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女士们 De plus belle (2017)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2 IMDB 6.7 HD1280高清中字版
      Ce sentiment de l'été
      2015
      剧情片
      法国

      夏日感悟

      Ce sentiment de l'été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三个城市,三个段落,然而也不知道导演想说些什么,除了用暖色的滤光镜把夏天的巴黎拍得美不胜收,把安纳西拍得秀丽怡人,夏天里巴黎人为什么要离开她?她就是最美的地方啊!!!
      • (有钱人的)夏日感悟。
      • 纽约部分的细节跟北京真是太像了,尤其是在天台忽然放了首teenage kicks。。。金发妹这条线相当没意思,Sasha和Zoé的部分好看些。就当是看了个清新的超长vlog吧
      • 3.5 / 比起討論戀人逝去的劇情,在攝影討好捕捉下,用感官體會三段逝去的夏日時光,或許較有意思。一路走過柏林巴黎與紐約,而夏天還是那麼短,思念卻很長
    • 豆瓣 6.4 IMDB 6.4 HD1280高清中字版
      Twarz
      2018
      喜剧片
      波兰

      面目

      Twarz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1.那些面目全非的,终将面目全非。2.整体摄影效果模拟男主毁容后的模糊视角,不错。3.基于柏林评审团大奖的盛名,如此水准终究还是不尽如人意,相比导演前作《之名》和《身体》而言。
      • 很一般
      • 这个冷门女导演施莫夫兹卡也算是罕见的柏林嫡系了,每部电影都进主竞赛而且多少都有所斩获。感觉是有点儿黑色幽默的气质,配合一点宗教式的神神叨叨,有点意思,不大
      • +0.5
    • 豆瓣 7.9 IMDB 7.7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Druk
      2020
      剧情片
      丹麦

      酒精计划

      Dru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终于有一部能展现麦子叔的体操/芭蕾功底的片了。遇上中年危机的男人借酒消愁是个俗套的素材,但无论是醉酒式的手持摄影还是坦诚的剧本,都让本片足够脱颖而出。而片中不断出现的丹麦国歌与国旗还有那句对于国民饮酒的台词都让人感觉本片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丹麦作为一个国家当下迷惘处境的一种评论
      • 上球场的男孩,喝口水就能蓄满能量。上考场的少年,灌口酒就能顺利过关。他们不是花车上即将毕业的少男少女,体内是百分之百的青春浓度。只能私下进行反叛时间的试验,精确计量体内的酒精比例,借以稀释无性的婚姻和尿床的生活。放纵的代价就是给往后的人生抬棺,看似什么都输不起,实则早没有了筹码。
      • 酒精,中年人的救赎,中年人的摇篮,中年人的坟墓。看完,又想整一杯了🤦‍♂️
      • 2020的最后一天看了这部以酗酒测试讲中年危机的丹麦影片,导演是当年发起“道格玛95”运动的人,写人生逾显老辣了。豆瓣年度报告显示我这一年看了近140部电影,二天多一部,可算个“勤奋”的老影迷喽!
      • 太绝了太绝了太绝了。整个最后一幕都太绝了,不能剧透我真的是憋死,但是整个最后一幕里面Martin的心态和悲喜的碰撞,一个收敛了几十年的男人最绚丽而摄人心魄的舞,我真的服了。 被麦子叔圈死!
      • 酒精是个隐喻,而人自己决定要醉几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酗酒家破人亡,2.研究者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3.做实验只靠加剂量是没有创新性的。
      • 人类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会更幸福吗?四个老师打算身体力行验证,每天开始酒不离身,结果反而更受学生的爱戴。无酒令人俗,说实话温特伯格这篇酗酒论文写得还是太清醒了,走向几乎一目了然。如何在痛饮狂歌与充实过日之间取得平衡?希特勒滴酒不沾,罗斯福丘吉尔倒是酒鬼,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才是答案。结局有一种释放感觉,看完就想猛干一瓶...
      • 小时候我总是不解,我爸和他的兄弟们为什么最简单的一盘花生米,一盘火腿肠,就能连绵不断地喝上一晚,脸上的愁云惨淡逐渐消融…… 后来,直到我开始喝酒,喝过酒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明白: 不是老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万愁
      • 4.5,最后那支舞跳得太棒了,“酒精”只是一个代名词,在过着重复平淡的日子中生活就是催眠剂,消磨人的意志和兴趣,当个行尸走肉,消极的态度弥漫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因此电影不仅讲的是中年危机,更是面向所有对现实迷茫的人,酒精是逃避现实的工具,却也是改变生活的“助推器”,让其重新点燃生活的激情,重新找回当时的那份初心,重新面向该面对和该成为的。“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你们所期望的那样”,当麦叔讲起这段话时对应现实,无奈和迷茫油然而生,几处情绪的释放点格外感动,甚至看到主演有点串场《狩猎》的感觉。只是在最后男主和妻子和解的地方处理不太好,有点赶的方式让情绪释放不够多,但那支拥抱“自由”的舞蹈太过亮眼,男主从不愿跳舞到最后的转变,是在面对庸碌的生活后所改变产生生活的期望。因此在我眼中这可能是最适合奥斯卡的
      • 手机计划:在观看此片的过程中逐渐延长玩手机的时间最终被证明是有益的活动。
      • 成年人怎么可能不爱上酒精呢?搬到大理之后几乎每天都能跟朋友一起喝到凌晨,用这部电影来结束今年再合适不过了。当然0.05%就够。
      • 观影过程中一直担心故事最终会落入煽情和说教的窠臼。好在主角团“不思悔改”,没有硬凹一个戒酒的欢乐结局,而是以一场海滩上的开怀痛饮呼应了片头的地铁狂欢。Mikkelsen最后一段大开大合的藏族舞(不是),跳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豪情,看得观众也情不自禁想要一同举杯,隔着银幕大喊一句:skål, min ven!
      • 人类是在有序中运转,但却是在失控中前进的。体育死了,音乐很好,历史还在。酗酒人士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那个0.05%太美好太难得太难..得了。
      • 本来是三星半到四星,第三幕直接降到三星。这片最大的问题是到了第三幕发现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第三幕想要传达的信息开始和前面铺垫的相驳。电影本身从制作来说并不差,但是整个剧本有大问题。后半段节奏和信息越来越奇怪,仿佛一直在铺垫些什么,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表演没有大问题,但四个主角本身就写的很相近,导致产生一种为什么要把四个角色分开的错觉。总体来说并不怎么推荐就罢了。如果电影本身就想要传达第三幕要传达的信息。我大概会把分数再降下去罢了。
      • 温特伯顿的酒精论文还是不够飞,醉酒还是太清醒了,不过有几场戏还是处理的赏心悦目。用酒精解决中年危机,最后夫妻关系那条线只能靠发短信解决,其实是投机了,实际上是废了,最后的WTF结尾也有点上不去,论文本身也有点欠缺想象力。不过大导演还是有实力的,拔叔第一次眼含泪水那场戏拍的太显实力了,包括首尾几场戏的情绪状态也很在线。
      • 极致的喜悦当与悲伤相同。当酒精度达到0.5‰的时候,镜头也放弃清醒,随即加入了摇摆的行列,以至于重新sober之后竟不知看向何方,使整个观影产生一种迷幻后怅然若失的沉浸4D体验。麦叔的舞跳得好。
      • 喝醉了中年危机就过去了?全世界的直男都一个样。
      • 导演不算很顺,《狩猎》成功了,其他不温不火,从本作看不温不火是对的,从米叔三个政客选一就知道垮了,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这种老段子有十年以上了,剧本还能花篇幅一五一十老老实实讲一遍,这就是普通和优秀的鸿沟。用“你是像海明威一样吞枪自杀,还是像丘吉尔一样打赢二战”来激烈学生考好历史考试,更让人皱眉。 最好的部分,是混剪的叶利钦、勃列日涅夫几个领导人喝醉了洋相镜头,对苏俄尤其嘲讽。几个中年白人不得志,酒精实验焕发活力,本就不成立。 米叔最后的热舞,释放生命大活力,达到通天彻地的禅意境界,照廖凡也差着意思,你知道为什么吗?你都没真正的压抑过,憋屈过,你的解放从哪来的?这电影发生了什么吗?体育老师自杀有谱吗?有必要吗?
      • 你想控制酒精,最终还是被酒精控制。作为一个同样的饮酒爱好者,大概可以理解角色对酒的依赖,以及背后的无解。但其中有些细节感觉描述还是不够准确,比如无论喝再多,睡一觉也醒一半了。
    • 豆瓣 6.2 IMDB 6.2 BD1280高清中字版
      High Flying Bird
      2019
      剧情片
      美国

      高飞鸟

      High Flying Bir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索导那部杀青后三小时就初剪完成的iPhone电影😂。索德伯格向来很强,不管是大制作明星成打的罗汉系列,还是这部手机拍的,仔细想想共同之处真不少,这部还真有点冒险、偷盗片的感觉;虽然说的是NBA行业内部的纠纷和矛盾,但全片竟完全没有任何比赛镜头,大量的对话确实让人有些难以跟上(还好现在网飞都自己带中字了),索德伯格用一个经理人的视角,寥寥几个角色,就拍了一部体育届的职场、劳工、种族多种主题融合的电影。虽然这个经理人仍旧是在最大程度上地在现有体制内存活,并没有真正做到去打破。索德伯格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长期跟看的导演,当然,一般人也跟不上他,谁知道他现在此时此刻是否又剪完一部新片了…
      • 只是把想表达的什么一系列对抗体制的东西放在NBA停摆背景下罢了,对很多东西的挖掘只是浅尝而止,真的只把停摆当作劳资矛盾简单处理了。对白和片子的节奏可以折磨死一大部分影迷,这一个半小时有点太漫长了,而真正的球迷也知道停摆不可能因为两个还没打过NBA只是在高顺位选中的新秀和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经纪人在72小时内结束,何况大部分球迷可能在前半个小时内睡着了,拍了一部不知道该给谁看的电影。
      • 怪不得一个广角镜头拍到底,原来是用iPhone拍的,摄影和调度还是难免显露出网大的简陋感(等下,这本来就是网大。。。)另外NBA这种体量的生意是不太可能被两个新秀和一个经纪人的一通骚操作所左右的,过度简化的幕后博弈也支撑不起对职业体育和种族命题的深入探究,整部片子最有看点的大概就是三位现役球员的访谈了。PS:米切尔的镜头感很好,已经很有球星范儿了;唐斯接受访谈就像是费玉清唱歌,一直在数几个灯泡坏了;不看球的观众看见雷吉估计会怀疑这哥们看着挺干瘦的真得能打NBA?
      • 片名叫lockout或72 hours大概会更应题,会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悬疑片的观影事后。这是史蒂文·索德伯格用三周拍完的片子,用iphone拍的第二部片子,粗剪三小时,最终是一个半小时。对话驱动,整个节奏就像是舞台剧加纪录片式的,而且也不是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就像截取了个片断,窥豹一斑。有点看大卫·柯南伯格《大都会》时的感觉。我觉得Netflix也是相当有意思的,居然会想到用这么直接的方式在电影史的代码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前面包括黑镜大电影已经这么干了好几回,以“职务之便”,把自己编进台词)……而电影本身也让人反思网络的影响力,反思这种影响力仍被作为一种工具而使用着,资本的工具。
    • 豆瓣 6.5 IMDB 6.9 BD1280高清中字版
      Sauver ou périr
      2018
      剧情片
      法国

      舍己救人

      Sauver ou péri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走出火海,走出心结,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女主可以说是法国倒霉媳妇专业户了
      • 节奏太奇怪了,还不停地煽情,演员演起来不难受吗
      • 一个很平实的创伤治愈故事,真实故事启发和最后的结语可能加重了对这个角色的敬畏感。消防员投身于致命的高危任务中,最终面目全毁;有过想要一了百了的放弃,亦曾因为爱重燃继续下去的勇气。尽管有些过于戏剧性的时刻,但他从拆下面具并最终直面镜头的心路历程捕捉得很为细腻,“我下面可没...”更是会心一笑的调侃。PS 即使加上了毁容的装束,也挡不住Niney的好看(:有种“后未来机械男-like”的感觉,底子太厚老。
      • 故事比较一般,拍得还算不错。
    • 豆瓣 5.7 IMDB 6.2 1080P
      A Million Little Pieces
      2018
      剧情片
      美国

      百万碎片

      A Million Little Piec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0。
      • 又一部“禁毒片”,片子里很多生猛的混乱感让人难忘,ATJ在自己老婆片子里格外放得开,正面露鸟三次,看傻...原著的经历要比电影精彩得多。
      • 引人入胜的难看。
      • 特意来围观了这对夫妻档,据说是可以打败法鲨的长度,果真是名不虚传,可以背着手打高尔夫了。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