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安托万与柯莱特 Antoine et Colette (1962)

    最近更新: HD中字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8 IMDB 7.8 超清
      Meshes of the Afternoon
      1943
      剧情片
      美国

      午后的迷惘

      Meshes of the Afterno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前半预知梦及梦的解析 掉钥匙一段令人拍案 用古典叙事手法 将隐含的危险描绘得淋漓尽致 钥匙等同于刀 是因为开启即伤害 而门本身便有性爱的隐喻在 无脸男的最初影像原型 大概就是此处 脸上的镜子反映自身的欲望 花是贞操象征 全片无非在焦虑贞操的献出者 模糊到具体 最后死于焦虑本身 日氏配乐亦有增彩
      • 8/10。镜面黑衣人代表男性的诱惑与伪装,阳具象化为鲜花,女主角午休时将鲜花放在阴部接受诱惑,钥匙掉落表明恋爱中女人甘受支配,女人回家发现台阶插着刀,床边鲜花消失变为刀子暴露男性侵犯的意图,女人行走中前脚落在沙滩后脚踏着草地象征探索自我的艰难,打碎镜面人的同时自己也被男性秩序所扼杀。
      • 现代影像的神样之一。八卦:David Lynch用Lost Highway向这部电影致敬;Godflesh用了片中的一张著名剧照做为94年EP《Merciless》的封套,Primal Scream于86年发行的单曲《Crystal Crescent》也如法炮制。
      • 人脸是一面镜子的想法忒牛了!要是能拍下女主角和镜子脸面对面的正反打镜头就更诡异了。
      • 7.0 很先锋的影像表义,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女性对性的思想纠缠与自缢过程。导演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开了个虫洞,女性在自己的意识(房子)里翻滚跌落,男人只是个带着花的闯入者。女人打碎玻璃的同时打碎了男权崇拜。
      • 先锋而奇诡。限制性视角与开放式构图。梦境的套层与反复,瞬间让我想到[恐怖游轮]。无音效对白+零配乐的可怖静默——我们的梦有声音吗?似挣扎求索又似诱惑舞动的动作&倾斜翻转的摄影机。钥匙与刀的一体两面,斗篷镜面人的创意令人叹服。精神分析语境下的花。囚禁之女与自戕欲望。(9.5/10)
      • 梦。
      • 无尽的噩梦。
      • 日本能乐/花朵>性/影子与实体>自我与他者/同人多体>对自我多面性的质疑/无尽套层梦境似「恐怖游轮」/镜面人意指丈夫,钥匙与刀都喻女人对丈夫感情的态度,而随着梦中梦的展开,爱意渐冷钥匙亦逐渐化成了刀;梦与思想死亡交叉,女性迷惘而徒劳的与男权抗争,由此也可见导演意图。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pYXBkL5puc/
      • 这个应该是影响了林奇了,特别是Lost Highway
      • 午后迷惘,似梦非梦。鲜花与刀,只在一念。720P,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AYtjhRexZpGP_Xma-3HBg 密码:ovwm
      • 人格分裂。梦境和现实环环相套,分不清彼此。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女主角被自己折磨的不行,而后自杀。这个过程是在梦中完成的,还是现实中梦后自杀,估计导演自己也不知道。
      • 我亦陷入梦境中......
      • 瑪雅黛倫標誌性的蒙太奇剪輯,視覺上尤其前衛,大量使用心理學象徵符號;十餘年後日本配樂師伊藤貞司的作曲為影片增添了一股恰到好處的神秘感;聲音的加入使這部充滿思考的先鋒實驗作品擁有更強表現力
      • 脸是一张镜子。而精神如同夢遊被分裂 ,切換著時空并交替著神秘感
      • 电影是只要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就好还是要有人读懂才行?即便不知道刀子钥匙花楼梯这些符号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些玄机,而了解了这些符号以后,有了更多想法,或者过度阐释了之后也自己砸吧嘴儿觉得嚼的够味儿,哪一层都有看的开心的理由。我觉得拍的聪明。
      • Freud's dream: flower, knife, mirror, ring, insanity, key and door, man and woman, sex and death...
      • MUBI Teiji Ito的配乐很有意思
    • 豆瓣 8.1 IMDB 7.2 HD国语
      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1933
      喜剧片
      法国

      操行零分

      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气球、烟雾、仰拍、默剧表演形式;动画;羽毛、升格、诗意;儿童片却带有较强成人色彩。
      • 好似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又好似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儿童幽默 羽绒飞舞那段经典 40分钟的片长正好 十大法语佳片
      • 重看@中华艺术宫;是20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社会运动的先声,是启发无数四百击们的先驱;当孩子们爬上屋顶举起大旗,向制度和权威发起挑战,已然不是隐喻,而是吹响革命的号角;开头音效接近默片感觉;教师形象奔溃千里,讽刺十足;枕头大战酣畅淋漓,影史经典场景之一。
      • #亨利•朗格鲁瓦上海回顾展# 关于大人之恶(及其反讽)与孩子的反叛。校长的声音效果,仿卓别林的青年舍监及几段音乐皆是妙笔。枕头羽毛戏太精彩。DCP效果大赞!1.37:1的画幅构图超美(如今也只有Xavier Dolan能熟练用近乎1:1的构图了吧)。(来回艺术宫近1小时,看41分钟电影也值了)
    • 豆瓣 8.1 IMDB 7.3 HD中字
      La boulangère de Monceau
      1963
      爱情片
      法国

      面包店的女孩

      La boulangère de Moncea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爱情就是这样,让人郁闷又惊喜,而和故事一直沾边的她,终于消失。
      • 该男子非常不讲卫生,一直乱扔垃圾。男性心理剖析的真逗,喜欢。
      • 走了一个面包店女孩,就会有另一个,然而面包只是用来果腹,终究成为不了你心里的泡芙。
      • 对许多男人而言,跟女孩调情只是寂寞无聊或是情感失落时的游戏而已,他要娶的类型,心里早就算计好了,所以被调戏的姑娘,认真矜持,忐忑不安你就输了。
    • 豆瓣 8.0 IMDB 7 HD中字
      L'amour en fuite
      1979
      考驾照
      法国

      爱情狂奔

      L'amour en fui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安托万的二十年,五部电影,就这样谢幕,就好像伴着他一同成长一样,好舍不得!还是四百击的时候,妈妈告诉他爱是最重要的,从此这就一直是安托万生活的主题。他会努力追求,也会快步逃离,但他一直奔跑着。整个系列除第一部以外基调都比较轻松,很生活化,非常好
      • 电影肩负的任务于电影本身的内容,确实很难简单的串联一个人的人生
      • 杜魯福 (Truffaut) 在台灣有另一個譯名,叫楚浮。 The Green Room, The Last Metro, Two English Girls, The Woman Next Door [3]都拍出了沉重,但安坦五部曲卻能輕描淡寫敘述糾結的感情,或者法國人都喜歡自我幽默。別人的情感深深共鳴,卻要裝著輕浮說自己的故事。楚浮,比酸的饅頭更精緻的翻譯。 Year 1 的時候我立志學習安坦,因為他實在是太迷人,溝女太掂啦,由其撥頭髮果下。看他墮入愛河時也每每心有共鳴,那種如泉流的熱情。但漸漸發現
      • 1. 特吕弗这是把自己的故事搬上来了吧。看,他有多爱自己,马上查一查他跟姜文是不是一个星座。2. 看了《四百击》、《偷吻》所以也连得上。男主角就是前几天看过的《路易十四的死亡纪实的主角。而且演过不少佳作。3. 法国人其事无论男女,都比较精致、细腻,活的体面,有哲理。
      • 我没有安托万情结,所以面对楚浮这部实在平庸的电影,在重感冒的午后毫无悬念地睡着了
      • 特吕弗倒四作,“安托万五部曲”终章。影片采用了万花筒式的剪辑与多视角叙事,二十年来的影像片段穿插其间,特吕弗、利奥德、安托万仿佛已合为一体,清晰如昨,一如安托万拼凑破碎照片的邂逅之旅。以画外音及自传体小说制造连续性。最后一个场景在安托万与萨宾尼亲吻与另一对夫妇间横甩。(7.5/10)
      • 几部电影的情节被穿插近来,当然结局有些讨好观众,总的来说,有趣
      • 安托万五部曲的最后一集。再也找不出一个系列的电影像这样让人看到一个角色在电影中逐渐的成长。这也成了特吕弗的电影日记。
      • Remembrance of things future, 35mm print at Walter Reade Theater
      • e6cogffu// 眾多回憶性鏡頭穿插真真表明這是最後一部..卻是這系列最好的結局. 安托万半生隱忍,眾多相遇與錯過之後,也終會有這撥開雲霧見幸福的一日. 所以沒有什麽不能忍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啊.//真哭了,估計是捨不得就這樣結束了.
      • 太喜歡antoine系列了 TwT 日以作夜裡的 藍色花瓶 成了廢紙簍。everything came together in the end.
      • 特吕弗是真正释放影像之“蒙太奇是史诗”的力量的人。一种看一部少一部舍不得看的感觉包裹了我。看完火车一段惊觉现在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情-物影像表达其实有多么刻意(如《夜以继日》)。永远在奔跑的安托万是一个真正的爱欲之人。虽然特吕弗将他塑造为一个连写作都完全依靠自身经历的平凡人让我心有戚戚。作为安托万系列的收尾,大量闪回最终指向两点:1.love matters; 2. 如果it may lead to happy endings,it must lead to happy endings. 这是特吕弗的慈悲。结尾闪回四百击绝美。
      • 特吕弗利奥德教你如何耍情怀(or 特吕弗利奥德教你如何耍闪回),五部曲终章是一次轮回般的体验,4部前作(哦,其实还有《日以作夜》,本作中安托万还穿上了特吕弗在那片中穿过的杰克衫)的混搭,生活现实与文学虚构的小把戏,人物命运之巧合等等元素都别有趣味,结局则展示了人生某种必然,完美谢幕。
      • 看完这部安托万系列的收官作,才明白对之前作品有很多误读。尽管作品本身个性色彩十足,却依然令人惊叹特吕弗的深厚造诣。各种聚散离合,穿插着回忆,从童年一路走来。角色身份的更替,痴迷对象的更迭,勾勒出自传小说式的小众爱情观。结尾很喜欢,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窥见全貌,不由不感动。
      • 本片是“安托万系列”的最后一部。细腻真实的作品,也很动人地反映了人到中年时面对艺术、生活、爱情的困扰和失落。多位情人的出场将安托万的故事基本做个完结,但他并没有收获真正的爱情。特吕弗用此系列作为他个人自传的20年后,终于以无奈的口气让他的主角落幕,片中多次出现前几部电影的画面。
      • 四百击偷吻床地风云集体回忆,Antoine完美谢幕。
      • 从400G一路看下来其实一直情绪很稳定的,但是看到最后一部就全面很感慨了啊。。。想要是能再拍一部老年安托万该有多好,但却是永远不可能了。
      • 女人们都很美,到了最后对爱情失望无奈,他选择奔跑
      • 看过的信息量最大的爱情片之一.Antoine的爱情圆圈不是说他兜兜转转又回到初恋原点,而是他陷入疯狂爱恋迅速觉得无趣而后逃离的路径从未改变.从四百击到爱情狂奔,Jean-Pierre Léaud在横跨二十年的五部曲里诠释这个角色的成长也算是个奇迹吧
      • http://tv.sohu.com/20101222/n278452477.shtml
    • 豆瓣 7.8 IMDB 7.5 HD中字
      Baisers volés
      1968
      爱情片
      法国

      偷吻

      Baisers volé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长大的安托万在爱情里迷惘了,那是在68年,新浪潮也渐渐息声了
      • 当戈达尔在政治电影的路上一路狂奔的时候,特吕弗却依旧不为所动,开始大门紧闭的电影资料馆和电视里混乱无比的游行蜻蜓点水地提及到时代的喧嚣,所以若说这是一卷更具广泛意义的浮世绘也未尝不可,以混不吝的少年为眼去观察与感受周遭,借此成为安托万,体会与经历他的成长。
      • 1.安托万之三,片名诠释:进错房间的摄影机,保持着好奇而节制的偷窥,重点情节省略。2.与布列松对立,特吕弗继承了雷诺阿"演员重于角色"理念,甚而专为演员打造电影,如利奥德之于本片,莫罗[祖与占],阿佳妮[阿黛尔H]。3.巴黎地下管道传信蒙太奇。4.多重文本:[幽谷百合][骗婚记]。5.对镜重复名字。(8.0/10)
      • 爱情和学生运动何其相似: 怀着希冀与热烈,不顾一切 用炙热与疯狂,对抗世界 再而竭三而衰,渐渐破灭 大梦一场,向曾经的自己挥手作别
      • 这男主角到后面是不是只配出演烂片了?
      • 35mm print at Walter Reade Theater
      • 两人终于享受了久违的初夜。翌日早晨,在餐桌边男主角对女主角说,“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难开口”于是两人开始了纸笔的交谈。可以想像,他们在各自交流昨晚床上的经历。安托万系列第二部, 特吕弗表达青春的爱总是炙热而又含蓄。音乐依旧优雅迷人。
      • 拍得十分通俗,甚至在其中看不到任何艺术抱负,一切只关于安托万这个人物在片中这个年纪遇到的各种磕磕绊绊与离奇的好运。人设和情节比前一部只有半小时的《安托万与柯莱特》更像四百击正式续篇,但味道和深度已完全不是从前那样,手法主张也彻底挥别新浪潮。当做平常的办公室轻喜剧看完全没问题,如果一多想,比如“这可是特吕弗的健壮期啊,怎么拍这个?”“以这种形式续四百击,有何意义?”,那就有点没法看了,所有手段皆趋向平庸,某些笑点和悬念蛮尴尬的,节奏完全失常。利奥德这会儿的外型好像克里斯蒂安·贝尔啊。
      • (長片#07) 2004/09/16_19:20 @ BC Cinematheque 杜魯福最動人的小品故事。歡笑與傷感兼而有之。色彩瑰麗無雙。最喜歡 Antonie 的傻氣。偷吻的浪漫。
      • Jean-Pierre Léaud当年浑不吝得真是可人呀~
      • “安托万五部曲”第三部,少年初长成,涉世未深却跃跃欲试的羞涩。电影看起来有点像番外的感觉,不是那么喜欢。“私家侦探”颇有影射两性情感的意味,风格较为轻松诙谐,安托万亦从中有所发觉并向现实妥协;“管道信件”是最有趣的一幕,这种传递爱意的方式真是可爱啊;“酒窖偷吻”才是真正的用意吧。
      • 第三部。1968年发生了那么多大事,但这部影片却没什么政治色彩,仅仅是青年的生活,细节比较有趣。不太喜欢安托万的发型,总在捋头发。。然而他长大之后好像一直是这个发型
      • 光依靠利奥德的诡计与天真,似乎是无法参透爱情的,“你是特殊的,我也是特殊的,那么我们将一起度过几个小时,以后不再相见”。特吕弗用通俗剧的做法,漫不经心地道出爱之困惑,安托万还是那个安托万,他不知疲倦地穿越街道,然后他今后的人生,也因此充满了运气(结尾的早餐看到了日后韦斯·安德森的雏形
      • 安托万达诺系列之三。
      • 当我们用缅怀的心态来看待贴着“新”标签的事物,本身就意味着亵渎。惊讶于该片拍于68年却没有对学潮的直接描绘,而是通过讲述青年安托万颇具喜剧色彩的挫折体验,或许故事想讲的不是politeness而是tact,驾龄太短。当时法国年轻人穿得可真得体。
      • 奥利奥的安托万是影史最可爱的男孩纸→男生→ 男人❤
      • 紧闭的电影资料馆大门暗示动荡的年代,特吕弗却不举政治旗帜,而是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安托万的世界中,第三部是对成人社会的一次“侦探”,全片多数时间如机械般的拘谨(送信的管道),但时常也有爆发式的欢脱宣泄,每当这种时候特吕弗便会炮制不少经典的新浪潮视听来点明身份,非常有趣。
      • 这要命的字幕啊又要杀死观影耐性了。无所适从吊儿郎当仿佛有着搞砸生活中任何一切的能力的青年安托万活脱脱就是我们眼前长相可爱带着神经质灵感演出的让-皮埃尔利奥德。
      • 本片是特吕弗著名的“安托万系列”的第三部,获1969年奥斯卡 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次安托万逃离了军队,开始找工作。但不良记录对他找工作造成妨碍,他先后做过旅店守门人、私家侦探等职业。同时他也周旋在几个女人之间。应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个风情万种的老板娘。这种小品看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 皮特·瓦兰在他的著作《电影符号学》中说:“电影导演不应附属于他所改编题材的作者,被改编的作品只不过是他的借用之物。导演利用这种借用之物来融合自己的构想和自己的观念,并转换成完全属于导演自身的东西。”在这部影片里,特吕弗宣扬了他的两性观念:女性是成熟而狡黠的,男性是脆弱而不成熟的
    • 豆瓣 7.7 IMDB 7.2 HD中字
      L'amour à vingt ans
      1962
      爱情片
      法国

      二十岁之恋

      L'amour à vingt an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特吕弗:“安托万五部曲”之二,因电影院而起的青涩恋情。安杰依·瓦伊达:救人英雄的战争创痛,得而复失的爱恋。伦佐·罗西里尼:无情现实戳破灰姑娘的幻梦。石原慎太郎:爱你爱到杀死你,单恋与极端的占有欲。马塞尔·奥菲尔斯:人们遇见,相爱,结婚生小孩,都是这么迷迷糊糊就过去了。(8.0/10)
      • 安托万和克莱特真应该拍成一部长片.安托万系列,我还是最喜欢少年的阶段.
      • 五个国家的五位著名导演,各自执导了一段关于关于20岁少年生存状态的短片。一、弗朗索瓦·特吕弗《安托万与柯莱特》;二、安杰依·瓦依达《华沙》;三、伦佐·罗西里尼(无标题);四、石原慎太郎(无标题);五、马塞尔·奥菲尔斯(无标题)。特吕弗的那段是主要看点,日本那段还凑合。
      • 波兰和日本的都不错, 石原慎太郎这人还真复杂,三岛要是活到现在不知会是怎样……法国和意大利的故事较常见,德国奉子成婚比较囧
      • 插曲很完美。懵懂时期的爱情,忧伤与踟蹰。同感特吕弗,定格马克斯,变态小日本,另两个,一笔带过。
      • 法国:常态,波兰:惊艳,意大利:看过就忘,日本:冷,德国:abnormal
      • 多国制作,意大利语配音。主题曲真好听。各位导演水平都很不错。还有难得一见的石原慎太郎导演段落。
      • 5个爱情故事,东方日本的美女最悲催,被人家看上了,结果就被杀死了,看似毫无逻辑,身为亚洲女性,应该完全明白我们这样的男女相处逻辑吧!
      • 好闷,看了两天终于看完,五个短片。 1.想做情人,却被当做备胎。 2.动物园英雄。当他被蒙上眼睛,战场上的情景再现,胆战心惊,让人害怕。 3.情人、物质、快乐,很难同时拥有。出轨被发现的男人很蠢,发现男人出轨,并且单独去会见情人的女人,是女王。最好看,还是女人戏。 4.变态地拥有。最恐怖的一个短片。 5.只想睡女人,睡完就摆脱对方的男人,却也有意外。看似完美,其实最不现实的短片。
      • 在电影社团看的这不短片,它应该是后来意大利导演贝特鲁奇《西西里美丽情人》的蓝本。
      • 翻译完的第五个长片。
      • “二十而立”装深沉大合集:石原慎太郎>安杰依·瓦伊达>弗朗索瓦·特吕弗>伦佐·罗西里尼>马塞尔·奥菲尔斯。
      • 安托万长大了,终于变成特吕弗傻逼兮兮小白脸俱乐部中的一员了;瓦伊达总也不忘对战争的控诉,动物园那场戏让我想到了冯巩《虎口脱险》那个相声;罗西里尼讲了个平淡的正牌和小三对峙的故事;石原慎太郎将“爱比死更冷”证明给我们看;德国那部实在没兴趣看下去了。就这样吧
      • People cry not because love ends, but because still continues,Even if it's over.
      • 特吕弗延续安托万角色讲述初恋时期的躁动,亲切有趣味;罕见石原慎太郎的导演作品,暗黑系的故事,风格在这个系列里很突出;瓦伊达的故事心理层面的描述最复杂;奥菲尔斯故事讲的最精炼、简洁;罗西里尼的有点过于简单了……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S41FBUx8Ok/1安托万的暗恋、邂逅、为爱搬迁、尴尬之吻、与情敌握手;2英雄也会有恐惧,蒙眼游戏让行刑的幻觉重现;3被数落的爱情,金钱和肉体还是纯真与诚意;4典型的日本扭曲心理,估计各国都有这类极端的爱恋方式,不过日本更爱体现也发掘得更深;5没看懂;摄影
      • 啊,真的很好,人们相遇,然后相爱,然后结婚,生子。很多人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了一生,所有的都不过是在重复。插曲响起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该哭。
      • 除了瓦伊达那个见义勇为的男纸还有那么点赶脚。
      • 波兰最喜,法国家常,意大利不痛不痒,日本变态,德国最差。
      • 6。他们5个拍这主题是要干什么呢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