些段落比较割裂,应该是胶卷遗失。这部电影是最近看的三部民国电影中唯一用儿童的视角进行叙事的一部电影。从踏上航船来到上海,以一种外乡人的仰视视角进入到上海这个象征着机会与金钱的空间中,他遇见了一些和他相似的流浪儿,并抱团取暖,居无定所、仓皇被动。电影并没有着重的去讲述流浪儿团体的内部情感,他们是一个个“穿着破衫、脸颊稚嫩”的孤儿符号,被政府官员鞭挞,被路人歧视。后来主人公阴差阳错的进入到豪门,直到与善良枯瘦的管家一同被逐出豪门,他反而成为了孤儿的拯救者。有趣的一点,他在进入豪门之前曾为动物提供过帮助。小孩佩戴的鼻环和项圈很有意思,项圈为祈求拴住命,逢凶化吉;鼻环源于牛,为了让牛顺从。这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教师的权威性和父权的独裁性,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 |
|
补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