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谁是凶手 Niet Schieten (2018)

    最近更新: HD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4 IMDB 7.2 正片
      بدون تاریخ بدون امضا
      2017
      剧情片
      美国

      签约幽会

      بدون تاریخ بدون امضا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BJIFF “吃鸡”引发的惨案。道德的困境,人性的抉择都拍得精准生动,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做出了选择,没有谁对谁错。戛然而止的结局相当开放式,给予观众思考的空间。中段精彩,后面略拖,还有译名也让人一头雾水。
      • 都是好人,但某种意义上又或多或少都有过错…伊朗电影都太稳了,拍这种道德困境,人性挣扎简直信手拈来…虽稍显千篇一律但胜在流畅工整,作为新导演能拍成这样就是本事!最糟心其实是中文硬字,波斯语译成英文再转译为中文本就差一层,再加上翻译后期都不走心,错译、漏译、跳轴一个不落,简直要了命了
      • 我吃了这么多年鸡肉,竟然不知食物包藏怎样的剧毒;你当了十一年法医,从来不知如何解剖自己的良心。什么杀死了男孩,是肉毒杆菌还是颈椎错位?又是什么毒死了世道,是避害的本能,还是侥幸的贪欲?掘尸千尺,心渊万丈;沉默一刻,悔恨一生。四个人联手谋害了一个孩子,没有人是故意,也没有人能无辜。
      • 伊朗白左千里寻锅
      • #Venice2017# 地平线单元,伊朗导演第二部。可以看到[一次别离]影响之巨大,从结构到具体吵架戏的处理,包括剧情梗都跟[一次别离]直接相关。摄影上很有特色,有意压了色彩饱和度;对阶级问题的结构有观察,几重的宗教梗都用得十分到位。当然拿[一次别离]做标杆的话,格局还是欠了点。估计有奖
      • 一个男孩的意外死亡,背后是生活环环相套的偶然性。工整的剧本有“一次别离”的感觉,难得的是还不是法哈蒂写的,地平线导演奖的鼓励发得刚刚好~~~
      • 走投无路的复仇,认死理的愧疚;腐肉亦或车祸?死亡报告无日期,无署名;真相依旧消失在看不到的沉默目光中。和《一次别离》感觉挺像
      • 3.5;法哈蒂的影子过重扣半星,但剧本委实优秀,环环相扣的事件如附着在整个倾斜欲坠的社会结构上,一旦发生些微变数,便会引发全面崩塌;因而看似戏剧化的剧作实则是表象事件背后的社会因素使然——阶级分化导致的关注重心偏差,底层家庭悲剧产生的根源,精英阶层的道德优越感是否能真正改写他人命运,如此刻骨的问题藉由一个意外而层层深入下去,实属功力不一般,甚至拍出了悬疑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常见的道德困境探讨之外,宗教的悄然渗入尤其让人深思,失去孩子的父母屡次以主之名的痛苦质问是否会激起忏悔,法医的“自首”又有几分宗教力量的作用。
      • 三观很正,最后点了一下实在是太好了。所谓“分担罪名”,从良心过意不去到最后的自省。
      • 社会阶级(身份差异)和家庭情感/价值观冲突,本来都是伊朗电影的拿手好戏,然而影片中道德感爆棚的医生设定却让这个故事处于各种矛盾冲突的动荡中,让观众无所适从,编导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两个家庭,以及受害/肇事者的平衡中(最后甚至还模糊了故事最关键的价值与道德载体的真假性),只留给观众自发性地去选择一种去切入视角。
      • 签约幽会这个译名绝对对不上影片的要说的故事和主题。No Date, No Signature直译过来的“无日期,无署名”是指法医男主角不在他认定的合理尸检考量下进行签字,无日期应该对应本片中男孩到底死于意外事故还是死鸡致病所致的日期不同。手法上没有特别的地方,人物对话倒是典型的伊朗模式。故事的道德困境亦然。
      • 这部电影会是我时时想起的,它是一部很真实有力量的作品。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
      • 拍社会道德,没几个国家拍得过伊朗了吧。
      • 不知道为什么片名会译成《签约幽会》,这个片名和内容毫无联系。电影讲的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死亡案件,他被卷入其中,随之进入了一个良心困境,然后在种种剖析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被逼向生活另一端的残酷局面。其实,在看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己代入到“他”的位置,设身处地的话,我又会怎么应对这个偶然呢?这个问题,亦是悬而未决。
      • 译名实在莫名其妙。结构很好,每一段落都有一种逼视感。拼命为自己找罪名的心理不太能理解,不符合人自我保护的本能啊,或许是宗教原因?结尾女主一句话似乎把前面说的都推翻了,然而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 法医自证其罪?
      • 伊朗电影惯性优秀,但此类现实主义题材近几年佳作太多,反到觉得结局其实并没处理好。感觉不知该怎么办了,那就让戛然而止来表达一切吧。#2018BJIFF#
      • 有点太四平八稳了,中文译名??
      • 法哈蒂风儿 又给了无限思考的片尾
      • 不出圈的诚意之作
    • 豆瓣 7.4 IMDB 6.4 正片
      Marseille
      2004
      剧情片

      马赛人

      Marseil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柏林学派早期作品。关于孤独、欲望、亲密感和交流(的困境)。每个场景几乎都有精密的构图和场面调度。叙事简约反而凸显了向内的情感和整体的气氛。
      • 还没看完一半,狂睡……
      • ANGELA SCHANELEC 的早期作品,奇异的叙事结构。上半段和《安娜的旅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半段回到Sophie的柏林生活,基本放弃了过多的背景介绍,进而导致了一些疑惑。结尾依旧缺少铺垫,或者说没有铺垫,在某个海滩结束。
      • 鲜明的学院风格,讲究布景和写意,背景音的极简、固定镜头和运镜的相对运动;在片后QA中导演Angela Schanelec对本片也提到了两个细节,重返马赛是她在电影拍摄前数年便设计的剧情结局,意为让独身的女人面对未知的世界;她作品中常有的片名以地名命名,从个人而言,马赛对她而言只是有一段在马赛的不愉快的短暂童年回忆
      • Schanelec电影通常难以完全复原人物关系与事件联系,大都明显地露着裂缝,本片最大的两处跳进便刚好发生在离开马赛与重回马赛之时。一个借由法语到德语的语言变化,完成时空的突换;一个从街道到警局,后置了强情节的激变。非常特别,我们不止会看到毫无目标的Sophie反复从画面中消失(于街道/人流/车流),甚至在中段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她从电影中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夫妇毫无关联的工作片段(Hanna排练的话剧是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于是,前段是我无法进入他人生活,后段是他人生活与我无关,太孤独了。尽管全片如此多的时间里,我们陪着Sophie在公寓、街道、商场、酒吧、咖啡厅、巴士、地铁上打发时间,用相机捕捉马赛景观,最终仍然却一无所获,甚至自身都在街头事件中被夺走了,多么挫败。
      • 依然画面美。
      • 开头离开,结尾回来。
      • 当对自己行动中非理性成分的承认远多于实际存在的非理性并对其赞赏的时候,这种承认就可以被称之为矫情。。。
      • 前半段还蛮好看的,后面怎么看的有些糊涂。。。
      • 看不懂
      • 酒吧里的人问Sophie为何游荡,答“因为我有很多时间”。画面构图很精准,没有额外的灯光布景,有生活原生的形式感。前半段马赛的自在和后半段回到德国的不明所以大概就是导演对此二处的印象吧。2014年夏娜莱克说自己没看过《爱丽丝漫游城市》,也是很刚,不过这两部片子确实不同,《马赛》的漫游是没有动机的,就是“我有很多时间”而已。
      • 大概最像安东尼奥尼的当代导演了
      • 夏娜莱克的构图与调度重在一个场景里的光影复杂与灵动,每一个镜头都有细细碎碎的各种光,为每一个简单的场景增加了视野深度,让我移不开眼。结构上看似松散无逻辑,其实是很规整的女性成长轨迹:一个女人逃离平庸开始独自的旅途,新鲜陌生加一点点熟悉,挺无聊但感觉挺好的;回到自己的生活就是旁观身边朋友的琐碎日常,自己随时要被卷进去,大部分不快乐夹杂一点平实的安慰;然后这个女人想着,那我就还是推自己一把继续去追求一下看起来不错的悠闲美好生活,这个时候政治与社会重击咣当一下砸下来得措手不及让她一脸懵逼,那又能怎么办?继续踩着细碎的阳光走回住所,晚上到海边去散步。夏娜莱克的女性主义非常模糊个体与整体的界限,也非常low key.
      • 一般般
      • 她的疏离不是因为怀旧,也不是因为失去或达不到理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而是积极地期望找到尚未找到的:一种新鲜的感情储备。而在马赛,另一种语言所代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使得反思旧我导致的焦躁不安迎来了疏解。看了几部柏林学派美学最合口味的一部,自然展现的情绪语言,精致构图打造的视觉纵深感,健康的、科学的、实证调查般的创作逻辑。
      • 2020/11/5
      • There is a lot we don't see.
      • 如何用一个成语概括夏娜莱克对于《马赛》这座城市的喜爱?我觉得,可用「天圆地方」来形容这部隐含「天人合一」设计理念的影像建筑。西方女性视角与东方古典审美情趣于风景如画的法国南部自觉登上同一辆车。女主或独飞独奔独自闲游,或主动被动与人交流。注意看,激烈的冲突无不是在两性之间你来我往的动静互补中发生,因同性相斥而不和谐的《阿娜伊斯爱情》亦在与人分享,抑或被人拒绝的时刻自然化解。除了戏中戏部分,极富戏剧性的情节近乎全部被「驾驶自己的车」清楚自己要去哪不要去哪的作者绕过,她对于日常场景的观察、捕捉,以及暂时脱离现实语境的艺术化提炼,让影片前部分呈现出一种简约且流动的诗意。但,既然要做减法,为何还要像滨口那样,将一个「人造」舞台添加进来混淆视听?显然,这是因为德日两国沉重的历史包袱强迫着艺术家作出回应。
      • 夏娜莱克关于一座理想之城如何在幻想中垮塌的故事因为切面过于狭小而显得有些营养不足。孤独感是很难展现的,而在这里它失掉了一些在她别的作品里突出的宁静力量。不过她对电影的理解倒的确是走布列松一路的,在马赛和柏林直接突兀的转换、很多场景优雅的调度都令人想起他。
      • 昨晚看一半,還是忍不住text🤷🏻‍♂️那結果就是又流淚了。雷說很對,但我就是暫時無法和自己和解,總想討好別人來獲得什麼愛。出走是很難,我過去這麽做過,現在為何不能再繼續⋯ 希望這部影片給我的勇氣足夠支撐我到夏天,要去四處流浪、獨行、感受,我是做過的⋯
    • 豆瓣 8.0 IMDB 7.1 HD高清
      Play
      2011
      剧情片
      法国

      儿戏

      Pla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专注黑小黑和圣母病一百年,黑到死。导演骨子里肯定是个种族主义者——按白左的标准。确实渐入佳境。
      • 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都是从成年人那里学来的,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罪犯们,还有看似正义般以牙还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对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实且具有很强冲击力,就是片子有装逼的嫌疑。★★★
      • 又一部来自导演双周的强力猛片,掌控力惊人。镜头微移推拉如同监视器,产生出物性,肯定还让演员即兴表演了,不然真实感不会这么强。第一个镜头和倒数第二个镜头尤佳,再精致点就好了。潜力十足,日后必大器。
      • 旁观-01/20/15 at FilmLinc
    • IMDB 6.9 HD中字
      Drôle de père
      2017
      剧情片
      法国

      大象与蝴蝶

      Drôle de pèr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很多很多植物 陽光透進來 有很多玻璃罐子的廚房 木頭的觸感和香味 這樣的房子 好喜歡。 於Addis Ababa 飛往納米的飛機。
      • 小女孩真可爱啊,又聪明。以为最后会交代为什么会隔了这么多年才来相认,结果并没有,不过也不重要了吧。虽然只有几天的相处,但好温馨。海边,森林,美食,香槟,阳光,真舒服啊。
      • 吕博士课上大家一起看的 小女孩太可爱啦!!!只有看过孩子的人看这部影片才能感受到男主那几天孩子看下来有多累😂😂孩子走后心里的那种空缺和不舍,难过555我都深有体会! 前几天刚说了想去北欧过夏天,就又在影片里看到了!5555海边太美啦!为,为什么他们每个人都都有独栋别墅啊,优秀的太好了吧??男主的家好好啊!植物王国!暖暖的滤镜,这种影片就算看过很多还是会被治愈!
      • 非常小清新+狠。小姑娘真是太可爱了吧,男主和小姑娘相处也超级幸福啊←这两点体现越深,男主就有多渣囧囧囧
      • 导演还是大美女 小姑娘是导演和大导演doillon在大导演68岁时生的女儿 也就是lou doillon的同父异母妹妹 导演那个时候26岁...
      • 小女孩挺可爱的
      • 很温馨。elsa很可爱,成人的世界很无奈。
      • 每一幀畫面都是定格的抒情詩。陽光穿過一幅幅場景,如愛的藤蔓一樣,沿著往前流淌的時間,細膩地發酵,直到了溢滿了整個空間。詩意的美學中講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很喜歡。
      • imdb 6.6
      • 温馨的画面 还有点感人 喜欢法国生活 香槟 草地 大海 生活化也很有趣味
    • 豆瓣 7.6 HD中字
      Resina
      2017
      剧情片
      意大利

      松香

      Resin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音乐唤醒灵魂
      • 剧情比较有意思,情节节奏把控的不错,松弛有度
      • 一个大提琴音乐家回到小镇后的生活,小镇生活恬静而平淡,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龃龉,山谷间的景色太美了,最后的合唱真是好听极了,呀里那嘟那古呀呀~ 女主最后的一袭红裙真美。 小镇在Lusern(e有第二声标志,意大利语)
      • 伦敦飞上海,闷死了,唱诗班没有好好呈现
      • 影像好棒,松林拍得特别美,想到Sils Maria
      • 上海到北京
      • 班底不错,剧情也挺有意思,不过好小众啊没什么人评分
      • 飞机上没看完的片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 但影片结尾 合唱团的未来 女主的人生 母亲的病情 都解了结 挺好的 女主开场是穿的tee gentlemen’s rider 和 alone 暗示了某些status
      • 还可以
      • 在飞机上看的,通过女主讲述了小镇生活和女主家人的故事。感觉国外剧情片节奏都很慢,画面唯美,对话少而精,气氛平淡又悲伤。小镇的景色非常美
      • 重庆➡️上海
      • 北京到上海
      • 4.5
      • 中间那张黑胶唱片的大提琴曲是什么?
      • 剧情简单却又续 摄影一流 用森林不同的状况去表现主人公的心情 力荐
      • 很有意思的电影
      • 挺有意思的😊具体内容有些忘记了
      • 廣州—北京
      • 上海到纽约东航飞机
      • 不错
    • 豆瓣 8.0 TMDB 6.30 720P
      오마주
      2021
      剧情片
      韩国

      致敬

      오마주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BJIFF. 女性主义,电影主题,致敬女性电影人,平权色彩浓,叙事风格温和但是。。太累太困了中间睡着了!师妹宝陪我一起看!耶
      • 很诚恳的女性电影,很动人的故事,但最后效果很难恭维……为了积攒力度伏笔埋得太后了,前大半段剧情挺乏力的。死亡意向处理得很生涩,最突兀的要数影子和高跟鞋,居然还做了正片剧情最后一幕。但我还是非常喜欢这片子,女主在破旧电影院天花板漏下的一束光下仔细辨认胶片的一幕,会成为我今年印象最深的段落。每个女性形象都非常好,现实里被丈夫谋杀的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故事里里的第一位女法官、一辈子蹲着工作的女剪辑师、切除了子宫的女导演、说出只要alive就会live的女制片、远游回来的女邻居、默默死去的女死者……文本扎实可惜视听极为生硬,胶片里抽烟的背影/重现咖啡馆往日的片段,这样明显跳脱于全篇节奏的处理,把观影体验拉低不少。不过开头儿子躺妈妈背上的出场又堪称妙笔…总得来说功过相抵吧,四星希望更多女性声音得以表达。
      • #12th BJIFF# 本届北影节唯一入选韩国片,前入围2021东京主竞赛。只能说片子情怀动人,是部非常重要的关于性别平权和电影史上被遮蔽的女性声音的电影,但绝对不是什么好电影……主线是事业瓶颈身体更年期和家庭鸡飞狗跳的女导演的中年危机,副线是她接的一个“没钱但有意义的项目”,对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洪恩远及其作品的修复和调查,只能说两条线都没有什么冲突,全片顺拐,既没什么悬念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片子里写的那都不叫事儿),同题材有安哲《尤利西斯的凝视》你看看人家……而且韩国电影遗产保护就这么差吗……这个题材根本没有拍故事片的需要,好好做个纪录片就行了。
      • 本届最想看之一,看完果然满足期待。题材很好,讲一位当代女导演为复原一部老电影的追寻之路。老电影是由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拍的韩国第一位女法官的故事!女演员女剪辑,满满women power~通过寻找当年的剪辑师机缘巧合发现藏在帽子里的残片,有点女版《一秒钟》的意思。但讲得内敛平静,两个时空的女导演影子对看、切除子宫后手术室回荡着婴儿的啼哭、老电影里的人物行为与当下夫妻关系的对照、残片里的影像在影响/激励着现实中女导演在困境中的抉择……人到中年事业家庭双重危机还身缠疾病,不像金智英那般苦大仇深的琐碎,不消费不撒娇。大出血就大出血,切除子宫就切了,切完跟丈夫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还调侃男人切阴茎,丈夫说切吧反正也没什么用。韩国独立电影就是这般大胆又轻盈,男人总算体悟出和有梦想的女人生活会很孤独,笑翻。
      • 虽然以女导演为主角,但其实关于创作的内容不多,更多还是在谈论任何职业女性都会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职场天花板,性别歧视,或是家庭与事业的难以权衡。这样看来影片的问题就是切得不够深,所有表达都太泛泛,但一种关怀的姿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还是很高兴看过这部电影。
      • 韩国版《一秒钟》。一位票房失利、事业濒死的中年女导演接了一个活—补配韩国第一位女导演拍韩国第一位女法官的电影的残缺音轨(查了下还真有女判事这个片),发现该片拷贝因当年的神茶有删减,千辛万苦找到一段删减胶片、跟年迈的女剪辑师一起拼接放映出来后,发现不过是一段女人抽烟的画面,唏嘘又荒诞。片中展现了女性电影人的诸多不易—难以顾全家庭(丈夫儿子不满、丈夫抱怨没有性生活),健康危机(女主摘除了子宫,对丈夫笑说以后就是兄弟了),旧时女导演甚至要隐瞒有孩子,才可能去争取拍电影的机会。很平淡的一部电影,但看得又有些感动,一代代女性电影人的抗争与传承、女主对幽灵一样的女导演身影从恐惧到坦然,处理也很细腻有力。女主跟她的制片人对话:不做电影你以后能做什么呢?不是说要做电影到老吗?最后老剪辑师说:要坚持下去呀!
      • 喜欢最后段落中与幽灵的对视。主角有一件t恤上的标语是“lucky me,ive seen ghosts!”
      • 最后那一段韩版一秒钟还是很能触动人心的
      • 【北京电影节展映】低成本女性电影佳作。以当代女导演遭遇事业低谷、家庭危机为引子,展开一场跨越50年时空的寻找、对话之旅,去追溯半个世纪前韩国第一批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艰辛。影片以真实电影史+虚构当代故事的虚实结合的方式,向韩国影史第二位女导演洪恩远和她的处女作电影《女判事》(1962)致敬,向电影和胶片致敬,更向老一辈女性电影人致敬。影片并不煽情,而是处理得非常克制,有只有女性创作者才会关注的细节。当遗失的胶片被意外寻回、被在光影下一格格观看、被重新一点点接起时,爱电影的人都会被这一幕打动到。李姃垠(《寄生虫》《少年法庭》)和权海骁(洪常秀多部电影)两位演员表演举重若轻。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和坐在影院的观众形成银幕内外的呼应。这样对电影、胶片充满深情的影片不在资料馆放一场太可惜了。
      • 看得有点感动,又觉得很多地方换个处理方式更好,我也是胆儿肥了,都敢judge导演了,我歇会儿吧……做电影太不容易了,做女性电影人就更不容易了,所以看电影的人要珍惜,要舍得去爱(花钱)。
      • 820英嘉7排14.15.16整场边看边聊
      • 北影节冷门电影,翻译十分潦草,中段字幕竟然还缺了一段...正好电影中的女导演是在寻找一部无人问津的老电影缺失的画面,倒也不必如此呼应吧,女性电影值得更多关注!
      • 惊喜之作!金智英+一秒钟,作为我北影节倒数第二部新片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 诚意与传承
      • 当代女性导演和初代女性导演的对话,常见探寻式叙事的手法,难得没有突出探寻过程的困难重重,把重心放在导演和女性双重身份平衡上。明治咖啡馆,床单做幕布,狠狠感叹女性导演的细腻。除去部分技法生硬的问题,可以说是今年北影节到现在的top1。 本来是在地质礼堂二层,工作人员说二楼只有四个人可以下去随便坐。开场才发现人寥寥无几。看到剪辑师对金志婉说要活下去的时候意外想到了五月毕创定剪的时候我说这辈子再也不想当导演拍电影。一位教过我的老师私信我说,一定要做下去,至少在这个行业。然后我在致谢里写了句话,我说四年前来到这里开玩笑说要拯救中国电影,四年间无数次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天赋,老师的夸奖像是基于性别给予的安慰,时至今日,我感叹幸好还有电影拯救我。 女性电影人们,再走远一些吧,让你们的声音传得更远一点吧。
      • 对韩国第一位女导演的调查与作品修复很有价值,剧作上企图联结女性导演在过去与现在所面对的共同困境,实现一种精神上的性别共鸣。可惜议题细节过于松散零碎,涉及死亡、子宫、家庭等等,并一一进行历时呼应,剧作痕迹太明显。
      • #2022BJIFF# 说不上哪里好,甚至觉得很多地方挺直给的,但是电影放完却呆坐在位置上眼眶湿了很久。在这个故事里切入的视角选择很重要,对电影的热爱和失望,对女性(不单单是女性影人)的困境呈现,还有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观照,影片很好地包裹在了一起,虽然控诉感不那么强,但却让人觉得很有力量,温柔却刻骨。穿过时光的雾霭,光影落在布满灰尘的幕布上,堆成一个个历史的坟茔,令人伤感唏嘘。李姃垠演得真好啊,无奈和坚持,在她脸上都是那么云淡风轻。整体特别舒服的一部片子,观感好于预期,三星半。
      • “我时日不多居然已经忘了电影这个词了”
      • 展现女性主义的女性主义电影,内容单调了些
      • 220821@BJIFF 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元素太多了就显得有点杂烩,但是细节上处理得又挺好,让这种杂烩也不显得太过潦草……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本人的鼓掌也发自真心。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