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0 IMDB 7.6 第06集
      Immigration Nation
      2020
      纪录片
      美国

      移民国度

      Immigration Nati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他们忘了大多数人当初是如何来到这个国家的。
      • 很有意思的片子,采访相关的执法人员也更让人了解这个“不受待见”的ICE部门。特朗普的上台使遣散范围从犯罪的非法移民扩大到遣送所有违反移民法的人。非法移民碍于自己的非法身份更容易走上犯罪的路。为了谋生他们必须工作,必须开车,但越这么做,越给了扫除他们的理由。“自由是靠爱国者流的血创造的,我为它死没有问题的,但我不能为它活?”被遣送的退伍军人,被铁墙阻挡的家园,流沙上的人生,非法移民,无解的谜团。
      • 1. 川普真傻,小孩父母一起遣返就好了,分開來還被人詬病,小孩留下來以後可申請綠卡,再進一步入籍吧,父母就算被遣返,因小孩在美國,反而更會想法設法回來。『因為他們是非法移民,所以更易犯法』,為了工作無證駕車我可以理解,帶孩子酒駕也是不得已?闖紅燈也是?擁有兒童色情內容也是?用棒球棒、刀搶劫傷人也是?我們合法移民真是爹不疼娘不愛,為了籌25000刀一年的學費,我去打一周60+小時的苦工,老闆喜歡吃豆腐,還是留在那裡,因為工時長利於存錢。每天吃一模一樣毫無營養的東西數年,就為把伙食費控制在每週10刀,有一天想吃肉想到哭出來。讀書時每天在學校自習到至少9點才回家。無論工作還是申請簽證,每件事都爭取早完成,查兩三遍,深怕有一丁點的東西出錯,壓力山大。非法移民都留下來,以後誰交學費、打稅,生孩子就完了
      • 每一集都让我很难过
    • 豆瓣 6.2 TMDB 5.60 第06集
      Cat People
      2021
      纪录片
      美国

      我爱我猫

      Cat Peop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以为会是怎么溺爱猫的一部片子。 结果就是为猫写歌、为猫做3D相册、为流浪猫做绝育人道手术、带着猫去冲浪。 还有开设猫戏团的买卖!总之都是些我不会做的事情。
      • 第四集看不下去了,野外设陷阱抓野猫去绝育和纳粹抓特定种族和精神病患者强制绝育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日本也有不少这类动物“保护团体”,绝育完的猫咪还要剪耳朵,我就想问凭什么啊?就凭你觉得他们数量不能再多了吗?有本事你们去给蟑螂做绝育啊?
      • 看了第一集,第一次给猫咪记录片打这么低的分数,可能因为我个人实在讨厌给猫穿衣服戴帽子吧。第二集更甚,始终认为马戏团应该取缔的我,自然也受不了训练猫咪表演,。后面两集还可以。
      • 爱猫人士必看
      • 短評裡那個抨擊野貓TNR還比喻成NAZI的 請先學習再發言吧
      • 前两集不好看,喜欢相框猫咪和最后的豹猫
      • 本以为是可爱猫猫合集,结果好多动物表演。以爱之名做一些叶公好猫者都看不懂的事情,垃圾。
      • 看完就去了trap king的网站,想给他打钱,想去希腊小岛做三个月的无偿志愿者。
      • 平民层面川普关不掉tiktok的阻力 几分钟弃
      • 补档
      • 我自己就是cat lady,但看了头两集真的cringe. E01的小哥看起来很善良很正能量,但给猫带这么粗的项链确定猫咪不难受吗?E02居然是cat circus show.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动物表演…
      • 观看全程I was like: Awwwwwwwwwwwwww
      • 猫奴片
      • 六集,六个重度喵星人的故事。
      • 看了一点 主要是羡慕为啥人家的猫那么乖…and they r taking over
      • unlike domestic documentary, which focuses on cats life, the one is taking about cats affects regular staff lives.
      •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被wakuneco选中,希望能成为最后一集那样的爸妈
      • 请改为cat influencer谢谢……真正的猫奴,难道不是像我这样一边抠脚一边乐呵呵给主子拍照嘛,哪有个经营ig account的时间
      • 以为是爱猫人的纪录片,结果只是用猫做生意的网红 show,而且还真的拍的不怎么样。
      • You could be white, black, brown, green, purple... If you gonna love the cats, we are on the same team.
    • 豆瓣 7.8 IMDB 7 第05集
      Money
      2021
      欧美剧
      美国

      金钱通解 一

      Mone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非常实用的讲解,不过简而言之一句话: 百分之九十的理财都是骗局。
      • 简单介绍了一些美国的理财相关话题,看完就一个感觉:很多看起来像常识的事情很多人根本没有自由/awareness 去选择,整体趋势上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真是个死循环。
      • 之前看到冥想的短评有人说想打有用,这个vox和netflix合作的记录短片我也想打有用哈哈。不要相信一夜暴富;不要办信用卡,如果一定要办,要自动还款;不要赌博;为了体面的退休生活,好好存钱。
      • 适合大学生看的常识,虽然是常识,不知道的人还是多到超出想象。
      • 要存钱 别赌博 别分期 别想着一夜暴富
      • E1“快速致富”诈骗,E2信用卡,E3学贷(这东西原来是1950年代产生的),E4赌博,E5退休金。
      • 五集反映的问题分别是 1:金融骗局;2:透支信用卡消费;3:助学贷款;4:赌博成瘾;5:退休金。 值得一看的经济常识
      • 推荐
      • 通俗易懂,简单有趣。准确的说是美国金钱解密,像助学贷款,退休这两集就很典型的美国问题。而快速致富,信用卡,赌博这三集讨论的问题则比较普遍,放在非美国的国家看也有参考价值。
      • 聪明人动动小脑子就有很多羊毛耗,而那些羊毛就是笨人提供的。
      • 前两年在教育出版社 去年在一个SaaS搞发卡 看了关于大学贷款和信用卡的两集 只能说纪录片还是保守了
      • 人类天生倾向于信任人、喜欢未知。越穷越嗜赌 住得离赌场越近越容易上瘾。如何优雅退休 是个问题
      • 作为一个保守投资者赚不到钱不出大事应该也不会破产。赌博那一集提到的关于期待(anticipation)给人的快感完美适用于盲盒和线上购物。
      • 还行吧 5集内容还不如看印度人那一本书 学到个新词儿credit card hacker #恢复Netflix!
      • 短小,精炼,但也就浅尝辄止
      • 不错,看到第三第五集,感觉这代人好难。
      • Pyramid scheme, credit card, student loan, gambling, pension and security
      • 共情老去的自己,为ta去存钱
      • 值得反复看,遗憾没有早看。
      • 最后一集,人在退休年龄后有更长时间保持工作能力。很明显退休年龄会推后。而且这篇说是几代同堂作为解决方案。说白了还是利用老年人的劳动力。美国 sst 已经是 6.2% 比中国还多。如果不延长退休年龄,或者降低标准,就只能继续增加强制储蓄方案。这也太不美国了。
    • 豆瓣 9.1 IMDB 7.9 第05集
      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
      2021
      欧美剧
      美国

      转折点:991与反恐战争 一

      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从911开始,到阿富汗撤军的20年,这个片子太好了,强烈推荐。可以引申出的思考非常多,为了预防恐怖袭击,为了国家安全的民意,签署了爱国者法案,监听自己的公民,在海外不需要国会的授权就可以随意使用军事力量,对恐怖份子的嫌犯在关塔那摩使用酷刑,如果美国使用的手段越来越接近想要对抗的东西,放弃了自己引以为傲,曾经恪守的价值观,美国还是美国吗?引申到今年的疫情,同样以公共安全的名义,公权力的扩张,对个人隐私的践踏,在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警惕。至于阿富汗战争的命题就更大了,这是一场根本不知道胜利的目标在哪里的战争,投入了比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更庞大的资金。确实留下的一些东西,比如女性的权利、比如教育,比如医疗,但持续的军事行动,特别是无人机轰炸,对阿富汗平民的伤害也把更多人推向了塔利班,太难了。
      • 关于21世纪前二十年一个维度的总结。99年轰炸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南海风波……按照既定目标,中国世纪初可能就是美国战略第一敌。然而,以「非国家」组织冒出来的恐怖主义,以及背后的伊斯兰世界,大跨步往前一跃,给中国顶了20年……2001年因为911,我兔苟起来,禁了电视剧《抗美援朝》和电影《北纬三十八度》,20年后,三大导演联合的《长津湖》即将国庆档开画……一个轮回。
      • 从二十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的早晨,到帝国坟场夕阳如血的黄昏,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繁杂声音心乱如麻,无数情绪寂静爆炸,几多信仰走向崩塌。 “我们想要强加给他们民主与自由,但我们忽视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本来就不想被改变,所以他们要反抗。” 这部由网飞出品的纪录片《转折点》,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本拉登、塔利班、阿富汗、美国政府等各方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的来路与归途,相当于一次全景式解读中东乱象以及从冷战就开始撕裂的世界格局。沉稳的叙事风格,带出抽丝剥茧式的对历史的展开与呈现,质感不错,推荐观看。 人类之间真的能够完全互相理解吗?或许你心中的答案,就是这个世界的模样。
      • 西方人眼里的自由和幸福对阿富汗人意味着什么?这么多年了我真的没办法不加怀疑的去接受那套价值观… 这部纪录片目前为止唯二的美中不足是:1、一笔带过了本拉登的动机(我认为很值得大聊特聊,毕竟中东局势里推波助澜到他可能的思想变化的事件,都跟美国的全球反恐/石油战略息息相关)2、我感觉导演最后可能觉得要是不给(美国)观众一点点希望和正能量大家能被抑郁死,所以愣是夹塞了那几句“我觉得自己我们这场行动是有意义的blabla”就很…好笑。最后,当我回看到当年的采访对美国民众在双子塔倒塌之后对阿富汗的情绪:愤怒,复仇。就问你们自己在中东国家投炸弹当搅屎棍倾覆一个个城市,他们作何感想,愤怒?复仇?只能说…Karma
      • 美国人最厉害的就是把自己做过的再邪恶的事情都能包装成正面的角度对全世界洗脑 这需要骨子里的不要脸才能做到
      • 20年来最好的911纪录片。详细到过分强大,911后反恐过程系统性拆解回顾。
      • 911后,整个美国参议院,只有一位来自加州的女士,对授予总统境外无限制使用武力的法案投了反对票。她认为:合理的军事行动应当通过国会的讨论再进行批准,而不是任由愤怒裹挟着所有美国人变成战争犯,总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权力,这是美国宪法的根基。除了她以外的所有议员,都高举着复仇的旗帜,放任小布什指挥着坦克一路冲进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 忍着美国中心主义看完5集感觉还没刘怡在忽左忽右一集播客讲得透。
      • 这是一部有意义的纪录片,911事件如今已经过了20年,这一场复仇写下的史篇,像是一场闹剧,到头来美国搭上金钱、人力、时间,回头看塔利班还是那个塔利班,阿富汗依旧要走回过去的老路。战争一直都是当权者的手段,伊拉克到阿富汗,这简直不是愚弄可以自我说服。搞笑的是20年前塔利班如此血腥、不人道且极端的手段,20年后摇身一变回来就被遗忘相信他们能解放阿富汗?到底是人民太愚蠢,还是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
      • 第一个震撼之处是阿富汗士兵说,他打电话回去,想听到家人说想念他,没想到家人说:我很好,正在开party。对于身在美国的家人来说,他就像是去了一场夏令营,没有人看到他经历的生离死别,甚至没有人再记得911。他忽然意识到,他从小所笃信的自由,其实是freedom to pretend。美国人试图带去西方民主,帮助阿富汗建立军队,但当地人平均连小学一年级的文化水平都不到,领了武器就卖了换钱买毒品,随手选了森林色系、在植被覆盖率不足4%的阿富汗根本没有作用的军队迷彩服……整个扶助行动就像一场浪费钱的黑色幽默。但它确实给一部分人带去了文明,也让女性得到尊严。另一部分人看到的是美军驻扎时的不体面,还有在轰炸中被无辜牵连的平民和家属,他们认为美军是侵略者、阿富汗是伪政府,于是加入塔利班。于是社会更加割裂。
      • 心脏不强大根本看不下去。 南塔倒塌的那一刻无语凝噎。烟尘从天而下沿街翻涌,如电影般的世界末日场景在现实中真实呈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有人呼救有人跳楼。接着整个纽约城笼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烟雾中,糊在每个人的脸上手上眼睛上。人们失魂落魄迷茫地乱步,忘记了自己是谁,要去哪里。 在屏幕前看已经是如此震撼,可想而知这个事件会给在现场的人带来多大的心理创伤。
      • 片子是好片子,反思也的确深刻反思了,可是结果呢,美国没有任何改变,世界没有任何改变。911遇难者的悲惨处境并不能磨灭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战争,“自作自受”一语再贴切不过。PS:评论里精神美国人真多,“发动战争并反思的国家,居然比不发动战争的国家要有希望”,真乃逻辑鬼才 @Netlfix
      • 主题清晰 信息量大 提供了很多视角和反思 但作为给9.11二十周年拍的多集纪录片 所做的不应该只是真实影音素材的精妙剪辑以及采访中意识形态的输出 而对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 因为敏感原因避重就轻一带而过甚至不提(比如当时的民航安全漏洞如何让他们大摇大摆无障碍地通过了安检 还有19名劫机中绝大多数都是沙特公民 沙特王室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即使过去那么多年 看到巨塔一瞬间坍塌的画面依然有种末日重现的魔幻和不真实 听着一遍遍言之凿凿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显荒谬 这两年那种“见证历史”的感觉尤其强烈 当初谁也不会想到冷战种下的恶果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了后面发生的一切 而当下我们经历的又会是未来哪一场灾难的起源或是转折点呢
      • 美国遇袭了。美国报复了。美国撤军了。塔利班又回来了。从世贸大楼绝望跳楼的人们,到喀布尔机场抱着美军飞机起落架最终摔死的人们。20年,仿佛走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了起点。
      • 💯 911事件回忆录。 2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从未改变~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然而一场疫情,世界已经进入新格局时代,是更好还是更坏,我们和阿富汗的平民一样,有期待,也有忐忑。
      • “没人再提起911,而它却是我来这里的全部原因”。
      • 9分,摧毁敌人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可惜美国人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都没能迈出第二步。
      • “在行动时,不要成为我们所憎恶的恶人”
      • 911恰好大一开学第七天。美东早上是国内晚上,那时北京高校11点熄灯断电,也不存在智能手机。对床一北京哥们正听收音机,忽然一鼓溜坐起来,说“美国被炸了”。那个年代,美国真是灯塔,外国月亮也真圆,人家确实全方位碾压我们。应当说,那晚男生宿舍都是一片惊呼,美国居然被炸了!大概我们和美国人一样,都一脸懵逼,怎么就被炸了?!20年过去了,世界变得更糟。本拉登是死了,塔利班还活着,恐怖主义遍地开花,病毒肆虐,世界越发保守和分裂。我们甚至都回不到那个大家都觉得有光明未来的2001年。我甚至怀疑,如果现在发生911,会不会国内一片叫好呢?看完其他影评,我只能说,对于觉得911炸的好的人,就拉黑吧。无论美国政府如何,任何针对平民的暴行都不可接受,做人还是有点最基本的人性吧。
      • 我觉得最棒的点可能在于不只是系统性还原了911事件,更多的是披露了之后美军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延伸的《爱国者法案》到现在的影响。虽然美国有诸多不好的问题,但能光明正大站出来承认自己的不足,我觉得这真的很令人羡慕。
    • 豆瓣 8.6 IMDB 7.8 第04集
      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
      2020
      纪录片
      美国

      挑战者号:最后的飞行

      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本片最大的启示在于:无论是哪一种体制,系统性的渎职、欺骗和遮掩都是难以根除的。因为任何一个庞大的机构一旦存在,都会按照它自己的行事逻辑和官僚作风来持续运作。在这一点上,连看似卓尔不群的NASA也不能免俗。换言之,任何一种体系都随时存在失灵的风险。所以,更重要的追问就转换成了:这个体系是否允许那些正直、清醒、敢于挺身对抗权威的个体发出他们不同的声音,揭示出那些丑陋的真相?如果不是在事前,起码也是在事后。这才是衡量一个体系是否拥有自我纠错能力、乃至是否拥有未来的最终标准。而在挑战者号失事的短短两年之后,看着发现号的成员依旧面带微笑、大踏步地走向即将开往发射平台的驳车时,你也没法不赞叹人类的高贵与勇气。即便他们同时又是如此地愚蠢且短视。
      • 这就是美国人,反思后,失败后,一次次站起来,向前走。最感动我的是,一位遇难者家属说“我不能每天醒来后永远消极地过日子,这样逝去的家人会感到难受不理解”
      • 不管看了多少次火箭发射和纪录片,我总还是觉得人类能飞到太空是一种魔法
      • 1)如果有关注这个灾难的话那这个纪录片其实没有什么新鲜事。比如大部分关于调查的内容在费曼的书里都有提及;2)影像的冲击力比文字还是要大一些。尤其是对于遇难者家属的采访。所以这个纪录片的重点可能更多在于整理了这些宇航员的生平,让人看完还是挺唏嘘的。3)三十多年过去了,737max掉了两架346人遇难,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制造商为了节约成本而妥协,瞒报可能存在的危险等等,所以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学会了啥?
      • 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宇航员候选人们跳进冰海,辛苦训练,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飞上太空实现这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谁能想到一切的努力到最后就是去白白送死?挑战者号爆炸的瞬间,群众的神情从激动与欣喜变为惊慌与错愕,原本满怀希望与自豪的人们亲眼看着7个无辜的生命在无边无际天空的巨大爆炸与烟雾中消逝。望着远处解体的航天飞机,不少群众或许还存有半点“侥幸心理”。半晌,扩音机里传出声音“航天飞机已爆炸”,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徒留悲痛的气氛在凝固的空气中萦绕……几乎没有什么比信任危机更可怕,O型圈出现问题、飞机组件故障、极端天气和NASA的自大疏忽终究酿成了大祸,可惜发生过的事都已无法挽回。尽管后来的航天飞机顺利完成了改造并重新投入飞行,但已经留下的伤痛无法被抚平。一切都结束了,一代人狂热的“太空梦”也随之终结
      • 知道结局回看那些充满希望的笑脸, and knowing exactly when they are all going to perish for negligence and arrogance of the bureaucracy.
      • My childhood dream was always to become an astronaut. I knew it wasn’t happening but astronauts, along with astronomers and theoretical physicists, will forever have my deepest respect. True leaders for humankind.
      • 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人类会花费这么大的力气贡献一出这么大的悲剧,那些当时在现场仰头望天的人会不会觉得亲眼见到了Icaros?当年在杂志上第一次读到挑战者号事件就感觉很崩溃,想象着家属们一定会陷入一个特别巨大复杂的漩涡里无法走出来。从影像记录看来,也确实是这样。他们算不算英雄?应该是,英雄不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揭开疮疤的人吗。无论编辑者出于什么立场,留下这么多清晰的影像记录都值得称赞,毕竟再过些年,连亲历者也都不在了。
      • 1.美帝是真的了不起 1981年第一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能飞到太空并成功回收了 我们到了2020年7月才试飞第一艘航天飞机 2.86年这次事故是挑战者号在进行了第N次飞行后迎接的民间明星进入太空 可谓万里挑一 天选之子 那些没选上的爆炸那一刻真可以松口气了 3.爆炸的原因就是固体燃料助推器的结合项圈在低温天气下会被烧断 火焰冲到外面就像飞机绑个大汽油罐 nasa项目管理的一些人事先就知道可能要坏菜 然鹅
      • 运动的间隙看完了,完全是人为问题,ignorance太可怕,不听专家的,想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全篇最窒息一句话silence is deafening
      • 一次失敗的飛行,承載了太多人的餘生。
      • 沒有惡意煽情,但確實心碎了#貨比貨可以扔焚化爐了#
      • 每次看到他们一队人前往发射点前那一张张写满自信兴奋和期待的脸就很想哭
      • netflix这些docu series一会儿一部一会儿一部的 出得也太勤了 关键还都挺好看!
      • 本以为只是另一部记录挑战者号事故原因的片子,看完还是有些惊喜。关注的都是个体,没有宏大叙事,每个平凡人的经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到路上的牺牲确实不可避免,但绝不是理所应当,也不只是碑上的一个名字而已。
      • 很扎实的一部片子,提供了反思历史的一个角度
      • 既探究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将镜头聚焦到整个发射所涉及到的每个个体,既有宏大叙事的震撼,也不缺乏对个体的关注,国内的这些纪录片真该好好学学。以及航天题材真的是百看不厌啊,每次看都极其令人激动,虽然讲的都是差不多的那么几件事。
      • 记录片,推荐
      • 官僚主义害死人,载人航天器,还是交给spaceX这样的商业公司吧
      • We learn from our setbacks and move forward
    • 豆瓣 8.6 TMDB 7.57 第04集
      The Toys That Made Us Season 1
      2017
      考驾照
      美国

      玩具之旅 第一季

      The Toys That Made Us Season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IP摇钱树,玩具产业史。1.星战 2.芭比 3.希曼 4.特种部队 未播5-8:乐高、变形金刚、凯蒂猫、星际迷航。说是纪录片,其实看起来就相当于加长版油土鳖视频,到处抖机灵。80年代真的是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代
      • 那些关于七八十年代游走于流行与亚流行文化之间的描述在我眼里真是太具吸引力了
      • 这部系列纪录片内容考究、节奏明快,第一季的四集包括肯纳(已被孩之宝并购)的星战、孩之宝的G.I.JOE、美泰的芭比和希曼,在世的老板、设计师、律师等历史当事人一脸快乐、不严肃的出境。三大玩具公司能发展起来,兼因认真和机遇,另一方面,玩具行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是天然有福报、有功德的产业。 2018年5月-7月Netflix观剧
      • 这套记录片巨赞,网飞一边花大钱搞各种单口专场一边拍geek纪录片,简直人间天使...
      • 我不是很喜欢纪录片,但这部的形式很好,两季一起看完,星战和变形金刚的代入感最深,其次是乐高和希曼,像星际迷航和特种部队的玩具小时候真没见过,芭比娃娃和kt猫就忽略不说了。玩具的启迪性对于学龄儿童,绝对比任何文化载体都要深,我很惊讶于在二十年前三线城市的小镇上能买到这么多种玩具,当你的仿制水平到底有强啊?不过遗憾的是动画片可以在二十年后标注,但玩具确实找不回来了
      • 第一集就讲肯纳的星球大战玩具,结果乔治卢卡斯拒绝接受采访
      • 每集都信息量十足,这种“感动/正经不过三秒”的风格太逗了哈哈哈,把不同采访人物的对话剪在一起暗暗吐槽,特别有梗!星战真是贯穿始终,存在感超强哈哈哈!
      • Barbie那集很好看 原始形象居然是应召女和嫖客间的传递物 美的本质和性本就不是对立的 女权有时是有那么点不可爱 更像战士
      • 內容豐富,足以作為MBA課程的Case Study...
      • 美国玩具三巨头,美泰、孩之宝、肯纳,其他两家没拿到星战授权很眼红kenner,虽然创造出了两款明星玩具希曼和GIJOE来对抗星战,但是星战的140亿美元的销量还是难以超越。如今kenner早已破产被hasbro收购,想了解kenner玩具神奇之处的快去ebay吧哈哈。
      • 很好的玩具纪录片,虽然迪斯尼烂片导致星战玩具市场崩盘,使那一集现在看来很讽刺。
      • 很有趣,可惜都是美国品牌,当中还出现了个中国山寨货……
      • 解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问,真的是文字资料限于体裁和篇幅很难传达的信息,比如日本潮玩教父级人物岩永光的第一家店叫做Bounty Huner赏金猎人,来源于星战里的赏金猎人Boba Fett,但这个没啥戏份的角色为什么有特殊意义?看完这个纪录片才知道,原来星战当年公开零售的玩具里并没有Boba Fett,是小粉丝们参与某次邮寄订购才能获得的赠品,而且发布时这个人物都还没有在电影里出场……为什么没有零售呢?因为身上有个可以发射的小火箭,有安全风险,而这个小机关正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玩法。妈耶,各种幕后故事,太过瘾了!
      • love toys,just love them so much
      • 挖掘玩具公司和玩具开发的历史:星战、芭比、希曼、特种部队,特别是e4的GIJoe实在是令人怀念。
      • 看了星战、乐高、芭比和Hello Kitty,非常有趣,旁白像个嘴贱青少年哈哈哈哈。做玩具的大人有永不磨灭的童心。
      • voiceover太讨厌啦,但剪辑真的很可以。对creative business有帮助
      • 除了情懷夢想之外還有趨向現實的金錢遊戲,另外有著有趣的剪接
      • 第一集星战玩具就看哭 成年人买玩具真的是弥补童年信仰氪金 剪辑旁白都贱言贱语哈哈哈哈哈哈
      • 没想到Netflix的纪录片这么欢脱,第一季四种玩具:特种部队、芭比、希曼、星球大战,主题是玩具史,其实也是设计史、营销史、流行文化史。比如越战时的反战情绪让人们对士兵玩具兴趣消退,于是将特种部队改成冒险向;芭比和女权相伴发展,拥有了更多职业和个性,最逗的是直男设计师设计的一款旋转手臂调整胸部大小的芭比(说是让青春期的女生感受发育过程,果然销量不好)。玩具的主创们都特逗,好多主意都是一拍脑袋定下,谈判时blabla,完了私下一问“什么时候想出的”,“just now”hhh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