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死人和其他人 Chuva É Cantoria na Aldeia dos Mortos (2018)

    最近更新: BD1280高清中字版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0 IMDB 6.7 HD中字
      Family Romance, LLC.
      2019
      剧情片
      德国

      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

      Family Romance, LLC.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人的不可代替性已经不是赫尔佐格想要在《家庭罗曼史公司》里讨论的议题。事实上,这家专业提供角色扮演服务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运营下去恰恰是人的个性已被彻底抹平之后的结果。它的存在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讽刺,同时它的正当性也在对这一荒谬性进行着不断消解。赫尔佐格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在一个高度秩序化——人和宠物都可以被机器取代的电子集成化社会里,作为有机物的生命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才是他这部科幻向作品细思极恐和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为此,百花齐放的公园才会成为各种有趣之人聚集的阵地。但是活跃于此的自然人也在以表演的形式一个个死去。真实地作假——这是《家庭罗曼史公司》的企业文化、道德操守和服务准则。在此语境下,真实已死。男主角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空虚的填充物、一份情感的代替品和一个势必更新换代的机器人。
      • 感受不到美……既没有纪录片的朴实 (刻意而矫揉),也没有故事片的营求 (「电影感」的手持和「非电影感」的手持真是大异其趣;更反衬出李安的视觉探索有多伟大) 。无论质感还是表演、台词,都有一股浓重的和风AV感…… 镜头位置、运动与剪接并非纪录片式,却要在其他诸如用光、表演等方面向纪录片靠齐……手持形成的很多无意义的微移,对情绪表达似乎没什么作用,甚至还有一处不靠推拉而是变焦的莫名其妙的处理。 至少我是完全无法与任何一个角色 (尤其是X腿的男主角) 共情的,除了那只刺猬。最后的情绪主要靠配乐来推,属实有点困难。
      • 3.5。赫尔佐格版的3T公司,看来这个题材真的可以不断发掘。正好在看格里耶写的《为了一种新小说》,他在里面提到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就是以一种凝视的目光停留在人物和事物的表面,从不深入。因为一旦深入,就被确定而失去了可能性。这个片尽管拍的简陋,却有一种不明就里的近距离审视却止步于人物前几米的有趣距离感。它制造了一种莫名的多义感,让片中的世界像霓虹一样不断变幻颜色,时而喜剧,时而变态,时而温情,时而冷漠。保持了这个朝所有方向变化的趋势才是赫尔佐格不动声色的老辣之处。很有意思的极低成本电影尝试。
      • 4.5。1.赫尔佐格并未迷失东京,他只是走进了另一种丛林或洞穴。2.原以为会看睡着,结果意外得很有意思;那些说赫尔佐格粗糙的,一定没领教过他早期的冷门片。3.莫名有种xV感。
    • 豆瓣 6.9 IMDB 7.0 HD1280高清中字版
      Immortal
      2019
      考驾照
      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不朽的意识

      Immorta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和DAU一体两面,充分证明,这星球上,还有很多地方,滋养着类似文革余孽一样的东西,对,是东西,不是人。是吧,继续散发韭香的后浪们。
      • 7.5分。就这选题,搁我这儿7分起。
      • 4.0。
      • 战斗民族的小毛子是如何养成的,导演选择的拍摄对象在选题上就已经赢了。斯大林去世之后,古拉格集中营的囚犯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在了这里,建立了一座城市。导演把镜头对准这里的孩子们,拍这里男孩女孩们的日常,看着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组装枪支实弹射击,看着他们接受着这种又红又专的教育,让人有一种穿越历史的错觉。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是这样的故事搬到国内,架构在一个极端环境里拍一群孩子是如何被洗脑成又红又专的小战狼,这个故事就瞬间变得更有吸引力了吧。
      • 传给我的朋友说是DAU之类的发散,结果不就是摩尔曼斯克校园风情画
      • 10/18@杭州 7。
      • 控制了意识,就控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
      • 本是观照古拉格之地的,导演却只迷醉于构图,注重镜头的诗意美,而无视内容,有些拿残忍当有趣。迷恋火车、工厂、军事符号等意象,像是电影学院学生的习作。
      • 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主观意识而改变;一旦意识被牢牢地掌控,即使湮灭了统治者的存在,其意识也不会有所消减。
      • 摄影真棒
      • gulag现在的遗留的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整天都在捣鼓苏联那套吗?儿童用着智能机,却在摆弄枪支,感觉时间都停滞了,集权真是祸害无穷啊
      • 集体主义永不散去
      • 又直露又影射
      • “阴间电影”
      • 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一个小时片长已不算长,还掺杂了许多我看不出意味的镜头,让人觉得漫长无比,结束后也无太多触动。
      • 感觉跟列夫朗道是一桌的
      • 军校教官可谓恶臭 说的那是人话吗
      • 看到最后才意识到有一种困境在吧。窗外是落后严寒的工业景,窗内的所发生的都显得与身处环境多少的不合时宜。老旧居民楼里出来的中年夫妻,鲜艳的睡袍与周围的暗色调;六七岁的小孩上台表演,手里握着是真实的武器。 这样的纪录片观感上并不会觉得导演有在用力,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更多感觉上这是题材上的魅力。与意识里的俄罗斯吻合,但这肯定不全面,但那种祖上阔过的落魄人的困境感很强烈。
      • 这种拍法才是对的。面对庞然巨物永远沉默无语,机器永远冰冷,雪永远不停,不朽的永远不朽,静谧地等候又一代人被拉入深渊。
      • 这么好的题材,这拍的都是什么啊。太浪费题材了。
    • 豆瓣 6.6 IMDB 7.2 HD
      G. J. Ramstedtin maailma
      2018
      纪录片
      日本

      关于往东的回忆

      G. J. Ramstedtin maailm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有一些动人细节的平行叙事纪录片
      • 以芬兰语言学家Ramstedt的东亚纪行日记为蓝本,将两个时空并置。其实拍得挺好看的,但很不focus,素材选择没有明确主题。叙述的一部分就是语言学家行程流水账,另一部分是诗歌和哲思。还得关注似有若无的画面联系,同步的异步的(语言学家出国考察常年不回家;而在今天的日本,餐厅里的女士也抱怨丈夫总是工作工作一天十几小时而无暇顾及家人)。出门前吃有点多,看得困的我。Chris Marker遗毒不浅啊。
      • 东方旅行日记
      • 3.0。
      • 无聊。但是跟俩导演聊了下,发现还挺有想法的。但是真的无聊
      • 3.5 看似是纪录片 其实是虚构视角 东方旅行日记被浪漫化,但也不失亘古诗意
      • ①如果你拍一部100年前一个真实人物的传奇,怎么搞?在影像记录近乎欠奉的情况下,拍一些相关的古迹、古籍,然后找一些后人、专家访谈,是用得最多的套路,然而本片的创作者另辟蹊径,把此人游历与供职过的国家当今的图景和风貌拍一遍(主要是蒙古和日本,兼带一点中国),最终呈现出视觉是现代化的今天,旁白是昔日的史料,给观众造成一种十分奇异的违和与反差,这就是我关于此片的观感;②这个芬兰人的真实形象,只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亮相;③对于芬兰人和蒙古人来说,可能他还算是个名人,所以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接受,但对于像我这样对此人一无所知的观众来说,有一种神游放飞之感;④此人对于蒙古语和日语都是很短时间掌握,和当年梁启超有一拼,不知真假。
      • 昔日说瑞典语的芬兰人身体力行收集证据驳斥瑞典前辈解剖学家芬兰人是黄种蒙古后裔的定论,如今恰依附上独立百年/回鹘体蒙文热潮,“我的第二故乡”/“做一行爱一行”...透过时间作为的滤镜想要直抵Ramstedt内心确实生涩却不乏曼妙
      • 高级Vlog
      • 无感这种叙述影像方式,看了十五分钟弃。
      • 昨日的回忆和今日的影像叠加,遍及远东的蒙古,日本,中国,以及韩国。
      • 4.5 兰斯铁是语言学家,也算是人类学家,他在远东的那几十年正是远东变革的年代。伴随着历史的声音,很罕见地看到了当代蒙古🇲🇳的景观,不难理解为何他直到晚年还对那里心驰神往。中国部分就较差了(≖_≖ )。总之这算是一部“主流的散文电影”,在散文电影泛滥的近几年,“人均克里斯马克”的作者们可以学一学。似乎没有入围过什么影展,略可惜~_~
      • 有点意思,在现代影象下念着百年前的笔记,最近看了很多蒙古国近年经济分析,日落西山了
      • A journey through Mongolia,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narrated by the journals of Finnish linguist, diplomat and journeyman G.J. Ramstedt (1873-1950). 一位芬兰的语言学家暨外交官在1898年至1929年期间在蒙古,日本,中国,南韩的经历回忆。期间经历了1898年还是大清掌控的蒙古生活,1911年蒙古脱离清朝而独立并与苏联周旋,1917年芬兰脱离苏联的控制而独立且被派到日本、在日本十年的这期间又去了中国,南韩一段时间。
      • 会马朔漠,回首霓虹,阿尔泰诸国纵横生涯,汇入商业文明的内亚哲学
      • 重走老行记之路,碍于素材,过于平淡了。
      • 觉得不好看。
      • 画面和旁白其实是割裂的,将意识流回忆絮语和东拼西凑的实景拍摄强行拼盘,这种处理效果令人乏味。
      • Western Memories. 非常生涩,不喜欢
      • 三分之二部好片,蒙古的部分很不错,回忆录文本与当代影像形成了复调结构。然而后面从日本部分开始整段垮掉,充满了西方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韩国和中国部分更是随便拍拍了事。诗意的结尾也救不回来。
    • 豆瓣 7.4 IMDB 6.6 BD1280高清中字版
      Tipografic majuscul
      2020
      剧情片
      罗马尼亚

      大写的印刷体

      Tipografic majuscu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 Forum 装置感极强的戏剧场景(面无表情读秘密警察讯问记录和还原窃听到的对话场景),与穿插其间的文献影像相映成趣。一个齐奥塞斯库反对者的死亡纪事。密布监控压抑与背叛的生活,与今天的我们又何其相似。
      • 一种更加彻底的去演绎化和去加工化,反而是一种同样更加彻底的媒介自噬化。历史中的影像和照片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实在,若不是,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又躲藏着何种真相,同理,我们今天的回想又真的是准确而恰当的吗,可能同样也是为了让观者接受某一特定的观点和看法。关于记忆遗弃与拾捡的悖论,拉杜·裘德处在一个创作生涯空前的怀疑和探索相交织的节点,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引发出对电影乃至所有媒介属性虚伪与无为的思考,进而实现真正的档案意识独立和观众理性解放,成为能够站立在权利机器统治对立面的客体,让我们拭目以待。
      • #6900. #70th Berlinale#论坛入围,罗马尼亚点映场+导演-制片人等映后。7分,不算最好的拉杜·裘德,不过倒是他最近创作中对既得影像思考和研究的成果。1981年北方小城Botoșani一起“反动标语”案,由国家电视台在1981-82及1985年播出节目的档案影像,和根据此案改编的“Docu-theatre”的“re-enactment”构成,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舞台纪录片-archived footage纪录片。不过电视影像资料只是用于气氛创造,用了很多齐奥塞斯库的段落,跟案件无关,其实算是滥用了。对案件的搬演方面,因为有“纪录舞台剧”的底子,还是相当不错,很注重间离效果(还有一处暴露剧场机制),对小地方秘密警察的工作方式有着不错的展示。
      • 是在舞台剧中插播propaganda footage和电视新闻还是在纪录片里插播现代戏剧我已经分不清楚。素材的使用异常自如,洛兹尼察是用历史影像写电影,DAU是用电影再造历史,而裘德在其中找到了有趣的中位值。
      • 舞台 僵硬 一开始有趣 逐渐审美疲劳 不如光剪一个纪录片我也会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最末一场鼠辈最后的晚餐 突显光芒(大概只怪时代出生 看什么都心有戚戚 只想打破一个个愚蠢保守的逻辑闭环 消灭政治话术
      • 非常好看。为了一个高中生动用了成百上千人,花了几十年时间,真的是相当荒唐。拉杜·裘德拍纪录片的办法真的太多了,如果说《火车的出口》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沉重的效果,《大写印刷体》就是用最花哨的方式达到体现最深刻的含义:舞台分区把几个空间和势力有效组合,角色扮演让死去的档案活了过来;剪切成为导演体现态度的关键,对于政治宣传立马切掉毫不留情,对受害者给足所有时间令人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各样的历史镜头看似毫无章法,实则侧面完整展现了齐奥塞斯库时间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且极大增加了趣味性。结尾非常悲伤。
      • Kafkaesque forensics
      • no use working with cowards,吃人时代普通人的循规蹈矩造就了鼠辈之恶,舞台剧效果不错,浮夸风的宣传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是笑点,断手还要继续工作的画面实在太可怕了
      • 8.7 舞台上演员的僵硬表演是编排好的,电视机里一片祥和,歌舞升平的真实影像也是假的,可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却产生了“真实”的情感:畏惧着旧时代的政治恐怖,又为完全的变革感到庆幸;而最终这种感觉又被另一层“纪录下来”的“自述”给完全摧毁。罗马尼亚真的改变了么?一切都在重新上演,舞台剧能不断重复,历史也是。在这场荒诞又绝望的谋杀纪实背后,拉杜裘德所想表达的远不止旧时代的罪恶。
      • 戏剧感与喜剧感包裹的民族历史。德国人要么热烈地跟唱每一首出现的歌,要么沉默地睡得很香。这段历史于我来说陌生遥远,但是谢幕前最后一个标语,不懂语言也能理解,“真正的民主”。与我们无关,与我们息息相关。
      • 装置舞台和历史胶片组成的电影实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见证齐奥塞斯库时代的告密和迫害,就像一场草木皆兵的噩梦。大写在墙上的印刷体标语,隐藏着苏东剧变的时代预言。不是我说,导演的拍摄手法越发匠气了,观感还不如上一部...
      • 用虚假的形式演绎真实的内容+用真实的形式演绎虚假的内容
      • 诵读的共振。
      • 對歷史的追索和對形式的活用,拉杜裘德已經是我的知識分子型導演第一名了
      • Humburg 2020 好看!舞台剧+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为了再现40多年前齐奥赛斯库时期的图景引用了’securitate’的档案,再现一场悲剧。既是一个个体故事的引申,也用此讽喻极权政治的滥用。拉杜裘德对舞台剧的运用更偏重“离间”效果,这也与他对历史的整体态度有关。实际上他在避免提及过往的伤痛,而更希望通过创造一种亦真亦幻的超现实风格来反思历史,而非绝对评判。齐奥赛斯库的乌托邦亦是媚俗的极权想象,这一点裘德把握得很精准。
      • 90/100。#FNC线上第六场#拉杜·裘德延续了自己在《野明留史又如何》里的那种东西,却是用了一种更为极限的方式去诠释它。舞台上人物间近乎面无表情的冷淡对话和所谓的歌舞升平的社会“干涩”地剪辑在一起,那些把泪吞进肚子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身不由己的话和站在台面上露出的标准的油腻微笑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年轻着却早已失去了生气的脸和对着自己“搭建”起的一切沾沾自喜的脸拼凑在一起。它们看起来机械地碰撞在一起,内里却并不是毫无关联。 他们把他的大写印刷体擦掉,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他的身体上没有红肿的伤痕,却因为自己一点都没有错误的行为在心里被人刮了一刀又一刀的伤痕。那些曼妙的歌声和舞姿多优美啊,那些繁华的街道和商铺多热闹啊,可你把它们剥开,看到的是什么呢?那是插着鲜花的坟墓,是咽下一切的孤魂。
      • 一个齐奥塞斯库反对者的意外死亡,对于装置、戏剧与电影形式的混用彰显了拉杜·裘德在媒介上触碰自由的野心,历史档案的复制与重建,主观移情与客观陈述的跳转,都基于这一明确的目的性。但可惜即便在形式上花火四溅,影片行文却让让人止不住地感到审美疲劳,也许这种“疲劳感”也是导演追求的效果之一?
      • 呈现罗马尼亚1981年的反标案,取材于秘密警察“当事人的交待档案”与监听记录,背景混剪的当时的一条条新闻简报里则是“祖国一片欣欣向荣”……过于真实!
      • 3.5 用一种特别的形式呈现历史,虽然无法共情,但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可能会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事情;尤其当你来自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度。
      • 比较风格化的影片,根据一部话剧改编。不过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另类纪录片。其故事及台词,均是来源于罗马尼亚秘密警察的案卷,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影片中又穿插了大量当时纪录片及电视中的镜头,与演员所念的证词、监视报告及处理说明等,形成互文,说明并丰厚了故事的背景。齐奥塞斯库晚年统治的情景,成为很多影片的灵感来源。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