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9.4 IMDB 7.9 HD中字
      The Alpinist
      2021
      纪录片
      美国

      登山家

      The Alpinis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理想主义、最纯粹的独攀者。他甚至不愿意有人去跟拍他的独攀过程,因为那样的话整个登山体验就会完全不同。他独攀岩石、雪墙甚至垂挂的冰瀑,假以时日他可以成为Alex Honnold和Ueli Steck的结合体,不过这一切最终只能停留在“如果”。外人可以不理解他的“疯狂”,但对他来说,这是最完美的艺术,是最极致的自由。
      • 本是看极限运动的纪录片,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竟是一部很“禅”的电影。年轻时追逐致幻剂中的世界,后来从攀登中找到了更健康且更纯粹的方式去接近那个世界。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这趟旅程,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通过这些经历“觉知”着当下生命中的一切。很有触动的几个点:成就不会改变你,而那些艰难攀登的旅程会留下印迹并塑造你;攀登前最后一顿饭有什么吃什么,因为那可能是你生命里最后一餐;Marc在攀登前吃着蛋糕珍惜的样子;攀登过后会更珍惜生活中的一切,那种对世界充满爱的感觉会持续很多天,因为nothing in our lives should be taken for granted. 最后觉得感慨的是他们俩找到了彼此,在我看来比alex要幸运得多,因为可以真正地互相理解,并一起经历、一起冒险、一起感恩。
      • “每一次攀爬都是山给予的怜悯”
      • 震撼人心的不只是片中那些摄人心魄的雪山,更是攀登者纯粹而极致的理想主义。Marc的生命像流星一样短暂而绚烂。
      • 喜欢危险的运动并不是喜欢肾上腺飙升心跳加速的感觉,是喜欢那种完全专注自我从而进入心流所有东西都被无限放大的时刻
      • Success makes no difference to life. It is a journey where we face challenges and solve problems. We celebrate, for Marc's fated but fulfilled life. 纯粹又极致,背景音乐响起《圣母颂》的时候我就开始哭了,好多年没在电影院哭过了。
      • 有种说不出的感受,本来的预期是当作一部普通的极限运动电影来看的,前面大部分时间也是这么觉得的,Marc-Andre Leclerc是个非常极致的人,有摄影机跟着就不是真的solo了,而且他所有的free solo路线都是on site的,就是从来没有走过,上去才知道是什么情况的。当年觉得Alex free solo El Capitan已经够牛逼了,但他还是挂着绳子在Nose上来来回回研究了无数次才敢上去的。我以为这片子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最后十五分钟会是这么个结局,Marc出事的时间早于我开始关心攀岩这项活动的时间,而且我这次也没提前做功课,想说通过电影来认识这个人也不错,于是在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惊呆在电影院里说不出话来。只能说Marc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够了吧。
      • 相比于几年前大火的《Free Solo》,这一部没有把过多的笔墨放在攀登本身上,而是更多的展现Marc作为Alpinist的生活方式和近乎极致的登山理念。甚至最后Torre Egger冬季free solo首攀的壮举,都只是用示意图和随身摄影简单的展现。Marc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悲伤的,反倒有一丝浪漫主义色彩,这可能和阿式攀登的本质有关系吧。Alpinist们穷其一生,永远在挑战的路上,表面上是对速度和装备的极致追求,实则是对人类自由的终极向往。
      • 攀冰比攀岩更危险也更刺激,嬉皮的野外攀岩登山生活看起来自由又美好。但几部攀岩登山电影下来boys club的气氛却让我难受。Marc有着和Alex几乎一样的profile,生而不同,不容于主流,看起来尴尬却纯粹,最终在岩壁上找到自由,像许多白人怪男孩一样,拓展了人类体验的边界。但女人们在这样的故事里只有母亲和女友的角色,即使那个女友也攀岩。我需要女攀岩者的故事。最后RIP Marc。
      • everybody dies, but he lived... 看到爬egger那段想起来之前看户外探险写人爬torre的历史,想起torre最后被david lama爬了,而后来david在19年的一场雪崩中死在了落基山脉里。当时我就想,marc-andre还活得好好的在拍纪录片,将来不知道会不会爬一些没那么危险的东西,看他solo水平这么高,过两年说不定还会在新闻里看到他。没想到啊没想到,他居然比david lama去得还早。无情的雪,a clean death. 他的女朋友也真的很棒,这么美的爱情,几乎都让人不觉得是一个悲剧了。他的妈妈说得很对,这短短25年是值得感激的、美丽的25年。
      • 看到他的结局长舒了一口气,他抛弃一切枷锁把登山当作生活方式,在生命中享受了足够多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大自然也在合理概率内给了他足够多挑战自然的机会。他生来融入社会就有一定困难,他没有强迫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也丝毫不在意为他人带来任何价值。只能说他的选择对的起自己,对爱他的家人和女友都多有辜负。不觉得他有多神奇或者令人敬重,因为他的大脑首先就跟一般人不一样,很多关于责任感和理智考虑危险、权衡利弊的区域可能被抑制住了,所以能不在意生命、不在意将来、如此莽撞地从事一件事这么多年。电影拍的比《free solo》要生动,他的女友也是非常适合他,太难得了
      • 有些人生命短暂,却灿烂如流星。Alex说的很好,外界对极限运动评价总是很两极:成了就是天才,失手了就是傻瓜,而这天才和傻瓜往往是同一个人。登山题材纪录片看了一些,悲剧结尾的倒这一个,但这可能才是常态。Alex跟这位比起来真的是稳打稳扎了,Mark-Andrea是真Free spirit
      • 最好的Eulogy,最充实的人生。
      • 顺着Alex Honnold的影人页看到这片子,看着看着知道了为什么今天才看到这小伙子的事迹。。。顺便纯属个人好恶,Marc女朋友Brette观感比Alex的妻子好太多。。。。
      • 真的是不疯魔不成活 climb on the ephemeral medium of ice and snow… 一个活在自己时代的人 human nature总让人惊叹
      • 并非只是征服和挑战不可能,也同样将这项运动描绘为一个更美丽与释放自我的活动;他不仅仅进行攀登,也同样完成场勇敢、不畏首于任何后果的对话。《徒手攀岩》的两年后,Alex Honnold变得更加熟悉于出镜和亮相了;在这里作为引言人的身份出镜,有种鼓励大家将视角看向Marc的故事的设计。也因为它与《徒》是并不相同的走向,所以增加一份唏嘘;最后也在激动人心之外,揭示了它的危险与暗面。
      • 独自置身于山崖,拥有绝对自由与控制,生活变得难以置信的简单。这部片子太美了
      • 在我看来搞alpine solo就基本注定了寿命只剩十年,相比之下rock solo的危险可控性真的是高很多了。只是好可惜他还那么年轻。印象最深的是他扔掉手机说走就走,仿佛是蓄谋已久要甩掉摄影团队,每次进山前都认真吃完最后一顿饭,“你不知道你还能不能回来”。有一次真的就没再回来,留下一张登顶的照片和一些anchor,就消失在了山里。很多人大概都想过成为这样的人,可只有他真的成为了这样的人。
      • 观影途中哭了好几次。旁白过多结构略乱,如果只拍到marc登顶,也许我会说这是一个普通的纪录片,让我记住的点只有marc是ice free solo第一人。但这个结局改变了一切,深深撼动了我。生活本身比所有影视文学更戏剧化,marc遇难的意外让故事完整过头,极致绚烂后伴随的永远是陨落。marc说当镜头追随时,solo就不是真的solo,所以他拒绝跟拍。“The ultra freedom is solo”,Bret给予Marc最大理解,留空间让他独攀。无法享受孤独,就不配成为真正的攀登者,攀登说到底是自己一个人的事,灵魂和山的禅意对话。攀登时面对群峰,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攀登者只是选择了冒险的生活方式,但依然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如果没看free solo,我不会如此深刻地为marc而感动。走好
      • The ultimate freedom is being solo. (09/07标记了已看的都是坐在同一场里吧,这感觉还蛮奇妙的)
    • 豆瓣 8.6 IMDB 8.1 HD1280高清中字版
      Seaspiracy
      2021
      纪录片
      美国

      渔业阴谋

      Seaspirac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从 Cove 开始,又采访了 Ric O'Barry,但最终延申至全球捕鱼业而不是局限在某个国家某个人某个组织,还是非常有眼光的。至于说他们说得对不对,其实有个很简单得鉴别法:我说你错了,如果你没错,你一定会反驳我,而不是让我滚:)
      • 很颠覆我个人认知的纪录片,人类还是灭绝好了
      • 虽然主观和偏颇到不大能当纪录片来看,但起码前2/3还时不时能抛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到最后该点题时居然落脚到了“你知道动物都是能感知到痛苦和恐惧的所以全世界人都应该吃素”上我也是艹了。另外吐槽下导演全程的提问都和大一新生一样幼稚,面对一个牵扯到几百万份饭碗、几千亿的利润、数不清的利益群体的产业,动辄一张口就是“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劝世人别再吃鱼呢?” Like WTF????
      • 好瘋喔人類,其實大家現在應該都常態性地覺得大家一起去死一死好了吧
      • 看片子的时候正好在吃鱼,想把自己剁了。人类要不干脆就灭绝算了然后放大自然自己慢慢恢复平衡。
      • 纺织行业近年来常常提及由「渔网」制成的再生面料,还在想哪有那么多渔网可以循环使用,纪录片中给出的比例是 46%,46% 的海洋垃圾来自于渔网渔具,而不是文宣中经常出现的塑料吸管,塑料吸管只占所有塑料废品的 0.03%。为什么海洋组织和协会的网站没有人提及渔网渔具呢,这背后又夹杂着复杂的商业利益,就像那些认证的标签,发的标签越多,机构的收益也就越多。工业捕捞对海洋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参与才众,大多数国家都脱不了干系。更不用说,奴役劳工的问题。最黑暗在于政府、执法机构也是参与者。层层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有解决方案的。
      • 小成本片子,思路有点飘忽,但里面提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点【46%的海洋垃圾都是渔业的副产物,渔网和捕捞用具,所以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才更大,而不是网络上赚点击率的什么塑料袋和塑料吸管】
      • 非常好,填补了一些新认知。。。的确值得考虑合理健康地减少肉类摄入。。。还是有意义的。。。
      • ⭐️⭐️⭐️⭐️⭐️⭐️⭐️⭐️⭐️⭐️ 如果说有哪项运动影响改变了世界观,对我而言就是潜水。如果你问我潜水和其他运动的区别是什么。对我而言其他运动是关于专注你自己,而潜水是关于忘记你自己。作为来自另一个世界渺小的造访者,那些ego那些自我实现全部抛诸脑后。我希望他们的家园,之前和之后一样好。我希望有我的世界,比之前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十星纪录片。这个时代已经忘记了Journalismus的存在价值是层层剥开事实真相,不被胁迫,不被收买。 还有,不吃鱼了。
      • 能不吃鱼就不吃鱼
      • 我觉得这个是真的有点阴谋论,第一个屠杀海豚的镜头,下一个场景转向日本的tuna捕捞码头,然后narrator提出一个神逻辑:渔民和海豚是竞争关系?WTF?你要是说人们把海豚肉假扮成其他肉来卖可信度都高一点....然后就是老生常谈的亚洲饮食祸害论,啊哈哈哈哈哈哈。真的,以后人类毁灭了肯定是亚洲人的错,这个锅亚洲人背定了。西方舆论的胜利
      • “可持续”的 discourse 在欧美已进行了十几年,这部影片把这个充满漂绿色彩的词推向风口浪尖。当代的“可持续”屈膝于资本主义的逻辑,这种逻辑的本质就是层层剥削。它让人类一出生就只能扮演剥削和被剥削者两种角色。你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了解得越多越会发现 ethical consumption (道德消费)在这个世代根本不可能。虽然片子里许多信息在开始食素之后都有一定的了解,但看到现实的画面依然还是会气愤不已。Go vegan,尤其是生活在物质丰富地区的人:你要么直接参与对生灵的剥削,要么就是不参与,没有中间选项。
      • 前面不错,最后让我吃植物鱼?滚!
      • 迟来的必修课,再也不吃鱼了
      • 震惊不足以形容听闻纪录片中列举的无数海洋渔业之中残酷事实、商业巨头和公益组织们、国家政府试图掩饰真相所说的谎言时我的反应。环境保护爱好者必看的片子。
      • Eye opening.原来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大部分来自于丢弃的渔具,而不是吸管。而发持续渔业证明的公益组织是由渔业零售商发起成立的, 80%收入来自于卖认证。
      • 看完了非常难过。因为喜欢海豚,我一直在给海洋机构捐钱;为了减少海洋污染,我减少使用塑料餐具,出门带布袋,连吸管都换成铁的了。然而纪录片告诉我,海洋里的塑料垃圾50%都来自渔网,人类的商业捕捞活动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所以我准备少吃鱼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ps,人类真是地球之癌,我是不准备繁衍后代了,早点绝种吧,还地球一个清静。
      • 关于海洋生态问题的总目录,每一个单独的话题拿出来都是庞大而沉重的。如果要拯救海洋,大概首先是禁渔禁捕(长江已经禁渔了,捕杀陆地野生动物已经是违法行为了),其次是养殖(尽量养殖生物链底端的物种,不要养殖顶级捕猎者,畜牧养殖就是这样)。不过这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人类不灭、天理不容。7
      • 震惊于海洋塑料废物的大头竟是来自废弃的渔网和绳索,片尾的话很触动我most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ings that bring about change in human civilization start with someone.Some one.And no one can do everything but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
      • 观影经验极度不适。极其white supremacy的镜头和叙述,无处不在塑造自己冒着生命风险调查拍摄(实际上并没有)、能聪明质问哑口无言的环保组织(实际上并不是)的白人英雄的角色。但实际上,这部片子极度缺乏同理心,也没有任何意图了解背后真正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但凡有一点经验的媒体从业者都能看出几个受访对象的话语受到了多大程度的剪辑和扭曲,而导演问出的问题,简单粗暴,但却在这种剪辑下如此轻易地抹杀了那些真正在做实事的人的一切努力。这部片子自大、无知、甚至带着歧视,可悲的是,那些夸大、不严谨的数据,那些极富煽动性的剪辑和言辞,才让这个题材引起了一点注意,而那些真正重要的呼吁却少有人问津。只是不知道这种注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豆瓣 7.4 IMDB 6.9 HD
      The River Runner
      2021
      纪录片
      美国

      逆流者

      The River Runn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一部讲皮划艇的片子,好久没看户外纪录片了,还担心说会不会拍得跟山地速降一样只关注惊险和征服,没想到讲的是Scott的挣扎和抗争,结合自己的皮划艇探险生涯,有些部分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些过往,颇为感慨
      • 自己玩过这项运动,但危险系数可能也就是1/10。我不断的在河里打转,不知道怎么paddle,或者是错过了点paddle,在石头里陷着出不来。coach 就一直在念,远远的念,近近的念。直到我哭。 运动永远不是仅仅关于征服多少自然,自己的内心才是路上最大修行的一部分。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使绊子,心理上不承认自己,惧怕错误,这些都在成年世界里昭然若现。只不过小时候的我没有一个人跟在我旁边看着我哭,然后告诉我,这些都是自然的心理历程,没关系。
      • 被开头汹涌奔腾的激流震撼到,但片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精彩
      • 热爱是纯粹 / 我们都错过了九十年代初的中亚
      • 没有梦想就没有生活
      • 很精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是太渺小了。
      • 电影中的勇者并非逆流而上,而是顺着激流在奔跑。他们驾驭着独木舟,在世界上最湍急的河流上漂流。影片中的主角,年近半百,脑有肿瘤,却完成了对发源于青藏高原冈波齐仁山四条河流征服。影片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群峰众壑之间的急流,汹涌澎湃,奔腾不息,人在其间显得如此的渺小。
      • 凑数
      • 一个ego很大的人,在面对自然博大与生命无常之时,终于承认自己的渺小与无助,学会谦卑与生命相处的故事。主角的个人变化在我不是太具有感染力,感兴趣的是那些河流,生机勃勃又蕴藏无限的河流。人在河中漂流翻滚的镜头真是令我沉迷。感觉这片子如果重点放在讲漂流,而非讲“人”上,会更好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主角都有《徒手攀岩》中的那般有感染力。
      • 纪录片是了解的窗口,非常直观的展现。记得多年前在希腊北部的密林里堪比drifting的kayaking,那段记忆依旧美好。户外和运动总能激起自己对生活的再次思考与憧憬。why are you still laying on the couch?
      • (豆瓣真空期补标9月末-12月)
      • 不错
      • 50th。讲激流勇进,叙事却是一潭死水。
      • the world breaks everyone, and afterwards some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 海明威 | 看完片意识到最惊险也是最伟大的旅程永远是mentally or spiritually的
      • 都不记得具体发生什么了,好像就是漂流天才,但是自负又纵欲,得了脑瘤,頽了一段时间,又重头学习漂流。这个人物好像没啥亮点,不如Tommy Caldwell那么温柔又坚韧,也没有Alex Honnold那双大大的小鹿眼睛。而且虽然他是第一个完成四个河流的,但是最后一个我看还挺多人完成的啊,好像也没有那么罕见(狗头
      • 最精彩的是开头引用的名人名言,画面调色不错,其他的都太一般了。12分钟弃剧
      • 7.0/10,PG。老胶片拍的那些,上个世纪的生活片段,让我感觉有趣又新鲜,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且能安稳体面的生活。 看优秀人的真实故事,真的很打动人。客观描述人生的困境,看完真的会感叹世界的广博和可能性的多样化。 喜欢独木舟就用别人上大学的时间来全职玩独木舟,生了两个孩子也依旧可以读大学。加上看到影片里的大江大河,有时候想想自己也别那么焦虑
      • 对不确定的追求,对危险的渴望,对自我的挑战,这些是来自血液的。片子整个不如freesolo,导演水平有限。
      • 艹 不敢说自己喜欢玩皮划艇了,光看都吓到腿软
      • 惊心动魄的20年征程
    • 豆瓣 8.7 IMDB 7.5 HD
      Found
      2021
      纪录片
      美国

      找寻

      Foun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太多感慨,国人被党玩弄的都是生命,历史眼见着重演,多生的英雄母亲,超生的游击队,无数被杀死遗弃的婴儿,迅急开放的二胎三胎,都建立在不尊重生命,人只是他们的生产工具,需要时就倡导,不需要时就扼杀。三个幸运的女孩在爱中长大,只想找到亲生父母,让自己生命更完整,更众多在国内被领养的幸运女孩们,不知道会如何选择,更多样更复杂吧
      • 生不生,什么时候生,生几个,that's all my freedom
      • 想想现在的“三胎”,有些事真是ridiculous
      • 有15万中国人被收养,几乎都是女孩。
      • 这个题材我愿意给10星。 采访李阿姨时候,她不识字,因为那时候穷,很早就辍学了。她说“现在生活好多了,还能把剩菜扔掉” 心酸,跨越10几年寻根又和孤儿院那些照顾她们的人团聚,老了,看不得这些东西,祝福这仨小只,和开头那15万,虽然真实数字可能远大于这些,希望世界美好,阖家团圆。
      • 其实还略过太多背后的惨痛了,但即便稍微展示了那么一下,我也已经难过流泪得要死。那些黑魔法制定者什么时候能够被追溯清算报应。
      • 歷史的小段落到每個人身上是一輩子的苦澀。
      • 为什么被外国人收养、健康长大的中国弃婴要“寻根”?如果不带入亚裔在美国的处境很难理解这个问题。在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居民都是白人的美国小镇,你的肤色种族和你被抛弃的历史始终缠绕在一起,你甚至因此被霸凌。这种暴力会不断push你去想“我是谁”这个对别人而言根本不用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小镇里唯一的亚裔,你甚至也无法和亲近的白人朋友诉说这种痛苦。答案唯有回到那个你被遗弃的地方才能找到。另外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的是,它不仅是关于三个弃婴的故事,还有领养者、帮助寻亲者、曾经照料者的故事,虽然有些只是几笔带过,但足以窥见她们人生里那些关于“性别”的创痛。
      • 看完了 内心复杂 可能要平复一下才能写影评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 因为太理解双方的痛苦点 所以看的时候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个故事可以很粗暴地甚至政治化地被概括成美国白人对abandoned Chinese girl aka one child policy牺牲品的救赎 但是这不是true story 最后看了下导演是白人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视角也非常美国化 但是渐渐地会有更多integration 所以也像是一个西方视角试图去理解这件事 事到如今地球人和地球人之间的感情connection 通过个人的travel和individual direct communication 就能实现 幸运地一些误会也能得到解决 祝好
      • 一個是one child policy,一個是重男輕女,再加一個貧困,你說不清到底是哪股單獨的力量能把事情推向這裏,15萬中國人被收養,幾乎都是女孩。 配合如今的三胎政策,真是諷刺。
      • 三个女孩在领养前都遇到了用心照料她们的保姆,都拥有了温馨负责的领养家庭,不识字的李阿姨,把Lily带回家照顾的杨阿姨,叫Lily“面包”的老奶奶,为了照顾孩子去上医学院的福利院院长,Lily的养母…成年女性对弃养女婴的关爱,再次感受到了女性互助。
      • 看哭好多次,尤其三個女孩子第一次來到中國,走上街頭那一段,一度大哭。劉好說,她覺得自己和這些女孩子有共鳴,因為她們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我也有,我站到鏡子前打量自己,覺得自己甚至與她們有著相似的外貌,來自廣東的、可能帶著點客家血統的外貌。看之前我認為她們不需要尋找親生父母,片子讓我理解了她們尋找的意義,也讓我明白,這些拋棄孩子的父母也有另一個形象。(題外話,我館的家譜館怎麼沒這功能?)
      • 典型的重男轻女下的事件,别硬往计划生育上扯,寻亲可以,寻完了就回吧,大可不必,不值!
      • 原来生来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是一种blessing,我现在和以后都将永远痛恨“吃人”的政策,因为我忘不了一张张流泪的面孔,太多个体要背负起本不属于自己的命运,以及得到纯粹的爱是多么地幸运,无关血缘和亲情。
      • 被告知DNA不匹配,父亲面无表情,母亲一脸茫然,继而泪奔……真实又绝望
      • 一种政策你永远不能否认它在宏观上的作用,但在某些人的身上,你可以看见伤痕、看见破碎,“找寻”是她们、也是他们做出的巨大努力,她们在自我治愈,这令我很感动。|最后一幕的希望,既心碎又欣慰。
      • 明暗婊了整整93分钟一胎政策,妈的,终于在51分钟时刘好绷不住了,说她爸爸曾因为她不是男孩儿想跟她妈妈离婚!妈的,就是重男轻女、遗弃亲生女儿,一个个全把责任赖在一胎政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整得自己好无辜啊!真行啊!脱身之术是让有些人玩得明明白白!怎么不说你要不重男轻女,你要去做男性结扎,还会遗弃孩子吗?!然后又说得Lily、Sadie、Chloe好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一样!Lily的妈妈虽然单身收养,但是一个大家庭,也给她做手术了,她舅舅也来参加她的父亲日主题活动了。Sadie父母虽然离婚,但她父亲也没有放手不管,她有两个圣诞节日、两个生日。Chloe虽然从小在犹太学校学习,但后来她的父母尊重她想学中文的资源,她开始学中文了!还有寻亲之旅这都是要花钱的,她们的父母也都支持了!只有三个阿姨是好人
      • 他们当年是真的被迫还是主动放弃…… 我不知道
      • 女性承载了太多苦难和创伤。
      • 这个寻,更多时候是寻找自己。题材实在是让人泪目,其实抛弃孩子是双方的伤害,对于遗弃的婴儿是成长的伤害,而对于抛弃孩子的父母是内心的伤痛。“计划生育”这四个字,拆散了多少家庭,遗失了多少儿童,丢掉了多少人性!
    • 豆瓣 9.2 IMDB 7.7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Meru
      2015
      动作片
      美国

      攀登梅鲁峰

      Mer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15年能排到前十的好电影,jimmy美籍华人登山和摄影界的大牛,拍摄水平和品位非常棒非常有天赋。片尾曲大赞。三个登山伙伴,年纪大的传奇人物两个伙伴都死了,和遗孀在一起了;稍弱的滑雪摔破头居然复建完再次攀登;男主答应妈妈不死在她前面,母亲死后更有勇气。二次攀登最后太恐怖了,景色超美
      • 本次电影节最惊喜的遇见。攀岩者每一刻每一步都是生与死的抉择,面对群星之下雪山环抱,对自然怀有最深的敬意,仍执意赌上性命坚韧不拔。这部纪录片有个人化的故事还是其中一位攀登者所拍,感觉更真实更有感情,所以我喜欢这部甚于《珠峰》
      • 值得点6颗星星的影片,即便在离顶仅仅一个冲刺的距离时候的下撤,无疑是最理智的行为,厚积而薄发。美丽的山,雪,人......
      • 电影本身中规中矩,故事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你认为无意义的东西,它就是无意义的。而别人眼中无意义的东西,你觉得有意义,那它便是整个世界。
    • 豆瓣 9.3 IMDB 8.1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The Dawn Wall
      2017
      纪录片
      美国/奥地利

      黎明墙

      The Dawn Wal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虽然主角是Tommy Caldwell,但全片最让我震撼到落泪的还是看Kevin一次次冲击Pitch 15最终成功的那一幕!
      • 与刚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徒手攀岩》放在一起看非常有意思,后者中一直陪着Alex Honnold训练的便是本片男主Tommy Caldwell,而两部纪录片中的徒手攀岩爱好者们征服的都是同一块岩石——酋长巨石(El Capitan)。两部电影相比较而言,《黎明墙》更多地展现了Tommy的成长经历、家庭变故与心路历程,而《徒手攀岩》在挖掘Alex的个人魅力上做到了极致。我们无须比较二人谁更伟大,抑或比较谁的挑战更困难,因为无论是《徒手攀岩》的后二十分钟,还是本片中Tommy坚持要和搭档一同登顶的决定,都足够令观众感到震撼,他们是都是追求极限的无畏者。
      • 最搞笑的是恐怖分子居然没死。。。。。。
      • 百度了很多,明白了这部和徒手攀岩的区别:1.这部的线路最长;2.这条线路没有完全利用岩峰;3.这条线路是tommy自己挖掘。另外tommy和alex联手于2018年创造了nose线路的速度攀岩世界纪录—2h10m
      • Tommy 一笑起来,叫人毫无抵御力。
      • 比起“Free Solo”来也毫不逊色。至于观影时的情绪波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大自然,来自人性的挑战真是一点也不简单啊。
      • 看到屏住呼吸,看到泪水涟涟,看到忍俊不禁。有梦想的人们实在太可敬可爱了。
      • 你的影子是弓 你以自己拉响自己
      • 攀爬即人生。目前看过最棒的攀岩大电影,从头哭到尾。我也不知道打动人心的是什么,可能是Tommy年复一年执着地研究路线,打磨每一处细节;可能是Kevin面对最难的一段,失败、气馁却不曾磨灭斗志,最终成功磕过;可能是他们生活中遭遇的普通人也会经历的磨难;也可能只是一句“I just want to be with you”。攀岩是一项平常带给人的苦痛、焦虑和失望远远多于成功的喜悦的运动,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完成目标那一刻的存在感如此真实。
      • 看完《徒手攀岩》回看这部这部兄弟篇,更觉的亚历克斯是命中注定的天子骄子,而汤姆则是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先驱。
      • 珍贵的是,一直有他们从小到大的录像。
      • 徒手攀登优胜美地的El Capitan,很详细的介绍反复冲击pitch10一段;影片后有介绍拍片的艰辛,有力量、真实的纪录片背后要付出超人的努力
      • 和《Free solo》主人公比起来多了许多许多人情味儿和人世间苦难经历的tommy真是好可爱啊。他的一切遭遇竟然让他选择扔掉(?)手机等待kevin克服第十五节,这样的情谊很动人。人类可以是可爱的生物,在不一心想着去追名逐利坑蒙拐骗的时候。
      • 虽然没有 free solo 来的精巧,但前半程直到俩人卡在 15 绳之前还看得挺紧张的。就像真是生活一样,15 绳的徘徊反复让人挫败感太强。而且应该是我外行的无知偏见,觉得有绳辅助跟《free solo》的精心策划但背水一战和《Meru》的挑战极限搏斗自然的壮丽比起来有点游戏里 S&L 大法通关的感觉。当然也是极难的挑战极限,但在我这种无知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看客眼中总觉得没有前两者纯粹。
      •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Tommy在base camp里面吞吞吐吐地说I don’t want to do this without you, 实在是太可爱了。经历了这么多的Tommy说出,我不想一个人完成这个,实在是太寂寞了。他的顽强和脆弱令人着迷。如果说Alex Honnald是神,是要探索人类极限一往直前的pioneer,那Tommy就是我们,希望收获陪伴理解和个人成就,怀着极大的对生的爱意和渴望去平衡这两者
      • 电影的各方面都比徒手攀岩要好,虽然事件本身无法比较高下。黎明墙的厉害之处是把故事拍得跌宕起伏没有尿点,连贯流畅,当然故事本身也是十分传奇了,Tommy和Kevin在意志力上都值得人尊敬。
      • 自幼个子不高性格内向,还断了一根手指的Tommy,想不到成功挑战黎明墙世界纪录了。影片以攀爬黎明墙进程为主线,采访Tommy及他的搭档及身边朋友,有序展现浓缩全程;黎明墙的航拍风景超美且不说,挑战者的意志与精神在画面中也能感受到。PS:敢于在世人面前承认杀人行为实属不易。
      • 那些专注于挑战自我的人总是让我激动,尤其当这种挑战带有某种内在的悲剧性的时候。黎明墙,整个故事由极限运动、科学和神话叙事凝聚而成,五星推荐。
      • 以前也许我也会问 "Why",现在只懂得欣赏那种纯粹。PS,幕后花絮好有趣,还得一个 camera man 来拍摄在拍摄的 camera man。。。
      • 恐怖分子没死是最大彩蛋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