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青春之歌 (1959)

    最近更新: 20210711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9 IMDB 7.7 高清
      城南旧事
      198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城南旧事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小时候看没有体会到它细腻克制的伤感情绪。再看才发现快乐的英子所目睹的全都是人间悲剧,由小到大,直到父亲去世。她以天真的目光努力化解这些悲剧的负面意义,直到无法消解被悲伤所笼罩。“悲”来自于经历悲剧的人浑然不觉,“伤”是观看的人为她泣然感伤。
      • 好悲伤的电影好悲伤的歌,刻下的满是时代的印记。
      •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 本科某门课程论文差点写了《城南旧事》。《城南》出版时,林海音已经42岁,八年后在台湾创办纯文学出版社。83年的电影改编得很好,挚真,充满愁绪,各种版本的《送别》过渡情节恰到好处。搬家那个场景,大人们说过去的事会忘记,回闪蒙太奇现在看来依旧厉害。过去的事她没有忘记,她让它们成为了不朽。
    • 豆瓣 7.2 IMDB 6.5 第40集
      大浪淘沙
      1966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大浪淘沙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爺爺導縯的~
      •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看的,看了五分钟就跑了,讨厌这种洗脑电影,那个年代发生了什么,大家其实都清楚
      • 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区别,在于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与工农相结合。--------毛泽东
      • 那时的电影正面人物的情操都好高尚 电影也好假 我爸说 好人死时就下雨 坏人死时就大晴天 好会渲染气氛啊 中国文学果然不一般啊
      • 本片达到了“文革”前国产故事影片的最高水平
      • 国民革命战争史诗。杨如宽是小资的典范,不像余宏奎那么见利忘义,但也不要指望他能担得起什么历史大任。
      • 风格已是文革的预演,大段的歌舞、独白和脸部特写。导演耍了个心机,刘芬说“你连大姐的话也不听了”,大姐宋珠萍指江青。游行中有青天白日旗。湖南老农祖籍湘潭,儿子在湖北农运讲习所,当然指太祖啦,挂列宁像。1:13列卢托像,孙马列像。刚上映就被批判,但插曲却在《东方红》里。杜熊文老师帅。
      • 青年时期看过数遍,所受的教育是深长的。
      • 这貌似是珠影拍的片子哦~
      • 男主一开始见到女主喊“小姐”,女主气得不理他:在济南居然还不知道喊声老师?
      • 我的一腔热血换来一盆冰水
      • 小时候第一时间看的电影了,话说人物群像还是有看头的,用金圣叹的话说有几个人就有几样出身,几样面孔,几样性格。只是那时教科书写的遮遮掩掩,所以电影也看的云里雾里。尤其那句“广州是革命的发源地”,就蒙了,难道不是延安吗?
      • 1.如果自己作为一名当时的热血青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做出正确的选择真的就那么容易吗?2.自己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如果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说不定已经去闹革命(杀人)了,性情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前怕狼、后怕虎?3.毛主席27岁时已经在湖南创建了共产主义组织。我该干点啥呢?
      • 要听毛泽东同志的话……
      • 不谈政治,三星给演员!刘汉雄因为此片成为银幕上知识分子形象代表,基本都是反面,他的声音很特别!杜熊文被时代埋没的帅哥!于洋还是一贯典型的大SB形象!英俊帅气都是反面,土鳖sb都是正面形象。
      • 少见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反映1925年-1927年之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合作破裂。两条道路的斗争,电影里是二十年代的,电影外则是六十年代的。 影片文本被时代撕扯得过于集中在革命斗争,多处外景都很用心还原,四兄弟不同命运的框架设定也很好,只是最后都被迫去口号、主义、路线,牺牲了故事可看性。
      • 史诗电影,刻画了时代中年青人的不同追求和命运,算是珠影厂拍得很好的电影
      • 靳恭绶总是让我出戏,形象语气都太像…宋晓峰了。
      • 故事底子不错。几位主角选的很好,就是于洋年轻的时候怎么越看越像宋晓峰。
      • 第一次是在物资局看的,记得在鸟儿飞出笼子的画上又添了一只鸟。后来又零碎地看了一些。
    • 豆瓣 7.7 IMDB 6.9 第10集
      女大学生宿舍
      198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女大学生宿舍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校长原型是刘道玉先生。当时 想必真是个理想与信仰并存的年代。虽然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傻气,但这毕竟是时代的印记。现在所谓的大学,所谓的大学宿舍又有什么了呢。
      • 剧情远没有题目好看。女大学生有几个倒是有着风韵的。并且80年代电影里女性思想竟比现在要独立和进步得多。这历史的倒车,究竟是如何开起来的呢?
      • “这是大学,高等学府,少来官太太那套。” 33年过去了,现在中国最高学府肯定都没人敢说出这句话。
      • 武大,1983中文系。新年晚会表演哈姆雷特+堂吉诃德+阿Q
      • 这才是我曾经向往的大学校园。
      • 中文系的同学最后一起愉快地搬砖
      • 80年代初的大学生才是真大学生啊,文革刚结束,资本主义还没开始萌芽,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没事做就只好学习、看书,连乱搞男女关系都还没怎么开始,各种真善美
      • 当时有人说我像其中一女孩。
      • 武汉大学外景好,中国大学之美还是在老校区,扩招之后新建的校舍、绿地,太工业化、程式化,没以前那种参差不齐、古木苍苍、甬道通幽、木质桌椅板凳、喷泉假山掩映的美感了,那些能在老校区毕业的80后庆幸一下吧。八十年代电影里的朴素、朴实值得继承,能间接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所以一直爱看老片。
      • 有诗有理想的八十年代
      • 每个武大的入学新生都应该看的片子
      • 史蜀君纪念放映,讲黄毛丫头的事儿,座上的老阿姨都看哭了。干净得不得了。@上影&乔森
      • 即使是拍摄的年代,这也是理想中的状态。
      • d/Ak.oBgIeqQCz5UpRf51 虽然很纯,可惜现在看太老土了。但是我怀念那种真善美的校园生活。八十年代没有信息爆炸,人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精神世界也是饱满热情善良的。
      • 八十年代
      • 最喜欢的时代之一,如果我能和我妈替换身份上大学就好了
      • 高清修复版。画质感人,那个年代的土气和朝气同样感人。
      • 坦荡、直率、单纯、盲从、顽固、感情外露,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几乎包含了中国人现在被人诟病为没有教养的一切。但是背后有一个乌托邦的精神在支撑,使它们有自己的价值。
      • 3.6/5 单凭片中对于大学生的讨论 以及晚会上哈姆雷特x堂吉诃德x阿Q的跨界演出 就可以说这是部独一无二的片子
      • 第一次看是小学的时候,现在是第二次看,我马上就离开大学了。辛甘这小姑娘我喜欢。
    • 豆瓣 7.4 IMDB 7.2 HD国语
      青春万岁
      198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青春万岁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北京卫视。这简直是了解父辈们的青春最好的电影了,那些台词,勾勒的精神和信仰,好真实。“我们快毕业了“”祝你们奔向生活”“我们在大学迎新会上见”“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大会上见”,最后的对话结束,彻底扶墙。求证,请任怡湘看电影的家伙是不是蔡国庆呀,好帅。
      • 大段大段政治格言式的对白只是时代烙印之一,我最受不了是喜悦场面为了说明同学们的"快活",背景总有数个姑娘"银铃般"的笑声,尖锐刺耳惊悚极了!
      • 确实搞不懂为啥黄蜀芹在八十年代拍这样一个强烈参杂意识形态的片子,又不是十七年电影
      • 竟然是80年代初拍的建国头几年的事,挺少见的,那时候那种一切旧的抛到脑后、未来全是崭新的感觉应该是不会再有了。但是女主那种仿佛新中国是她打下来的领导人嘴脸实在太烦人了,每隔几分钟就要崩溃一次,想把她的脸怼进屎里。竟然有年轻时候的蔡国庆,真是抗老,过了二十来年那张脸都纹丝不动...
    • 豆瓣 7.5 IMDB 6.6 HD国语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野火春风斗古城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整体非常流畅漂亮,人物和事件的塑造、对于组织的理解都诠释得极好。戒指(及戒指象征意义)的第一次被点明没有使用语言,而是在老太太和银环共同的目光后,接了一个从戴着戒指的手的上摇镜头。
      • 与《英雄虎胆》相比,王晓棠好像胖了,老了。我党的领袖,总是整部片里最帅的,难怪年轻人看了对革命心存向往。男主角有点周恩来当年的意思。
      • 李英儒同名小说,红色情人王晓棠分饰谍报双殊金环银环,“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 当年最经典的描写地下党工作的影片,男帅女靓,王晓棠还一人饰演两姐妹。除了描写地下工作者的对敌斗争,还隐隐约约描写了男主女主之间的爱情,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片中敌情、亲情、爱情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抗战时期一段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原著小说好,电影更好,堪称偶像式的经典之作。
      • 时代局限性明显,比如剧情转折生硬,表演相对于情感来说过分夸张,通篇没有明确的爱情戏。但是节奏感还行,王晓棠一人分饰两角很有趣,特别是那个多次曝光处理的二人在同一画面内的镜头。
      • 名字非常吸引我,多么有意境的古城和野草啊,
      • 和原著比起来,电影突出了争取关敬陶这一主线,而把跟这一主线关系不大的枝蔓进行了删剪:比如原小说对韩燕来、小燕、周大伯之间的纠葛写得较多;为了描写敌特的矛盾及凶狠,还写了伪省长与高大成的明争暗斗等等。这样使影片主题突出,脉络清楚,情节紧凑,充分体现出编导驾驭电影情节发展变化的能力。
      • 经典洗脑片。童年回忆
      • 说是一人分饰两角,实际金环的戏份极少只两场戏很快牺牲,同框的画面也很少。 故事有些看不进去,有些演员演技比较一般,总用配乐烘托气氛。
      • 女主角很英气耐看,一开头感觉人物有点多不过后来也都捋清了。不过里面几个不论是回归还是叛变的人,都似乎归结于自身道德拷问了,所以说服力有些不够吧
      • 虽然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但是片子比现在翻拍的不知好多少。
      • 老电影也要看得很哈皮- -
      • 冲着王晓棠的表演也得打四星,穿插在其中的爱情线倒是出奇的舒服不造作。
      • 7,户口,10,统战拉上层关系,银环随便,尤其是高自萍这样没入党的,中国式宴会拍得好,连长连长,半个皇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17介绍对象一,8上层关系出卖了银环,13争取起义。16知道共产党都是硬骨头,想死,没那么容易,28眼线啊,30大兵跟关团长带五星,最后太突出杨政委了吧。
      • 一句口号扳回局面还行,逃不过意识形态的反特片
      • 革命人哪有闲心谈爱情
      • 我看了这片三遍都是看了一半就弃了,真心无聊。。。
      • 王晓棠太过美丽啊美丽
      • 感觉不是很好,节奏稍慢,人物也略多。剧情略显平庸,或许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罢了。名字很好,标题党嫌疑。
      • 心存汉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书 存汉室三分鼎 在春秋一部书 原来藏头
    • 豆瓣 6.8 HD国语
      年青的一代
      1965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年青的一代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很有意思的就业观.与<千万不能忘记>姐妹篇.
      • 片中的“上海地质学院”取景地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的地理馆。
      • 虽然“十七年”文艺以政教和意识形态作为主导,但其生活世界和人之精神内面的褶皱和缝隙依然丰富,而生成了诸多症候性的解读空间。政治尚且并非给定的静止模态和完成了的历史终点,更遑论人之生活。
      • 选角比76年版的好一些,曹雷作为女二表现抢眼,杨在葆形象也尚可,达式常比11年后更适合诠释男二的角色。这个小资产阶级青年在故事里成为众矢之的,被亲友爱人合力批评教育。但时过境迁,完全可以反过来写一个以他为男主的人道主义故事,讲他如何在扭曲的社会里艰难保持人性,追求爱与美与正常生活。
      • 赵明对这种阶级问题很关注,在那个政治正确氛围底下,如赵明这般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导演还是少数。通过此片的台词可以看出,赵明的确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真心的追求,不是单纯为政治宣传而敷衍了事。在革命时期,有《青春之歌》;在建设时期,有《年青的一代》。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这种正能量的主旋律,可是,现在的人们恰恰是电影中说的被荼毒的一代。标语、宣传、学习,看上去有些那个时代的影子,可是全都是形式主义。那个年代的真诚已经不在,当年新中国创立的一代所付出的血肉已经灰飞烟灭,单单成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课文,不再被人们所注视。现在与其说是教育年轻人,更应该教育父母辈,60后、70后,这代人的贪污腐败令人痛心。只有父母辈深刻了,下一代人才能够深刻。
      • 共产主义理想不仅仅是因为它崇高,还因为它是科学的思想和最先进的生产阶级的思想,是最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以从异化的雇佣劳动中解放出的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求,摒弃了所有以牺牲、剥削、占有其他人的劳动创造为前提的个人主义及其幸福观。资产阶级根本无从理解社会主义劳动阶级性,他们的积极性就是关心私利的积极性,他们对军事化的工厂管理视而不见,却把因为受压迫而怠工的结果视为社会主义效率低下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群众是革命的主人,革命不仅是要破除(旧的世界观),同资产阶级及其法权思想作斗争,更是要为无产阶级及世界上一切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革命斗争进行劳动建设。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 爷爷、父母都是地质队人,多么熟悉的场景。老一辈革命家思想道德很高,生活在那个年代,很幸福。
      • 知青下乡的典型宣教片。。。社会主义教育剧的典型,其意识形态指向尤为明显。。。想想我们的父辈是怎么走来的。。。
      • 20201010 社会主义和革命的危机,集中表现为青年危机,在《千万不要忘记》和《年青的一代》中,都采取了同样的堕落-救赎模式,由同代人的示范作用和老一代忆苦思甜的诉苦机制共同完成。
      • 不想谈论电影的价值观,用上帝视角去要求太苛刻……整个拍摄技术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但是多特写和近景,现在看来有点突兀
      • 一部电影文本及其接受,折射出几代人的思想变迁。
      • 杨在葆演得真好!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青春。
      • 65年的片子,很典型啊。
      • 晚飯后走出食堂,發現旁邊的小廣場在放露天電影,就是這部黑白電影。天色慢慢暗下來,涼風習習,觀眾散亂而安靜,孩童在投影儀前揮手奔窜,久違的場景,乏味的電影,我居然就混在人群中看完了。
      • 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电影,马原老师让观看后讨论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确实,里面所传达出的年轻人所应具备的价值观与追求很热血无私,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愿意与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是占主流的。现在的社会更开放多元,也时有抨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情形,但从“危难”中最能窥见人性,疫情中展现的种种还是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影响下家国情怀是穿透每一代人的
      • 喜欢看的老电影(百废待兴的时代,一代知识分子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点燃了新中国的希望。)
      • 还是喜欢看彩色呀
      • 老电影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