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停止 Ang Hupa (2019)

    最近更新: HD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2 IMDB 6.6 HD中字
      Трудно быть Богом
      2013
      剧情片
      俄罗斯

      上帝难为

      Трудно быть Богом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日尔曼是苏俄电影的殉难者,浸满泥水的科幻史诗片,犹如厚厚的牛皮卷小说,对家园、宇宙及人类进行高级的解构,有悲剧的绞痛,喜剧的呓语,很难揭开谜底,留待后人评说。
      • 其实什么也不是,。一星给调度。。。导演想呈现人类没有艺术时候的慌乱状态。但是我真的非常厌倦在新片里看到上个世纪的影像。当代电影是有多难看才会让人顶礼膜拜这种作品。。。你内容再怎么塞满。设计在怎么狰狞。但运镜布景始终完完全全上世纪的东西,粗糙丰满但是毫无意义。丝毫看不出解构重组。
      • 从塑造一种随性的漫无目的史诗感角度看,这电影可以得满分;但抛弃了叙事,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是零分。开篇泥泞潮湿的homoeroticism让人恍惚,仿佛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在《父子迷情》中摆弄过的隐喻和仪式感,但被稀释的剧情在中世纪上帝视角下无限延展,成功隔离耐心有限的人类,只留下迷影青年在狂欢。
      • 满目横生的枷锁,刑具和生殖崇拜物就能把一场精心调度的怪胎秀升格成人类文明史诗吗…同样设定在废土之上的『Mad Max』尚且让人看到黄沙中的烈火张扬,而这里的黑白两色间则只有血与泥浆难辨彼此的绝望。与疯癫共舞的同时,恐怕终究要分清被代入这种零距离上帝视角的究竟是反思与悲悯抑或单纯的猎奇。
    • 豆瓣 7.7 IMDB 7.1 HD中字
      Na srebrnym globie
      1988
      科幻片
      波兰

      银色星球

      Na srebrnym globi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从六月初看到七月底终于断断续续看完了。
      • 遇难宇航员,信仰者失智繁衍,虚无者成了后人的永恒见证,“人类”是为神,“地球”是为天堂;被狗男女驱逐者,带着再世“人类”之名,领导异星后代跨海“东征”兽人异教,却只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身的映射……连当年被迫中断拍摄的政治背景也随十年沧桑直接融入影像,模糊了现实的界线。神作
      • 如果一生只能选择看一部电影那么就是它了。若谈对神经的投射,它比T.S艾略特细致好几个量级:例如人在唯一的先知死后如何假装和不得不有对神与根的信仰;例如神庙的女人如何想通过被将军占有接着被所有人占有,从而使他们具有之前的和她本人的两种思想(完全是自愿被奴役的人的手段);例如男人想问出动物-神那极乐世界和胜利的世界是如何的,却只看到那一美丽世界对自己的蔑视,然后痛不欲生,等等。这是大型诗剧、现代哲学/心理学史电影,从中可以了解和认识关于现代人或者说现代病人的一切,让眼睛可以穿透人之墙看到背后发生的(一个将堪称先知的朋友的临终遗言当作疯话的人对新的星球和后代多么无能,一个将军在一场对话中可能会昏厥倒地,一个妓女谈着胜利之神可能被掌掴),其思想和病理学的清新纹路,还有希望。陪我度过了最美妙的一段时光
      • 让我先想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冰冷野蛮肃杀的斯拉夫式疯狂,怪异纹身化妆超强悍 半兽人打扮的雷震子 探讨形而上的哲理科幻片 就是话太多
      • 虽然包含了反乌托邦,反政府包含了政治隐喻,宗教问题还有对未来对过去的审视,但我很想问有谁真的看懂这个片子了?导演的构图,拍摄镜头的手法全部都很奇怪虽然可以归结为是毁掉了找不到胶片了。但,这样的拍摄手法用这样说教的方式不是明智的甚至说这片子也就是矫情和做作成分多太多了直接没看完
      • 9.7
      • 2011-11-08 09:40:04 Ray (Amor Vincit Omnia?) 银色星球:at1f39ep cmfxnuco d2e5cbof at1f3pnz b3us5z21
      • 八十年代欧洲先锋科幻片,表现方式比较戏剧,内容晦涩阴暗,角色的精神状态复杂且极端,影片气质神似癫狂版塔可夫斯基,不得不承认祖拉斯基的调度充满才华。
      • 惊心动魄
      • 我不应该大清早看这片的,要多久才能从其中走出来。。
      • 映着漂亮的骄傲
      • 艹原来是大制作群演伴舞背景下的...话剧片orz 不知道是否因为少拍了五分之一剧情(导演自己念简介给你补情节- -)导致我几乎搞不清谁是谁,再塞给我一堆话语思考和从头到尾怼脸广角镜,太晕了难以共情。亮点是前半竟然强调的是摄像头叙事和vlog心理,十分超前? 个人很不喜欢tribal风科幻舞美,但最后三刻钟登场的地球人工业&巴洛克废墟让我爱不释手!留在后方撬走了去外星当耶稣的男主角的那个高个儿爷们也更帅啦。哦末尾海滩上超高的人肉串和十字架怎么拍的,很惊人! 赶脚祖拉斯基和Jerzy兄一样对十多年前被审被腰斩之痛耿耿于怀都要亲自下场大骂,请对比后者的《沉默的怒吼》,哎,可以理解。
      • 这电影拍的太疯了。。。我坚持了一个小时,又坚持了一个小时,还是没坚持住。。。
      • 神呀!这是世纪末信仰与哲学的对杀!理智和疯狂一同被盯死在处刑柱上!注视人类的废墟是世间最美妙的事。ps押井守绝壁有受此片的影响!!!!
      • 癫狂得难以忍受,并因这种难以忍受而化腐朽为神奇
      • 祖拉斯基真的是后现代戏剧的代言人。一切元素,符号被悬置,甚至对立都可以贯通融合。过去-未来,寂灭-生存,神-魔,均结成一个辩证的整体,成为影像内部的自省,而主观镜头和间离镜头将又其延伸至现实,嫁接出另一种超验仪式。我们的观看,甚至肉身都成为这精巧装置的一环——用知觉抵达一场合谋的饕餮。
      • 如果这是诗性的,也是做作的诗
      • 祖拉的野蛮肃杀 形而上的哲理
      • 真是遗憾这部在立意上超过[2001]许多的杰作最终未能完成,因为它真真正正描述了从文明建立到宗教兴起最终假先知被推翻的全过程。祖拉斯基毫不妥协的风格完全符合影片里善与恶极为激烈的冲撞,当人如此二元分裂之后,对于“开眼”的需求自然是如此迫切。关于这部电影和它的文学基础估计可以写一本书。
      • 科幻电影top3,2001,潜行者。手持摄影,广角特写。
    • 豆瓣 7.4 IMDB 6.9 HD中字
      Ikarie XB 1
      1963
      科幻片
      捷克斯洛伐克

      宇宙终点之旅

      Ikarie XB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11-11-13 http://www.56.com/w58/play_album-aid-4473187_vid-MzAyMDc4MzM.html 倩女惊魂记 哈哈哈 这名儿。。。。
      • 7.7;生命是一場在期待中對沒來得及告別的遺忘的恐懼,嚇尿了
      • 有了那个结尾叫科幻片 没有那个结尾叫艺术片
      • 康德式宇宙生殖,实践理性批判,比2001早那么一步。
      • [想看2015-12-27]也是东欧科幻古早神作之一,后半段转成一个太空惊悚片。同为莱姆原作改编,塔爷拍[飞向太空]肯定是参考了这部片([2001太空漫游[就不好说了),[飞向太空]里太空飞船的视觉设计、甚至主题和情节点上显然有不少相关之处。片子的问题就是群戏太分散注意力,情节上不如视觉上那么吸引人。另外半人马座阿尔法真是个好梗!!!
      • 片子本身没有太多好科幻电影应该承载的内涵 可是作为63年的电影 给了后来者许多想象力上的启发
      • 连看了数部电子乐还没有成为流行音乐以前的电子配乐为主的电影...这部剧情线本身比较稀薄而且赶脚被star trek tos当成某一集的引子抄过,看点是“无聊漫长太空旅行”中的心态、用黑白摄影和摩登布景制造出的相当惊喜的视效(缺憾是太静态了一看就是棚里,不过有两个失重场面拍得不错),片中两个意外事件之一遭遇人造飞行物拍得很恐怖但居然没去找解释就这么带过了,甚至跟后面情节无关?!其二一个让人产生疲倦症和心态奔溃的太空辐射则主要被用来秀摄影了,讲得不是很好没头没尾感过重..话说以前太空电影是不是都流行搞个吉祥物似的呆头呆脑机器人啊,这里的古旧款机器人Patrick也很萌
      • 7.5 影片对于第三幕的处理无疑是比较令人失望的
      • 虽然道具舞美都很糙,但是精髓抓得很好,1963年捷克斯洛伐克制造,2017年我朝未必能拍出这样水准的科幻片来。
      • 宇宙旅行小故事,基本上还是偏软的,对于人长期在太空生存的心理变化,对未知事物的态度描写的比较有意思,但故事节奏偏慢,略闷。片中的机器人是电影里最早的人工智能吗?
      • 线条、几何和空间,似乎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语言。用一个未来的孤立空间表达在冷战笼罩下精疲力尽的焦虑惶恐,在未知尽头的阴影下,情感成为虚幻的讽刺。东欧人确实很有想象力,但故事的高度有限。
      • 概念的呈现和手法都没有比较创新的地方。
      • “我们到宇宙寻找生命,生命却发现了我们。”
      • 60年代的重返地球,并非硬科幻,从探索宇宙之旅的到探索自我的身份,对地球毁灭的恐惧萦绕其间,还挺好看。
      • 飞船要跨星系这种,感觉都要在上面生个孩子传递下希望。后面Villeneuve的《降临》跟这部,还有《2001:太空漫游》终归都同个意思:人类是没发育起来懵懂无知的低等生物,需要外星人的庇护的摇篮里的小婴儿。他们对费米悖论的解答是,人类还没够格被他们发现。
      • 比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还要早的SF鼻祖片,是一部前卫的捷克电影。对未来的想象,宇宙空间造型感,服装还有鬼魅音乐等,半个世纪过后依然耐看…反战意识,对核武器的批判…透露出冷战背景下政治立场…登场人物过多关系错综复杂,和鲜明诉求下的时代局限性,有点失望…3.5
      • 重新校对字幕,仍有缺漏。调度精巧,剪辑十分超现实做梦似的;叙事有点散,指向性不明的情节设置。教训:不能又想翻译字幕又想看电影,两边都不着边,还浪费一上午。
      • 1963年,庫布里克剛開始和克拉克合作《2001太空奧德賽》故事大綱,距影片上映還有5年;6年後,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萊姆的《索拉力斯星》付梓2年,但塔可夫斯基要到16年後,才帶人們《飛向太空》。 這一年,地球第一位女性宇航員-蘇聯的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美國實現太空首航剛滿一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但航天重點項目仍是研究導彈。45年後,捷克加入歐州航天局。 1963年,伊卡利亞號載著男女各半的科學家丶即將降生的嬰兒丶中央主機和私人機器人,飛向半人馬座阿法星。 《宇宙終點之旅》
      • 跟卡爾齊曼的科幻片一個樣,劇情沒多大意思,也不過秀秀佈景和特效而已
      • 太空的景觀與路徑規劃之於太空人是唯一的憑藉時,與在電影的場域裡存活在螢幕上光影、在電影時間裡的觀眾,或許曾有那麼一瞬間的疊合。隨著事件克制的推移,是這麼快(之於留在地球上的人們/電影廳外的世界),又是這麼慢,終於爆發--對未來的恐懼,對由來處的質疑,在極端的環境之下,震盪著。
    • HD中字
      The Laplace's Demon
      2017
      科幻片
      意大利

      拉普拉斯妖

      The Laplace's Dem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一直是支持这种观点的,万事注定,过去无法改变,所以对于无穷远的未来来说,一切未来也是过去,也已注定 只要能掌握推算命运的公式,一切过去未来都是可以算出来的 而占星是最简单的,通过观察几亿年前的星体的运行规律来参透万物的运行规律,中国的紫薇斗数就准的惊人,有星盘,只要套入出生时辰一切都可以推算
      • 很棒的小成本电影。万物都可被预测,一对研究概率预测的科学家走进空无一人的古堡,发现了一座和古堡一模一样的模型,而自己就是模型中的棋子。一切都已注定。
      • 影像特点:数码变焦噪点充满全程黑白画面,一顶程度上掩饰了全帧 CG 渲染的违和感; 故事特点:荧屏炉火,横行皇后,全知妖,因果链。关于自由意志的假象用录像带、微缩模型还有剧本等多种媒介呈现地淋漓尽致。国际象棋的比喻还有镜头结尾的湍流(物理中极难预测的不稳定状态)堪称妙笔; 感悟:科学家会为了坚守信仰而献身,也会因为信仰崩塌而自尽。本片逻辑扎实、故事性强也引人深思。小成本佳片力荐!
      • 人可以预知未来,本身就是加速灭亡。美妙的黑白画面,紧张的气氛塑造,和光线构造的阴影空间,交织出拉普拉斯的绝响
      • 电视火炉录像对谈,发条棺材皇后横行,前因后果自制陷阱,蜡烛水杯,画像倒影,剧本台词;打破温度计无法对抗寒冷,水杯掉落不需理解重力;拉普拉斯妖自我保护机制:发现者将自我消除;黑白古典范的小成本科幻,挺好玩
      • 第一次知道 拉普拉斯妖是在大刘的科幻小说,了解其中意思后简直颠覆以往的认知,今今天在豆瓣搜索竟然有这个电影,虽然是意大利语,但是有机会一定要看一下,希望能找到资源
    • 豆瓣 6.2 IMDB 5.8 HD
      High Life
      2018
      科幻片
      法国

      太空生活

      High Lif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如此宁静真实的黑洞影像。混乱的时间线造成一种奇妙的观感,在一刻恍然大悟,却止余无尽。在绝命的旅程中探寻生命,以必死之人造就新生。就这父女档不说话我可以看两个小时,16mm的胶片回忆穿插在高清数码影像中非常神秘,9号太空船更是神来之笔。接近物理黑洞,也是接近内心情欲的深渊。我们哪里都不会去,我们终将被终结。
      • 1.三种画幅变化,不明其意;2.被放逐至外太空的日子,无所事事,还不做爱,漫长、孤独,甚至残酷;3.人体与宇宙,一样神秘、复杂;4.太空景观、尸体飘浮在太空,挺美;5.比诺什的自慰,欲望张狂。
      • 蛮惊喜 / 感慨的是从<月球旅行记>以来,“科幻”真的给电影拓展了无限可能,每当黑洞以超拟真画面出現,单单一瞥,那份深邃神秘就令人神往不已了。// 说回本片,科幻其实是外衣,讲得还是人伦故事;<三体>里说一旦逃出太阳系进入深空宇宙人就不再定义为“人”;或许当罪行也逃离地球,在相对论一眼万年的尺度下,“罪”也会随着放逐距离渐远而摆脱掉道德约束渐渐瓦解(“爱”大概是所有救赎电影里不能免俗的催化剂);电影特意营造了缓慢压抑的空寂氛围,配乐充满宗教肃穆感,结尾遇到的另一艘飞船让含混的隐喻不言而喻。/一部充满假设的偏精神性的艺(实)术(验)电影。// PS. 美人在骨不在皮,朱丽叶·比诺什致敬自己又演了一遍<蓝>——还可以更美么?
      • 太空科幻内核下的哲学探讨,人性剖析,对于时间和空间永恒抑或湮灭消亡。此类题材已屡见不鲜了,但导演却没富有野心地铺设宏大的背景及思考,而是在有限的篇幅,狭小的空间,稀少但却不空缺的角色上发挥出对于永恒的思考。对于观众,这可能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类型试验电影。对于风格不断变换的德尼本人来说,这可能是此类型的一次浅尝辄止,这也注定了评价的两极化,所以无星
    • IMDB 6.6 HD
      Neptune Frost
      2021
      科幻片
      美国

      海王星霜冻

      Neptune Fros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8.6/10 #TIFF 似乎在对抗西方语境中的解构,十分钟后影片瞬间切入到癫狂的模式,反抗虚伪的“现实主义”影像,不断将类型或叙事的边界消弭,的确从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独特解构,但同时也是高度开放性的。被抽象元素所代表的角色形象(分别名为:记忆/心理/科技等)形成了一个反威权的地下游记组织,却试图用高度现代化(近乎赛博朋克式)的网络科技形成攻击。多重意义的媒介自反,但有时似乎略有表面化(过度使用花屏/模糊等)。诗意似乎确实少了些,或者说主要是磅礴的激荡,“诗句”近似呐喊与咆哮,一句“F**k Mr. Google”让在用Chrome观看的观众(譬如我)倍感讽刺。性别是可切换的不断流动的,同时指向了左派与神秘文化的传统,时间同时回溯过去与射向未来。“Post-war”时常出现在语句中,成为几乎唯一的时代坐标。歌舞狂欢之下是令人心碎的呐喊。
      • 陈词滥调口号式大乱炖,想从前现代社会直接跃进至赛博朋克,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 4.5,glitch art爱好者直接阵亡
      • 对Nollywood的诗意追随,Lofi电子歌剧化的Julie Dash,Saul Williams描绘了非洲电子垃圾孵化的赛博教徒狂欢与失落,Mr. Nobody为数据矿山寻找接口和密钥,Technology is only the reflection of ourselves. 本届戛纳迄今为止(唯一)令人惊悸的影像
      • 如果不是拍电影,而是做成音乐剧,在舞台上演,这样的服化道和音乐表演,同一个故事的震撼力会瞬间变成炸裂,甚至可以成为舞台剧经典。可惜它的形式是电影,在制作上和视听技巧上都过于简陋,土味太重,音乐部分的才华再出色,也挽回不了导演方面的拉垮。
      • #TIFF 2021# WAVELENGTHS。前入围2021戛纳导演双周。多伦多致敬迈克尔斯诺的“波长”单元应该都是些挑战电影边缘的WTF大神片,这部确实是!!!堪称今年最佳线上观影体验了,别的不说,光“卢旺达科幻歌舞片”就够喝一壶了!而且这片做了比较完整的科幻世界观(其实跟《钛》处理的是同一个“变形”的性别主题+后人类主题),歌舞唱段虽然特别神经刀也都挺不错的。里面赛博格的部分,以及故障美学用得都挺新奇,就是后半段冗长了一些不然真可以送五星了。#年度发现# #年度十佳候选#。
      • 23岁我变身,邪气毕露的酷儿科幻歌舞片。最大的原创点还是音乐,黑哥们是天生就会饶舌和蹦迪吧...
      • 不讨厌,但后半段感觉明显很拖,可能更适合拍成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短片,经常在过度讲解和自我陶醉中反复横跳,概念是好的,但是从剧作到制作都没达标
      • #CANNES2021 “非洲未来主义”
      • 近几年来看过最有趣的电影了 (但也有可能是前一天的ket药性没过。。
      • 3.5,《海》的群像具有半歌舞剧半Manifesto性质,令人想到哈拉维和Kudwo Eshun,其中实验性音乐作为非洲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主义来自于对叙事的拒斥,特定的身体从劳作之中逃逸,通过作为电子元件垃圾场,混杂着自然与电线,旧显示屏的非洲再造而出的极客特征。换言之,一种非西方的复古未来主义echoed with70,80年代互联网反极权共同体,甚至是所谓的加州意识形态。正如同在音乐中所见,“骇入”是一种后殖民主义的策略,其自身为“从边缘污染”,通过glitch art 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幽灵,形成一个异类的言说,其中技术物,网络同构于非洲化的野性思维,对抗Google,二进制代码,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反动主义技术,关于这种技术,存在着一个别称:“食人”。
      • 电影院看了两遍,原声循环播放,这片值得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音响。同时是骇客宣言、反殖民声明和非洲未来主义科幻音乐片,黑人激进主义通过多语言、跨类型的音乐叙事以及杰出的服装与布景设计传达出来,几乎满足了我对黑人文化的全部好奇。既是非洲的,也是美国的,《海王星霜冻》探讨历史正义与种族压迫不带一丝white guilt,这点白人永远做不到。另一个奇绝之处, Saul Williams首先是个音乐人,这是一部由他自己的高概念说唱专辑衍生出来的电影。Coltan as cotton,这是他多年音乐创作梳理历史的线索。在这里,听觉是视觉之母,视觉又反哺听觉。Unanimous goldmine, 这是黑人电影的未来!
      • 形象力爆棚但又完全和现实接轨,有一种调研非常扎实的艺术学院毕业作品的感觉(I say this as a compliment!) Matalusa king这个谐音梗真是太好笑了hhhh
      • 充满隐喻,配乐无敌,演员妆容非常美,一群人在充满废弃电子元器件的地方唱fuck mr. google这首歌异常有力
      • 暂无知识体系评价
      • 【卢旺达】Lin-Manuel Miranda EP挂名。想象力、风格都很独特(其实和《美杜莎》很像,也是对各种诸如音乐剧、画面语言风格的跳跃尝试- -但得益于更独特的地理背景和实际的话题,这里明显要比前者纯熟很多)。战争、殖民主义、性向、未来、诗句…眼花缭乱;充满意识,也绝不玩陈词滥调。
      • 3.5 // 确实没看过这样的东西😂 妆法服装美炸了,每一帧戳出来就可以直接去fashion week的节奏。努力想了想只能联想到一点cronenberg(主题/视觉)和egoyan(不知道为啥🤷‍♀️)。感觉东西有点太多了,如果能把主题的主次提炼一下就好了。口号化的台词也有点满,如果能稍拉回来一点点把剧情直给一点点可能反而整体的冲击力会更大。是今年tiff至今为止唯一一部有点意思的片子👍
      • #IFFR2022 可惜后半部分节奏略拖沓,也不如前半部分creative,就像《黑客帝国》一遇上先知和建筑师要交代影片逻辑的时候就从摇滚风变学术风。
      • Coming in worried that I would hate it but I didn't. The story isn't particularly elliptical but rather simple, message and Manifesto is direct, musical section is kinetic and 🔥. But that's...pretty much it. It's not a movie that provokes more thoughts beyond what it's already saying at surface level and maybe that's exactly the point. Dozens of FX sequences do seem...cheap and repetitive. As to the political messaging and solutions...it's not clear it provides one or whatever it shows still seems naive and under-baked. But zeroing in on that won't do its justice cos it's just one piece of art.
      • 请原谅我的无知,原来非洲已经有这么avant garde的电影了。感觉有些台词写得太白了。音乐最出彩。另外这片子的制作人居然有Ezra Miller和Lin-Manuel Miranda,有点意思。@TIFF2021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