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IMDB 8.0 第06集
      Back in Time for the Corner Shop
      2020
      纪录片
      英国

      穿越时光的街角商店

      Back in Time for the Corner Shop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爱这个系列,真的好有趣啊。还涨知识。其实感觉国内也可以做类似的节目。打酱油什么的,更好认识过去的生活才能正视未来。
      • 我还是很喜欢这种片子的,会感觉生活很精致,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电子设备有没有那么多自动化的设备,每一件物品都有更多的心血…每一集一个时代,看的时候心都静了下来
    • 豆瓣 8.5 IMDB 7.1 第04集
      The Sweet Makers
      2017
      纪录片
      英国

      穿越时光的糖果师

      The Sweet Maker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都是完美主义者
      • 这个系列都很好看。在漫长的时光中有很多感人的细节,让人流泪。
      • 太可爱有趣了(还有安排合适比例的历史教育)
      • 過去的人耗費巨大努力,甚至不惜進行殘酷的奴隸制度來獲得一點點甜蜜的奢侈,如今的人卻為了戒糖而進行艱苦卓絕的意志力自我鬥爭......
      • 01. 都铎时代的菜谱基本都是男人写的,因为只有10%的女人识字(而且她们应该基本都是托马斯·摩尔女儿那种阶级的女性);02. Wedgewood的创始人是废奴主义者,免费派发陶瓷小徽章;03. 19世纪废奴以后,法德&奥匈的甜菜取代加勒比海岛的甘蔗成为英国糖的主要来源,占比2/3,糖价不升反降,1872年到1884年期间降低了50%,糖在平/贫民阶层中普及(昂贵的肉类给男性主要劳动力,而妇女儿童则主要食用碳水化合物和糖类)
      • 刷了第一集
      • 糖的身价和形象变迁令人唏嘘 用途和创意令人赞叹不已 甜品师对糖与奴隶问题采取了很实用主义的态度 何以良商做到驱逐劣商?
      • 2.5 英国人对糖的追求真的是...骨子里了。同样无法忽视的还有与此同时滋生的对财富占有的罪恶。奴隶制度的部分也轻易让人联想到了当下。大体上,糖分还是让人愉悦的,尤其是巧克力出炉那一刻。以纪录片而言,在内容和体验感上是松泛普及的那种程度,不是专业性很强深刻的那种。
      • 四位甜点师体验都铎、乔治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甜点制作,完全遵循老式的食谱、使用同时代的制作工具。甜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社会平等进步的缩影。虽然这些甜点看上去都不好吃,chocolate bar除外。
      • 看得真是太开心啦~quality street forever!!
      • 都铎、乔治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糖,由貴族、中產階層到人人可負擔的過程以致於英國史。
      • 。说实话,看完以后再也不想吃糖了...虽然拍的非常好...完美呈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 以及人世无贵贱,所有正当职业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
      • 在黑人血泪史上的甜蜜
      • 一直热爱这个穿越时光系列。从贵族享用的奢侈到普及平民的甜蜜,行业的变迁从一个小小的甜点反应出社会变化。手工甜点费时昂贵,虽然不用人工色素香精很好,然鹅要用蛋清就为了过滤也是挺浪费的。制糖业联系着奴隶贸易也是时代的阴暗缩影。很多现今依然知名的甜食巨头在维多利亚时代就开始了工业化规模生产。
      • 特别好,就全部是讲糖果的……
      • 样子真好看……神奇 诱人 中间穿插一段段历史 作为外国人并不感兴趣
      • 都铎时代的甜点真就全是纯糖……其实还是脂肪和糖的组合最吸引人也最容易长胖……
      • 1.果仁糖像小时候的家里做的糖花生、糖豆。 2.都铎烤薄饼的工具像火烧夹子。 3.看到了甘蔗园 ,想到了《荆棘鸟》。 4.巴斯,《劝导》里度假的地方。 5.标识不用奴隶种植的糖和不用童工的可可。 6.贸易时代大背景的变化给一个产业、工艺带来的变化很有意思。
      • BBC良心制作👍🏽
      • 上班BGM,听着就好吃:P
    • 豆瓣 8.8 IMDB 7.5 06
      Back in Time for Tea Season 1
      2018
      欧美剧
      英国

      穿越时光的饮食 第一季

      Back in Time for Tea Season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世纪英国北部衣食住行穿越之旅。50年代以前,就是致力于把食物怎么做得难吃;70年代速食食物的出现,简直人类之光。不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致力于维持最基本的体面和尊严,真好。女人真得很辛苦,要不停的忙碌家务,有的时候还要工作,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女人简直和厨房、家务工作划等号。每集结尾都有聚会,辞旧迎新,很温馨。只要是油炸和炒制的菜,还有香料,基本都不会太差。裹面包屑油炸,做好食物的最容易的方法。看视频时,发现弹幕一直群嘲英国人不会做吃的,英国确实是美食荒漠,但是对比同期,你好意思说中国人在吃什么吗?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吃定量的,一年一顿饺子,一个月一人一两油。不要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了过去吃不上饭的时候了!很多美食也只是80年代才发明出来的,有的更晚,没油、没辣、没香料,中国人也做不出来美食啊!
      • 特别好,时代变化呈现在餐桌上。但不足也很明显,譬如能够在饥荒中活下来,已经耗尽平凡人的全部努力。
      • 稳定而物质充足的生活不是必然
      • 好新颖的形式 让一家人真正住在老房子里吃古老的菜肴 感觉如果有中国版会很精彩 牛肚这么好吃的东西英国人都不会制作真遗憾哈哈 Triffle可能是其中我唯一Get到的食物啦
      • 正宗英国工人阶级生活史
      • 北英格兰黑暗料理历史。毛肚、鸡爪子都能吃不下去,一定是打开方式有问题!
      • 回到过去,不对,是吃到过去,模式挺有趣,吃的就看着很难受了
      • 通过一个家庭客厅与厨房的装潢变迁,尤其是桌上食物的改变,回顾了英格兰北部工业重镇中工人家庭的的百年变迁。只能说这个设定脑洞大开,细节令人感动,非常非常棒的一部纪录片。尤其是在许多细节把握上,像是女性地位的改变,工业从繁荣到衰退对家庭的影响,孩子们是可以读书还是必须要出门工作,到最后的移民劳工带来新的食物等等。令人非常感动。
      • 非常有意思。题目叫穿越时光的饮食,但着重点不在饮食的制作上,而是饮食如何反映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更迭,如何与一个家庭的起起落落紧密相连。这更像是一个英国北方的社会纪录片,记录小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焦虑,不安,惊喜,希望等一系列微妙而细小的情感。如何记录历史,如何通过体验和观察历史来审视我们现今的生活,这个片子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 从饮食看到历史发展变化,很有意思
      • 纯粹因为吃的主题而硬追下来的片子,北方工薪家庭生活重现,出乎意料的有趣,于是套着看回几部back in time 系列来。
      • 看于网易云课堂,不过我感觉我们国家其实这个时光比他们快,都是从一点点进步而来的。社会的变化,家庭生活的进步。不过我们还真没有拍出这么有趣的纪录片。
      • 土豆是本命
      • 真人秀之新形势,以饮食为主线,侧重点在于国家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历史人文发展史,比较新颖,纳闷国内怎么就只会照抄韩国真人秀呢。
      • 挺有创意,真实有诚意的纪录片。女主人感觉很不会做家务。。还有英国人应该在古代就弄丢了味觉并且一直没遗传下来。。。
      • 特别有趣!
      • 很棒,不过比corner shop还是差一些,这个系列是越做越好呀
      • 可爱的一家人
      • 英格兰北部近百年简史 2019.3.2:翻拍the 1900 house和the 1940 house!加长版!
      • 结合生活细节来看历史进程还是很有趣的。里面一家人吃配给食物的表情真的太有趣了。觉得牛肚鸡爪之类的难吃也就算了,居然还觉得生蚝难吃!英国人的味觉啊……
    • 豆瓣 8.6 IMDB 8.4 06
      A Stitch in Time
      2018
      欧美剧
      英国

      历史的针脚

      A Stitch in Tim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Amber Butchart自己的衣服就很英国
      • 最好看最实穿的是MA那件,最喜欢的是第3、4集,而且好想知道Dido的一生过得好不好啊!不知道她的名字是父亲还是great uncle取的,但是这个奴隶的女儿和迦太基女王(牛皮剪成细条圈地的那位)同名真是悲欣交集。
      • 好玩的节目,要不是复原,还不知道名画里的服装的细节.......挺有意思的“实验考古学”,信息量颇大,哪天天朝电视台也来一个类似的,也蛮好的(别看红楼梦里描绘的华服妆容如何如何,但是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时人一看便懂个中高低,今人倒是与之断层了)
      • 1.Charles II 2.Arnolfini 3.The Hedge Cutter 4.Dido 5.The Black Prince 6.Marie Antoinette
      • 还原油画或者雕像中的历史人物的服装,这个思路用来做纪录片非常有意思,有一些比较惊艳,但感觉也不是每一件衣服看起来都达到了画中的效果,大概可能所有工作几乎都只交给了一个工作室的缘故。
      • 实验考古学,时尚历史学家,有趣的视角
      • 凡耐克的绿裙子啊啊啊
      • 涨知识。面料,裁剪,缝制,关于制衣过程,以及可以决定衣服作为视觉传达方式想要传递或者会传递的信息的社会环境 (嗯?) 果然服装的演变离不开历史的脚注。1. Charles II 的复辟和merry monarch. V&A Museum. 1666 鼠疫之后的伦敦大火. 2. 贸易的兴起和商人的入镜。Thames frost fairs. 木犀草和靛蓝染色以及陈尿助染,那时人们不知道是氨水的作用。现在人们还有很多的不知道,最好好奇心能平均分给每个人。3. 陶制烟斗器型的胖瘦,Foundling Museum 里小布块所留下的个人印记,以及印花棉布最初是对丝绣图案的模仿。4. satin优雅的刺桐港,棉花帝国。5. 黑王子 Edward 和英法百年战争。6. Vigee Le Brun Memoir
      • 喜欢这个时尚历史学家的妆容和穿搭,以及每个为了复原画中服饰和历史的每一位裁缝,手作人和历史学家点赞!
      • 对于同时喜欢古典绘画与服装的人们很惊喜!最喜欢DIDO那套,虽然在讨论怎样去用针线的时候我一头雾水
      • #公开探索BBC# 235 4.5 这哪儿是 复原 啊,面料都靠猜的,不过小知识还真不少。1.马甲诞生于1666年。2.《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里面女的不是怀孕?!但从成衣效果看,6件里就这条裙子这个位置还原得最到位。旧时布料染色(固色?显色?剂)是陈尿。 3.就算补丁落补丁,还是不太信一件皮衣能传好几代,何况她们还说是羊皮,最不结识的皮子了。国立育婴堂那段好感人,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母亲回来接走孩子,唉。 4.dido很有名啊,不还有个剧拍她,是主持人没看过,还是那个戏说成分太大不值一提? 5.哈?!白皇后里面的绗缝棉衣是还原历史耶。 6.时尚是历史之镜(路易十四),但因为一时兴起穿成牧羊女,就说马丽安东瓦内特想要打破阶级界限,未免太扯淡。
      • 复原得……一言难尽,但是信息量很充足。
      • 1. 选题的角度,六分。 2. 历史上的裁缝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3. 今天时尚是快,是买。那时,是自我的设计。
      • 通过历史看时尚 很好看的一部纪录片 据说书非常好看有很多的知识点 所以默默去买了原版书
      • 通过服装,不止可以看到一个人,还可以看到一个社会。 一集还原一件衣服,探索背后的故事: 1,查理二世宫廷服装 2,巨富商人夫人的皮毛服 3,园丁(普通人)常服 4,黑人女性 5,战服王子铠甲 6,绝代艳后,服饰反映了君主制没落过程中社会意识形态的什么历史变化
      • 如果衣服会说话
      • 主持人在每一集里的搭配都很有意思,我最期待的一集里并没有复原我想看的那条裙子。
      • 打call!感觉选题还可以更有趣一些,不过也很棒啦
      • Amber Butchart本人也耐看
      • ninya mikhaila/harriet waterhouse/hannah.marples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