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个人观影的第一部伯格曼,一部戏谑舞台剧的电影,伯格曼让电影的形态与意识“闯入”舞台剧,将“幕后-台前-观众”这种服务性质的从属关系用镜头来打破,台下的观众与幕后的演员共同成为展示的部分而非服务或是享受的单一体。从属关系被拆解,平等关系被构建,演员的视角被放大,观众的反应被调戏。而这一切组成部分的关系被影像所强调,戏内戏外的观众都意识到了自我的强烈存在,电影对舞台剧的解构最终也映射到自身。借由《魔笛》,伯格曼告诉我们“影中影”的更多可能。 |
|
乍看像是舞台歌剧,实则是在摄影棚拍模拟出的舞台效果,除了第一幕开场时的一小段能看到舞台边缘,越到后期越难以分辨观众席方位,创造出一种来源于舞台高于舞台的沉浸式感觉。甚至有段雪景戏可能都是在外景拍摄的。
序幕大约十分钟一直拍观众席,怀疑可能是这点启发了阿巴斯拍出《希林公主》。观众席中反复出现的小女孩并非许多评论里说是伯格曼的女儿,而是名为 Helene Friberg,此后还参演过伯格曼的另两部电影。 |
|
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
|
表象看似只是一场歌剧的纪录,但“莫扎特+伯格曼”这样的声画组合,绝属千年不遇。如果莫扎特象征着音乐,伯格曼也有足够的权威代表电影,虽然他不是我的至爱,但回想100多年来,非要苛刻地选择唯一一位导演作为代言人,我会认为他是最公认也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不是费里尼、奥逊·威尔斯或是塔可夫斯基,当然这难免有失公允,可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把他推向了我心中最神圣的位置,况且伯格曼长年研修戏剧,对于如何将舞台电影化黯熟于心,为此《魔笛》最后呈现的气息迷人魔幻之极,那是莫扎特与伯格曼两位大师共同谱写的宏大诗篇。 |
|
莫扎特+伯格曼 / 形式:既是电影,也是歌剧,又用了伪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现场”拆解。/ 很多年后,光明之国里的民众装束貌似被伍迪.艾伦活用在了《性爱宝典》里。 |
|
4.5. 好喜欢序曲、女孩观众、Sarastro、还有幕间休息的时候演员看书抽烟… 可是连谢幕都剪了,这样不太好吧。 |
|
序曲让人无语,幼稚!服装和布景,当然还有几位“演员”都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歌剧版魔笛是要瞎眼的魔笛】 |
|
非高清,不做任何評價,等補高清之後再來做觀感 |
|
原来是为瑞典电视台拍摄的莫扎特歌剧,悠扬,绚烂,甚是适意。当然,这种古典味很浓的歌剧,节奏总是慢了些,而人物,也总会浪漫主义一些,比如动辄会想不开什么的,内与外,都有一种容易左右的空间。不过开头人脸的荟萃,伴随节奏切换,挺有意思。 |
|
伯格曼拍莫扎特~~>w<(其实我倒不是很喜欢魔笛的剧情……不过音乐实在是太好了……) |
|
又是歌剧.... |
|
穿透的立体的舞台,观众,也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
|
We only see Bergman, we only hear Mozart.懂一点儿Bergman,完全不懂Mozart。我想写一部歌剧,嗯,但想离京剧近点儿,就叫“紫衣”吧,嗯。 |
|
最精彩的部分是开头拍观众的那几分钟。舞台华丽,歌唱高级,表演张扬,但我“看(听)不懂斯密达”,只能不明觉厉了。 |
|
4.3拍個歌劇演出要不要這樣!伯格曼好喜歡臉啊...真心喜歡第一段全是拍臉的部份 |
|
那观众席里的小女孩跟女主挺像的,我觉得小女孩就像是天线宝宝里面的太阳宝宝那般的存在hahaha 当年特效技术还没出来吧,貌似就热气球那里编辑了下画面... 哇塞那些动物的服装,狮子头等等简直就像电脑画出来那样!!真是在剧院拍得啊,一层层画布...不知为啥歌词卡片让我印象深刻~ 帕帕基诺初见帕帕吉娜那一段,帕帕基诺直接上手拉了拉乳沟前的布我天... 他们后来合唱一件件脱对方的衣物挺经典的挺搞笑的 演员能不能别寻死啊.... 演员们不是真唱吧,哪能都长得不错又能唱高音... 最后男女主经过第三次考验经过一群戴着头套的男群舞,顿时觉得这剧的舞蹈部分虽一分钟镜头不到也不是随便弄弄是有水平的 小俏皮 中场休息女演员在禁止抽烟的标识旁若无其事的抽烟~ |
|
完美还原了伯格曼童年意外闯入的巴洛克老剧院,机械装置虽然过时但效率不失现代剧场,魔力更在于舞台与观众间的默契,眼前没有真的东西,一切都是代表与象征(那些动物人偶真是太可爱了)。于是,这部歌剧电影竭力提醒观众注意一切都在舞台上发生,展现幕布、观众的反应以及幕间在后台休息的演员。但同时又采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除了伯格曼标志性的特写,各个场景间的轻巧变换只有蒙太奇才能做到,咏叹调时字幕印在实体纸板上占据画面一部分也是照顾屏幕前的观众。当然也夹带了一些私货,把Sarastro改成Pamina的父亲,夜后(离异?分居?)的丈夫,延续伯格曼对夫妻和亲子关系的热衷;结尾部分的顺序也有调整,后来被卡拉扬当面批评。如果不苛责音乐层面,这绝对是最好的歌剧影像,也大概是演员最年轻、苗条的。 |
|
拍得比以前音乐台经常放的一个版本美丽多了,梅里爱那种画风的一层层布景和蒸汽朋克热气球,日月色彩对比,父王的兄弟会再现威廉布莱克画风!适应电视播出需求取了大量脸部特写演员也找了苗条靓丽的,美中不足是唱瑞典语(一种不太好听的语言… |
|
确认了自己不是古典歌剧的受众。好看的地方在于伯格曼的处理,把戏剧(观众、舞台、幕后)、电影、观影的时空融合在了一起,而且运行无碍游刃有余。王后的花腔、春天里的papa歌、第三个穿越死亡的考验那一段的画面设计。有不少轻快、玩味十足的地方,尤其是演员边唱边翻歌词,让我想起老版三国电视剧。 |
|
not my cup of tea |
|
纯粹是为了看伯格曼的,木有那么高深的雅趣欣赏莫扎特 |
|
母夜叉的调子实在太高了…听得我难受…哥德堡电影节看的特别版本,请了个钢琴师和哥德堡剧院的歌手在电影院唱现场版……听不懂,但是我经历的这个版本挺有趣的。 |
|
不仅打破了电影和歌剧的界限,也模糊了舞台、后场以及观众席的界限。我们在看一出“戏中戏”的同时,也在看一段“伪花絮”和“reaction视频”。 |
|
#PCC# #Ingmar Bergman Selectrospective#
电影嵌套歌剧的形式。开场随着音乐旋律画面呈现观众脸部特写(也有莫扎特的照片)的快速剪辑。紧接着进入歌剧模式,但并不是整个舞台的固定镜头,而是非常像现在的NTLive的录制版。中途频繁插入观众小女孩的脸部特写镜头,根据小女孩情绪预示剧情走向。幕间则呈现电影部分,有些打破第四面墙的感觉。电影的镜头语言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很明显感觉出伯格曼的习惯,那种长镜头拉近到面部的特写镜头和拉远到中近景的强调关系。舞台布景也很好,火水考验拍的非常美。光线运用非常妙,有几处利用暖光和冷光的切换突出情绪,视觉效果很棒。剧情基本遵照原著,感觉男主开场唱的不是很好,后面舒适很多。几场高潮唱段都还可以,咏叹调还是惊艳。 |
|
演员都好出色,两种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 |
|
就是一个 北京音乐厅的老少爷们聚精会神,审视着!~ |
|
两幕歌剧,当先切到看剧的小女孩的面庞,戏剧进展过程中多次展现她神态的变化,王子塔米洛爱上公主帕米娜,萨拉斯特罗对抗邪恶的妻子,红对黑,日头对暗夜,塔米洛经受住了红色之王的三重考验,与公主迈入幸福的神殿,而另一位男巴巴如愿获得了女巴巴。 |
|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个全神贯注的金发小女孩。。。 |
|
算是伯格曼舞台剧里剧情比较好懂的,伯格曼曾说过自己不擅处理音乐,不过因为娶过钢琴家媳妇音乐品味也是得到保证的。 |
|
在孩童清澈的目光中,伯格曼邀请我一同来体验歌剧的魔力 |
|
全家孩子女友老伙计排排坐台下 动物植物天使小丑可爱在台上 三次考验部分剪辑镜头有效果 台上角色直接吐槽也可以 特写打光配字幕卡 有趣好看也好听 |
|
欣赏西方戏剧时间最长的一次 |
|
啊对空间和镜头的处理实在是太精妙了,之前看过的所有舞台影像都要减分,比起公主王子这多灾多难的一对,还是觉得Papageno可爱,想起来witcher里的Dandelion和Priscilla就是受魔笛影响吧。 |
|
【In true love you shall find the origin of wisdom.】伯格曼太淘气了 |
|
萨拉斯特罗是申军谊演的么……序曲女孩表情好诡异啊 |
|
虽是歌剧“纪录片”,但生动精彩,尤其是道具、场景切换和故事的讲述,部分场景留给人的想象力无穷,气势恢宏,有史诗童话寓言之感。看的时候因字幕的状况略有闷感。四星。 |
|
这不就是歌剧么···· |
|
最爱男低音第一首咏叹调。大量近景和特写减少了舞台对空间的处理,增强了细节表现。幕后与观众席反应错落结合,有趣的化学反应。富特说,《魔笛》是一部宗教剧,一首生动的弥撒曲。在伯格曼固有的丰沛的色彩里,我感受到了。 |
|
用电影表现舞台剧,虽然减弱了舞台剧原有的一些特点,但却把情感用电影语言表现得更活了。 |
|
祖师爷遇见祖师爷,把我看醉了!!!电影亢奋,音乐激动高亢,各式花腔信息量大到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火花"?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希望能睡个三天三夜!太特么累了!!! |
|
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唱的不懂欣赏。。 |
|
Trollflöjten, Die Zauberflöte, no man is trying to own Mozart or Bergman. |
|
作为歌剧,更好的版本多得是;作为电影,哎… |
|
伯格曼抓住了莫扎特作品的宗教精神,或者说共济会精神(米沃什特地强调),兄弟、各种三位一体、历经考验后的divine、光明战胜黑暗,爱既是奖赏,也是武器,助世俗者通向智慧圣殿——在《豺狼时刻》中,伯格曼挖掘出一个暗黑版,在Tamino咏叹长夜漫漫后,走向永无天亮(洞穴场景极为相似)。而本片完全不是NTL那种舞台录像,不仅反打观众制造间离效果(乌曼及女儿),而且演出根本是不现场、不连续的,没有乐池,演唱应为后期(夜后复仇火焰那段非常明显),场景的调度既来自舞台,又遵从电影语法,在大量特写镜头中,动作不断来自画外,人物的脸成为事件的反射,伯格曼甚至用了瑞典语(?)对白,用字幕卡制造电视广告感,这种尝试对伯格曼是夙愿,对保守的歌剧市场而言是激进的,对我来说是失效的,因为唱得实在一般。 |
|
看着挺累的,大师的作品都这样,哎~ |
|
穿越火海的那一幕印象很深刻 |
|
肉酸一句,当莫扎特遇见伯格曼。 |
|
总之以后都打算看舞台实录的歌剧= =不知道该不该归咎于伯格曼的宗教情节,总之主线情节和主角一开始还只是boring后来直接令人生厌= =,女主长得像Sienna Miller那一挂的,那种我不能理解其美的时尚女王,果然大师也觉得美!但我还是不能理解……捕鸟人和三个仙女倒是一如我喜欢的莫扎特风格,欢乐可爱 |
|
其实伯格曼一生都在尝试的,不过是不断扩展舞台剧的局限而已。月神唱的真是太棒了! |
|
990。原来我喜欢的那段女高音,哈哈哈哈,出自于这里,歌词竟然是一段母亲对女儿恶毒的诅咒。形式很特别,它是一部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歌剧,它兼具两种表现方式。故事很无聊,又老套,只能是听一下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