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国王制造者 The Kingmaker (2019)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8 IMDB 7.0 正片
      Putin's Witnesses
      2018
      纪录片
      俄罗斯

      普京的见证

      Putin's Witness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1、普京胜选之夜,叶利钦致电祝贺,普京不在,身边的人说稍后回电。叶利钦等了一个半小时,最终没有等到回电,只能悻悻地去睡觉了。人间有冷暖,而政治,从来都是人走茶凉,只有冷,没有暖。2、叶利钦对拍摄者说,普京当选,会保障新闻自由的,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3、普京的第一个竞选团队,除梅德韦杰夫外,几乎不是变成反对党,就是被撤职,连他的妻子也选择了离婚。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孤家寡人才能够掌握绝对权力。4、普京改国歌等,重现威权,也从未向提拔他的叶利钦咨询。
      • 每一个日后的独裁者刚开始都以自由,博爱,平等,为广大平民发声和战斗的伟岸形象呈现,和自己亲密的战友并肩,仿佛光明的未来指日可待。 然后用余生来践踏承诺,践行自己,活成了最讨厌的样子。
      • 沉默的见证就是帮凶
      • #HKIFF# Vitali Mansky作为普京崛起的“证人”,在普京署任及大选之间,获聘为普京拍摄电视纪录片。普京当选后,他再度被邀请拍摄普京的纪录片。事隔多年,Mansky把昔日的片段加上未曝光的片段重新剪辑,有了全新而意味深长的视角。“当一颗苹果掉到地上,它终会腐烂。当它挂在枝头无人采摘,它也终会腐烂。未来是美好的,我们都会死。”
      • Hkiff@香港大会堂 很有价值的第一视角影像 关于symbolism 和一个国家慢慢交出自由 映后谈问 对俄罗斯 对人的未来有什么预测 导演答 未来非常美 我们都会死
      • 非常难得的视角。
      • 極具分量的私人影像,想不到曼斯基會和普京還有過這麽一段Video情誼。紀錄片中有兩組人物互動比較有意思——一是葉利欽和電視裏頭的戈爾巴喬夫的“對峙”,二是曼斯基通過鏡頭觀察和捕捉米哈伊科夫。結尾那些彷徨的眼睛搭配縈繞全片的詭異BGM,真的心頭發毛……
      • TIFF#10, 改朝换代下的家庭影像, at Scotiabank 7
      • 恐怖蜡像馆。
      • 很不幸,你不能说服所有人,这就是最有人情味的谎话
      • 香港国际电影节 一个时代的史诗 映后导演问答环节 观众问导演以后有什么拍摄计划有什么总体计划 导演说 未来非常美好 就是我们都得死光
      • HKIFF43
      • 恐怖片氛围,无敌的access...看着2000年的普京说:“你必须记得你的任期有结束的一天,我终有可以做回正常人的一天……”感觉真是复杂。看看俄罗斯想想自己,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目测在国内很难放映了
      • 历史的幽灵
      • 曾经同为战友,今朝变成路人
      • 普京纪录片
      • “又灰又瘦像老鼠”的putin不愧是kgb出身,竞选一开始支持率为零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装模作样的“走访民间”、策划各种莫斯科城区爆炸案、敏锐地利用了俄国人对苏联时代的怀念心理等来为自己日后的铁腕统治做好铺垫,注意到普京前妻从他竞选开始就全程“满脸写着高兴”。叶利钦全家庆祝打电话给普京祝贺结果打了个寂寞。普京竞选总统的幕僚们在其第一个任期结束后都纷纷后悔了,呵呵呵呵呵呵。我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普京开始出现在国际政坛视野,一直记得中媒是怎么报道俄国妇女有多爱他,甚至编成歌曲“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 自己选的人活该吃瘪忍着,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我一点也不同情,窥他知己,千年的老套路,不过是历史车轮的来回碾压,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 并未触及实质性问题, 不如回家读施米特.
      • 在这样一个夜晚赶紧看了这部马上要下线的影片。
      • 虽然只拍了任期的第一年,但是和近二十年后的现在对比,可以亲眼看见权利对一个人的改变。然后再看看他们的兄弟,也是非常难以言喻的感觉。导演在映后谈说:我很喜欢戈尔巴乔夫,但是任何人长时间当权都是有负面影响的。@2019 HKIFF
    • 豆瓣 8.1 IMDB 7.3 HD1280高清中字版
      Democracia em Vertigem
      2019
      纪录片
      巴西

      民主的边缘

      Democracia em Vertige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4.5 从“上层”出发解读党争社运,蔓延、散落且透彻,的确是一部罕见甚至前所未有的作品。印象中个人从来没有看到过能如此近距离地处理当下两任最高领导人+政界群像这种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同理就是《大同》的市长置换成不可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是普通的,但这种人物其实不可能出现在纪录片里,只可能出现在《纸牌屋》,然而导演却做到了——很大程度得益于她是巴西大财阀的孙女,发挥自身优势出入各个政治场合并摄制。她的家庭虽在片中提及不多,倒也和巴西21世纪以来的政治命脉形成奇异的照映:右翼财阀家族,父母是左翼激进分子,她则偏向于左(但在片中相对采取了中立视角)。洗车运动逐渐偏颇,看似是让民主陷入风暴漩涡的引线,但更遥远的引线早在前总统卢拉因劳工党羽翼不丰、与他党结盟埋下。这真是个永远洗不干净的世界。
      • 一部带有强烈主观倾向的纪录片,若你看法相左,自然会打个低分,但能坚持看完的话,说明你内心对民主有着正确立场。
      • 典型左派视角,但还是那句话,21世纪了,大家还在为左右之争弄得停滞不前,政治永远是最无聊的东西,或左或右,都是俩鸡巴炖一块,一个鸡巴味儿。再理想的政治制度都是人类对完美的想象而已,那只是幻象,政治永远克服不了人性,而且极为耗损精力和金钱。不管何种意识形态,只要社会稳定,司法昌明,每个人认真对待工作,赚点钱闲下来能够享受生活,这个世界就不会坏到哪去。
      • 这纪录片里讲的事情已经是民主2.0范畴了,我们1.0都没到呢真没必要嘲笑人家。
    • 豆瓣 7.7 IMDB 7.4 HD
      Midnight Family
      2019
      剧情片
      墨西哥

      午夜急救之家

      Midnight Famil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很难想象整部电影几乎是导演一人完成(制导摄剪),在大部分场景都是紧急的意外现场情况下,仍能稳当地捕捉到如此多的素材,实属不易。由于绝大多数时刻都在救护车附近,警示灯构成了非常主题又漂亮的红蓝影调。当一个公共体系出现了一个缺失的环节,就会出现如此混沌的连带反应。映后导演谈及到会选择这一家因为他们是难得的以家庭为单位运作的,非常不同又极其生动;拍摄大概持续了一百天,而影片七成内容却都是在决定结束拍摄后补拍的三天内抓到的,很意外。肥仔T恤背后写着It's not easy being cool…
      • 看這套紀錄片,令我想起羅馬尼亞的無醫可靠和中國的急診,而這部主要是發生在救護車當中,公共和醫療不足私營應運而出,這片當然亦少不免,但焦點集中在一家的小本經營又有另一視角,當中家庭的和暖但又不得不與社會及貧窮鬥爭的實況,種種社會問題亦應運而生,導演以平實但剪裁了較有代表性的個案在當中,相當有耐心效果亦不錯,值一看
      • 【上海电影节展映】墨西哥私家营运救护车纪录片。他们既是救死扶伤的先锋,又狮子大开口索要高额费用、从私人医院赚取回扣。面对无钱的穷人无可奈何忍下亏损,也要周旋在警察的盘查、贿赂中。900万人口的墨西哥城,居然只有45辆政府运营救护车,实在匪夷所思。作为纪录片,摄影如剧情片般精致,反而降低了现实感。三星半
      • 3.5。“900万人口的墨西哥城,却仅有45辆救护车”,因而才有大量私人救护车的介入,成为一种谋生的行当。以小见大,剖开众生相。豆瓣条目有误,其实这是一部纪录片,只是在形式上,导演有意打破与剧情片的界限。© SIFF2019
    • 豆瓣 6.6 IMDB 7.2 HD
      G. J. Ramstedtin maailma
      2018
      纪录片
      日本

      关于往东的回忆

      G. J. Ramstedtin maailm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有一些动人细节的平行叙事纪录片
      • 以芬兰语言学家Ramstedt的东亚纪行日记为蓝本,将两个时空并置。其实拍得挺好看的,但很不focus,素材选择没有明确主题。叙述的一部分就是语言学家行程流水账,另一部分是诗歌和哲思。还得关注似有若无的画面联系,同步的异步的(语言学家出国考察常年不回家;而在今天的日本,餐厅里的女士也抱怨丈夫总是工作工作一天十几小时而无暇顾及家人)。出门前吃有点多,看得困的我。Chris Marker遗毒不浅啊。
      • 东方旅行日记
      • 3.0。
      • 无聊。但是跟俩导演聊了下,发现还挺有想法的。但是真的无聊
      • 3.5 看似是纪录片 其实是虚构视角 东方旅行日记被浪漫化,但也不失亘古诗意
      • ①如果你拍一部100年前一个真实人物的传奇,怎么搞?在影像记录近乎欠奉的情况下,拍一些相关的古迹、古籍,然后找一些后人、专家访谈,是用得最多的套路,然而本片的创作者另辟蹊径,把此人游历与供职过的国家当今的图景和风貌拍一遍(主要是蒙古和日本,兼带一点中国),最终呈现出视觉是现代化的今天,旁白是昔日的史料,给观众造成一种十分奇异的违和与反差,这就是我关于此片的观感;②这个芬兰人的真实形象,只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亮相;③对于芬兰人和蒙古人来说,可能他还算是个名人,所以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接受,但对于像我这样对此人一无所知的观众来说,有一种神游放飞之感;④此人对于蒙古语和日语都是很短时间掌握,和当年梁启超有一拼,不知真假。
      • 昔日说瑞典语的芬兰人身体力行收集证据驳斥瑞典前辈解剖学家芬兰人是黄种蒙古后裔的定论,如今恰依附上独立百年/回鹘体蒙文热潮,“我的第二故乡”/“做一行爱一行”...透过时间作为的滤镜想要直抵Ramstedt内心确实生涩却不乏曼妙
      • 高级Vlog
      • 无感这种叙述影像方式,看了十五分钟弃。
      • 昨日的回忆和今日的影像叠加,遍及远东的蒙古,日本,中国,以及韩国。
      • 4.5 兰斯铁是语言学家,也算是人类学家,他在远东的那几十年正是远东变革的年代。伴随着历史的声音,很罕见地看到了当代蒙古🇲🇳的景观,不难理解为何他直到晚年还对那里心驰神往。中国部分就较差了(≖_≖ )。总之这算是一部“主流的散文电影”,在散文电影泛滥的近几年,“人均克里斯马克”的作者们可以学一学。似乎没有入围过什么影展,略可惜~_~
      • 有点意思,在现代影象下念着百年前的笔记,最近看了很多蒙古国近年经济分析,日落西山了
      • A journey through Mongolia,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narrated by the journals of Finnish linguist, diplomat and journeyman G.J. Ramstedt (1873-1950). 一位芬兰的语言学家暨外交官在1898年至1929年期间在蒙古,日本,中国,南韩的经历回忆。期间经历了1898年还是大清掌控的蒙古生活,1911年蒙古脱离清朝而独立并与苏联周旋,1917年芬兰脱离苏联的控制而独立且被派到日本、在日本十年的这期间又去了中国,南韩一段时间。
      • 会马朔漠,回首霓虹,阿尔泰诸国纵横生涯,汇入商业文明的内亚哲学
      • 重走老行记之路,碍于素材,过于平淡了。
      • 觉得不好看。
      • 画面和旁白其实是割裂的,将意识流回忆絮语和东拼西凑的实景拍摄强行拼盘,这种处理效果令人乏味。
      • Western Memories. 非常生涩,不喜欢
      • 三分之二部好片,蒙古的部分很不错,回忆录文本与当代影像形成了复调结构。然而后面从日本部分开始整段垮掉,充满了西方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韩国和中国部分更是随便拍拍了事。诗意的结尾也救不回来。
    • 豆瓣 7.5 IMDB 6.7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Generation Wealth
      2018
      纪录片
      美国

      一代财富

      Generation Wealth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金钱确实会使人堕落
      • “深入探讨我们集体对于财富和名气的迷恋与追求”,这个“我们”显然不是我们。视角非常窄,毕竟“my parents went Harvard too”轮不到普通人感受传承压力。上流人士的心灵鸡汤。
      • 电影本身一般般,但摄影和幕后故事都非常有趣。从Lauren Greenfield和拍摄对象的互动中看到了artists和subjects间最理想的挖掘,尊重,和互助,算是电影最感人的一点了
      • 探讨的课题远不止财富或者虚名。作者说:Everyone is a prison of their own ambitions. 探讨的是人性,是痴迷,甚至包括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是一部比片名和封面都深刻、也广泛很多的纪录片。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