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大西洋 Atlantique (2019)

    最近更新: HD1080P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7 IMDB 6.5 高清
      La Telenovela Errante
      2017
      喜剧片
      智利

      漫游肥皂剧

      La Telenovela Erran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后反思。政治与独裁历史的过往成为了肥皂剧的若干clip,大众文化的parody:受限的视角以及无处不在的棚拍痕迹构成了舞台空间。在影片较短的时常中不断切分为若干片段成为了喜剧的另外一个元素:拆除心理认同建构的古典情节剧仅能呈现为人物不断上场,匪夷所思的反转的闹剧结构。《漫游肥皂剧》中智利的日常被这种虚构媒介所改写,屏幕(媒介批判)却失去了作为符号的隐喻,不再是柏拉图式的嵌套序列(“外ー内”的degrading),也非更为“当代”的强度(“内ー外”渗出)模式。人物在影片中观看着电视内的肥皂剧,同时搬演着虚假的狗血情节,又被另外的“搬演者”观看,观看者来自于电视机之内或者之外的各个方向。一种超拓扑的真实ー虚构关系。
      • 4.5 Ruiz其实这次并没有开多少突破天际的脑洞,但每个分段(每一出肥皂剧)都像魔盒一般精雕细琢,对现实的针砭一阵见血入木三分。若不懂西语可能要折损很多笑点(有几段完全是文字游戏),理解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前一半真是特别特别好,后面两三段有点收不住跑偏了。
      • #2018IFFR# 深焦单元Signature展映。拉乌尔·鲁伊兹大爷1990年拍的六段肥皂剧工作坊被瓦莱丽亚·萨米恩托制作完成。有点[咖啡与香烟]的意思,世界设定和其中的吐槽与形式自反确实非常好玩(但是还得等中字啊不然语速那么快怎么看得懂)。
      • 4.0。1.拉乌·鲁兹的肥皂剧合奏曲。2.家长里短的微妙奇幻感,日常断章的智利烟火气,虽难免因文化隔阂疏漏笑点,却也不乏感同身受的共情。
      • 哈哈哈哈好玩
      • 0322
      • 洞穿甚至夸大情景肥皂剧的根源秘密:浓缩汇总的嵌套弹性人造世界中的片刻真实人类活动。
      • 南美人的脑洞是梯形的
      • cuuuute!!los con H发不出声音的人,day7几乎是RR版的红房间
      • 5/10。除了第一段get了冷幽默的点,后面都一头雾水。一种艺术形式对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解构,本身我就不太接受。
      • 3.5
      • imdb6.7
      • 在座记者全程爆笑然而一脸懵逼哈哈哈哈哈哈哈
      • 南美人民的狗血日常
      • 越回味越觉得好笑系列,无论了不了解智利背景,都觉得讽刺辛辣。倒是觉得即使是因为非政治、纯技术的原因,现实也越来越像无聊肥皂剧了。就像片中男人问女人,看新闻了吗?没有,肥皂剧太占时间了,没时间看新闻;又问,我们这出肥皂剧是干嘛?就是观看并点评别的肥皂剧。虚幻、空洞、无聊怎么占据现代人的生活,可见一斑。
      • 5.2 文化隔阂
      • 3.5,2020.04.24
      • 文化差异难以理解
      • 这类型西语硬翻难免生涩,吊诡中拍出了忧愁
      • 形式要大于内容,多数场景都很有趣,智利在这方面的影像表现依旧让我感到惊喜。
    • 豆瓣 7.4 IMDB 6.6 正片
      Undine
      2020
      爱情片
      法国

      温蒂妮

      Undin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如水晶般闪烁而易碎的都市传说。沉醉于佩措尔德叙事中令人扼腕的错拍感,爱人消失又重现,相遇如前世爱过,温情离别后的质问,不欢争吵后的意外,死亡后苏醒,遗忘后回忆汹涌而来。上一时空的阴云始终以虚拟形态盘旋在当下,又以实体形态躲藏于未知的角落,如那些柏林地标从历史中穿行而来,裹满尘土又焕然一新。迷人的幻境感不依靠单个影像内的充盈,而是在剧本的场次与场次之间形成遥望的共振,镜头里的人物状态永远先于语言和行动,如同事件发生前早有预感。和现实一样,所有的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定早有预感。
      • 一首写给柏林的爱情诗,太美了,寥寥数笔,便把水的意向推出银幕,浇灌在人身上,让人不由自主随着人物漂流激荡。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电影,也可能是导演+演员+剧本巅峰状态的天作之合,仿佛去年的«冷战»。默默想起了一个人几件事,就在影院里流了泪。
      • 温蒂妮是水的精灵,背叛她的男人,终会被她杀死,她也会因此回归水底。而现实之中的男女情感远比此复杂的多,孤单的个体彼此湿润,一次次碰触,最是温存。或许温蒂妮的命运终会是场轮回,可只要有一次的悸动,便可寻获爱意的浸润。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解构情感的大成之作,不动声色,暗流奔袭。葆拉·贝尔的每一次呼吸,都让她更逼近德国最优秀的女演员。
      • Yes
    • 豆瓣 6.4 IMDB 6.4 HD高清
      The Souvenir
      2019
      剧情片
      英国

      纪念品:第一部分

      The Souveni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获圣丹斯大奖的电影(柏林电影节还要展映哦)。长镜头+古典主义+喋喋不休的对话+固定镜头,像侯孝贤早期的电影,但画面更精致,音乐几乎没有(有也被忽略了),比较无聊,看的时候很烦躁,提前退场了。
      • Like seriously what the flying fuck, 片尾出现“The Souvenir Part II coming soon”时候我他妈愤怒离场,还他妈有第二部?!女主的地包天男主的声音,后面狂嚼爆米花的大妈左后方呻吟的大爷,每部分都让我想死。我以后再来看这种自以为是的文艺逼电影我姓倒过来写
      • 四不像
      • #69thBerlinale# 全景。圣丹斯世界电影单元大奖。节奏和气质都非常独特的英国小品,算是导演乔安娜·霍格的自传式作品。影片完全抛弃了情节剧的拍法,剧情和结构都根据人物情绪和心理来展开,也会引用朱莉的摄影、剧作和影像作品。对女主角的生活圈子和生存状态有着精细的刻画,当然在比较自恋的同时也让影片显得有些散漫了,可能等第二部拍完一起来看再讨论是个合理的选择。
    • 豆瓣 7.1 IMDB 6.7 HD中字
      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
      2010
      剧情片
      泰国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必须加上DVD里的删减片段一起看(洞穴删掉的几分钟是精华啊亲)。虽然阿彼察邦拍片一贯坑爹,看他的片儿也是蛋疼体验,但是这部片的世界观着实有趣得紧。金棕榈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好,而是欧洲视野内艺术电影原创性的极度匮乏时抓到了东南亚的救命稻草。“天堂不像传说中那样好,那里什么都没有”。
      • 金棕榈的污点。
      • 期待这部电影的各位可否听过一句话:真正的爹,敢于直面惨淡的被坑。
      • 我一直认为不是只要有长镜头就是诗意,不是说能塞进去多少隐喻就是有哲思,得能把这些庞大杂乱的东西细密的组织起来,绵延成一条平顺的溪流。即便文化的不同,但是影像可以融合很多跨越文化共通的东西。比如餐桌那一场戏,是拍得最好的,让人忍俊不禁,除此之外,都有点自说自话,比“恋爱症候群差远了
    • 豆瓣 7.8 IMDB 7.3 HD中字
      แสงศตวรรษ
      2006
      剧情片
      泰国

      恋爱症候群

      แสงศตวรรษ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kick the machine"這名字實在是野心勃勃啊........和你朝夕與共的那個人難保不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即使兩個世界細節相通,不同的眼睛裏卻看到各自爲政的大背景,無情地相互抗衡)——不過還是有跡尋到點内裏的溝通..比如同樣深深長長的走廊,無論素樸還是現代化,都透露著一股纏綿慵懶的幽情....
      • 着实看不透彻Apichatpong的意图,据说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在研讨生存本身,听似圣洁的配乐昭示着一些或须臾或永久的谜,镜头所掠之处的黄袍僧侣、铜制雕塑、白墙、医疗器械,仿佛都藏匿着森林的神秘雾气;而影片中出现过的那两段相同对话,亦唯独置换了外设的空间背景,这一度令我想及伯格曼
      • 非常喜欢的故事,并无夸张的奇技淫巧,仅仅通过运镜以及空间的营造便将现实的故事渲染出超现实的美感。 摄影风格非常统一,缺少直接的特写使得整部电影仿佛在一个旁观者角度凝视情人间暧昧的波动。该“旁观者的眼睛”(即摄影机)在每个场景的始末通过巡视察觉周围的环境,也使在那个场景中的物种——人与周围这至少存在百年的地貌发生关系。 爱是荷尔蒙驱使的产物,但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常常会通过理智制定规则,为了维系社会的稳定抛弃低等社会的那些情况,掩饰潜意识,所以说常常是踏入爱河而不是坠入,但内在的感情终究与任何动物毫无差别,所以最后一段终于达到了我心目中最满意的高潮——动物本能,近距离特写的眼神交换将暧昧流动于方寸之间,旁观者不复存在,本性主宰了自己。 流畅的叙事中,关系终得搭建完成,最后的毛坯房暗示了新的希望
      • A / 阿彼察邦的“日蚀”电影。镜头收拢光线,折叠的时间被逐渐展开,医院成为回收能量的巢穴;镜头被光线/视线“驱逐”,欲望的时间被固着于错乱的雕塑/阳具之凝视中——这时它真正成为了飘移的幽魂;日常装置成为反向捕获镜头的黑洞,电影在黑洞中重新睁开双眼,一个“世纪”的时间停留在何处?
    • 豆瓣 5.7 IMDB 5.9 HD中字
      Zombi Child
      2019
      科幻片
      法国

      僵尸儿童

      Zombi Chil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干净明媚海地风光片???奴隶活死人巫术操控脱逃梦游四围晃,反独裁政权啊自由主义妨碍自由啊啥的全都塞到权贵子弟学校课堂直接讲述;文艺青年小白妞道:“失恋痛苦和你们国家历史悲剧的痛苦并无不同!痛苦难道也可以分三六九等吗?!”巫毒男爵现身不去打一下小朋友屁股实在对不起第三世界的人民群众
      • 并行囚禁于历史和现代的双重议题,在著名的海地僵尸Narcisse传说作为两者横向比较而兼具各自属性的特殊事件介入叙事套层中时,波尼洛找到并完成了辨别的策略标识——用古旧类型躯壳与Victor Halperin和Jacques Tourneur取得有机联系,并将他们召唤至今。
      • 一部分是60年代海地往事,一部分是当代法国贵族学校青春叙事,两条线相互交织,呈现殖民历史的渊源。“僵尸”与其说是类型片的元素,不如说是一个具有批判色彩的噱头,故事可以做得更扎实,而不是现在呈现的铺垫不铺垫,高潮不高潮的样子。但不得不说,波尼洛的视听真的是迷人,迪欧普真该好好学学如何把黑人和异域拍得引人入胜。本片贡献了诸多相当令人沉醉的镜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
      • 只有受罪看这种白人救市电影 我们利物浦才会赢球吧
      • 装神弄鬼跳大神解决不了空洞的问题啊
      • 海地巫婆。含沙射影。
      • 一言难尽,不是没有拍得好的镜头,海地部分很多场景都拍得很吸引人,可以满足一部分猎奇心理。但是整体的叙事感觉存在着一些断层,一到现代部分就感觉叙事断裂开了,作为观众的我沉浸不到他的叙事当中。电影的拍摄主旨和意图很明显,但看到最后才明白导演究竟想说什么故事。也许“僵尸”在此只是披着奇幻色彩的“奴隶”的代名词。而这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关于自由和记忆追寻的故事。(看的巴黎超前点映场,所有主创都出席了,导演很真诚,但对于此片,三星已是最大的仁慈。)
      • 0601 I Walked with an (easy) Zombie/ Repris contact avec 3
      • 75/100,对于海地僵尸这个地域怪谈的重叙,并跟当代政治议题做了个有机结合,还算蛮巧的。双重时空的并行叙述直至交融也是将波尼洛的功力尽显无疑,唯一问题在于趣味的缺失,不够怪力乱神,既然都拍这种题材了,那明明还可以玩的更嗨嘛!
      • White world black blood, 取笑讽刺尊敬和理解,不敢夸大但这部代表的现今种族隔离足够恰当
      • 隐藏在僵尸事件之下的显然是西方殖民主义话题,然而导演没能突出这个批判意味的主题,反而被这个猎奇色彩浓重的活死人事件完全迷住了。再加上另外法国中学生的那条线索令人费解,最后怪力乱神的高潮场面可以说让人贻笑大方,竟然嗅到好莱坞青春娱乐片的味道,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浪费掉这个绝佳的题材。
      • 3.5。
      • 除《圣罗兰传》最简单的波尼洛电影,由内容而非动作驱动的。
      • 7.5/10。这才是百年孤独啊!全程高度紧张,总觉得下一秒就要变成恐怖片了。美中不足的是恶魔的样子有点喜感,两条线的切换不自然。好于《大西洋》,因为它足够简单。
      • 以女孩对男孩的爱恋为视角,70年的时空交叉,探究巫毒信仰背后,法国对海地的殖民历史。波尼洛用极大篇幅对准角色间的交流,可这样的做法即便揭晓了创作谜底,也因埋藏过深,对意图的传达施加了天然壁垒,颇值得再商榷。
      • 很好看 就是後面嚇得一身汗我日 法國僵屍兒童與海地僵屍兒童 很會使用音樂 這個導演我要追了!
      • +,这片子La Ciénaga年度第24名??才?视觉转换的确不算惊艳,但处理素材的变奏能力可以说是顶级了。比起纯粹的内容的驱动,本片更像是先想好一个大致的变奏过程,在此基础上控制类型的渗透程度。5555555,看得好像哭。可能对我,波尼洛比德尼要更好适应一些.
      • 海地与巴黎并行的叙事靠这名黑人女孩连接,用僵尸活死人的题材来讲法国的殖民与移民,前半段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后边巫术斗法附体什么的一出现,又感觉挺掉价儿的,观感不如前作《夜行盛宴》过瘾,波尼洛操刀的配乐依然可听。散场出来才知道隔壁厅的大师班竟然就是李安的课而且刚走,我说怎么半程好几个观众退场跑出去了。#金马56#
      • @FLC. Une idée: c'est la cinématisation de Poétique de la Relation d'Édouard Glissant.
      • 「巫术」/「僵尸」都是主流世界对于第三世界的污名,「自由主义」反而毁灭了世界的自由精神,在官方教育与私人活动空间中的隔阂并不明显,因此少女们的自觉意识苏醒归根还是在于本民族的「集体记忆」中,这也是第三世界与少数群体的困顿,拿来主义的西方民主思想最终还是会在本土/民族主义的浸淫下妖魔化。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