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流水落花(粤语) 流水落花 (2022)

    最近更新: 粤语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4 IMDB 7.0 HD国语
      瀑布
      2021
      剧情片
      台湾

      瀑布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私人以为,钟孟宏的作品一直被过誉。他的电影始终给我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这次依然是这样,剧本本身就一般,台词也很做作。生活很多时候真的不是都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的,瀑布的最下端永远都是平静的湖水或广袤的海洋,拜托不要只看到陡峭的人生,也不要一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 去年在罗马看返校,今年威尼斯影展看瀑布,都是王净。一众从二十年前偶像剧熬成电影咖的老熟人,幸好华语电影还有台湾,幸好还有女孩子们之间的友善。
      • #TIFF# 至少没有《阳光普照》那么自以为是和虚伪。拿疫情当了跳板,跳进她们精神失常惊悚诡异的世界,去撕伤疤。这里每天都在发病,强装笑容,谁也不快乐,又得硬撑着活下去,搞得故事里外的人都备受煎熬和折磨。等到脸上的口罩、楼外的篷布、手上的裹布皆被摘去,一切就又都在变好了吗?不尽然,但这里一切都在试图变好,这才是重要的。王净表现得很出色,继续加油!!!(尴尬刻意突兀的情节和台词真是太多了,多到我分不清这是水平不行还是故意造作
      • 中华鸡汤大师钟孟宏的真面目,还没有认清吗? 发国绘画大师豆荚,你知道吗? @望京电影资料馆
      • 还是《阳光普照》的路子,后面再拍一部,可以搞个家庭三部曲了,虽然这次的配乐换人了,但还是一股林生祥的味道。导演的朋友圈几乎都用上了吧,熟人们都来了,疫情期间拍的电影,疫情只是导演灵感的开始,其实是借疫情和隔离去讲人的状态,家人之间的关系,这对母女的关系其实早就隔离了很多年,只是借着疫情和心理疾病的壳子对面对问题。瀑布是老妈内心积压的情绪,最后释放成了洪水,把女儿直接卷走。用文艺的对白解释瀑布,像《阳光普照》的结尾那样,配上优美的配乐,太爱钟孟宏的这种感觉了。
      • #TIFF 2021# SPECIAL PRESENTATIONS。前入围2021威尼斯地平线单元。贾静雯这是要拿金马影后了么哈哈哈。片子的最大亮点大概是片头VCR钟孟宏自己玩的梗“我这次没有再跟日本摄影师中岛长雄合作”,笑了半小时……片子玩不确定叙事是挺有些意思的,但是拍得还是太电视剧了——同一件事先拍一遍,演员台词再说一遍,接下来再说一遍,明明画面说得很清楚了非要用台词说出来……看得是挺捉急的。在家里戴口罩这种设定有点呵呵(当然除非是不确定叙事的一部分)。看完觉得还有个问题就是有点太搬演社会新闻,比如结尾突然有个堪称WTF的事件。好处是贾静雯这个角色尝试“治愈”的过程和方法,确实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很好。
      • 2.5 偶有亮点但情节拼凑感太强,从失序惊悚到温情鸡汤的转变又和试图传达的“瀑布”意象略显割裂。以及魏如萱真的不适合演电影啊,希望导演们不要再用她了好嘛。
      • 观感很复杂,确实没有和疫情非绑在一起不可的关联,但却又像是不得不在疫情时才能get到的电影。很多东西都不断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模糊消去,但却也鲜有人真正去认识一个人,而在这种危险的亲密关系里,盼望“雨”将对方打醒的同时,却又不再盼望“雨”消散,于是“雨”积压泄落,结局亦未必是天晴。场置美术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本子里不够细腻的东西,每个场景的细节都做得又足又厉害。王净表现得挺好,虽然也有角色本身的加成吧。3.5归4,个人而言比《阳普》更加喜欢这部。
      • 現在只能把期望放在《美國女孩》身上了......剪掉30分鐘至少會有兩顆星。我個人認為王淨>賈靜雯,疫情的背景下也沒有和人物因果有多大關係,結局致敬《紅色情深》真的笑噴,客廳又意義不明地擺著黑澤明《電車狂》海報,深怕觀眾沒看到,但「捉蛇」那段有魔幻寫實的意味。(我堅信聞老師說魏如萱是遺珠只是場面話)
      • 《红楼梦》里贾家家道中落,以秦可卿托梦凤姐作为转折,凤姐生病,倾力维持仍无法阻挡大家族走向灭亡。《瀑布》里的家道中落,用fall这个词和脑内瀑布的声音关联,母亲生病,做出的正确判断(中介、蛇、洪水),也被视为异常,洪水冲击一贯坚强的女儿,母女终究要离开中产生活,瀑布般无可挽回。钟孟宏用贾静雯和王净以往经典角色形象代入到新片中做出反差张力,本身也可以理解为疫情背景创作中对异常的描写。
      • 这样的作品金马奖提名十一项,台湾电影近年确实不太行,甚至已经得了原创剧本奖(竟然还得了最佳剧情片…)很久没有遇到看了一小时就在影院无聊到看不下去的电影。 一股男性恶臭,虽然主角都是女性,但是角色塑造出了一个虽然已经离异多年但依旧放不下老公,无法和女儿和平共处,被男上司辞退,得了精神病,在我眼中既没有感受到导演编剧所说的想要让人关注这个疾病的效果,也不是女性电影,只是一个向观众索要同情的形象,最后女主的新对象甚至是个老头子,感觉到了男导演自以为幽默的恶趣味..蓝色的效果光的魔幻时刻,风铃,阳光,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想在《阳光普照》之后搞个三部曲;糟糕的临演,台湾八点档的对话,做作的长台词…贾静雯和女儿的演技还行
      • #TIFF 2021#带着低预期,发现没那么差,甚至有点好看。贾静雯演绎一个离婚又失业的中年女人从崩溃到自愈的过程,前面她演精神失常的母亲,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有点惊悚,后面对着女儿说:不要问妈妈好不好,妈妈会努力变好的样子又让人心疼。看到90分钟撤掉幕布阳光普照的时候觉得刚刚好,直到看到这个结尾,细想了一下如果只到90分钟不过又是一部鸡汤之作,能抗住最后一击,她才是真的完成自我救赎:生活就是给你希望又让你绝望,只有放下执念才能放过自己。
      • 賈靜雯演技呢???華語片這次真的太丟人了。
      • 浪费了俩小时
      • 墙上挂的钟一直提醒着这只是发生在短短几个月里的事情,时间静水流深,而生活之流早已把人冲刷殆尽,缓慢的电影时间里充满了变奏(疫情、失业、疾病、蛇等)。镜头给予人物沉思的时间,让人得以进入内心世界。前半部分很出彩,用心理惊悚的类型片技巧拍疫情时期的母女关系,人物特写的长镜头配合红蓝绿的灯光,镜头凝视面孔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从蓝色防水布拆卸开始,电影变得冗长和做作。
      • 威尼斯地平线单元,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越到后面我越无法理解这个剧本。至今为止我都没有看到过关于疫情的优秀艺术作品,这部也不例外。现在我急需一剂猛药才能让我熬过这届威尼斯的低潮期。
      • 应该是钟孟宏熬得最差的一碗鸡汤了吧。呆滞,割裂,有气无力的心理病故事,连疫情也只是一团模糊的背景布。如果不是最后10分钟真的可以拖走了...
      • 不了解女人,为什么还要拍疯女人?
      • 从“阳光”到“瀑布”,钟孟宏的“阴森而温馨”的生活哲学都一直选用这些自然意象来传达,从善恶辩证法到从如何从溃堤的生活里重拾面对的勇气,只要吉他BGM一响,我们就得咽下他喂过来的这勺名为“得过且过”的鸡汤。颜色的设计是亮点,人声处理得太夸张了,甚至令我怀疑出现了技术问题。剧本糟糕,一次剧烈的变故可以被概括为“无常”,没完没了的变故就只剩“狗血”了。
      • 不要来问我“你还好吗”,我会努力变好。音乐太多了。陈以文驾校梗笑死。魏如萱念白好可爱哈哈哈。听了看QA朋友的解释,对结局的安排也算和解了
    • 豆瓣 7.8 IMDB 7.0 HD国语
      脐带
      2022
      剧情片
      中国大陆

      脐带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想起妈妈跟我说外婆去世前几日在病床上经常叫妈妈,她想扔掉生命里所有的角色、干净轻盈地回她的来处了。
      • 优缺点都很突出的电影。视听水准相当拔群,曹郁的摄影、当代新潮化的蒙古民乐,都是那种眼睛和耳朵“可识别”的高规格质感。巴德玛老师的演技,伊德尔的个人魅力,也是非常大的加分项。在林林总总的硬软件维系下,整体影调气质是稳定统一的,这对新导演来说已经蛮难得了。但就是剧本和表达…这,很难评,就不评了吧。
      • 如果我今天没有去看这部电影,那我的人生将会又多了一件遗憾。
      • #4thHIIFF# 故事讲得不算特别顺滑,设定有点硬,后面又有点草原风光mv了,但胜在情感真挚,所以观感不算特别差。脐带/绳子的意象不错,脐带是羁绊,绳子是束缚,而这正是亲人的两面性。但看到最后,觉得多少还是有点过于依赖这个意象了。整体的话,一星给曹郁老师的摄影,加持很大;一星给音乐跟草原风光,该说不说,确实美;还有一星给巴德玛老师的表演,不给影后真的会生气!
      • 死亡在窗外的黑夜里举着火把经过,月光点燃湖面,被风扬至半空。你总有一天会回家,你总有一天要放手。
      • 4.5⭐ 即使抛开我对女导演无理由支持,这也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一个好故事,难得一见的是,一个被讲明白了的好故事。片中非常多的使用了象征性的符号,但很真实自然,没有强烈的堆砌感。脐带联结的是血缘、母子、游子和家乡的土地。它孕育了生命,也困住了生命。而妈妈的执着,与其说是寻根,可能更是找回曾经的自己。“自己”,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是那个被还活着的人遗忘了的跳着舞的少女,在那棵一半是生一半是死的树下。
      • 还是那句话,民族题材应该有其不可替代的内在表达。牧人与草原的关系、蒙古人的世界观、走出草原的蒙古人“回归”草原后的独特视角……此外这样的题材更喜欢质朴的影像风格。看完片子最值得回味的就是音乐了。乌仁娜是那个迁居德国的女歌手吧,听她十年了。那是蒙古人骨子里的东西。
      • #电影资料馆 曹郁老师太厉害,能够把画面完全拍出属于蒙古草原的诗意,并且在视觉效果上几乎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镜头始终有一种飘忽不定的自由感,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很好地贯彻了“上镜头性”的理念。具有象征性意味的意象很多,电影标题出来时,作为背景的在草原上流淌的小河就很像一条条脐带,将人与家乡连结在一起。绳子就是脐带,传统的剪断脐带表达的是儿女的独立,但此处儿子剪断了与母亲的脐带,反而代表的是对母亲的放手,让母亲在与已逝家人的相会中,从容迎接死亡,同时也是儿子对自己的和解。任何文化都在试图变得年轻,草原上不可能永远响起马头琴。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巴德玛老师在之前德格娜导演的短片《巴德玛》之中是一个坚守本土文化不被入侵的形象,而在这里却用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视角,见证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 调用符号和套路,是处理现实最无力的方式
      • 拍得既老土又肤浅…
      • 很喜欢!果然只有女性创作者才具备真正的女性视角,这个社会赋予了女性无数身份,她是女儿、母亲、妻子、儿媳,唯独不是她自己,影片归还了她作为“自己”的身份,但却也只能借助疾病的外壳,女性永远无法在清醒中做自己。母子关系的“逆位”实在是太巧妙了,年少时母亲目送孩子,长大后孩子送别母亲,广阔的天地下,茫茫旷野中,人生从此只我一人前行。不过母亲啊,我替你看见那棵树了,那颗一半是死亡,一半是生命的树。孩子与母亲本就扎根于同一片土壤,一半完成了死亡,另一半继续生长。
      • 变回孩子的母亲和她的父母亲走了……结尾泪目……
      • 草原MV,饰演母亲的演员演技太好了。故事约等于没有。
      • 母亲真有意思 附近十个人有八个在哭 吸鼻子声此起彼伏 拍的真好 伊德尔真帅啊
      • 脐带是双向的,是保护也是桎梏。最喜欢羊羔哺乳到摩托输油的剪辑,脐带的意向跳出了血缘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是脐带。 摄影很牛。
      • 有点稚嫩,但还是好看的。姚晨说她最初是被剧本优美的文字打动的,所以好剧本还是会被人慧眼识珠的。映后交流环节太走心了,观众中一个老母亲哭着说,她养育着一个脑瘫儿子,她和儿子之间的脐带是永远也剪不断的。她的儿子三十一岁,和我一样大。姚晨说她一直害怕和亲人告别,现在她四十岁了,既然克服不了这种害怕,就学着与它作伴。散场以后我立刻打车去姥姥家了。
      • 想妈妈
      • 片尾的结局是真的很用心,电影中并没有直接提死亡,而是用另一种温和的方式表达亲人的离开
      • 看到了篝火纷飞、明月点亮湖面、众人起舞的场景,那一刻我倍受震撼,眼泪似乎是为了想要记下此刻的文化图景,感受到导演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切断绳子的意象,总觉得不只是切断脐带这么简单,或许也在表达切断血缘、切断自私的眷恋。“生命的轮回”通过每一个细节传递得非常准确,创作者回答了自己关于生命的追问。最惊喜的是细节处理的都不土,洋气,很多极其容易变矫情的情感戏都用幽默/高级的方式处理了,母子戏的处理值得学习。音乐也可爱。儿子:“她会永远爱我吗?”母亲:“时间会一直往前走,就像草原上的马兰花不会常青。”什么神仙回答,极其具有牧人的特色,不含任何“牺牲、pua意味”的爱,对母亲最好的放手也许就是放她回到她的来处,这是草原的答案。
      • 看了三遍,每次看还是会哭。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人物、情感和细节都近在咫尺、似曾相识,尽管里面的角色说着陌生的语言。它看起来是一个亲情故事,可是对于一个被疫情席卷后的社会来说,它变得更加广义,可以描述许多种关系,尤其是那些被迫暂停和分离的感情,我们终于可以在电影里缓慢地有尊严地说出那些未完成的告别。它的试听之美也不是一种机械的工业水准,而是跟随内容表达一起在流动,镜头和人物关系都像大自然一样呼吸、循环,重新汇入世界,具体的爱总有终点,可是作为生命的爱生生不息。
    • 豆瓣 8.1 HD国语
      乘船而去
      202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乘船而去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爱情是“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家庭却是“直到死亡让我们团聚”。
      • 看完觉得阿清是gay,翻短评区发现真有人问过导演,导演说取决于个人理解。这个回答也真好。其可贵是把一个很可能是少数性向的人拍得像个“普通人”(做到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对大部分顺直男导演来说这么难?confused),这个角色有和主流格格不入的地方,然而这个格格不入又完全不构成什么重大的事件,直男导演拍gay就该拍成这样,要么不是你的题材你别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他不是gay,只是单纯拒绝性缘关系,一个人也能过得自洽,同样是非常不落俗的处理。这个角色塑造得比阿念好。
      • 4.5 目前FIRST主竞赛里最好的一部,支持拿个大的。导演有审美,编剧有技巧,演员有交流,摄影美术有水平,很流畅,很自然,很难得。感觉还可以再慢一点,也许会更迷人。
      • 哭了两次,第一次是父亲的信, 第二次是母亲的船。 非常喜欢电影里那种蜻蜓点水、侧面交代前情后事的写意笔法,尽管没有提及,但似乎几十年的家庭史成长史都已经揉入了情结之中, 所有的纷争,都有其来龙去脉。 舒适,平缓,从点滴细节里切入生活的温情和无奈,难得的是讲述生死,亲情的拉扯,而不悲苦。 但稍微有点无病呻吟,始终有点美化,情绪不太到位,男性角色(特别是儿子)的戏不太好。。。。 台词配音有时候觉得不够自然😂
      • 最好的那档处女作。虽有生涩之处,但格外真挚细腻。或许是导演拍纪录片的经历,对中国家庭关系的洞察非常深切,捕捉到了疏离又亲密的拉扯,以及每代人各自的困境和无奈,但又并未将这些编纂成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将它们散落在日常对话中。这些细枝末节所传递的普适性情感,又能够击中不同世代和不同地域的观众。(问了导演阿清的角色是不是gay,导演回答说是开放命题,留给观众解读。)
      • 很厚重很真实的一部电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羁绊,有前史,现在和过去紧密相连,有因有果,人生观也好。干净利索的小老太太,质本洁来还洁去。
      • 锅姨的演技是不错的。导演稍微有一点点嫰,但是整体还行。给个建议,用浙江本地方言配音,最后稍微剪掉点,成色就会上一个台阶#2023上影节
      • FIRST居然没拿奖吗,很喜欢这部,朴素且真挚地探讨了离乡和死亡命题。纪录片出身的导演很好地克制了自我表达的欲望,没有刻意煽情,镜头非常干净利落,信息量也是蜻蜓点水地给,却能把这一家及其周围人的人生画卷缓缓铺陈开来。结尾的超现实部分也可以缩减一下。刘丹演得很好。捉个虫,为什么电影字幕总打错“渡过难关”这四个字呢。
      • 是一部诗电影,导演的审美、视听意识均属上乘,强调“道”的观念,美术和摄影则由“诗”的观点出发,看到了一种气韵。雨季水乡,凝重愁绪,船是连接故乡(祖辈)与城市(儿孙)的枢纽。时代发展,传统断裂,船已被车取代,年轻人奔赴远方,与根系的交集就断了,失根的一代精神飘零,无处安放。外婆身体的衰落,使“家”的概念一再打碎重组。作者未把答案说太满,但点出了心归所处即是故乡,都会找到新的认同。ps,几位演员的表演也是生动又自洽。
      • 或许导演太爱外婆了,情感很饱满。为了营造情感,技巧既有效果又拖累叙事,糟糕的时候真的很糟糕。音乐使情感呈现得太直接,故事却又很含蓄,剧本很笨很浅,全局视角让情感的力量无法集中。另外,电影需要用视听画面交代信息,而不应过度依赖对白和情节。希望导演将来试着用镜头完成创作。
      • 泪目数次,一部非常切身的独立电影,满怀对江浙水乡风土的怀恋,对逐渐老去、逝去的亲人的追思。导演陈小雨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私密的情感体验,凝练细节的重心,营造出散文般的影像,叙事风格平和却又深刻,摄影美术的水准亦是极佳。尤其要安利给江浙区的观众,我们从小生活却再也无法复归的地方、共同的家族记忆,都在这部电影里了。对地域环境、文化的呈现,怀揣着静谧与温柔的气质,共同倾诉着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眷恋。
      • 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
      • 电影没有回避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中那些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面临的各种生存困境,但它妙的地方是不会为了去表现困境或痛苦的真实性而去“特写”或放大痛苦以博取共鸣。它是很江浙沪的体面式的,是点到为止的,是小桥流水的舒缓的,是可以令人得到放松与安心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总是麻烦不断,自己还会给自己加压设限,或者被周围外部环境“审判”。但其实我们不需要总是绷紧神经,绝症治不好那就不治了,葬礼不隆重操办那就不大办了,培训机构办不下去那就把它关了,人到中年没有成家就没有成家了……最重要的是“心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和去处,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幸福的,但每个人依旧要找到自己的路。没有飞机有火车,没有火车有轮船,没有轮船有小舟,家可以在我们心里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叶扁舟也过万重山”~~~
      • 如果台词是方言就更好了,相信这是充满童真的人儿做出来的片子,真诚可爱动人,想起我的阿祖,她生前也和小孩似的在院子里晒太阳啃鸡爪,我愿意相信,她也提着花篮去了一个美好的地方
      • 是难得的好看,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清清爽爽、不装逼不做作、情感上四两拨千斤的电影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深沉。
      • 有本事的人,反而容易落得一场空。最记得反而是桥上这句,脚下则是逝不去的流水。很喜欢看母子充满生活气息的段落,单拆开也行,别催婚就好,尤其是阿清,有一种拧巴过往给拆得打结了,也能在岁月里找到一些木花的安静,也喜欢他对她的理解,尽管她并不理解他,仿佛许多无从理解同性恋的母亲那样,当然,不是说他就是。他会带她吃炸鸡,喝珍珠奶茶,看村头老太神气地打牌,会在她摘下氧气面罩时犹豫片刻,他是个好儿子,哪怕如同母亲背离那个终归有隔阂的家庭一样,躲到山长水远的他方。刘丹是个很特别的演员,她在镜头里,就有各种焦虑、无奈四面八方聚拢,实在适合这角色,阿真对你的好藏了无数的怨与愁,要了,脊椎会有一串压力直击下去。跟其他人物一样,各有功能,但偶尔会岔出断裂感。不过,浙江水乡故事能这样拍,很妙,青葱终于再出佳作。三星半
      • 本着支持本土艺术电影,支持新人导演,支持全艺联今年专线发行的首部作品的心态,大老远跑到文化中心包场看,当然如此高的评分也的确引起我的好奇。 但是看完后我真的感到诧异,看到大家满屏的溢美之辞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诸位是因为同单元里其他片子太不正常了于是矮子里拔将军吗? 因为自己就是江浙人,所以片中的普通话台词和表演感都让人有一些出戏和违和。我也好奇的是本片跟《春江水暖》相同的是为啥年纪最大的奶奶反而在说非常标准的普通话? 还有这类通过家人去世讲述家庭关系且带有在地性的文艺片这些年真的好多,严重同质化,比如片尾的梦境和超现实主义镜头恨不得在节展里俯拾皆是。 这样的电影缺乏市场都不是说小众不小众了,而是颇有家庭私影像的感觉,大家看这样的电影究竟图什么呢?哪怕单论摄影,也就中规中矩吧。
      • (补)#海上影展 很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如果「船」的意象再稍微复杂一些不要那么直白,以及后1/3再剪得紧凑一些(有些重复拖沓),就更好了!
      • 这届金爵怎么回事,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衔接与收尾显得有些稚嫩,但架不住真喜欢这个题,真喜欢这讲故事的节奏哇!摇船橹般娓娓道来,舒缓的摇晃中突然起个波涛震你一下。每个人物都像大海,平静的表面下暗藏无尽的波涛汹涌。看完只想快点回家抱抱外婆和妈妈
      • 我其实哭不太出来,就像我想不通为什么外婆家有浴缸、为什么医生这样和家属交流,那些浮在面上的破绽确实很难让我沉进去感受电影表达的情绪。
    • 豆瓣 7.4 IMDB 7.5 HD中字
      哈勇家
      2022
      剧情片
      台湾

      哈勇家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22.11.12 @PE] hkaff2022·14
      • 太难看了,质感连电视剧都不如的原住民电影,现在的某马也真是不挑。
      • 猪,承受了一切。
      • 想起了廖桑說的一句話,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 剧本真的很强!!父辈的离世,乡长的竞选,外来的「女婿」,亲情的羁绊。现代文明同原住民文化的相互拉扯,神形兼备,互为依托;兼具宗教信仰与政治讽刺的乡民构成,啼笑皆非中又蕴含万千世俗哲理。家庭线处理极为出色,温暖纯粹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兄弟情纵贯全片;几经风霜伤痕累累却依旧埙篪相和难以割舍,毋需刻意煽情便能感人至深。结局又是杀猪,主角换作了执刀少年。果然团圆围炉便是幸福的终极奥义,无声胜有声。陈洁瑶导演以犀利的画面感搭配宜兰的美景烘托,构成了一幕精妙生动的人间烟火。
      • 長期耕耘原住民題材的陳潔瑤,在"不一樣的月光、"只要我長大"。於"哈勇家"達到了個人目前的高峰。堪比張作驥全盛時期的"當愛來的時候"。溫暖卻不煽情,有著輕巧幽默。細膩描繪了一個泰雅族家庭在當今社會面臨的困境與重新凝聚。被現代文化(以及漢人文化)所拉扯改變的不只是家庭,還有部落,甚至是價值觀。她拍的並不是常見簡化/二元對比,而是更加複雜的處境。裡面引入"選舉"在原住民部落的探討亦是一大亮點。片中大部分是非職業演員,但調度出上佳的群戲!其中飾演家族重心的祖母(林詹珍妹)與搞笑擔當少年以諾(張祖鈞)尤為搶眼。
      • 原住民(泰雅族)➕家庭➕高山地區(鄉土)題材電影,還是得看彎彎導演,無論是在人類文化學還是電影層面上,本片都值得學習。而且演員竟然都是素人,我完全被他們的表演吸引到了,好希望巴尚能當上鄉長,也希望他們那些好的傳統和信仰不要被遺忘。
      • 主題很散,但是也散的好看,比去年的《聽見歌再唱》更為道地且真實的原住民電影,想起了不久前看的《不丹是教室》,純粹的原住民電影,還是原住民導演才拍的出來。
      • #HKAFF22 动人温情的原住民故事,宜兰风景美如画。从小家看大家,群像鲜活,情感真挚。人生呐就是这样,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所经历的或失去的,残酷现实的一切,以如此平和的方式讲述,温柔一击,直中内心。(导演Q&A上说很多演员都是首次出演,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演员消化故事和角色,能有这般熟络的状态诠释角色确实值得肯定。)
      • @PREMIERE ELEMENTS #hkaff19【7/10】原住民+选举+家庭,基本预定最佳影片了吧。必须夸群像戏做得很不错,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形象都很突出、立体,各有特色,尽管故事讲得有些散乱,但至少将乡长选举与种族、家庭紧密地串连了起来。此外,个人很喜欢导演的某些伏笔与设计,比如阿公一开始爬上屋顶帮忙修建“传统屋”,而“传统屋”最后倒塌的位置正是阿公修建的位置,除了可以理解为导演在映后谈所说的“阿公的愤怒”之外,也可以看作是阿公那一代的传统的消亡。而频繁出现的杀猪场景,以诺从旁观者逐渐变成操刀者,却是一种传承。有消亡,有传承,才最现实,虽然导演在映后谈没有回答那个关于基督教元素的问题,但我想这便是答案吧,当然了,也必须承认目前影片所呈现的内容来看,宗教有关的内容目的性确实不太明确。
      • 只有Ali把头靠在Andy肩膀上时才稍稍喘口气。
      • 入圍🐴六項 (最佳劇情片/ 導演/ 劇本/女配角/新演員/電影歌曲) 整體看下來,偏向規模更大的溫馨'人生劇展'style [大誤]… 聚焦原住民部落,一家人/一族人,不只是在地/外地的衝突…從'小家'到'大家',主要角色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儀式'… 最近真的很流行'跨語言',片中有一段'族語'x'英文'的對話,紐西蘭女婿進入部落 觀念洗禮😂… 整部片很適合作為'外人'瞭解原民文化的文本… 不可否認(也是理所當然的),Tw獎項和補助,越來越強調'在地性'… 對於島上的人們,也在重新思考/定義’我是誰'… ( 看得出盡量'通俗化',但可能片子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侷限[?],且上映同檔遇[黑豹2]… 但會是評審們/原民們喜歡的溫情家庭故事… ( 221031欣欣秀泰試片 & 22🐴影人QA場)
      • ucsd 真实自然 许多细小的切入点中看见一种生活
      • 原住民選舉故事,因為不夠好所以自己出來選,劇本框架確實是入圍劇情長片中看起來最完整且有一點小感動的家庭生活作品。但你的問題在你的整個拍攝條件和品質不到位啊,沒有調出的攝影風格,沒有營造的聲音氛圍,選角上也是有待思考,當然素人演員的部分給過,只是好作品和好劇本的執行之間還是有不少路要走的⋯
      • 整体拍得很不错。就是怀孕以及新西兰女婿突然探访这段很违和(但是有趣好看)。弯弯电影还是让人充满希望。
      • 感動⋯好看
      • 想起黄春明的《鱼》 高山人,平地人,新西兰人 泰雅语,国语,台语,英语,日语 他们都长着一样的脸,一样就这么过着生活
      • 贿选会揭发,帐篷会坍塌,手起刀落下,男人会长大。
      • 非常地道的原住民電影,不論風景抑或風俗都很有在地特色,而生活化的筆觸及雖有衝突而歸攝於溫情的氛圍,又有日式家庭電影的感覺。群戲出色,難以想像當中大部分演員都只是初次演出,導演的指導應記一功。但最後對着火爐的長鏡頭,是在致敬《Call me by your name》嗎?
      • 在香港亚洲电影节看了这部影片。原住民的班底拍原住民的生活,没有凝视和exoticism,就是生活的白描。爷爷(老族长)去世的隐喻、土地划分的矛盾、基层选举的混乱、女儿意外怀孕和不会讲中文的ABC的到访,串成了原住民和华人社会冲突与交融的一条线;而泰雅族语言和中文的混用、喝的烂醉以及父权,又是另一条暗线交叉。义兰楠山总是雾气氤氲,真的很美。
    • 豆瓣 8.1 TMDB 7.17 HD中字
      本日公休
      2023
      剧情片
      台湾

      本日公休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清新動人,就像一杯回甘的茶。導演家的故事,細節自然,搭上一班子好演員,是今年我最喜歡、最推薦的一部台灣電影。小芬姐睽違23年再回到大螢幕,份量絕對,她的一舉一動,都有台灣社會的影子,鎖定金馬影后!導演說,這部電影拍的是「互相」的台灣精神,的確,你在這部電影感受到的溫暖,就是所有台灣囡仔的感情,有點近、有點遠。
      • 给许牙医理发那段,拍出了浓浓的人情味,喜欢这种细水长流的烟火气,平平淡淡,却又无比的温情。
      • 人来人往,今日公休,人生如寄,剪落发丝。
      • 通过在叙事时间上玩花样弥补了故事本身略显单薄的缺点,台词细节都生活化又平实温暖,到府服务一段陆小芬的表演太绝了(她的脸和笑容和演绎完全撑起了整部剧,让这个人物变得极其令人信服)。呵护的何止是每一个人的发型,还有每个老主顾的的灵魂,有匠人精神,有邻里情谊,女儿的离婚和与前夫的move on拍得精巧,特别喜欢为了与为追喜欢的女孩而来剪发的中学生的那段互动,陈柏霖的“环保怪人”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趣味~很踏实,很窝心。
      • 那个不能出现在这里的名字,念真。有念真参与的电影都有最纯正的台湾味。娓娓道来的温情故事,讲述的是人生。找理发师和找伴侣一样,都讲缘分。找到合适的可以一辈子。只要喜欢,二手的又有什么关系?
      • 很喜欢。导演很会讲故事耶。应该喜欢是枝裕和的朋友都会喜欢。演员也演得很好。一个剪刀,一把剃须刀,不变的后脑勺,从黑发到白发,从茂盛到秃,是理发师的一生,也是每个人的人生。喜欢温柔“没用”又帅的前女婿。柏宏的120分服务发型师客串好搞笑。
      • 三星半。整体不错。缺点是后面太长了 有点拖延,其实妈妈回来之后再加一两场戏就够了。主线完了之后再继续煽情而且还是好几幕的煽,太拖了。
      • 看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跟隔阂,从母亲视角面对不省心成年子女的疲惫、孤独和五味陈杂:最谈得来的是大女儿憨厚的前夫、能说上话的是路边偶遇种田的躺平青年……而家人有时不一定能成为朋友(事实是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追不上新的价值没关系,留在旧价值里也好,人生嗖的就过了,东亚的妈妈们要放手一些看开一点给多给自己公休一下。
      • 台湾电影绝对是华语影片里最优秀的部分 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根基贯穿始终让台湾电影流露出自然地厚重感和真实的细腻度 台味儿足 烟火气够 整个观影过程像是窥探楼下理发店老板的一天 也像是真的已经认识她已经一生 谈到台湾电影 似乎没办法讨论导电影的技术层面 台湾电影人的功力 在于意识 在于选题 在于顾左右而言他 在于四两拨千斤 像《孤味》一样 长片也得短片也行 这部戏 一首歌也行一整部戏也行
      • 满怀期待的台湾电影展,极其不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幕片《本日公休》结束就掐字幕,急匆匆的映后,以为“映画台湾”主持人多么专业多么有深度,结果一副自己懂完了的叨逼叨,还不停打断别人说话(尤其《你在我心上》映后)。所谓的交流,更多是自嗨吧,每场交流时间都比表格写的映后时间短9-10分钟,全程就是赶赶赶!《哈勇家》也是直接掐字幕,宁愿等赶电梯的演员,也不放完片尾字幕!你们做这行的,难道不知道片尾也是电影的一部分?雅安好地方,电影也不错,但是,活动差评!
      • 《花路阿珠媽》x《燈火闌珊》的高質版。去了三次台灣都沒去過台中,觀影的時候卻感受不到文化差異,是因為同聲同氣的力量還是導演的功力?香港的新導演看過來,相近的題材,人家能拍出煙火氣,為什麼港產片只剩下鏗鏘集?曾憲寧想要留住舊事物,傅天余卻拍出新與舊的矛盾與共存。理髮店的故事讓我想起羅啟鋭的鞋店。雖然張婉婷幾近身敗名裂,但《燈火闌珊》這個題材落在她手上應該會拍得更精彩吧。哎,又覺得曾憲寧浪費了張艾嘉和任達華。題外話:演員表好可愛哦。
      • 电影并不完美却满是生活本真的样子,过于完美无缺的电影就少了真实和诚恳。情怀饱满又不溢出,是对时光悠悠岁月渐老的不舍和感怀。阿蕊给死去的老顾客理发修容时安静的流着泪,阿蕊最后拿着红包给离异的女婿说一定要幸福哦,这两幕看的我泪如雨下。因为去过这个城市所以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愫引发共鸣,那是恰到好处的人情味蔓延出的生活调味。最后恭喜时隔22年回归影坛的影后陆小芬凭借此片拿下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 看到这样的电影,总让人想起来,看电影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故事比较单薄,拍成四五十分钟的短片可能更合适,给老牙医理发的压轴戏稍显仓促,个人也不太喜欢陆小芬作为全片灵魂人物的表演,但还是想给五颗星。每个人应该都有几处心灵故乡,对我而言,台湾就是其中之一。
      • 疗愈剪发…不着痕迹,写尽人味…「影逅」评分8.6
      • 拍得挺笨的,但有种让人不忍苛责的真诚感,很大程度上也是拜陆小芬的表演所赐,年底的GH提名应该是已经锁了一席。整个剧作其实有点头重脚轻,本该是情绪重头戏的理发那段感觉推进得非常赶,而前面试图用大量闪回来建立人物铺垫却无意中占据了过多篇幅,剪辑点也有点古怪。高潮戏结束后还一直拖着不结束,感觉是不舍得剪掉。大体上感觉是一个《入殓师》的主题,但是放淡了生死的议题,加入了一些亲情化的段落。两星半吧,其实没看到太多新的东西。
      • “人生很多事不能用价格去衡量~”
      • 真好,真好🥲 。果然傅天余导演还是很棒。
      • “直直开,就像人生一样,直直开就顺了。”
      • 今时今日的台湾电影还能看到吴念真大名实在太惊喜,而且发现导演也算是吴导的学生,啊。 是我们这代人无法理解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永久性丢失的人情味。
    • 豆瓣 7.5 IMDB 6.8 HD1280高清粤语中字版
      小伟
      2019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小伟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本届FIRST影展剧情长片最佳。拍着胸脯说是近三年来最好的华语处女作,时空性的完备程度秒杀所有阿彼察邦的拙劣效仿者。每场戏都有充足的信息量和解读空间,创作者有极其清晰的设计和考量,绝没有卖弄符号的心虚,剧作、表演和电影思维三者同时在场。一个在创作生态里越发“寻常”的家庭事件,用三人接力式的视角挖掘出每个成员的精神困境:死亡,青春,乡愁。联想和共情激起的思绪上下翻飞,无法止息。所有长镜头都没有露怯,有着丰富的细节和精准的调度。更不用说令人咋舌的景深镜头,对当下拍摄场景、人物内心乃至城市地貌都有深刻的认识。结尾与开头打通的幽灵视角直接把我看呆了,河濑直美《沙罗双树》的感动再次汹涌而来。自然、流动,让我耳目一新。
      • 谁是追逐太阳的猎日之人,谁是与龟赛跑的阿基里斯,谁是笑话里拿错了病历的家伙,谁是现实中插错了卡的笨蛋。爸我想改变世界,这样的豪言在泡面的热度里融化。老婆快过来一起挤,这样的蜜语在卧铺的床位里蒸发。植入父亲离岛的记忆,在缝纫机边试穿祖母剪裁的黄衬衣,从此去天南海北,都带着你的身形。
      • 不多见的墙内粤语电影,演员都挺棒。非常私人的家庭故事,也拍出了两代人的一些共通境遇,《一鸣》也贡献了最为自然舒适的校园青春戏。另外荒凉村落已然变成新导演超现实想象集中营,这部分如果延续原本的写实主义或许会更好。
      • 现如今已经很少有处女作能让人一身鸡皮疙瘩的惊艳了,这部作品做到了。导演太厉害了,心思温柔又细腻,个性叛逆又沉默,他看见了父母,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老屋,看见了广州这个城市,像每一个经历过高三与家庭伤痛的我们每一个人,静水流深的情感默默汇入到心底,像给我注入了一剂回忆药水,瞬间把我拉扯到自己窘迫、压抑又自由憧憬的青春时光。黑暗的影院里我这个成年人的眼眶悄无声息地湿了,灯亮起前又悄无声息地擦干,感谢这110分钟的私人自我窥视时间,非常妙非常治愈。
      • 7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啊,处女作能这个程度,很不错了。这片首先好在剧作,非常工整,用心的细节也有很多,剧情的构建,关系的推进也都很合理。相较而言,更喜欢前两部分,第三部分开始玩了些虚的,反而有点无趣了。
      • No. 一部非常不好听的电影,也就是说,没有画外的电影,意味着长镜头中的摇镜只能像拖着一团赘肉一样拖着那佯装自然主义的陈词滥调。但你说共鸣?集体记忆?当然有,但这也是我失望的起始点,因为有了共鸣,有了类似的经验,那也就意味着一切只能安安稳稳地抵达终点,别的什么也没有,即便有了第三段那些似梦的场景,但也仅是在梦的视界旁边旋转,并没有真的要入梦的意思。为什么无法入梦?因为不存在逃逸的欲望,没有像片中那个离家的奶奶一样一去不复返的决心(她再也没出现),自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出格举动,看来理想二字确实已经从华语电影的字典里彻底消失了,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过。
      • 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处女长片。年度华语十佳
      • 一上来就绝症,没有试图说教,也不用配乐去煽情,能把生死之类的大词,变成化整为零(ING)的进行时故事——作为处子作电影,已难能可贵。人生温度遽降的广州,似乎没有了全年的躁动暑气,医院、学校和家的不断转移,“似乎不为什么”的老奶奶离家、主人公逃课、年轻人出国,都在寻求解(救)脱(逃)。不足之处,是第三段似梦又遇,太“路边野餐”,感觉在试图去总结和升华。然而,真按照前两部分的节奏行进,也完全没有问题啊。主要角色均由港人演员出任,也是相当少见的、完全粤语为主的local电影了。
      • 听小伟英语口音,他是怎么被加州大学录取的?
      • 3.5 “惊人首作”名副其实,尽管缺陷不少,导演想做的想要的太多,结构也很有问题,不过这些都掩盖不了导演的才华。
      • 导演拥有极为细致缜密的理性思维,在景别构图的平衡、剪辑的精确度、视点的转换节点和运动镜头的速率停顿上都下了大功夫。但此类以极端情境反逼人物状态的电影,文本的咬合一定要足够紧,才能制造出具有强烈代入感的戏剧漩涡。遗憾本片依然存在不少泄气的段落,在情感层层推升的过程中制造出不少阻力,所以直到结尾我们也没能真正看到脱离出事件之外的人物,不论是慕伶、伟明还是一鸣,都差了一口气。Ps:旅馆大风停电那场戏蛮惊艳的。
      • 你要做保安,他要做教导主任,我要开小卖部;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 看完也很想点根烟。ps才发现广州的景挺适合拍电影的hhh
      • 享受这种苦中作乐的幸福感。大陆电影,全程粤语对白,三主演全部来自香港,加分加分!
      • 相当成熟的处女作,也是典型的半自传作者电影,看得出黄梓导演拍出了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三段式既代表三个不同家庭成员的主视角与三种有所变化的风格(由写实到超现实,从手持晃镜到稳定平滑),又呈递出了成长/新生与还乡/逝去的交织历程。基调冷峻克制,哀而不伤,在剪辑、转场(包括三段之间的衔接)、空间调度(自然环境&氛围营造,以及室内与画外空间运用)与视角过渡切换上也很有想法,尤其是主客观视点或不同视点的流畅转换,首尾相衔的幽魂视角运镜及通过电视中录像引入片名或收束全片的设计也十分惊艳。内容上留白和需要观者揣摩解析的地方也不少,对叛逆与压抑的青春及患病者心理的描摹很真实。第三段迷雾缭绕的无人村与停电后的荒凉宾馆足以将我吸入片中。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些符号堆砌问题,如阿基里斯与龟和追日者寓言。(8.3/10)
      • 自然流畅,平实生动,跟拍恰到好处,声音处理饱满,处女作就这么沉稳,难得,更喜欢原名《慕伶,一鸣,伟明》,以三个名字命名,以三个名字进行分段。
      • 竟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荒岛上冬天的海风真的瘆人,但岛上这段的确是全片华彩,拍出了苍凉落魄的美感。导演本人还挺可爱的。|SIFF2020第12场
      • 用一部笨拙的电影,和我们的父亲与青春作别。
      • 粤语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一出声就让人想要把这个故事看下去,而导演的镜头则继续将这种魔力放大。医院走廊长镜头对时空的留白给人惊喜,火车上父子相卧不失为年度温情时刻,最后镜头又如父亲还魂一般堪称点睛之笔。
      • 4.5 从癌症家庭素描到中国式家族志,从一鸣渴望跳脱的青春到伟明的“人生无再少”,三段式的结构所拉开的混杂语境,最终在“无人有魂”的岛屿上,归为一场“天荒地老故人识”的“岸边之旅”。电影的每一处场景、意象、调度,都是在形塑如此扎实的日常感的同时,又在其中找寻临界的、别有洞天的缝隙,轻轻诉说着无声的后悔与叹息。天空海洋山野树林,医院房屋报纸电视,乡野与城市全都落下了“时光之尘”,在巨大的变迁中又有着往昔的幻影——只因为情感是亘久不变的,它被封存在记忆中,又时刻作用于当下。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