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顺从旧有的惯性,致力搭建形式的外壳,却无剖析本质的才气。麻木了模式人生的寡淡,生活态度温吞消极。一个被动苟安懦弱的群体,他们把冲动抑制在心里。一旦徒具外壳的脆弱泥塑,被多元思想和变幻规则冲击倒地,他们唯有舞向杀戮与自戕的终戏。恐怖分子,孕育在庸常的时光里,切记切记!【9↑】 |
|
“我也想一枪崩了那狗男女,狗领导,可是什么都做不了。”李立群演得太好了。之前不是有说法好像是“现在年轻人可能低头看着手机内心已经完全崩溃了”,哪止现在呀,李立群最后难道不是“低头吃着饭其实内心已经完全崩溃了”吗?不过比李更厉害的还是杨德昌,他冷酷得已经完全不像人类了... |
|
杨德昌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高了。多线很低级。对婚姻的探讨隔靴搔痒。摄影屁孩这个角色特别讨厌,不就是娇生惯养性压抑偷窥癖吗? |
|
优越的家世和学经历,生就杨德昌一双火眼金睛,相较同代台湾影人,他简直高一维度,谁的底细他不知道,哪家门槛他不精熟。警官姓颜,姘夫姓沈,女作家是湖北人,光看这些细节,就知他道行多深。都这样一身好根骨了,还不断精进各种技艺,怎能不服。电影结束,有人大声鼓掌,竟然不是我!唉真惭愧。 |
|
拉登式恐怖分子的悲剧在于用他人的命替他人复仇,杨式的悲剧在于用自己的命替自己复仇。这种危险关系甚至存在于政治最正确的运动里,越是尊重他者的权利,越是划清自我的边界。这种双重标准是在这个现代社会里自处、也是葬送掉它的方式。片中人在暗房里打赌外面是日是夜,一看是黄昏,同声说:你输了。 |
|
《等待戈多》式莫名的恐怖,杀伤力巨大......如果他不是杨德昌,或许就是他最好的电影了.... |
|
不记得谁说过,读文学作品和看电影的最高境界,是无法描述的苍凉感。杨德昌的这部,如是也。 |
|
当这个世界都对你不好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其实就只是对自己更不好…荡气回肠的结尾,可以细嚼好几年。蔡琴的《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让电影情绪得以延续、意犹未尽…2018-11-03资料馆重温 |
|
看得目瞪口呆。如此冷峻、压抑而残酷的现代都市寓言,每个人都成了他人的恐怖分子。1.多线索交叉叙事,精妙度甚于伊纳里图[爱情是狗娘],陌生人之间就这样通过偶然性改变了各自的命运。2.小说与现实的交叠,再配上双重结局与梦中惊醒,观者和剧中人一样,最终都分不清幻真虚实,唯有绝望感重压于心头。3.摄影与构图都妙到毫巅,小景别限制镜头(想及布列松)与远景交替呈现,镜像与玻璃反照,荒疏空间,黄色办公室、红色暗室与绿色电梯。4.剪辑与转场极佳,电话线摇镜+硬切勾连双方,多处谈话或音乐的音桥(Smoke gets in your eyes延贯两位女性的断肠情殇,小说介绍覆盖夫妻约见的对话音轨)。5.对摄影与电影的自指,无数照片拼接成的巨幅头像让人忆及[放大],结尾穿越海报阵列时的渺小个体,[灵欲春宵]互文。6.李立群的表演叫人胆颤。(9.5/10) |
|
看到小说获奖的时候就猜到结局会是一个杀妻的悲剧,没想到结局比我想的更悲惨。但仔细想来更合理,这么一个内敛的人,只会对自己不好。 |
|
屌丝是一生的宿命,如果你又娶了个文艺女神。那么你只能走向最终的自我毁灭。 |
|
大屏幕重看。无关紧要的细节吸引了我。女作家去前男友办公司时,打开的窗玻璃反射出悬在空中清洗工的身影,尔后镜头拉到室外,将清洗工和女作家收在一个境框内。清洗工丝毫没有叙事的作用。但这种莫名其妙关联仿佛在暗指我们的世界都是相关联的,而这和片中三个故事以偶然的方式结合的电影结构相仿。 |
|
生活是一場致命的恐怖襲擊,我們是彼此的恐怖分子。 |
|
影史最有力道的结尾之一 |
|
天才的叙事,非常好的剧本,多线索叙事结构怎么能有人以这样的方式拍得这样水到渠成啊。场景的串联,叙事步伐行进中不间断的交错与代入,逐步逐步的抽丝剥茧,碰撞,爆发,寂寞与挣扎。惊为天人。这部电影可以是一个导演的最佳作,如果他的名字不是叫杨德昌。 |
|
无法接纳无由不公的存在,无法承受理想为先的冲击,是将一切追求全盘倾注在庸常生活中的“习惯”最终杀害了他。社会以秩序规范人,但社会中人却总还要面对生活的无序,在杨德昌的理解里,恐怕整个社会就是孕育恐怖分子的大型子宫吧。结尾的血梦一场就像一次流产,而流产已是不幸中最大的万幸。 |
|
25年过去了,一切都像是再过25年才能拍成的电影。惊,叹,赞。 |
|
厉害狠了!这种细到每一根毛发的纯手工制作,岂是现今烂大街的速食片可相比的。以“恐怖事件”为引,牵出人物的叙事线,并交互相织,真正地依赖于镜头语言发展成一出彻头彻尾的现代悲剧—恐怖分子。仅就探讨都市人之间疏离的情感(承安东尼奥尼而来)看,比《爱情万岁》也要来得深入与复杂得多。 |
|
女人最不想听到的恭维是“贤惠”,男人最不想听到的赞美是“老实”。从生活土壤里长出来的老实人,开出了一朵悲凉的花。如果注定无法一起走到尽头,那就在我离开时,《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 |
|
受新现实主义影响很深,大量的玻璃材质隔绝和零碎剪切,似乎是第一次看到剪辑与文本如此各自独立但是又统一于一部电影,封闭、冷峻、囚禁感也因于此。数条分工部门线索集成的电影。更何况杨德昌还在此中时而再现出台湾导演标签般的轻柔。 |
|
#HKAFF#相较其他作品,这部的用力痕迹比较明显。群像中的人物大多可以在其他作品中找到对应:逃避自欺的女性,懦弱绝望的男性,家庭破裂的问题少女,拿着摄影机观察的旁观者。恐怖之处在于个体人的自私懦弱和自欺,以及因而派生的人与人之间沟通信任的毫无希望。有一种鲁迅式的呐喊感。 |
|
一如杨德昌其他作品的风格,冷漠克制。极少使用除环境声外的音乐,2K修复的画质仿佛把人拉回30年前的台湾街头。多线索叙事,开头会让观众不明所以。随着剧情发展一一对号入座,恍然大悟。人情冷暖,跃然画中。小说与现实互有影响,真真假假怎能分清?如今的老戏骨们,在当年演技已经如此厉害了 |
|
李立群什么都失去后去找顾宝明,等了许久见了面后,无限温柔地讲起自己被升了组长,并不是人财两空。那一段台词,李立群的演绎,真叫人冷。太冷了。 |
|
#2023-11-9重看#从外围碎片合拢朝着峻深黑洞奔去,从冰冷、近乎机械的白描,暗流奔涌,多线汇聚,直至爆发的遽然,叙事节奏冷静无比,在团团缠绕的迷雾中最终觅到必然的归宿。
开场一连串的空间定格简洁高效,高度运转社会中被迫扁平化的人在空荡场景里的微渺;空镜凝视意味深长,被风吹起的窗帘和照片上破碎的脸,一个个仿佛听到孤独喘息的空间;声效处理好——电话回荡的焦虑感似乎暗示注定结局,夫妻客厅对坐时响起的水壶呼啸是崩坏外化。
剧本闭合自如,群像交织老到,叙事线的交叉呈现偶然和无稽、荒诞而合理——貌似庸常的光景里,我们的命运走向正是如此离奇,因偶然而相逢,因必然而分离。
现实滋养创作,虚拟反向改写现实,照片是呈现想象和具实的另种介质;从梦中惊醒预示现实的落地,男主在梦中实现愿望,他人则凭借梦达成现实。 |
|
侯孝贤也好,杨德昌也好,这些作者导演总给我一种看过一部就无须再看他们其他作品的错觉。这部电影也是,比如当电话铃起时镜头长久地凝视窗外笼罩在烟雾的台北建筑楼群,明白这还是一样的、熟悉的、杨德昌式的放空和怔然。他对城市空间和室内结构的了解融在他的镜头下,人物用轻轻淡淡的语调叙述着多愁善感的心理活动。作家、摄影师、文艺青年,人物的道德感引出的困扰和犯罪,电影既有侯麦的文学性和上帝视角观察,也有中国式的传统家庭观念和性解放。人物群像之间由一根忧愁的情绪联结,被困在钢筋水泥构建的街区地理迷宫,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并无二样,生存被赋予无声的痛苦和慵懒的忧郁。书中文本进入梦境,带出反转、超现实而模棱两可的结局,子弹的方向好像只有一刀剪辑的距离,带出余味延绵的诗意现实讨论。 |
|
注意到电话本姓名栏的一大堆“李立中”。 |
|
2011:四星,开头很炫,杨德昌的形式主义诉求反映在摄影师的媒介自反,小说家的写作(以及双重结尾),以及音轨上的心思。蔡琴的歌,游安顺。对中产阶级家庭的拆解和[海滩]、[青梅竹马]如出一辙。杨德昌真冷。2018重看:五星。修复版质量一般,多线结构开得看似松散但是后面拧的比较紧紧,对都市空间的展现很有想法,尤其是这些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以拍电话线的那个长摇镜头为最,太亮了!)。当然声音是在是太棒了,还听到了不少蔡琴。 |
|
一通电话竟改变了如此之多。李立中说“我被正式提升为组长了”时笑容惨淡得可怕。 |
|
在今天这个真假新闻无从分辨的年代,有必要重温杨德昌一针见血和无比跨时代的《恐怖份子》。他的叙述方式极富后结构主义的精髓,现实与虚构不仅融合、更是彼此勾连互相转化,真的自杀和假的电话遗言并置,两个男人都要从小说里寻找真相。摄影师在这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但他本来十分现实主义的媒介却被万分异化,唯一的真相风一吹就几乎要纷纷掉落。最终真相的大锤砸下来,有的人就要逃向想象的圣地,电影的叙事也随即分裂。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叙事是从谁的角度做出的?我们都无法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是电影题目里真正的恐怖元素,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庸常生活里最惊悚的东西。 |
|
五年後重看,發現我沒有那麼喜歡楊德昌了。他似乎懷著「恨」在拍電影。「牯嶺街」是他的童年往事,「一一」是溫柔的人生回顧,那份「恨」被稀釋。他和侯孝賢是兩種極端,居然一起締造新浪潮,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 |
|
冷静、冷静,保持冷静。前半部有点索然的碎片像墙上被风撩起的黑白照片,不知不觉拼凑出一个完美的碎圆。枪响、枪响,还是枪响,好不容易共情了李立群将所有怨恨和愤懑推上喉咙找到出口,哗啦一个梦醒,所有要满溢出来的东西又全都被塞回胸腔戛然而止!撕碎、撕碎,全都撕碎,对生活的一点点遐想,对爱情的一点点幻想,撕巴完了还得扔地上踩过去。结尾太妙了,用电影演小说,却只演了最悲情的那部分,虚构的小说得奖了,真实的生活却崩塌了……(台北) |
|
恐怖分子,恐怖的日常。说句蛮ky的话,太代入了,完全懂周郁芳在想什么,如果我和ex不分掉,二十年后就是这副样子。更惊悚的是,当时我说了跟周郁芳一模一样的话:“但这个不是重点嘛,你到底懂不懂?”真恐怖啊。 |
|
杨德昌是个外科医生,电影语言像手术刀一般冰冷。与其说这是一个叫李立中的男人决定去死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巴别塔的故事。婚姻无解,沟通无解,孤独无解,人生无解。 |
|
从暗房逃逸出的一束光被区格分明的电视荧屏捕捉,似乎暗示着某种现代性的悲剧宿命,周郁芳逃脱了吗?当然没有,她只是适应了。李立中也想适应,他面对镜头说出“我升任组长了”时像极了一只驯化良好的动物在向人们展示自己刚学会的一个人类的动作。不是人人都承受得了过曝的亮度,于是就有了暗房,去抵挡来自结构分明的城市空间与催眠般的噪音污染的规训,在底片的冲洗中让自己重新显影,但那汩汩的流水声却总在暗房之外的地方出现。它永远是那么清澈,像清晨睡眼惺忪的警笛,静静等待马路上复现的尸体。 |
|
杨德昌前三部长片确实受安东尼奥尼影响比较深,这部有很多《放大》的影子。另外,Edward Yang已成为我至爱的导演之一。 |
|
15:20 - 17:24 - 14→13→12 - 6300:在他们的婚姻里,表面上:恐怖分子是淑安,她的匿名电话导致夫妻俩的分居;实际上:恐怖分子是夫妻俩本身的感情问题,即使没那通电话,这个家庭也因为本身存在的原因而不幸福了。双结局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前者更戏剧,与小说情节异曲同工;后者更写实,更显无奈。 |
|
过誉。太闷了,而且忍受了这么冗长的闷,也并没有从中得到“非如此呈现不可”的内核。李立群很好。 |
|
什么更恐怖,喋血街头的杀戮,还是日复一日的normalizing,杨德昌给出的,是两者如何互相演变,用一次任命(职场的尔虞我诈)、一张相片(暗房如影院)、一个电话(哈内克式闯入)、一部小说(真假的界限),完成人物命运激烈的交汇。社会对身份的规范化,隐含在镜头对日常空间的凝视(演员甚至直面镜头),与机巧的符号(灵欲春宵的海报、电风扇、钥匙、吹拂的拼贴画像)。我们看到一幅悲哀的现代图景,身份的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实质,只有用暴力才能连接,只有死才孕育生机。类似的主题总有滑入某种群体对立的危险,但本片却充满多义、发散的方向,就像蔡琴的歌声,影影绰绰地飘散在影像中。杨德昌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在我看来无人能及。 |
|
在上班最痛苦的时候看这个电影真是烧心。一枪崩掉自己的脑袋真的能解决问题么。 |
|
[emucinema]可能是杨德昌设计感最重的一部,有他轻车熟路的婚姻生活,但野心极大,三线交错偶尔显得刻意,比如摄影师和女友的交谈,台词、氛围都挺奇怪。但震撼极深。被风吹起的人像那么沉默那么美,李立群毛骨悚然的一笑,已及结尾惊天泣地的一吐,都称得上华语影史之最。三线互文的黄色后景,像黄昏火球般的落日把人照得透亮,让人晕眩发狂,然后一瞬间跌落谷底。 |
|
北京电影节2刷。真希望是1刷。信息量大,剧本太好。格外注意了一下声音。密集观影中在各种满满配乐的电影中看到这样一部,清流。杨真是大才啊。女演员出彩,短发女演员的照片是杜可风拍的,大银幕看只有震撼。注意到陈国富当时的头衔是编导顾问。 |
|
《恐怖分子》以克制的形式藏匿其激进与张力,这一点颇似哈内克,它关于一些极端事件是如何进入日常生活之空间,或者,杨德昌令观众注意日常生活是多么具有暴力性。三条线索叙事在结尾:死亡的李立中以及即将诞生的孩子处终于形成一个宿命的环形,连同性挑逗意味的大面孔被风吹拂,以及青年男女的情愫 |
|
巴黎上映修复版ing。杨导的电影好,在于他不爱人类,杀便杀了。主红绿色调一样是冷。本片的台词……充满了译文小说的气味,格格不入。在大屏幕上看到金士杰和李立群未秃的时代也蛮值的。当时的台湾演员都瘦到没有肩膀,唯独小飞女骨肉丰亭。蔡琴姐的歌声才最伤感啊。PS:果然美女有胡子当时是潮流! |
|
A/ 有别于美国丽人冰风暴等家庭-阶级角度的谋杀寓言,但整体深度相对弱,和《一一》对比就更明显。三条线主次并不分明,因而处于核心的猎物形象相对薄弱。然而那些用声音和影像串联的关于“联结”与“割离”的隐喻每一处都静谧迷人。震撼的结尾是噩梦,也是结构上“断线”“分裂”的呼应。 |
|
恐怖片啊。仍然是现代社会失能者的故事,在充满荒诞和污渍的现实中,人的主体性如何臣服于社会范式的压迫,欲望着他者的欲望,那么无法沟通,不再相信。李立中的婚姻和事业无法按照他理解的范式进行,无论是想象中的屠杀还是现实中的自戕,都是一种创伤性的溃败。杨德昌擅长诊断批判现代性,但不长于开方啊,太悲观了,看得倒吸凉气。不过还是很喜欢片中淑安这一角色从现代社会符号秩序脱漏出来的灵动,无论是追捕中逃脱时回眸一暼,还是恶作剧的暧昧电话,或骗倒一个是一个的不羁,搅动着整个僵硬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召唤,这种搅动和召唤本身很迷人。 |
|
叙事让我想起卡佛的小说,如果最后一镜停在空置的枪鞘上就更卡佛了。不过那样的话只值四星。这个结局显然更有力度。 |
|
看完想用腹部爬出大會堂……我真心認為連打四星都是不專業的表現 |
|
看出了杨德昌的厉害了。太犀利,太冷了,像个外科医生。太能够驾驭复杂的,众多的人物,梳理起来游刃有余。侯孝贤比起来温暖多了。两个人真不同。越看台湾,越发现大陆。那种街道,那居民楼里刷得广告,台湾和大陆都是华人在居住,真的有些东西是相同的。 |
|
不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是生活一直都在讲述谎言。杨德昌还真是冷峻残酷,撕开平静伪善的台北群像生活,让观众目睹每个人在脆弱中求生的无助呐喊,眼看着生活从不信任转变为不关心而无能为力。声音以不可忽视的存在介入到叙事中来,快门声/水声/电话铃声在重复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真假难辨仿若虚无。 |
|
震惊了。李立群这个男人形象是多让人同情啊。而且,能把这么多偶然性连接在一起还并不让人觉得奇怪,同时还通过人物群像展现出当时颓废的社会风貌,太难得了。不过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些都是靠杨德昌出神入化的电影手法达成的,最后一段的构思和剪辑简直神 2018.11.3二刷评价不变,个人前50。现实中的人是多么卑微啊。如果说在那个年代,玻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隐喻,那么现在呢?什么东西可以充当这样的装置呢?声音营造的空间交错! |