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夜·明 (2007)

    最近更新: 超清720P
    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7 IMDB 7.0 宋家皇朝
      宋家皇朝
      1997
      爱情片
      香港

      宋家皇朝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宋霭龄活的最自我、最真实。她的每步走的都看似简单却很用心。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她对于妹妹美龄的婚姻我觉得是自私的,她看似好意的怂恿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借花献佛、来个顺水推舟,利用美玲的婚姻下的一场筹码,却实际为了实现她的家族强权梦想。宋霭龄虽不是影片最大的主角,但的确是个狠角色
      • 张婉婷还是擅长于拍摄关于“情”的电影,至于关于政治的地方是一片狼藉,怎么看怎么别扭。仍旧喜欢张婉婷电影里镜头画面的色温。
      • 视角很浪漫,并没有涉及太多历史也是聪明的做法,张曼玉本人对于因为这部自认没发挥好没在状态的电影拿影后表示诧异也是自知之明。邬君梅不适合旗袍等传统装束,会显得土,穿上猎装骑马却英姿飒爽精彩纷呈。最欣赏还是杨紫琼那份沉稳雍华,她在,便震慑全场。
      • 粗糙的政治观念,形而上的脸谱化政治人物刻画,张婉婷煽情有余,深刻不足。。
    • 豆瓣 6.6 IMDB 6.9 HD国语上
      孙中山
      1986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孙中山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惊世骇俗的烂!好多不知道为什么要拖得那么长的镜头;人物关系前面完全没有铺垫,后面却开始大肆的抒情;比较适合作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片使用
      • 导演丁荫楠说:“努力在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特定历史氛围的影片中,结构成以心理情绪为主体内容,以艺术的造型与声音为表现形式的一部哲理性的心理情绪片。”(《<孙中山>影片制作构想的美学原则》)对传记片的创作而言,这种探索是整体性的,美学层次的。
      • 太幼稚了!我真没想到在丁导演的眼中,孙先生的生平竟然是这样的。且不说第一个回头镜头有多雷人,第二个画面的民众写生有多阴森,你一部历史片,总用字幕直接交代事件,那还拍成电影干吗?难道是给小朋友认字用的?再看演员的表演,大人们的行为要不要这么幼稚搞笑?群众的言语要不要设计感这么严重。
      • 真是在用第五代的视听语言拍主旋律,而又因着时代的思潮而“去主旋律”样板,在国营机制下不记成本地艺术探索,所以难得地成了空前绝后的一部影片了。 可是本片形式上的矛盾是没法解决的:一方面要用极简主义的“历史印象”串联一种纯“前朝”的历史叙述(而非教科书式的“后朝”合法性追封),另一方面又要以个人化的内心聚焦从(戴锦华语)历史中赎回个体生命的人质。 所以割裂,对观众不友好,哪种类型路线都不挨着。 相较之下,九十年代后(丁亚平语)主旋律在“zz一体化”推动下重新杀回来,已经渐渐成为因循守旧的代名词了。除了商业上(全明星&爽片)的加码,已经见不到八十年代这一批片子的任性求新了。毕竟,当下主旋律承担的是教材的“课外读物”功能。
      • 同在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上映,跟港台合拍的《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相比,本片塑造的孙文先生多了一份刚烈,少了一份儒雅。但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用户民主的决心是不变的。在各种事件中对主角人物的刻画更具体更生动,相比《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更偏向于纪录片铺陈的手法,本片的情感是更充沛的。当然了,一定基础之上,本片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孙中山。
      • 每个段落内部的调度和视听语言都是不错的,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组合方式几乎是反电影的,用纯文字说明带过,拼贴感明显,也造成了长度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毫无节奏可言。另,叙事视角的切换也略显生硬了些。
      • 没看完,只觉得苦了一群群众演员,扛着关公刀从桥这头跑向桥那头,又从桥那头跑向桥这头。说了半天三民主义和共和制,镜头里出现最多的还是躺尸的群众和伟人的大头像。这恐怕也是一种三观不合的表现吧。
      • 第四代的心理,第五代的形式。孙中山的一生在饱经历史磨难的第四代眼里,成为一种悲剧的表达,即使总体而言是成功的。17年时期的电影林则徐,即使他的一生,整体应该是悲剧性的,在十七年中的表达也是乐观昂扬的。诗化的影像意识,影像的自觉。丁荫楠,既不能搞封闭式的起承转合,更不能罗列历史的进程,搞成编年史纪录片。应该是以孙中山奋斗一生中的重大心理转折的历史时刻为全片结构的线索。以情绪积累式的组织手段,像拼七巧板一样,把最具有心理光彩的片段,按情绪的发展、起伏、流程富有感染力地组结在一起,使看剧本的人获得准确的心理情绪感受。以孙中山一生的心理线索为主旋,谱写震撼人类灵魂的悲歌。不从市井文学写凡夫俗子式的生活,从人类发展史,社会史哲学史高度入手,“英雄崇拜”心态。结尾“密集群众场面”群己关系
      • 2019171 孙中山的一生跨度实在太长,导演的叙述手法还是过于平实,重要事件都不愿遗漏。拍出了孙文的满腔热血与慷慨激昂,却在浪漫的理想主义上的着墨略有欠缺。但整体来看,这个题材还是挺敢拍的,80年代真是思想大解放。
      • 【学习强国影片45】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2月,广州起义,事泄失败。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0月,三洲田起义,因饷械不继而失败。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2月镇南关起义,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 1911年(宣统三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2月下旬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 1913年(民国二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 热血革命者,缺陷美伟人。。。
      • ……什么玩意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众口交赞丁荫楠结构事件的能力和影片对孙中山内心的深入……但是以点带面以重大事件塑造孙中山形象严重割裂了影片的连贯性,导致孙中山的行事缺乏逻辑上的勾连……于是课题要怎么写……
      • 反而是看片的时候不断想起之前看的《走向共和》 感觉电视剧更好看一些啊//当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就像一场美梦
      • 补马一个.
      • 传记片,主要事件都是通过打字幕表现的。本片中宋庆龄的形象,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姑娘。
      • 孙中山算是初中时候的男神了,虽然他从来没有成功过,但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可谓传奇。影片前半部分叙述四次起义,视听上加以不同的造型因素和音乐;后半部分以亲密战友的逝去为线索,体现孙老的孤独和悲怆感。(中影史)我们还是有很多人物传记片的嘛
      • 不少反抗者以毛左姿态出现的一个根源,在于中山先生被别有用心地抽象尊奉,而没有持续具体地呈现感染,很多人不熟悉又懒得研究,只知道很伟大。若还原中山的种种细节,比如广州反清逃亡竟是坐空中缆车之类,扣人心弦的精彩不会亚于古今中外任何一部传奇大剧。
      • 难能可贵的日语演员;什么都缺的感觉;
      • 丁一楠再一次证明了她是拍人物传记片、历史片的大师。分数太低了,起码8分以上
      • 同一年出来的片子,比《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严肃点,表演到位点,但整体水准其实半斤八两,大陆的太说教,台湾的太商业,人物都犯幼稚病,节奏都有问题,国父120周年诞辰这一纪念并不理想啊
    • 豆瓣 5.9 IMDB 6 HD国语
      國父孫中山與開國英雄
      1986
      剧情片
      台湾/香港

      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

      國父孫中山與開國英雄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革命志士全是熟脸,钱小豪,李赛凤,王小凤...僵尸剧组大聚会了
      • 这片子拍的竟有些史诗气质,节奏也很不错,李赛凤的美,却惟有那句“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可堪形容。
      • 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 國父孫中山與開國英雄 The Story of Dr. Sun Yat Sen (1986) IMDb时长为2h 36min,下载的版本只有1h15min.事件太多了,只有匆匆几场戏来刻画人物。PS.原来有上部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The.Story.of.Dr.Sun.Yat.Sen.1986.DVDRip.HK.Mandarin.NeiQian-CHTENG.xiang88 1.61GB 1h33m52s
      • 提前使用二战武器啊。小孩在昏暗中撇着嘴讲话,真把人笑死了。
      • 跟之前《辛亥双十》一样,算是港台合作纪念革命事件和人物的“义演片”,但情节比较单薄,人物刻画不咋出彩,很多桥段都流水账式,但三观还是挺正的,主要角色都有英雄气,至少比《辛亥革命》好看很多
      • 补记:香港主旋律,李赛凤当年美得令人恍惚,还有未“变形”的万梓良。
      • 香港主旋律啊。
      • 热血冲顶,革命传奇,全是明星,“建国大业”。
      • 三观很正的一部片子。应该有上下两部吧,好像只能看到上部。这部电影叙事节奏明快,是典型的港片风格。史实上有不少错误,但是整部影片在时代氛围的渲染上可圈可点。人物讲话行动都刚劲快捷,正如那个时代的特点:热血沸腾、为理想而轻生死。《总理纪念歌》作为主旋律贯穿始终,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 港台演员荟萃献礼,扮相表演都比较正。影片气质就很陈旧,光调又暗,看得很费力,追求的史诗气也就泯然。
      • 只看了上集,简直历史穿越题材了,预知袁世凯称帝。。。不过满满,终于觉得建党伟业不烂了
      • 影片整体不够流畅,完全是按照历史一步步来的,任务脸谱化,但香港那么多年前能拍这样一部出来也不容易,多少有点后来《走向共和》的那种感觉。
      • 三星半
      • 史诗的编排还是很不错的,当国民党历史教科书看吧,字幕太多了
      • 老K的伟人爱国主义电影
      • 2.5左右的电影,跟辛亥双十同样的风格,但是差距太大就是个流水账。看在这么多明星出演的份上,3星吧。
      • 這是台灣電影!!!
      • 沒什麼看頭,香港拍的獻禮片,當時台灣主要電影市場
      • 太流水账了
      • 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球纪念,是属于全民族的大胜,无论是全球各地唐人街,还是国内的中山陵和遍布神州的各个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堂,从全球华人各个政权、党派,到民间各大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形式自觉、至高隆重的尊崇纪念。所有力量,都自称孙中山继承人,来诠释、博弈自己的合法性。
    • 豆瓣 7.1 IMDB 6.7 HD中字
      Iron Road
      2009
      剧情片
      加拿大

      金山

      Iron Roa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好長……
      • 我是冲着米勒的绯闻男友来的,嘿嘿(邪恶的笑。。。),孙俪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故事
      • 好喜欢孙俪
      • 两星半,胡大为这部迷你电视剧比《冰雪皇后》更加成熟,但成品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结尾还有些戛然而止。儿女情长和寻父两条线反而淡化了对华工致敬的主题,倒是加拿大拓荒梦的描绘比华工血泪史要细腻得多(父子鸿沟)。还是期待下吴宇森的《华工血泪史》吧。
    • 豆瓣 7.0 IMDB 7.7 HD
      大辽太后
      1995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大辽太后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也就李娜师太歌唱得还行。
      • 汉裔辽人韩德让!和后来帮助蒙元灭宋的张弘范一样,虽然祖上为汉人,并有一定的家族汉源文化传承,但实质都是在征服王朝统治下成长的胡化汉人,国籍和政治身份决定他们应该忠贞报效胡廷,即便为胡廷砍杀汉人的脑袋也不必太过指摘。
      • 过于流水账。。。
      • 片中的景宗皇帝对萧燕燕很好,他握着她的手对她说:“有了你,我就再也不寂寞了。”听到这句台词,俺顿时觉得这男人太好了。可惜死得早啊……
    • 豆瓣 7.3 TMDB 6.20 HD
      辛亥雙十
      1981
      剧情片
      台湾

      辛亥双十

      辛亥雙十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伴随着武昌城下的隆隆炮声,沉睡了将近二十分钟,从首义三杰角度解读辛亥,亦是一脉相承至今的台湾对革命与历史传承的平民化态度,但经国时代的主旋律,依旧逃不出通俗剧的套路,以有限作无限,与而今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的辛亥影像,在精神上异曲同工
      • 台词精当,慷慨激昂又带着清末的江湖气。船帮议事一段,展示家法和切口,极妙!SB的几个偶像演员外形很合适,可惜演技太肤浅。彭楚藩、杨宏胜演得最好。剧本显然夸大了孙中山的作用,缩减了人物复杂性,尤其没有展现保皇一方的人物,这是台湾政治气候的必然。包括大火都是实景。热血激昂,热泪盈眶!
      • 对岸伪政权的“建政70年”献礼片,拍得跟传奇故事一样,且不说价值取向问题了,连自己的合法性来源的史实都错漏百出,跟闹着玩似的。还强行给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加戏……
      • 国军拍的这部政宣片唯一亮点就是各路邵氏男肉弹汇聚,有二的如狄龙,有萌的如汪禹,有帅的如小宝,有精壮的如罗莽,但国军的政宣片真的没有我党拍的政宣片好看,各种鬼扯和粗糙,也难怪国军打不过我党,也就只有拍来拍去拍个武昌起义……
      • 不難看,但可悲。可悲之處在於這些主旋律:民族情懷,以死證志,肉身神話,流血神話,偉人神話,勝者(民國)史觀,以及脫不去的五四式幼稚文明論,拍了一百多年還在拍,而且廣受華人喜愛,永無進步。就這點上,五四實在難咎其辭,而無法走出五四進入真正文明辯駁的華人文化圈則更可悲。
      • 看看此片评论区里连篇累牍的溢美之辞,就知道中二小清新的政治正确是一种多么可笑的玩意了。
      •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部电影的表演可能很形式化。但是形式化的表演突显了当时革命的热情。换一个历史舞台,这可能反而是写实的,写实的定义并不固定。不过这部电影能得奖可能多少沾了历史的光。罗莽依旧每片必裸
      • 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我从未在历史课本读到过这三个名字,相信除了武昌人甚少中国孩子知道有那么一条“彭刘杨路”一座“三烈士亭”,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停留在那个当年献身的湖广总署东辕门旧址,现在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二十年后我有幸投胎做民国之人,那就是极乐,就是西方”突然大恸,不能自已
      • 拍得好英雄,《辛亥革命》会悲剧的。
      • 30年前的片子,敢教《十月围城》都汗颜,丁善玺不愧是主旋律专家,这种题材怎么拍怎么给力。
      • 江湖化的历史还原,在当时算是大片了吧,明星荟萃,场面火爆,还有一个正义的主题
      • 王道戲份好多,豆瓣的描述是誰寫的?主演竟沒寫到他。中影的愛國電影基調,還加上邵氏武打場面,熱血到爆錶。考證不太合格,但戲劇化的故事、大場面不愧是丁善璽所擅長的。讓我想看丁善璽導、林青霞主演的《碧血黃花》,大概要比三十年後珠影拍那沒故事又沒場面的《英雄.喋血》好得多。
      • 主旋律,大汉族主义,但比起我们的革命戏,这个要好多了。
      • 哈哈,看着这些演员夸张的表演不由自主的发笑
      • 台湾和邵氏的合拍片,又在八十年代初,显然其政治话语与大陆主流有着明显的区别。以狄龙为首的演员们表演似乎有用力过猛的痕迹,台词念得慷慨激昂、字正腔圆,身段和动作甚至近乎戏剧舞台的夸张,是另一类主旋律,但是这种熟悉的宣传腔调,又难免疏离。但是至少它让人们知道,辛亥革命的成功,不在于孙
      • 本片是香港邵氏和台灣中影合拍的巨資政策片,講述的中華民國開國革命史事,始於孫中山建立同盟會,終於武昌起義成功創建民國。本片雖然陣容龐大,卻因為利用歷史人物呈現革命重大事件時,糅合了太多商業計算,導致本片演變成一部俗套的武打片,迷失了革命的本意
      • 20110208 dxy
      • 雷片。 狄龙大雷。
      • 豪情万丈,江湖告急,一副黑社会的风范,但也很有血性,孔武有力。特别是后面20分钟,杀的那叫个昏天黑地,片甲不留,热血沸腾。7
      • 尽管抱着最佳电影头衔,我依旧以为政治大过天,于是没料到的是,这种题材也可以很好看,兴许是与邵氏合拍的缘故,从江湖出发,一片草莽的气息,请家法一段极漂亮,只是如果集中火力些,摒弃些大人物大事件或许更好。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4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